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零售醫藥行業前景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醫藥物流中心;物流外包;物流信息;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5 文獻標識碼:A
一、醫藥物流及其現狀
醫藥物流在我國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并很快成為行業物流的熱點,這充分說明了其將會帶來的巨大潛力和成本節約。但筆者通過對醫藥物流企業進行實地調查,并對不同相關主體進行訪談時發現,目前人們對醫藥物流的認識還不夠深入,醫藥物流的現狀不容樂觀。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供的數據,目前全國藥品批發企業1.65萬家,零售企業近14萬家,全國零售藥店總數12萬家、藥品生產企業6300多家。醫藥商業平均每年以18%的比率增長。但與發達國家同類企業相比,我國醫藥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年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的只有800余家,銷售額最大的中國醫藥集團、上海醫藥股份公司、九州通集團有限公司也分別僅占醫藥市場銷售總額的3%~5%左右。【1】
從總體上來看,醫藥物流呈現出以下六大特點:
(1)我國醫藥物流企業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現象,其中“一小”指大多數企業規模小。據統計,目前我國醫藥物流企業幾乎90%為小型企業。 “二多”指企業數量多、產品重復多。目前全國藥品批發企業1.65萬家,從事零售業的有11.9萬家,實現的年醫藥銷售額卻不到全球市場的10%。同時所經銷的產品種類重復性強,我國生產的化學藥品97%都是仿制藥品。新藥的創新研制能力及制劑水平低下,創新藥物很少。“三低”是指企業集約度低、利潤率低、管理效能低。近年來我國醫藥行業的毛利一直在下降。據中國醫藥商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藥品批發行業的平均毛利率為12.6%,而平均費用率卻達到12.5%。美國醫藥批發行業的平均毛利率為5%,平均費用率只有3%~4%,平均商業純利潤率達到l%~2%。與此同時,在行業內,特別是眾多小型企業的散、亂、差的現象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行業素質的升級需要靠一定的時間過程實現。
(2)物流運作手段較為基本和原始。我國目前的醫藥物流企業采用的是倉庫、車輛和人員的堆積方式,實現以人工為主的商品儲運,管理效率不高,流通方式落后,因此面對更大的商品吞吐,效率、速度、準確與成本等因素對發展造成影響。
(3)管理方式較為簡單和粗放。國內醫藥商業企業大部分仍沿襲傳統的運營模式,大都以具體業務操作為主要方式,管理環節較為薄弱,管理人才較為缺乏,管理制度不甚健全,目前僅有少數企業初步建立局部支持功能的物流信息管理及業務支持系統,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的信息及物流管理系統有待今后逐步導入和使用。
(4)產品市場實行區域性銷售政策。藥品生產廠家對自身產品普遍按照我國行政區劃推行區域銷售政策,一般禁止和限制經銷商竄貨,即跨區域銷售。醫藥行業的這一特性造成我國現階段大部分批發商業長期處于區域性的銷售地位,對醫藥物流的發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5)品種的資源占有程度是企業實力的體現。作為分銷商,如果沒有貨源,意味看只有死亡。醫藥物流企業競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其產品采購力量的競爭,對銷售客戶實現“一站式服務”主要體現在產品齊全、數量巨大、經營品種的豐富多樣。大凡國內較有實力的醫藥物流企業,其商品采購資源力度必定強大。
(6)醫藥物流分銷主要以多級分銷形式為主。即處于區域核心城市的一級大型醫藥物流分銷商憑借其強大的儲運能力向所覆蓋區域的地、市、縣二、三級醫藥批發商銷售,地、市、縣醫藥批芨商憑借其具備配送能力和掌握的區域客戶資源在當地向醫院、診所和藥店等終端零售商進行銷售。在此基礎上還存在面對城區的中小型區域倉儲配送形式、面對醫院的區域性純銷形式、面對單一產品的招商形式等其他類型。
二、發展醫藥物流的對策探討
上述分析表明醫藥物流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它的運作過程不同于普通產品。發展醫藥物流必須以物流業務流程為基礎,將醫藥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高度集成,從而提高市場的反應速度。由于醫藥物流的完善是一個系統的問題,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協調才能適應當今醫藥物流市場的發展需求。
1.國外醫藥物流發展的經驗借鑒
根據我國醫藥物流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不難看出我國的現代醫藥物流起步較晚,起點較低。由于現代醫藥物流的技術和管理源于發達國家,因此在發展我國醫藥物流的同時,有必要借鑒這些國家的經驗。
(1)獨立的行業協會起到了溝通醫藥物流市場供需雙方的橋梁作用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醫療物流管理協會NACDS成立于1933年,現擁有會員190個連鎖藥店經營企業,2200家供應商,130個國際會員。首先,協會積極與政府合作,創造良好的行業環境,并在法規制定方面,提出建議,還為會員積極介紹、推廣和聯系藥店經營品種。其次,協會組織提供場地,零售商與供應商在會上見面,洽談合作,分享信息,協會不參與談判內容。NACDS每年針對醫藥物流主題而舉行物流管理會議,參展的都是物流技術和服務的提供商、硬件設施與軟件設施的供應商以及大型的產品生產廠家,參會的則大多是零售商。雙方在會上就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務交換意見。
(2)運用連鎖經營與醫藥物流配送業相互支持的發展模式降低醫藥物流成本
連鎖經營既實現了集中統一管理,保證了企業的信譽,又實現了小店面與大管理的結合,是一種比較成功的商業拓展模式。日本的連鎖經營是從20世紀20年代末從歐美引進的,經過70多年的發展,達到鼎盛階段,已成為連鎖經營的第二大國。據日本連鎖協會介紹,目前零售業中有74%的店鋪經營的商品是通過物流配送中心加工配送的,70%以上的連鎖店、90%以上的大型雜貨店都有物流配送中心。這是因為物流配送中心是連鎖經營的關鍵環節,是連鎖經營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連鎖經營的集中化、統一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物流配送中心來具體實現。
(3)建立現代化的醫藥物流配送中心,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務
醫藥物流企業適當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會使單位物流成本大幅度削減,服務效率提高,從而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2.發展醫藥物流的建議
筆者到醫藥物流企業進行實地調查研究,走訪不同的相關主體并查閱一定的相關文獻資料,對發展醫藥物流特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1)提高醫藥物流產業的集中度
醫藥物流行業是一種規模經濟效益顯著的行業,要按照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原則組織建設,提高醫藥物流產業的集中度,首先要加快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賦予大企業、大集團更大的投融資權利,對符合規模經濟要求、有利于增強我國醫藥物流產業競爭力的企業項目,應不分企業性質都能夠給予重點的支持。其次,針對目前我國醫藥物流領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普遍規模較小的問題,優化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的發展路線,在不占用大量固定資金的前提下,使其能夠更自由的協凋生產運作,增強企業的柔性化管理,從而降低物流運作成本,提高信息的及時性與準確性,以滿足醫藥物流市場的需求。
(2)規劃醫藥物流的市場結構
針對醫藥物流市場結構的不合理,一方面,采取以市場為手段,盡可能的打破地方保護,推動優勢醫藥物流企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兼并和資產重組,這是實現市場結構轉換的強大杠桿;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在市場結構轉換中的重要作用,具體包括:第一,大力推動醫藥物流企業兼并重組;第二,通過綜合配套改革,為大型醫藥物流企業集團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第三,要盡快要進一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減少政府的行政干預,簡化企業購并的審批程序,減少企業向集團化發展的行政;第四,盡早消除地方保護主義,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促進各種優勢企業要素的合理流動和資產重組。
(3)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醫藥物流具有社會化、系統化、網絡化的特點,對物流功能、要素進行整合是增強醫藥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發展醫藥現代物流的關鍵問題。
現在中國的制藥企業、醫藥批發企業以及醫藥零售企業都在投資建設自己的物流中心,顯然,這種形式的物流中心容易造成物流資源不能充分利用,物流各環節割裂,長期來看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建設及經營成本也相對較高。
筆者認為,要想建設真正意義上的醫藥物流中心,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首先,真實評估自身需求。物流不一定是進口的設備、先進的系統,而是服務的理念和態度。一些企業不顧自己需求,盲目實施物流項目,殊不知如果能用低廉的人工完成的分揀,卻一定要用物流分揀設備,這種行為恰恰就違背了物流降低成本的最終目的。因此,企業在建設醫藥物流中心的時候,要真實評估自身需求,清楚物流中心能為自己帶來什么以及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其次,推進醫藥物流的質量控制。藥品為關系國計民生的產品,在生產流通等各環節必須嚴格把關,同時在藥品質量控制及藥品監督上必須到位,這是我們醫藥物流必須協助整個醫藥質量監控的一個重要環節。此外,醫藥物流的逆向物流問題也是我們必須納入考慮范圍的因素。如果藥品發生了質量、過期問題等,就必須對藥品進行處理,那么如何處理?誰來處理?如何監控?這是醫藥物流必須協助完成的事情,而且除了進行逆向物流的成本核算之外,還要進行逆向物流規劃和監控。
最后,需要中立方的介入。生產(制造)企業做物流己經不是新鮮事,然而,這樣不僅會帶來客戶定位的尷尬,而且也不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企業的競爭對手往往會對此類物流服務有戒心,甚至敬而遠之。因而,在建立此類物流中心的時候,需要對其未來的客戶做準確的定位,并盡量保證中立方(如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的介入。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醫藥物流中心在客戶開拓和正常運營方面沒有障礙,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鑒先進醫藥物流企業的經驗,在中心規劃和市場運作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從而集中精力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4)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
目前我國醫藥物流行業毛利繼續呈現總體下降趨勢,而物流費用卻連續幾年居高不下。技術障礙,特別是信息化水平落后是制約我國醫藥物流最主要的原因。因此盡快實現醫藥物流行業的物流信息化己成為當務之急。
物流信息化并不是對原有物流系統的全盤否定,而是對其進行升華,使之趨向高效和合理,使物流的時間和空間得到拓展。由于醫藥物流企業的整體物流水平低下,因此,優化醫藥物流企業內部的物流作業也是加快醫藥物流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問題。圖1就反映了某醫藥物流企業實現信息化以后對其供應鏈系統制定的總體目標。
根據供應鏈系統的總體目標,醫藥物流企業就能通過網絡實現信息共享,使得數據能快速、準確地傳遞,大大提高了庫存管理、裝卸運輸、采購、訂貨、配送、訂單處理等的自動化水平。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原有的配送體系實施流程再造,有效地利用和管理現有的物流資源,在企業商品運輸合理化、商品出入庫自動化和庫存信息化方面精心優化管理,提高運作效率。
現代網絡通信技術的運用能為醫藥物流質量的本質性提升提供一個新的平臺。信息的傳遞在醫藥物流流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使用條形碼(BC)、電子掃描(ES)、電子數據交換(EDI)等技術能使信息流動快速準確。物流信息網絡加強了用戶與供貨方、供貨方與供貨方之間的信息聯系,它在為生產企業提品及客戶服務需求信息的同時,也為醫藥物流企業及時反饋市場動念,以達到提高服務水平,適應市場需求的目的。
三、結語
現代醫藥物流管理是一種集成式管理。在國家全面開放醫藥分銷領域的新形勢下,改善醫藥物流的各個環節,降低物流成本,成為醫藥物流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普遍選擇。但在發展醫藥物流的同時,也應該看到醫藥物流的完善是一個系統的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協調才能適應當今醫藥物流市場的發展需求。
目前,醫藥物流企業之所以利潤低,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物流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太高。醫藥物流企業要想抓住市場機遇,謀求自身發展,就必須考慮規模經濟。因為企業物流成本的高低與規模有一定關系,在固定費用的條件下,商品越多,平均每個商品所負擔的費用就越少。因此,要想提高醫藥物流企業的利潤率,又能同時滿足客戶的需求,就必須以物流業務流程為基礎,將醫藥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高度集成,從而提高市場的反應速度,以集成化的管理方式帶動整個醫藥物流行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聯合職業學院徐州分院 徐州經貿高等職業學校
參考文獻:
[1]姜大立,王豐,張劍芳,王會云.行業物流管理[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
[2]何明珂.物流系統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蔣長兵.現代物流管理案例集[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
[4]顏光華.外購還是自營[J].中國物資流通,2001.(4):.
[5]張江水.物流技術在醫院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物流技術,2004.(12):.
[6]蔡臨寧.物流系統規劃――建模及實例分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7]中國首席醫學網.我國醫藥物流領域的格局現狀與前景分析[DB/OL].
http://www..shouxi.net,2004―12―24.
[8]周啟蕾.現代物流企業形成發展機理與推進策略[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9]劉小群.物流外包的動因、風險及其管理[J].商業經濟文萃,2004.(1):.
[10]曹前鋒.物流管理案例與實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