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焦作縫山針范文

焦作縫山針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焦作縫山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焦作縫山針范文

關鍵詞: 以生為本 城市生態學 教學實踐

大學是培養人才的機構,教學是大學的中心工作。對學生負責,是大學的主要使命,而且是教師的重要職責。為此,大學教學過程越來越多地體現出從以教師、課堂為中心向以學生、學生能力培養為中心的轉變,大學生對課堂教學及教學改革的感受和評價日益受到重視。如何讓學生參與教學改革[1],突出“以生為本”的主體意識尤為重要。本文以《城市生態學》課程為例,反映“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的體現。

一、城市生態學課程特點

城市生態學是以生態學的概念、理論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結構、功能和動態調控的一門學科[2]。由于城市生態學涉及的學科面很廣,不僅涉及生態學、氣候學、環境學等自然學科,而且涉及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及經濟學等諸多工程和人文學科,這就決定城市生態學這門課程具有很大的拓展性[3]。為了把握城市生態學課程在我國高校的開設情況,我們采取了網上檢索及調查的方法。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發現,我國城市生態學的教學顯現出“多樣性”的特點。

1.課程稱謂的多樣性。

生態是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匯。“生態環境”一詞,屬于地道的“中國制造”(國外沒有該詞),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由于我國沒有嚴格區分“環境”與“生態”兩個名詞的涵義,結果導致“生態環境”這一漢語名詞成為我國目前使用頻率較高的術語之一,盡管也是較有爭議的術語之一[4]。基于這一事實,目前我國高等學校開設的城市生態學課程的稱謂較多。例如,海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和河南理工大學開設的《城市生態學》,廣州大學開設的《城市生態》,仲凱農業工程學院開設的《城市環境生態學》,淮陰工學院開設的《城市環境與生態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開設的《城市生態環境學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等。盡管課程名稱不統一,但授課的核心內容相同。

2.開設專業的多樣性。

城市生態學是20世紀20年代由美國芝加哥學派興起的一門以人類活動為中心、以人類棲息地為對象,研究城市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與周圍環境關系的一門系統科學。城市生態學研究內容和成果涉及社會、經濟、文化、自然環境等各個方面,已經成為熱點學科之一。目前,我國高校多個專業開設了城市生態學課程,主要集中在園林、城市規劃、地理學、生態學、環境工程及建筑六大專業。例如,海南大學和河南科技學院的園林專業,仲凱農業工程學院、河南理工大學、河南大學和蘇州科技學院的城市規劃專業,華中師范大學和廣州大學的地理學專業,南京農業大學的生態學專業,河南理工大學的環境工程專業,淮陰工學院的建筑專業,均開設了城市生態學課程。由此可見,城市生態學的研究得到了高校多個專業的關注,并列入多個專業的本科課程體系。

3.課程性質與學時的多樣性。

由于每個高校的專業定位不同,不同高校對城市生態學的課程性質及學時作出了不同的規定。例如,南京農業大學將其作為生態學的專業核心課程,54學時,外加3天的野外實習;海南大學將其作為園林專業的專業基礎課,50課時;廣州大學將其作為地理學的專業選修課,36課時;河南理工大學將其作為環境工程專業和城市規劃專業的專業選修課,分別為32課時;仲凱農業工程學院將其作為城市規劃專業的專業選修課,18課時;遼寧石油化工大學作為公共選修課,36課時。由此可見,城市生態學課程的性質與學時也具有一定的多樣性。

二、城市生態學教學實踐

1.突出“以生為本”理念,優化教學內容。

“以生為本”就是在教學中,以學生的培養和教育,以學生的成才、全面發展為根本[5]。林崇德教授指出,“教師的教,為的是使學生更好地學,目的在于指導學生認識世界,發展自己,所以,教師的教要以學生為出發點,教師的作用及其發揮的程度,必然要以學生的原有水平為基礎”[6]。由于城市生態學涉及學科較多,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知識儲備情況不同,培養目標也有所差異,為此,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優化,以學生原有知識為基礎,力求反映國際上最新的發展動態,擴展學生的視野。城市生態學是我校環境工程和城市規劃兩個專業的專業選修課,然而,兩個專業學生的知識背景不同。比較而言,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已先修環境科學基礎、環境生態學等課程,對城市中的環境問題能夠準確把握,但是,缺乏城市化過程中城市格局演變的認識;而城市規劃專業的學生能把握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格局的演化,但是缺乏環境科學及生態學知識,需要強化環境科學及生態學的基礎知識。針對這種情況,為突出“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實現人才培養目的,在教學內容上我們有所側重。對環境工程專業學生,重點講授城市居民變動及其空間分布特征,城市物質和能量代謝功能及其與城市環境質量之間的關系;對城市規劃專業學生,重點講授城市生態環境演變規律及調控機理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兩個專業的學生都能了解并掌握有關城市生態學的基礎理論和方法,懂得如何用系統思維方式、整體和綜合的觀點去研究和解決城市生態環境問題。

2.結合典型案例,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1)通過實地考察,培養學生用“生態學眼睛”觀察城市的習慣。

城市化道路像一把雙刃劍,既促進人類社會的繁榮進步,又給城市環境本身帶來了一系列問題。讓同學主動認識城市化進程中的環境問題,而不是教師去講授,就顯得十分必要。首先,請來自不同城市的學生談談自己對已居住多年的城市印象,分析城市中存在的環境問題及原因,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我們將課堂搬出教室,把學生帶到焦作縫山針公園進行實地考察,以此加深學生對城市生態系統的認識。

站在縫山針公園的山頂,焦作市全貌盡收眼底,由此學生對焦作市的城市布局、主要大氣污染源(煙囪)的位置有一個整體的認識。通過對天氣狀況的觀察可以對焦作市大氣環境質量狀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并由此請學生分析焦作市大氣環境中顆粒物污染嚴重的原因。此外,通過焦作市縫山針公園的考察,學生了解了縫山針公園的歷史背景:由于石灰巖的礦山開采,造成山體破壞,水土流失,景觀受損。為停止生態破壞,焦作市在此樹立一個高20米、直徑0.80米、重達20噸的巨型外科手術針,預示著將受損的山體縫合,告誡后人要珍惜地球環境,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生態破壞為代價。如今,縫山針公園不僅是一個供焦作市民登山鍛煉、休閑娛樂的場所,也是一個重要的環境保護教育基地。通過實地考察,學生能養成用“生態學眼睛”觀察分析問題的習慣。

(2)通過典型案例,鍛造學生用“生態學頭腦”思考問題的能力。

典型案例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在教學中,以北京市沙塵暴治理作為典型案例,使學生認識到,城市生態問題的解決并不能僅局限于城市范圍,三北防護林工程對減輕沙塵對北京市的襲擾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讓學生明白,由于城市生態問題涉及面較多,對城市生態治理也存在一個認知的過程。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人們開始認識到單純造林擋不住塵暴,用樹木去阻擋土地荒漠化的效果,遠不如用草在源頭“捂”土壤明顯;再者,在北京這樣的半濕潤環境地區,造什么林最適合,傳統的淺根系楊林是否適合現代地下水埋藏深度較大的環境?將這些問題提出來,供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工程理念和考慮問題的全局意識,鍛造學生“生態學頭腦”。

3.創建和諧師生關系,營造平等交流氛圍。

歐內斯特?博耶博士指出:“教學是教育和塑造未來的學者,優秀教師能營造一個氛圍,激勵主動而非被動式的學習,鼓勵學生成為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思考者。”[7]教與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教師的教主要起引導作用,學生的學應該占有主導地位。站在課堂上的教師,猶如舞臺上的演員。演員要用精美的臺詞、優雅的舞姿、柔美的聲音吸引觀眾;老師則要用廣博的學識、活躍的思想、詼諧的語言來贏得學生。同時,駕馭課堂的教師還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聽課反應,適時轉變教學方式,做到隨機應變。例如,在國慶60周年前的一次課堂上(晚上),學生被窗外耀眼的煙花所吸引,希望能夠暫停課堂教學,仔細品味這難得的慶祝建國60周年的煙花盛宴。為了滿足學生的心愿,我停止了課堂教學,讓學生細細觀察煙火狀況。欣賞煙花之后,我讓學生針對煙花燃放的環境問題展開談論:煙花中不同顏色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現代的煙花沒有刺鼻的火藥味?今天觀察到的煙花與過去相比,對環境的影響有什么不同?且在之后的第二次課堂中,我還播放從在網上收集的有關焦作市慶祝建國60周年的煙花照片,并公布其它城市國慶60周年煙花慶典活動的花費。由此,讓學生對該活動有一個全面、清晰的認識和思考。保持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平等交流的氛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

三、結語

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和源泉。教學過程的焦點,要由“教”轉移到“學”。針對城市生態學課程特點,突出“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營造和諧的師生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用“生態學眼睛”觀察問題的習慣,提高了學生用“生態學大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活”教能夠促使學生“活”學“活”用。

參考文獻:

[1]吳支奎.學生課程參與:一個亟待關注的問題[J].教育科學,2009,(2):30-33.

[2]宋永昌,由文輝,王詳榮.城市生態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23.

[3]楚光明,宋于洋,王炳舉,王雪蓮,江萍.案例教學模式在城市生態學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農學通報,2008,(23):208-209.

[4]王孟本.“生態環境”概念的起源與內涵[J].生態學報,2003,(9):1910-1914.

[5]謝樹浩.“以生為本”的理論與實踐問題[J].高教探索,2009,(3):133-134.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選范文推薦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唾|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 草草浮力影院第一页入口| 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久久婷婷五夜综合色频| 韩国高清色www在线播放|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极品艳短篇集500丝袜txt|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伊人影院中文字幕| 最好2018中文免费视频|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玖玖在线资源站| 成年人黄色毛片| 全免费一级午夜毛片| a破外女出血毛片|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二个人的视频www| 阿娇囗交全套高清视频| 斗鱼客服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热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h电车侵犯动漫在线播放| 欧美高清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久久精品免费电影|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久久久|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 日本乱子伦xxxx少妇| 午夜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91麻豆国产级在线|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