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人機界面設計論文范文

人機界面設計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機界面設計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人機界面設計論文

第1篇:人機界面設計論文范文

一、本科學生畢業論文的目的和內容

本科學生在畢業之前必須做畢業論文,其目的是通過畢業論文,讓學生獨立開發一個具體的計算機應用項目,系統地進行分析總結和運用學過的書本知識,以鞏固本科階段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并給予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

為了便于實施和管理,規定網絡學院計算機相關專業本科學生畢業論文主要以開發一個管理信息系統為畢業實踐的課題,每個畢業生通過獨立開發一個具體的管理信息系統,掌握開發一個比整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步驟,并從中獲得一定的實際經驗。

二、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主要步驟

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主要步驟及各步驟的基本內容如下:

1、 系統分析

主要工作內容有以下幾項:

確定系統目標

系統可行性分析

2、 系統調查

系統的組織結構、職能結構和業務流程分析。其中系統的組織結構圖應畫成樹狀結構。

系統業務流程分析、業務流程圖

3、 數據流程分析

數據流程圖(系統關聯圖、頂層圖、一層數據流圖、二層數據流圖)

數據詞典

代碼設計

4、 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設計

系統的功能結構圖,每個功能模塊的主要工作內容、輸入輸出要求等。

系統控制結構圖

5、 數據庫設計

概念模型設計:實體、實體間的聯系、e-r圖

關系模式設計:e—r圖->關系模式的轉換規則

關系模式

數據庫表設計:數據庫表結構

6、 系統物理配置方案

7、 人機界面設計

8、 模塊處理概述

9、 系統測試和調試:測試計劃、測試用例、測試結果

三、開發工具和注意事項

1、開發工具

開發工具可由學生任選。如delphi、foxpro、vb、access等,這些工具的使用全由學生自學。

2、注意事項

(1)項目開發步驟的完整性(系統需求分析、概念設計、物理設計、系統環境和配置、系統實施以及系統測試和調試等)

(2)每個開發步驟所得結果的正確性(業務流程圖、數據流程圖、數據詞典、hipo圖、e-r圖、關系模式、人機界面設計及模塊處理等的詳細分析和說明)

相關推薦:

精品論文:英語畢業論文提綱范文

第2篇:人機界面設計論文范文

如果在設計人機交互界面中加入人性化設計,把認知心理學中理論結合在界面設計中,是否可以使得普通的界面變得不同,它的使用性能是否能因此而增加,面對這些問題,將用什么樣的實驗方法去證實。傳統的對于人機界面可用性的評價方法則乏善可陳:或者主觀判斷其優劣而缺乏客觀性和說服力;或者進行繁雜的問卷調查而工作量巨大;抑或者通過記錄特定任務的完成時間和完成率來評價界面的效率和有效性,雖然相對客觀許多,但是實驗操作復雜且精度不高,提供的數據類型較為單一而且有限。通過與傳統的測試和評價方法相結合,眼動追蹤技術可以很好的對數字人機界面進行定量評價,并為設計師解決界面可用性問題和設計新界面提供一個可靠的線索。

1.前期準備

1.1研究目的

首先提出用眼動追蹤技術的典型實驗方案和分析方法;分析實驗數據,評價公交站牌界面的設計結合認知心理學前后的優劣;基于研究結果為城市公交站牌界面的優化設計給予一定的建議。

1.2研究方法

選擇公交站牌界面作為測試材料進行研究。用于測試的公交站牌舊界面為南京市現行公交站牌的界面模擬,用于測試的新界面是結合認知心理學理論基于人性化設計對公交站牌界面進行的全新設計。

實驗部分運用眼動追蹤技術,用任務流的方法對受測界面進行測試。實驗是新、舊界面可用性的對比測試。

1.3研究創新點

提出了公交站牌界面設計的全新理念和思路,結合認知心理學理論,基于人性化設計前提下改善了現有的公交站牌,設計了新的公交站牌界面,并提出了運用眼動追蹤技術來實驗得到數據證明新的公交站牌界面比舊界面使用性能強。

2.界面設計傳統的評價方法

傳統評價方法是以用戶的主觀評價為主進行界面可用性研究和進行用戶績效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出聲思維法②、問卷調查法等,以傳統的操作時間、完成率、主觀感受與評價等指標作為衡量標準。傳統評價方法獲取指標的優點是操作相對比較簡單,工作量較小,能反應用戶的主觀感受;但其也具有較大的缺點和局限性,如衡量標準單一,各項指標的精度不高,客觀性較差、誤差較大等,在越來越強調精度、深度和客觀性的現代研究中就顯得捉襟見肘。

3.公交站牌界面結合認知心理學優化設計

3.1公交站牌界面設計的基本原則

城市公共導向系統是指出現于城市的公共場所,由圖形、文字、色彩等視覺元素的組合所形成的標志與箭頭相結合所構成的導向識別系統,用以向人們提供某種公共信息的并引導人們選擇方向③。認知心理學認為知覺是一種解釋刺激信息從而產生組織和意義的過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過程是從感覺開始的,沒有感覺信息就沒有知覺過程的發生。④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同的刺激種類對應的絕對感受不一樣,顏色的不同感受就明顯不同,圖形的大小,擺放的位置等也會給人以不同的感受,在整齊排列中,突出的那個也會吸引人的眼球。刺激強度高的刺激常常優先被知覺。

3.2現有城市公交站牌的界面設計不足分析――以南京新街口北站為例

通過對南京市新街口北站公交站牌界面的調查研究,提取了新街口北站現行公交站牌界面設計主要理念,并提出存在的缺點與不足。

南京市新街口北站現行公交站牌界面每一橫向長條狀模塊代表一條公交線路,單元首或尾部用大號字體顯示路線名稱,其他地方顯示該條線路包含的所有站點的名稱,通常會用箭頭等指向標志指示線路的運行方向;不同的線路模塊豎向按一定編號規則排列。

這類設計之所以能占領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公交站牌,應該歸功于它的設計理念的簡單。線路信息可以不經過加工或者少量加工即可被安排到界面上,且模塊化的設計使得其中的線路可以任意增刪而不會影響其他線路的呈現,設計工作量小,設計、修改、替換成本低。然而對于用戶來說,這類界面卻具有很明顯的不足之處。例如,界面上的文字信息量過大,排列方式過于死板,用戶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查找某個站點十分費勁;重復站點信息很多,用戶如果要查詢到達某個站點的多條線路,需要進行多次搜索過程;信息量雖然很大,但是信息的種類卻很單一,只有公交站點的信息,這在多種交通方式并存和互補的大中城市中就十分不適用。比如若要尋找能換乘地鐵的站點,在現行的這種界面內顯然是不能找到任何信息的。可見,現行公交站牌界面的設計盡管使用度很高,經濟性較強,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并不能很好地適應城市公交系統發展的新趨勢和用戶的新需求。

3.3結合認知心理學優化城市公交站牌界面設計

作為一種較新的并且快速發展的交通方式,地鐵指示界面的設計或許能為我們隊傳統公交站牌界面的優化提供靈感和借鑒意義。

通過借鑒地鐵圖的設計理念

1、線路以帶顏色的直線或折線表示,不同線路以不同顏色區別;

2、如果不同線路有重復站點,通過設計整合將線路的重復部分聚集在一起,站點名稱只標識一次;

3、通過加入圖標、顏色等設計元素以顯示其他交通方式、重要公共設施等,將新界面有機融入整個城市的公共導向系統。

在結合認知心理學的指導下,對南京市新街口北站站牌進行了優化設計,用眼動實驗對兩類界面進行對比測試和可用性評價。

現行公交站牌界面簡稱為“舊”界面,優化后的公交站牌界面簡稱為“新”界面。為了控制變量以免字體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新、舊界面上相對應的信息字體類型和大小相同,如站點名稱均對應相同的方正大黑體12號,線路名稱均對應方正大黑體20號。

4.實驗方案

4.1實驗目的

本實驗通過運用眼動追蹤技術并結合問卷調查,對比測試公交站牌新舊界面的可用性,評價新舊界面設計的優缺點,并據此總結提出公交站牌優化設計的建議。

4.2實驗材料、設備和人員

材料:受測數字界面(圖片大小1024*768像素,格式為.bmp),新街口北站公交站牌新、舊界面各一張

設備:眼動儀一臺、電腦主機及外設(鍵盤、鼠標、攝像頭)、Clear view軟件

人員:指導員2名、受試者不少于10名(男女各半,受條件所限,選取在校大學生)

其中受試者條件:無色盲、色弱、雙眼矯正視力不低于1.0

4.3實驗過程

受條件和時間所限,本次實驗共有14人參加,其中男生7名,女生7名,均為來自南京理工大學的在校學生,年齡均在18~25歲之間,眼睛的生理狀態符合實驗要求。在本次實驗前,14位受試者都使用過舊界面(即現行公交站牌界面),都從未使用過新界面。

由于所有受試者均未曾使用過新界面而對舊界面的使用較為熟練,為了減少由于不熟悉新界面而造成實驗誤差,在測試實驗正式開始前,指導員都對界面(包括舊界面)的構成和設計理念進行了詳細地介紹,所有受試者都完整的參加了上機學習。但這也并不能完全消除受試者因為對新界面的相對陌生而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

整個實驗結束后,從軟件中導出每位受試者完整的眼動數據,保存在個人存儲設備中,檢查確認數據完整無差錯之后,清理軟件中的緩存數據。

4.4新舊界面可用性對比

從表4-1的數據可以看出,受試者在新界面上的注視時間平均值及注視點數的平均值均小于舊界面,且差距較大。而從圖4-2則可以直觀的看出,盡管仍有1位受試者在新界面上花費的注視時間比在舊界面的注視時間略長,但整體上舊界面的注視時間曲線明顯位于新界面的注視時間曲線之上,即在新界面的注視時間比在舊界面上更短。用戶在新界面的獲取信息的效率高于舊界面,新界面的可用性優勢比較明顯。

圖4-3眼動儀路徑分析

從圖4-3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受試者在使用舊界面時,由于舊界面包含的文字信息量大,且每一條線路可能存在與其他線路重復的站點名,因此在搜索某一目標站點時,受試者為了找全所有路線不得不對每一條線路都進行搜索;再者,在舊界面中,一條線路中的站點呈左右橫向分散排列布局,而線路間的排列又呈現上下縱向排列方式,因此視線需要既要在左右兩側比較長的距離范圍內來回移動,又要在上下方向移動,因而受試者的注視點呈現小而多、分散分布的態勢,且眼動路徑總體呈現“鋸齒形”,所需的注視時間相對較長,中心點的位置不明確;而在新界面中,站點與線路都呈上下縱向排列布局,因為新界面將重復站點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文字信息量大大減少,且受試者在查找到目標站點之后不需要再去考慮是否界面上其他地方是否會有“漏掉”的線路,而只要順著目標站點對應的線路向上搜索以確定線路的名稱。因此,受試者在新界面上的注視點數較少且中心點位置集中,眼動路徑清晰明確,所需注視時間更短。

從眼動路徑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受試者使用新界面獲取信息的效率比舊界面更高,新界面的可用性優于舊界面,這與注視時間、注視點數、注視頻率和完成時間分析的結果相一致。

圖4-4熱點

對熱點圖的抽樣分析,可以顯示出受試者在界面的哪些區域內停留的?r間長。從圖4-4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受試者在使用舊界面時,注視點多而分散,平均每個注視點的注視時間都較短,沒有明顯的注視重點;而在使用新界面時,注視點數量相對于舊界面明顯少很多,目標站點和線路名稱附近區域為注意力最高的地方,注視時間較長,而在目標站點和路線名稱區域之外,注視點就比較少了。這表明,受試者在舊界面上往往要瀏覽大量無用信息才能找到目標站點,而在新界面上,用戶能相對更容易鎖定目標站點。因此,從熱點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受試者在新界面上獲取信息的效率要高于舊界面,新界面的可用性優于舊界面,這與注視時間、注視點數、注視頻率和完成時間分析以及眼動路徑圖分析的結果相一致。

4.5實驗結論

從以上的分析過程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受試者在舊界面搜索目標站點時,注視點多而分散,眼睛既要上下、左右運動交替,眼動路徑呈現出鋸齒形;而受試者在新界面上搜索目標站點時,注視點少而集中在目標站點和線路名稱附近區域,眼睛以上下運動為主,眼動路徑清晰、明確。這說明受試者在新界面上獲取信息的效率要比在舊界面上高。

5.結論與展望

5.1研究結論

結合認知心理學理論設計新的公交站牌界面并運用眼動追蹤技術對基于新、舊理念設計的公交站牌界面進行對比評價。實驗的結論顯示,相對于舊的公交站牌界面,用戶在新界面上能更快的找到目標信息,新界面的對用戶的引導作用更強,用戶在新界面獲取信息的效率整體上比舊界面更強。新界面的設計理念是成功的和進步的。

迫于時間、人力、經濟、資源以及自身學術水平的限制,本次研究還有許多不足之處,由于眼動實驗環境和設備的限制,實驗受測公交界面只能通過一定的比例關系縮小顯示在有限的屏幕范圍內,而不能真正的模擬用戶實際使用界面時的情形。由于界面的縮小可能引起實驗結果與實際使用的產生差異。研究以新新街口北站一站牌進行研究,在線路、顏色等并未一一進行控制,如果對應每條線路有不同的顏色,相對龐大的公交線路來說是很困難的,所以只能局限于每個站牌。最后實驗迫于時間和人力的限制,只測試了14位受試者且還有3個無效數據,樣本容量不夠大;受試者的來源單一(均為大學生),不能代表公交站牌的廣大受眾。

5.2研究展望

1、加強眼動追蹤技術的基礎性研究,探索眼動實驗的基本設計方法,提取典型的眼動評價模型。

2、對新界面的設計理念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并逐步建立新界面的標準化方案。新界面盡管較舊界面是進步的,但其中還有許多不合理和值得進一步優化的地方。例如,“新界面顏色太多”的意見,可見,復雜線路界面顏色負荷過高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而站點密度過大時新界面對站點如何合理安排、新界面的對某些信息的省略是否合理等問題也需進一步研究。而新界面的應用則還需要更加詳細地標準化方案及設計元素庫作為支持。

3、新界面設計的自動化。相對于舊界面,新界面有個不容忽視的缺點是設計工作量和復雜程度都很大,設計過程成本很高。如果能夠設計出一種軟件,能夠根據輸入的站點信息自動生成新界面,則能很好的解決此問題。(作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注解:

①董建明,傅利民,饒培倫,Gavriel Salvendy.人機交互: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和評估[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②周榮剛,張侃.可用性測試中的出聲思維法[J].人類工效學,2005,11(3):55-56.

第3篇:人機界面設計論文范文

造型與界面設計的研究過程是很有意思的循環過程,理解設計師的設計氛圍,但這不是表現設計師能力的唯一方法,以吸引更多的理性分析。通常情況下,界面設計過程如下:

需求階段:第一,在用戶的自身環境的需求評估。在結果中的任何變化的形狀和界面元素的相應變化。此外,競爭力的產品的了解是第一階段的必須要求。產品的形狀和表面外觀的唯一考慮是不是一個很客觀的評價標準,我們只能說,這是更適當和更適合最終用戶是最好的。如何確定最合適的用戶界面設計,如何針對某一類用戶進行研究和探討。

首先,分析和設計階段:需求分析,第一步,它會進入設計階段,在方案形成階段。第一步的研究數據,可以設立一個粗略的設計規范。例如,如果時間允許,兩個不同類型的界面風格設計,當選后,和家庭娛樂軟件制造商設計了一個25歲的白領男士。首先,它可以反映用戶坐標定位。對于這些用戶,我們分析的話:質量,吸引力,高端,優雅,時尚,酷,產業化,親和力等,其中,有些有所表現出來,比如:高質量,簡約,高端時尚。有些事情是相互矛盾的,我們必須放棄一些,如美觀、放松或平靜。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坐標上面左側的質量,關閉用戶的心理詞匯的正確的詞匯來反映用戶的外部形象,在同一時間,搜集相呼應的不相同的圖像概括,因此,依據坐標點,可以設計幾套不同風格的界面設計。緊接著就是所說的“原型”??梢愿爬樵?,設計市場的設計框架。之前和之后的分析階段,不同風格,按鈕和普遍的排版和設計,思考一些,但也添加些不同的元素,讓之更加具體有生動的信息。常用的接口原型的過程如下:(1)在草圖階段,思考創意靈感階段。這是一般原鍵入的概念設計階段,原型設計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確定的最佳途徑,你將需要一個更直觀的電子圖像,以方便后續研討會,設計,開發和轉讓的“紙”的框架內記錄。(2)電子圖像階段。常用工具在Photoshop或CORELDRAW,PHOTOSHOP或CorelDRAW文件創建一個畫布,以形成一個原型設計、文本框、圖片、和控制相結合。當然,對于不同類型的界面設計,不相同的企業,不相同的團隊,不相同的分析和設計方法,沒有堅實不變的設計,只有最適合大多數的設計。這些僅僅是各種設計方法。

再次,用戶驗證階段:設置樣式為確保相同的設計水平,不能清楚地看到差距和獲得客觀的信息和數據反饋給用戶。研究驗證階段,從以下問題:

(1)用戶對方案的第一印象。

(2)用戶對方案的綜合印象。

(3)用戶對方案的整體評價。

(4)讓用戶選出最喜歡的方案。

(5)針對方案產品的顏色,文字,圖形得分。完成后,所有用戶告訴最流行的方案的強項和弱項。所有這些情況準許的條件下,以圖形表示,比較顯然的直觀和科學。

最后,方案修整階段:

經過很多的用戶調研,使用者一直喜愛的目標用戶程序。了解到了用戶喜歡什么樣的方案,用戶為什么喜歡,用戶還留有什么遺憾之類的問題。

本課題所提出的“燈具無線調光控制器的造型設計與應用研究”構想需要通過“陜西{賓苑水療中心的燈具無線調光控制器的造型及界面設計”這個具體的設計項目來進行論證。首先,有一個項目的規劃設計實施的過程。上面介紹的界面設計的一般過程,然后有一個具體的設計項目規劃的具體過程。觸摸屏人機界面設計項目,設計過程分為五個步驟:

(1)方案的初步研究。

(2)原型設計。

(3)產品的可用性測試。

(4)改進方案。

(5)用戶認證反饋。顯然,以上這五個步驟,一般的界面設計過程是相似的。

怎樣通過此次的項目設計來論證以上的理論原則?

此前已經給“陜西惠賓苑水療中心”這個設計項目起草了一套設計方案,因此,這個項目的設計不僅僅是個設計,設計理念是為了證明本論文提出一個構想――燈具無線調光控制器的造型設計與應用的設計方法。所以只有這樣的五個步驟的設計過程中是無法證明這篇論文中,提出的設計概念,一個過程只開發了獨立的,這個具體的設計項目。因此,我們需要增加什么步驟來實現示范的目的?方法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你可以結束。將吸引大量的數據可以被歸納在分析和總結的初步研究基于這些數據,該項目的設計規范,我們已經獲得通過初步調查和分析,設計規格和造型原則的通用設計,沒有重復的接口反饋后,引進的原型,這是通用設計的原則是,以補充和加強。因為建議重復投資,以通用設計概念的原則,以避免不必要的時間,覺得無線調光控制器和接口設計,人力和物力等。

第4篇:人機界面設計論文范文

【關鍵詞】Unity3D;HTML;腳本;交互;虛擬裝配

1、引言

Unity3D不只是單純的游戲引擎,而是已經涉及到多種不同領域的一個跨平臺的三維游戲與虛擬現實開發工具,該工具支持多腳本語言以及強大的物理引擎等特點。論文通過研究Unity3D與HTML交互機制,實現場景中對象的動態交互行為,也就是控制各裝配體的裝配順序并實現碰撞檢測、零件實時編輯等功能,從而使得整個裝配過程具有邏輯合理性和可控制性。

2、Unity3D與HTML交互機理

2.1 Unity3D瀏覽器調用HTML網頁中的函數

Unity3D瀏覽器通過執行Application.ExternalCall()來調用任何在HTML網頁里定義JavaScript函數,比如下面一句調用了HTML網頁里SayHello()函數,并傳遞了一句話作為參數。

Application.ExternalCall( "SayHello", "The game says hello!" );

2.2 HTML網頁調用Unity3D瀏覽器中的腳本函數

Unity3D 瀏覽器的插件或ActiveX控件都有一個SendMessage()的函數,HTML網頁通過這個函數與Unity3D進行通信,通過該函數可以傳遞對象名、函數名以及簡單參數,然后SendMessage()就會調用Unity3D中GameObject上綁定的函數。在調用SendMessage()函數之前,必須先得到Unity Web Player的引用。這里可以使用JavaScript 對象Document的getElementById()函數來獲得該引用。

3、減速器虛擬裝配的實現

3.1交互界面設計

交互式虛擬裝配的重點不僅在于產品虛擬裝配的過程,還在于它可以與用戶進行實時交互。系統界面分為兩部分:網頁中為利用HTML提供的控件加入按鈕、列表框、滾動條、文本區、標簽等;Unity3D瀏覽器中為利用Unity提供的GUI接口加入按鈕、窗口、標簽等控件分別實現了減速器裝配體的自動裝配、手動裝配、原理演示、零件查看、零部件實時編輯等功能,充分實現用戶參與下的人機實時交互。

3.2碰撞檢測及裝配順序規劃

虛擬裝配是一個實時交互系統,如用戶可以在虛擬場景中用鼠標選取裝配體的零件進行拆裝。Unity3D引擎本身提供了基本形體的碰撞器,通過PhysX物理引擎自動檢測碰撞。根據Unity3D碰撞器提供的OnCollisionEnter方法,獲得相關碰撞信息,然后由它繼續調用其他處理過程(相對位置檢測、碰撞檢測等),實現手動裝配過程。

虛擬裝配過程中零件拆裝順序的檢測也是一個關鍵問題,用戶選擇零件正確與否直接決定該零件是否進行拆裝。系統為每一個零件定義一個唯一識別拆裝順序的順序號,當用戶選擇某一零件后,調用相應的拆裝順序檢測模塊進行比較當前選擇零件的順序號與系統預定的順序號是否一致決定拆裝是否進行或者根據零件間的位置約束關系判斷某零件當前是否可以移動來決定拆裝是否進行。

3.3 裝配體零件的任意移動及實時編輯

在虛擬裝配中,用戶對場景中零件的選取及操作(位移、顏色等的實時修改)是交互性最充分的體現。當用戶在虛擬場景中用鼠標點擊或指向某一零件時,系統應該做出響應,如被指向或點擊的零件應實時改變顏色或彈出對話框提示用戶等。Unity3D的GUI接口提供了各種控件可以非常方便的編輯一些按鈕、窗口等用戶界面,通過重寫鼠標事件可以檢測用戶的各中輸入信息并作出正確的響應。通過變換組件可以完成產品的平移和任意角度旋轉操作以及裝配體零件某一方向比例變換。

4、結論

本文對基于Unity3D的虛擬裝配相關技術進行了研究,并實現了在用戶參與的人機界面下的虛擬裝配實例。對在虛擬裝配過程中零件的碰撞檢測、裝配順序規劃、零件選取及實時編輯等功能的實現提出了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郭海新.Unity3D與HTML交互機理的研究[J].煤炭技術,2011(09).

第5篇:人機界面設計論文范文

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開發離不開對用戶網絡教學需求的細致分析,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基于理論研究,并對軟件系統的技術體系架構和人機界面進行分析與設計。在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開發過程中,主要考慮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 網絡教學平臺的系統架構設計

網絡教學平臺的體系架構指的是教學平臺開發時采用的軟硬件技術架構體系,包括開發平臺的技術路線(如技術框架、開發環境、開發模式、開發語言、技術版本、產品版本等),文件組織(如文件的命名、組織、管理等),服務配置(如采用的服務器和操作系統、web服務等),運行環境(如客戶端的運行環境要求、用戶系統和瀏覽器、給出配置建議和下載服務),系統接口(如數字校園其它相關系統的接口、文件打包下載、批量上傳等)。

2 系統功能模塊的設計

系統功能模塊設計是教學平臺構建的主體,主要基于用戶需求分析和教學設計。網絡教學支持平臺是建立在通用的Internet/Intranet基礎之上的,專門為基于雙向多媒體通信網絡的遠程教學而提供全面服務的軟件系統。一個完整的網絡教學平臺應該由四個子系統組成,即網上教學支持子系統、網上教務管理子系統、網上課程開發工具子系統和網上教學資源管理子系統。具體的模塊設計還要針對不同類型網絡教學平臺的教學過程與教學環節進行。比如可以將網絡教學平臺設計包含以下功能模塊:

(1)網絡教學管理子系統。主要實現教師管理、學生管理、課程管理、權限認證等教務管理功能;

(2)網絡教學子系統。提供一系列的網絡教學支持工具,如多媒體授課、網上答疑、網上考試、網上作業、交流工具等等;

(3)網絡課件開發工具。實施模板式課程開發,實現教學資源的管理和重用,簡化部署網絡課程的難度,降低開發網絡課程的技術要求;

(4)教學資源管理。以學科為單位,集中管理各種形態的課程資源,包括媒體素材(文本、視頻、音頻、圖形、動畫等)、優秀論文、測驗試題、典型案例、文獻資料等等。這一部分可以不斷地完善和添加功能子模塊。

3 網絡教學平臺用戶界面設計

網絡教學平臺用戶界面指的是教學平臺呈現給用戶的結構和表現形式,友好的交互界面設計是開發網絡教學平臺軟件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教學平臺界面設計應擺脫傳統網頁交互模式的束縛,充分了解學習者的心理特征,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交互要求。用戶界面設計主要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平臺結構設計。研究如何組織系統模塊;

(2) 顯示頁面設計。研究用戶界面的顯示形式和風格;

(3) 導航系統設計。研究圍繞用戶需求的信息采集和導航;

(4)幫助系統設計。 研究在線幫助和提示;

(5)異常處理。研究系統的容錯和出錯提示幫助,等等。

4 在網絡教學平臺系統中實現負載均衡

網絡教學平臺具有面向大規模用戶群體,對系統的實時性、穩定性以及數據的一致性、完整性要求高,且集多種服務于一體的應用特點。因此,要規避網絡瓶頸、網絡擁塞甚至應用服務崩潰的風險,采用負載均衡技術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第6篇:人機界面設計論文范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3D management automation up-down and parallel transferring garage, this paper designed a kind of 3D garag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Kingview software. According to the 3D garage control requirements,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specifically introduced the method of design and realization steps of using Kingview software development 3D up-down and translation stereo garage control system.

關鍵詞: 立體車庫;組態王;監控系統

Key words: 3D garage;SCADA;monitor system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30-0189-03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我們逐漸進入數字化和信息化城市,城市化進程發展效果明顯,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大大提高,所以很多人民在滿足生活的水平下,就會購買汽車,因此汽車大量進入家庭。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多了,其中最難解決的就是停車難的問題,這個問題成為現在困擾人們的一個社會問題。未來5年,從潛在的需求角度來講,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立體車庫需求市場,這就需要興建立體車庫。而立體車庫的興建,也能解決當前的問題,既能緩解城市停車難的矛盾,也能減少停車場因為占用土地面積產生的問題。

3D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監控系統作為系統運行、實時分析車庫數據、實時監控車庫運行狀況的手段,是立體車庫控制系統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3D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控制系統采用IPC與PLC配合,就實現對現場設備的監控。現場器件與PLC直接相連,這樣PLC就會接收光電開關、行程開關等器件反饋的實時信息,還可以根據IPC預先設定的指令來完成現成操作;IPC操作系統選用的是Windows XP并在IPC中安裝(KingView)組態王軟件作為監控軟件平臺,實時、動態地顯示現場設備運行狀態。前臺軟件的主要軟件系統是對用戶的操作系統的反應進行監控管理;后臺軟件是根據采集到的數據的性質,對其進行分類,然后分批進行處理[1]。從而實現IPC對整個立體車庫控制系統的控制與管理,實現全自動化的控制水平[2]。

1 3D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的原理

立體車庫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緩解了停車難的問題。為了建筑物所處的位置以及不同方向的擴展,就需要以下形式來發展:升降橫移式、垂直循環式、簡易升降式、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動式、巷道堆垛式等[3]。

其中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采用以載車板升降或橫移存取車輛的機械式停車設備叫升降橫移機械式停車庫,一般為準無人方式[4]。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采用模塊化設計,車位數從幾個到上百個均可,能利用多種場地條件,運用多種組合方式,有效利用場地有限空間[4-5]。

改進后的立體車庫為3D升降橫移式的立體車庫,如圖1所示。3D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運行原理在于內層車輛只能升降進退、外層車輛只能升降橫移,存取車輛時利用托盤的移動產生垂直和水平的通道,實現后層車輛和高層車輛的存取,全部邏輯過程均由PLC進行控制。該類立體車庫要留一列作為空車位,供車輛進出的升降平移使用。

該種車庫為X×Y×Z三維矩陣形式,可以設計為多層,多列,多縱。其中,X為三維矩陣的列,及車庫的列數;Y為三維矩陣的行,及車庫的層數;Z為三位矩陣的縱,及車庫的縱數。Z為汽車進出方向。

我們以3×2×2為例,可以停放的車輛數為10輛。這樣便更合理的利用了空間。

2 3D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監控系統結構

3D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監控系統采用“總站+分站+PLC+現場操作機構(按鈕、行程開關、接觸器、電動機等)”的典型結構,我們在分站中安裝了KingView組態軟件形成一個分站系統,通過這個分站系統來監控PLC的運行情況,并和PLC進行實時數據交換;利用分站系統來控制立體車庫的車輛存取。3D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采用了多個車庫,便用多個分站系統來分別控制。多個分站系統利用以太網將數據傳輸到總站中,實現數據的傳遞與交換[6]。見圖2。

該控制系統采用計算機控制系統來控制車輛的存取。

3 立體車庫監控系統的設計及運行調試

本系統選用的監控軟件為北京亞控公司的組態王6.53。在上位機中運行組態軟件,用于采集PLC的實時數據,同時提供給操作人員,方便監控與管理[7]。

3.1 通信設置 組態王可以通過編程電纜同多臺PLC連接,由圖2控制系統結構圖可知,在住宅小區停車場模擬監控系統中,我們采用一臺上位機控制一臺PLC,所以在組態王分站與PLC的連接上,我們用串行口直接進行連接;而每個組態王分站之間通過以太網與系統總站相連接。

要實現組態王與PLC之間的通信,我們首先要通過設備配置向導定義一個串口類設備,我們選擇與PLC相應的連接口,再按照向導完成設置。如圖3所示。

當我們定義好一個串口設備后,我們還需要對定義好的串口設備進行參數設置,在這里以組態王與三菱FX2N系列PLC通信為例。組態王通訊參數的設置要與三菱FX2N系列PLC的參數設置保持一致。用RS232連接組態王與三菱FX2N系列PLC的情況下,要求PLC的波特率為9600bps,數據位長度為7,停止位長度為1,奇偶校驗位為偶校驗。如圖4所示。圖4為設置好的通訊參數。

3.2 建立變量庫 我們為了通過屏幕用動畫的方式來監控現場的生產狀況,就需要啟動組態王運行,而數據庫是組態王核心的部分,而數據庫是連接上位機和下位機的橋梁,能讓工作人員的控制指令迅速送到生產現場[8]。

在整個系統中,主要使用除了電器、行程開關、光電開關以及一些按鈕等外部設備,這些外部設備的數據主要通過通信線纜就傳輸到組態王系統中了,同時組態王系統通過這些向外部發送指令,所以這些外部設備的變量定義為I/O離散型變量。汽車及其托盤的移動不與外部交換數據,定義為內存實型變量。表1為本系統中組態王數據詞典中定義的部分變量。

3.3 組態監控界面設計與編程 考慮到3D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監控系統的實際功能,設計了系統登錄界面、監控主界面、報警界面,其中3D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主界面如圖5所示。

監控界面主要包括狀態顯示區和動作仿真區兩個部分,狀態顯示區包括立體車庫工作模式選擇按鈕(全自動、半自動、存車、取車按鈕)、車位選擇按鈕、及返回登錄界面按鈕組成。動作仿真區可以直觀的顯示整個立體車庫存車或取車的工作流程。

完成整個監控界面的繪制后,我們需要進行動畫連接。比如進行汽車的移動以及托盤的移動。這些動畫效果都通過動畫連接中的水平移動連接或者垂直移動連接來實現。汽車水平移動連接如圖6所示。

完成監控畫面中所有控件的動畫連接后,還需要對系統進行命令語言的編寫。在組態中,要讓所設計出來的畫面能夠按照我們的語氣方式動作來發展,這就離不開命令語言的編寫。命令語言可以通過命令,實現汽車、托盤的移動,界面的調用,系統的登陸與退出等。我們可以打開組態工程瀏覽器中的“應用程序命令語言”對話框,設置程序掃描周期,同時在“運行時”車庫相對位置移動的命令語言:

if(\\本站點\車位1前限位==0 &&\\本站點\車位4下限位==1)

{

\\本站點\車位7前進_Y=\\本站點\車位7前進_Y+10;

\\本站點\托盤7前進_Y=\\本站點\托盤7前進_Y+10;

if(\\本站點\托盤7前進_Y>=460)

{

\\本站點\車位4下限位=0;

\\本站點\光電開關7=1;

\\本站點\光電開關4=0;

}

}

3.4 調試運行 程序檢查無誤以及組態軟件與PLC通信成功后,將編寫好的PLC程序下載到PLC主機中,然后在上位機中打開組態王軟件,并打開制作好的監控界面,切換到運行狀態,輸入登錄名和登錄密碼,即可進入監控界面。觀察監控界面與實際運行環境是否同步,如果出現錯誤,可返回開發界面,進行微調,直至運行正常為止[9]。

4 總結

3D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監控系統采用組態王6.53組態軟件設計,實現了對立體車庫工作情況的實時監控與管理,人機界面良好,可以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賀文華.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的控制研究與仿真實現[D].長安大學碩士論文,2006:18.

[2]阮文韜.基于組態軟件的住宅小區停車場模擬控制系統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05).

[3]機械式立體車庫[J].物流技術(裝備版),2011(7):68-69.

[4]王輝.機械式立體車庫的特點研究及應用[D].碩士學位論文,2008:10-36.

[5]錢惠軍,徐衛國.升降橫移停車設備的選型[J].中國電梯,2004(23):53-56.

[6]薛迎成,何堅強.工控機及組態控制技術原理與應用[J].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1-10.

[7]劉力.組態王軟件在交通燈控制系統中的應用[J].裝備制造技術,2012(4).

第7篇:人機界面設計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當今社會已進入數字信息時代,計算機給藝術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歷史又一次重現當年包豪斯的情形,一批數學家、物理學家、計算機專家、藝術家、設計師、建筑家、音樂家、心理學家和大眾傳播專家,又一次緊密合作,他們的研究領域跨越了藝術與科學的界限。而新媒體藝術已日漸成為一種具有獨立審美價值和時代特色的新的藝術形態。

當今社會已進入數字信息社會,計算機已經給藝術帶來了深刻的影響。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明和應用的普及,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革。開始了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從工業社會的物質文明向后工業社會的非物質文明轉變。從電腦視覺藝術、全息成像、數碼音樂、人機界面設計、電子出版、數碼娛樂游戲到虛擬設計與制造、網絡社區設計,以及未來教育等各個領域。他們的共同目的就是,突破現有技術的限制,以創造性的發明與設計滿足人類在信息社會的生活與工作需要。藝術及藝術設計將在信息社會中發揮其重要和特殊的作用。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包括虛擬現實藝術、聲音環境作品、交互影視媒體、回應式表演、數據可視化和游戲以及其他數字形式的作品均屬于新媒體藝術。

新媒體藝術的形態構成

我們所提及的新媒體藝術的形態構成是在語言代碼作為本源的基礎上,以交互為藝術的表現方式和手段,從技術層面、計算機語言層面、表現形態方面等角度進行分析的形態構成,我們所強調的是一種思維方法,也是一種工具,與計算機結構化編程思想不謀而合。對于藝術設計師、工程師及藝術院校的學生來說。這種思維方法和這種工具是必須具備的。

對于新媒體藝術形態構成的研究,我們可以以交互性為核心,從科學實證視角來研究形態構成的技術核心、表現形態、載體、存在方式、藝術語言、構成要素、組合法則等等。它是跨學科、跨領域、文理通融的,需要一大批人來共同研究和推動。

一、技術核心

新媒體藝術作品的創作是藝術設計人員與編程人員及自動化設計人員共同協作來完成的,它體現了學科的交叉性和團隊的合作性。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學科。它的展示與完成最終效果也較為特殊,是通過傳感器接收信號,再通過程序處理來完成作品的最終形象的,它與人積極互動才能最后展示作品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它的技術要求很高,而且涉及面較廣,技術的掌握與表現整合是其根本。信息時代文化的形成更多取決于技術成分。所以我們所看到的藝術作品更多體現高度復雜技術,觀念性、個性化的東西已經退隱其后。技術的因素更加突出。新媒體藝術的創作工具、傳播載體等是數碼化設備如電腦和網絡,其形態是數碼化的信息流,而其本身是沒有實體的意識形態。因此新媒體藝術的創作和展示可以利用更多的科技手段來創造新穎而富感染力的表現形式和效果。

二、存在方式

新媒體藝術作為空間中的藝術,它是視、聽覺,聲、光、電、多方位、多感受的,它運用聲、光、電、信息等各種媒介進行藝術造型表現。這種造型不一定是靜態的,同時也不一定能觸摸到,但是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其存在的方式可以在虛擬空間中。過程性也可以是其存在的方式。它是以二進制的數碼符號存在,我們稱為比特,也叫位。比特沒有顏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傳播。它就好比人體內的DNA一樣,是信息的最小單位。比特一向是數碼化計算中的基本粒子,但在過去25年中,我們極大地擴展了二進制的語匯,使它包含了大量數字以外的東西。越來越多的信息,如聲音和影像,都被數碼化了,被簡化為同樣的1和O。這種存在方式的特點,更多是交互性。瞬時的,非線性的,因而這些都會促進藝術概念和思維的轉變。

三、形態構成載體

計算機包括兩大部份,即:軟件,硬件。新媒體藝術是以windows為開發平臺,用VB、VC、C++等語言作交互編程來搭建構架和流程,以三維軟件來建模、渲染場景和構建角色,以非線形編輯軟件制作片頭和動畫等等。軟件是新媒體藝術作品產生、展示和存在的重要載體之一。

基于新媒體藝術的形態特征,它的創作工具也主要是各種數碼化設備,包括計算機、掃描儀、數碼相機(攝像機)、電子繪圖板、各種數碼化終端、藝術設計創作和編輯軟件等等。毫無疑問。這套工具系統的基礎和核心是電子計算機。計算機實現了互動裝置藝術最根本的創作過程,即由藝術設計創意和思想到新媒體藝術作品的計算和轉換過程。

四、表現形態

第8篇:人機界面設計論文范文

【關鍵詞】移動學習;學習模式;過程監控;J2ME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B【論文編號】1009―8097 (2008) 08―0093―04

引言

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 ,簡稱M-learning)是指“利用無線移動通信網絡技術以及無線移動通信設備(如移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 、Pocket PC )等獲取教育信息、教育資源和教育服務的一種新型學習形式”[1],具有知識獲取的主動性、學習設備的移動性、學習過程互動性和教學活動情景性等特征。無線移動技術、藍牙、WAP 和GPRS 等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3G 的到來,使智能手機作為一種特殊的學習終端,催化了移動學習的發展?;谑謾C的移動學習環境是一種動態的、開放的虛擬學習場景;它具有多媒體信息處理、動態學習控制和多重交互與協作的特點?!澳壳皩W習模式的研究已經得到了國內外教育界專家和學者的關注,進行了許多相關研究,但仍然處于探索階段”[2];而在學習過程的設計中過分依靠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忽略了對學習過程的監控環節。本文以適用于手機的移動學習模式的研究為基礎,提出手機移動環境下學習監控的兩種方法。

一 國內外M-learning的研究現狀

隨著移動和通信技術的日益發展,手機的功能逐漸由單一的通話變得多元化,系統的計算能力和處理能力也有明顯增強,而這為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移動學習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支持。利用手機自主學習是目前移動學習的發展趨勢之一。

1 國內M-learning的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應用主要是通過短信息服務和WAP網站服務等方式。上海電視大學的“移動校園”計劃使教師在正常課堂教學之外利用手機無線網絡和學生保持聯系。據統計,已有8萬大學生加入這一計劃并從中受益”[3];北京碟中碟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基于手機開發的移動英語通,使用戶可以進行外語的“聽、說、讀、譯、考、背”學習,并在網站中為手機用戶提供各種學習內容下載,目前已有300多萬預裝用戶;諾基亞為手機平臺開發了名為“行學一族”的學習軟件,借助手機的移動性、實時性,互動性,讓學習變得無處不在,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移動學習方式。

2 國外M-learning的研究現狀

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從2001年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已經備受關注。挪威奧斯陸大學的KNOWNOBILE項目“支持醫學專業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通過WAP手機查詢遠程服務器上的相關資料”[4];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移動學習項目中,“研究者試圖將WAP技術應用于高等教育中,使學習者和教師能夠通過WAP手機或smart phone隨時隨地訪問教學和學習資源”[5],該項目還涉及到了課程模塊的開發、測試和評價;日本在2007年開辦網絡大學,其中面向手機用戶提供PowerPoint、圖片和流媒體等形式的課程。

3 國內外M-Learning 研究現狀小結

從目前世界范圍內對移動學習的研究項目可以看出,利用移動設備自主學習這種方式極大的調動了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使青少年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學習;移動設備更多的是成為了學習者交流通信的工具,學習效率并不顯著;有目標有計劃的針對某一門課程來設計移動學習系統的研究并不多見。因此,結合移動設備的特性和學習環境的特點,開發以自主學習為主、學習監控為輔的移動學習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 移動學習模式研究

“‘模式’一般指被研究對象在理論上的邏輯框架,是經驗與理論之間的一種可操作性的知識系統,是再現現實的一種理論性的簡化結構?!盵6]現有的基于手機的學習模式主要分為在線學習模式和離線學習模式兩種。前者是通過移動網絡進行在線學習,后者是借助移動設備的存儲功能進行自主學習。結合手機移動環境的特點,根據交互與協作的時效性,本文提出將現有移動學習模式按以下方式劃分。

1 在線學習模式

(1) IM即時通信

IM(Instant Messaging)即時通訊是一種為使用者識別在線用戶并與他們實時交換消息的技術,可用于學習者之間、學習者和教師間的實時討論。在基于手機的英語課程移動學習中,即時通訊可以用于課外討論、答疑等學習活動。學習者通過系統軟件選擇是否登陸服務器。服務器端接收到用戶的登陸消息后,記錄該用戶的相關信息,并把當前在線用戶的情況發送到用戶手機上,并更新用戶列表。學習者之間的交流信息都由服務器接收、處理和轉發。IM即時通信考慮實現好友列表,群設置,會話記錄等功能。

(2) 基于連接類型的學習模式

基于連接類型的學習模式是指學習者通過WAP 及移動互聯網業務,通過服務器實現的實時交互學習。同時,學習者可以從本地上傳與課程相關的課件、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學習資料。另外,系統可根據學習者的登陸信息、在線時間等記錄學習者在服務器上的學習活動,建立相關的學習檔案。

2 離線學習模式

(1) SMS/MMS模式

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和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分別是基于短消息服務和多媒體消息服務的移動學習模式。前者主要應用于通信數據少,簡單文字描述的學習活動,是目前較普遍的一種移動學習途徑,技術也相對成熟,費用較低,用戶數量也最多;后者是基于多媒體的移動學習模式,主要應用于豐富信息的表達、需要使用圖像、聲音、動畫等多媒體信息的學習活動。將SMS 嵌入到學習系統中,使學習者無需打斷學習進程就可以實現交流;MMS的應用可以考慮結合目前手機強大的多媒體功能(攝像功能、錄音功能等),實現類型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料的交互和共享。

(2) 自主學習模式

自主學習模式是一種非正式學習模式,是利用學習者工作休息之外的時間片斷進行學習的方式。將電子書、多媒體課件、圖文課件等數字化內容存儲在手機上,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自主學習。另外,學習者還可以根據課程進度和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學習系統則根據計劃對學習者的學習活動進行記錄,形成個人學習記錄庫。

三 學習監控研究

從某種意義上說,移動學習是自我控制學習的一種,學習活動由學習者自己控制?!霸诮嬛髁x學習中,學習監控或者自我監控成為自主學習必討論的內容之一。”[7]本文提出從以下兩個方面分別進行學習監控。

1 在課件學習方面的監控

對于M-Learning來說,課件學習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教學形式,很多知識點還是要依附于課件。大多數課件都不同程度的利用了多媒體資源和互動的優勢,但基本上都忽視了對學習監控的能力,未能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足夠的反饋和支持。因此,需要對課件學習監控進行研究,為學習者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形成依據。

在課件學習方面,可以通過設置階段小測驗的方式對課件本身進行學習進度控制。在學習者完成部分或者全部課件學習后,對其進行相關知識點的簡單測驗,達到一定標準后才能繼續學習,從而達到對學習監控的目的。另外,對學習者的學習進度進行記錄和統計,形成學習情況記錄表和測驗情況記錄表,幫助學習者發現和掌握相關知識點。

2 在學習效果評價方面的監控

“評價與反饋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盵8]“傳統教學中,學習評價主要是由教師作出的。這種自上而下的單項評價,不能全面、綜合的反映學生的發展程度,不利于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和發展”。[9]所以,在學習效果評價的設計方面,除了教師評價,還需要考慮到學習者的自我評價和學習者互評。

在實現學習評價時,主要通過相關的試題檢驗學生對英語課程的掌握,可以選擇題為主,涉及新單詞記憶、詞組辨析和閱讀理解等內容。學習者在課程學習結束后就可以進行測試,并立即得到反饋結果。這種測試的特點是內容范圍小,針對性強,主要是課程內容掌握和學習進度測試。測試系統定期從學習平臺更新題庫,同時,定期收集學習者一段時間以來做錯的題,提示學習者對其進行復習和重新測試。

四 移動學習系統設計

1 系統架構

移動學習系統的設計取決于終端設備的特點與移動學習應用技術。結合基于手機的學習模式和學習監控分析,論文提出了移動學習系統的構架以及流程設計。

移動學習系統架構框架如圖1所示,由以下三層組成:

第一層用戶界面層,提供簡單友好的人機界面,方便用戶使用;運行符合J2ME MIDP規范的MIDlet程序;接收用戶在手機上輸入的信息,處理用戶的輸入請求,并將處理后的結果顯示在界面上。

第二層系統服務層,對用戶的操作進行響應和處理;接收系統發送的數據以及返回處理結果給系統。

第三層信息交換層,提供移動學習系統和服務器間的接口,實現數據的發送和接收。

2 流程設計

登陸/登離:用戶可選擇登陸服務器后進行在線的學習;或者不登陸服務器進行本地的離線學習。用戶選擇登陸服務器后,服務器開始記錄學習者的學習活動,包括在線時間、資源下載統計、IM會話等。在本地的學習主要包括學習計劃的制定、查看自己的學習情況記錄和英語課程相關的單項練習,如課文聽力、單詞記憶、課件學習以及檢測學習情況的課后測試等。系統的基本功能如圖2所示。

五 系統軟件的開發思路

系統軟件開發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有:MIDP程序結構流程控制、用戶界面設計和部分數據的本地存儲。

目前有四種主流的手機應用軟件開發平臺,J2ME 作為當今手機軟件開發的主要方向之一,通用性強,使用Java 語言,開發速度快,周期短,有Nokia、Siemens 和Motorola 等眾多廠商支持。本系統基于J2ME 平臺,采用Eclipse作為開發工具,集成Sun提供的Wireless Toolkit提供的模擬器進行可視化調試和相關功能實現效果的檢驗。

1 MIDP程序結構流程控制

MIDP(Mobile Information Device Profile)繼承自javax.microedition.midlet包中的MIDlet類,包括了startApp()、pauseApp()和destroyApp()3個抽象方法,分別對應MIDlet程序的3種狀態:活動狀態、暫停狀態和銷毀狀態。

MIDP類庫另外實現了javax.microedition.lcdui包以進行用戶接口的開發。LCDUI包的類庫關系如圖3所示??梢钥闯?,圖中的Displayable這個抽象類分為Canvas和Screen兩大類,它們分別屬于低級圖形用戶界面組件和高級圖形用戶組件。

在同一時間,只能有唯一一個Canvas類或者Screen類的子類出現在屏幕上。因此考慮將整個系統的流程控制通過一個統一的流程控制器完成,當需要用到MIDlet和Display實例時,以midlet變量來存放系統中唯一一個MIDlet實例(也就是主程序),以display變量存放唯一一個Display實例(屏幕對象),并將這兩個變量在MIDlet構造方法中初始化。

2 用戶界面設計

如圖3所示,Screen類有四個子類,分別為Alert、List、TextBox和Form,前三類只能單獨使用;而Form像一個容器,可以容納一組Item子類,包括文本、圖像、可編輯的數據與和文本域等。在MIDlet程序設計中,用戶界面通常繼承自Form類,然后通過append()方法向Form中添加各種Item子類,從而讓畫面豐富起來。

3 部分數據的本地存儲

在數據存儲方面,MIDP規范為MIDlet提供了一個持久存儲和檢索數據的機制,它模仿了一個簡單的面向記錄的數據庫,使得數據可以持久保存并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進行讀取,即記錄管理系統(RMS)。RMS主要管理由一系列記錄組成的記錄存儲。記錄存儲類似于關系型數據庫中的表,它持久地保持了一個MIDlet的多個存取調用。

無線傳輸大量時間將耗費在連接的建立過程中,所以在設計時應考慮避免頻繁發送消息,將需要發送的消息積累起來,減少發送的次數以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六 小結

現代教育理念和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催生了移動學習。它實現了Anytime、Anywhere和Anyone的學習方式,并將成為終身學習的有力支持。本文通過對移動學習特點及其發展現狀的分析,研究了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模式和實現學習監控的兩個方法,并探討了其可行性,提出了相應的設計方案,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建設,李青,劉金梅.移動學習研究現狀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7,(7):21-25.

[2] 張晉,余勝泉.移動學習專欄課外移動學習的方法和策略[J].中國教育網絡,2007,(10):68-69.

[3] 張騫.上海電大推出“移動校園”手機成學習終端 [EB/OL].

[4] 劉豫鈞,鬲淑芳.移動學習――國外研究現狀之綜述[J].現代教育技術,2004,(3):12-16.

[5] 黃德群.移動學習研究對遠程教育的影響[J].中國遠程教育,2005,(12):48-51.

[6] 李曉麗,王曉軍.移動學習模式探討及系統架構設計[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5):10-13.

[7] 曹梅.網絡學習監控初探[J].中國遠程教育,2002,(7):47-49.

第9篇:人機界面設計論文范文

關鍵詞:科研管理系統 設計 實現

科研管理是對整個科研活動的組織、協調和管理的總稱。在不同的部門或組織機構,科研管理的范圍、內容、任務、方法、作用是不一樣的。科研管理的客體、內容、條件存在著時間、空間上的不確定性。例如,科學研究是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求真、發現與創造,但由于未知事物的復雜性、人們認識的漸進性和局限性、科學技術發展的階段性,使科學研究的對象、方法、結果包含著許多不確定信息[1]。因此,科研管理并不是單一的行政管理或生產經營性管理,而是具有特殊管理要素的綜合性管理。

一、高??蒲泄芾砀艣r

高等學校是知識創新、知識傳播、知識物化的重要基地,科學研究是高等學校的重要工作之一[2]。高等學校的專業技術人員是科學研究的主要力量,包括教師和其他系列專業技術人員中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人員,以下簡稱為科研人員。高??蒲泄芾砉ぷ魇且钥蒲腥藛T的科研活動為工作內容的,包括人員信息管理、項目管理、成果管理、資料管理、網上宣傳等多項工作??蒲谐晒强蒲腥藛T智慧和勞動的結晶;科研信息是他們從事科研活動的真實記錄和反映,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基礎;網上顯示是對其進行整體推廣介紹??蒲泄芾聿块T則成為科研信息的傳遞中心。

當前高??蒲泄芾頇C制,基本上還只是一個上傳下達的行政性管理機構。其工作仍然局限于傳統的對科研項目、經費、成果鑒定登記、報獎等的被動管理,很少進行科研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傳遞方面的工作。而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高“?!笨蒲泄芾響撌且环N高“效”的科研管理。因此,在新形勢下,高??蒲泄芾硪掠^念,變革科研管理人員思維方式,強化“管理就是服務”的服務職能;必須樹立信息觀念,擴大信息來源,加強信息管理,提供信息服務,加強與社會的全方位聯系。同時,高??蒲许椖颗c成果的規范化、信息化管理,對于提升高校綜合實力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由此可見,提高管理效益、減輕科研管理的工作量,降低科研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開發和運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科研管理的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便成為科研管理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2-3]。

目前,許多高校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文科科研管理系統,一些學校讓軟件公司開發的網上科研管理系統僅僅是對現有科研成果的管理,它包括錄入、查詢和簡單的統計。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2002年底推出了全國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管理系統(網絡版)V1.4,該系統主要是滿足每年的科研統計工作[4]。因此這些系統在對高??蒲泄ぷ鬟M行管理時存在不少缺陷,主要有:對于成果和項目查詢統計和報表輸出功能不完善,缺少年度科研工作量的計算、文件表格資料的管理、將科研信息與網站信息結合起來等功能,而這些功能在實際的科研管理工作都很需要。

基于WEB的文科科研管理系統,正是針對現有科研管理的實際情況,根據科研人員的個人基本情況和他們的科研成果設計開發的一套切合實際、設置合理、多功能的動態科研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以校園網為平臺,以科研信息管理部門為核心,以網絡化管理系統為手段,以保障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和促進高??蒲泄芾硭教岣邽槟康?,構建高校科研信息管理交互平臺。它將促進高??蒲泄ぷ鲝谋粍庸芾砟J较蛑鲃臃漳J降霓D變,進一步提高科研管理部門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為領導決策、機關辦公、信息交流提供服務,全面提升高校科研資源的信息化水平。

二、基于WEB的文科科研管理系統的設計

⒈需求分析

⑴系統的功能

該系統的建立是為了對高校的科研信息進行網絡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根據系統的使用、數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情況,它應具備以下功能[5]:

①科研信息的歸檔及數據庫的管理。它包括對所涉及到人員的信息錄入、整理,并且要做到信息的準確、完整。

②對所需的內容方便查詢、瀏覽。系統應能夠簡便、快捷地顯示所查到的內容。

③統計分析功能,能夠進行常用的統計分析。

④文件資料管理功能。

⑤信息功能。

總的來說,該系統的功能應具有兩大方面:一是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科研成果、科研項目、科研檔案、人員信息、文件表格等的動態辦公電子化管理,采用不同的權限管理,確保使用者可以根據權限對各類信息進行操作,包括錄入、檢索、修改、統計、輸出等;二是網站信息,在單位網站上建立師資力量、主要學術成果、年度科研統計等欄目,科研人員的一些基本信息、研究動態、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研究領域,并可學院整體的科研情況。

⑵系統的數據流圖

數據流圖是描繪系統的邏輯模型,描繪的是所有可能的數據流向,不描繪數據流的條件。該文科科研管理系統的數據流圖有以兩個層次:

①文科科研管理系統的頂層數據流圖(見圖1)。

圖1 文科科研管理系統頂層數據流圖

②文科科研管理系統的第一層數據流圖(見圖2)。

圖2 文科科研管理系統第一層數據流圖

⑶系統的功能模塊

根據系統的數據流圖,該系統主要有九個功能模塊,每個功能模塊完成相對獨立的功能,具體如下:

科研人員管理模塊:對科研人員的基本信息進行管理。

科研項目管理模塊:對科研人員承擔的科研項目的基本信息進行管理。

科研成果管理模塊:對科研人員取得的成果(包括發表的論文、出版的書、研究報告等)進行管理。

科研工作量的計算模塊:根據輸入的相應獎勵標準,計算出所選范圍人員成果對應的工作量積分。

統計輸出模塊:對人員信息、科研成果、科研項目按所需條件進行統計。

文件、資料管理模塊:將工作中的文件和各類報表等文檔分類進行管理。

網站顯示模塊:編輯網站內容,包括科研人員信息、學院整體的科研情況。

學術期刊管理模塊:用于管理收錄到CSSCI庫中的學術刊物的信息。

系統維護模塊:對用戶進行管理。

⑷系統的功能框圖

該系統采用模塊化的程序設計方法,以菜單調用運行,其功能框圖如圖3所示。

圖3 文科科研管理系統功能框圖

⑸系統的界面

該系統的用戶有教師、學院領導、行政管理人員和管理員,遵循人機界面設計的基本原則對用戶操作進行設計。

首先,界面風格必須始終一致,整個系統的界面統一采用框架結構,用菜單來調用各個模塊實現其功能,菜單一直保持在界面的左邊。這樣用戶就不用每換一個屏幕,就要換一套操作命令與操作方法,系統顯得直觀易用。

其次,系統的用戶界面盡可能接近實際,與用戶在日常工作中接觸的實際情況相吻合,用戶會迅速地掌握軟件的使用并且樂意使用該軟件。

最后,盡量減輕用戶的工作量,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輸入量較大,對一些相對固定的數據,應讓用戶用鼠標選擇輸入,例如科研人員的系別是相對固定的數據,其值一般是學院的系,設計錄入這類數據時,可將其設計成一個下拉列表框,用戶輸入時,用鼠標選擇即可,而不用每次都輸入文字[6]。

⒉系統的數據庫

該系統采用Access 2002作為數據庫,使用鏈接字符串與數據庫相連,系統數據庫名為kygl.mdb,根據實際處理的數據情況和系統的功能在kycl.mdb中創建人員信息表(gms_ryuan)、科研項目表(gms_kyxm)、論文表(gms_kycg)、書表(gms_shu)、研究報告表(gms_baogao)、文件資料表(gms_wenjan)、學術期刊表(gms_qikan)、網上顯示表(gms_siteshow)、用戶信息表(gms_mm)來存放科研信息的基本數據。

⒊系統的基本設計及實現流程圖

⑴權限控制的設計

圖4 系統權限設置流程圖

權限控制設計確定用戶對該系統的使用權限,由系統管理員控制授權。管理員修改用戶權限的流程圖如圖4所示。

每個用戶有一個權限字符串,每個模塊的使用權對應字符串中的某一位,當用戶登陸該系統,系統取出他對應的權限字符串:若串中對應的位為1,則有訪問權;若為0,則無訪問權。

⑵錄入部分的功能設計

該部分主要實現將科研人員的個人信息、科研成果、項目、期刊等基本數據錄入到對應的數據庫中(實現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

圖5 系統錄入功能流程圖

該部分主要實現對庫中的數據進行修改。為了操作方便,在頁面的頂部加入簡單的按條件檢索點,具有操作權限的用戶,對檢索到的記錄有以下四種操作(實現的流程圖如圖6所示)。

①顯示該記錄的詳細信息;

②可以進入修改頁面進行修改;

③刪除對應的記錄;

④上傳對應的文件。

⑷查詢功能的設計

對于信息管理系統,查詢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該系統既實現簡單查詢又實現多條件組合查詢。

①簡單查詢

用戶進行簡單查詢時,不需要輸入任何條件,系統通過執行簡單的SQL語句將科研數據查詢并顯示出來。所有用戶均可方便地通過簡單查詢方式進行查詢,因為記錄所包含的數據項內容比較多,系統提供了選擇輸出項的方式,來選擇要輸出的數據項。

②多條件組合查詢

對于科研信息數據記錄比較多的情況下,往往需要通過多條件組合查詢的策略對大量的數據按照一定條件進行過濾。其處理方法是設計一個條件選擇查詢界面,將用戶需要的各種查詢選項在該界面上列出,系統提供用戶選擇多個檢索條件,從而實現多條件查詢。

在該系統中各模塊都提供了多條件組合查詢,例如科研人員管理模塊、科研項目管理模塊、科研成果管理模塊等。對一些查詢項采用了下拉列表框,如姓名下拉列表框。下拉列表框中的數據信息都是從數據庫中的相關對照表中讀出的數據,增強了程序的可維護性。查詢功能實現流程圖如圖7所示。

圖7 系統查詢功能流程圖

⑸文件資料管理功能的設計

該模塊主要實現對日常工作中的各類格式文件的存檔與管理,采用stream技術進行文件的上傳保存,其實現流程圖如圖8所示。

圖8 系統文件功能流程圖

⑹統計功能的設計

對于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報表和打印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該系統采用基于Web的三層結構,客戶端是IE瀏覽器,中間業務邏輯應用層存放于Web服務器上,由Web服務器上的數據庫接口訪問后臺數據庫。

系統的統計功能實現對人員信息、科研成果、科研項目、工作量等的統計,其實現的流程圖如圖9所示。

圖9 統計功能流程圖

⑺網上顯示功能的設計

該模塊的輸出對應學院網上的學術研究和師資力量兩個欄目。

學術研究欄目是在學院網上按年度顯示學院的主要論文、書、縱向項目、年度成果統計。這些數據直接從庫中調出,并將其經過處理,顯示到網上。

師資力量欄目是在學院網上顯示每位教師的基本信息、研究動態、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領域。每位教師進入該系統,打開在線編輯器編輯放到網上的內容。他可將這些內容直接輸入,也可以從人員表、成果表、項目表等數據庫中調入到在線編輯器,然后通過編輯器對編輯的文字、圖片等進行修改、排版;在編輯時用預覽可查看顯示到網上的效果。顯示師資力量的流程圖如圖10所示。

圖10 顯示師資力量功能流程圖

三、基于WEB的文科科研管理系統功能模塊的實現

該系統的界面采用框架結構,用菜單控制。折疊式的樹形菜單固定在屏幕的左邊框[15],所有對數據庫的操作和顯示都在右邊框,不必頻繁地在頁面間來回操作,如此方便用戶的使用。系統采用三層B/S體系結構,用ASP作為基本腳本開發環境,用ACCESS2002作為數據庫。其服務器端用WINDOWS IIS6.0,客戶端用IE5.0,開發工具用DreamerweaverMX。已完成的該系統功能模塊的運行情況如下。

⒈權限管理

該模塊根據設置權限字符串的位和登陸用戶的用戶名來控制用戶對系統的使用權。用戶必須用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陸,否則,即便直接輸入文件名,也打不開該文件。每位用戶登陸后僅能對自己的各類信息進行修改,對項目和成果僅能增加和修改,不能刪除。其它權限根據權限控制字符串對應位來確定。

如圖11所示,該系統提供了29種權限用來分配給用戶,管理員只要對上述頁面上的復選框選中,對應的權限控制字符串的位為1,否則為0。用戶登陸后,就可根據控制字符串來確定他是否有使用權限,并且根據用戶的身份來確定用戶的訪問級別。

⒉科研信息管理

科研信息管理指的是對科研基本信息(包括人員基本情況、發表的論文、出版的書、承擔的科研項目、學術刊物等)進行管理,由四個模塊組成,即人員信息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科研項目管理、學術期刊管理。這四個模塊均具有增加、編輯和檢索功能(功能全面、操作簡單、分類清晰);采用權限控制:通過對用戶權限檢查,來確定操作的權限。

⑴數據的增加功能。將人員的個人信息、科研成果(包括論文、書、報告等)、科研項目、期刊信息等數據錄入到數據庫中。對于一些錄入的項,采用了下拉列表,列表中的數據從相應的數據庫中讀出,增強了系統的可維護性。例如對項目錄入,項目的主持人就是從人員庫中讀出,用下拉列表來選??;將數據填寫完畢,并提交即可。

⑵顯示編輯功能。對數據庫中的個人信息、科研成果(包括論文、書、報告等)、科研項目、期刊信息等數據進行修改、刪除。系統在頁面的頂部提供了一個簡單檢索功能,可以按姓名、名稱、審核狀態檢索,以便定位到需修改的記錄,其默認值為所有記錄。根據用戶的權限,對每條記錄均可有以下三種操作:

①點擊名稱,顯示該記錄的所有數據項;

②點擊修改,進入修改界面,對記錄進行修改,一般用戶若對記錄修改,該記錄的狀態就變成了待審核,經管理者審核后,該成果的狀態變為已審核;

圖11 管理員新增用戶界面

③點擊刪除,可刪除該記錄。

⑶查詢功能。對人員信息、科研項目、科研成果、期刊信息進行查詢。用戶可按照條件直接從數據庫中提取符合查詢要求的記錄,并可選擇輸出顯示的項,還可對輸出結果進行排序。用戶可以將查詢的結果打印出來,也可以保存為文本或Excel格式的文件。若所選項的值是默認的值,則表示該條件為TRUE;否則,根據選項的值,生成檢索字符串,然后按檢索字符串的值進行檢索。

例:若檢索2001-2005年行政管理系人員承擔的國家項目,則顯示出承擔的項目名稱、主持人、系別、項目來源,并將結果按時間順序(選擇界面如圖12所示)排列。具體操作如下:

圖12 科研信息查詢項目界面

①選擇批準時間從2001-2005,來源類別為國家,系別是行政管理系,其它項為默認值。

②選中輸出項中的項目編號、項目名稱、系別、項目來源復選框。

③選中輸出順序按時間單選銨鈕,點擊“提交”按鈕。

提交后輸出的查詢結果如圖13所示。

⒊科研工作量的計算模塊

該模塊對科研人員取得的科研成果,根據有關計算標準,自動計算出所選范圍人員的積分。統計的成果包括:

――論文:分一類、二類、三類、一般;

――項目:分級別(縱向:國家、教育部、省部;橫向)和經費;

――書:分教材、專著、論文集。

輸入相應級別的標準,若選有科研人員確定的姓名,則輸出選中人員的結果;若選擇所有人,則輸出全部人員的計算結果[7]。

⒋統計輸出模塊

該模塊包括項目統計、成果統計、人員統計三個子模塊,統計的年限可按所選的范圍進行全部、每年、1-5年統計,并可對統計結果打印輸出。

⑴科研項目統計。分別按所選的時間范圍對學院人員和各系進行統計,統計結果包括所選條件的每類項目的項目數、項目經費以及各類別的匯總。

⑵科研成果統計。分別對學院科研人員個人和學院所屬各系取得的成果,按級別、索引、成果形式分類,按所選時間范圍進行統計。若是選擇按級別統計,則統計結果包括每個級別(一類、二類、三類、一般、國外、論文集、其它)取得的成果的數量以及各級別的匯總;若是選擇按索引統計,則統計結果是被各索引(CSSCI、SCI、人大復印資料、新華文摘、其它收錄)收錄的成果的數量以及匯總。

⑶人員統計。對學院人員分別按學位、職稱、導師分類,并按所選的出生時間范圍進行統計,統計結果包括所選條件的每類人員的數量及總和。若選擇是按學位統計,則統計結果是學院教師各年齡段按學位(博士、碩士、學士)分類的人員的數量及總和;若選擇是按職稱統計,則統計結果是學院教師各年齡段按職稱(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的人員的數量及總和;若選擇是按導師統計,則統計結果是學院教師各年齡段按導師(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分類的人員的數量及總和。

⒌文件、資料管理模塊

該模塊將工作中的文件和各類報表分類進行管理,將工作中的報表和文件根據分類上傳到對應欄目,分為學科建設、科研工作、文件管理、其它文件四個欄目,對于它們的訪問采用權限控制。

圖13 科研信息查詢結果界面

⑴學科建設。包括學位點有關表、重點學科的有關表。政務學院的學科比較多,涵蓋了四個一級學科,現有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7個博士點,12個碩士點,并還有國家和省多個重點學科。每年學院對學科的申報、考核、評估等需填寫大量表格,現今將這些表上傳到系統上,方便了管理和使用。

⑵科研工作。針對的是每年進行的年度科研統計、上報教育部的表格、年度科研項目、年度科研成果、獎勵、學術交流、舉辦的學術會議等文件。

⑶文件管理。分學院文件、社科處文件、研究生院文件。

⒍網站顯示模塊

該模塊自動將所需的信息在學院網上顯示出來,它包括師資力量和學術研究欄目。

⑴師資力量。相當于為每位教師建立一個個人網頁,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直接調用庫中對應的人員信息、科研信息、研究領域等,加到在線編輯器中,編輯完后,顯示到學院網頁上。

⑵學術研究。分科研統計、主要科研成果、主要科研項目三部分。表1、表2顯示2001-2004年的統計結果。

科研統計:以年為單位,將學院的科研統計結果顯示到網上。其中論文統計項目包括:一類、二類、三類、國外、一般、其它、論文合計;書的統計項目包括:著作、教材、論文集、書合計;科研項目統計包括:國家、教育部、省、市、橫向等類型項目的項目數和經費。

主要科研成果:全院的主要科研成果包括論文(顯示一類、二類、三類)、出版的書,將其按年度分類顯示出來。

主要科研項目:顯示學院人員承擔的項目,按年度分縱向和橫向從庫中調出顯示在網頁上。

四、結束語

基于web的文科科研管理系統是一套集科研管理和信息服務為一體、功能完善、使用靈活的高??蒲泄芾硐到y。該系統適用于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門,具有科研信息管理、日常辦公、科研信息、科研信息交流等多項功能,其操作方便,通俗易懂;在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科研管理中使用后(參見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網站,gms.sysu.省略),其性能穩定可靠。該系統運行以來,既實現了科研管理的自動化,又結合現代網絡的優點,實現網上,極大地方便了教師的研究,方便了工作人員填寫各種報表,受到了有關部門的肯定和廣大教師的好評。在該系統的實際應用中發現,某些功能還不夠細化,對于系統的安全性考慮得不夠周全。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隨著工作情況的具體要求和變化,還需不斷對該系統予以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馬曉波. 試論現代科研管理與科技成果創新[J].科技與管理. 2001 (4):111-112

2 劉明軍,楊京京,張. 高??蒲泄芾砉ぷ鞯默F狀與思考[J]. 大眾科技,2006 (3):166-167

3 安寧.高校科研管理呼喚“處處”相通[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1999(2):45-47

4 騰建旭. 高校科研管理系統的進一步完善和開發[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 (10)

5 張景元. 高??蒲泄芾硇畔⑾到y的設計與實現[J]. 科研管理,2000, 21(9): 108-112

6 劉洪. 一個科研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與實現[J]. 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1,29(6):47-50

7 張輝,趙宏偉,蘇穎,等. 高??蒲行畔⒘炕芾硐到y的設計與實現[J]. 沈陽大學學報,2004,16(8): 21-23

8 錢智勇. 基于校園網的高??蒲泄芾硐到y開發[J]. 情報技術,2004 (10): 54-56

9 胡菁,印鑒. 新世紀科學技術的特點及高校科技管理的對策[J].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0(11):88-90

作者簡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胸又大又www又黄的网站 | 露暴的楠楠健身房单车| 日批视频在线免费看|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手机在线看片你懂的|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中文在线免费看视频| 秀婷和程仪全集|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网|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欧美一级特黄乱妇高清视频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福利视频导航大全|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网| 色聚网久久综合| 日韩经典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 jizz国产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又大又硬又黄的免费视频| 一级毛片直接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乱偷国产偷高清|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也| 日本哺乳期xxxx丨|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老司机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 日本特交大片免费观看|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一级毛片在线直播|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 久久综合色婷婷|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