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范文

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

第1篇: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范文

2006年9月15日 星期五 天氣:晴

泡豆子

今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泡豆子。媽媽往盆里裝了一些水,然后把豆子放進去。我看著那些黃豆,心想:黃豆不需要土,會不會死呢?于是,我就去問媽媽。妓媽說:“傻孩子,黃豆本身就能制造養料。只要有充足的水份和陽光就能發芽。”我聽了,心想:這個迷終于解開了。

2006年9月16日 星期六 天氣:晴

黃豆變大了

今天,我吃完飯,繼續觀察我的黃豆。我發現黃豆都變大了,長胖了。體積足足比剛泡的時候大了一倍多,我趕緊叫媽媽來看。媽媽看了看說:“只要掉皮了,就能發芽了。”說完,媽媽就把水給倒了,又換了一盆新水。

2006所9月17日 星期天 天氣 :晴

有一部分的豆子掉皮了

我吃完晚飯,又來觀察我的黃豆。我走進廚房,心里想著豆子會變成什么樣。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仔細觀察著水中的黃豆。我發現有一部分豆子掉了一層皮,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因為媽媽說過,豆子掉完皮之后就會發芽。于是,我給豆子換了一盆新水。

2006年9月18日 星期一 天氣:晴

豆子變臭了

晚飯后,我觀察黃豆的情況。我看見黃豆都已掉完皮了,心想:豆子明天就能發芽了。突然,我聞到了一股臭臭的味道,仔細尋找,發現是豆子的味道。我急忙叫來媽媽,媽媽說:“傻孩子,豆子開始掉皮的時候,就不能全部泡在水里了,應該把水倒掉,用濕毛由蓋上。”我又問媽媽:“為什么要用濕毛由給豆子蓋上,它們怕冷么?”媽媽笑著回答我的問題:“不是怕冷!而是要保證足夠的濕度。”啊,我又學到了一個知識。

2006年9月19日 星期二 天氣:晴

黃豆發芽了

吃過午飯,又仔細觀察我那些胖胖的豆子。我心想:今天夾子肯定發芽了,都好幾天了!我拿起毛由認真的觀察著,果然,有好些豆子長出了白色的小嫩芽,就那么小小的一點點。摸一摸,濕濕的滑滑的像是剛出生的小雞的腦袋。軟綿綿的摸上去非常舒服。我心里高興極了。

2006年9月20日 星期三 天氣:晴

豆芽有點變綠了

今天,我又仔細的觀察黃豆芽,發現黃豆芽有點變綠了。想來想去,想不明白。我就去問媽媽,媽媽說:“你觀察的還算仔細,可惜,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變綠”。到現在,我還沒有弄明白黃豆芽為什么會變綠?

2006年9月21日 星期四 天氣:晴

第2篇: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范文

一、創設寬松、自由、和諧的探究氛圍,激發幼兒科學探究的興趣

興趣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動力,孩子天生好奇好動,特別喜歡注意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組織小班科學活動時,教師應根據需要,通過多種形式,如變個小魔術、做個小實驗、講個小故事、猜個小謎語等等,激發孩子學習科學的興趣。

例:在小班科學活動《我喜歡的水果》中,教師以“神秘的禮物”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通過讓幼兒來“猜一猜、摸一摸”這種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充分調動他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萌發幼兒主動探究的強烈愿望。

幼兒科學探究的形式是多樣的,它可以是正規性的科學探究活動,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隨機生成的科學探究活動。為了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營造一個自然的探究氛圍,我們可以創設和利用各種自然的或人為的環境進行教育,如設立自然角、飼養角、種植地等,還可讓孩子融入大自然,帶領孩子散步、郊游、參觀、觀察,這樣不僅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增長知識,而且更能誘發孩子更多探究的興趣。

二、提供豐富、足夠、生活化的操作材料,激發幼兒主動探究的熱情和愿望

豐富、足夠的操作材料不僅能吸引孩子,滿足他們人人都能操作、探究的需要,也是幼兒進行思維和探究活動的物質基礎。因此,活動中教師需根據活動目的、內容為幼兒提供直觀的、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幼兒創設科學探究的環境。

例:在日常活動中,我們根據農村幼兒園的優勢,在園內根據時令季節種上不同的蔬菜,教師可經常帶領孩子去菜園觀察青菜、黃花菜、蘿卜等蔬菜的生長過程,雖然他們不像大班的孩子能對這些作物的生長有具體而詳細的了解,但是我們班的孩子經常在散步時愛去看看這些農作物的變化。然而我們還在活動室長廊內設置了自然角,讓幼兒觀察種子(如稻谷、玉米、黃豆、蠶豆)的生長過程,一天、兩天、三天……最終看到種子破土而出,冒出細細嫩嫩的小綠芽,孩子們的興趣立刻高漲起來,變被動為主動,在觀察中孩子們初步了解了這些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及變化規律,培養了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究的熱情。

三、運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幼兒成為科學探究的主人

合理、靈活的教學方法,能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更能提高教學質量。科學教育活動中的教學方法很多,其中實驗操作法是培養孩子主動學習、探究的最主要方法。通過這種方法,能讓孩子親自動手操作,觀察和尋找事物變化或產生變化的原因,驗證自己的設想,從而成為科學探究的主人。

例:在一次彩色的銀柳活動中,幼兒發現銀柳的顏色有紅的、綠的、紫的,真漂亮呀!一名幼兒問:“銀柳為什么會是彩色的呢?”根據幼兒的質疑,教師在課后便組織了即興生成活動,和孩子們一起進行“植物怎么喝水”的科學小實驗。教師準備材料:豆芽和紅墨水,將豆芽事先貼好標簽的裝有紅墨水的瓶子里。放學前,讓幼兒看看豆芽有什么變化?幼兒發現豆芽的根已經有點變紅了。經過一天以后,再次讓幼兒觀察豆芽的變化。引導幼兒觀察豆芽吸水后,莖也漸漸變紅的現象,讓幼兒初步了解根和莖的作用。從而也讓他們注意植物需要水,應定時給它們澆澆水。由此可見,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幼兒通過動手獲得直接經驗,培養動手能力,同時,也能萌發幼兒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意識。

四、給予積極、正面、有效的評價,讓幼兒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的喜悅

評價是科學探究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合理有效的評價對整個活動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幫助幼兒提升知識和總結經驗。因此教師要選擇適當的評價時機,靈活地對幼兒的科學探究活動進行評價。

例:有一天,我帶幼兒去觀察動物羊媽媽,小朋友很感興趣,于是我們就隨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小朋友聽到羊媽媽咩咩叫時,小朋友都很關心,有的幼兒說,羊媽媽可能看見人都害怕了;有的幼兒說,要喂吃的給羊媽媽,它肚子餓得咩咩叫了……聽著孩子們的議論聲,我就請孩子們先討論羊媽媽要吃什么東西的?接著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互相討論,當他們各抒己見時,我主要是傾聽,讓孩子們盡量的展示自己的結論,孩子們討論出了很多種不同的食物,當然其中有錯誤的答案。但是我沒有馬上糾正或指出其錯誤,也沒有直接給予正確的答案,而是鼓勵他們:“真不錯,我們班的小朋友個個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寶寶!”并且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動,請幼兒自己動手去驗證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如有的幼兒說,羊媽媽喜歡吃青菜,我就請他去旁邊的菜園里拔了棵青菜,讓他喂羊媽媽吃……這樣就加大了孩子們探究新知的欲望,不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結果有的幼兒發現羊媽媽愛吃青菜,但是它只吃菜葉;還有的幼兒發現羊媽媽喜歡吃小草,而且連枯草都吃。我在最后的總結“指導”中,也只是將孩子們的結論進行了一下匯總,并給予孩子們總體的評價,對他們今天的發現進行了鼓勵。這些,不僅讓幼兒從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而且使幼兒的探究能力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第3篇: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范文

下午放學一進家門,我把書包往沙發上一扔,就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咱家有沒有綠豆?我要做試驗。”媽媽正在做飯,沒有聽到我說話。我于是翻箱倒柜,終于在一個飲料瓶里找到了許多綠豆。

我想怎樣才能把這個實驗做得更好呢?綠豆生長需要養料,萬事想做好打好基礎是關鍵,所以我應該挑選最大、最飽滿的綠豆,才能長出茁壯的豆芽來。

我把綠豆放在一個大盒子里,細心的邊翻邊找,終于挑出了七、八粒又大又圓的綠豆。我又找來一個小杯子,把綠豆放在里面,把杯子里倒滿了水,想:這下就等綠豆發芽了。哈哈,大功告成啦!我蹲在地上,兩眼死死地瞪著杯子里的綠豆,真希望它馬上就在我的眼皮底下生根發芽…

媽媽做完飯,看見了泡著綠豆的小杯子,一臉不解地問:“你這是要干什么?”我說:“做實驗唄!”媽媽笑著對我說:“種子發芽是需要水,可也要適量。你這樣泡著,綠豆可能會被泡爛了呀!”“那該怎么辦呢?”媽媽說:“你應該用一個小盤,把盤底放上一塊濕紗布,保證種子發芽需要的水分,然后把綠豆放在上面,最后再在上面蓋一塊濕紗布。”

我照媽媽說得把綠豆放好。心想:原來這么小小的一個實驗,居然有這么大學問!

第三天早上剛一醒來,我就想起我做的綠豆發芽實驗。糟了!我的綠豆可能完了,昨天晚上我上膠廠學單簧管,回來已經很晚了,忘了給綠豆灑水了。

我趕忙跑進廚房,端起盛綠豆的盤子,一看,蓋在綠豆上面的紗布仍然濕漉漉的,小小的綠豆芽已經從紗布的縫隙中鉆了出來,白白的,像一根根細細的銀針。

我端著盤子來到客廳,把盤子放在茶幾上,輕輕的掀開紗布,坐在沙發上仔細地觀察起這小小的豆芽來。只見這些小小的豆芽,一個個長著圓圓的大腦袋,上面還冒出了一條細細的長尾巴,像一只只小小的蝌蚪。

我又拿出一棵豆芽,輕輕的放在手心中,仔細地觀察起來。我驚喜地發現,它圓圓的“大腦袋”分成兩瓣,樣子很像人的左右兩肺。它脹鼓鼓的,把外面的一層豆皮都給撐破了。我輕輕的把豆皮剝下來,只見兩片豆瓣中間鉆出了兩片小小的葉子,尖尖的像一對貓耳朵,它是那么嫩,讓人不忍心去碰它。腦袋下面的“小尾巴”竟然還分成兩段,媽媽告訴我,“小尾巴”上面的這段是豆芽的莖,下面細的部分是根。

看著這一顆顆小小的豆芽,我想:我一定要好好的照顧它,讓它茁壯成長。

幾天來,下午放學一回到家里,我就趕緊去看我的豆芽,給它灑水。生怕自己一時疏忽,照顧不周,小小的豆芽便發生了意外。

這已經是第五天了,我驚喜的發現,我的豆芽又長大了。昨天長得像貓耳朵一樣的小葉子,今天已經長長了,變成了“兔子耳朵”。那嫩黃的顏色現在成了淺綠,一條條葉脈清晰可見。左右兩側的“小肺片”不再是那樣脹鼓鼓的,它已經有些萎縮,上面已長上了“皺紋”。它的莖本來是很光滑的,現在卻長出了一層系系、密密、短短的絨毛,顏色也由原來的白色變成了淡紫色。它的根又細又長,一直伸到紗布里,好像要去尋找更多的養分。

看著小豆芽們可愛的樣子,我想:真是奇怪,它們每天只是喝水,沒有其它的養分,怎么能長得這么好呢?

第4篇: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范文

所謂自然觀察智能,是指孩子對周遭環境有積極的觀察力,對自然景物,例如植物、動物、天文等都有誠摯的興趣和強烈的關懷、這項智能包括了對生物的分辨觀察能力,如對動、植物的演化,對自然景物敏銳的注意力 其特點是能觀察自然萬物的形態,能辨識物種并將其分類,了解天然和人造系統的差異。

雖然不是每個孩子都擁有超強的自然智能,不過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天生的自然觀察者,絕大多數的孩子天生都是喜歡接觸自然、回歸自然的,具有自然智能特質的孩子,在生活中會呈現出敏銳的觀察力與強烈的好奇心,對事物有特別的分類、辨別、記憶的方式。

1 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進行觀察

對寶寶來說觀察應該理解為用眼、耳、鼻、舌、手、腳等全身多種感官去看、聽、嗅、嘗、操作周圍的事物。而不只是單純地用眼睛去觀察事物。

2 為孩子提供適當的觀察工具

直接用身體器官觀察大自然是有限的,在適當的時候,家長為孩子提供適當的觀察工具,才能更好地支持和鼓勵孩子的觀察欲望。

3 廣泛地瀏覽和體驗大自然的奇妙

人類的觀察分為有意觀察和無意觀察兩種,有意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周圍環境、事物和現象的過程,3歲前的孩子還不易做到這一點,他以無意觀察為主,籠統地感知周圍事物是什么或者怎么樣,但這些感性認識的積累對他以后形成邏輯思維水平比較高的自然觀察智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 根據資源的不同使觀察有所側重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值得觀察的,如果附近有花園,就挖掘植物的觀察智能價值,如果附近有動物園,就挖掘動物的觀察智能價值。

5 讓孩子充分享受他能駕馭的自然觀察對象

一類是水、土、沙、泥等無固定形狀的自然材料,孩子可以用眼、手、腳和身體去自由操縱,極大地激發他的探索欲望;另一類是天空、云彩、風、雨、雪、陰、晴等宏觀自然現象,他雖然不可操作,但是大自然的力量使他的各種感官能夠得到充分的體驗,家長可以再加強主動引導,讓他有意識地觀察和感受;還有一類是螞蟻、昆蟲、小鳥、小雞等小動物和花花草草等小植物,孩子能近距離地接觸它們,密切地關注它們的成長與變化。

0―3歲

此時是讓孩子接觸大自然的重要機會,如帶寶寶到公園、動物園、校園等地走走;還可以去鄉間看一看開滿黃花的油菜田、蝴蝶翩翩飛舞。或是楓葉紅似火……這時寶寶會對此進行模仿,如學動物的聲音、動作,和它們做朋友。

推薦游戲:我們來玩冰

適合年齡:2歲至3歲

準備材料:冰箱里的冰格。玩法步驟:

1把小玩具或小雕像放進冰格,加水,冰凍。

2把寶寶放進已經放好溫水的浴缸中。

3把冰塊也放進浴缸,讓孩子在水中探索冰的特性,也讓孩子了解冰在融化時,會發生什么事情。

注意事項:注意維持水溫。父母一定要和寶寶在一起,防止發生意外,此游戲不適合在冬季玩。

4~6歲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應雙管齊下,讓孩子有親身體驗并搭配相關的閱讀。唯有親身的體驗,感受才深刻,也唯有親身的體驗,才能讓孩子對自然有感情。閱讀與體驗并行,則有驗證、加深的效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幫助孩子養一只小動物。還可以因此寫一小篇動物的成長過程記錄。

推薦游戲:一起來種小土豆

適合年齡:4歲至6歲

準備材料:一些有芽眼的土豆塊,一些土壤(或水),一個小花盆。

玩法步驟:

1等土豆塊發青的時候。開始和孩子一起觀察。

2土豆發出小芽后,和孩子一起種到土壤里(科技的發展。也可以種在營養水中)。

3觀察土豆幼苗的成長,告訴孩子植物生長的道理。

注意事項:夏天并不是植物生長的最佳季節,所以要注意為幼苗保持陰涼的環境。

1要培養孩子的自然智能,一定要讓他接觸自然,而接觸和了解大自然,需要一顆隨性的心來觀察,而不是填鴨式的教學。

2要注意引導孩子的興趣,而不是采取強迫的手段,興趣和好奇心對孩子來說是成長的法寶,只有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的人,才會有意愿去探索和發現未知世界的奧秘。

第5篇: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范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的講解、實驗室的操作,都不能大面積和深層次地激發學生內心的喜愛與熱情,更無法代替實際生活而更多地解決學以致用的現實問題。面對實踐、走向實驗、參與實踐便成為一道無法逾越的課題。

生物課外實踐活動是生物課堂教學過程的延伸,既能克服生物課堂教學的空洞與枯燥而更具形象性、生動性,又能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開展生物課外活動既能鞏固課堂知識、擴展課堂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

在生物課教學活動中,筆者堅持課堂教W與課外實踐的有機統一。一次次生物課外實踐活動的精心設計、悉心引導、扎實開展、及時總結反饋,總是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生物課的激情,逐漸引導他們走上積極進取、主動探究的成長之路。

1 發豆芽

學習了種子萌發的條件后,筆者引導學生嘗試著發豆芽。

通過學習,學生了解到,要想讓活的種子萌發,必須具備下列條件:(1)選擇質量好的活性的豆子。(2)必須具備相應的外界條件,包括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等。(3)要準備必要的材料,包括合適的容器,覆蓋物。

任務確定后,將班上的學生分成八個小組,各小組具體分工,分頭行動起來。有的負責找豆子,有的負責找筲箕或者小盆,有的負責找紗布或者毛巾作覆蓋物,有的負責找恰當的地點。

筆者暗中觀察,各組都積極利用課外空閑時間,先將各種豆子用水浸泡,等到豆子發脹,種皮膨大,幼芽輪廓快要初現時,濾去水分,放在各自的容器里,上面用覆蓋物蓋住防止陽光。需要給萌發中的豆子澆水時,大家都因陋就簡,有的用自己的茶杯端水來澆;有的用灑水壺提水來澆;有的用洗臉盆端水并用手粘水去澆;有的把飲料瓶底鉆成一排小孔,制成簡易的灑水瓶,然后裝水來灑,雖樣式各異,都能起到作用,甚至有的比較實用。

為了發好豆芽,大家都很勤奮、也很執著,爭相動腦筋、想辦法、找措施,群策群力,而且頗具創造性。

六、七天過去了,展示成果的時候就要到了,同學們都很激動。等到第八天,筆者將生物課安排成“發豆芽成果展示課”,各小組分別將自己的作品擺放在教室前面,供大家來欣賞。

展示時,有的豆芽整齊粗壯、有的豆芽纖細參差不齊、有的豆芽稀稀拉拉、有的豆芽尖帶焦黃、有的豆芽已經長成豆

苗……

面對展示出的八組豆芽,先用二十分鐘時間由小組之間自由交流,學習經驗、尋找差距、探究感悟。然后用十五分鐘時間由各小組組長作為發言人,交流“發豆芽活動”的成敗得失。最后用十分鐘時間引導學生總結出發好豆芽的幾個關鍵環節:第一,要選好豆子,質量好的豆子發芽率才高;第二,要選用恰當的容器,確保透水透氣,不能長時間被水浸泡;第三,要保證適當的溫度;第四,要保證適當的水分;第五,要注意避光,遇到光線很容易產生光合作用,使豆芽變綠影響其色澤;第六,及時清除未發芽的與長勢不好的豆子,未發芽的豆子時間一長就會腐爛,長勢不好的豆子會擠占其它豆子發育成長的營養與空間,都會影響其它豆子的正常發芽成長。

通過該項活動,學生不僅鞏固了書本理論知識,而且增強了實踐應變的能力,還學到了生活的本領,掌握了一生受用的實用技能、技巧。學生從中獲得學習生物課的濃厚興趣與激情。

2 栽種蘆薈

蘆薈富有很多藥用價值和日常功能。通過栽種、觀察、認識和了解蘆薈,可以增加和擴展學生生物學科的知識面,提高其種植技能。

為了更好地觀察學習蘆薈的生長過程,獲得關于蘆薈生長的切身體驗和實踐經驗,筆者將學生分成八個小組,每個小組由組長負責具體組織。他們自籌零花錢,采購統一規格的小花盆作為容器;從家里自留地帶來肥沃的土壤;紛紛找來蘆薈幼苗開始栽種。各組都有專人管理,小組成員輪流為其定期澆水、擦抹灰塵,確保蘆薈及花盆的清潔衛生,并作好觀察日記。每周評比一次,評出管理得好、長勢好的小組,取其前面1、2、3、4名,在班上表揚并為小組“社會實踐”活動加分。

通過栽種蘆薈,學生體驗到蘆薈生命力極強,容易種植成活。看到自己親手栽種的一盆盆鮮嫩茂盛的蘆薈,大家都豐收了種植成功的喜悅。通過做觀察日記,細細記錄栽種的具體過程,又培養了學生學會科學實驗的良好習慣。

經過半年的辛苦,一盆盆茂盛的蘆薈,擺放在教室的四周,仿佛一個微型的花園,又似一個綠茵場,既美化了教室環境,又通過蘆薈鮮嫩碩厚的葉片充分吸收教室里的二氧化碳,不斷為大家營造著清新的空氣。那一盆盆郁郁蔥蔥的蘆薈還成為美術課唾手可得的寫生對象,偶有同學被蟲子叮咬、或者開水燙傷之類的,就取一小片蘆薈,以其汁液輕輕擦拭,效果極為明顯。

栽種蘆薈的過程,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不僅豐收了種植成功的喜悅,還體驗到勞動的快樂;不僅感受到蘆薈的環保價值,還能體驗到它的藥用價值。通過栽種,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蘆薈是集食用、藥用、美容、觀賞于一身的植物新星,其泌出物(主要有效成分是蘆薈素等蔥醌類物質)已廣泛應用到醫藥和日化中;蘆薈在中國民間被作為美容、護發和治療皮膚疾病的天然藥物;蘆薈的葉片中含有豐富的粘膠液體,這種液體具有防潰瘍、促進傷口愈合、刺激細胞生長和止血等作用。

栽種蘆薈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分工協作、各負其責,不僅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每一位同學積極參與的熱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學習書本知識的枯燥與疲勞,增添了實踐學習的興趣;還讓每一位學生在空閑時間有事可做,像這樣讓班上的事情件件有人管理,減少了許多無聊與紛爭,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使學風更濃厚、班風更純潔。

3 飼養小動物

為了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覺悟,培養他們的愛心,塑造人與自然的和諧理念,建設人類美好的家園,筆者布置了飼養小動物的課外活動課題。

為了很好地完成飼養小動物這一課題,筆者引導同學們以養小金魚、小蝌蚪為宜。將學生分成八個小組,要求每組自備一個規格大小相當的缸,每個缸至少養5尾小金魚或者5只小蝌蚪。

安排好課題、明確了要求之后,各小組及時行動,自湊零花錢,買了缸、小金魚、餌料,有的還買來小烏龜,抓來小蝌蚪,開始飼養。每天輪流派人換水、喂食、打理衛生等。經過兩個多月的飼養,小金魚、小烏龜、小蝌蚪無一傷亡,全都活蹦亂跳的。欣賞著自己的飼養成果,學生都很開心愉悅。

通過飼養小動物,學生更加喜歡小動物、愛護小動物,其動手、動腦能力進一步提高,愛心得到增強,耐心得到培養。這都有利于他們今后更好地學習和生活,逐漸成長為傳播愛心與和諧的使者。

4 制泡菜

泡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往往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可謂老少兼宜,居家生活,家家都有。制泡菜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飲食文化,特別是四川泡菜歷史悠久,名揚四海。

通過生物課堂知識的學習,筆者為學生設計了“自制泡菜”的活動課題。要求學生利用乳酸菌發酵的原理,回家自制泡菜。遇到問題可以向父母長輩、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咨詢請教。泡菜制好后,帶到學校來讓大家品嘗、評比,看誰做的泡菜味道純正、脆而不膩、清香可口,評出等級進行獎勵。

通過學生“自制泡菜”這一課外興趣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制作泡菜確實簡單易行、取材簡便、造價低廉;體會到泡菜由原材料到成熟的泡菜,運用了許多生物知識與原理,尤其是充分運用了微生物知識及原理。

第6篇: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范文

孩子發熱分兩種

【本刊記者】老人常說,“孩子是病一病,長一長”。這話說的是什么道理呢?

【武醫師】我以前曾經聽老前輩講過,說小孩發一次燒就是長一次腦子,不但長腦子,還長個。我仔細觀察過自己的孩子,確實像老前輩們所言。小孩前兩天還不會叫爸爸媽媽,發一次燒,退燒以后瞬間就會叫了。這其中是什么道理呢?中醫幾千年來有很多寶貴的經驗,拿發熱來講,傳統醫學是辯證對待的。對于嬰幼兒的發熱,實際上包括兩種:一種是生理性發熱,一種是病理性發熱。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發燒在臨床上往往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反應,而是一種生理性的發熱反應。生理性發熱對孩子的身體是沒有害處的,反而有利于孩子的生長。我女兒是我帶著長大的,我觀察她的成長過程,雖然她有時候也發熱,發燒到38度、39度,可是她還跟你玩,很有精神,頂多是發燒了,睡一會兒,出點汗,也沒有給她吃藥,體溫就恢復到正常狀態了。

我在臨床上看到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很多小孩出生100天后,突然間發熱了,家長看得心急火燎特別難受,趕緊去醫院,一針把熱退下來了,結果沒兩天小孩起了一身疹子。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醫生分不清兩種發熱,盲目用藥造成的。

生理性發熱古人稱為“變蒸”

【本刊記者】對于您說的孩子生理性發熱,中醫是怎么解釋的呢?

【武醫師】隋唐時期有個醫家叫巢元方,他寫了部醫學著作《諸病源候論》,其中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學術觀點——“變蒸”。什么叫變蒸?變就是變化,蒸實際上就是發熱,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就是變化當中的發熱,實際上也是指在發熱中嬰幼兒的肌體產生的一次生理性變化。在古人的描述中,有32天一蒸的,有64天一蒸的,有72天一蒸的,不盡相同。實際上,變蒸的過程打個比方就像生豆芽。把一把豆子放在水里,天天用涼水泡它,它永遠也長不成豆芽,要想它發芽,一定要有適當的溫度,溫度升高后,它才開始發芽、開始生長。小孩在生長發育當中,就有著類似的過程。嬰幼兒的變蒸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性發熱,對孩子的身體并沒有害處,反而有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可能有的家長會問:我的孩子已經三歲了,也沒有過一次變蒸呀?其實,小兒變蒸時,也不是只表現為發熱癥狀,孩子有幾天突然不愛玩了,懶了,也許這就是他正在進行著一次生長變化。

變蒸的另一種表現就是學齡前兒童的“生長痛”。有些學齡前的兒童常常向家長訴說:“媽媽,我的腿痛。”輕的一說就過去了,重的則痛得晚上睡不著,需要爸爸媽媽不斷用手去撫摸雙腿。家長擔心孩子腿受了傷或患了病,到醫院檢查后又都正常,沒有任何問題。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人體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一個時期體重增加占優勢,另一個時期身高增長占優勢,二者交替出現。當身高增長速度太快時,就會出現小腿肌肉腱牽拉感或疼痛感。這種疼痛多發生在晚上睡覺或白天午休時,一般不需要治療就可以自行緩解,家長不用擔心。

有關“變蒸”這一學說,在今天的醫學界仍有很大的爭議。有的醫生認為,只要發熱就是病理性的,不承認有生理性的發熱,然而,以我自身帶孩子的經驗以及多年來的臨床實踐,證實古人“變蒸”的說法確實是有道理的。

生理性發熱有三個特征

【本刊記者】 怎樣判斷孩子是不是生理性發熱呢?

【武醫師】 生理性發熱有三個特點:一是孩子發熱后(以低燒為主,偶爾出現高燒),給他個玩具還能抓、能玩,還能咿呀學語,跟你交流,依然有精神,不打蔫;二是耳朵發涼、屁股發涼;三是上唇內側出現“變蒸珠子”,即粟粒大小的白色泡珠。這種情況下,孩子的發燒是正在“變蒸”的表現,建議家長不要著急,別輕易給孩子服退燒藥。此時如果用藥物來治療,反而會影響他的生長發育。可以用毛巾浸溫水擰干后,擦孩子的腋下、大腿根、后背、前胸等部位用物理方法幫他降溫。

在飲食上,讓孩子吃清淡一些。如果孩子正在吃奶,做媽媽的飲食也要清淡一些。同時要隨時觀察孩子的發熱程度。注意給孩子補充水分,幫助孩子把這一關渡過去。一般情況下,按照以上幾點來做,孩子體溫就可以降下來了。

【本刊記者】 孩子的生理性發熱要持續幾天體溫才能恢復正常呢?

【武醫師】 一般來講一到兩天,你不管他自然就過去了,我自己小孩是這么帶的,我很多朋友我也是告訴他們這么帶小孩的,基本上長到五六歲、六七歲沒有吃過藥、輸過液。因為我們這些東西是從老祖宗那里挖掘出來的,比如說有的小孩扁桃體經常發炎,用上消炎藥也只能好幾天。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款“太和湯”,就是將開水沸騰5分鐘左右,晾涼后給孩子喝,效果非常好。

中醫也有很多治療小兒發熱的方法,比如說用拇指蘸點涼水在大椎穴上擦一擦,推一推,也有很好的退熱作用。我個人認為小兒還是生理性的發熱偏多一些,現在受風寒的情況不多,熱的情況倒有,吃飽了撐著的情況也有,所以從飲食上、服裝上調整一下,有的時候沒有必要非得去醫院。

比如說發生在我身上一個親身經歷的案例,我女兒在非典那一年下午放學回來說明天停課了,不用上學了,晚上12點就開始發燒,非典時期小孩發燒是多可怕的事情啊。我先給她推推大椎穴,后來用香菜的根部在她后背擦,一個小時左右,體溫慢慢從39度降到37度。

病理性發熱可以“母嬰同治”

【本刊記者】 剛才您詳細說了有關孩子生理性發熱的特征和應對方法,下面請您再接著說說病理性發熱。

【武醫師】 病理性發熱的判斷方法也很簡單。如果孩子發燒的時候沒有精神、昏昏欲睡、一摸耳朵也發熱、手腳冰涼,這個時候一定要去醫院,此時的發熱基本上屬于病理性發熱了。病理性發熱的原因有兩點,一是風寒,二是食積。

【本刊記者】 嬰幼兒體質嬌弱,他們出現病理性發熱時,有沒有一種好的治療方法呢?

第7篇: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范文

關鍵詞:靜電場 豫麥70種子 發芽率 活力指數

1.前言

科學發展到今天,隨著對靜電生物效應的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使得我們在研究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時,不能僅僅只考慮我們周圍環境中的空氣、陽光、水分、溫度、海拔、營養、氣候條件以及其他生物的影響,還必須考慮到電磁場――這一地球表面客觀存在的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種子的活力不僅影響農作物的出苗率,而且影響農作物的整個生長過程,最終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 所以增加種子的活力是提高農作物產量的關鍵因素。用靜電場對種子進行預處理是提高種子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2.理論分析

種子是作物個體生長發育的一個特定階段,由受精的胚珠發育而成,雖然不同的作物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存在明顯差異,但基本結構是一致的,一般均由胚根、胚芽和種皮三部分組成,使得整粒種子呈明顯的分層性。

種子各層內所含物質的化學成分、密度和介電常數差異較大,一般內層的含水量和密度大于外層。根據種子的這些特征,從物理學角度看,可以將種子當作一種非均勻介質。在靜電作用下產生極化,同時受到靜電力。根據電動力學原理可知,由于種子各層之間存在這樣的差異,使得種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產生極化應力和電致伸縮應力。

在靜電場的作用下,種子內部產生的極化應力和內伸縮應力不僅與種子各層之間的介電常數和密度有關,而且與外加電場強度有關。如果外加電場使種子產生的極化應力和伸縮應力適當,則可使種子膜表面磷脂分子構相在常溫態脫水時即可發生變化,進而導致膜相在常溫脫水態即可部分地發生變化,或趨于發生變化,因此種子在吸水中便很快完成膜相和功能的恢復,使得種子在浸泡時相應的離子外滲減小,浸泡液電導率降低。而過大的靜電場產生過大的極化應力和伸縮應力,不僅無助于膜相的恢復,而且可能會進一步破壞種子的膜相。同樣在靜電場的作用下,種子內部產生的極化應力和伸縮應力可以引起細胞內蛋白質、糖類、脂類等極性分子和金屬離子的定向排列,從而引起含鎂、銅、錳、鋅、鐵等金屬的酶的構相發生變化,激活相應的酶,使酶的活性增加。但過大的靜電場將產生過大的極化應力和伸縮應力,使酶的活性增加。但過大的靜電場將產生過大的極化應力和電致伸縮應力,使酶的結構遭到破壞,導致酶的活性降低。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種子經過適當強度的靜電場的處理后,其膜相可提前恢復或趨于恢復,而相應的酶的活性被激活,所以種子的發芽率、成活率提高,其苗和芽的抗旱能力得到增強。

3.實驗探究

3.1材料:種子為豫麥70(內鄉188),由內鄉縣農科所選育而成。

3.2方法:選擇飽滿、整齊一致的種子,每次處理為200粒。靜電處理設10min、20min和30min三個時間梯度;在每個梯度內,電場強度設1.0Kv/cm、2.0Kv/cm、3.0Kv/cm、4.0Kv/cm、5.0Kv/cm五個梯度,以不作靜電處理的種子對照,三次重復。在未作靜電處理及靜電處理后的種子中,各選飽滿種子100粒,放入培養皿中,加水后放入25℃恒溫箱中培養,做種子萌發試驗,實驗過程中每次觀察做記錄。萌發觀測時間15d左右,以最后全部正常發芽種子數的百分率計算發芽率,以發芽率前5d內正常發芽種子數占供試種子數的百分率計算發芽勢,用直尺量出萌發種子的胚根長度(cm),并計算平均簡化活力數。在靜電作用的時間梯度上,10min、20min、30min的發芽率平均提高4.7%、10.3%、18.9%,隨著時間的延長有較好的增加效果;胚根長平均增長0.17cm、0.21cm、0.27cm,略有變化,簡化活力指數分別為0.19、0.28、047,也有按一定比例增強的趨勢。在靜電強度1.0Kv/cm、2.0Kv/cm、3.0Kv/cm、4.0Kv/cm、5.0Kv/cm各梯度上,發芽率分別增加,發芽勢平均提高,均呈明顯效果。同樣,胚根長度、簡化活力指數兩項指標也隨強度增強而略有增加。

圖1經不同電場處理后種子的平均胚根長度 圖2. 不同電場處理后種子的活力指數

種子經過靜電場處理后,由于電場強度的不同,種子的發芽率和豆芽的抗旱能力有所不同。適當的電場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豆芽的抗旱能力,而過大的靜電場正好起著相反的作用。因為在靜電場的作用下,分層結構的種子在內部產生極化應力和電致伸縮應力適當,則膜和金屬的構相以及含金屬酶的構相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產生的極化應力和電致伸縮應力適當,則膜和金屬酶的構相朝著有利于種子萌發的方向變化,膜的功能得到恢復,酶的活性被激發,使得種子發芽率和抗旱性能提高。如果場強過大,導致種子內產生的極化應力和電致伸縮應力過大,膜相和金屬酶的構相遭到破壞,膜的功能不能恢復,酶的活性降低,使得種子的發芽率和抗旱性能降低。場強過高有相反的影響,而過低影響效果較小。這反映了電場的復雜性,也表明了生命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同的指標條件下生物系統對應外界響應的協調是不同的。種子只有在適當劑量的靜電場處理后,種子的發芽率、成活率以及種子的活力指數才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毛偉海。磁場對小麥的生物學效應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麥類作物,1997,17(1);51-53

【2】 習崗。外磁場對小麥萌發期過氧化物酶合成的影響及其激活效應[J].植物生理學報,1993,19(2);155-160

【3】 徐安起,等。磁場處理種子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山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58-62

【4】 閻立,馬安成,李小玲,李秀敏。靜電場對種子萌發生理化的影響[M],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2

【5】 葉波,魯巖,楊持,樸順姬,梁道明,梁運章。靜電處理牧草種子后效應試驗初報[A].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2

【6】 王振邦,高壓靜電場對綠豆種子活力影響的機理探討[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5

第8篇: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范文

【關鍵詞】 中學生物實驗 生物課堂教學 創新能力

生物學是一門集實驗性、實踐性及科學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學,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它越來越顯示出其二十一世紀領先科學的獨特魄力。生物課外實驗是初中生物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對生物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和延伸,因此生物課外實驗也就成為生物教材的重要內容,由于各種原因,不少教師沒能充分重視課外實驗的教學,不但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影響了學生綜合創新能力和素質的提高。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素質和創新能力。在新課改的今天,我認為更應該重視初中生物課外實驗的教學。

1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

由于課外實驗是在課堂之外進行的,所以實驗方案設計、實驗器材使用、實驗對象管理、實驗現象觀察和實驗結果分析、整理等環節均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也需要學生獨立解決,所以與課堂實驗相比,課外實驗更能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

2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課堂實驗由于受時間、空間、人數、器材等的限制,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機會大為減少,而課外實驗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學生家庭中進行,或者天地較為廣闊,或者參與實驗人數較少,再加上實驗延續時間較長,所用器材一般簡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這就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及動手操作的機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例如:在學習《練習使用顯微鏡》內容后,學生意猶未盡,上網查閱資料,利用廢舊物品自制簡易顯微鏡,觀察到了更多想要觀察的東西。

3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許多課外實驗均為探索性實驗,學生在實驗中通過動手操作、管理,親自觀察、記錄,并且動腦筋去比較、分析和思考,不僅獲取了新的知識,而且學會了探求新知識的方法。

4 有利于培養學生聯系實際的能力

生物學知識和人的生產、生活實踐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許多課外實驗的進行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生物學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變成自己的本領,掌握一定的技術及實際工作能力。

5 有利于鞏固和深化課內知識

由于受時間、地點等條件的限制,許多生物學知識的教學無法在課堂實驗中完成,單靠課內講授又不夠具體、直觀,所以學生較難掌握。如“種子萌發過程”,“根的向光性生長過程”等教學內容,在課堂實驗的有限時間內無法看到結果,課堂講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學生聽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對于這樣的內容,如果課后再輔之以課外實驗,既可克服時間限制,學生的觀察也會更具體、更直觀,當然也有利于鞏固和深化課內知識。例如:學生把發芽的土豆放在用鞋盒做成只有一個出口的黑暗“迷宮”里,幾天后,土豆芽就會通過這座黑暗“迷宮”找到光線的出口。

6 幫助學生處理好人際關系

很多的課外實踐都涉及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各自的組內將擔任一定的職務,有獨自完成一定的事務的責任,這從一定程度上煅煉了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而同時,學生在交流和做決定的過程中,往往由于觀念不同,經常會有矛盾產生。因此,在提倡勇敢表達自己觀點、堅持自己立場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讓步和包容的能力,從而發展學生處理矛盾的技能。課外實驗不但能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而且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同樣大有用武之地。為了使課外實驗達到預期目標,教師應做好下述幾方面工作。

6.1 建立課外實驗的新秩序。課外實驗學習的課堂應建立一種新紀律、新秩序,在自由與嚴格中平衡。建立學生內在的紀律,自我控制的紀律。在課外實驗之前,師生要共同制訂班級規則、學習規則,對規則進行必要的強化訓練,使外在的規則內化為學生內在的規則,達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6.2 做好充足的實驗準備。在進行課外探究實驗前,教師要對所探究的實驗內容、學生的情況進行充分的分析,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學生將要進行探究的內容、程度及時間安排,制定出一份詳盡的實驗方案,將實驗的目的、步驟、組織程序、所需器材等詳盡列出,進而提高課外實驗的可行性。師生在實驗前要對實驗方案進行充分溝通,在思想認識上形成一致,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實驗原理,明確實驗目的,進入完成實驗的良好狀態。

6.3 優化課外實驗時間。實驗所需時間是否過長,或者有該實驗是否具有較強季節性(如觀察某種植物的花結構),教師都要提前考慮周全。

第9篇:豆芽的生長過程觀察范文

關鍵詞:農作物;根系分泌物;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萌發率;胚根長

中圖分類號:S567.23;S154.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14-3631-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4.022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wheat, broad bean, oilseed rape root extracts on germination and radical length of Gentiana straminea seeds, wheat, broad beans and oilseed rape root were extracted and partitioned by distilled water and ethyl acetate and arrange G. straminea seeds germinate text. Then the extract was subject to G. straminea seeds germination and radical grow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at root aqueous phase extracts extracted by ethyl acetate had weak positive effect on G. straminea seeds germination and ridicle growth, with the increase of extraction times, the positive effect became weaken. Wheat root ester phase extracts extracted by ethyl acetate had unconspicuous effect. Broad bean root extracts had weak inhibitory effect; Oilseed rape had stronger inhibitory effect, with the increase of aqueous phase and ester phase extraction times, the positive effect became weaken; Oilseed root extracts had stronger inhibitory effect on germination and radical length of G. straminea seeds. Broad bean root extracts had weak inhibitory effect. Wheat root extracts had positive effect.

Key words: crops; root exudates; Gentiana straminea Maxim; germination rate; radicle length

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屬龍膽科龍膽屬麻花艽組植物[1,2],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3]記載的麻花艽主要品種之一,是一種常用的中藏藥[1,4],廣泛分布于青海的大部分地區,四川的西北地區,甘肅、、寧夏的部分地區[5]。由于制藥需求,大量采集野生麻花艽,藥源日漸耗竭,導致商品藥材價格不斷上漲,進一步加劇了野生種質資源的破壞[6,7]。人工種植技術成為既保護野生資源又保證市場供應,實現藥材可持續利用的主要方法[6]。

植物的化感作用是植物通過向環境釋放次生代謝產物即化感物質而實現的[8]。植物根系在其生長過程中向土壤釋放的滲出物、分泌物、植物粘液、膠質和裂解物等被許多學者統稱為根系分泌物。近年來,化感作用研究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并在生產實踐中加以應用[9],有些植物其分泌物中生物活性物質有利于其他某些植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從而促進其生長[10]。前人對油菜、蠶豆和小麥的根系分泌物有一定的研究,得出了相應的結果,如油菜根系分泌物其化感效應對小麥的影響程度最弱,對小麥的種子發芽率、幼苗根長均表現出促進作用,而對小麥幼苗其他生長特性以及油菜、蠶豆和玉米幼苗的所有生長特性均表現為抑制作用[11]。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總量隨著蠶豆枯萎病抗性的降低而升高[12]。小麥根系分泌物及伴生小麥改變了土壤真菌群落結構[13]。將麻花艽套種于農作物中,農作物發芽生長快,形成麻花艽發芽所需要的陰濕的仿生條件[14],有利于人工栽培麻花艽種子的萌發。在麻花艽與不同農作物套種的實踐中,發現小麥套種田的麻花艽出苗率高,而蠶豆、油菜田的麻花艽出苗率極低,甚至為零[15]。小麥、蠶豆、油菜的根系分泌物對麻花艽種子的萌發是否有化感作用,目前尚未發現這方面的報道。研究小麥、油菜及蠶豆的根系分泌物對麻花艽的化感作用,可以豐富禾本科、十字花科、豆科作物與龍膽科植物的化感理論,優選適宜與麻花艽套種的農作物,指導麻花艽的人工栽培技術,對提高麻花艽產量、品質,增加藥農收入及保護高原的生態環境有重要的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本試驗采用小麥、蠶豆和油菜作為供體植物,麻花艽為受體植物。小麥品種為阿勃,蠶豆品種為青蠶11號,油菜品種為青雜3號,麻花艽種子為2011年采取的野生麻花艽種子種植后2013年采收的種子,以上品種均由青海大學農牧學院農場提供。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二因素完全隨機設計。因素A為A1小麥、A2蠶豆、A3油菜。因素B為B1清水對照、B2原液、B3原液稀釋10倍液、B4原液稀釋100倍液。

1.3 試驗方法

1.3.1 麻花艽種子表面消毒 將麻花艽種子用1%(v/v)次氯酸鈉溶液在超聲波清洗器中處理3 min,用去離子水清洗后再用75%(v/v)乙醇超聲1 min,然后用去離子水沖洗至無色,晾干備用。在培養皿內(直徑90 mm,高20 mm)鋪雙層濾紙,加入適量去離子水,然后在濾紙上均勻鋪直徑10 mm的玻璃纖維濾紙(Whatman GF/A)約60片,將表面消毒晾干后的麻花艽種子均勻撒到玻璃纖維濾紙片上,每皿25~45粒,在25 ℃的黑暗條件下備用。

1.3.2 乙酸乙酯萃取水培農作物根系分泌物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將供試的小麥、蠶豆和油菜種子采用和麻花艽相同的方法進行表面消毒,晾干分別放置小麥400粒、蠶豆200粒、油菜400粒,在豆芽機(康源牌自動豆芽苗菜機)中進行培養,待各種子發芽長根時開始,每隔3 d放入等量的活性炭(100 g用紗布包裹),共收集3次。

農作物根系分泌物的萃取分離參考賀鋒等[16]方法。具體如下:將活性炭取出,過濾除去水分,放入燒杯中,加入丙酮(丙酮的量需淹沒活性炭頂部),將燒杯放入超聲清洗機中超聲3 min,取出后用布氏漏斗進行抽濾1~2次。將濾液經旋轉蒸發儀(ER-52A型,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減壓濃縮,濃縮物先用去離子水溶解,得到50 mL根系分泌物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少量不溶于水的物質用乙酸乙酯溶解后倒入分液漏斗中。按乙酸乙酯與去離子水1∶1的比例萃取根系分泌物水溶液,得到第一次的乙酸乙酯相與水相的根系分泌物溶液,再在乙酸乙酯相溶液中重復以上萃取過程,得到第二次、第三次3次的乙酸乙酯相與水相的根系分泌物溶液。對每次乙酸乙酯相與水相的根系分泌物溶液以清水為對照,原液、稀釋10倍和100倍液為基液進行麻花艽種子的發芽試驗。

1.3.3 發芽試驗 在直徑90 mm的玻璃培養皿中,邊緣擺放含麻花艽種子的玻璃纖維濾片,中間放置一個保濕的三角濾紙片,用移液槍吸取以上3種濃度100 μL浸提液加到種子上,每個濃度4次重復。用Parafilm封口膜將培養皿密封,在25 ℃培養箱內黑暗培養13 d,在顯微鏡下觀察麻花艽種子發芽率和胚根長,以去離子水處理作為對照。

1.4 指標測定和數據處理

1.4.1 發芽指標測定 麻花艽種子培養13 d后統計發芽率。發芽率(GR)=(萌發的種子數/播種數)×100%。

1.4.2 生長指標 發芽試驗結束后,采用常規測量方法測量每皿萌發的麻花艽種子的根長。

然后將發芽率和根長轉化為RI值后進行比較。RI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RI=1-C/T (T≥C)

T/C-1 (T

式中,C為對照值,T為處理值,RI>0表示促進作用,RI

2 結果與分析

2.1 根系分泌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水相對麻花艽種子發芽率RI值的影響

對3種作物根系分泌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水相對麻花艽種子發芽率RI值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小麥B1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發芽率RI值與B2、B3、B4處理均無顯著差異;蠶豆和油菜B1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發芽率RI值與B2、B3處理均有顯著差異,表現出隨著不同萃取物水相濃度的降低,其根系分泌物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的發芽率降低,RI的絕對值減小,其抑制強度逐漸變弱。小麥根系分泌物水相浸提液不同稀釋濃度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發芽率的RI值均大于零,高于蠶豆處理和油菜處理,說明與清水對照相比,小麥根系分泌物對麻花艽種子的發芽有促進作用,而油菜根系分泌物對麻花艽種子發芽的抑制作用最強,蠶豆的抑制作用較弱。

2.2 根系分泌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酯相對麻花艽種子發芽率RI值的影響

對3種作物根系分泌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酯相對麻花艽種子發芽率RI值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小麥B1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發芽率RI值與B2、B3、B4處理均無顯著差異。蠶豆和油菜B1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發芽率RI值與B2、B3處理均有顯著差異,表現出隨著不同萃取物酯相濃度的降低,其根系分泌物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的發芽率降低,RI絕對值降低,其抑制強度逐漸變弱。小麥根系分泌物酯相浸提液處理麻花艽種子萌發率的RI值高于蠶豆處理和油菜處理,說明小麥根系分泌物對麻花艽種子發芽的抑制作用最小,蠶豆次之,油菜的抑制作用最強。

小麥根系分泌物的酯相浸提液處理的麻花艽種子萌發率的RI值有正有負,其絕對值均小于0.12。蠶豆和油菜處理的麻花艽種子萌發率的RI值均為負值,其中,蠶豆處理的麻花艽種子萌發率的RI絕對值在0.06~0.33之間,油菜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發芽率的RI絕對值在0.13~0.69之間。說明小麥根系分泌物酯相浸提液對麻花艽種子萌發影響最小,蠶豆有輕微的抑制作用,油菜有強烈的抑制作用。

2.3 根系分泌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水相對麻花艽種子胚根長RI值的影響

對3種作物根系分泌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水相對麻花艽種子胚根長RI值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小麥和蠶豆B1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的胚根長RI值與B2處理有顯著差異,油菜B1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的胚根長RI值與B2、B3處理均有顯著差異。表現出隨著不同根系分泌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水相濃度的降低,其根系分泌物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的胚根長增長,RI值的抑制強度逐漸變弱。小麥根系分泌物水相浸提液處理麻花艽種子胚根長的RI值高于蠶豆處理和油菜處理,說明小麥根系分泌物對麻花艽種子的胚根長的抑制作用最小,蠶豆次之,油菜的抑制作用最強。

小麥根系分泌物的水相浸提液處理的麻花艽種子胚根長的RI值均為正值,蠶豆和油菜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發芽率的RI值除B4處理為零外均為負值,蠶豆處理的麻花艽種子胚根長的平均RI絕對值大于油菜處理,表明根系分泌物水相浸提液的高濃度抑制麻花艽種子胚根的生長作用強,低濃度抑制作用弱。說明小麥根系分泌物水相浸提液對麻花艽種子胚根長的生長有輕微的促進作用,蠶豆有輕微的抑制作用,油菜有強烈的抑制作用。

2.4 根系分泌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酯相對麻花艽胚根長RI值的影響

對3種作物根系分泌物乙酸乙酯萃取物酯相對麻花艽胚根長RI值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3種農作物B1處理的麻花艽的胚根長的RI值最高,小麥和蠶豆B1處理的麻花艽胚根長RI值與B2、B3處理有顯著差異,油菜B1處理的麻花艽胚根長RI值與B2、B3、B4處理均有顯著差異。表現出隨著不同農作物乙酸乙酯萃取物酯相濃度的降低,其根系分泌物處理的麻花艽種子的胚根長變長,RI值的抑制強度逐漸變弱。小麥根系分泌物乙酸乙酯萃取物酯相浸提液處理麻花艽種子胚根長平均RI值高于蠶豆處理和油菜處理,說明小麥根系分泌物對麻花艽種子發芽的抑制作用最小,蠶豆次之,油菜的抑制作用最強。

小麥、蠶豆、油菜根系分泌物的酯相浸提液處理的麻花艽種子胚根長的RI值均為負值。說明根系分泌物酯相浸提液的高濃度抑制麻花艽種子胚根的生長作用強,低濃度抑制作用弱。同種稀釋濃度下,小麥處理的麻花艽種子胚根長的RI大于蠶豆處理,蠶豆處理的麻花艽種子胚根長的RI大于油菜處理,表明油菜根系分泌物酯相浸提液對麻花艽種子胚根長的生長的抑制作用最強,其次是蠶豆,小麥的抑制作用最弱。

3 小結與討論

對小麥、蠶豆和油菜種子進行水培,用活性炭吸附獲取根系分泌物,再用丙酮萃取出根系分泌物濃縮,分別用去離子水和乙酸乙酯再萃取小麥、蠶豆和油菜根系分泌物,得到水相根系分泌物浸提液和酯相根系分泌物浸提液。然后用水相和酯相根系分泌物浸提液刺激麻花艽種子進行發芽試驗,測定不同處理麻花艽種子萌發率和胚根長。分別分析3種作物根系分泌物水相浸提液和酯相浸提液刺激下,不同稀釋濃度的麻花艽的發芽率和胚根長。結果表明,無論是根系分泌物水相浸提液還是酯相浸提液,油菜根系分泌物對麻花艽種子萌發、胚根生長的抑制作用最強,蠶豆根系分泌物對麻花艽種子萌發及胚根生長抑制作用較弱,小麥的根系分泌物水相浸提液對麻花艽種子萌發及胚根生長有輕微的促進作用,小麥的根系分泌物酯相浸提液對麻花艽種子萌發的影響不明顯。

3種農作物根系分泌物萃取相的濃度越低,對麻花艽種子萌發及胚根生長抑制作用越弱。油菜根系分泌物萃取相的濃度越低對麻花艽種子萌發和胚根生長抑制作用越弱;小麥根系分泌物萃取相的濃度越低對麻花艽種子萌發及胚根生長促進作用越弱。這可能是造成小麥套種田的麻花艽出苗率高,而蠶豆、油菜田的麻花艽出苗率極低[10]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同一農作物的根系分泌物,其水相浸提液和酯相浸提液對種子萌發和胚根生長的影響存在差異。初步推斷根系分泌物水相浸提液主要含有一些水溶性物質,酯相浸提液主要含有酯溶性物質,化感物質有差異。其次種子萌發和胚根生長所需的化學物質不同。這些化學物質的具體成分及其對種子萌發及胚根生長的作用機理等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尚武.青海植物志[M]. 第三版.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HO T N,LIU S W. A Worldwide Monograph of Gentiana[M].Beijing:Science Press,2001.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4] 楊永昌.藏藥志[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5]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6].第62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

[6] 李永平,李向陽,田 豐,等.青海境內麻花艽野生種質資源調查研究[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3,30(3):71-75.

[7] 王 笠,許 亮.麻花艽的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6):17-19.

[8] 張愛華,郜玉鋼,許永華,等.我國藥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進展[J].中草藥,2011,42(10):1885-1890.

[9] 王玉彥,吳鳳芝.間混套作間套混作中的化感作用及其研究方法[J].北方園藝,2009(8):136-139.

[10] 王延鵬.植物間化感作用研究概況[J].山東林業科技,2008(3):84-88.

[11] 楊瑞吉.油菜根系分泌物對不同作物幼苗生長的化感效應[J].生態環境,2006,15(5):1062-1066.

[12] 董 艷,董 坤,湯 利,等.蠶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含量與枯萎病的關系[J].土壤學報,2015,52(4):919-925.

[13] 吳鳳芝,李 敏,曹 鵬,等.小麥根系分泌物對黃瓜生長及土壤真菌群落結構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14,25(10):2861-2867.

[14] 田 豐,李永平,俞科賢,等.青藏高原麻花艽仿生栽培技術研究[M].作物雜志,2012,32(2):122-124.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九色视频| 日日摸夜夜搂人人要| 图片区小说校园综合| 免费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两根硕大一起挤进小h| 精品香蕉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天天性色 | 女人张开腿给人桶免费视频| 同城免费妇女寂寞| 五月综合色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激情网| 男人边吃奶边做边爱完整|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鲁一鲁中文字幕久久|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国产粗话肉麻对白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97人洗澡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 国产一级理论免费版|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精品剧情v国产在免费线观看| 娇bbbb搡bbbb|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4hu44四虎在线观看|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胸大的姑娘动漫视频| 好男人社区www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1024视频在线| 欧美性xxxx偷拍|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五月天综合视频| 蜜柚直播在线播放| 尤物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黄色网站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