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范文

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

第1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范文

也許,你會為中東的干漠那彎西沉的月而陶醉;也許,你向往阿姆斯特丹醉人的星斗;或者,你憧憬巴西大草原的流星;但是,你在欣賞風景,風景在欣賞你,你成為風景。

日日春說:“我開花的每天都是春天。”而玫瑰說:“我只有在春天開花。”玫瑰選擇春天打扮自己,日日春把自己當作風景,使風景成為春天。只要自己開花就是春天,如一派生命如春的豪氣。

生命如春,一個亙古的比喻,你也許感慨它的好景不長,走得不留痕跡,有人,跋山涉水,在時空里淘盡沙礫,找到了這個比喻的真諦,生命如春那樣,自己就是風景,而不是尋找風景打扮春天。

梭羅說:“這可以聽到河流的喧聲,那失去名字的遠古的河,是否也有人依伴。”或許回到遠古能看見生命的風景。

蘇軾把生命看做風景,這個耀世的文人,因黃州詩案而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日夜,心灰意冷,看“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第2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范文

生命是晴天里的一輪太陽,五光十色,分外耀眼,而愛則是架在藍色天空下的那一抹彩虹,光彩奪目。太陽由于彩虹的映襯,更顯生機,而生命則因愛而更加精彩。

華益慰,一位感動了全中國的平凡醫生,以清廉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為做人準則的普通醫生。他是一位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人,經常為百姓謀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還能堅持自己的人格操守。她,華益慰的妻子平淡得這樣評價道:他只不過盡到了一個醫生的義務罷了。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只因為愛,因為對社會的愛,對人民的愛,對祖國的愛,更由于他對自己本職工作的熱愛。愛的內涵被華益慰用他的一生書寫得淋漓盡致,墨香飄撒在每一個他服務過的人的身邊。愛如甘泉注入華益慰生命的長河之中,他的生命因愛而更有價值,更有意義。他的行為告訴現在也啟迪未來:生命因愛更精彩。

人類的愛是偉大的,而植物、動物的愛也不遜色,大自然也是愛的天空。當陽光爛漫之時,太陽把自己的愛灑遍大地,植物便享受到了來自太陽,如母愛般無私溫暖的愛。出于愛,他們把體內的氧放出,讓他們自由飛翔,也將二氧化碳小心的保護,把愛的渴望傳遞給他們,同時凈化他們的心靈。大自然多么奇妙呀!太陽有愛,服務于大家,他的生命因此而無可替代,植物感受被愛的幸福而生機勃勃,氧在空中跳著優美的舞蹈,美妙的舞步下優雅地寫了一個大字:愛。而二氧化碳接受了心靈的洗禮,純潔的愛遍布全身。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散布愛的同時,自己身上也香味濃濃,兩者的生命仿佛立即充滿了色彩,總之,生命因愛而更加精彩。

如果說生命是一幅沒有上色的畫,那么愛就是手中的調色盤,可以讓這幅畫不再平凡,讓生命因愛而更精彩。

第3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范文

在我所認識的感動是幫助別人,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險救一位素不相識的人,但還有一種感動是出自于自己真正心聲的感動。

今天,胡老師讓我們看了這樣一則公益廣告:有一位長的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她面龐白凈,深藍色的眼睛就像一顆深藍色的寶石,一張面似月圓的小臉,顯得她更可愛迷人了,她擁有一頭金色的頭發給她增添了春天般的明媚。

但是她卻用一把剪子把自己的長發剪成了短發,把剪下的頭發送給了一位白血病兒童。

正是這位幼稚的小女孩,用她那幼稚的舉動喚醒了我心中那顆感動的心。

第4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范文

親愛的四川同胞們:

你們還好嗎?我們從未相識,也不曾相見,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把遠隔千里之外的我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連日來,我從電視上、網絡上、報紙上一直都在密切地關注著你們那邊的受災情況。當我看到近乎一半的房屋坍塌變成一片廢墟時,當看到流離失所的你們露宿街頭時,當看到那持續不斷上升的死亡人數時,當看到被埋在廢墟下你們那孱弱的身體時,當看到苦苦等待家屬生還消息而憔悴的面孔時,當看到和我一樣小的小孩,嗷嗷待哺哭喊媽媽時,當聽到那些失去親人們而發出撕心裂肺的哭聲時,我不禁流下了眼淚。我為那些在災難中遇難的生命而傷心,為那些失去親人而悲痛欲絕的朋友而痛心,為那些至今仍被埋在廢墟下面的孩子而憂心,為那些在震災中失去父母的姑兒的未來而擔心,我知道此時此刻的你們一定很辛苦,你們需要承受來自身體上和心靈上的種種痛楚,但是我想告訴你們:你們一定要堅強,你們的一舉一動時刻都在牽動著我們的心,你們并不是孤單,你們也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你們還有我們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和幫助你們,此時此刻我才深切地體會到血濃于水的強大力量。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家人有難,我們絕不會袖手旁觀,是愛把我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災難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援,四川災區的兄弟姐妹們,你們不要害怕,不要恐怕,房屋倒了,可以再蓋,家園沒了,可以重建,只要生命還在,任何奇跡都能夠再創造。我希望那些還被埋在地下的人們,你們一定不要放棄任何一絲可以生還的希望,你們一定要堅持住,很快我們的救援隊就會去解救你們,只要你們再耐心的等待一下,我想上帝是公平的,它在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上帝既然把災難帶到了我們的面前,我們就要用我們的愛去戰勝災難,我們要手拉手、心連心去勇敢的去面對,任何困難在我們的面前也會顯得微不足道。

我的兄弟姐妹們,我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堅強勇敢,總有一天會看到勝利的曙光,加油,四川災區的兄弟姐妹們,我會為你們祈福:愿你們能夠早日渡過這個難關,重建屬于自己的美好家園!

我的愿望是:希望看到四川災區的人們可以安全的從災難中救出`````

第5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范文

倔,可不是什么能讓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東西,反之,它會讓你吃比天上的星星還多無數倍的虧。我好命苦啊,怎么就偏偏染上了它?正應了古人的那句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那天的下午和往常一樣,也是暖洋洋的。兒童公園里笑聲不斷,突然,一陣尖尖的哭聲,好像是鬼哭狼嚎,聽起來怪嚇人的。……

我二姨在兒童公園的游泳區工作,她那兒也賣游泳圈。我看哥哥拿了個游泳圈,套在身上跳到水里,深水炸彈似的濺起一陣浪花。我艷羨地看著他和別人在水里嬉戲,好爽啊!我還沒有過呢,自己多想試一試呀,便扯著二姨的衣襟撅著小嘴叫道:“也給我一個圈圈,我也要游泳呢!”

“喲,你呀,才五歲……”“五歲半!”我搶著說。“好好好,五歲半。怎么說你也不會游泳,怎么辦?那就要用游泳圈,可惜已經賣完了。你說你,怎么玩?”

我斜眼瞧了瞧,發現柜子后面有好多,便指著它們,“那兒好多!”

“噢——,那些全破了,你瞧,一點兒氣都沒有。”說著,他把“破”游泳圈對我捏了捏。

“哼,反正我要去!”說著,我扭頭就跑,“呀呀呀……”“撲通”一聲,我跳進了淺水區,水熱哄哄的,一點兒也不冰,今早剛看完《天龍八部》,便在水里學著電視里的人耍起拳來:“嘿!哈!”一頓亂拳打得浪花四濺。今天,我可把“水龍王”弄得“血”濺滿地嘍。

“瞧瞧,還說我不會游!我游得多好呀!”我用蘭州話對急匆匆跑來的二姨說。

“還真拿你沒治。要不成,你和哥哥用一個游泳圈吧!”

“不不不不不……”哎呀媽呀,我的嘴比機關槍還厲害呢。

“得得得,你這倔脾氣我也沒轍,你想咋的就咋的吧!”二姨無奈地走開了。

我突然覺得自己有些站不住了。原來是那邊大哥大姐們實在玩得太熱火朝天了,波浪像個大手似的把我這不足三十斤的干棍搖得左一下右一下,真好像那模特扭屁股。

第6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范文

訓練序列 人教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A-

0045-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起步在三年級,每學期至少安排了18次習作訓練(不含小練筆),到了六年級有將近200次習作。經筆者在每年期末考試改卷時觀察發現,有相當數量五六年級學生的習作還停留在三年級的水平。同時,筆者通過多年聽課調查發現,部分教師的習作教學明顯存在缺憾,突出的問題是重點把握不準,訓練點設計不合理,訓練難度沒有層次,沒有引導學生形成相應的習作能力。上海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吳立崗教授指出:“探索和建立作文訓練的科學序列,是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迫切需要,是當今語文教學科學化的重大課題。”

只要細心研讀教材,我們就會發現教材在習作教學的統籌安排上有明顯的訓練序列,形成了一套隱性的體系。一些教師存在習作教學指導困難,正是由于他們沒有在習作課前弄清小學習作訓練內在的訓練序列。以下,筆者試對人教課標版教材的寫人習作訓練序列進行梳理,并力求對單元習作具體要求、習作訓練點等進行探究,結合教學實際挖掘合理的訓練重點,初步構建出小學階段寫人習作訓練序列,探索小學各年段寫人習作的訓練方法,為一線教師進行習作教學提供參考。

一、人教版語文教材人物描寫習作一覽表

二、寫人習作訓練序列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中年段(三、四年級)是寫人習作起步階段,要求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并且寫完后讀給所寫的人聽。習作的目的是讓學生貼近生活實際,使得學生樂于表達,易于完成習作,旨在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和信心。寫作完成后,學生讀給所寫的人聽再進行修改,分享了習作的快樂,并不知不覺地修改了習作中明顯的錯誤;四年級的習作要求是寫敬佩的一個人,是在三年級掌握運用事例說明人物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人物的優秀品質,習作完成后,學生進一步學習修改習作中明顯錯誤的詞句。高年段(五、六年級)的習作要求是寫特點鮮明的人,如五年級習作提示學生運用課文中的方法進行表達;六年級要求通過兩件事來介紹自己的小伙伴,描寫的對象沒有大的變化,只是習作要求從寫一件事增加到寫兩件事,并且要求將人物的特點寫清楚。可見,三到六年級寫人習作的難度逐步加大,并且都非常重視習作的修改,從自我修改的提高到相互修改的共同進步。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留心自己的學習生活,在實踐中寫作,說真話、心里話,不寫空話、假話。雖然高年級的寫人習作有一定難度,但都是在學生可以掌握的范圍。

三、初步構建寫人習作訓練序列策略

要較好地完成寫人習作教學,初步構建起寫人習作訓練序列,教師要善于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融合,注重讀與說、讀與寫的有機結合。

(一)中年段寫人習作訓練教學策略

1.抓住對話描寫,確保寫人習作“言之有物”

小學生第一次寫人習作是“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三年級上冊的單元課文都是講述名人的平凡小事,讓學生從一件件小事中感受他們的不平凡。課文的對話描寫非常多,四篇課文中的對話均占內容的一半左右,故事情節大多是通過對話描寫展開。例如,以下是《灰雀》一課的人物對話片段。

(列寧)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列寧問:“會飛回來?”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以上文本內容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必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對課文內容的分析上,只需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一兩遍課文,著重理解人物對話描寫的幾種表達形式,注意冒號與引號的正確用法。然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情境,通過活用造句、造段等方式讓學生進行仿說、仿寫。結合本單元四篇課文的強化訓練,再加上學生在二年級就有了關于對話的專門訓練,學生能夠掌握簡單的寫人習作方法,即通過對話描寫把一件事情說得比較完整。

2.按一定的順序表達,使學生寫人習作言之有序

第二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要求“介紹我自己”。本單元課文講了幾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看問題、怎樣解決問題。單元的另一個重點是訓練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事情寫具體,如在《驚弓之鳥》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更贏怎樣正確判斷大雁會掉下來展開討論;在教學《畫楊桃》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對文中最后的講話進行討論,并且背誦下來,學生就容易發現和掌握課文描寫的順序,從中受到啟發。由于有了上次習作訓練的基礎,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提醒,學生很容易把作文寫好。教師在習作之前可制作表格,表格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長相中最滿意的地方、興趣愛好、喜歡的食物、最擅長的功課、性格特點”等,學生對照自己填寫的表格在小組內進行匯報,請同學幫忙指正,這樣學生就能夠對自身的特點有了清楚的認識。為了達到“按一定的順序說(寫完整)”的習作目標,教師可以通過實物投影介紹某個中等生的表格,請學生參照表格介紹自己,最后師生共同參與,將表格中的文字變成我們日常說話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學生依據表格進行介紹時雖然能夠按一定順序說(寫),但是這樣的表述沒有重點,教師還要指導學生著重通過一件事來說一說自己的性格特點,讓學生從中掌握表達的技巧。

3.初步學習抓住細節描寫人物,使寫人習作言之有情

小學階段的第三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四年級上冊,要求學生看圖習作或寫一寫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圖片主題為“勝似親人”。通過對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快樂和幸福。課文中的很多片段非常感人,如課文《搭石》倒數第二自然段是關于大家怎樣過搭石的場面描寫,《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第二自然段是關于小錢躺在病床上的描寫等,教師可以訓練學生由課文內容出發,聯系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感人故事,抓住動作、語言描寫表達出感人的場面。如以下是教師引導學生品讀《橋》中描寫老漢的細節片段,并指導學生抓住細節描寫人物。

(1)出示句子: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神態描寫;老漢的沉著、冷靜)

(2)出示句子: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語言描寫;堅定、果斷、命令式)

(3)出示句子: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動作描寫;“揪”“吼”說明十分憤怒,“沖”動作果斷,不容置疑)

教師小節:“文章中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進行描寫,并適當地加入環境描寫烘托氣氛。正是這一處處令人感動的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一位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教師出示一張學校舉行運動會或是學生熟悉的場面特寫,讓學生進行小練筆,指導學生根據今天學習到的細節描寫嘗試在課堂上說一說,課后安排寫一寫。這樣的習作訓練,加強了學生對場面描寫的運用,讓學生在學習中不知不覺地滲透學著關心、幫助他人的德育品質。

4.抓住側面描寫,使人物描寫更加精彩

小學階段的第四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四年級下冊,要求寫“我敬佩的一個人”。教材中本組課文講的都是人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教師在課文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學生重點抓住外貌、動作、神態、語言等表現人物的品質。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均有從側面描寫主要人物,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通過斜塔周圍議論的人們突出伽利略的堅定,《全神貫注》最后一個自然段茨威格回憶的話語突出羅丹的全神貫注等,教師只要稍微點撥并加以鼓勵,就會讓學生嘗試學習運用。

(二)高年段寫人習作訓練教學策略

1.熟練運用外貌、語言和動作等細節描寫

小學階段的第五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五年級上冊,習作內容是與父母交流、溝通,表達自己的心意。本組課文展示的是父母之愛的一個個側面,通過對課文學習,學生們感受到了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學習課文時,教師要注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繼續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抓住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寫作方法,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關注生活細節,抓住細節運用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表達父母的愛。例如,以下是課堂教學中品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的細節片段。

(1)出示句子:我有個慈祥的母親,她常常對我說:“巴迪,這是你寫的嗎?精彩極了!”我還有個嚴厲的父親,他總是皺著眉頭,說:“這個糟糕透了。”

(2)師:多年以后,作者經過深思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投影: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但是僅僅如此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把人引入歧途,所以我們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教師小結:這份獨特的感受源于作者深刻的思考和體會。我們一起讀這句話,感受一下愛是什么。(作者的感受是那么真切、細致、獨到,這是最寶貴的)

細節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學生抓住了人物的一個個細節,在習作中就能做到言之有物,表達出樸實真摯的情感。

2.綜合多種方法進行習作訓練

第7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范文

一、教師的責任心

對每一名有責任心的語文教師來說,都希望我們所教的每一個學生是最好的,我們應該胸懷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博愛精神。我想責任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基礎。

二、教師的耐心

《名師的人格教育力》一書中提到:“教師要有百分之百的耐心。”教學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又是做人、教人的工作,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有責任心的基礎上還要有耐心,才能把工作做細、做實、做好。

三、教師的教學思路與習慣

我認為一名教師的教學思路和習慣在工作中是至關重要的。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與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所以我想根據我們的教育趨勢和考試題型來探討。

1.基礎知識(即知識積累)。基礎知識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所以必須讓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上是來自書本中的課文生字、古詩詞、詞語盤點。掌握這些基礎知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不可能短時間內掌握,而要在平時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與掌握。我是這樣要求學生的:要求學生在預習課文時把生字這塊完成好。首先,給每個生字注上拼音,組一個詞,理解意思;其次,讓學生用寫字本來抄寫生字,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拼音、組詞、田字格的正確書寫這三方面的能力;最后是聽寫,聽寫時要求學生寫出拼音、組詞。古詩詞、詞語盤點與日積月累這三塊也必須讓學生進行聽寫或默寫,但這些工作必須是循序漸進的,不能突然要求學生做到這些,這不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2.知識點。知識點一類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貫穿進行教學,這樣一能鞏固知識點,二能幫助學生運用。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因此,應該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其實,我們的語文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如:一年級在下學期開始訓練學生的寫話能力,在每篇精讀課文的后面安排了一道補充句子的題目;二年級就是強化學生寫句子的能力,在精讀課文的后面不僅有了補充句子,還增加一個自己寫句子的題目,并開始讓學生認識擬人句、比喻句,學習簡單地運用擬人的修辭來寫句子;三年級上學期就重點學習比喻這種修辭手法,同時還要掌握簡單的病句修改和引號的用法,這是小學階段兩個重要的知識點,下學期就有縮句和反問的知識點出現;四、五年級就讓學生在說話、閱讀和習作中學會運用;六年級就讓學生將前面這些知識點全部貫穿到每篇課文中。根據這一規律,我們教師要在教學每篇課文時注意這些知識點的貫穿,讓學生在平時的潛移默化中認識、掌握和強化,這樣的教學既不會讓學生覺得知識性太強,也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掌握的效果最佳。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要全面理解新課標,全面養成這樣的教學習慣。

3.口語交際部分。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普通話交談,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這說明我們需要考查學生的說話和概括能力,為此我們就要在平時的課堂上要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多用普通話,而且還要讓學生說完整的話。通過這樣的訓練之后,學生也就自然能做好口語交際部分。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是這樣做的:從三年級開始,課前進行五分鐘演講(先讓學生照著故事書來講簡短的故事、笑話等,再后來講更長些的故事、笑話等,五、六年級時就要求學生盡量復述故事),輪流寫班級日記(三、四年級可寫片段,五、六年級寫完整的),每個單元的口語交際一定要讓學生來說,不管說得好壞,讓學生有訓練的機會。例如,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口語交際”安排了一次“講誠信,不撒謊”與“善意的謊言”的主題辯論。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辯論的交際形式,我就自己帶領學生在班上舉行了一次辯論賽;下冊第五單元又安排了“科技發展:利大還是弊大”的主題辯論,這次我就完全讓學生自己來組織辯論,最后的結果是比較理想的。

4.閱讀部分。新課標指出:“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因此,我們就應該在平時的課文分析中注重方法的傳授,如對哪一類題型應如何做,有哪些方法等。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今后的考試中做好類似的題型。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第二課《匆匆》時,就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中蘊含的多個考點與題型:(1)修辭的運用。作者朱自清在課文中大量地運用了各種修辭手法,有排比、擬人、比喻、反問;(2)句式的仿寫。“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3)文章的寫作方法:層次分明,首尾呼應。

第8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范文

[關鍵詞]研學后教 目標教學 單元整體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28-017

“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改革是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承擔的國家級課題《區域推進“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改革的行動研究》的核心內容,是一項區域性推進的教改實驗課題。該課題三大核心理念是“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問題成為中心,使過程走向成功”。《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第三十二條提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要求,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材建設……”基于此,結合當今小學生信息渠道通暢、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有自我個性的特點,教學上我們關注整體把握教學內容,以目標為導向,展開單元整體教學,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度。

一、單元教學目標設計

單元教學目標是基于學段的目標要求,在關注單元教學要求的基礎上確立的目標。確立目標,相當于行車導航確定了目的地。然后,才能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與時間,運用教學策略與方法。這是師生共同建構有效課堂必不可少的基本動作。

現行的小學語文課本,每個單元都有單元導讀,其目的是引導師生關注單元目標。這些單元目標引導課堂教學學什么、怎么學。布盧姆說:“闡述教育目標,就是以一種較特定的方式描述在單元或學程完成之后,學生能夠做些什么,或學生應具備哪些特征。”可見,教學目標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與學活動中起著航燈的作用,將“教”與“學”的聯結與轉化貫穿全程。 “研學后教”的出發點是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科學、合理、適度的單元目標導向下,將課堂教學的前、中、后連成一個有效的整體:前置學習,培養目標導向的主動性;課中研學,養成解決問題的合作性;后教點撥,提升方法策略的有效性。

(一)定目標:宏觀把握,縱橫結合

制定單元教學目標的依據要注意宏觀把握,縱橫聯系,也就是把握課標總體要求,研透內容,同時研究學情、運用學法。教師一要吃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總目標要求,熟悉小學三個學段的目標要求;二要駕馭教學內容,要在通讀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教材的基礎上,重點研讀所教學段的教學內容,并進行整體分析,系統把握,列出重點;三要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也就是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認識能力,學科素養和學習狀態、學習需要。然后,根據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系統地梳理各單元之間以及語文教學內部的關系,以主干式預設單元教學目標,以螺旋循環式落實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整體布局,合理設計教學目標。要求既體現語文學科的字、詞、句的基礎知識目標,又要關注培養學生課堂內外的學科能力和態度的目標養成。在目標制定方面既要 “依標”又要“生本”。制定目標思路流程如下圖所示:

(二)定內容:適度拓展,提升素養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的理念。學科素養不僅是知識和能力,更關鍵的是態度。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不僅要立足教材,以課文為例子,合理整合教學內容,更要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角度考慮,關注學生習慣、興趣、動機、意志、毅力、感情等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內容整合與拓展的操作上,可以從單元主題入手進行群文閱讀,也可以從寫作背景出發進行拓展閱讀,還可以從他人評論的角度拓展閱讀。拓展閱讀操作的思路如下圖:

(三)明表述:關注遞進,可操可檢

單元教學目標是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行動指南。描述目標要關注行為動詞表達的準確性,要求做到具體、明確、清晰,可操可檢。教學目標要讓師生能夠“看”得見、“摸”得著、“抓”得住。教師操作能檢測,學生也就能夠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以《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為例,教學目標可制定為:

1. 認識4個生字,認識一個多音字“挑”。 理解詞語在語境中的意思,積累好詞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運用已有的方法概括主要內容,并能背誦父親教導“我”的話。

3.抓住關鍵詞、聯系上下文和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深刻含義,并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深化對生活的感悟。

如果將本單元的目標表述為“提升生活感悟”,這個“提升”就會顯得很不實在。用什么形式來提升?這樣難以操作,倒不如明確“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強化語用表達,更為實在。

(四)設計方式:關注情景,強化能力

“研學后教”三大核心要素是“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問題成為中心,使過程走向成功”,其中的“讓問題成為中心”就是指有意義的研學問題。而中心問題能引導學習活動。

1.問題情境。把單元教學目標轉化為若干個問題,學生根據問題閱讀、思考、解答,以此達成目標。人教版課標本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主題是“熱愛生命”,選文圍繞“生命”這一專題展開。這是教材第一次對學生進行生命的教育,為學生的心靈播下熱愛生命的種子具有積極的意義。從這組課文的主題可生成的問題是“生命是什么”“誰熱愛生命”“怎么愛生命”。學生解決了這些問題,在語言活動中生命教育的目標也就自然達成了。

2.活動情境。單元教學把教學目標置于一定的活動情境中,進行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自學自練活動。如,教《窮人》《凡卡》等課文,教師要求學生抓住主要的故事情節復述課文,通過縮寫訓練,寫出主要故事情節和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就達到了讀寫訓練的目標。

3.練習情境。研學案的編寫往往是單篇或一課時呈現的,不能等同于“每堂一練”,而是學生達成教學目標、反饋檢查的抓手。教師應根據單元教學目標,編擬習題,由學生完成,以此強化學生某方面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訓練。

(五)分目標:關注整體,合理分解

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并非一蹴而就。單元教學目標的內容豐富,同樣也不可能一課時內完成。因此,必須根據系統論的整體性原則,將單元目標分解為課文目標或課時目標。在一個單元內,要先關注課文目標是否與單元整體目標相一致,然后合理安排課時目標。課文目標具體落實單元目標,將單元目標分解到每篇課文。當然,其中可能會出現目標的重合、交叉或包容的現象,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調整、組合、增減。這是根據單元目標設置的教學重、難點。設計課文與課時目標關鍵是不背離單元的整體目標預設。

(六)列目標:排列有序,層層遞進

單元目標的設計可以預見教學效果,也就是學生能做到什么。因此,目標設計必須體現層層遞進、螺旋上升的原則,科學合理,可操可檢。目標的結構應包括內容與知識、行為與認知過程等。以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為例,我在設計時以“珍愛生命 品味人生”為主題,設計單元目標如下:

1.學習掌握“徑、暢”等17個生字,認識“裊、濫”等12個字;練習積累詞語。

2.了解本單元寫了幾類代表人物,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談談他們用什么方式維護生命和珍愛生命。

3.積累關于“熱愛生命”的名言警句。

4.結合上下文、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時代背景來理解含義較深刻的句子。

5.繼續圍繞主題進行資料搜集、觀察、實踐探究,并通過口頭和書面表達自己的探究結果、體驗和感受,提高能力。

6.能抓住關鍵詞句來品味語言的內涵,從中了解作者的思想。

7.能學習課文的寫作與表達方法,感受語文實踐的樂趣,將自己對生命活動與生命的認知和理解表達出來。

8.能體會生命的權利、價值意義,感受生命的美好;培養珍愛自己生命、努力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意識。

單元教學思路:單元集中識字―閱讀體驗一(內容:《觸摸春天》+閱讀鏈接+《永生的眼睛》+《語文天地》“日積月累”“習作參考資料一”) ―閱讀體驗二(內容:《生命 生命》+《花的勇氣》+《語文天地》“手不釋卷”“參考資料二”)―回歸目標 ,實踐體驗(內容:對單元目標的反饋與回顧)。

以單篇課文《生命 生命》目標設計為例,目標預設為:

1. 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精彩的語段,深化詞語理解。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試說出蘊含的意思。

4.結合文中事例,并聯系生活實際,寫出自己對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熱愛生命的感受。

從上可見,單元教學目標與課文教學目標的設計都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課文教學目標是對單元教學目標的落實。

二、整體布局,優化結構,合理設計研學案

研學案是“研學后教”理念下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標志和工具。研學案的編寫要做到“四有”:一有教學目標,二有研學線路圖,三有研學問題,四有反饋評價。研學案設計多為一課時一案或一文一案。這是對教學雙方的效度進行無形的質量監控。研學問題有些是課堂上教與學的互動生成的,有些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預設的。無論課堂生成的問題或是預設的問題,都需圍繞單元教學目標,而且是值得學生在課堂上討論、交流的,而不是簡單的是與非或從書本上能直接獲取答案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即基礎與知識、學習方法與潛能等。好的問題應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能力、學習策略,在教師的點撥下能合作解決的問題。

設計研學案就是為了反饋分步檢測單元目標的達成度。教師要從知能與內容結構、時間與活動結構方面考慮。

(一) 知能與內容結構

知能結構要考慮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學習態度,在課堂角色上考慮教師、學生、教材三者的位置,誰是課堂的主角,誰是配角,誰為誰服務。在知能活動中,學生是課堂的主角,無論教師還是教學內容都必須為學生的習得知識服務,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內容結構方面,教師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必要的處理,或提前,或推后,或增,或刪,或更換,真正帶著學生走向教材,并使自己教的思路與行為軌跡同學生的認知規律相一致,從而最有效、最迅速地達成教學目標。

(二) 時間與活動結構

“研學后教”課堂三大核心理念中第一點就是“把時間還給學生”。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教師過多講解,就剝奪了學生在課堂上閱讀、理解、品悟和運用語言的時間。因此,教師的課堂語言應是簡潔而有效的。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安排是:前置學習診測5分鐘左右;課中研學,以中心問題為導向,學生用25分鐘左右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或互動交流;目標反饋與后教指導10分鐘左右。當然,課堂教學的時間不是一刀切,更不是一成不變。規定時間只是為了避免課堂上出現隨意性,要根據課型特點或教學內容的難易度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利用。

三、關注課前、課中、課后目標定位

“研學后教”的“研學”必須要在課堂上體現出來。我們結合目標教學理論和研學后教的核心理念,將目標分成四個步驟落實。

(一)前置學習,課始診測

通過測試反饋、互動對話、質疑問難等形式,對擬定的教學目標應具備的認知條件與非認知條件進行檢測診斷,以便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法。這個環節不是教師的單向完成,而是師生和生生互動的多向反饋。反饋的結果要在研學案上的“目標反饋”欄上進行記錄,以便學生及時自我反省、調節。這是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好時機。

(二)課中研學,目標導航

布盧姆把認知領域中的教學目標分為識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能級。我們認為語文學習的目標是識記、理解、概括和運用。根據能力訓練指向,將目標分為四個層次。

基礎目標:識記。如,修辭、邏輯、文章等各種需要識記的知識能級,學生可通過自己讀書、背誦、默寫、查工具書等各種自學方法將字、詞、句、段、篇讀通、讀順。

中層目標:理解。就是在教師引導、點撥下,學生對成語、詞語進行解析,對句式進行變換,將圖表與文字進行相互轉化,對文句進行概括、擴充,對詩句的含義、作者思路進行領悟等,最終達成單元學習的目標。

上層目標:概括。教師重在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幫助學生通過分析文章結構層次、寫作特色、段落大意、歸納主旨、正確評價等,達成單元訓練目標。

高層目標:運用。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一個個訓練塊,逐步達成語言運用的目標。比如,限時作文、寫讀書筆記與調查報告、調整語序、修改文章、評價作品等語言運用訓練,逐步達成目標。

(三)目標調控,后教點撥

課堂反饋的形式和途徑是多樣的。或觀察學生的表情、神態、動作,或直接以調查問卷或舉手表態的方式進行反饋。觀察學生在研學案上的達成度是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對研學案上目標的反饋要有針對性,不宜過泛。如果目標達成度不足,教師要及時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引導解決,并將問題作為教后反思記錄下來。

(四)單元檢測,目標補救

布盧姆指出:“不管教師的工作多么有成效,群體教學在課堂或學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產生誤差。”當然,在語文單元目標導學中,也會產生誤差。我們要將每個研學案中存在目標達成度不足的問題找出來,進行分析:根據學段目標和單元目標,看看是否不合理、不科學;同時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對誤差進行修訂、整理,根據學生能力發展需要設計單元綜合測試內容。如果學生在單元測試中仍存在問題,則需要對單元目標進行修訂,或對教學方法、手段等進行反思。

[ 參 考 文 獻 ]

[1] 張映雄.當代目標教學[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

[2] 布盧姆.布盧姆掌握學習論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3] 崔允.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關熱門標簽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亚洲成aⅴ人片|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6| 国产人妖在线观看|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 久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少妇BBB好爽| 激情综合网婷婷|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大片免费看|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a4yy私人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人人为我我为人| 岛国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一级特黄录像播放|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婷婷激情五月网| 欧美人与动另类在线|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 91w乳液78w78wyw5|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亚洲欧美4444kkkk|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在线日韩av永久免费观看|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网站| 爆乳美女脱内衣18禁裸露网站|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