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商務調查范文

商務調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商務調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商務調查范文

根據TNS互動方案對亞太區9個國家中的6個國家和地區的調查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亞太區有更多的人進行網上購物,網上購物呈上升趨勢。TNS互動方案第三次年度全球電子商務報告顯示:最近四個星期進行網上購物的互聯網用戶比例已從2001年19%上升到31%,其中韓國上升了12%。

當前韓國在網上購物方面領亞太之先,在全球范圍內也僅次于美國,位居第二,31%的韓國互聯網用戶在最近的四個星期都曾在網上購物,美國為32%,在所有被調查的國家當中平均水平是15%,澳大利亞和中國臺灣分別以14%和12%的比例(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亞太區位居第二和第三。

調查結果還顯示亞太區仍有進一步的增長潛力,亞太范圍內平均有13%的互聯網用戶打算在未來的六個月內進行網上購物。

在增長潛力方面韓國又一次走在了前面,韓國(28%)和澳大利亞(26%)均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互聯網用戶將會在未來六個月內進行網上購物,而印度、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看來也會迎來一場網上花費的高峰,因為分別有16%、14%和11%的網絡用戶預期將在未來六個月內進行網上購物。

然而與安全相關的問題仍舊是一塊絆腳石,在亞太區所調查的國家當中半數以上都談到對安全問題的擔憂是他們不在網上購物的主要原因,亞太區平均約有三分之一(29%)的互聯網用戶認為在商店購物更放心。

但泰國和韓國是例外,他們的互聯網用戶(分別為45%和56%)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在購物時,‘你不知道你會買到什么樣的東西’”。相似的是印度的用戶對網絡購物的懷疑和安全問題同樣擔憂。

TNS互動方案的負責人Arno Hummerston先生認為:用戶對安全問題的擔憂已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了,但電子商務行業看來沒做什么努力來解決這一問題,在過去的三年里,TNS全球電子商務報告已特別指出——安全問題是阻礙人們進行網上購物的一個主要原因,這一觀點得到大多數電子商務研究的印證。盡管用戶所關注問題中的一部分是由于人們不愿意跨國界購買和對新的網絡公司品牌的不信任而引起的,但是在當前的全球經濟氣候中,讓用戶感到放心對電子商務行業而言是特別重要的。

給人希望的是,在過去四個星期中亞太區平均有35%的人都使用了互聯網,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三個百分點,這一數字比全球31%的平均水平高出4個百分點,這為亞太區電子商務零售商顯示了一個有希望的前景。

其他主要發現包括:

·與其他國家相比,韓國在網上購買更多的是:服裝、家具和化妝品。

·在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網上購買入場券很流行,這兩地購買入場券的在線用戶比例要高于其他受調查的國家。

·高消費者(在前四個星期中花費約在1000美圓左右的)主要是在澳大利亞(8%),新加坡(4%)和中國香港(2%)。

·使用互聯網最通常的地方是在家中,但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更多的用戶是在其他地方接入互聯網,如在網吧或其他公共上網場所。

第2篇:商務調查范文

[中圖分類號]R122.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5(c)-110-01

醫院燒傷病人燒傷部位失去皮膚的保護,為微生物侵入機體提供了條件。本文通過對錦州市某醫院空氣中細菌含量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對燒傷病房空氣消毒措施和國標中空氣評價方法進行探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玻璃培養皿若干,普通營養瓊脂固體培養基,氯化鈉和亞碲酸鉀培養基,羊血,溫濕度計,秒表等。

1.2 方法

2006年4月-8月7-17時,每隔1 h采樣1次。調查項目有細菌菌落總數,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溫度,濕度等。空氣采樣時間、高度、布點方法、檢查方法和結果計算按GB15982-1995執行。監測時對被監測場所的消毒方法、消毒頻率、窗戶開啟狀態、病人數、家屬數、醫務人員數和監測時走動人數等情況進行調查。對其中的量化因素進行多因素相關分析。

2 結果

2.1 不同月份空氣微生物污染情況

同一病室不同時間細菌菌落總數達標率4、8月份分別為15%-55%,說明燒傷病房空氣微生物污染嚴重。

2.2 不同時間空氣污染情況

8月份燒傷病房空氣細菌濃度以探視后最高,最高可達到850 cfu/m3,凌晨最低為180 cfu/m3。金黃色葡萄球菌凌晨為8 cfu/m3,探視后為25 cfu/m3。綠膿桿菌最高濃度為32 cfu/m3。4月份空氣細菌菌落總數在190-1 080 cfu/m3范圍內波動,大多數時間均超過國家標準[1]。

2.3 同一時間同室不同監測點空氣微生物污染情況

在4、8月份的2次監測中,三點監測結果與平均結果相一致占25%,二點和一點與平均相一致的分別占60%和15%。

2.4 空氣微生物污染影響因素

通過對燒傷病房空氣細菌影響因素相關性分析表明,影響燒傷病房空氣細菌菌落總數主要因素是醫務人員數(P

2.5 空氣消毒

在4、8月份調查時,燒傷病房主要通過自然通風進行消毒,8月份全天通風,4月份間隔通風。

3 討論

①據計算,成年人即使在安靜狀態下,每日亦需吸入10 m3空氣,為其攝入食物和水總量的10倍。因此,空氣中的微生物,特別是病原微生物,極易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燒傷病房的病人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更易受空氣中微生物的感染。本次調查顯示,燒傷病房空氣微生物情況較嚴重,最嚴重時是國家標準的7.5倍,提示我們應當加以控制。②醫院內空氣微生物污染來源[2]主要有:人體排菌(咳嗽 、打噴嚏或談笑時,口腔、鼻孔可排出很多微小飛沫,包含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及病原微生物)、醫療活動和醫院外環境衛生狀況。③燒傷病房一般采用自然通風消毒。8月份可以整日通風消毒,4月份只能間隔通風消毒。因此燒傷病房8月監測結果達標率高于4月份。④要改變目前燒傷病房的狀況,我們可以采用控制污染源、物理通風、紫外線照射、化學消毒劑消毒等多種方法。

[參考文獻]

[1]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標準處.傳染病診斷國家標準匯編[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8.356-373.

[2]林立旺.醫院內空氣細菌污染來源及消毒措施[J].中國公共衛生,1998,14(11):660.

第3篇:商務調查范文

關鍵詞: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發展;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6-0200-01

“只有當對某一產品或服務的需求隨著市場的范圍不斷擴大,增長到一定程度時專業化的生產者才能實際出現和存在”喬治?斯蒂格勒在《分工受市場范圍的限制》的論文中如此寫道。在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傳統業務利潤快速萎縮的壓力下,商業銀行迫切需要自身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層次化和差異化,使得商業銀行的業務市場有了進一步的擴大和細分。商業銀行逐步成為名副其實的“金融百貨公司”、“金融超市”。

1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的定義和分類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指商業銀行憑借其優越的地位、信譽、資金實力、技術設備、人力資源、廣泛的信息網絡和機構網點以及社會經濟聯系面廣等優勢,不運用或少運用自己的資金為社會公共提供各式各樣的資產負債表業務以外的金融服務,并從中取得一定手續費收入的經濟行為。《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中規定的中間業務包括九類:支付結算類中間業務、交易類中間業務、銀行卡業務、中間業務、擔保類中間業務、承諾類中間業務、基金托管類中間業務、咨詢顧問類中間業務以及其他類中間業務。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是指為滿足個人及家庭的金融需求而提供的各類金融產品;以及商業銀行通過對個人金融資產的重組和再利用,使其得到保值增值的業務。

2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有了較快發展且成績突出,但與國外大型商業銀行相比無論是市場需求、業務品種、功能作用和發展機制方面,還是采用先進操作工具設備的水平都是存在不小的差距,限制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的主要因素有:

(1)我國金融領域的立法滯后,與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有關的法制不全以及金融管理制度不盡完善、不夠合理。

我國現在仍實行嚴格的分業管理制度,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被限制在有限的幾個種類上,如:外匯買賣、發行和承銷政府債券、發行銀行卡、保險業務等;而與金融現代化相適應的密集知識性中間業務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完全被禁止如:租賃類、資產管理類、金融衍生品交易類等。此外法律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的收費標準沒有明確的、系統的規定,可操作性差,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面臨法律風險。

(2)人力、財力、物力投入不足制約了我國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的創新和發展。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具有集人才、技術、機構網絡、信息、資金、信譽于一體的典型特征。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的正常運行不但需要先進的技術作支撐,也需要有一批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由于我國這兩項業務還處于起步階段,發展時間有限;各商業銀行對發展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所需要的人才和技術投入普遍不足,而且員工的素質、技術手段以及操作工具與發展業務的需要還相去甚遠。

3 加快發展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的對策建議

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的巨大潛力和有利因素。國有商業銀行在我國金融市場占有主導地位,在資產規模、營業網點以及網絡管理技術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自1987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農村居民的家庭人均純收入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也有顯著地改善。國家正在進行投融資體制的改革、財稅制度的改革、住房制度的改革、醫療制度的改革、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促進網絡銀行的興起為我國商業銀行拓展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提供了又一廣闊平臺。近年來,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果,也為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以下幾點為加快發展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的對策建議:

加強立法,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完善金融政策管理制度為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的創新、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環境。加強商業銀行和個人金融業務的人才儲備和培養,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服務水平。加強我國商業銀行的法人意識,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起全新的管理理念。

參考文獻

第4篇:商務調查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 傳統企業 需求

一、企業群體規模及結構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越來越多的使用電子技術進行商務交流,而電子商務以方便快捷為典型特點,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特別是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勢頭非常迅猛。但是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需要解決,仍然處于比較初級的水平。

我國中小企業在采購、銷售、營銷、物流等各環節電子商務應用水平較低,且差異較大,主要集中在采購和銷售環節。據《2009年中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及發展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曾通過互聯網尋找供應商的中小企業占比達30%,通過互聯網從事營銷推廣的中小企業占比達24%。在采購和營銷環節中,能熟練使用電子商務進行采購的中小企業占比達15%,能熟練使用電子商務進行營銷推廣的中小企業占比13%,在物流等其他環節中能熟練使用電子商務的占比不到10%。

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電子商務過程中存在諸多制約因素:信用體系不健全;網絡安全性不高;物流體系不夠高效;認識的局限性;電子商務人才缺乏;信息化水平不高等。

雖然有種種制約因素,但不可否認,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化發展潛力巨大,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可以斷言,在不久的將來,中小企業必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企業電子商務化需求現狀

當今時代,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發展電子商務的必要性和意義,但是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化過程卻并不通暢,上文提到的眾多制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可以說,目前困擾中小企業的最大問題已經不是要不要發展電子商務,而是該如何發展電子商務,如何進行電子商務化改革?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發展電子商務最重要,同樣也最困難的是以尋找到最適合企業發展的電子商務模式。因此,專業的電子商務咨詢,量身打造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先進的技術支撐,優秀的電商團隊等對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至關重要。

在信用體系不健全的社會背景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需要建立自己的信用機制,通過規范生產和服務流程,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打造誠實守信的品牌形象,才能最終獲取消費者的信任。因此,完善質量管理機制,提高企業品牌包裝和推廣能力,是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首要需求。

對于依托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企業,網絡安全性往往由電子商務服務商來實現和保障,中小企業不用太多考慮。相比已形成規模的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商,自建平臺的中小企業在保障網絡安全性方面的難度更高。因此,專業的網絡安全服務團隊對企業發展十分重要。

物流是電子商務最終實現的關鍵,物流質量關系著電子商務的質量和效率。物流服務質量和速度已成為重要的評價標準。物流服務企業眾多,但服務質量參差不齊,而且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交易量不足,使其在與物流企業談判時議價能力較差,獲取物流服務時承擔的費用相對較高。如果,能夠集合眾多中小企業,聯合與物流企業展開合作,必將大大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同時,企業需要建立與電子商務相適應的物流倉儲體系,精簡流程,縮短從獲取訂單到發貨的處理時間。

對中小企業來說,中高層領導或者管理者對電子商務的認識直接決定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最終效果。再完美的電子商務實施方案如果缺乏管理層的正確理解和支持,肯定不能得到有效執行,實施效果肯定會讓人大失所望。因此,針對企業管理者開展的電子商務知識、思維的培訓對企業來說十分需要。

在與大型企業、知名企業的人才競爭中,中小企業一直處于劣勢地位,人才缺乏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中小企業在人才獲取渠道上存在劣勢,同時企業內部缺乏相對科學的人員招募機制。要解決這一問題,中小企業需要完善企業內部的人才培養機制,同時需要加強與擁有豐富人才資源的高效或服務機構開展合作,豐富人才獲取渠道。

第5篇:商務調查范文

[關鍵詞] 商業調查 非抽樣誤差 質量控制

一、引子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調查行業異軍突起,調查企業不斷壯大,調查營業額連年攀升。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企業對調查數據的質量要求在不斷提高。而商業調查大部分都是抽樣調查,調查過程中天然存在的抽樣誤差和調查執行中的非抽樣誤差是影響數據質量的兩大誤差類型。

在商業調查的質量管理實踐中,通過組織專家評審會的方式不斷完善抽樣方案,盡可能地減少抽樣誤差。其抽樣方案經過專家的評價審核,確定了合理的抽樣方案后,其質量控制的重點就放在了減少非抽樣誤差上。本文即針對抽樣調查兩大誤差類型展開分析討論,重點分析非抽樣誤差來源,并發掘其有效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二、商業調查誤差分類

由于商業調查大部分是抽樣調查,而抽樣調查一定存在抽樣誤差。因此,要商業調查的誤差,必須了解誤差的分類。調查誤差分為兩種類型:抽樣誤差(Sampling Error)和非抽樣誤差(Non-sampling Error。

1.抽樣誤差(Sampling Error)

抽樣誤差是由于用樣本估計總體而產生的誤差,它可以通過增大樣本量來減小誤差,但不可避免。樣本只是總體的一部分,用局部數據來估計總體不可能完全正確。對任何一種抽樣方案,可能的樣本會很多,而實際抽到的只是一個樣本,因此抽到那一個樣本完全是隨機的、偶然的。抽樣誤差是一種系統誤差,其大小依賴于抽樣方案,任何一種抽樣方案一旦確定,由抽樣方法本身導致的誤差就已經確定了。在電視收視率調查的質量管理實踐中,通過組織專家評審會的方式不斷完善抽樣方案,盡可能地減少抽樣誤差。其抽樣方案經過專家的評價審核,確定了合理的抽樣方案后,其質量控制的重點就放在了減少非抽樣誤差上。

2.非抽樣誤差(Non-sampling Error)

非抽樣誤差包括了除抽樣誤差外,引起調查誤差的所有其他因素,不可以通過增大樣本量來控制,它可以避免。非抽樣誤差包括:抽樣框誤差;無回答誤差;計量誤差。

通常認為非抽樣誤差的發生完全是由于調查程序設計和執行中的錯誤和不足引起的。因此,從理論上說,完美的設計和完美的執行將完全避免非抽樣誤差。但從實踐看,我們永遠也不可能完全消除設計和執行過程中的問題。這種理論上的完美可能性和實際情況之間的差異,決定了我們在控制非抽樣誤差上的努力永遠沒有止步的一天。

三、商業調查中非抽樣誤差來源例解分析

商業調查中的非抽樣誤差按其產生的原因可分為以下三類:抽樣框誤差、無回答誤差、計量誤差。

1.抽樣框誤差

抽樣框誤差是指目標總體(Target Population)和抽樣總體(Sampling Population)不一致而產生的誤差。理想的抽樣框應是所有的抽樣單位必須覆蓋目標總體,即抽樣總體與目標總體一致。對于較為簡單的單階段抽樣,抽樣框要唯一地與目標總體相連接。如果目標總體與抽樣總體不一致就會產生抽樣框誤差。多階段的分層抽樣更是如此,如果每個分層抽樣的抽樣框是正確的,其精度會高于簡單的單階段抽樣;反之,則誤差會更大。

一般來說,抽樣框誤差有以下幾種類型:

(1)不能覆蓋目標總體單位。不能覆蓋目標總體單位,指目標總體單位全部或部分沒有出現在抽樣總體中,導致部分目標總體被抽中的概率為零,數據丟失。例如:在某城市的抽樣方案,目標總體同上。由于該城市進行行政區劃的改變,原來的四個城區與近郊區重新規劃,整合為五個新的城區。在收集抽樣框資料時,如果收集的資料僅為四個城區的資料,未包括后列入的近郊區,就會形成抽樣框的不完整,造成數據的偏差和丟失。

(2)抽樣總體包括了非目標總體單位或抽樣框部分重復。這與第一種情況恰恰相反,是指有一部分不應被收集入抽樣框的資料,被錯誤地列入被抽樣之列,導致目標總體被夸大,或者抽樣框中有一部分以不同形式出現然而實際是重復的樣框,導致這部分樣框被抽中的概率增大,引起數據偏差。例如:一個城市中地域相鄰的幾個城區各自辟出工業相對發達的一部分來成立一個新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收集資料時將原有的城區與新的經濟開發區的資料一起收集并列抽樣,則會引起包含在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居(村)委會的重復抽選,樣本在這部分工業相對發達的居(村)委會的比例嚴重擴大,這必然引起最終收視率數據的偏差。

(3)抽樣框老化。統計數據調查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抽樣框必須更新,否則就會老化,不符合實際情況而使抽樣不準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隨著城市建設的大規模展開,許多地區已經被改造。例如:目前隨著商品房的成片開發,大批的商品化住宅小區出現,許多家庭不只有一處住房,出現了大量諸如人員住在本小區,戶籍卻在其他地方,或戶籍在本小區,人員居住卻在其他小區的情況。

(4)分層抽樣時各層的輔助信息不正確。這種情況在簡單隨機抽樣中不存在,但在分層抽樣中卻是出現抽樣框誤差的一種重要來源。由于我國各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不平衡,各地電視觀眾的構成和收視偏好差異巨大。影響觀眾收視行為的因素既有宏觀因素,也有微觀因素。因此,在進行基礎研究階段抽樣方案設計時我們既要綜合考慮人口、社會、經濟、地理等宏觀因素,又要關注收視設備擁有及頻道接收情況、家庭特征、觀眾個人特征等微觀因素。

總之,建立一個準確、及時的抽樣框,是減少非抽樣誤差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實踐中,完美的抽樣框幾乎無法達到,有缺陷的抽樣框并非不能使用,關鍵看造成抽樣精度的損失和彌補樣框的成本之間的比較和權衡。

2.無回答誤差

所謂的無回答誤差是指數據的丟失,其原因有兩種:一是有意不回答,即被訪者拒絕就某一問題給予回答;二是無意不回答,即可能是被訪者不在家或是訪問員疏忽,導致數據遺漏。無回答誤差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抽樣遺漏。抽樣遺漏是指抽樣過程中沒有抽到一些本應調查的抽樣單位。這種誤差的產生來源不同于前述的抽樣框誤差,但產生的結果類似,甚至更為嚴重。因為抽樣過程中產生的遺漏最可能是因為漏掉了某一類特征群,而這類特征群的缺失會使調查結果出現無法調整的偏差。例如:在基礎研究階段,訪問員如果只固定在晚間某個時段拜訪被抽中的樣戶,很可能就無法與一些工作時間主要在晚間該時段的家庭戶取得聯系。數次拜訪不成后,該樣戶可能被放棄,而另選其他替代樣戶。這樣就有可能在無意間缺失了該類特征群的收視調查數據。

(2)無法查找或聯系不上

一般情況下,這種誤差來源主要是由于抽樣框中的地址不確切、發生了變化或者被訪者家中無人(如外出旅游、生病住院等特殊情況)造成的無法接觸的情況。如果這種誤差是隨機地、均勻地發生的,盡管增大了誤差范圍,但對最終結果的威脅并不大。但如果這種情況集中發生在某一類特征群中,就會產生嚴重的系統性偏差。

(3)被訪者拒訪

這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種無回答誤差,也是最能體現訪問員個人技巧和調查公司現場業務能力的方面。據訪率高,響應率就低,抽取樣本的誤差就會增大。因此這種類型的無回答誤差是調查公司在現場質量控制方面致力提高的關鍵點。在我國的市場調查活動中,產生這種無回答誤差的最主要原因與其他國家還有著顯著的不同――調查組織者的身份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被調查者的回答意愿。對于國家正式統計部門組織的調查,如居民住戶、人口情況等調查,很少有無回答的問題。這與我們國家計劃經濟改為市場經濟的時間較短有莫大關系,也與統計部門組織調查的權威性有密切關系。而在一些非官方的民間調查中,無回答情況則頻繁出現。

3.計量誤差

計量誤差是所有非抽樣誤差中可能出現的環節最多,也最難以避免的一種誤差形式。按其產生原因可大致分為三類:調查方式設計產生的計量誤差,調查執行過程中產生的計量誤差,其他計量誤差。

(1)調查方式設計產生的計量誤差,主要有以下兩種:①問卷設計產生的誤差:主要是由于不同措辭的不同表達造成了不同的理解。例如文字當中使用了帶有傾向性或誘導性的詞匯,本身使人產生歧義;或者問卷當中問題的排列順序不科學;或者問卷過長導致訪問疲勞產生等原因造成的誤差。②數據收集方式設計產生的誤差:例如媒介調研數據采集方法中的日記卡法,以15分鐘為一個計量時段,在向樣戶發放的日記卡中,一個時段由19∶00標志,時間是連續不斷的,這個標志既是上一個時段的結束又是下一個時段的開始。事實上這個時間標示的是19∶00∶00―19∶14∶59。這樣的標志有些含糊,如果不在日記卡中作相應的解釋性說明,并由訪問員專門向樣戶著重強調,很可能導致樣戶理解錯誤,從而造成計量誤差。

(2)調查執行過程產生的誤差,是計量誤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①是訪問員有意或無意導致數據失真。②是被訪者有意或無意導致數據失真。產生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理解錯誤或記憶錯誤,這個問題也是任何一個從事市場調研公司致力解決的重要問題,在AGB質量管理實踐中,主要通過連續、全面的培訓和復核工作加以控制。

(3)其他計量誤差:常見的類型有隨機數表的編制和使用不當造成的誤差;數據處理過程中(包括編碼、錄入)發生的誤差,等等。這些誤差都可以通過比較有效的質量控制加以限制,相關管理措施將在本文的第四章加以詳細論述。

總之,商業調查作為一種市場數據調查,其產品的無形性、不可追溯性和差異性,決定了對其實施的質量控制本質上就是對調查誤差的控制。

三、結束語

在科技不斷快速發展的今天,作為商業調查分析人員,我們應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發展調查的新技術新手段,不斷商業調查數據質量,不斷深化對基礎研究資料的分析和利用,對調研數據的具有針對性地解釋說明,更充分地滿足市場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馮士雍等編著:抽樣調查理論與方法.中國統計出版社,1998年

第6篇:商務調查范文

1818年,發明石版印刷術的捷克裔德國人阿羅依·塞尼菲爾德(Aloys Senefelder ,1771~1834)因編纂出版《石版術全書》廣受好評,翌年又陸續被翻譯成英文和法文,再加上當時彩色石版技術的實驗成功很快引起了歐洲各國印刷業者關注,無論單線平涂、粗曠筆觸、單色或套色,均能得到非常豐富細膩的印刷效果。于是乎,有大批的藝術工作者開始將目光轉向石版畫創作,并將之運用在各類報刊圖案裝飾、書籍插圖與宣傳海報等。近代法國畫家艾迪·勒格朗(Edy Legrand,1892~1970)即以此技術制作了許多非凡的文學名著插畫與封面圖繪。

1892年出生于法國波爾多(Bourdeaux),艾迪·勒格朗最初在日內瓦接受教育啟蒙,中學時期就讀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又稱布雜藝術學院),之后又進入慕尼黑美術學院習畫,畢業后曾在父母資助下前往意大利旅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1918)他在法國步兵團服役,后來還當了飛行員。

待1918年戰爭結束,艾迪·勒格朗旋即整裝前往荷蘭、意大利、西班牙以及非洲等地周游,這時美國也正式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首要強國,相對富足安穩的大環境促使國內經濟景氣一片大好,許多上流社會的富豪們相繼從歐陸大肆收購名畫、古董、珍本書作為私人收藏,甚至不惜耗費無數金錢與時間籌建豪華圖書館,比如銀行家J. P. Morgan、鐵路大亨Henry Huntington、石油大亨Henry Clay Folger等。此外由藏書作家愛德華·紐頓(Alfred Edward Newton)自述其搜購古籍手稿心得的《藏書之樂》則是當時風靡歐美書市的暢銷書,所謂的“藏書癖”(Bibliophobia)在那個時代毋寧已是一種普遍的時髦象征,愈多的企業家愿意傾盡平生心力投身藏書事業,相對也帶給藝術家在書籍插圖和裝幀設計領域大量表現的機會。

1919年,艾迪·勒格朗透過結合想象和旅行經驗,首次出版了一部講述文明人來到荒島歷險的童書繪本《Macao與Cosmage的幸福體驗》,此書冊開本呈正方形,畫面中僅以原始部落民族常見明亮艷麗的三原色為基調,搭配復古紋理的手寫字體,帶來充滿夢幻和色彩的童話世界。及至1930年他又著手為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經典詩篇《惡之華》配上一系列水彩插圖,單純而簡練的線條色塊構成了一幅幅窗前光影、海面波粼,其早年畫風明顯受到當時流行的歐洲裝飾藝術與部分日本浮世繪的影響。當時,他不僅是法國裝飾藝術家協會的創始成員,也是巴黎Tolmer出版社專門聘雇的插畫家,甚至一度在知名的“秋季藝術沙龍”舉辦個展,還為巴黎各地的商場與法國渡輪制作了許多裝飾圖案畫。

自1933年起,艾迪·勒格朗接連前往歐洲與北非各地進行遠游,特別是他在摩洛哥停留了一段不短的日子,此處毗鄰大西洋海岸和地中海海岸,群山環繞、景色動人,還有錯綜復雜的殖民歷史,并且融合了法式摩登新文化與阿拉伯傳統舊文化所蘊釀出特有異國情調的神秘氣氛,不知啟發了多少騷人墨客,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以及小說家讓·熱內(Jean Genet,1910~1986)當年都曾經來過這里尋求靈感之源。而艾迪·勒格朗同樣也是一個善于接納、吸收外來環境藝術養分的創作者,他在摩洛哥不僅留下了生平最為豐富多彩的風景畫,同時亦從北非景色有如醍醐灌頂的光影浸潤當中深受影響,從而發展出他往后描繪線條形象對比愈益鮮明、構圖手法更為獨樹一幟的插圖風格。

不久后,因遭逢二戰,直到50年代這段期間,內心創作欲望始終蓬勃不輟的艾迪·勒格朗持續發表了數量更為龐大的插畫作品,主要包括他替多種版本的《圣經》、《莎士比亞悲劇集》、《神曲》繪制了上千張插圖。二戰結束后他數度前往美國旅行,也為當時專門發行高質量皮面精裝書而著稱于世的限量版俱樂部、遺產俱樂部、伊斯頓出版社等出版公司畫了許多書籍插畫,舉凡英譯本《美女與野獸》(1949)、《三劍客》(1953)、《尼貝龍根之歌》(1960),這些限量絕版書皆是世界各大圖書館重要的珍貴藏品。據聞艾迪·勒格朗平日工作量極大、自律甚嚴,彼時已年屆五十開外的他仍接受巴黎一家名叫卡薩布蘭卡的出版社邀約,再次于1950年出版了他替詩集《惡之華》創作的另一系列插圖作品。

第7篇:商務調查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專業建設

一、背景

從2001年6月教育部批準全國首批13所高校試辦電子商務本科專業以來,截至到目前為止,我國開設電子商務本科高校已達275所,高職院校近700所。據專家預測,未來10年我國電子商務人才缺口達200多萬。但是,從國際電子商務師認證委員會(中國)研發中心的統計得知,我國的電子商務畢業生的就業率僅為20%,遠遠低于普通高校其他專業的84%的就業率。這就出現了一個矛盾,在人才需要緊缺的背景下,究竟為什么我國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這么低?是否與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及培養方案有關呢?為此,我們做了一項對我國部分高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情況的調研。

二、調研的對象及方法

(一)調研的對象

本次調研的樣本范圍是河南省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本專科共44所院校,調查的對象分為三類:(1)電子商務專業所在的院系的分管院長及系主任。(2)從事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的部分老師。(3)電子商務專業的大二、大三、大四的在校學生。設計的調查問卷分為三類:學校問卷、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

(二)調研的方法

本次調研主要用現場問卷調查,共發學校問卷44份,教師問卷380份,學生問卷1620份,其中學校問卷、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的回收率分別是92%,96%,97%,對學校、教師、學生采用的是抽樣調查。調查問卷的內容涵蓋了招生規模、專業定位、培養方案、師資力量和實驗室建設5個方面。

三、調研的內容及結果

(一)電子商務專業招生規模

自1999年這44所高校開始招生以來,截止到2006年10月各高校累計招生30021人,其中本科學生累計招生5891人,平均每年招收737人;大專累計招生24130人,平均每年招生3016人。

電子商務的招生總體規模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99―2004年,期間招生規模和增長速度持續攀升;第二個階段是從2004年至今,總體規模略有下降并維持平穩。另外,高職高專的招生規模在2004年達到頂峰,此后快速下滑,而本科招生規模自1999年以來一直處于平穩上升的趨勢,波動并不大。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高職院校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培養人才,電子商務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導致高職院校減少招生規模,而本科院校招生規模比較小,不同學校定位不一樣。主要可能培養研究型人才為主。所以,總體還是呈上升趨勢。

(二)電子商務專業定位

考慮到專業定位對于專業發展和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目前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高校對于專業定位不能清晰地界定,因此本次調研從培養定位和就業定位兩個方面著手分析目前的現狀。

1、培養目標定位。關于培養目標定位,這次調研,設計了四個選項,分別是通才、高級管理人才、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四個方面,調研的結果(如圖1所示)。

從調研的結果可以看出,認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學校占68%,教師占57%,而學生占22%,有44%的學生認為應該培養復合型人才。從調研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學校對于培養目標定位比較準確,但學生對電子商務的理解不夠深入,許多學生并不能明確分析專業的定位。

2、就業方向定位。從調研的結果(如圖2)看,86%的學校和有68%的教師認為在傳統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就業。最明顯的不足是有48%的學校問卷和48%的教師問卷認為在網絡公司就業。不明確、自由就業的問卷比率,學校問卷占27%,教師問卷占20%。

產生這樣的結果有兩個原因:一是對電子商務專業認識不夠,同時將網絡公司與電子商務公司混淆;二是目前的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模糊,導致許多學校對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定位不準。

(三)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方案

1、課程體系的設置。工科學校偏重于計算機方面的培養,而文科院校偏重于經濟管理方面的培養,從調研的結果可以看出,73%的高校是既想培養技術型人才又想培養管理型人才。認為是管理類的占20%左右,技術類的占5%左右,其他的占2%。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是由于學校對專業本身了解不夠深入,導致課程設置不一,這樣很容易培養出一種“四不像”的人才。

2、教材使用情況。我們分別從教材的選用(指國內與國外)內容,當今經濟需求相一致和社會需求等幾個方面進行調研,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有21%學生不滿意。原因有:第一,教材的內容過于陳舊;第二,不同課程的內容只是簡單的疊加;第三,注重理論,不注重實踐。

(四)電子商務專業的師資力量

電子商務專業是一門新興的專業,許多電子商務老師的專業是計算機專業和經濟管理專業,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教師的敬業精神和教書育人評價很好,分別占29%和26%,而對老師的學術水平和知識結構評價很好的只占11%和10%。學生對老師的學術水平和知識結構評價比較低。主要由于教師是真正科班出身的老師很少,這就導致學術水平和知識結構低。

(五)電子商務實驗室建設

調查顯示,在44所開設電子商務的高校中,有32所高校有電子商務實驗室,占73%;沒有的占27%。而試驗項目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模擬試驗,占70%左右。沒有開展電子商務實驗室的高校可能是由于資金投入不到位,硬軟件設備較落后,培養定位模糊等原因。由于電子商務模擬實驗比較容易開展,而且離電子商務專業比較近,開展體驗式實驗,費用又少,所以電子商務模擬實驗的高校較多。

三、討論與建議

依據招生規模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校培養的學生得不到社會的接受,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新型電子商務人才迫在眉睫了。

(一)社會需求為導向來定位培養模式

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定位應當從社會的需求入手,高校對電子商務各類專業人才的受訓課程按需求設計,使各類人才走出校門后能夠符合各種工作崗位的需要,并能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占有一個獨特的位置的行動。人才培養定位是人才需求差異化時代的必然結果。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工作也應分不同層次,按不同形式有選擇地進行。從當前電子商務發展的應用和需求看,主要應培養事務型,商務型,研究型和戰略型四種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電子商務人才。

1、事務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目標是:精通信息技術,如網絡建設,系統管理,主頁制作,程序開發等。同時具有一定的現代商務知識,理解商務需求能從技術角度對電子商務進行支持。

2、商務型電子商務人才。這是一種前瞻型的復合型人才,他們具備電子商務系統的應用開發和電子商務項目策劃分析的雙重能力。

3、研究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目標是:通曉電子商務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維,是某一行業或某種模式的電子商務理論與應用專家。

4、戰略型電子商務人才。是指具有創新思維的網絡經濟,網絡規劃和管理的高級管理人才,他們了解電子商務的精髓,他們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很強的業務協調與商務決策能力,能夠從戰略上分析和把握電子商務的發展特點和趨勢,控制著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命脈。

(二)注重教材與課程設置的合理,突出綜合性

1、在教材建設方面。電子商務專業的教材建設亟待加強。在教材建設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電子商務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由他們組織各高校的學科帶頭人,系統化地集中編寫電子商務主干過程的教材和學習指導書,還應引進大量最新的英文原版教材,以拓寬學生的眼界。

2、在教課程設置方面。首先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建立電子技術模塊與商貿、管理應用模塊相結合的專業課程兩大模塊。電子商務技術包括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這是電子商務的專業手段;貿易,管理是電子商務專業應用電子技術與商務方式的結合,商貿、管理課程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商務技巧的應用能力,這兩大模塊應當是有機的整體。其次,強調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并重的教學模式。濃縮理論教學,減少課程數量和課時數量,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交叉和盲目延伸。強化實踐技能,是對實踐技能的培養進一步強化,課時量可以適當增多,尤其是學生的基本從業技能,必需通過課程和實驗、實踐及校外課堂,將其放到突出的教學地位。

(三)注重師資力量培養,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與作用

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就是實行校際聯合、校企聯合,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推動電子商務國際化人才建設。“請進來”即聘請國內外行業內專家、電子商務企業專家來校講學,使老師與學生充分了解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和行業動態,彌補課堂理論教學的局限性。“走出去”即通過與國內外行業企業、國內外高校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一方面積極派遣專業教師參加企業經濟活動運轉的調研與學習;另一方面派遣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國內外科研和學術交流,相互借鑒,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探索具有國際背景的高素質的聯合培養模式。

(四)注重學生的實驗與實踐

從調研的數據可以看出擁有電子商務實驗室的占73%,而大部分實驗都集中在電子商務模擬實驗,各高校應從學校的事業經費中,撥出一部分資金專門用于電子商務實驗室的軟、硬件建設和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也可與一些電子商務企業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讓學生有機會參與電子商務整個流程,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四、結論

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看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校對電子商務的建設意見不一,這就造成了用人單位不知如何選用人才。另一方面,學校對用人單位的需求了解甚少,導致供需矛盾,這就要求我國教育部門應當根據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學校,再根據學校本身的特點,建立一個相對統一的培養標準。

參考文獻:

1、朱玉春.電子商務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高等農業教育,2006(6).

2、莫月連,高京廣.電子商務人才需求調查與分析[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3、傅震宇.淺談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策略[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2).

4、六.我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問題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6).

5、楊善林,齊從謙,何建民.電子商務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6、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中國戶連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 省略 cn/ztl12/20011212/49279. htm.2005(7).

第8篇:商務調查范文

1.1電子商務中的信息

既然電子商務涵蓋了商品和服務相關人員活動和行為的各個方面,那么必然電子商務的活動中會涉及許多方面的信息。因為電子商務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了商品和服務的交易的所有環節,如商品購買、廣告、推銷、信息咨詢、銀行服務、網絡支付等等,它把商家、顧客、銀行、中介、信用卡公司,甚至包括政府都通過網絡的方式連接起來。如此,在整個的過程中,她涵蓋了廣泛、復雜的信息量,既包括商家的商品信息、競爭信息、商業秘密等,也包括個人的隱私信息、財產信息等等。這些信息數量廣泛、內容繁雜、真實性很強,一旦被蓄意泄露或利用,將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1.2電子商務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電子商務的受體是公眾,那么電子商務能夠正常運行的前提就是保障公眾的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和保密性。目前電子商務是在完全開放的網絡環境中進行的,能否保障各個相關主體的信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現在不斷增加的網絡入侵、黑客攻擊和網絡的脆弱的防御能力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擔憂。

2.電子商務中存在的信息安全問題

從上面的信息安全的基本需求中,我們可以看出,電子商務交易對信息的安全保護至關重要,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目前,電子商務中的信息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信息存儲中的安全問題

信息存儲安全是指電子商務信息在靜態存放時的安全。企業在網絡開放的運行環境中,電子商務的信息安全就存在以下問題:內部不安全要素。主要是企業內部之間、企業的顧客隨意非授權的調用或隨意增改刪電子商務信息。外部不安全要素。主要是外部人員私自侵入計算機網絡,故意或過失的非授權調用或隨意增改刪電子商務信息。這個隱患的主要來源有:黑客入侵,競爭對手的惡意破壞,還有信息間諜的非法闖入。

2.2信息傳輸中的安全問題

信息傳輸安全是指點在商務信息在動態的傳輸過程中的安全。表現形式有:信息在網絡的傳輸過程中被篡改;偽造電子郵件;傳輸的信息被截獲;否認已經做過的交易;網絡硬件和軟件的問題而導致信息傳遞的丟失與謬誤。

2.3交易雙方存在的信息安全問題

電子商務交易改變了傳統的交易方式,打破了雙方面對面的交流。這樣,買賣雙方只能通過網絡交流各自的信息來完成交易,這樣雙方會對電子商務的交易安全和信息安全存在疑慮。

2.3.1買方存在的信息安全威脅。

電子商務交易中的買方,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公司、銀行等。買方存在的信息安全威脅主要有:(1)身份被假冒。用戶身份信息被攔截、假冒以致被要求付賬或返還商品;(2)發送的交易信息不完整或被截獲篡改,用戶無法正常收到商品;(3)域名被擴散和監聽,無奈接收許多垃圾信息甚至個人隱私被竊用;(4)遭黑客攻擊,計算機設備發生故障導致信息丟失等;(5)受虛假廣告信息誤導購買假冒偽劣商品或被詐騙錢財等。

2.3.2賣方存在的信息安全威脅。

賣方存在的信息安全威脅主要有:(1)惡意競爭者假冒用戶名惡意侵入網絡內部以獲取營銷信息和客戶信息;(2)冒名改變交易內容,致使電子商務活動中斷,造成商家名譽和用戶利益等方面的受損;(3)信息間諜通過高技術手段竊取并泄露商業秘密;(4)一些惡意程序的破壞而導致電子商務信息遭到破壞,比如特洛伊木馬程序;(5)黑客攻擊服務器,產生大量虛假訂單擠占系統資源,令其無法正常操作。

3.保障電子商務中信息安全的措施

現在,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且快速發展的商務交易模式,已經被廣泛使用,例如網上銀行支付,淘寶購物等等,發展前景也十分光明。但是,如何保護電子商務中的信息安全,建立一個安全、便捷、高效的電子商務環境,也是一個越來越值得探討的問題。這就需要發展有效的信息安全技術,同時輔助于必要的措施。本人認為,保護電子商務中的信息安全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3.1研究保障信息安全的各種信息安全技術

為保證電子商務的正常發展,對電子商務中的網絡安全技術進行研究,發展自主的網絡安全技術是至關重要的。現在應該重點研究的信息安全技術有:

3.1.1數據加密技術

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護網內的數據、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護網絡會話的完整性。加密是利用基于數學算法的程序和保密的密鑰對信息主要是普通的文本(明文)進行編碼,生成難以理解的字符串(密文),以便只有接收者和發送者才能理解。加密技術一般采用對稱加密技術、非對稱加密技術以及二者的結合等方法。目前常用的常規密鑰密碼體系的算法有:數據加密標準DES、三重DES、國際數據加密算法IDEA等3.1.2身份識別技術身份識別技術是確認信息發送者的身份,驗證信息完整性,確認信息在傳送或存儲過程中未被篡改。(1)數字標識,用電子手段驗證用戶身份及對網絡資源的訪問權限,參與各方必須利用認證中心簽發的數字證書證明身份。(2)電子商務認證中心,CA是承擔網上安全交易認證服務、簽發數字證書并確認用戶身份的企業機構,受理數字證書的申請、簽發及對數字證書管理。

3.1.3防病毒技術

(1)預防病毒技術,通過自身常駐系統內存,優先獲取系統控制權,監視系統中是否有病毒,阻止計算機病毒進入計算機系統和對系統破壞。(2)檢測病毒技術,通過對計算機病毒特征進行判斷的偵測技術。(3)消除病毒技術,通過對計算機病毒分析,開發出具有殺除病毒程序并恢復原文件的軟件。

3.2加強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

一個網絡信息系統,不管其設置有多少道防火墻,加了多少級保護或密碼,只要其芯片、中央處理器等計算機的核心部件以及所使用的軟件是別人設計生產的,就沒有安全可言,這正是我國網絡信息安全的致命弱點。國民經濟要害部門的基礎設施要通過建設一系列的信息安全基礎設施來實現。為此,需要建立中國的公開密鑰基礎設施、信息安全產品檢測評估基礎設施、應急響應處理基礎設施等。

第9篇:商務調查范文

[關鍵詞] 社區護士;銳器傷;處理;調查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4(a)-125-02

自2003年以來,醫務人員的職業傷害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而隨著血源性疾病傳播的增多,銳器傷成為醫務人員最重要的職業傷害之一,尤以護士所占比例最大。據有關資料表明,90%以上的護士曾遭受不同程度的銳器傷害。門、急診護士因操作頻繁、護士人力配備相對不足等原因,銳器傷更是頻發。為了解基層醫療單位門、急診護士的暴露后處理現狀,2008~2009年筆者對東莞市4個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了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本市4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含下屬社區衛生服務站)護士以整群抽取方式進行調查。被調查對象年齡18~45歲,平均28歲。

1.2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就調查目的作出書面填寫說明,統一發放問卷,由工作人員獨自填寫,不署名,及時回收。共發出問卷198份,回收有效問卷194份,回收率為98%。

1.3判斷標準

暴露后傷口處理判斷標準:參照教科書標準,暴露后立即流動水沖洗,傷口旁離心方向輕輕擠壓,盡量擠出血液,用75%酒精或0.5%碘伏進行消毒視為處理有效,24~72 h內報告給專(兼)職管理人員為有效。暴露后血液檢測24~72 h首次留取基礎血標本,4、8、12周、半年抽血檢測HIV、HBV、HCV,共5次為有效。

2結果

在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的護理人員銳器傷發生率較高,為83.5%,但報告率卻較低,僅為27.8%,具體見表1。

其絕大部分都接受了職業暴露處理、個人防護知識培訓,對銳器傷有一定的認識,銳器傷后傷口正確處理率較高,達到80.4%。銳器傷后預防用藥低,被調查人員無一例使用預防用藥。銳器傷后血液追蹤檢測,被暴露護士依從性較差,暴露后能按時完成檢測人員僅為報告患者的38.9%。

3 討論

門急診護士銳器傷發生原因調查及特點如下:

3.1銳器傷發生率較高,暴露類型多樣

東莞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社保定點機構,并為參保人社區首診試點市,參保人社區門診就診可享受七成報銷優惠,此舉較好地為低收入群體解決了看病貴、看病難問題。門診診療工作任務大,護士配備卻相對不足,加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護士大多從衛生站轉型而來,低年資護士多,未經規范化培訓,操作不熟練或違規操作現象屢有發生,對一些突況處理無經驗,調查中發現多例為操作時銳器損傷,如小兒躁動不合作,抽血時因未做好解釋,在拔出采血針的瞬間遭遇患者撞擊刺傷;或是不認真執行洗手,接觸患者手污染后,再為另外的患者加藥時安瓿破碎損傷;也有的系違反操作規程,使用后一次性廢物處理不及時,廢物箱放置位置不合理,拔針后處理廢物時被行走中的患者撞擊刺傷或接觸未放置好的廢物受到傷害等。

3.2暴露源病情復雜,危險程度評估難度大

門、急診患者病情經常不明確,流動性大,護士銳器傷后經常存在暴露源不明或患者不配合現象,對暴露級別評估標準不熟悉等,難以評估暴露級別,難以較好地掌握預防用藥指征。

3.3預防用藥不規范,醫療機構備藥率低或品種不足

預防藥物價格昂貴,副作用大,如ZDV、AZT,有關管理人員對預防用藥知識掌握不夠,不能做到合理正確使用。據了解,東莞市目前絕大部分的一級醫院與社衛中心(站)由于缺乏貯藏條件及相應的專業防治技術指導人才,未能配備一定數量的預防用藥,導致職業暴露后預防用藥空白。

3.4護士暴露后血液檢測依從性差

基層醫療機構能開展的血液檢測項目少,與上級醫院未能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護士對銳器傷后的危害性認識不夠,嫌檢查太麻煩,或是預防用藥過少,產生檢查無用思想或抱僥幸心理,致使大多數暴露者追蹤檢測均沒有按時進行,本次調查報告病例按時完成檢測的僅為38.9%。基層醫療機構無專人管理負責暴露病例追蹤檢測,或專管人員未經專業培訓上崗,認識不到位也是導致檢測次數不夠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從業護士職業安全狀況不容忽視,尤其在暴露后預防用藥及追蹤檢測方面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直接影響護士的職業安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分布范圍廣,遍布全鎮各村(居),管理與監督的確存在一定難度。新醫改對醫療資源重新整合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區衛生服務推廣已成趨勢。如何吸引專業人才流向社區,除改善基層醫務人員待遇外,職業環境與職業安全保障也非常重要。為確保社區護士的職業安全,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職業防護流程,創造良好的從業條件,做到管理、職責到位,專管人員要有能力有水平。其次,基層醫院與有條件檢測醫院應建立合作機制,簡化檢測程序,如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抽血送檢,方便護士接受檢測。再者,降低醫療機構承擔的備藥成本,提高醫療機構預防用藥備藥率,可在指定的醫療機構貯備一定數量的預防用藥;建立明確的預防用藥指征、指引,加強專業人員暴露后危險級別判斷知識培訓,尤其對專(兼)職管理人員應做到人人掌握;關愛醫務人員身體健康,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后處理追蹤給予補貼,政府、單位、個人按比例承擔相關費用,以提高單位、個人暴露后處理措施落實的依從性,規范預防用藥,降低護士銳器傷后傷害發生概率。

[參考文獻]

[1]鄭靈巧,時駿.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危險增大九成急診護士受過針刺傷[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6,8(15):122.

[2]陳秀麗.急診護士職業暴露防護的調查[J].中外醫學研究,2009,7(8):136.

[3]謝英.門診采血護士職業暴露危險因素及防護措施[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14):2177-2178.

[4]吳曉芬.急診科護士職業暴露調查分析[J].九江醫學,2009,24(1):55-56.

[5]朱麗梅.急診科護士職業暴露防護能力調查[J].現代醫學,2009,37(1):80-81.

[6]李玲.基層醫院急診科工作人員血源性疾病職業暴露防護知識調查[J].護理研究:上旬版,2008,22(11):2854-2856.

[7]劉瑞華.重視急診科護士職業暴露防護工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8):198-1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aⅴ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国语在线视频手机在线| 阿娇与冠希13分钟视频未删减| 嫣嫣是女大生韩漫免费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色94色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日本大臿亚洲香蕉大片|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高中生的放荡日记h| 在线观看国产三级|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99re6在线| 文轩探花高冷短发| 亚洲宅男天堂a在线|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 国产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综合图片网| 色列有妖气acg全彩本子|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三上悠亚中文在线| 日韩欧美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色cccwww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