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資源管理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開放性。
開放性是指班級打破教室和學校的界限,使老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更加方便、快速。
(二)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通過利用網絡和計算機,實現主體間的多項交流與互動。交互性是網絡管理區別于傳統管理最明顯的特點,學生和老師可以通過微信、QQ等社交軟件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的同步交互,也可以通過設立公告欄、電子郵箱等進行異步交互。這種交流的不可見性,使學生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真實想法,是傳統的管理工作無法做到的。
(三)豐富性。
網絡資源具有豐富性,利用網絡資源,如文字、聲音、圖像和影視等,給班級的管理帶來了豐富、生動、活潑等特點。
(四)主動性。
在網絡上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去選擇自己想要感受的內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和強迫他們去接受管理。因此更容易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
二、措施
我認為網絡資源在班級管理中的使用,可以分為以下幾點論述:
(一)利用計算機建立班級檔案
將學生的基本信息、家庭情況、父母聯系方式、日常表現、成績、考試名次、升降情況、獎勵懲罰等信息錄入計算機,形成電子的學生檔案和班級檔案。將這些檔案保存起來,避免班主任在日后做重復的工作,即當有需要時,調出檔案即可,這樣班主任只需要更新信息,大大節省了班主任的工作時間。學會利用相關軟件,如excel、spss等統計學生的成績、平均分、排名等,比起人力統計,節省時間,而且結果清晰明了。同時,信息的電子化便于在各個任課老師之間傳閱,方便任課老師之間、任課老師和班主任之間的溝通,也方便了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班主任可以將此檔案發給家長,使家長能夠簡單明確地掌握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變化和表現。
(二)利用微信、QQ等社交軟件加強交流
現如今,每位學生都在使用手機,學生們會建立自己的班級QQ群、微信群,在各類社交軟件上進行交流,老師可以加入這些班級群,這樣可以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老師時常在群里和同學們聊天,會使同學們覺得老師很親近,打破學生與老師的陌生感,也方便老師掌握和了解學生們的想法和班級現狀。同時老師也可以建立家長的QQ群、微信群,老師在群里與所有的學生家長溝通,仿佛像是每天都可以開家長會一樣,將班級和學生的情況及時的反應給家長,學生家長也可以在群里互相溝通,交流孩子的表現和教育方法以及對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看法和意見。
(三)利用群共享、網盤等平臺共享學習和班級資料
老師可以通過各個平臺,上傳學習資料,比如卷紙、上課的課件、優秀的學生作業、范例、學校的經典教學視頻等,使資料打破空間和時間的界限,讓每一位需要的同學可以方便及時地得到資料,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上傳資料,進行資料共享,讓資料被充分的利用。
(四)利用網絡優化班級管理
老師可以建立班級管理留言板,讓學生在網絡上對班級的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見,老師還可以在網絡上發起投票,征求班級同學對某一些班級管理的看法,讓同學們參與班級的管理,自己制定班規,改變班級管理方式,優化班級管理,提高學生參與和遵守的積極性。
(五)利用網絡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在煤礦機電管理工作中,網絡自動化監測控制系統集成日益重要,煤礦開采、經濟繁榮與科學技術進步、創新能力提升之間的關系,從來不曾像今天這樣緊密。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的發展,近現代產業革命的進程,都充分表明,全球性經濟危機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創新突破和新的科技革命。從這個意義上講,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網絡自動化監測控制系統集成,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就業崗位和新的社會發展模式,是應對經濟危機沖擊的根本出路;同時,也為產業升級、經濟轉型提供了動力和契機。機電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分布式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了基于Web的生產數據集中管理和可視化調度指揮,提高了機電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能實時監測監控各個礦井機電設備的安全狀況,避免和減少機電設備安全事故的發生,對煤炭企業實現安全、文明、科學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實現網絡自動化監測控制系統集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網絡信息資源在煤礦機電管理中的應用
綜合運用網絡技術、Web技術、數據庫技術、軟件工程技術、系統集成技術是煤炭企業機電管理在網絡信息資源應用的方向和重點,能夠很好的處理機電管理信息的集成處理與、生產信息的集成與可視化、各種管理信息系統的規范與集成,建立一個企業機電管理自動化體系。實現網絡信息資源在煤礦機電管理中的信息化應用,能使機電大型設備得到集中控制,為煤礦企業的煤礦采掘、供電、排水、提升、運輸等一系列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實現煤礦企業機電管理在實時數據流、信息流等各個領域的良好集成和共享。
3網絡信息資源在煤礦自動化系統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梧桐莊礦煤礦企業建立的綜合自動化集成系統是以千兆環網為基礎,以自動化控制中心為核心,集成排水系統、供電系統、主運系統、副提系統、人員定位系統、原煤運輸系統、水文及雨量監測系統、通防監測系統、主通風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子系統的綜合自動化系統。該系統主要實現以下功能:
3.1借助網絡的集成,實現了統一的數字化信息處理和控制平臺
在梧桐莊礦煤礦企業自動化系統煤礦機電管理中,敷設了3萬余米主光纜,安裝了9臺主交換機,地面4臺環網千兆交換機,其中,部署2臺千兆核心交換機在自動化控制中心,為每臺交換機配置UPS不間斷電源,支持2小時延遲,井下5臺千兆隔爆交換機,為井下每臺交換機配置礦用隔爆不間斷電源,支持2小時延遲。這樣,就實現了一個從地面到井下的環形網絡,能夠進行礦井各種監控,并且能夠監測信息的共享、集成、融合和信息綜合利用,提供生產、安全層面的基于信息融合技術的決策支持,提高礦井安全生產指揮決策的科學性、有效性。
3.2為自動化控制室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供電電源
在煤礦機電管理中,可能出現一些突發事件,從而導致出現斷電再通電的電流沖擊,為此,該系統為拼接單元設計了電源保護,為自動化控制室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供電電源,為機電設備的正常安全運行提供良好的保障。與此同時,在配電柜中接入了防雷裝置,使機電設備在遭受雷擊等一些惡劣事件時仍然能夠正常工作。
3.3實現了實時監控
自動化控制中心可以對子系統的工況及環境參數進行實時、準確的采集。軟件集成和網絡傳輸共同構成了自動化控制中心系統平臺,可實現實時監控。同時,該系統在物理上和邏輯上充分考慮了硬件和軟件冗余,當某子系統的通訊或元器件出現故障時,整個網絡傳輸性都不會受到影響。
4總結
本刊特約通訊員(以下稱“通訊員”):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是一所有著豐厚文化底蘊的現代化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條件優越,科研氛圍濃厚。近幾年,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校本資源庫的建設,為學校的現代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請您介紹一下目前學校整個資源庫的建設狀況。
雷玲校長(以下稱“雷玲”):教育資源庫具有“教育教學資源共享、信息交流、網上教學和遠程教育”等功能,打破了傳統教育在時間和空間上所受的限制,它能使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每一所學校和每一個家庭都能得到豐富的教育教學信息,能使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受益。大量的、優秀的教育教學軟件和豐富的各學科教育教學資源庫對于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我校于2002年2月參與了西安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十五”立項課題――《交大附小校本資源庫的研究》,通過幾年的努力建設已順利結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整個資源庫建設的主要來源有三個:一是搜集、整理互聯網上大量的免費資源;二是購置K12、中教育星等教育軟件公司的商品資源;三是我校自主構建的資源,包括本校教師和學生自主構建的資源,注重實用,匯集了我校師生的教育智慧。主要自主構建的資源平臺包括:課件、教案下載資源,包括各學科教學課件、各學科優秀教學設計等;網絡教研資源平臺;教師博客資源系統;vod視頻點播資源系統;電教資源管理系統;學生成績統計管理平臺;學生博客資源系統;學生作品資源庫,包括學生電腦動漫作品、學生電子板報作品、學生個人網頁作品。
通訊員:資源庫的建設與具體的教學教研是怎樣進行結合的呢?
雷玲:學校將資源庫的建設與具體的學校教育科研業務緊密結合,做到在建設中使用和在使用中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信息化。如:組織教師利用學校網絡教研平臺進行教研活動;使用vod視頻點播資源庫及電教資源庫,觀摩優秀教師課堂實錄及專家報告;利用教師博客進行討論研究,撰寫相關研究的教育作品。為了更好地將教研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去,學校每年還分學科開展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整合課程與專題資源庫及特色網站的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師生與網絡的多邊交流溝通機制,使教學信息在師生心靈“碰撞”中迅捷傳播。
通訊員:眾所周知,資源庫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優質的軟硬件基礎,而且要求教科研各方也要均衡發展。從全國范圍來看,西安交大附小地處我國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請問,學校花巨資建設網絡環境的校本資源庫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雷玲:為了順應教育信息化的時代要求,學校投資建設這樣的網絡環境資源庫的目的出于以下四種考慮:
(1)實現校內的教育資源共享,進行基于資源庫和網絡支撐平臺為課堂教學服務校本教學體系的研究。
(2)西安地區的學校目前也正積極地努力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各種原因影響造成有的教師對電教媒體的理解和運用的機械化、簡單化。有些學科雖然運用了教學資源,但教學效果還不夠理想,而自主開發的課件資源更是離教學精品課程資源還有一定的差距。為此,學校作為西安示范小學,深覺有責任、有必要推進網絡資源,推進教師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學生的數字化學習。
(3)希望能探索一條網絡多媒體資源庫建設與學校網絡教研相結合的創新之路。通過實現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提高教學效率,進一步發揮我校在中西部地區的輻射作用。
(4)希望資源庫的建設能為日后西安交大附小網校的建成奠定基礎,以最優質資源面向西北地區乃至全國推廣。
通訊員:校本資源庫單靠學校教師開發,存在開發資源的條件和時間制約。今后,學校將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優質資源的動態更新?對于下一步的校本資源庫的發展有何打算?
雷玲:今后我們將一方面通過校際交流、網絡下載、購買、組織教師開發等多種途徑,繼續擴充校本資源庫的積件數目和增加教學優質資源的數量。另一方面會繼續通過采取一定的管理、評價機制來保障學校老師們對優質資源的動態更新,在不斷提高教師自身信息技術素養的同時更進一步地提高資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