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二年級教研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課程標準,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提高師資整體素質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加強教學研究,不斷解決教學中的新問題。
二、工作的方式
以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教師在不斷地學習和鉆研中,使專業化水平得到不斷提高。我們工作的主題是發展;我們工作的對象是學生,我們工作的方式是輕松。遇教于樂,能夠很好地將工作與私人的工作相結合,偶爾我們選擇的地點是茶社,我們會選擇好主題來當做飯后的談資,隨意自由地,輕松自在的,天花亂綴地聊天,偶爾會發現一個點子。當然我們都會帶齊工具,作好記錄。(真的,有時候為了一個想法會很痛苦?。┩轮g的感情融洽和諧是我們最初的開始。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素養。
1、組織教師繼續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明確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為此,上學期我們想到了英語抽查,這學期我們將繼續。
2、要在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的同時,深入學習一本教育教學論著,認真通讀一、兩種英語教學研究刊物,從而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組織學習關于英語的上課的用語和一些語音的知識方面。緊緊圍繞著區教研工作的展開。
3、鼓勵并組織英語教師,加強教學業務進修,努力提高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特別是英語語言專業素質,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奠定基礎。同時要組織教師學習并熟練掌握電腦技術、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手段,并適當地運用到英語教學中來,豐富和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二)規范英語教學常規管理。
1、規范和加強教學“五認真”管理。鉆研教材,精心備課,要做到:了解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及其與前后內容的聯系;確立單元教學目標;合理劃分課時,初步確定每課時的教學內容;分課時備課。分課時備課,要注意做到教學目標具體化;重點和難點準確定位。
2、關愛“學困生”,制訂切實有效的幫困措施并落到實處,避免兩極分化的過早出現,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盡最大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3、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認真組織學生做好小學生英語口語交流,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規范書寫,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范、正確地書寫。
(三)加強研究,以科研促教學,形成個人風格。
教育沒有科研就沒有生命力。我們將學習和借鑒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積極探索教育科學規律,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和獨特的教學風格。積極組織英語教學研討活動,集大家的智慧為一體,如進行集體備課,組內研討課等。
我們教研組是剛剛建立的一個組,很年輕,我們有四個成員,其中一個是代課教師,兩個是一學期經驗的新教師,還有一個有三年經驗的新教師,我們的能力和經驗都還是遠遠不足的,我們都在嘗試和探索中,但是我們是認真對待的。
四.工作安排:
人文安排。
1. 完成每個人上一節公開課,課型圍繞著對話課展開。(嘗試分兩組的形式展開,兩人滾動上課)
2.將于第5周開始討論教研的安排和計劃。吩咐收集對話課的資料。討論下定課題。以及上課的人員安排。
3. 以兩周的時間讓大家來準備上課的時間。我們只有四個人,所以活動可以隨意一點,容易安排。不想讓大家覺得有負擔。
4.課后做好評課和反思,做好問題的解決。
萬安小學教師二年級家長會發言稿
你們好!首先,我代表萬安小學的全體教師,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能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參加這次活動。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你們對自己子女的關心,對我們學校工作的支持,對我們教育工作的最大幫助。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覺得家長會的真正意義在于給孩子鼓勵,在孩子們心中,來參加家長會,也就是對他們的關心,對他們的愛,他們會感到無比驕傲、幸福。
我們今天能有機會坐在一起,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孩子的進步、為了孩子的明天。
首先我分析一下前段時間進行的期中考試??赡軙泻芏嗉议L對孩子這次的成績不滿意,覺得孩子沒有考好,我可以告訴大家,這次考試,我對大部分孩子的考試成績還是比較滿意的,當然也有個別是考得太差了。大多數的孩子成績是八十多分,我們平時的單元考是95分優秀,80分以上為良,那么這次為什么我說他們80多分,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呢?第一,因為期中考試是一次沒有準備的考試。我們平時的單元考試都是對四五篇課文,或一個知識點的評價,孩子剛學好,記憶猶新;一學期一次的期末考試,我們是把本冊所有的知識像炒冷飯的炒了無數次,把所有的重點難點給孩子再三強調,學生是有了充分的準備打仗的;兒期中考呢,一個它內容比較廣,是對四個單元的考核,另一個是我們并沒有花很多時間去復習,考試的前幾天時間,我們還是在上新課內容。第二,這次的試卷題目對我們的孩子來說確實是有難度的。試卷是從我們慈溪的一所貴族私立學校拿來的,我們的孩子和那里的孩子畢竟還是有很多差距的,并不是說我們的孩子智力上比他們差,而是平時所接觸的事物不一樣,所受的教育也不一樣。同等水平智力的孩子,我們農村里為他投入了幾百元或者是幾千元一年的教育資本,而他們光是在學校的花銷就是幾萬一年,何況還有雙休日,寒暑假的各類補習班,家庭教師。相差懸殊的教育投入,所能取得的成績肯定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我說,那邊的孩子考95分,我們這里考85分已經很不錯了。何況我們這里有不少孩子也考了90多分,甚至有幾個還得到了99,100的好成績。
當然也有個別孩子考得很不理想,六七十分,甚至有十幾分這樣的分數。這些學生思想上都要求上進,有學習好的愿望,這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不是因為孩子的智力有問題,而是由于他們的習慣差。課堂上精力不集中,老師講的東西根本聽不進去,課后的作業不認真,甚至不完成作業,這樣就造成課堂上的知識聽的一知半解,課下也得不到鞏固,所以成績一直上不去。但也有個別同學由于年齡特點,好動,持久性差,依賴性強,玩心較重。
老師不是圣人,也會有脾氣,會生氣,會偏心,人當然都是喜歡美好的事物,無可避免的會喜歡學習好,乖巧的孩子。有時候對于一些屢教不改的孩子實在是氣急了,言語上難免會比較沖,這里希望家長能諒解。其實老師和家長是一樣的,罵過就好了,難道真會不管他們嗎?對這些學生,我們老師把大部分精力、時間用在了他們身上,課堂上注意他們,課下耐心地跟他們講道理,對沒完成作業的學生我們留下寫作業,對學不會的學生我們留下給他們補課。有時候想想,反而是覺得有點愧對一些學習好的孩子,把注意力放到他們身上的比較少。要想提高這些孩子的成績光靠老師是不夠的,還要依靠家長的幫忙,在家督促他們寫作業,及時檢查他們的作業,發現有沒學會的知識要及時給他們講解,或者告訴老師,讓老師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補課。老師不希望有一個學生掉隊。
任教學科:四年級 數學
研究的課題: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
個人子課題: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
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
1、通過《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這個課題的研究與實驗,總結并形成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網絡資源的教學應用方法。
2、通過對課題的研究探討,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探索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網絡條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應用的能力,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
3、本學期我準備重點學習模式三網絡資源教學應用十法中的“視聽資源創境法”。
本學期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計劃:
三月份:
(1)學習學校課題組的總計劃。
(2)寫好《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子課題研究計劃。
(3)撰寫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4)豐富博客內容,充分利用的博客向同課題組教師學習。
(5)認真準備課題組安排的課題實驗課,及時反思總結。
四月份: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鉆研有關《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的理論知識。
(2)認真閱讀課題組王道兵老師研討課的教案和說課稿,及時反思總結。
五月份:
(1)繼續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研究水平。
(2)認真閱讀課題組上課教師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及時反思總結。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內容等,并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4)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情況,寫出心得體會上傳個人博客。
六月份:
(1)認真閱讀課題組上課教師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及時反思總結。
(2)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內容等,并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七月份:
(1)撰寫課題組子課題小結。
(2)撰寫個人課題小結,并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3)收集、整理課題組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內容等,并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一、指導思想
教研組活動是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主要活動,在新的教育環境影響下,尤其是推進新課程改革以來,教育教學活動的目的、形式以發生很大的變化,不斷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是每個教師適應新課程的當務之急。
二、組織機構
語文教研組組長:張成奎
語文教研組成員:王立元陳波肖玉琳楊培祥秦敬芳秦有興
數學教研組組長:李銘家
數學教研組成員:杜小紅李天亮王雪萍劉永明王東曹群英李瓊
三、工作措施
1、改變教研活動缺乏系統性,活動要以教材研究、教法探討、學法探討為主,深入開展探究活動。
2、認真落實《羅鎮中心學校教研組活動制度》,教研組長要組織成員開展活動,活動內容要緊扣新課程改革工作,形式要多樣,不能搞照本宣科、一言堂活動。
3、加強教學科研的力度,以對新課程的研究為基礎,理論研究與實踐結合為突破口,扎扎實實教學研究活動,鼓勵教師研究教材、教法、學法,本學期人人均書寫2~3份課改論文(含教學心得),一份高質量的教學設計,對積極參與活動、并有一定教研水平的教師要予以獎勵。
4、積極開創教研、課改活動相結合的新局面,整合我校教育教學資源,節省教師時間,發揮教師潛能,提高教研水平。
5、各教師要積極參加活動,記好筆記、踴躍發言,教師參加者活動考勤、及活動中的表現要記入教師檔案。
四、活動安排
周次
活動內容
參加人員
組織形式
負責人
一
成立領導機構、落實教研組長責任,學習《羅鎮中心學校教研活動制度》和本學期教研活動工作計劃,
全體
會議
王雪萍
陳波
二
語文組:學年級語文看課座談
語文組
學習討論
張成奎
三
數學組:學習三年級數學教材編排特點
數學組
學習討論
李銘家
四
觀看教學實錄
語文組
討論
張成奎
五
觀看教學實錄
數學組
討論
李銘家
六
學習優秀教學設計
語文組
討論
張成奎
七
學習優秀教學設計
數學組
討論
李銘家
八
練習課件制作
語文組
討論
張成奎
九
練習課件制作
數學組
討論
李銘家
十
期中檢測質量分析
全體
匯報討論
陳波
十一
賽教準備
語文組
討論
張成奎
十二
賽教準備
數學組
討論
李銘家
十三
全員點評
全體
討論
張成奎
十四
全員賽教點評
全體
討論
李銘家
十五
賽教活動評議
全體
討論
陳波
十六
總結教研組活動,提出改進建議。
全體
會議
王雪萍
陳波
五、活動時間
每周星期四下午5:00—6:00
論文摘要: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兒童期的智力發展最快,是人智力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小學低年級兒童的智力等各方面的發展又是“關鍵期”中的關鍵期,此時,不僅是孩子打好學業基礎的關鍵期,更是知識技能、個性特征、情感態度、良好習慣、社會品質各方面養成的敏感期和最佳期。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與新教育理念的逐步推進,以兒童綜合能力培養為目標的素質教育是新時代、新形勢對家庭教育提出的一個目標性的要求。大量事實也證明了成功的孩子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與否對孩子一生將會產生重大影響??蓮闹袊彝ソ逃默F狀,低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實現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三方面入手進行研究。
由于我國教育理念處于轉變的過渡期,我國多數家庭教育,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家庭教育仍然不被重視。而現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又是學校教育,導致父母更多的將孩子的教育問題推給學校,忽視了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礎,自己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一般年齡是7~9歲,處于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變化變得更加有意識,但卻仍然不穩定。這時期的孩子和父母相處時間長,對家庭的依賴性大,很多父母卻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職責或是家庭教育理念出現偏差,使得很多孩子一開始就輸在家庭教育這條起跑線上。這使我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家庭教育對于兒童,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兒童的重要程度。
一、中國兒童家庭教育現狀及原因
1.親子活動較少是家庭教育有效性缺失的普遍原因
現代著名兒童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在其《家庭教育》中寫道:“一個人知識豐富與否、思想發展與否、良好習慣養成與否,家庭教育應付完全責任?!钡湍昙壍膬和捎谄淠挲g特點,在心理和生理上對家庭的依賴是人一生中最強烈的時期,并且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渡過,父母對兒童有著足夠的權威和支配作用。如果此時家長不能多與孩子進行親子活動,那么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必然降低。
2.缺乏科學理念做指導是家庭教育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
當今社會不再以“分數”來衡量一個兒童的發展,需要的是對兒童綜合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家庭教育的要求也日趨科學化。
很多家庭對于兒童的教育絕大多數內容都是繼承而不是創新,傳統的“家長制”觀念較強,信奉“黃金棍下出好人”的訓條,對孩子的發展有強硬的較高要求,將自己固定在老一輩對于自己的教育模式內,認為這樣就不會出現問題。但是現在的問題是,社會在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在變化,舊的一套家庭教育經驗在今天已經無法參照。抑或是,過于關注社會的變化,一味地迎合社會用材的需要培養孩子,不顧孩子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特別熱衷于湊熱鬧,趕時髦,強要孩子學拉小提琴、彈鋼琴、繪畫,逼迫孩子走一條由家長規劃好的路,這不但會使孩子過早的失去了童心,更會造成中國家庭教育優良傳統的斷裂和失傳。
3.逃避教育孩子的責任是家庭教育有效性缺失的關鍵原因
偉大的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里指出:“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學素養,那么不管教師做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滿的效果?!庇捎谏鐣⑵毡榈年P注焦點放到了學校教育身上,導致父母對于學校教育的依賴變強,認為教育孩子就是學校的事情,忽視了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礎。而從學校的性質來看,它們更多地將學生知識的獲得作為最重要的方面。
二、小學低年級兒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小學低年級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期
研究表明:人腦在9歲之前發育速度最快,這個時期大腦的發育正好處于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小學低年級兒童的一般年齡是7~9歲,處在兒童期的中期階段。此階段的兒童,玩的天性開始消退;大腦的抑制能力加強,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的變化更有意識,但自控能力較差,表現出不穩定的狀態;抽象概括、推理能力開始形成,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語言表達能力等各方面水平不斷增強;思維發展水平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而小學低年級兒童正處在這個由量變到質變飛躍過程的關鍵期。
2.小學低年級兒童的社會化發生了質的轉變
此時的兒童到了學齡初期,開始背起書包上學了。從踏入小學的那一刻起,兒童的社會化也將發生質的轉變。進入學校意味著學生要開始接受學校系統的、有計劃、有目的的知識品德等各方面的培養,“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有一個逐漸適應校園生活新環境的問題。對小學一年級的新生來說,從校園的自然環境到教師同學這樣一種人際關系環境都是陌生的,還有學習的壓力,校規校紀的約束等,這一切都構成了新入學兒童心理適應的嚴峻挑戰。”
三、寓教于“樂”,全面培養
1.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激發孩子強烈的學習興趣
學習態度是孩子對學習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反映傾向,良好的學習態度對學習有推動和增效作用。小學低年級的兒童處于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期,此階段兒童一個典型特征就是“好奇”“愛問”,而玩又是兒童的天性,作為家長不能毫無道理地對孩子的天性予以剝奪,而要善于把孩子對玩的興趣引導到學習上來。
認清學習態度與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明確良好的學習態度離不開學習興趣的支持,學習興趣的培養需要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要了解處于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們的特點,如自制力差,學習中帶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外界干擾等。
家長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多與孩子溝通,掌握孩子喜好,找到孩子的閃光點,不要吝嗇鼓勵;營造民主、平等、求知的家庭氛圍,兒童一起學習,寓教于樂,善于讓孩子在游戲中收獲快樂;善于利用閑暇時間中對孩子進行培養,讓孩子覺得沒有壓力,情緒得到舒緩,也可以適當利用“報酬效應”,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制訂合理的家庭教育目標,尊重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
進入小學以后,孩子突然間要負起很多的責任,由于小學低年級孩子年齡較小,和父母相處時間長,對父母依賴性大,因此家庭應更多的承擔起幫助孩子成功地由一名“小朋友”向“小學生”轉型的重任,幫助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
家長在給孩子制訂目標時,應考慮到孩子的身體和心理承受能力,把目標制訂在孩子能夠承受的范圍內,并留有一定的余地。盡可能把目標設置得詳細,這樣,孩子在努力的時候也就越有方向。
3.重視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輔導
我們既要把孩子當成孩子,又要把孩子當成獨立發展的社會個體,這就需要家長在充分了解與尊重此階段孩子身心發展特征的基礎上,重視對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輔導,培養其適應社會的能力。增強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尊重與愛的權利和義務、團隊合作能力、獨立自理能力、選擇正確休閑方式的能力、樹立合理消費觀等常識性能力。
家庭是小學生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與否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全面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對孩子要有正確評價,不能有脫離實際的過高要求和急躁情緒,言行舉止應該成為孩子的表率,在孩子的心目中成為可敬、可信的人。讓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方面相互促進,為孩子打造一個更美的未來。
參考文獻:
一、 你的標題修改了嗎?
原稿標題:《讀懂學生,有效教學——二年級下冊“倍的認識”教學案例》。
修改稿標題:《你是這樣想的嗎?——以“倍的認識”為例談讀懂學生》。
(評析:文章的標題要體現與某個具體的新觀念相對應,有理論價值;同時要針對課程與教學中的普遍難題,有實踐價值?!罢n堂教學中時刻要從學生出發讀懂學生,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的確符合上述標準,但是以“讀懂學生,有效教學”為標題,筆者反復推敲之后覺得:這樣的表述過于科學化,問題不夠清楚、具體。于是修改為“你是這樣想的嗎”,以問題入手、主旨切入的方式,則更為清晰、獨特而具有可讀性。原來的副標題“二年級下冊‘倍的認識’教學案例”問題不清晰,也有過度說課的嫌疑,于是修改為“以‘倍的認識’為例談讀懂學生”,讓問題的指向性更加明確。)
二、 你的結構調整了嗎?
原稿結構簡介: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宗旨和核心,……而有效的教學離不開對學生的全面了解?!氨兜恼J識”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教材第74至75頁的教學內容,教學倍的認識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注意教材及教師自己的意愿,……下面筆者結合“倍的認識”教學活動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案例一:為了弄清楚學生對于“倍”這一概念的知識儲備,筆者設計了幾組課前練習題:1. 出示下面的填空讓學生口答?!?/p>
案例二:做教材第74頁“想想做做”第三題:先練一練,再填空。……
案例三: 在學生完成《補充習題》第41頁第2題時,有一位學生這樣填寫:……
案例四:在學生完成《練習與檢測》第52頁第一大題的第2題時,有一位學生這樣填寫:……
修改稿結構簡介:
引子
筆者在參加市、區內教研活動時發現一個普遍現象:不少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注重教材及教師自己的意愿,忽視了作為學習主人的學生。以至于即使教師對教材鉆研得再深再透,教案設計得再好,最后也很難產生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宗旨和核心,……既然要從學生發展需要出發審視整個教學過程,那么真正地了解學生自然成為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旅婀P者結合“倍的認識”教學活動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學情簡析
“倍的認識”是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教材第74至75頁的教學內容,……本課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好奇?!饕蕾嚲唧w形象思維。
案例一:你知道“倍”是什么意思嗎?……
[關鍵詞]人音版 新教材 使用情況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2-0175-02
教材是體現學科體系承載學科內容的主要載體,是教師開展日常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它的編排和使用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自2003年起,我市各中小學一直使用人音版新課程教材,至今已完成了第一個輪回。在新教材實施第一輪后,作為一線的新課程實施者,通過近八年的培訓和課堂磨合,逐漸褪去了新教材的神秘面紗,于是筆者對新教材使用的現實情況進行了一次粗略的調查、分析和梳理,希望為新教材的進一步完善和有效使用添上一份綿力。
一、新教材使用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在我市音樂教研員與教研組員的支持配合下,筆者對我市新教材的使用現狀做了以下的調查與分析研究:
(一)學生滿意度的調查分析
本次調查各年級選抽了一個班級,調查總人數為289人,調查方法為問卷法。調查數據顯示表示喜歡的占54.7%,有點喜歡的占38.1%,不喜歡的僅占7.3%。
學生對新教材基本認可,滿意度比較高。
(二)教師滿意度的調查分析
接受本次調查的對象是我市教研大組的各位成員,每個年級總受查人數為15人,都為音樂專職教師,調查方法是問卷法。調查數據顯示,教師對新教材的平均滿意度為68%,認為可以湊合的平均為14.7%,不喜歡的平均為19.1%。
(三)教材教學內容完成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此項調查對象是我市所有專職音樂教師及兼課8節以上的音樂兼職教師,人數為69人,調查方法是現場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能較好完成教材所有教學內容的僅占1.5%,基本完成教材所有教學內容占18.7%,只能完成部分教材教學內容占79.8%。調查表明,新教材的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落實的完成情況很不理想。
(四)學生學習效果的調查
為了解實施新教材試用以后,我市中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基本情況,2007~2008年度,我市音樂教研室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了兩次音樂抽測活動。
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以上兩次抽測結果并不理想。對此,本課題組也對我校五年級學生的音樂基本素質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
至于創作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最薄弱環節,它的調查結果就更不盡人意了。100名被調查對象中,表示會簡單作曲的只有18%,也就是說有82%的學生都缺乏音樂創造力與創新精神。
從以上的調查分析結果我們可以得出:當前學生的審美品位與音樂學習興趣不高,學習能力較差。在新教材實施了幾年以后,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并未得到很好的提高。
二、新教材使用中的思考與分析
(一)關于“用七個唱名編唱旋律”
在二年級第四冊第七課的教學目標中提出:用七個唱名編唱旋律。
思考:創編活動是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和發掘創造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音樂創造包括兩類學習內容:其一是與音樂有關的發掘學生潛能的即興創造活動;其二是運用音樂材料創作音樂。其中第二類內容與音樂創作有關,但區別于專業創作學習。在一年級的創造領域內容中,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對節奏的編創,也只是一種簡單的嘗試??稍诔鯇W創編,剛認識七個唱名后的小學二年級,即要求讓學生“用七個唱名編唱旋律”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能接受嗎?
(二)關于“自由創作4-8小節自己的歌”
在三年級第六冊第九課的教學目標中提出:自由創作4-8小節自己的歌。
思考:在課標分學段內容標準中,3-6年級要求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句,能夠創作2-4小節旋律。而在三年級六冊教材中,卻出現了“自由創作4-8小節自己的歌”的要求,此項目標明顯超過標準要求。
(三)關于“豎笛練習吐音、長音,進行二聲部吹奏”
在四年級第七冊的教學目標中提出:豎笛練習吐音、長音,進行二聲部吹奏。
思考:自二年級開始學習口風琴,其主要功能在于幫助學生確立音準。在教材中,也很少有具體的演奏練習和指導內容出現,課題組以為編者本意口風琴教學應該是選學內容。對于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讓口風琴進課堂也確實存在困難。那么,作為比較理想的課堂樂器――豎笛,為什么不能更早一些出現在教學內容中。第七冊教材已經出現比較多的二聲部教學內容,在這個時候才初學豎笛,要利用豎笛進行有效的輔助教學,是否有些為時過晚。倘若部分教師在二年級時選學了口風琴,那么到四年級時是同時學兩種樂器?還是換學豎笛?繼續學習口風琴,很明顯缺少進一步的教學指導。換學豎笛,兩年的口風琴學習就顯得有些隨意和浪費。
(四)關于重組、開發教材的初探
1.客觀依據
教師具體實施教材的授課時間是教材重組、開發的現實依據。一個學期,具體有多少課時可以實施新教材教學內容呢?本課題對授課時間也做了一次清算:小學每一個學期平均約為二十周,去掉法定假日與最后復習考察所需的部分時間,實際授課約為十六周。我市多數學校音樂學科周課時為兩節,那么16×2=32課時。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規定,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除國家課程外,地方和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應占有一定比例。根據《標準》編寫的教材占教材總量的80%-85%,其余的15%-20%留給地方教材及學校教材。據此,學校每學期實際教學課標教材的總課時數約為二十六課時。
2.學生學習興趣的調查:
本次調查各年級選抽了一個班級,接受調查的總人數為286人,調查方法為現場統計法。調查數據顯示喜歡唱歌的占19.9%,喜歡聆聽的占60.3%,喜歡樂器的占30.1%。這樣的結果也許會讓許多音樂教師始料不及。音樂課上通常歌曲學唱的時間和分量最多,然而實際上學生對唱歌的興趣并不高。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致使學生不喜歡唱歌的原因主要是唱太累、嗓子不好、怕走調唱不好、不好聽、太難等。新課改理念強調審美為核心,以生為本,那么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材重組時,多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需要及興趣,在音樂教學四個領域的比例分配上靈活調整,對教材的重組、二次開發要勇于創新。
總之,教材是落實音樂教學目標的中介,我們要辨證地對待教材,用新課程的理念來審視新教材,用積極的態度認識問題尋找對策。我們要把“編者”的理論與“教者”的實踐相融合相驗證,才能使新教材日臻完善,日趨完美,才能大力提高新教材的實施效益,使小學音樂走上健康發展的大路。
【參考文獻】
[1]吳斌主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學生用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2]曹理等主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學生用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關鍵詞】超重;肥胖癥;智力;運動活動;青少年
【中圖分類號】 R 589.25 R 339.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5-0520-02
Effects of Overweight & Obese on Intellective Capacity and Athletic Abil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HEN Yu-xia*, MAI Jin-chen, WU Han-rong. * Health Center of Guangzhou Education Bureau, Guangzhou(51018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overweight & obese on intellective capacity and athletic abil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enhancing their health education.MethodsCombined Raven's Test(CRT-RC 2) and the surveillance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were conducted among 1 090 students from 3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Guangzhou by means of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Results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found in the results of CRT-RC 2(P
【Key words】Overweight;Obesity;Intelligence;Motor activity;Adolescent
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肥胖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1],廣州市男女生超重肥胖檢出率也逐年上升[2]。肥胖不僅導致兒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謝綜合征的發生,還是成年期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且影響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3]。國內外有關超重肥胖對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已有許多研究。本文將就超重肥胖對兒童青少年智力和體能的影響進行分析,以便為制定超重肥胖兒童身心健康教育及相關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分層整群抽取廣州市區普通中小學校3所,調查小學二年級至高中二年級全部在校學生,共調查中小學生1 386名,有效回收1 090名,有效回收率78.6%。其中男生570名,女生520名;小學生570名,中學生520名。
1.2 方法采用1997年瑞文測驗聯合型(CRT-RC 2)圖冊[4],對研究對象進行測驗。被試學生在安靜的教室中測試,主試人員3人經過統一培訓,嚴格按照CRT-RC 2指導手冊進行測試[5]。該手冊共72題,每題1分。根據答案表計算出原始分,按照1997年版CRT-RC 2常模,結合受試人年齡換算成智商,再按照智力水平分級標準對被試智力水平做出評價。瑞文測驗常模中各年齡段人群的智商均數和中位數均為100。
按《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檢測細則》測量學生身體形態和體能素質指標。采用《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值分類標準》評定超重和肥胖[6]。
1.3 統計分析采用SPSS 11.0 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超重肥胖檢出率為15.32%。超重肥胖與非超重肥胖學生性別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超重肥胖與非超重肥胖學生智商比較超重肥胖與非超重肥胖學生智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超重肥胖與非超重肥胖學生運動成績比較在監測的所有運動項目上,超重肥胖組與非超重肥胖組學生成績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 討論
本研究顯示,超重肥胖與非超重肥胖學生的智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130)外,超重肥胖組的中上(110~119)和優秀(120~129)的人數所占的比例均低于非超重肥胖組,中等(90~109)、中下(80~89)、邊緣(70~79)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組。
有研究發現,超重肥胖兒童青少年自覺軀體功能和實際運動能力均顯著降低[9]。本研究將超重肥胖學生與非超重肥胖學生體能測試的成績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在所測的5個運動項目中,超重肥胖學生的成績均顯著低于非超重肥胖學生,提示超重肥胖造成學生運動能力顯著下降。一方面超重肥胖會影響學生的軀體功能,進而影響其整體健康狀況[10];另一方面超重肥胖會影響學生自信,阻礙其參加運動。因此,在對超重肥胖學生進行干預時,應鼓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軀體功能,提高運動成績,進而樹立自信,進一步促進其參與運動,達到干預目的。
雖然本研究結果顯示超重肥胖兒童青少年的智力水平和體能素質都顯著低于非超重肥胖兒童青少年,但超重肥胖對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具體影響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和論證。
4 參考文獻
[1] 季成葉,孫軍玲.中國學生超重、肥胖流行現狀與15年流行趨勢.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36(2):194-197.
[2] 廣州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領導小組.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網絡2008廣州市監測報告.廣州:廣東省語言音像電子出版社,2009:66
[3] MUST A,STRAUSS RS. Risks and consequences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obesity. Int J Obes, 1999,23(Suppl 2):s2-s11.
[4] 天津市內分泌研究所,天津醫科大學醫學心理教研室.中國聯合型瑞文測驗CRT-C2圖冊.天津:天津市內分泌研究所,天津醫科大學醫學心理教研室,2007.
[5] 王棟,錢明.聯合型瑞文測驗指導書CRT-C2. 天津:天津市內分泌研究所,天津醫科大學醫學心理教研室,1997.
[6]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值分類標準.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2):97-102.
[7] MORENO LA, PINEDA I, RODRIGUEZ G, et al. Waist circumference for the screening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ldren. Acta Paediatr, 2002, 91(12):1307-1312.
[8] MAIODO C, MOHAMED EI, DI DN, et al. Body composition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 obese type 2 diabetic women. Diabetes Nutr Metab, 2002,15(1):20-25.
[9] 季鋼,陳曉麗.單純性肥胖對青少年腦血流的影響.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13(2):38-40.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學習;措施
[作者簡介]楊建軍(1971-),男,河南溫縣人,焦作市溫縣教育局教研室,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英語教學。
“引橋”本意是指從正橋伸向岸邊的過渡橋,用來連接正橋和陸地,使橋和岸上的路平穩銜接。小學英語的學習從三年級開始,因此教師也要在從小學二年級到三年級過渡這個學段連接處鋪墊搭橋,促使“教與學、師與生”盡早盡快地和諧發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英語這門新學科的學習,并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小學生具備以下特點: 1.充滿好奇,想了解英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意志力差,還是完全不能用意志力來約束和管理自己。3.自尊強,自信弱,爭強好勝心強,課堂上還不敢開口說英語。4.認知低,經驗弱,模仿能力強,記憶力好,學習起來進度較慢,學習經驗也不足,不知該怎么去學習。
針對以上分析和總結,教師的任務就是不斷激發和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
一、上好第一周的適應課
剛開學的一周,教師最好把課本放在一邊,利用學生愛唱、愛跳的特點,利用童歌、童謠的曲調,加入英語單詞及句子,和學生一起唱、一起跳,讓學生消除對英語的緊張感,不知不覺進入英語開篇教學。如人教版的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材第一課時就是學習用hello或hi和大家打招呼。教師一走進教室,可以先給學生唱了一首英文歌曲Hello,用的是學生耳熟能詳的《兩只老虎》的曲調,學生感到新鮮無比,有的還跟著哼唱起來。在一片歡樂的歌聲中學生記住了hello,同時也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的快樂。
二、轉變教師角色,做良師益友
經過第一周的巧妙入門,為了擴大戰果,必須內化為素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三年級的學生情緒和情感比較強烈,需要的是能夠與他們“玩”到一起的教師。因此,教師要改變過去高高在上的形象,敢于蹲下來和學生說話。只有滿足了師生之間的平等、互敬、合作的需求后,學生才會有自信。
三、教法靈活,操練多樣
古人曾用“過河要有橋或船”這個形象比喻,說明當一件工作的目標確定后,能否達到預想的結果,方法就變成了重要的因素。經過兩周的英語學習,學生也會產生視覺疲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運用直觀教學手段,這些手段越是豐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也就越明顯。如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顏色單詞教學時,教師可在礦泉水瓶的瓶蓋上涂上所想要的色料,利用學生喜歡魔術開始單詞的教學,通過一次次瓶子的晃動,無色的水變成了紅色、綠色、黃色、藍色,單詞red, green,yellow,blue隨即呈現在學生面前。然后就是分組操練,進行比賽,學生們學得興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