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保險理賠年中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欺詐金額;惜賠金額;投保方特征;保險公司類型;機會欺詐;保險理賠;新《保險法》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101(2014)02-0115-06
保險欺詐(Insurance Fraud)是國際保險研究的一個熱門議題。全國保險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保險欺詐界定如下“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在沒有發生保險事故的情況下謊稱發生了保險事故,或者故意制造保險事故,或者在保險事故發生后以偽造、編造的有關證明、資料和其他證據來編造虛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程度,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或給付請求的行為”。保險欺詐分為硬欺詐(Hard Fraud)和軟欺詐(Soft Fraud)兩種,前者指投保方在保單承保的范圍內,故意編造或制造保險事故,后者指投保方夸大合法的索賠,有時稱為機會欺詐(Opportunistic Fraud)。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內保險理賠訴訟大幅度增加,典型案件有2003—2004年信誠人壽300萬保險合同糾紛、2005年深圳友邦重疾險糾紛、2006年中國保險報連續刊登“保險費自動墊繳”案等。保險公司敗訴消息經媒體披露后,保險公司因識別欺詐錯誤背負惜賠(Underpayment)惡名。媒體關于保險公司惜賠報道是否屬實,到底是投保方欺詐還是保險公司惜賠?有必要針對部分保險理賠訴訟案例作出定量分析。
一、文獻回顧
理論方面,保險欺詐的成因主要集中于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Caudill等(2005)認為理賠時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夸大或制造保險事故難以鑒別。Moreno等(2006)認為,索賠審計并非總能有效抑制保險欺詐。實證方面,國外學者探討索賠人、經濟損失、人身傷害等索賠特征對汽車保險欺詐影響,建立回歸模型,找出欺詐識別的關鍵指標。Artis等(1999)發現,交警出具的責任劃分報告可有效抑制保險欺詐,索賠人歷史行為對索賠金額有明顯影響。Derrig等(1994)發現,索賠人軟組織傷害(Soft Tissue Injury )若有律師或醫師幫助更易欺詐,索要一般損害賠償金(General Damages)。Harrington等(1998)了保險理賠存在種族歧視的誤解。Loughran(2005)發現保險公司寬容一般損害理賠額(General Damages Awards),但嚴格限制特殊損害理賠額(Specific Damages Awards)。Doerpinghaus等(2003)發現女性、年輕(年齡65歲)司機承擔更大過錯責任。Richard(2000),Crocker等(2002)發現交通事故中風險厭惡程度較高索賠人獲得較少賠付金額,與Doerpinghaus等(2008)研究結論一致,女性索賠人得到的賠付金額比男性低10%,年輕索賠人(年齡
性別、年齡、學歷、家庭所在地等特征影響風險厭惡程度。Dohmen等(2005)指出,生物酶導致不同性別風險厭惡程度差異。孫毓澤、丁小浩(2007)發現,男生冒險意愿顯著強于女生。Haleck等(2001)發現,無論純粹風險還是投機風險,女性風險厭惡程度高于男性,與Sorrentino等(1992)研究結論一致,女性傾向于低額但確實性收入。Jianakoplos和Bernasek(1998)、Levin等(1988)以及Powell等(1997)用實證數據證明女性比男性風險厭惡程度更高。但Nowakowska(1979)認為,性別的風險偏好差異依賴于風險決策的環境以及具體的風險內容。Bajtelsmit等(1996)指出,性別導致不同的風險傾向,可能是生理條件差異,也可能是社會對不同性別存在不同期望。陳蒂(2005)發現年輕、教育程度較高的農戶更具規避疾病以及意外傷害等風險意識。Haleck等(2001)發現,隨著年齡增加人們風險厭惡程度降低,但65歲以上比其他年齡段呈現更強的風險偏好。孫悅、李紓(2005)發現,教育水平最高的人群(研究生或以上)平均賭博總次數最低。孫毓澤、丁小浩(2007)發現,家庭所在地同個體的冒險意愿負相關,來自縣城、鄉鎮和農村的學生冒險意愿顯著高于來自大中城市的學生。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轉型期不同職業群體主要社會應激源與心理健康研究”項目(2006)測量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壓力值,發現經理壓力(76)最大,其次是公務員(74)、職員(73)、無業人員(68),農民(60)、工人(59);年齡21-30歲壓力(71)最大,其次是年齡50-51(68)、年齡31-40(67)、年齡41-50(66)三個年齡段,但這三個年齡段差別不大,年齡61-80(60)最小。
本文借鑒傷害類型(外傷、軟組織損傷)、年齡、性別等索賠特征對保險欺詐影響,性別、年齡、學歷、家庭所在地等特征對風險厭惡程度影響,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壓力值差異,探討投保方欺詐、保險公司惜賠行為的影響因素。
二、研究假設、樣本數據與模型設定
(一)研究假設
保險理賠訴訟涉及投保方、保險公司、法院三方。無論投保方索賠,還是保險公司愿賠,均受保險單信息、投保方特征、保險公司類型、案件情況等因素影響。假設法院居中公正裁判,投保方欺詐金額=(索賠金額-判決金額),保險公司惜賠金額=(判決金額-愿賠金額)。
1. 保險單信息。保險金額直接關系到被保險人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保險補償,對索賠人行為具有重要影響。保險費是投保人直接支出的貨幣成本,索賠額大小決定投保方能夠在多大范圍內收回成本。理性索賠人,既要彌補保險費,又要盡可能獲取較高的保險賠償金。保險公司理賠時,也不會忽視保險金額、保險費因素。
2. 投保方特征。投保方特征包括性別、年齡、職業等。理賠訴訟花費相當的時間、精力,能否獲得法院支持也存在不確定性。若索賠人擁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可能更偏好訴訟。業余時間長短以及工作外精力與面對的壓力直接相關,若索賠人壓力較小,可能更樂于訴訟。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索賠人,業余時間以及工作外精力差異很大,面對壓力不同,必然影響索賠金額的提出。不同性別風險厭惡程度存在差異,對索賠金額提出也會產生影響。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認真考慮索賠人性別、年齡、職業等特征,估測其面對壓力、風險偏好等因素,提出愿賠金額。
3. 保險公司類型。保險公司根據屬性有多種劃分方法。根據出資者國籍分為中資公司和外資公司,中資進一步分為國有控股公司和股份制公司。根據管轄級別,分為地市分公司和區縣支公司。不同保險公司,經營理念、價值觀存在差異,面對投保方索賠金額可能采取不同應對措施,進而影響愿賠金額的提出。
4. 案件情況。案件情況,包括保險事故、訴訟參與人、法律適用等。投保方索賠訴求能否得到保險公司認可,關鍵在于發生事故是否屬于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若系免責范圍,可能面臨拒賠。投保方是否遭受直接的身體傷害,對索賠金額也會產生影響。若投保方遭受直接的身體傷害,可能為急于獲得賠付而接受保險公司較低的賠償金額;也可能提出更高的索賠金額,以彌補自身傷害。投保方索賠有時非獨立完成,親戚、朋友、同事等非律師參與或律師參與對案情可能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2009年10月1日新《保險法》實施,強調保護投保方利益,索賠金額可能會提高,也可能因為法律對其加強保護而減少不誠信行為。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認真考慮保險事故、訴訟參與人、法律適用等情形。
(二)樣本和數據
本文樣本來源于課題組對國內10多家法院的實證調研,共獲取2000—2011年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訴訟案件175例,剔除5個信息不全的案件,最終形成有效樣本170例。本文不存在投保方故意編造或制造保險事故的硬欺詐情形,所有事故真實發生,爭議點在于是否在保險責任范圍以及應獲多少賠償。
從保險單信息、保險公司類型、投保方特征、案件情況4個維度設置變量(見表1)。
(三)模型設計
本文對調研所得數據,分別進行描述性統計及回歸分析,以探討投保方欺詐金額、保險公司惜賠金額的影響因素。其中,回歸分析涉及的基本模型如下:
Y=?茁0+?茁1X+?茁2D+?著
其中:Y為被解釋變量矩陣,即投保方欺詐金額、保險公司惜賠金額;X為解釋變量矩陣,即投保方索賠金額或保險公司愿賠金額;D為變量矩陣,即保險金額、保險費、保險事故類型、保險事故程度類別、訴訟參與人類型、是否適用2009年新保險法、保險公司類型、投保方特征等;?茁0、?茁1、?茁2是回歸系數矩陣,?著表示隨機誤差。
三、描述性統計分析
對全部樣本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見表2)。投保方索賠金額(54 259.80元)遠大于保險公司愿賠金額(6 254.99元),前者是后者的8.67倍。法院判決金額(32 994.64元),介于索賠金額和愿賠金額之間,欺詐金額(36 150.77元)低于惜賠金額(39 187.42元)。
高保險金額、高保險費對應高欺詐金額、高惜賠金額,低保險金額、低保險費對應低欺詐金額、低惜賠金額。國有控股公司欺詐金額(38 732.08元)大于股份制公司,但股份制公司惜賠金額(40 891.75元)高于國有控股公司;地市分公司欺詐金額(44 289.95元)大于區縣支公司,但區縣支公司惜賠金額(47 428.49元)高于地市分公司。
從投保方特征看,男性欺詐金額(34 284.5元)、惜賠金額(35 190.3元)均低于女性;年齡51~60歲欺詐金額(95 534.42元)、惜賠金額(87 128.91元)均高于其它年齡組,年齡61~70歲欺詐金額(19 333.33元)最低,年齡21~30歲惜賠金額(15 075.75元)最低;農民欺詐金額(40 119.02元)最高,工人惜賠金額(48 362.27元)最高,職員欺詐金額(15 757.93元)、惜賠金額(11 558.26元)均最低;未婚欺詐金額(25 440.74元)、惜賠金額(7 666.67元)均最低,離喪欺詐金額(50 836.77元)、惜賠金額(70 530.25元)均最高。
從案件情況看,北京欺詐金額(60 956.34元)遠甚于外地,但外地惜賠金額(42 588.97元)遠甚于北京,省會城市欺詐金額(53 038.41元)遠甚于中小城市,但中小城市惜賠金額(40 882.17元)甚于省會城市,東部地區欺詐金額(55 762.31元)、惜賠金額(53 410.63元)均甚于中西部地區;工傷欺詐金額(60 956.34元)最高、惜賠金額(19 378.38元)最低,交通事故非機動車傷害惜賠金額(53 410.63元)最高;殘疾欺詐金額(53 038.41元)最高,傷害惜賠金額(42 588.97元)最高;非律師參與欺詐金額(39 525.09元)甚于律師參與,但律師參與惜賠金額(48 552.94元)甚于非律師參與;新法實施后欺詐金額(43 313.03元)、惜賠金額(43 112.37元)均高于實施前。
四、回歸分析
為避免多重共線性,本文采用逐步回歸法,以對因變量貢獻最大的自變量所對應的回歸方程為基礎,按自變量重要性大小為順序逐個引入其余的自變量。
(一)投保方欺詐金額的影響因素
以欺詐金額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因模型存在異方差,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對其進行修正,修正結果見表3。從R2可知模型擬合程度較好,經檢驗,模型不存在異方差與多重共線性,且模型通過了F檢驗,在整體上是顯著的。從單個變量的P值看,模型中所有變量的回歸系數均在5%的置信度水平下顯著不為0。索賠金額回歸系數為0.257 055,欺詐金額與索賠金額正相關,符合經驗預期,索賠金額越高,欺詐金額越大。保險費回歸系數是1.921 283,欺詐金額與保險費正相關,投保人繳納的保險費越高,欺詐金額越大,可能是索賠人試圖通過欺詐撈回繳納的保險費成本,同時獲取較高的保險賠償金額。北京回歸系數為30 037.73,北京欺詐金額比外地平均高30 037.73元,可能是北京經濟更發達,高房價、高工作強度、高消費等壓力較大,在這樣環境中的索賠人欺詐思路更加發散,欺詐手段更加隱蔽,例如相當數量的北京被保險人意外傷害住院后,連帶檢查、治療疾病或使用一些不必要的、昂貴的藥物,將醫療、醫藥費用合在一起向保險公司索賠,但這種夸大索賠額的軟欺詐在外地較為少見。年齡61~70歲回歸系數為-25 205.32,年齡61~70歲欺詐金額比其他年齡段平均低25 205.32元,可能是年齡61~70歲多屬退休群體,較穩定的養老金收入以及較豐富的人生閱歷使得他們心態更為平和,經濟壓力較小。殘疾回歸系數為10 850.19,殘疾欺詐金額比其他傷害平均高10 850.19元,由于殘疾后續治療及康復費用較高,根據保險條款,保險公司僅對7級以上傷殘支付保險金,索賠人為獲得傷殘保險金往往夸大傷殘程度。新法實施后回歸系數為-10 179.72,新保險法實施后欺詐金額較實施前平均低10 179.72元,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新保險法突出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的規定,法院判決金額提高,進而索賠與判決差額變小。
(二)保險公司惜賠金額的影響因素
以惜賠金額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因為模型存在異方差,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對其進行修正,修正結果見表4。從R2可知模型擬合程度較好,經檢驗,模型不存在異方差與多重共線性,且模型通過了F檢驗,在整體上是顯著的。從單個變量的P值看,所有變量的回歸系數均在5%的置信度水平下顯著不為0。愿賠金額回歸系數為-0.816 210,惜賠金額與愿賠金額負相關,符合經驗預期,保險公司愿賠金額越高,惜賠金額越小。保險金額回歸系數為0.228 215,惜賠金額與保險金額正相關,保險金額越高,惜賠金額越大,可能是高保額保單一旦出險,保險公司將面臨高額賠付壓力。北京回歸系數為-30 137.50,北京惜賠金額比外地平均低30 137.50元。地市分公司回歸系數為-15 538.49,地市分公司惜賠金額比區縣支公司平均低15 538.49元,可能是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歷史、人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北京保險公司、地市分公司理賠人員業務素質明顯強于外地保險公司、區縣支公司,對保險法關于被保險人告知、免責等規定理解得更加全面、透切。死亡回歸系數為12 451.09,保險公司對死亡惜賠金額比其他傷害平均高12 451.09元,因為死亡保險賠償金遠高于一般傷害、傷殘,保險公司為減少高額賠付壓力而惜賠。中毒、溺水回歸系數為103 535.3,保險公司對中毒、溺水事故惜賠金額較其他事故平均高103 535.3元。年齡51~60歲回歸系數為32 857.77,保險公司對年齡51~60歲惜賠金額較其他年齡段平均高32 857.77元,可能是年齡51~60歲臨近退休,索賠心態較為平和;仍需繼續工作,無暇與保險公司討價還價,弱化其談判能力,保險公司愿賠金額較低,進而惜賠金額大于其他年齡組。新法實施后回歸系數為14 150.82,新保險法實施后保險公司惜賠金額比實施前平均高14 150.82元,這源于新保險法增加保險公司義務的規定,法院判決金額提高,進而判決與愿賠差額變大。
五、結論和建議
通過對2000—2011年實證調研的170個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訴訟樣本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和回歸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四點結論,并提出相關建議。
1. 投保方索賠金額遠大于保險公司愿賠金額,法院判決金額介于索賠金額與愿賠金額之間,惜賠金額大于欺詐金額。媒體關于保險公司理賠敗訴報道一定程度上反映保險惜賠的客觀事實,建議保險公司謹慎對待投保方索賠行為,仔細甄別欺詐和誠實索賠,避免因欺詐識別錯誤而背負惜賠惡名。
2. 投保方欺詐金額與索賠金額、保險費正相關,北京甚于外地,年齡61-70歲弱于其他年齡段,殘疾甚于其他傷害,新法實施后弱于新法實施前。投保人繳納保險費對欺詐金額影響最顯著,建議索賠人調整心態,誠信、理性索賠,保險公司深入研究并總結索賠欺詐規律,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
3. 保險公司惜賠金額與愿賠金額、保險金額正相關,北京弱于外地,地市分公司弱于區縣支公司,死亡甚于其他傷害,中毒、溺水甚于其他事故,年齡51-60歲甚于其他年齡段,新法實施后甚于新法實施前。保險金額對惜賠金額影響最為顯著,建議保險公司正確對待承保保單的保險金額,外地保險公司、區縣支公司努力提高理賠人員業務素質,不再片面、機械地理解保險法律關于被保險人告知、免責等規定,代之以全面、整體、誠信理解。渠道主要有二:一是引進高素質理賠業務人才;二是借鑒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市公司集中理賠”的做法,地市分公司統一處理下轄區縣支公司理賠業務。
4. 新法實施后欺詐金額比新法實施前平均低10179.72元,新法實施后惜賠金額比新法實施前平均高14 150.82元,說明新保險法實施后投保方欺詐金額下降、保險公司惜賠金額增加,這是由于法院判決時充分考慮了新保險法突出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增加保險公司義務之規定,法院判決金額提高,新《保險法》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效果初步顯露出來。
參考文獻:
[1]Steven B.Caudill,Mercedes Ayuso, Montserrat Guillén.Fraud Detection Using a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With Missing Information[J].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5,(4):539-550.
[2]Ignacio Moreno,Francisco J.Vázquez, Richard Watt. Can Bonus-Malus Allieviate Insurance Fraud[J].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6,(1):123-151.
[3]Manuel Artís,Mercedes Ayuso, Montserrat Guillén.Modeling Different Types of Automobile Insurance Fraud Behaviors in the Spanish Market[J].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1999,(24):67-81.
[4]Richard A. Derrig,Herbert I.Weisberg, Xiu Chen. Behavioral Factors and Lotteries Under No-Fault with a Monetary Threshold:A Study of Massachusetts Automobile Claims[J].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1994,(2):245-275.
[5]Scott E. Harrington,Greg Niehaus. Race,Redlining,and Automobile Insurance Prices[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98,(3):439-469.
[6]Helen Doerpinghaus,Joan Schmit,Jason Jia-Hsing Yeh. Personal Bias in Automobile Claims Settlement[J].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3,(2):185-205.
[7]Keith J. Crocker,Sharon Tennyson. Insurance Fraud and Optimal Claims Settlement Strategies[J].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002,(2):469-507.
[8]Helen Doerpinghaus,Joan Schmit,Jason Jia-Hsing Yeh. Age and Gender Effects on Auto Liability Insurance Payouts[J].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8,(3):527-550.
[9]Nowakowska M. Risk and motivation:A new decision model[J]. Przeglad Psychol ogiczny,1979,(22):663-681
[10]劉坤坤.車險保險欺詐識別和測量模型實證研究——基于廣東省車險歷史索賠數據[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8).
[11]曲蓉.公共信任是一種美德嗎?[J].江西社會科學,2013,(10).
[12]陰建峰.保險詐騙罪的共犯問題探究[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13]孫毓澤,丁小浩.高等教育群體的風險偏好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A].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C].
管理是門藝術
從組織分公司的會議培訓到參與全省理賠人員的座談、親耳聆聽總公司領導的訓勉和教誨,短短的幾天里,大量、高強度的工作和具體事務確實有點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但收獲更大,切實從內心認同了管理是門藝術這樣的說法。從醫生轉行后一直從事保險理賠工作,隨著年資和經驗的積累,自以為在處理具體案件上已經具備相應的火候和功力,并且以為自己的歸屬是技術系列,以性格特點并不適合搞管理為由沒有進行充分學習和理解管理的內涵。此次在陪同總公司領導實際調研過程中,親歷李總和胡老師的一言一行,在領導們親切的開導和幫助下,有些茅塞頓開的感覺。管理者不單需要是專業業務的佼佼者,更應該在高角度,高層面上發揮更加巨大的作用。公司賦予管理者一定的權利,正是要通過這些合理的權利和條件為廣大業務一線和公司的正常有序運營提供保證。只有管理者站得更高,更切合實際地為工作提供方向,并且利用現有資源積極調動、合理分配,才能達到更快更好的發展。管理似乎是很深奧的一門學問,自己今后要主動積極學習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數據就是事實
雖然在開始接觸壽險的時候養成了記臺帳的習慣,并且嚴格要求所有人員對于原始數據的記載要以準確和客觀為前提,但缺乏科學地分析以及分析數據對指導工作的意義方面沒能夠給予相應的重視,致使沒能夠對現有的工作形成指導。此次,總公司李總一行來到分公司,從數據出發,客觀分析和現場指導,使自己明確了科學的地分析數據將對下一步的工作指導起重大作用。從具體的短期出險業務案件的分析上看問題,想辦法。嚴密關注高風險業務人員的契約品質和對長險死亡、大病案件的追蹤不僅依賴于數據強有力地真實提供,還有賴于今后必須以更嚴格的態度持之以恒和堅持不懈。
方法就是靈魂
培訓作為快捷有效的學習工作方法,一直是倍受推崇。回顧分公司層面理賠培訓工作,在季度末和年中、年底曾以會代訓外,平時只是通過網絡與中支人員進行交流。對個別中支的支援也是以具體案件為解決矛盾的最主要方法。通過李總的批評、指正和啟發,明白了要針對不同人、不同地域和不同類型的案件有區別對待,實事求是地加以輔導和培訓?!吧朴谕诰蚝桶l揮個人的長處是最高的管理”。在業務人員培訓方面,雖然想到了以公開課的形式督促指導所有核賠人員下一步的對業務人員培訓,礙于時間安排未能成行。下一步,找合適的時間一定要做。同時,針對每一個人講課的特點和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探討和輔導,一起提高,以期提高業務品質。
堅持就是勝利
持久的堅持既定的目標,就是全面改善糟糕的賠付狀況,雖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堅持尤為重要。從報表制度的堅持到月分析制度的堅持,以及對短期出險壽險案件的持續堅持、追蹤都將是控制賠付率的重要工作。很多事情想到了,比如人力問題,比如財務轉帳問題,但最后的結果,不是因為忙于事務性的工作就是被中支沒有編制等等理由給頂了回來。事情的結果不僅取決于思路和途徑,更重要的是要堅決,堅決達到工作目的而一直堅持。
服務與管控并舉
建國以來,財產保險的營銷模式發展主要經過兩個階段:一是從建國至20世紀末,產險公司主要采用“一元化銷售體制”。其特點是,產險公司依靠自身所屬業務團隊銷售保險產品,業務人員既直接開展業務,也通過中介渠道(主要是保險兼業機構)開展業務;二是從20世紀末到現在,產險營銷體制向多方向發展逐漸形成以直銷、個人營銷、兼業、專業中介、專屬等多種方式并存的營銷體系。其特點是新型銷售渠道的重要性逐漸上升,傳統的直銷方式受到挑戰。國際保險業發展的經驗表明,當保險業發展到一定水平時,營銷體制的健全與否將直接決定保險業的規模大小。相對壽險營銷制度來說,產險營銷體制正處在探索和逐漸完善的階段,遠遠落后于壽險營銷制度,尚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問題。以下從直接營銷和間接營銷的角度分析各種產險營銷模式的特征及存在的問題。
2.1直接營銷模式
直接營銷模式是指通過保險業務員、電話、信件、短信、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等媒體直接向顧客提供信息,通過獲得顧客的答復達成交易的銷售方式。電話、網絡營銷雖然是車險市場中新近興起的一種銷售方式,但是最引人關注的一點是不論用網絡或是電話的方式,保險公司都能直接和客戶溝通而不需要通過第三方人或者經紀人。節約下來的手續費可部分反饋給被保險人,更可顯著改善整個車險行業的贏利情況,提高本身的抗風險能力。
2.1.1個人營銷模式
個人營銷模式的發展經歷了“正式聘用制”和“個人制”兩個階段。其中,“正式聘用制”屬于直接營銷模式,而“個人制”屬于間接營銷模式。①“正式聘用制”。主要存在于我國20世紀80年代的人壽保險業和90年代至今的財產保險業。是指保險公司雇用業務員作為其正式員工,按照“相對營業傭金制”領取固定薪酬,同時按照銷售業績獲得獎金。保險公司和業務員之間存在雇傭關系,作為正式員工的業務員與其他員工之間沒有區別,還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晉升機會,同時心理狀態也可以保持穩定,對所屬公司有較強的歸屬感。但這種個人營銷機制的運作要求保險企業具備完善的經營管理機制,這正是我國保險業普遍缺乏的;②“個人制”?!皞€人制”是保險公司通過簽訂合同委托個人人從事保險產品的銷售,采取“相對營業傭金制”,按照個人人的銷售業績給與提成。這種營銷機制于1992年由美國友邦公司引入中國國內保險公司中,平安公司率先以這種方式開展壽險營銷,隨即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在上海分公司進行了壽險營銷試點,并于1996年開始向全國各分公司予以推廣。在這種營銷模式下,個人人和保險公司之間并不存在雇用關系,通常也不享受保險公司的福利待遇,但卻接受保險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考核,造成個人人在保險行業邊緣人的地位。這種營銷機制能夠發揮個人人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對企業缺乏歸屬感和認同感卻成為今天個人人業務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1.2電話營銷模式
電話營銷是直復式營銷模式的一種。直復式營銷是指營銷者通過使用客戶數據庫、在分析客戶購買行為和需求的前提下,綜合利用一種或幾種廣告媒體,例如電話、短信、電視、報紙、廣播、直郵、電郵、戶外活動或優惠券等媒介,直接與顧客進行針對性地接觸,形成顧客主動向營銷者咨詢購買或營銷者主動邀請顧客購買的營銷模式。2006年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率先推出電話營銷這一新型營銷模式,隨之各大保險公司陸續推出。電話營銷的車險具有省錢、便捷、可靠的三大優勢。例如,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電話銷售的車險產品,車主只要撥打電話就可享受到低于其他渠道15%的車險投保費率。而且,由于保險公司與車主直接交易,省去了購買車險的中間環節,兼具價格與服務的雙重優勢。而這一銷售模式也打破了長期以來4S店等中介機構銷售車險的壟斷局面。
電話營銷不僅符合市場多元化需求,更是市場走向有序競爭的產物。從全行業角度來看,集中式管理的電銷業務,由于實行的是集中管理和統一運作,會有效促進車險業務的規范、有序發展,起到維護市場規范的作用。電話營銷的缺陷主要是語境缺失和對推銷商本人和他提供的情報缺乏全面的了解。在不在場條件下的溝通困境主要來自于電話的另一端連接的是一個虛擬化的世界,這種虛擬化情節沒有在場的語境難以消除。
1.1.3網絡營銷模式
網絡營銷是直復式營銷的最新形式。是企業營銷實踐與現代信息通訊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指企業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媒介和手段而進行的各種營銷活動。網絡營銷已逐漸被我國的企業所采用。
網上保險通過網絡實現投保、核保、理賠、給付。客戶在保險公司網站選定保險業務,然后由業務員上門簽訂正式合同。網絡營銷的優勢在于:擴大公司知名度,提高競爭力;簡化保險商品交易手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便快捷,不受時空限制;為客戶創造和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然而,網絡保險在廣泛發展的道路上還面臨著許多難關:是網上支付系統不完善,這被視為網上保險發展的瓶頸;是網上安全認證問題可靠程度不高;是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真正意義上的網上保險意味著實現電子交易,即通過網絡實現投保、核保、理賠、給付。但現在雖然各保險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網站,主要內容卻大都局限于介紹產品、介紹公司的背景,并與客戶進行網上交流,宣傳自己,用于擴大影響。幾年來國內保險公司中在這一領域走在前列的是泰康人壽和平安保險。在他們看來,網上保險并不是簡單地將傳統保險產品嫁接到網上,而是要根據上網保險人群的需求以及在線的特點設計產品結構。保險公司的電子商務平臺不是企業從傳統到網絡的一次簡單移植,而是為客戶提品、渠道和服務上的更多選擇。
1.1間接營銷模式
間接營銷的渠道主要有汽車經銷商修理商,銀行,保險超市、保險人等。按照其經營性質的不同,可分為專業保險機構和兼業保險機構。
1.1.1專業保險人模式
保險人指通過專業的中介人(人個保險人、保險公司和經紀公司)銷售保險產品,是當今國際保險市場最盛行的保險營銷模式。根本原因在于專業化的分工有利于保險公司集約化的經營。我國專業保險人和保險經紀人是20世紀90年代后逐步發展起來的,現在保險和保險經紀公司發展很快,但業務業務規模的擴展仍然停滯不前,尤其是在車險營銷領域,還沒有成為我國保險行業營銷模式的主流。截至2005年,全國共有保險公司954家,保險經紀公司235家,二者共完成保費收入209.16億元,占全國保費收入的2.99%。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155.5億元,僅占全國產險保費收入的6.44%。
1.1.2保險兼業制度
保險兼業在我國目前保險銷售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5年前三季度,保險兼業全國實現保費收入890.79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26.67%。其中財險保費收入228.94億元,占全國財險保費收入的28.19%。同期,全國兼業機構共139313家。其中,銀行兼業70726家,郵政兼業13270家,車商兼業8979家,鐵路兼業1022家,航空兼業794家,其他19151家。
汽車經銷商、維修商模式是車險營銷的主要模式,主導車險市場70%的市場份額。兼業模式的優勢在于網點眾多、接觸客戶廣泛,業務量大;缺點在于保險公司容易受制與兼業,手續費不斷攀升,加上二者關系松散,兼業誤導和違規行為很難控制,容易游離于監管之外。
目前,汽車保險已成為一些汽車銷售商修理商主要利潤來源之一。這種方式的弊端很明顯。首先,從買保險到發生保險事故索賠的整個過程中,被保險人可能都不用和保險人聯系,報案、索賠、領取賠款的人都不是被保險人,而是4S店和修理商,這中被稱為“直賠”的方式在保險業被極為普遍。直賠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被保險人,免去了被保險人要先支付修車款,再向保險公司索賠的繁瑣過程,因此受到客戶的青睞,也是各保險公司提升服務品牌的舉措之一。
此外,這種約定俗成的方式存在極大的法律缺陷,也給保險公司帶來了一系列的道德風險——讓保險公司受制于4S店等兼業機構,為兼業機構謀取不正當利益提供了空間。我們知道,兼業機構收取保險傭金是其代賣保險的利潤來源。在保險產品普遍同質化、保險理賠模式雷同化的前提下,客戶選擇保險公司的最終決定因素就是人的主觀性——選擇一家與自己有私人關系的公司或者傭金回報高的公司,私人關系最終還是以利益的多少來衡量。所以在幾家保險公司同時爭搶同一家保險人時,這種競爭方式本身就逼迫保險公司采取降價的方式爭取客戶。
這種兼業的模式一方面為車險營銷擴大市場份額提供了有效渠道,另一方面也為保險市場的惡性競爭打下了伏筆。
1.1.3銀行及郵政模式
銀行渠道時下擁有10萬家機構網點、15萬億元儲蓄,郵政渠道擁有8萬家機構網點、1.5萬億元儲蓄,這無疑對保險業做大有重要意義。但由于當前銀保合作還處于淺層次,銀郵業務高速增長蘊藏了大量風險問題,導致這一渠道的優勢沒有完全發揮。問題主要有:一是資金運用風險,大量增加的保費收入如果在投資上運用得不好,就會產生和積累新的利差損;二是手續費問題,現行的高手續費造成了保險公司為銀行“打工”的事實。
1.1.4網上保險超市
網上保險超市的出現是中國保險業探索保險銷售模式的一個新的嘗試,是電子商務進入傳統保險銷售領域的先河。起初由江蘇平衡保險有限公司與上海經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立。這種保險銷售方式得到了中國人保、太平洋壽險、太平壽險、等國內數十家保險公司大力支持。
網上保險超市是一種方便快捷的銷售新模式,它提供了一個中間人品牌,但卻省去了人等中間轉化的費用和時間,降低了自身銷售成本,從而使用戶可以以最低廉的價格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務,例如投保咨詢、24小時無盲點救援等。通常,網上保險超市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保險專家隊伍,接受顧客的咨詢,予以解答并提供各種建議。僅2006年一年,車盟通過運用互聯網和大型呼叫中心聯動平臺銷售的車險收入就達到1200萬美元。
1.1.5其他營銷方式
2006年08月02日天平保險推出特殊“試駕”活動創新車險營銷。除了傳統的理賠服務外,還提供全面的汽車安全服務,如自助查勘服務,汽車安全駕駛模擬儀巡展體驗,以及汽車安全工程師的全面講解。通過操作模擬儀,可以發現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儀器還會給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幫助駕駛者提高駕駛水平,掌握正確駕駛方法。天平保險指出,目前車險對交通安全體系的參與度不夠,保險公司的角色應由汽車保險提供商向汽車安全服務提供商轉變。
2保險市場營銷模式研究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保險市場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1980年我國恢復保險行業至今20多個年頭,保險經營主體從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家發展到現在上百家,保險中介的數量和規模與日俱增,保險消費的觀念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保險市場的業務份額突飛猛進,無論是人壽保險還是財產保險,已日益發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財產保險中,機動車輛保險是發展最快的業務之一。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在1980~2006年的26年間,全國保險市場承保的機動車輛從7922輛迅速上升到1900萬輛,總保險費也從人民幣728萬元猛增到人民幣1107.4億元,到2006年機動車輛保險保費已經占到財產保險業務總量的一半以上。機動車輛保險已經成為各家財產保險公司的當家險種,機動車輛保險的地位已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與此同時,伴隨著我國保險市場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深,保險業面臨的市場環境也更加復雜多變、競爭更加激烈。為適應世界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從2003年開始,以機動車輛保險市場為試點開展費率市場化改革。費率市場化改革的根本宗旨是通過費率體制的改革來改變整個保險市場的運作機制,使我國由政府主導型保險市場逐步向市場調節型保險市場過渡。
然而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問題是——在2003年至今的幾個年頭里,費率市場化改革初期階段的效果不佳。各家企業的經營狀況沒有得到改善,連續幾年,車險經營已經陷入全行業虧損的狀態,與此同時,市場的無序競爭狀況卻日益惡化。這無疑將引起人們對機動車輛保險經營問題更深層次的思考:既然費率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沒有錯,那么目前階段保險運行的環境和保險公司自身的經營管理肯定存在問題。我國保險市場屬于典型的寡頭壟斷的市場類型,這種市場類型在許多保險業發達國家都存在,應該說,這不是影響保險業經營的根本原因;公司經營管理問題由多方面因素集成,包括公司產品特性、產品的市場營銷機制、公司自身的成本控制等方面。產品優勢是保險公司取得競爭優勢的根本,也是影響保險公司未來長遠發展的核心因素。這一點在以后的論述中還要詳細討論。但是保險產品的特性決定了產品優勢的取得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突破的。在產品同質化的前提下,保險公司經營績效的改善取決于市場營銷績效的差異以及公司自身成本控制的好壞。
保險產品的市場營銷同普通商品的市場營銷一樣,涉及的因素眾多,市場營銷績效的差異從多方面可以體現。在我國現階段,保險企業主體眾多,規模各異,各家公司所采用的市場營銷手段在基本模式相同的情況下有自己的側重點和傾向性,但是經營績效不同。其中,車險營銷模式的選擇對車險營銷的績效具有直接影響。
3對策
以上分析了我國現成的車險營銷模式,這些營銷模式各有利弊,車險營銷的創新之路還很長,在機遇與挑戰的前提下,我們要不斷的探索和總結經驗,為我國車險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葉安照,覃合.我國保險市場問題探討[J].改革與戰略,2004(6)
2王偉,杜傳進.我國汽車保險市場模式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2)
3鄭曉彬.信息不對稱、免賠款制度與汽車保險風險管理[J].商業現代化,2006(11)
農村信貸與農業保險作為農業重要的金融活動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貴州省屬傳統的農業省,農業人口和農業產業比重較大。2007年,貴州省作為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之一,農業保費快速增長,保險保障范圍和險種涉及到森林、能繁母豬、育肥豬、奶牛、水稻、等產業。截止至2014年,貴州省農業保費已達4.3億元。目前,貴州省已形成多樣化的農村金融體系。2014年末,貴州省涉農貸款余額已達4850億元,且呈現年年攀升趨勢。2009年中央首次提出“探索建立農村信貸與農業保險相結合的銀?;訖C制”;這為推動農村金融合作互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理論界普遍認為:農業保險和農村信貸應存在一定協同關系。實踐中,農業保險與農村信貸之間是否已經形成了這種良性互動關系呢?為此,本文以貴州省為例,實證研究貴州省農業保險與農村信貸的互動效果。
二、文獻評述
發達國家保險業起步較早,關于保險影響信貸等其他金融活動的理論研究也較多。Binswanger&Hazell[1](1980)認為農業保險對農業貸款人的風險預期有削弱作用,而對收益預期有增長作用。另外Zou和Adam[2](2006)保險和銀行服務間具有共生關系,保險因其獨具轉移風險和補償的優勢,可擴大銀行的貸款額。國內學者大多數研究表明農業保險的發展有助于農村信貸業務的發展。顧銀寬[3](2009)認為農業保險業務的縮小不利于農村信貸規模的擴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農業保險制度的必要性。而方首軍[4](2012)等利用1985至2009的農業貸款和農業保費年度數據進行實證檢驗,未發現兩個變量的協同關系。葉明華、衛?h[5](2015)通過建立農業保險波動與農業貸款波動間的VAR模型,發現農業保險和農業貸款在短期增長方面已初步實現協同發展效應,但是互動程度還需提升。
本文針對上述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對本問題提出以下假設:貴州省農業保險與農村信貸二者之間存在互相協同的良性互動機制。本文取長補短,選取貴州省2005~2014年的時間序列統計數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對農業保險與農村信貸之間的互動機制進行研究。最后根據實證結論,對貴州省農村信貸和農業保險之間的互動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以期為后續研究提供借鑒。
三、貴州省農業保險與農村信貸市場互動效應實證檢驗
(一)指標的選取與數據來源
以貴州省2005~2014年的數據為樣本期間,采用以下兩個指標:農業保費收(PI)、涉農貸款(AL)。PI反映農業保險的總體發展情況;AL對農村信貸的發展程度進行衡定。為消除在建模時異方差的影響,對PI和AL進行了取對數處理,對數后分別為:LnPI、LnAL。
本文數據來源于2006~2015年《貴州省統計年鑒》、歷年《貴州省金融運行報告》。
(二)單位根檢驗
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法,它是對經濟時間序列平穩性檢驗的一種基本方法,可以避免出現偽回歸。若LnPI、LnAL非平穩,進行差分處理,使之變得平穩。利用SC信息準則選取最佳滯后期數。本文檢驗結果如下(見表1)。
由單位根檢驗可知,變量LnPI、LnAL非平穩,經一階差分處理,變量LnPI、LnAL表現平穩,所以LnPI、LnAL都是1階單整,即I~(1)。由協整理論可知,若變量之間同階平穩,那么他們之間就有可能存在協整關系。因此,本文對農村信貸(AL)、農業保險(PI)進一步運用協整檢驗來判定兩者之間的協整關系。
(三)協整檢驗
由于本文基于雙變量間的協整關系進行研究,故用Engel―Granger兩步法。具體步驟可歸結為:第一步,用OLS法對LnPI和LnAL進行協整回歸;第二步,ADF法檢驗協整回歸殘差的單整性。設協整方程為LnAL=α+β×LnPI+et,則其殘差估計值為:et=LnAL-βLnPI-α(其中,α和β表示回歸系數的估計值)。若et~I(0),LnAL和LnPI之間具有協整關系。本文對2005~2014年這10年的LnAL和LnPI進行回歸,得如下結果:
因此,殘差et可表示為et=LnAL-3.1972-0.4056LnPI。對et進行ADF單位根檢驗,得到ADF檢測值-3.0197,大于10%水平下的麥金農臨界值-3.22,其殘差是非平穩的。對殘差進行一階差分,得到ADF統計值:-4.04,小于5%水平下的麥金農臨界值-3.59,所以殘差et為1階單整。又因為農村信貸(AL)、農業保險(PI)1階單整,因此,認為貴州省農業保險和農村信貸之間并不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四)回歸分析
由于LnAL、LnPI均為一階單整,所以采用經典回歸模型方法進行回歸分析,表達LnAL和LnPI之間的短期關系,消除了變量可能存在的趨勢因素,從而避免了虛假回歸。設一元回歸模型為:LnAL=β1+β0LnPI+ut(其中β0、β1表示回歸系數)。回歸結果為:LnAL=0.05916LnPI+0.4069+ut其中,R2=0.0809 D.W=1.7899
回歸結果得出模型擬合優度R2=0.0809,擬合度非常低,且LnPI的系數也未通過t檢驗,所以LnPI對LnAL的解釋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該結果反映出原始序列LnAL和LnAI之間的短期關系極其不顯著。也即,短期內而言農業保險對農村信貸的影響作用并不大。
(五)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為考察農業保險與農村信貸存在何種因果關系,有必要對Ln AL和LnPI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本文先用VAR模型確定恰當的滯后階數,為0階,其次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對LnAL和LnPI的關系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表3所示:
由兩變量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運行結果可知,既不拒絕“LnPI不是LnAL的格蘭杰原因”的原假設,也不拒絕“LnAL不是LnPI的格蘭杰原因”的原假設,所以LnPI和LnAL皆不構成對方的格蘭杰原因。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結論:貴州省農業保險和農村信貸并不存在長期協整關系且短期內農業保險對農業貸款的影響不大,兩者互不構成對方的格蘭杰原因。這與前面基于理論分析建立的理論假設并不成立。
四、總結與建議
本文的研究結論建立在貴州省階段性歷史數據的基礎上,隨著貴州省農業保險和農村信貸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該結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一)完善農業保險與農村信貸信息共享的機制,加強二者主體之間的協同與合作
保險公司與信貸機構應該搭建信息共享的平臺,保險公司可以將關于農戶的相關信息共享給農村信貸機構,這將節約二者拓展業務的成本,實現信息資源的互惠共享,提高農村保險市場和信貸市場的活躍程度,最終達到獲取更高水平收益的結果。
(二)努力開發創新型銀保合作產品
近幾年貴州省農村信貸與農業保險的協同發展有增長的勢頭。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對二者的協同發展進行扶持,鼓勵金融機構根據市場需求的實際情況開發農業保險與農村信貸相結合的信貸保險,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比如“保險+銀行+期貨”的模式,從而解決農戶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最終實現農業保險與農村信貸兩方面的經營主體互惠互利、雙方共贏的局面。
關鍵詞:巨災保險;三步走;路線設計
中圖分類號:F840.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2)10-0043-05
“Three-step” Strategy to Promote CAT Insurance in China
SU Mei
(School of Busines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s an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foreign catastrophe (CAT for short) insurance system. With consideration of Chinese current condition, it puts forward to the "three-step" strategy for establishing Chinese CAT Insurance System and issuing CAT Insurance-Linked Securities (ILS), i.e. implementing compulsory CAT insurance, developing CAT reinsurance system, issuing CAT ILS to connect the insurance market and capital market together.
Key words: CAT Insurance; “three-step” strategy; route design
巨災是指破壞力大、波及范圍廣、造成經濟損失大、人員傷亡多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災難。由于巨災都會造成重大損失,一般在應急救災和災后重建的過程中,各國都特別強調政府行為與市場機制的有效結合,尤其是在資金的籌集配置方面,我國更是如此。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到8628億元,占當年GDP的2.73%。但是同期保險業賠付的比例還不足1%,遠遠低于全球30%的平均賠付水平,個人與企業承擔了其中絕大部分損失,并使政府成為最終的買單者,給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沖擊。極低的賠付比例源于我國巨災保險制度的長期缺位,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巨災保險產品的設計和定價不具備傳統保險產品的數理基礎條件——大數法則,保險公司數年累積的利潤可能會被一次巨災的發生所吞噬。二是商業性保險公司未能得到政府足夠的扶持和支持?;诖吮尘?,本文通過介紹國外巨災保險體系的發展現狀,并結合中國目前具備的現實條件,創造性地提出了符合當前現實基礎的巨災保險及其連接證券“三步走”的發展路徑。
一、國外開展巨災保險的現狀
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全球保險業對巨災的賠付額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如圖1中指數趨勢曲線所示,保險業的年賠付額從1970年的50億美元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500多億美元,漲幅近十倍。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來,保險業對巨災的賠付額以年均33.59%的速度增長。
另一方面,2002年至2010年全球保險業對自然災害的賠付額維持在100億到800億美元不等的水平,賠付比一直穩定在30%左右(表1),部分發達國家甚至達到了60%的水平[1],大大高于中國保險業對自然災害的賠付比。
注:以當年價格水平記。數據來源:Swiss Re, sigma各年報告
而隨著保險業對自然災害的賠付額和比例的上升,保險連接證券的發行量和發行余額也呈上升趨勢(圖2)。尤其是2005年卡特琳娜颶風等巨災使得全球保險業為此賠付1130億美元與表1中2005年數據不同,此處的賠付額包含對人為災難的賠付。之后,巨災保險連接證券(ILS)的發行量和發行余額大幅上升,至2007年到達峰值,分別為69.963億美元和140.242億美元。雖然在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ILS的發行量有所下降,但是在2009年后又重新開始增加。由此不難發現,保險連接證券在發達國家保險業對自然災害賠付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
二、國際巨災保險及其連接產品的三種主要模式
由于巨災保險產品未能滿足大數定律,政府對保險公司的扶持成為了發展巨災保險的主要出路,因此,政府在發展巨災保險過程中應當扮演何種角色就成為巨災保險產品能否發行成功的關鍵問題。根據政府參與力度的不同,可以把國外的巨災保險制度分為三種模式:政府主導型、商業運作型和政企聯手型。
(一)政府主導型
政府主導型模式又叫做政府包辦型,政府在其中發揮主導或者包辦作用,包括建立巨災保險基金、設計巨災保險產品等,商業保險公司只負責前臺的銷售。美國就是這一類型的代表,其巨災保險分為基礎巨災保險和巨災風險證券化兩個層次。
基礎巨災保險由國家洪水保險計劃(NFIP)、聯邦農作物保險計劃(MPCI)以及人為巨災保險計劃三部分構成[3]。NFIP由聯邦財政支持,享受政府免稅待遇,同時商業保險公司參與其中,故NFIP具有較強的災后償付能力和較高的服務質量。MPCI要求參加美國農業部各種支持計劃的農場主必須簽訂強制性保險,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向由自然情況引發的但超過農場主控制能力的全部損失提供保障。人為巨災保險計劃主要有核責任保險和公眾擔保保險計劃等。其中,公眾擔保保險計劃服務對象主要是持有公眾資產的金融機構,屬于強制性的半社會保險。在美國基礎巨災保險計劃中,保單設計、保費確定以及保險資產管理和保險賠付等均由政府管理部門統一負責,商業保險公司只提供保單銷售和理賠服務。投保人的保費、政府提供的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構成保險資金的主要來源,由全國性的巨災保險基金管理運作,受政府監督。災害發生后由保險基金負責賠付,不足時由政府財政給予支持。
同時,在政府主導保險計劃的基礎上,美國保險業通過巨災風險證券化將巨災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相結合。在巨災再保險供給不足,市場需求不斷提高,導致再保險價格急劇上升的背景下,美國的保險公司尋求強大的資本市場來分散巨災風險。1992年芝加哥期權交易所首次發行巨災期權。隨后,市場不斷推出各種形式的保險連接證券,如巨災債券、巨災期貨、巨災互換等,巨災風險證券化機制逐漸形成。通過這些機制,保險市場中的巨災風險被重組成能在資本市場上交易的金融工具,籌集來的資金有效地解決了巨災發生時保險市場賠付不足的問題。巨災風險證券化不僅成功地將保險市場中的風險轉移到資本市場中,而且由于保險連接證券與傳統金融工具的相關性較低,能夠降低投資組合的系統性風險,故成為投資者進行風險管理的有力工具。
(二)商業運作型
商業運作型模式是指政府不強制要求居民參加,也不參與巨災保險計劃中,保險產品的設計與定價、管理運作和銷售都由商業保險公司主導,政府只是加大在巨災風險管理防范方面的投入力度,降低巨災帶來的損失程度。其中,英國是這類巨災保險制度的典型代表,其洪水保險分為兩個層次——基礎巨災保險和巨災再保險[4]。
在英國,基礎巨災保險完全由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發行巨災險的保險公司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政府財政補貼。投保人可以自由地選擇任意商業保險公司進行投保。政府參與力度有限,僅僅通過加大對防范巨災的投入力度、降低洪水等巨災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程度等手段,提高巨災保險產品可保性,間接降低商業保險公司的成本,刺激商業保險公司承擔巨災風險的積極性。
由于英國的資本市場歷史悠久,投資者對巨災保險的認識更為理性,愿意參與的投資人較多,因而再保險市場比較發達和完善。通過再保險市場,商業保險公司承包的巨災保險能夠得到充分的分保,巨災風險得到有效分散和轉移。在再保險過程中,政府同樣不參與。
(三)政企聯手型
政企聯手型模式要求政府和企業共擔風險。其中,日本和土耳其是其典型代表。這一機制同樣分為兩個層次:基礎巨災保險和再保險。
與前兩種單一主體的運作模式不同,日本的公私伙伴合作模式結合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力量,其核心機構是政府支持下的專項再保險公司——日本地震再保險株式會社[5]。該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為:保險公司承擔一部分巨災風險后,將大部分風險向再保險株式會社進行分保,再保險株式會社自留一部分承保風險后,剩余的部分分保給政府。但政府承擔的賠付額有上限,最高為5萬億日元[6]。該模式一方面發揮了政府在政策、法律以及財政上的優勢,又具備了商業保險公司在專業技術和經驗上的市場化運作優勢。政府利用法律手段推動巨災保險市場的發展,通過稅收優惠提高地震保險的覆蓋率,并承擔超過商業保險承受能力的損失,起到了最后保障的作用。而商業保險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發揮定價、營銷和理賠等方面的專業優勢。
土耳其通過建立巨災保險聯合體綜合發揮政府和市場的專長[5]。政府通過制定法律強制推行商業保險以加深保險密度,通過統一房屋建設標準以促使保險費率的統一,通過設立巨災保險基金以減輕災后重建的財政資金壓力,同時吸引商業保險公司的參與以充分發揮其專業技術特長。借助于再保險手段,土耳其巨災風險一部分由國內的保險公司承擔,絕大部分則轉移到國際再保險市場。
綜上所述,無論政府參與的方式怎樣,參與的程度如何,都成為了巨災保險最終的買單人,只是在不同的模式下通過不同的途徑減少保險公司和投保人的成本。政府主導型和政企聯手型是由政府直接參與,直接扶持,減少保險公司承擔的風險;商業運作型則是通過政府加大對巨災防范的投入力度,改善巨災保險的外部環境,間接降低保險公司的成本。同時政府主要以兩種形式承擔巨災風險:一是直接出資設立和推行國有巨災保險計劃,二是通過政府信用為商業巨災保險進行擔保[7]。兩條不同類型的途徑都能夠有效彌補大數定律不能作為巨災保險定價和發行基礎所帶來的缺陷。
三、中國發展巨災保險的現實基礎
(一)宏觀經濟基礎
自2000年以來,中國GDP一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為10.4%,經濟總量從2000年的9.9萬億元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0。 增長到2010年而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過10年的發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2000年的7858元增長到2010年的29748元國家統計局初步預計。 。
與此同時,從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每年災害救助支出總額一直穩定在100億元以內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占全國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一直保持在0.2%左右,雖然2008年汶川地震的爆發使財政為此支出陡增到356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也增至0.57%,但是總體上比例還是比較低的。
注:全國財政支出含國內外債務付息支出,全國財政收入不包括國內外債務部分,自然災害救助指災害生活救助。數據來源:中國財政年鑒2009
以上數據表明,中國完全有能力提高在災害救助方面的財政投入。在將每年財政支出中的一定比例直接用于災害救助的同時,如果額外追加一部分資金用于對巨災保險的支持性投入,不僅有利于巨災保險體系的培育和完善,從長期來看,更能逐漸減少對災害救助的直接財政支出。
(二)法律、制度及政策基礎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逐漸意識到巨災保險對管理巨災風險、保持保險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陸續頒布了一些關于建立巨災保險體系的指導性意見。2011年3月,國家開始調研建立巨災險這一新課題,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建立農業再保險和巨災風險分散機制”。
與此同時,各地政府和民間組織也著手試點各類巨災風險保險資料來源:保監會。。2009年10月,安徽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會提出了建立健全農業巨災風險分散機制的相關意見。從2009年起,海南省財政每年按不低于試點險種年度預計保費收入總額30%的比例,從上年省農業保險發展資金專戶余額中提取政府農業保險巨災風險準備金,實行專項管理、分賬核算。浙江、山西、廈門、張家港、云南怒江等地也開始嘗試為當地居民投保自然災害公眾責任險。而且,監管部門也逐漸解除了原先為保護保險業資金安全性而對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限制。2010年來,保監會一系列規定2010年8月5日,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保險資金運用的原則、目的、運作模式、風險管控和監督管理。針對新《保險法》中放開的不動產投資和股權投資兩大渠道,該辦法首次明確了投資比例上限。8月11日,保監會《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投資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制定了相配套的投資政策細則。9月3日,保監會同時《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和《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明確表示“允許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和未上市企業股權”。 ,允許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和未上市企業股權,為拓寬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掃清了法規障礙,為保險公司提供了收益更高的投資工具,奠定了發展巨災保險產品的經濟基礎。
從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的制定頒發到巨災保險的試點,從中央政府到各級地方政府,各個層次都在為建立巨災保險制度做準備,為巨災保險的推出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三)資本市場基礎
中國資本市場的穩步發展為發行保險連接證券創造了有利條件。如表3數據,2010年中國資本市場市值達到26萬億元,其中流通市值為19萬億元,而保險業資產總額約為5萬億元,只占資本市場市值的20%不到,而原保險支出更是只有1.21%。因此,在巨災保險建立并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完全可以通過保險連接證券將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連接起來,通過資本市場這一巨大的資金池來吸收巨災保險帶來的風險沖擊,解決保險業對巨災承保能力不足的問題。
注:截止2010年12月31日。數據來源:證監會、保險會
同時,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2004~2009年,中國保險業資金運用余額從2004年的10778.62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37417.12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28.78%。根據保監會公布的數據,2000~2010年,中國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從2000年的1598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4528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22.22%,保費收入深度(保費收入/GDP)達到3.65%,保費收入密度(保費收入/人口數)達到1060.44元/人。在保費收入維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和主要保險業務——壽險產品據保監會公布的2010年度保險業經營數據,2010年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4528億元,其中壽險保費收入9679.5億元,占保費收入總額的66.62%。 賠付率持續走低的雙重作用下,中國保險業的資產總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這對保險公司開發巨災保險產品具有積極的作用。
此外,近年來中國保險業不斷推出諸如“戰爭及相關風險”保險、海上漂浮地震拖纜保險、火箭意向點火到起飛保險、衛星發射及初始運行保險等特殊風險保險,積累了一定特殊風險保險經驗,為發行巨災保險做了一定程度的業務準備。2010年,中再集團更是首次引進RMS風險管理公司的亞太地區地震模型、日本臺風模型等巨災風險模型分析軟件,以提高其巨災風險管理水平,提升再保險業務定價能力,為開展巨災保險和再保險業務準備了模型條件。另外,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保險業的穩定發展,中國保險公司還針對各類風險保險進行了相應人才儲備。同時,各保險公司正在嘗試建立全國范圍內的巨災風險數據庫,以期為發行巨災保險產品做好數據準備。
四、中國發行巨災保險及其連接證券的“三步走”路線設計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我國目前的現實,采取類似美國的政府主導型、強制性政策巨災保險來起步實施我國的巨災保險較為可行,而再保險業務可先由政策性再保險公司承擔,進而過渡到商業性再保險公司的途徑。因此,發展我國巨災保險,政府應推行“三步走”戰略:推行政策性巨災強制險、發展巨災再保險體系、發行巨災保險連接證券。
(一)第一步:推行政策性巨災強制險
這里的強制有兩種層次:強強制和弱強制。強強制是指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災害多發區民眾和企業必須參加巨災財產保險,而弱強制是指將巨災保險和風險管理手段與社會福利計劃結合,以政策性補貼等條款引導民眾參加巨災保險。
參照當前中國政策性農業巨災險的做法,國家對參加強制巨災保險的居民和企業提供一定額度的保費補貼,補貼比例視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而加以區別。同時,在災害多發地區探索個人、企業信貸與巨災保險的聯動機制,前期可以對參加巨災保險的個人和企業在貸款額度、利率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以此刺激巨災險的需求,后期可將參加巨災險作為獲得貸款的必備條件之一,并與其他各類補貼政策掛鉤。通過一段時期強制要求居民和企業投保巨災險,培養公民的保險意識,為建立巨災保險體系打下意識基礎。
(二)第二步:發展巨災再保險體系
一是制定完備的法律體系。巨災保險的特殊性要求有一整套具體而完備的法律作保障和支撐,參照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中國應當制定完整的巨災保險法律,建立以總法為核心、分法為具體指導的法律體系??偡ㄖ饕獙逓谋kU的地位、性質、發行、認購、賠付、再保險以及監管等方面做出基礎性的規定,為巨災保險提供基礎性的法律支持,使巨災保險的發行、發展和實施有法可依。分法應覆蓋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巨災保險風險界定、要求參加保險的強制程度、費率設定、風險專項基金管理、保險理賠制度、再保險制度以及風險證券化制度等。
二是成立巨災保險聯合體。巨災風險管理面臨的問題和航天保險、核電站保險早期面臨的問題類似,即對外分保渠道有限、風險過度集中。故可以仿照航天保險與核電站保險的分保模式,成立包含投保人、原保險人、再保險人以及政府四方面的巨災保險聯合體。具體說來,可將巨災損失相應地分為四個等級。第四等級損失額最小,由投保人自行承擔,亦可稱為免賠額度;第三等級造成的損失較大,其中的絕大比例由原保險公司承擔;第二等級損失額更大,已經超出原保險公司的承受能力,由再保險公司和巨災風險管理專項基金等共同承擔;第一等級為最高等級,造成的損失額已經超出了各類保險主體的承受能力,此時由政府作為最后的保險人承擔巨災損失。
其中巨災風險管理專項基金由國家財政發起成立,資金來源還包含巨災保費收入、保險業減稅、再保險自有資金儲備、巨災風險證券化募集資金以及社會捐助等。基金可由某一特定的政府機構或市場運作經驗豐富、信譽良好的商業保險公司代為管理和運作,如在日本就是由政府提供有限擔保的私營機構——再保險株式會社來管理運作,法國是國營再保險公司,新西蘭是完全國有的地震委員會,中國臺灣地區是臺灣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等[8]。
圖3列示出巨災保險聯合體的結構圖,從中可以看出政府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前面三個等級中,政府僅間接參與對巨災風險管理;在第四等級中,政府對投保人給予巨災保費補貼;在第三等級中,政府對原保險人亦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激勵和一定程度風險補貼;在第二等級中,政府支持政策性再保險公司、商業再保險公司對巨災保險進行分保,并對參加分保的國際再保險公司提供適當的政策鼓勵,還對參加再保險的巨災風險管理基金直接注資。而在第一等級中,政府才作為最后保險人對巨災風險進行直接的承擔。
(三)第三步:發行巨災保險連接證券
巨災風險證券化是分散巨災保險的必然途徑[9],在通過巨災保險連接證券連接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營造良好的市場運行環境,還要配套有力的政策支持、創造適宜的監管條件。
首先,要進一步加快發展中國的金融市場。增加交易的工具種類,規范市場交易規則,健全市場運行機制[10]。加快完善市場監管機制,以及風險評估機構、信用評級機構等金融中介的培育,為投資者創造一個公平誠信的交易環境。強化會計、審計、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在保險公司、SPV按照國外經驗,一般由特殊目的機構(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充當巨災保險連接證券的發行主體。 和投資者之間的橋梁作用,使其切實行使保護投資人利益的責任。
其次,要對SPV的資格要求、政策支持和監管加以法律規定。巨災風險證券化過程中發行主體是關鍵,故應將對SPV的資格要求、政策支持和監管要求法律化[11]。監管應當由“一行”協調“三會”成立專門機構統一實施,避免多頭監管和無效管理局面的產生。監管的主要內容包括:SPV的業務活動、信息披露制度、內部治理結構以及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不受損失等。
第三,要加大對巨災保險連接證券的研發投入,完善衍生工具的發行和定價體系??梢猿闪⒕逓谋kU連接證券研究機構,學習巨災保險衍生工具在保險發達國家發行流程,及時交流和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吸取其教訓,密切關注國際巨災保險衍生工具最新發展動態,并結合中國具體國情進一步分析和研究,總結和探索出符合中國實際的發展模式,為衍生工具的發行和發展提供支撐。
就具體的發行流程而言,以當前國際上發展較為成熟、市場發行量比較大的巨災債券為例,先期可引進國外具有豐富經驗的機構充當SPV,后期可由國內運作比較好的保險公司來充當。按照國際發行債券的一般方式,中國可嘗試如圖4所示的發行流程。首先需要引入或設立巨災模型公司以評估某一地區某類災害的發生概率和風險以及災后SPV應支付的金額,以此作為確定債券利率和觸發條件的基礎。接下來由投資銀行根據模型結論及市場狀況設計產品結構,確定債券的利率、期限、觸發條件等細節[12]。在經過承銷商和模型公司的路演之后,債券被投資者所購買,SPV得到資金后投資于信托基金。當合約規定的災害發生之后,需要中立機構的客觀報告來確定是否達到了合約執行的觸發條件。
五、政策建議
1.建立多部門參與的巨災保險聯席工作會議制度。由于有關巨災保險制度的立法、財政補貼以及產品設計等涉及相當多的部門,因而,只有建立包括保監會、發改委、財政部、民政部、人民銀行和減災委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席工作會議制度,才能有效解決涉及巨災保險的多個具體相關問題。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從巨災保險范圍、保險對象的確認和巨災保險的應急機制、國家對巨災防范工作的投入力度、對巨災保險外部環境的改善等方面去建立健全巨災保險法律法規。二是從財政稅收優惠的條件、保費補貼、退稅和稅收減免內容方面入手,實行相應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三是逐步發展和完善債券、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品工具,進一步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為巨災保險連接證券的推出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設立各級巨災保險發展專項資金。一是用于培養居民參與巨災保險的意識;二是在大災易發多發地區,政府對居民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費補貼;三是對發展巨災保險的一些關鍵問題進行專項研究。
參考文獻:
[1]Armed F Comptroller.Financial Management in Support of Natural Disasters[R].Richard Flores, CDFM.Spring 2006.
[2]J David Cummins.Cat Bonds and Other Risk-Linked Securities: State of the Market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J].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Review, 2008,11(1):23-47.
[3]曾立新.美國巨災政府保險項目研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保險研究,2009(6):15-21.
[4]張洪濤.美日英韓四國及臺灣地區保險資金運用的啟示[J].保險研究·專題,2003(5):38-40.
[5]鄭偉.地震保險:國際經驗與中國思路[J].保險研究,2008(6): 9-14.
[6]謝世清.公私伙伴合作應對巨災挑戰:國際經驗與啟示[J].財貿經濟,2009(7): 62-67.
[7]趙昌文.應急管理與災后重建:5·12汶川特大地震若干問題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104-116.
[8]沈蕾.巨災債券運行效應問題研究[J].財經論叢,2006(4):62-67.
[9]張學鋒.保險風險證券化視角的巨災風險管理探析[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7): 139-143.
[10]王勇.災后重建金融政策應緊中帶活[J].宏觀經濟管理, 2008(6):16-17.
轉眼間一年又過去了一半,這半年在充實忙碌的工作中過去了,回顧過去半年的工作,你肯定還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吧?那就做好上半年工作總結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個人2021上半年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最新個人2021上半年工作總結1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飛逝,眨眼間已到x年中旬,回首這過去的半年,收獲頗豐。20x年公司業績突飛猛進飛速發展,我通過不斷向領導、同事們學習,以及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總結摸索,工作和學習上都取得了較明顯的進步,在這20x年上半年即將過去,下半年工作階段就要開始,有很多事情需要認真的思考一下,進行總結和回顧。總結上半年工作中的經驗與不足,為下一階段工作更好的展開做好充分的準備。
回首過去的6個月里,領導給了很多機會,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做了很多事情,感覺非常的充實。特別是在做以下事情的過程中,受益匪淺,回想起來讓自己也感覺到些許的欣慰,覺得自己這一切并沒有虛度。
今年公司為了能讓業務員釋放工作上所帶的的壓力而組織了多次出外旅游的機會,第一季度競賽的國家是美國、歐洲和馬爾代夫;第二季度競賽的國家是濟州島、黃山,第一季度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奮斗,也做出了明顯的成績,雖說未能爭取到參加美國的名額,但也去了歐洲,并和領導一時同去。在和領導一起的歐洲旅途當中,本人學到了很多知識,受益匪淺。如再有機會還想與領導一起出游,和領導在一起時時能充實自己。第二季度我去了黃山,到了黃山領悟到一句話,中國有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自從去了歐洲和黃山我才真正領悟到這句話的含義。以后還請領導多設點這樣的競賽。
責任心和服務精神。這是我們八區中很重要的一點,可以說是精髓之一。每個人的經歷和知識水平都不相同,這決定了每個人在做事情的能力上也會存在差別,我個人認要想做好這份工作。我個人認為有五點。1、時間管理,2、勤奮敬業,3、服務,4、奉獻,5、責任。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就不可能是一個有奉獻精神的人??梢哉f,強烈的責任感和責任心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求,也是業務員跟客戶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素質。
學會做人做事,正是由于合作能夠給雙方帶來各自需要的利益,才會產生雙方的合作關系,在處理與相關主體的時候,需要拿捏好分寸,嬉笑怒罵,收放自如。
回首過去,自我認為還算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績,當然,這些成績的取得無不包含著領導的不懈關懷和同事的鼎力協助,但同時我也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工作中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進一步的學習和改進。
第一、進一步加強向領導、向同事、向客戶學習的力度,不斷完善自己。學無止境,特別是對于我們年輕人,要時刻保持著一顆虛心上前的心。
第二、加強客戶資料的整理,這點在過去的一直都做得不好,主要是沒有從心底上徹底認識到其重要性和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三、加強產品和知識上的學習。這是目前我欠缺的一塊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塊知識。作為一名業務員如果缺乏這方面的知識,那么其知識結構是不完整的,操作起來心里也不夠踏實。公司如果能夠組織和加強這方面知識的培訓,那是再好不過。
第四、進一步規范自己的工作流程,加強工作的計劃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在下半年里要嚴格按照規范的流程操作,避免一些低級性的錯誤出現,減少混亂,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增強自己工作的計劃性,避免遺忘該做的事情,減少丟三落四現象的出現,并改變自己急性子的性格。
第五、如果有機會,要多出去開發客戶,在業務上增強自己的能力,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各方面的能力,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公司各方面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總之,我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發揮自身優勢,有針對性的采取各種措施彌補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斷完善各個方面的能力,抓住我們部門闊步大發展的大好機遇,努力工作,積極進取,與部門同事團隊作戰,通力合作,盡我自己的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我們公司業務目標的完成和飛速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最新個人2021上半年工作總結2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我對自己x年上半年工作做出了評定和總結,提出了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解決方法。
一、崗位職責
作為公司市場部督導這一職位,我在工作上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沒有使用好公司下發的考核標準。做事總是想到哪做到哪兒,工作沒有合理的計劃和總結,沒有正確的工作方法。工作起來比較麻木,總是急于解決問題,做不到冷靜的思考問題,沒有合理的解決問題根本策略和方法。
解決方法:擬定一個屬于自己的工作流程,每天按照此流程來展開工作(對每一項事情的了解和問題的處理都設有時間的限制),這也就是被迫提高工作效率。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相信自己在工作方法上會有所改進,并且工作效率也會有所提升。
二、業務情況
x年在公司業務方面,得到了小部分的成果,但其中也有很多是鑒于公司同事們的幫助和鼓勵。我們的軍團軍規中有這么一句,當你進入一家講究實效的公司,請用你的業績說話。
在工作中總會提醒自己:所有出現的問題只有自己解決,等到別人的只有參考的意見和鼓勵的話語,凡事全部需要自己才能解決,沒有任何人來幫助你完成它。這樣自己的依賴性就不會那么強,所有的問題只有自己去尋找解決方法。再苦再累,只有你的業績才能證明你的能力,其它所有的只是空談。
三、團隊協作
上半年工作中總結出:現在的公司只有較強的個人能力是不行的,擁有公司的團隊協作精神才是最為重要的。再強的個人永遠比不上一支優秀的團隊。目前團隊的建設將成為下半年度的工作計劃。在團隊中我總是教導我的管理者,必須做到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店鋪的管理者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我們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對于如何培養員工:只要員工犯的不是原則性問題,我們基本以引導和教導為主。員工不是被罵成才,她們同樣也需要贊美和鼓勵的話語,多給信心。
四、存在問題
1.自我學習力不夠,總是需要鞭策
2.工作還有潛力沒有全部發揮,需要改進工作方法
3.對于平時的培訓及會議記錄是有,但只是流于形式,沒有最后的總結,采用和實施
五、解決方法
1.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不可打亂學習計劃
2.給自己制定工作流程,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學習優秀的人是如何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利用好五項管理
3.在培訓和會議之后學會總結和分析,分析出自己目前的工作問題,總結出自己如何更好的執行和布置工作。
在實施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將計劃詳細,實施的時候就比較輕松。
以上就是我對x年上半年的工作總結,在工作總結中分析出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對下半年的工作計劃和目標有很大的幫助。接下來我會認真執行下半年的工作,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最新個人2021上半年工作總結3x年上半年,本人在公司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同事們的團結合作和關心幫助下,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在業務素質和思想政治方面都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F將半年來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總結如下:
一、思想政治表現、品德修養及職業道德方面
半年來,本人認真遵守勞動紀律,按時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時間;堅守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時加班加點,保證工作能按時完成。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積極主動學習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地對待每一項工作。
二、工作能力和具體業務方面
我的工作崗位是業務內勤。主要負責統計公司鐵礦石的發運數、收貨數。另外就是將每天的車皮號及時報x辦事處,核對x辦事處收貨情況;整理鐵路大票及開具港口包干費票;統計港口操作部每天的返港卸貨數量和港口存貨的水分等。
我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的目標,工作上發揚開拓創新精神,扎扎實實干好本職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半年來的各項任務:
1、統計情況:能及時從部門取回磅單,做到發運數與收貨數統計準確。
2、收貨情況:x辦事處報的收貨數,從剛接觸時的整船統計收貨盈虧到現在可逐步分成整列統計收貨盈虧。
3、空車過磅:今年五月份實行了過空車,現在對于發運數也能做到準確。
以前的報表雖然以軌道衡為準,但還是有誤差的?,F在空車過磅,就能做到發運數基本準確。
4、水分化驗:以前港口發運數出現短少情況,都會出現責任不明確,到底是貨物被盜還是水分的丟失。
而現在,規定每列貨物都化驗水分,這樣就不會出現推卸責任。
三、存在的不足
總結半年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自身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還存在著以下不足:
一是有時工作的質量和標準與領導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一方面,由于個人能力素質不夠高,鐵礦砂收發數有時統計存在一定的差錯;另一方面,就是工作量多、時間比較緊,工作效率不高。
二是有時工作敏感性還不是很強。對領導交辦的事不夠敏感,有時工作沒有提前量,上報情況不夠及時。
三是領導的參謀助手作用發揮不夠明顯。對全局工作情況掌握不細,還不能主動、提前的謀思路、想辦法,許多工作還只是充當“算盤珠”。
四、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將進一步發揚優點,改進不足,拓寬思路,求真務實,全力做好本職工作。打算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加強工作統籌。根據公司領導的年度工作要求,對下半年工作進行具體謀劃,明確內容、時限和需要達到的目標,加強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把各項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理清工作思路,提高辦事效率,增強工作實效。
二是加強工作作風培養。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發揚吃苦耐勞、知難而進、精益求精、嚴謹細致、積極進取的工作作風。
最新個人2021上半年工作總結4x年,在x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指導、幫助下,以服務群眾為工作中心,以樹立我行良好的形象為工作手段,愛崗敬業,不斷進去,提高了柜面工作效率,全面完成了年度部門既定的工作目標,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充分肯定?,F本人將x年柜面工作總結如下:
一、愛崗敬業,創一流服務
在工作中,我時刻要求自己對待客戶要做到輕聲細語、文明熱情、認真細致,要如一陣清風撲面而來。從事柜面授權工作以來,我給自己的工作中心是:“一切為了顧客,為了一切顧客,為了顧客的一切?!币粤己玫墓ぷ鲬B度對待每一個人,做到和氣、關心、體貼、溫暖。工作中承擔自己的責任,對每一件事和每一項工作,負責到底,做好任何工作。對自己做到業務精、作風硬、肯奉獻,愛崗敬業,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工作。我深知,與客戶直接打交道既累又繁瑣,但是我喜歡看到客戶帶著希望而來、滿意而去的表情。在工作中我堅持以服務至上的原則,對待每一位顧客都是微笑服務,良好的服務態度受到了顧客們的一致好評。急客戶所急、想納客戶所想,滿腔熱情、全心全意地為他們提供各種優質服務,以其特有的真誠贏得了高度評價。每當客戶對我說:“謝謝你的認真負責,解決了我的問題”我感到一切的付出都是那么值得,客戶的肯定讓我一切的辛勞都一掃而空。因為我找到了我價值的所在---為人民群眾服務在工作中堅持做好“三聲服務”,所謂“三聲”指的就是客戶“來有迎聲”,客戶“問有答聲”以及客戶“走有送聲”。
二、愛崗敬業,爭創一流
堅持立足崗位、踏實工作、愛崗敬業,把做好本職工作作為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必經之路,讓理想和信念在崗位上熠熠發光。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積極提高自身履行職責的能力,把奉獻在崗位看作是自己天經地義的事情,勤勤懇懇地做好本職工作。在工作中做到正確的認識自己,真誠的對待她人,認真的對待工作,公平的對待管理。嚴格遵守柜面服務要求,禮儀規范,熱情周到,規范作業,推行“三個一”服務:一杯水、一個微笑、一聲問候。工作日清日結,日事日畢?!皼]有,只有更好”,服務不單單要有意識,還要有技術。將“以從容之心為平常之事”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務工作,將“打造服務的銀行形象”的服務理念帶給廣大客戶。用真誠的服務、真心的微笑、嚴謹的工作態度贏得客戶的滿意。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面對新的形勢和激烈的競爭環境,我們不能有任何松懈,應該以嶄新的服務態度從社會的各個層次、各個領域用敏銳的觀察力去捕捉各種信息,開展各種形式的客戶的營銷方案。有效的推進新客戶的營銷工作;另一方面,提高客戶服務的水平,不斷提高老客戶的忠誠度??梢詫⑽倚械拇髲d的管理工作作為提高客戶服務質量的第一道關鍵,充分發揮客戶引導分流和識別中高端客戶的關鍵作用,使VIP客戶來到就能感受到我行的服務態度,從而帶動更多的客戶來辦理各種業務,提高我行的營業額。
在平時的工作中,除了要做一些自身崗位所應盡的職責外,還積極協助會計主管、副主管以及銀行的行長的工作,對上級領導下達的各項任務不遺余力的去完成。在每周開展的例會工作中,仔細做好會議中的重點內容。
三、愛崗敬業,不斷提升自我
“學無止境”,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才能讓自己在日新月異的時代不被淘汰,才能真正為做好保險理賠工作盡一份自己的力量。為此,在工作中,我始終把學習放在重要的位置,利用課余時間不僅學習跟柜面授權相關的知識,認真學習規章制度;積極參加銀行舉行的各類培訓班和培訓活動,向身邊的優秀工作人員學習。在學習方法上堅持做到三個結合: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學習理論與深入調研相結合、專題教育與參觀學習相結合。不僅如此,我還積極參與銀行舉辦的各項活動。
x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一支強有力的隊伍做后盾。加強授權隊伍建設,要嚴格執行紀律,做到全面細心處理各項業務,根據銀行的各項規定予以授權。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建立健全維修、救援以及配件為一體的服務網絡,本著互利互惠、控制風險的原則,對客戶進行考核,只有符合要求的才進一步給予授權。
在今年,我不斷加強金融風險防范,把合規管理、合規經營、合規操作落到工作實處,使內控意識和內控文化滲透到自己的思想深處,使內控成為自己的自覺行為,切實做好內控工作,確保不發生任何差錯。我深化對合規操作的認識,學習和理解規章制度,增強執行制度的能力和自覺性,形成事事都符合工作標準,理解和掌握內控要點,及時發現并消除存在的風險隱患。
上半年,是忙碌的半年,更是收獲的半年。雖然在即將過去半年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時代在變、環境在變,銀行的工作也時時變化著,天天都有新的東西出現、新的情況發生,這就需要我跟著形勢而改變。學習新的知識,把握新的技巧,適應四周環境的變化,提高自己的履崗能力,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綜合能力高的交行人,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使我所努力的目標。當然,在一些細節的處理和操作上我還存在一定的欠缺,我會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磨練自己,在領導和同事的指導幫助中提高自己,發揚優點,彌補不足。
最新個人2021上半年工作總結5本人x有限公司x分公司經營部長,我部門主要負責電話詢問各個農場寬帶裝機拆機和套餐執行情況,移動電信發展情況等業務。自本人擔任經營部長以來,堅持把學習業務知識提高自身工作水平放在第一位,始終牢記“用戶第一,真誠服務”的理念方針,堅持讓用戶滿意,為用戶解決問題,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通過全部門的共同努力較好的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指標和任務,現將本部門x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立足本職打造優質服務
近幾年來固話和寬帶市場飽和,固話安裝量下滑,加之各大運營商采取降價策略,造成激烈的競爭環境。如何保留客戶,營銷業務,成為了公司發展壯大的關鍵因素,作為公司經營部門,我覺得我部門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我深知通信行業主要產品就是提供服務,為用戶創造服務價值,只有優質高效的服務才能在用戶心中樹立公司良好的形象,才能留住老客戶,培養新客戶,在電話訊問的工作中,我要求部門員工加強服務力度深度,樹立優質服務的理念,在與客戶溝通時做到語氣和善,態度真誠,得到了客戶的贊許,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
二、提高部門員工整體素質
公司的發展需要每一名員工的努力,只有好的團隊才具有戰斗力和凝聚力,在實際工作中,我每個月都組織部門員工召開分析會議,讓每一位員工從一個月的工作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學習,不斷改善服務,提高部門整體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讓我部門所有員工都能立足于自己的本職崗位,充分發揮自己的工作能力。我深知在這樣一個通信行業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打造金牌服務團隊,才能留住用戶,幫助公司更好發展。在上半年的工作中,通過我和我部門所有同志不斷摸索工作新思路,尋找新方法,為公司業務發展協調關系,出謀劃策,有效的促進了業務的發展,讓公司在新裝寬帶、固話等方面的業務有了明顯的提升。
三、結合實際開創新局面
上半年工作期間,我部門所有同志一直以飽滿的熱情服務于公司,服務于用戶。面對寬帶和固話業務飽和的市場現狀,我積極組織優秀員工一起探索新思路,開創新方法,在工作中用理論指導解決實踐,加強工作中的原則性、系統性、創造性和預見性,開拓經營,以公司效益為中心,調整部門業務結構,突出發展高效業務,努力完成上半年經營目標。同時我還創新部門考評和管理,加強對業務員的業績考評時效性,變年度考評為季度考評,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通過市場調研和對用戶的走訪調查,我部制定出計劃性的工作方案并予以實施,切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