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水土保持論文范文

水土保持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水土保持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水土保持論文

第1篇:水土保持論文范文

人工費是指直接從事工程施工的生產工人開支的各項費用,等于定額勞動量(工時)乘以人工預算單價(元/工時)。水總[2003]67號文中的工資計算方法與參數已發生變化,原工資標準不能滿足工程投資需要。本著水土保持工程與主體工程工資水平一致的原則,采用主體工程工資進行計算,各類開發建設項目工資標準如下:1.1遼寧省建設工程類項目其工資標準按八小時工作制計算,工資等級分為普通工(簡稱普工)和技術工(簡稱技工),依據遼寧省建設廳、遼寧省財政廳于2011年頒發的《關于建設工程人工費實行動態管理的通知》(遼住建發[2011]380號),從2011年1月1日起建設工程人工費實行動態管理,遼寧省工程造價信息網在各季度末公布當季度的人工費指數,按指數調整后的人工費不作為除稅金外各項費用的取費基數,即以遼寧省建設工程為計算依據的開發建設項目其工資為:普工為6.625元/工時乘以季度價格指數,技工為8.500元/工時乘以季度價格指數。1.2公路類項目依據遼交建發[2011]159號“關于調整我省公路建設項目概算和預算編制人工費單價的通知”,人工工資為7.11元/工時(56.89元/工日)。1.3風電、生物電、光伏電項目依據《風電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概算編制辦法及計算標準》(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2007年8月),高級熟練工為8.14元/工時、熟練工為5.88元/工時、半熟練工為4.52元/工時、普工為3.58元/工時。1.4鐵路基本建設項目依據《關于調整鐵路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概(預)算綜合工費標準的通知》(鐵建設[2010]196號),按相應工費類別綜合工費Ⅰ-1類工計取,為43.00元/工日,即5.375元/工時。

2稅金

指國家對施工企業承擔建筑、安裝工程作業收入所征收的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營業稅稅額=應納稅營業額×適用稅率(稅率3%);城市建設維護稅=營業稅稅額×適用稅率(稅率市區7%、縣鎮5%、鄉村1%);教育費附加=營業稅稅額×適用稅率(稅率3%);地方教育費附加=營業稅稅額×適用稅率(稅率2%、依據《關于調整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遼政發[2011]4號)。以上費用折算成以不含稅工程造價為計費基礎,稅金市區為:3%×(1+7%+3%+2%)/[1-3%×(1+7%+3%+2%)]=3.477%;縣鎮:3%×(1+5%+3%+2%)/[1-3%×(1+5%+3%+2%)]=3.413%;鄉村:3%×(1+1%+3%+2%)/[1-3%×(1+1%+3%+2%)]=3.284%。

3投資納入水土保持方案的主體工程界定

以防治水土流失為主要目標的防護工程,應界定為水土保持工程,投資納入方案。以主體工程設計功能為主、同時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投資不納入方案,僅對其進行水土保持分析與評價,當不能滿足水土保持要求時,可要求主體設計修改完善,也可提出補充措施設計(投資納入方案)。

3.1納入方案投資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

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臨時征地、臨時占地的各項防護措施均應界定為水土保持工程,投資納入方案。對永久占地區內主體設計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難以直觀區分的防護措施,可按破壞性試驗的原則進行排除,假定沒有這項防護措施,主體設計功能仍舊可以發揮作用,但會產生較大的水土流失,該項防護措施應界定為水土保持工程,納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體系。各類植物措施、土地整治工程、表土剝離及其臨時防護工程、臨時攔擋和覆蓋措施、有透水功能的(透水磚、石子硬化)地面硬化、植物措施護坡(工程措施結合植物措施的綜合護坡)、廠區(場區)護坡、井采礦排矸場的擋矸墻(攔矸壩)、露采礦排土場擋土墻(擋土壩)、棄渣場的擋渣墻(攔渣壩)、管道工程穿(跨)越河(溝)道的護岸工程、廠區內(外)的截(排)水工程、公路和鐵路路基的截(排)水工程、干旱缺水和沿海缺淡水地區的降水蓄滲措施等均應界定為水土保持工程,投資納入方案。

3.2不納入方案投資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

管道工程橫坡(順坡)段邊坡擋墻、灰場和冶煉渣庫(赤泥庫)排水豎井和涵洞、尾礦庫的尾礦壩、冶煉渣庫(赤泥庫)擋渣壩、公路路面排水、混凝土硬化、電廠灰壩、公路鐵路工程路塹及路堤的擋土墻、處理不良地質所采取的護坡(混凝土噴錨護坡、抗滑墻、抗滑樁)、公路(鐵路)純漿砌石和混凝土預制塊護坡等不應界定為水土保持工程,投資不納入方案,僅對其進行水土保持分析與評價。

4獨立費用

包括建設管理費、水土保持監理費、科研勘測設計費、水土保持監測費、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技術評估報告編制費。

4.1建設管理費

建設單位從工程項目籌建到竣工期間發生的管理性費用,按新增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施工臨時工程三部分費用之和的1%~2%計算。

4.2水土保持監理費

建設單位聘請監理工程師對水土保持工程的質量、進度和投資進行監理所需的費用,按《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管理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發改價格[2007]670號)計取,并根據實際需要適當調整。

4.3科研勘測設計費

建設工程發生的科研、勘測設計等費用,工程科學研究試驗費,遇大型、特殊水土保持工程可列此項費用,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0.2%~0.5%計列,一般情況不列此項費用;勘測設計費依據《工程勘察設計收費管理規定》(國家計委、建設部計價格[2002]10號文),按實際合同額計列。

4.4水土保持監測費

主體工程施工期內為控制水土流失、監測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所發生的費用,包括監測人工費、土建設施費、監測設備使用費、消耗性材料費。土建設施費按設計工程量乘以單價計算;監測設備使用費按設備費乘以折舊計算;消耗性材料費按消耗量計算;監測人工費按監測時段及工作量按人年費用計算。

4.5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費

參照主體工程行業標準計算。

5單價計算中應注意的參數

5.1材料費

包括主要材料、其它材料及零星材料。一種材料名稱之后同時列了幾種不同型號規格的,則表示這種材料只能選用其中一種型號規格的定額進行計價,一種材料分幾種型號規格與材料名稱同時并列的,則表示這幾種型號材料應同時計價。其他材料費以主要材料費之和為計費基數。零星材料費以人工費、機械費之和為計費基數。外購砂、碎石(礫石)、塊石、料石等,預算價格超過70元/m3的部分,僅計取稅金后列入相應部分之后。主要材料單價與主體工程一致,主體工程概(估)算中未明確的,按當地造價信息計算。

5.2機械費

施工機械臺時費與主體工程一致,當主體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不能滿足水土保持方案概(估)算編制要求的,按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額及水土保持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計算。機械費包括主要機械費和其它機械費。水土保持施工機械臺時費計算中應注意:定額表中一種機械之后同時并列幾種型號規格的,表示這種機械只能選用其中一種型號規格的定額進行計價;一種機械分幾種型號規格與機械名稱同時并列的,則表示這幾種型號機械應同時計價。其他機械費,以主要機械費之和為計費基數。

5.3計算方法

需要的定額處于兩個定額之間的,用內插法計算。內插法計算公式:A=A1+(A2-A1)×(a-a1)/(a2-a1)(1)式中:A為所求定額數;A1為小于A而接近A的定額數;A2為大于A而接近A的定額數;a1為A1項參數定額;a2為A2項參數定額。5.4土方工程土方開挖及運輸定額均按自然方為計量單位。填筑、壓實定額均以壓實方為計量單位。推土機推土距離和運輸定額的運距,均指取土中心至卸土中心的平均距離。推土機推松土時,定額乘以0.8系數。挖掘機或裝載機裝土汽車運輸各節,適用于Ⅲ類土,Ⅰ、Ⅱ類土按定額乘以0.91系數,Ⅳ類土按定額乘以1.09系數。挖掘機或裝載機裝土料自卸汽車運輸定額,系按挖裝自然方擬定,如挖裝松土時,人工及挖裝機械(不含運輸機械)定額乘以0.85系數。運距超過10.00km部分,超出部分增運定額乘以0.75系數。

5.5砂漿選用

抹面砂漿、砌筑砂漿及混凝土強度等級的選擇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中未明確的,可按以下標準:砌筑砂漿為M7.5、抹面砂漿及勾縫砂漿為M10、混凝土強度為C20。水泥強度等級的選擇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中未明確的一般選用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砂子粒徑以中砂(粒徑0.25~0.50mm)為好,不可使用面砂,且含泥量不能超過砂子質量的5.00%。

5.6林草工程

定額均以Ⅰ~Ⅱ類土為計算標準(定額中明確標準的除外),如為Ⅲ類土,人工乘以系數1.34,Ⅳ類土人工乘以系數1.76。一坑栽植多株苗,定額中的樹苗按實際量采用,人工及其他定額不作調整。穴狀整地與植樹定額配套使用時不計穴狀整地投資。

6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投資

第2篇:水土保持論文范文

國家十分重視水土保持工作,將水土保持作為我國必須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1991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使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軌道。今年的“兩會”,水利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中央高度重視水利,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繼續把水利擺在重要位置,充分肯定了近年來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績,對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田水利建設、節水灌溉、農村飲水安全、水資源節約保護等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指出: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減輕水、旱、風、沙災害,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生產。這是相互關聯、依次遞進的四個層次,最終是為發展生產,促進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是水土保持的最基本任務。水土流失、水環境的惡化已對天津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危害,我們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的宣傳力度,除了在有關水利工作會議上進行傳達貫徹,還通過張貼水土保持宣傳畫、報紙、電視、散發傳達、巡回演講等形式,開展廣泛的宣傳,廣大人民群眾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識得到了加強,同時通過執法監督,取得了顯著成績,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產生。

二、注重綜合效益,改善灤河生態環境

植被的破壞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地表植被覆蓋對地面尤其是坡面土壤侵蝕影響極大,植被的減蝕作用主要表現在:植被莖葉對降雨雨滴動能的削減作用,對降雨的截留作用,對徑流流速的減緩作用;改變土壤結構,增加入滲‘可以涵養水源,固結土壤,提高土壤抗蝕性作用;植被可以減緩風速,降低風力侵蝕危害。在區域內水土流失嚴重地區植樹造林,栽種牧草,禁止毀林、毀草;同時對溝、河、路、渠的堤岸坡面布設植被或砌護措施,防止坍塌和沖淤。在河道綜合整治中,除抓好河道疏浚、護岸建設外,注重綜合效益,在河岸兩側堤頂大搞防護林建設,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經過近年來的努力,我們這里已經初步樹立了高標準的景觀河道新形象。并建設了一批疏浚達標、水清面潔、綠化美化、道路配套的河道整治樣板段,達到“利水、治水、親水”的綜合效益,為當地居民提供新的休閑場所,為創建衛生城鎮、促進都市郊區城鎮化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三、改良耕作措施,調整農作物生產結構

耕作措施的改變主要是為了增加地面覆蓋率和粗糙度。主要方法有:深耕、混播與套播、增施有機肥以及起壟種植等。農作物生產結構的調整要遵循科學、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調整農作物生產結構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應積極推動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產足本地,面向全國,考慮國際。既要適應農產品市場的現實需要,又要研究和預測潛在的、未來的市場需求趨勢,以滿足社會對農產品的數量及多樣化、多層次、優質化和動態發展的需求。

四、搞好水資源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

搞好水資源管理是水土保持的關鍵,其措施有以下三點:

一是坡面滲蓄、工程攔蓄天上水,使地表淡水向土體深層轉化,并保持在地下。因高差形成的勢能,在無雨時節,上游的地下水轉換為下游的地表水,維持河流用水量,保持河道常年不斷流,以補給地下水,增加水資源的可利用量,發揮以淡壓咸的作用。二是減少水庫、江河淤積,使水利工程延長壽命,增加效益,減輕防洪負擔。

三是避免點源和非點源(面源)污染通過徑流匯入受納水體,減輕水體富營養化及其它形式的污染。這一切都有利于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水環境的保護,都建設景觀水利、營造親水空間的基礎。同樣,搞好水資源管理可以進一步增強水土保持措施的滲蓄、攔沙效益。缺少水資源管理,就會使陸地淡水在時間和空間分布上失衡,在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分配上失調;就會使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用水的數量和質量難以得到保障,生態修復和濕地恢復難以實施;就會損害地表植被,使生態系統功能逐步退化,水土流失逐年加劇。沒有水土保持,水資源管理就會失去支撐,失去生機和活力。唯有建立在水土保持基礎之上的水資源管理才是健康的、穩固的、可持續的。

水土保持面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郊區城鎮化步伐加快、生態環境建設不斷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大力推進等新情況,我們的水土保持工作要為實現天津總體發展戰略服務。切實加大水土保持投入,繼續實施河道的護岸工程建設,積極穩妥地抓好基礎對城市基建、擴建、改造建設中造成人為水土流失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高質量、高水平地實現新天津總體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家坦.以水土保持支撐水資源可持續利用[J].亞熱帶水土保持,2007(3):4~6.

[2]王躍,周林.水土流失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防治[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18~19.

[3]段巧甫著,水土保持的探索與實踐,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8。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編.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培訓教材.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28~31

[4]楊吉華.水土保持原理與綜合治理.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5]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土保持法知識問答.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2.

第3篇:水土保持論文范文

關鍵詞:臨朐縣;民營;水土保持;調查

1概要

臨朐縣地處魯中山區北部,是沂蒙山區農業大縣,全縣總面積1833.77km2,其中山區丘陵面積占87.3%,是山東省水土流失重點縣。改革開放以來,臨朐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將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作為振興山區經濟的戰略措施,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堅持不懈地組織干部群眾,大搞以治山整地,植樹造林、基地建設、水利配套、道路建設為重點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創造了臨朐小流域治理模式,特別是近幾年來,大膽改革創新水土保持機制,形成了臨朐特色的走民營水土保持的路子,取得了明顯成效。

2臨朐民營水土保持的發展歷程

臨朐縣民營水土保持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1988年以前,主要是以承包到戶為主,以村為單位,只承包給本合作經濟組織成員,是一家一戶的小規模開發治理。二是1989—1994年,實行規模開發,分戶承包經營。三是1994—2008年,主要是以荒山使用權的拍賣為主,治理開發主力軍依然是該區域的廣大干部群眾。四是2008年7月至今。將荒山開發治理推向市場,實行對租賃招商開發,民營水土保持進入新的期。

3民營水土保持的幾種模式

3.1農戶承包型農戶承包型是指,以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單位將荒山只承包給本經濟組織成員,是一家一戶的小規模開發治理。主要表現為四種類型。

3.1.1先治后包。對荒山比較集中的小流域,推廣了申家莊小流域“統一規劃、分戶施工,以穴帶地,先治后包”的做法,以組織農民投勞為主,由流域村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分批承包經營。申家莊村利用這種辦法,兩年高標準治理133.33hm2,栽植各類果樹6萬多棵。

3.1.2先包后治。對小流域(荒山)座落分散的,推廣了石甕溝村“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先包后治,限期治完”的做法。完不成的收回承包權,收取荒蕪費,以此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石甕溝村只有260人,一年治理小流域66.67hm2,全部栽上了優質果樹。

3.1.3專業戶小流域。對離村比較遠的小流域,鼓勵有能力的農戶同村里簽訂合同,讓他們上山定居,常年治理。九山鎮辛莊子村村民曾1983年同村里簽訂了30年治理20hm2狼窩溝小流域合同,十幾年的治理和精心呵護,20hm2荒山綠了。栽植刺槐無計其數,山楂村、桃樹200多棵,半抱粗的板栗樹就有70多棵,現在僅板栗一項收入年少則3000元,多則5000元。

3.1.4劃分自留地。對荒山較多又比較零碎的村,推廣青楊峪小流域劃分自留山到戶,限期治理,嚴格驗收的辦法。該流域劃分到戶后一年驗收合格單簽發1000多份。

3.2拍賣、租賃招商開發型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臨朐縣委、縣政府大膽嘗試荒山經營機制改革與創新,在拍賣7153.33hm2荒山使用權經營的基礎上,去年召開新聞會,將荒山開發治理推向市場,對部分荒山使用權實行租賃招商開發。新的機制,掀起了新一輪荒山投資開發熱。截止到去年底,全縣租賃招商開發荒山2408.9hm2,據不完全統計,計劃荒山租賃開發總投資達3.6億元以上。為探索新形勢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荒山開發機制,特別是農村費改稅后民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的發展提供了經驗。主要有以下幾種經營模式:

3.2.1優質果品基地綜合開發型。充分利用近年來生態建設積累的農業基礎設施和資源優勢,吸引外地客商投資開發優質果品基地,發展有機果品業,配套冷風庫、加工廠、果品集散中心等,形成產供銷加一條龍。象沂源客商任明遠、張善全總投資1200萬元,租賃石家河村香爐山前崖133.33hm2荒山建設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冷風庫、加工車間和果品集散中心。

3.2.2觀光旅游型。充分利用當地的林木、水土、旅游資源優勢,發展觀光旅游型產業。象上林鎮閆吾、包河將靈山53.33hm2荒山租賃給北京市一公司,憑借靈山的特殊人文、地理特點,承租50年,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開發旅游觀光業。

3.2.3餐飲度假休閑型。利用現有的山林、水土資源優勢和得天獨厚的交通地理等條件,投資建設集旅游、餐飲、度假、休閑于一體的度假山莊。上林鎮洛地、西洼子,營子鎮蔣家前河村將濰臨公路西側的皇山山林133.33hm2,山前地28.67hm2,租賃給奎文一房地產開發公司。分三年開發,計劃總投資1億元,一期工程投資3000萬元。

3.2.4種養開發型。充分利用當地的荒山、山林資源,發展特色養殖業,像青州一客戶租賃五井大樓麻峪荒山20hm2,搞山雞、肉牛養殖等。

4民營水土保持的作用和影響

民營水土保持的發展較快,加快了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可持續快速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以中央國債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建設為契機,臨朐縣民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一年一個新臺階,步伐大大加快。到2008年底,全縣投資25053.25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04.8km2。改善了生態環境,增強了農業發展后勁,2000年被國家授予“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范縣”稱號。

4.2明顯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到目前,全縣林草保存面積占宜林草面積的80.51%,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49.37%,水土流失強度大為降低,人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00年“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督管理規范化縣”建設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合格。

4.3水土資源利用日趨合理,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加大了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水土資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耕地、林地、經濟林果、未利用土地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分別由治理前的39.14%,15.02%,2.98%和28.58%調整為28.06%,32.99%,14.07%和11.43%。林地和經濟林果分別增長113.41%和359.19%,未利用土地減少61.12%。促進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經濟產業化的發展。

4.4生產條件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小流域綜合治理,使全縣特別是山區農業基礎設施裝備程度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為提高,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以及人口環境容量明顯提高,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2008年全縣農村經濟總收入1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5元,是治理前15倍。

4.5減災效益顯著。

4.5.1減輕了洪澇災害。1994年8月7日午后,臨朐南部山區遭受了日降雨量132.5公里,最大雨強70mm/h的暴雨襲擊,據瑞莊水文站7日實測結果,洪峰流量1800m3/s。該流域雨后洪峰出現時間較1984年推遲3小時,沒有造成任何損失。而位于該流域北部的洛莊小流域因為沒有經過綜合治理,在這次暴雨中,533間房屋損壞,面積9674m2,124間倒塌,面積2250m2,沖毀耕地66hm2,澇災面積達到167hm2;沖毀虹鱒魚池4個,溝道450m,沖毀堤堰15800m;沖毀塘壩1座,橋涵1座,直接經濟損失365萬元,減產糧食1266t,減產果品29t。

4.5.2抗旱效果明顯。謝家莊小流域堅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抗旱效果非常明顯。1992年大旱,全年僅降水461.5mm,洛莊小流域旱災面積達到232hm2,減產糧食871t,每公頃減產3.8t,減產果品29t,每公頃減產0.97t,直接經濟損失108萬元。而謝家莊小流域雖然旱災面積達到189hm2,但糧食減產只有15t,每公頃減收0.08t,減產果品35t,每公頃減收0.08t,直接經濟損失只有6萬元。災后的經濟收入達到了308萬元。事實證明,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減災效益是非常明顯的。

5建議和思考

5.1經濟效益是影響制約民營水土保持發展的根本。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作為一項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群眾性公益事業,投入巨大,周期長,見效慢。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效益的調節作用非常大。多數荒山自然環境、地理條件差,水土流失嚴重,開發價值較小,因而對投資者吸引力不大。而這些荒山才是最迫切需要治理的,這類荒山的治理還得依靠國家、政府投入為主體。

5.2治后管理也是影響治理投入的重要因素。俗話說,“三分治,七分管”,治后管理是小流域治理成敗的重要一環。調查中發現,凡是治理后重視管理,科學管理的,效益發揮就好,群眾治理投入的積極性亦高。

5.3搞好調查研究,完善制定規范性文件,進一步規范荒山使用租賃招商開發經營行為,落實優惠政策,扶持、培強培壯,一些農產品生產、加工、旅游、度假等產業,確保投資開發商和當地農村集體經濟成員雙方利益不受侵害,使荒山租賃開發真正成為臨朐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第4篇:水土保持論文范文

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流域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區,包括漢江和丹江兩大水系,涉及陜、甘、豫、鄂、渝、川6省(市)48個縣(市、區),土地總面積9.73萬平方公里,其中河南省7815.34平方公里,涉及南陽市境內面積為6361.94平方公里,包括西峽3131.57平方公里,淅川2821.46平方公里,內鄉376.7平方公里,鄧州市32.21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6.94萬公頃,林地37.21萬公頃,人口112.58萬人,農業人口103.35萬人,2000年農業總產值22.66億元,糧食27271萬公斤,人均收入1280元。區域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秦嶺東段余脈,屬北亞熱帶北部邊緣,南陽盆地溫暖半濕潤區的西部,為北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全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820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深23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033小時,無霜日數232天,光熱資源、水資源豐富,適宜南北植物生長,種類繁多。伏牛山主脈老界嶺由西向東穿越項目區北部邊界,整體地形呈北高南低走勢,北部基本上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區,山高坡陡,層巒疊障,南部為丹江口水庫庫區及環庫丘陵壟崗區,地形破碎,崗嶺起伏,中部西峽與淅川兩縣交界處仍屬伏牛山南麓淺山區,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延伸,其南北兩側均為丘陵崗坡,溝壑縱橫,地形十分復雜,區域地質巖性北部以古生代變質片巖、碳酸鹽巖和中生代燕山期巖漿巖為主,中部主要分布為沉積巖、變質巖區,在丹江以南仍以沉積石灰巖為主,在丹江沿岸,從荊關—大石橋—馬蹬,屬淅川縣狹長的紅色盆地區,為白堊紀第三紀,主要是紅色泥沙巖、頁巖、礫巖,由于地質構造原因,造成區域中南部大范圍石灰巖山地。

2.水土流失現狀

根據2000年全國第三次遙感調查統計區域內現有水土流失面積3369.01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53%,年平均土壤侵蝕模數2938噸/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程度大致以淺山丘陵區的中、強度流失逐漸向中山區的輕、微度流失變化。大部分發生在丹江口水庫環庫區周邊的淺山丘陵區和人口集中、植被差、養殖和農業種植區以及交通便利,開發建設項目比較集中的區域,強度流失面積446.87平方公里,中度流失1369.7平方公里,輕度流失1552.44平方公里,分別占流失面積的13%,41%和46%。年均土壤侵蝕量990萬噸,流域內的水土流失可分為面蝕、溝蝕、泥石流和重力侵蝕,又以面蝕和溝蝕面積大,侵蝕量也最多,面蝕多發生在項目區中部和淺山丘陵區,以農業種植業為主,坡耕地多,覆蓋差,不能涵養水分,溝蝕多發生在丹江口水庫周圍,人多地少,缺糧少柴,土地墾植指數較高,泥石流主要發生在中、淺山區,土質松懈,植被差,坡度陡的區域。流域水土流失強度分級面積及流失量見表1-1。

微度流失區和輕度水土流失區是以土壤平均侵蝕模數小于200~500噸/平方公里·年和小于2500噸/平方公里·年界定,總面積為4545.37平方公里,其中輕度水土流失面積1552.44平方公里,微度流失區面積2992.93平方公里。中山區占45%以上,淺山區為28%,丘陵區為27%,主要分布在西峽中山區和淅川西北山區、丹南山區,海拔較高,山體完整,居民少,森林茂密,交通閉塞,植被覆蓋率較高,另外大部分水平梯田、水田及建筑區,水域也包括在內,流失形式以面蝕為主,兼有溝蝕。

南陽市丹江口水庫及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強度分級面積及流失量

表1-1

水土流失強度

水土流失面積

(平方公里)

占總面積

(%)

侵蝕模數

(噸/平方公里·年)

年流失量

(萬噸)

輕度

1552.44

24.5

1750

271.68

中度

1369.7

21.5

3250

445.15

強度

446.87

7

6106

272.86

小計

3369.01

53

2938

989.69

微度

2992.93

47

<200~500

合計

6361.94

100

中度流失區平均土壤侵蝕模數2500~5000噸/平方公里·年,總面積1369.7平方公里,其中中山區占不足20%,淺山區40%以上,丘陵區40%,主要分布在西峽縣南部山區,南部凹槽以北的低山地區以及灌河、淇河、等沿河兩岸的狹窄地區和淅川、內鄉、鄧州的環丹江口水庫淺山丘陵區,主要特點是人口密度較大,交通方便,植被覆蓋率較低,小于30%,耕地多為坡耕地,荒山荒坡面積大,流失形式以面蝕(含鱗片狀面蝕)為主,兼有溝蝕,局部地域有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蝕。

強度流失區平均土壤侵蝕模數為5000~8000噸/平方公里·年,總面積446.87平方公里,約占水土流失面積的7%,其中中山區占10%,淺山區為45%,丘陵區占44%,主要分布在西峽312國道沿線,淅川、鄧州環丹江口庫區等植被覆蓋率較低的荒山荒坡和坡耕地上,以面蝕、溝蝕為主要形式,兼有局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重力侵蝕。

3.水土流失成因

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引起水土流失主要與地貌、土壤、植被、巖性、降水有關,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地貌:該流域易發生水土流失區域的地貌特征是山嶺起伏,溝壑交錯,地形破碎,坡度陡,植被少,除少量河灘平地外,坡度陡于5度的土地面積占總面積的81%,25度以上為32%,為水土流失的發生提供了地形條件。(2)土壤、巖性:區域內巖石裂隙少,粘重土壤數量較大,土層薄,且松懈,特別是巖性易風化,抗侵蝕能力低,尤其是廣泛分布于淺山丘陵地區的石灰巖、變質片巖,抗侵蝕能力更差,風化嚴重,因而對降雨沖擊的抵抗力較弱。(3)降水:受季風和地形的影響,降雨量大且60%以上集中于汛期,使得流域內暴雨集中,強度大,歷時短,入滲有限,地表徑流量較大,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動力,根據西峽縣五里橋水文站的資料,多年平均降雨量878毫米,從歷年同期暴雨和泥沙輸沙量關系看,暴雨越大,泥沙流失也越多。(4)植被:植被覆蓋率、森林郁閉度低,使枝葉截流及根系固土保水能力減退,增加了水土流失。

人為因素主要是由人類不合理的社會活動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現是:(1)歷史上長期以來片面強調糧食生產,引起毀林,毀草開荒和陡坡開荒,破壞大地植被,不合理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坡耕地面積已達4萬公頃,其中25°以上坡耕地面積1.26萬公頃;(2)農民生活燃料絕大部分仍然沿襲千百年來的燒柴習慣,加上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無計劃地亂砍濫伐林木,草場牧坡過牧、亂割現象嚴重,森林、植被消耗量大于生長量,使森林蓄積和有林地面積不斷減少,森林覆蓋率降低,造成大量的荒山荒坡,據統計,荒地面積已達11.34萬公頃;(3)在農業用地中采取了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溝埂均未及時整修,在林業生產中,不注意水土保持工程的整修和加固,使林業生產和水土保持對立起來,結果使土層變薄,保肥保水能力越來越弱,最終加劇了水土流失;(4)山坡和坡耕地的排水系統不完善,管理維修不及時,現有的攔淤工程設施少,也為水土流失提供了條件。(5)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和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水源區加大了基礎設施等開發建設項目的建設力度,由采礦、修公路等人為產生的新的水土流失呈加劇之勢,已經越來越成為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再加上原有水土流失尚未得到全面治理,水源區水土流失已經制約了當地生態環境改善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給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因此加強這一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4.規劃原則

為落實總理關于“漢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應及早規劃,納入南水北調中線總體方案”的批示,實現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確保丹江口庫區的長治久安,確保水源區長期穩定達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水質保護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和《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規劃編制大綱》等法律、法規、規章和相關規范性文件,堅持以預防為主,人工治理與生態自我修復相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和庫區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加強預防監督和開展動態監測相結合為原則,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對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的歷史及現狀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對未來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出全面規劃,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5.總體布局

項目區內水土流失的程度,在不同地形及相同地形的不同部位都存在著差別,這種差別是由各種不同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造成的,為了因地制宜的指導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綜合地形、地貌、水文、氣象等因素,按照地貌類型的相同性,水土流失程度的一致性,水土流失特點的相似性,生產發展方向的共同性和項目區劃的完整性,遵照地區分布的規律,重點解決土地利用結構上的矛盾,以縣、鄉為單位,以小流域為單元,根據規劃范圍內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資源狀況、社會經濟和水土流失特點,將規劃區分為三種水保治理區,分別為中山區、淺山區、丘陵區,三種類型區占流域面積分別為33.2%,35.2%,31.6%,在規劃中因地制宜,分別采取多種防治措施實現規劃區內水土流失的徹底治理。

中山區水土流失面積1025.95平方公里,多屬輕度流失,區域內水土流失以重力侵蝕和山洪危害最大,其次在局部人為開墾的陡坡荒地上經常發生劇烈侵蝕,在水土保持措施上,根據該區面積大,人口稀,勞力不足,自然植被較好的特點,首先應以封山育林為主,采取森林保護措施,健全管護制度,結合人工造林,疏林補植,飛播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加快生態自我修復步伐;其次要堅決制止新的毀林開荒,對大于25度的坡耕荒地實行退耕還林還草;第三,改造土層較厚的緩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梯坪地,同時在溝道治理中,充分利用本區石多土少的特點,進行閘溝淤地,固定耕地(結合塘、堰、壩等小型蓄排工程),提高單產,做到溝坡兼治,層層設防,節節攔蓄,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護體系。第四,利用當地豐富的水能資源,以水能梯級開發為重點,發展以電代柴生態工程項目。本區生產發展方向上應以林為主,林、牧結合開發區域特色資源,搞好綜合經營。

淺山區水土流失面積1203.5平方公里,其中輕度448.84平方公里,中度流失面積555.08平方公里,強度流失面積199.58平方公里,地表巖性主要由碳酸巖,砂頁巖組成,分別具有易溶蝕,易風化的特性,遭暴雨后,侵蝕強烈。該區域坡耕地面積大,植被覆蓋率小,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在水土保持措施上,以荒山、荒坡治理和坡耕地改造為重點,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妥善安排各業占地比例,在解決基本農田少,荒山荒坡面積大等問題的同時,著力營造水保林,水源涵養林;要使陡坡耕地有計劃有步驟的退耕,緩坡耕地要逐步改造成水平梯田,積極發展經濟林草,擴大經濟林種植比例,建設具有本地特色的干鮮雜果基地,搞好溝道工程體系建設,主要是溝頭防護和修建小型淤地壩分散攔蓄、節節阻流,防治水土流失,在有條件的地區發展以電代柴、以氣代柴等生態節能工程。

丘陵區水土流失面積1139.56平方公里,中度水土流失面積532平方公里,強度水土流失面積198.18平方公里,輕度409.38平方公里,以中強度水土流失為主,是項目區內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區域,要把植被建設放在首位,搞好荒坡的育林育草,因地制宜發展水保林,經濟林和薪炭林及人工種草,對坡耕地堅決采取退耕還林或改造為水平梯田的措施改良農田,變“三跑田”為“三保田”,坡面造林整地工程以魚鱗坑,挖大穴為主,擴大攔蓄能力,栽樹種草營造經濟林基地,毛溝內修谷坊,建庫塘攔沙蓄水,沖刷坍塌嚴重的河岸段修堤防,固定河床,以小流域為單元集中連片綜合治理,同時加強水土保持預防監督與重點防治,使開發建設與防治水土流失同步進行。

根據劃定的水土流失不同類型區因地制宜配置治理措施。以縣為單位以小流域為單元綜合治理,堅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耕作措施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小流域綜合防治體系,發揮其群體作用,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小流域綜合防治體系,是各項措施在流域內依據不同的自然特點和利用方式,按一定的結構科學配置的綜合體系。具體包括坡面防治體系和溝道防治體系兩部分。二者相輔相成、有機聯系、緊密結合、缺一不可。從而發揮其綜合效益,促進生態平衡,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彼此促進,協調發展。

主要工程措施有:坡改梯工程24050公頃,水保林工程103115公頃,經果林60516公頃,種草16846公頃,封禁治理129204公頃,保土耕作3170公頃,修建塘壩764座,谷坊4380座,窖池5391座,溝渠2694公里,沉沙池10443個,沼氣池60979座、以電代柴工程項目15處、河道整治工程128公里、中小型蓄水工程10座、水土保持科技推廣站1處以及水土保持監測系統和管理工程等。同時結合生態林建設,開發有區域特色的西峽獼猴桃、淅川大棗、柑桔、板栗等經濟林基地,發展龍須草等優良水土保持草種種植面積并積極推行保土耕作技術,形成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結合的立體生態防護體系,實現山、水、田、路綜合整治,農、林、牧、漁綜合發展,最終達到山青水秀,資源優化、生產上規模、經營有特色、農民增收、農業增產,使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環境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

依據2003年水利部“水總(2003)67號”文有關編制規定和定額進行工程估算,南陽市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程總投資309871萬元,按計劃分期分階段完成,確定基準年為2000年,使之與南水北調工程相對應,規劃起始年為2004年,近期目標水平年為2010年,使水源區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到80%以上,總投資為263098萬元,遠期目標水平年為2020年,完成總投資的剩余部分46773萬元,使水源區水土流失實現全部治理,使丹江口庫區長期穩定達到Ⅱ類水質標準。

6.效益分析

根據已成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綜合效益指標分析,按有、無該項目對比增量效益估算,項目區建成后,農地梯田化程度達到94%,人均經果林面積0.07公頃,植被覆蓋率83%,可使土壤涵養水源量增加21664萬立方米,每年減少水土流失量804.5萬噸,削減洪峰總量1.98億m3/年,減免旱災調節徑流量5324萬m3,同時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在高效農田建設、經果木林草種植,以及其它林業資源方面累計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70043萬元。

依據《水利工程經濟評價規范》對水源區水土保持項目進行國民經濟評價,經濟內部收益率為17%>12%,經濟凈現值為7.47億元,經濟效益費用比為1.4>1,由此可見,該工程經濟效益顯著,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更大,對保護丹江口水庫水質和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國家計委1998.11

[2]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國家環保總局2000.12

[3]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規范,國家技術監督局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

[4]王禮先水土保持學〔M〕北京:林業出版社,1997.8.

[5]李懷甫小流域治理理論與方法〔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5

[6]南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綱要南陽市政府2001.4

AResearchfortheplanningofthesoilandWaterConservationofDanjiangkouReservoirandIt’sUpstreamValleyofNanyangCity

SuixiangZhangleizhangzhi_yan

第5篇:水土保持論文范文

在生態工程建設中,水土保持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實行水土整治的基礎措施,同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城市園林建設中,應用水土保持技術,不僅是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城市基礎建設中,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水土流失問題一直是我國最為嚴重的生態和環境問題之一,雖然政府部門一直沒有中斷對于水土保持的研究和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土地的侵蝕惡化,但是,在局部地區,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土壤侵蝕問題,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對此,我國各地區政府部門都提出了構建水土保持工程的概念,尤其是在城市建設中,要求以保護生態景觀和水土資源為基礎,以構建生態型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同時,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中,應該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實現水土保持與城市景觀的相互融合,而不能一味強調生態保護而忽略城市美觀。因此,在園林工程設計時,可以將園林綠化、水土保持以及相關園林技術等綜合歸納到一個統一的系統中去,對具備良好水土保持性能的植物進行應用,防治水土流失,優化水土資源結構,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將園林工程的景觀功能和生態功能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城市整體的生態環境質量。

2水土保持技術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

在園林工程中,應用水土保持技術,應該遵循相應的應用原則,從工程實際出發,確保水土保持技術作用的充分發揮。

(1)藝術性原則

在園林工程中,應用水土保持技術,應該與一般的水土保持工程區分開來,需要首先考慮水土保持技術的藝術性,確保其能夠充分融入園林景觀中。在實際應用中,藝術性原則與水土保持技術的交互,一般都體現在植物的選擇和運用方面,園林造景中,應該從設計需求出發,選擇具備美觀性、藝術性和審美價值的水土保持植物,同時考慮植物栽植的經濟性和成活率。對于園林藝術而言,植物種植是非常關鍵的載體,在園林造景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進行搭配和布局的過程中,需要符合園林造型的藝術性和美觀性。以藝術性為基礎,在園林造景設計中應用水土保持技術時,需要充分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應該嚴格遵循相應的設計宗旨。在園林造景設計前,設計人員應該做好現場勘察工作,立足周邊環境以及園林工程的整體定位,明確園林造景的整體設計思路和設計風格。另外,在對水域植物進行選擇時,應該確保其能夠符合整體園林設計的立意需求,實現與其他景觀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應該體現地域特色。在園林造景設計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出園林所處區域的地域特色。在我國,受氣候和地質條件差異性的影響,不同地區的園林植被無論是種類、布局和風格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體現出了鮮明的地域特色。

(2)生態性原則

在園林造景設計中,生態性原則是需要優先考慮的問題,以免設計不當造成相應的生態環境問題。對于設計人員而言,在設計中應該強調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在應用水土保持技術時,關注生態保護問題。一方面,應該強調綠化的普遍性。園林工程建設中,應該確保植物栽培的合理性,在對植物種類進行選擇時,要確保其能夠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保證植物的成活率,確保其生態效率的有效發揮;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植物群落混交技術,確保植物景觀布局的層次性和多樣性,在滿足植物生長規律的同時,豐富園林景觀,使得園林景觀具備良好的生態價值和景觀價值。

對于水土保持技術的實際應用,應該關注兩個方面的問題:

(1)方案審核

針對水土保持方案進行相應的審核工作,是確保水土保持技術有效應用的前提條件和基礎要求。對于城市園林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而言,應該充分重視起來,制定相應的審查流程,提高方案審核的效率,切實保證水土保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實際應用

①園林造景。對于園林工程建設而言,水景工程的開發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主要的工作內容,是通過開挖人工河湖等形式,達到調節和治理水體的目的,對于水土保持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園林水景施工中,一方面,應該保證河岸、湖岸的穩固性,維持水面面積與地面面積的合理比例,在水體邊緣建立相應的護坡和駁岸,確保駁岸岸頂的高度較正常水位高出30cm左右,保證水不會被風浪帶到岸外;另一方面,應該對駁岸的材料進行選擇,確保其能夠與周邊景觀和環境融為一體;②新技術應用:在科技發展的帶動下,許多新的水土保持技術不斷涌現,為園林造景設計帶來了新的創意和理念,如生態停車場、雨水花園等,都是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對水土資源進行了優化利用,從而在保證園林美觀性和藝術性的同時,突出了園林的生態效益,將水土保持與園林造景有機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全新的園林景觀。

3結語

第6篇:水土保持論文范文

關鍵詞: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建議

中圖分類號: S1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開發建設單位“三同時”制度落實不夠。未經審批水土保持方案擅自開工建設、不認真實施已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未經驗收水土保持設施擅自投產運營,不開展水土保持監理、監測工作等水土保持違法違規現象還大量存在。二是少數地方行政領導干預嚴重。有些地方行政領導存在錯誤的政績觀,不惜以犧牲環境和資源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以“招商引資、重點扶持”等為旗號,設置“執法零進日”,甚至公開威脅:“不聽招呼就摘帽子、換位置”,以權壓法、以言代法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干擾和阻礙水土保持執法。三是水土保持“三權”執行力度不大。有些地方存在水行政主管部門對于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申報、審批、落實等情況的監督檢查不到位,不重視,敷衍了事;對于水土保持“兩費”征收力度不大等現象。此外,水土保持監督執法人員素質不齊,執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水土保持執法工作深入開展。

二、對策

1、狠抓組織領導、強化協調配合

一要成立工作專班。按照上級要求,我市應成立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要有專門領導負責,專職人員做事,專項經費辦公。二要各方密切配合。要加強與各有關部門之間的協作,協同作戰。各有關業務科室要指導和要求所管理的項目的法人認真遵守《水土保持法》,及時編報并認真落實水土保持方案,搞好項目建設和管理中的水土保持工作。特別是要充分發揮水政監察隊伍的優勢,水保隊伍要與其聯合執法、緊密配合,共同行動。水行政主管部門還要積極爭取與同級人大、政協聯合執法,取得他們的支持,不斷擴大水土保持監督執法的影響力。三是上下聯動。市、縣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之間多聯系,多溝通,上下聯動,齊抓共管。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指導和督促下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認真履行職責,按實施計劃積極穩妥地推進這次專項行動,務求實現“三個目標”;下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同時,還要緊緊依靠上級,對確實查處有難度的案子要及時上交給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查處,由上級組織攻堅,下級密切配合,上下一心,齊心協力,力爭一查一個準。

2、狠抓重點難點、確保執法效果

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牽涉面廣,頭緒復雜,政策性、技術性很強,只有集中精力抓住重點,突破重點難點,才能迅速打開局面,收到良好效果。今后,我市監督執法專項行動的檢點是“七未”:一是未編報水土保持方案的,二是未認真落實水土保持方案的,三是未開展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的,四是未開展水土保持監理工作的,五是未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六是未經審批水土保持方案擅自開工建設的,七是未經驗收水土保持設施擅自運營的。監督執法專項行動的難點是“四個拒不”:即拒不編報水土保持方案的,拒不停止和糾正違法違紀行為的,拒不落實整改要求的,拒不按規定納繳水土保持規費的,這是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緊緊咬住“七未”和“四個拒不”,合力攻堅,要拿出抗洪精神啃“硬骨頭”,一塊一塊地啃,力爭不留死角,不留“骨頭”,取得全勝。

3、狠抓依法行政、查處違法案件

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門要以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規范執法行為,做到依規執法,文明執法,善于執法,敢于執法;要始終以《水土保持法》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以宣傳教育在先,嚴格處理在后,依法行政,秉公辦事。但對“四個拒不”項目,要根據其違法事實和情節及后果的輕重,依法嚴肅查處,該通報的通報,該曝光的曝光,該限批的限批,構成刑事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該上報水利部在全國范圍內曝光的堅決上報,決不手軟,姑息牽就。水土保持執法人員要有敢于碰硬的虎氣和膽略,只要違法事實屬實,執法依據正確,程序合法,無論誰打招呼、說情,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阻力,都要敢于說不,迎難而上,一查到底,決不退縮。對敷衍應付,厭戰畏難,甚至失職瀆職、包庇縱容違法行為、違反有關廉政規定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批評教育,對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其責任。

4、狠抓輿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一是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作用,對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宣傳報道,對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違法項目要及時予以曝光;還要及時向各類媒體提供素材,通報工作情況,鼓勵新聞媒體積極投入這次專項行動,不斷營造良好的水土保持執法氛圍。二是鼓勵舉報。要充分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作用,設立舉報信箱和舉報電話,積極鼓勵公眾舉報水土保持違法案件,凡舉報了重大案件的,一經核實即按規定予以獎勵,并要注意為舉報人保密。三是建立簡報制度。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簡報,通報情況,表揚先進,鞭策后進,推進工作。要及時全面地反映我市的工作成果。

參考文獻:

[1]高景輝,張宇龍,祁永新,黨維勤.關于加強農林開發活動水土保持監督管理的思考[C].中國水土保持雜志.2012.06

[2]韓旭東,謝芳杰.贛線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建設成效顯著[C].中國水土保持雜志,2013.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66久这里精品99| 久久精品加勒比中文字幕| 青草视频免费看| 女女同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青青草91在线|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a| 被女同桌调教成鞋袜奴脚奴| 在线观看免费av网站| 久久久伊人影院| 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3| 51妺嘿嘿午夜福利|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美国式禁忌矿桥矿网第11集|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最新国产在线视频| 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人人蜜桃麻豆| 高清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拍| 国产乱子伦露脸在线|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成aⅴ人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国产美女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电影大全| 欧美变态口味重另类在线视频| 公粗一晚六次挺进我密道视频| 黑人一个接一个上来糟蹋|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蜜芽|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一级三级在线观看| 伊人色综合97| 老扒夜夜春宵粗大好爽aa毛片| 好男人社区www在线官网| 久久国产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