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化學工程與工藝課程體系范文

化學工程與工藝課程體系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工程與工藝課程體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化學工程與工藝課程體系

第1篇:化學工程與工藝課程體系范文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10-0135-03

Simulation and Practical Integration Teaching in Electrician Course//ZHANG Qitao

Abstract Integration teaching of simul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elec-

trician course, is a kind of way of teaching that abstract, difficult, bor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learning object constructed as visua-lization, visualization, practice, it is not only accurately and vividly

describe electrical equipment, electric work principle, operation en-

vironment, electrical electrician process and practice of achieve-ment, but also can make students feel the learning interest, inspire participation practice power and skill enhancement to achieve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electrician course,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e skills.

Key words electrician course; simulation; 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1 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概述

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是指專業教師在電工基礎、電工技能與訓練、電氣控制與運行等電工課程的教學中,以貼近電氣技術崗位的教學內容為主,利用自己設計和開發的教學課件、教學軟件或教材配套的教學軟件等多媒體電工教學信息資源[1],通過計算機和投影儀真實、直觀、形象地再現電工原理、電工操作程序和工作場景,讓學生上機進行電工原理、電工操作過程的模擬仿真操作,然后進行電工技能訓練的實際操作;或者將多媒體引進實訓室,一邊進行模擬仿真操作,一邊進行實踐操作,使學生不僅學到電工課程的理論知識,又學到電工實訓操作的技能,從而培養學生電工實際工作能力,實現電氣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

2 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的意義

電工課程的特點是理論知識抽象難懂,實訓操作則具體實在,而且只有在掌握電工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才不至于盲目而機械地操作,真正地掌握實際的電工操作技能。如電動機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是比較抽象難懂的,但只有理解和掌握電動機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才能正確而有效地進行電動機控制電路配電板的安裝、調試、檢測、通電運行與故障排除。如果按照常規的教學方法,教師借助于粉筆與黑板對電動機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進行講解和描述,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實踐也僅是簡單地模仿和機械地操作,不能真正領悟和掌握專業技能。導致學生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和情緒,喪失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不利于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提升的有效結合。所以,如何把抽象難懂的電工原理變得形象直觀、生動易學,又如何把電工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實在的操作有機地進行過渡和銜接,提高電氣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質量,這就是電工課程教師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電工課程的模擬仿真,不僅可以把許多抽象枯燥和難以理解的電工理論和原理變得形象直觀、簡單易學、生動有趣,而且具有豐富的交互界面和人機交互的特性,學生可以在人機互動的過程中模擬在真實場景下的電工操作,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視覺和感受。教師在電工課程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將電氣工作原理、電工作業環境和實踐操作過程進行全面、生動、形象的模擬與仿真,然后使用電工器材的實物,進一步進行電氣工程安裝的技能訓練,從而培養學生電工實際工作的能力。

如針對現階段中職學生喜歡電腦和游戲,形象思維能力優于邏輯思維能力,模仿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強的特點,教師在電工技能與實訓課程[2-4]“兩地控制一盞燈電路”的教學中,通過動畫的形式,呈現電路工作的原理、電器元件的實物和樓上、樓下兩個地方控制一盞燈的工作場景,卡通人物在不同的方位進行開關燈操作的同時,電路原理圖中電燈的圖形符號與仿真工作環境下的電燈也就顯示對應的或亮或滅的工作狀態。學生在理解和掌握“兩地控制一盞燈電路”工作原理的基礎上,以游戲的方式,按照原理圖中給出的先后順序,在實物圖中模擬在真實場景下進行連接導線的練習:1)斷開總開關,切斷電源,防止帶電操作;2)按原理圖完成全部接線;3)通電運行。

學生在通過虛擬的學習獲得實際的知識和初步操作技能的基礎上,采用雙控開關、電燈和導線等實物,按上述步驟,進行實際而真實的技能操作的訓練,就能夠進一步掌握“兩地控制一盞燈電路”安裝操作的技能。

由此可見,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是融電工知識、動畫和音響效果、操作實踐為一體,符合學生興趣和愛好的教學方法。它降低了學生學習電工理論知識的難度,把電工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實在的操作有機地進行過渡和銜接,避免了電工操作的盲目性,提升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達到讓學生深刻理解電工理論知識、熟練掌握電工操作技能、充分發揮學習主體作用的效果,從而促使學生全身心融入教學活動之中,以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和職業素養的成長。

3 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應用分析

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是最基本和典型的電動機控制電路,學生在學習了低壓電器的構造和原理的基礎上,通過該內容的學習,為正反轉電路、Y-降壓啟動電路等電動機控制電路的學習打下基礎。下面以電工技能與實訓[2-3]

及配套的電工技能與實訓仿真系統[4]“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的教學內容為例,進一步介紹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方法及應用。

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的模擬仿真

1)器材識別。進入“器材”界面,清晰地呈現交流接觸器、空氣斷路器、熱繼電器、按鈕和熔斷器的外形結構,讓學生對電器有直觀的、整體的認識。將鼠標放到各器件的觸點上,師生觀察和討論器件各觸點的名稱及電路符號。

2)工作原理。進入“電路”界面,呈現電路實物圖和電氣原理圖,將鼠標放到原理圖中器件符號上,電路實物圖中突出顯示對應的器件,與學生一起查看和討論器件的名稱和作用。學生通過電氣原理圖與電路實物圖的對比,為理解電路的工作原理做好了鋪墊。然后進入“原理”界面,通過動畫演示,教師講解或師生討論分析“有過載保護的單向運轉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

3)電路安裝。

①元件的布局:進入“布局”界面,從系統元件庫中取出器件,合理布局;布置器件時應考慮器件的位置要與主電路有一定的對應,相同電器盡量擺放在一起,達到布局合理、間距合適、接線方便的效果。

②電路的連線:進入“連線”界面,讓學生以交互性模擬仿真的方式,按照原理圖中給出的先后順序(連接線閃爍的先后順序),在器件布局完畢的實物圖中連接導線。

4)試車運行。進入“運行”界面,學生模擬仿真操作:合上電源開關,按動啟動按鈕SB2,電動機旋轉;按動停止按鈕SB1,電動機停止旋轉。

5)故障排除。進入“排故”界面,根據仿真電路出現的故障,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查找和排除故障。

學生通過上述過程的模擬仿真練習,基本上掌握了的電路的工作原理和安裝操作的步驟,為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配電板的安裝實訓奠定基礎。

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配電板的安裝實訓

1)繪制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圖:學生用鉛筆、三角板、圖板等繪圖工具,或者用計算機AutoCAD軟件,繪制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圖,為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安裝的實踐操作打下基礎。

2)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配電板的安裝:①電器元件的檢測;②電器元件的定位及配線;③通電運行;④電氣線路故障處理;⑤清理現場。教師巡視和指導學生安裝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配電板,檢查、指導學生通電調試,設置電氣故障,讓學生分析和排除故障。學生在配電板實物的安裝實踐中提高了職業技術的能力。

作品展示與交流 學生在完成了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配電板的安裝操作之后,進一步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實訓操作的經驗和體會;然后,教師點評學生作品,贊賞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訓操作的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教學步驟往往容易被忽略,使得教學過程不完整而感到缺憾。其實,它不僅是激活課堂歡樂氣氛,促進師生交流與溝通的主要環節,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精華和部分。學生通過作品展示與交流,不僅可以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激發和保持參與操作實踐的動力,還可以共同分享彼此之間的勞動成果,體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增強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展現自我,提升職業素養。因此,作品展示與交流是進一步地深化教學內容,實現教學效果最大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通過以上幾個步驟的學習,學生掌握了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和配電板安裝的操作技能,實現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計算機模擬仿真和配電板安裝的操作訓練,以及作品展示與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職業技能訓練的熱情,鍛煉學生的專業能力,也促進教師直觀地測評學生成長指標,關注學生技能的實現以及項目教學的具體化。而且在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體驗和感受課堂氛圍和諧的愉悅,關注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合,促使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將模擬仿真引入電工課程的理論教學,可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但它并不是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唯一的手段和方法,還要根據學生的文化層次、年齡大小和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而綜合地考慮,靈活地加以應用或取舍。再者,在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實踐活動中,計算機模擬仿真是通過虛擬設備和電路的形狀、工作原理、操作程序,使學生在視覺和感覺上有身臨其境的體會和感受,實現人與機的交流,便于學生對電工的理論知識和電路原理以及操作程序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虛擬的情境和操作必然要回歸真實的電工設備和器材的操作,才能掌握實實在在的電工操作技能。因此,在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的實踐活動中,既要重視計算機模擬仿真的應用,更要重視真實的電工設備和電工器材的實踐操作。

4 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的價值體現

利于學生勝任企業崗位工作能力的培養 電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企業生產設備的更新,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發展趨勢,反襯出教材內容和教學設備呈現出相對滯后和更新緩慢的狀況。模擬仿真能夠使用真實先進設備模型,作為學習者的操控平臺,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通過實際操作,給學習者身臨其境的切身感受,使得模擬仿真教學可以及時跟進產業技術的變革和高新設備的學習,從而適應和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職教新理念,以利于學生勝任企業崗位工作能力的培養。

形象直觀,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電工課程是理論和實際聯系比較緊密的課程,如果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教學同時進行,效果是最理想的。因此,在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模擬仿真的演示和操作,將比較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變得直觀易學,再通過親身實踐操作,就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增強學習興趣。從直觀到抽象再回歸實踐的認識過程,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避免實踐操作的盲目性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講完理論知識后才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如果教學班級的人數過多,教師的指導就難以顧及每一個學生。所以,很多學生在操作實訓的最初階段就感到難以下手,無所適從,甚至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果學生通過模擬仿真的演示和操作,就容易掌握實踐操作的方法和步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就容易上手,按正確的方法和步驟進行實訓操作。因此,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避免了學生實踐操作的盲目性,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

節約教學成本 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校必須購置一定數量的電氣實訓器材供學生實習用。但在實習過程中,由于學生對規范性操作行為的養成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因此,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損壞一定的實習器材,增大學校的教學成本。計算機仿真,模擬真實環境下的電工作業,沒有損壞電工器材的后顧之憂。通過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學生就容易養成規范的操作習慣,損壞器材的可能性大大減小,而且也可以緩解因實習器材不足影響教學的壓力。

強化技能訓練,讓學生掌握實際的操作技能 電工課程的模擬仿真,逼真地再現了電工技能訓練的項目,對學生身臨其境和親身參與從而獲得技能提升和技能養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不過,模擬仿真雖然具有直觀性的教學效果,畢竟它是虛擬的教學場景,與實際的真實場景還有一定的距離。要使學生掌握真實的實際操作技能,還必須對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教學,以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模擬仿真教學是實踐操作的橋梁,通過實踐操作強化技能訓練,讓學生掌握實際的操作技能。

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對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專業理論知識運用的能力、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營造寓教于樂環境的能力和調控課堂秩序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盡可能成為“雙師型”專業教師。因此,通過電工課程模擬仿真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的研究與應用,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第2篇:化學工程與工藝課程體系范文

【關鍵詞】中職 藥品營銷專業 工學結合一體化 課程開發 教學實施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4C-0085-03

為了提高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以適應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素質要求,我國大力開展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改革。其中,開展職業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開發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和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和重要途徑。本文以南寧市衛生學校為例,對藥品營銷專業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進行探討。

一、中職藥品營銷專業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的必要性

為了推進中職藥品營銷專業的教學改革,提高專業辦學質量,南寧市衛生學校于2011年底,對黎塘校區和南寧校區藥品營銷專業在校生、畢業生和畢業生用人單位開展問卷調查和訪談,以了解南寧市衛生學校藥品營銷專業的教學情況、畢業生對藥品營銷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等,盡管在校生和畢業生對藥品營銷專業教師的工作態度、教學水平等給予總體肯定評價,但近70%畢業生認為,在學校的課程學習與藥品營銷服務崗位能力要求存在較大差距。超過70%的在校生認為,對現有的藥品營銷專業的學習課程不感興趣,教學中理論教學內容大多聽不懂,難以理解,而動手操作學習機會少,難以學到有用的技能。用人單位則反映,中職藥品營銷專業畢業生如果不經過崗前培訓,無論是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還是人文素質,都難以適應藥品營銷服務崗位能力要求。這一調查結果表明,傳統的藥品營銷專業課程、教學方式方法不僅脫離了社會藥品營銷工作崗位對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也與中職藥品營銷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不相適應,在很大程度影響了中職藥品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當前,“能力本位”已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界的共識,無論是以較低層次的“崗位能力”還是以較高層次的“綜合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借助其他中職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成功經驗,對藥品營銷專業進行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應該說勢在必行。

二、藥品營銷專業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成果

在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專家的指導下,經過藥品營銷專業相關教師的共同努力,南寧市衛生學校藥品營銷專業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教師對中職藥品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理念發生了根本轉變,取得了共識。近年來,雖然南寧市衛生學校教師多次參加了各種形式教學改革培訓,但傳統學科課程體系及其教學觀念在教師思想意識中還是根深蒂固。2012年初,第一次召集藥品營銷專業相關教師參加專業課程改革培訓時,據筆者的個別交談和了解,有一半以上的教師持懷疑、觀望的態度,甚至對課程開發本身提出反對意見,被動地參加藥品營銷專業課程改革的調查實踐等各項活動。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是因為教師們存在三大疑慮:一是在現有的學校師資條件下,學校是否具備開發藥品營銷專業新的課程體系的能力;二是在現有的教學設施條件下,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體系在教學中實施是否可行;三是認為當今形勢下,中職生生源素質明顯下降,學生文化基礎較低,學習欲望不強,自我管理能力、學習能力較差,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是否適用于如今的中職教育等。然而,無論是當初被動還是主動參與了課程體系改革活動,經過半年多來多次的培訓和實踐,在課改專家指導和藥品營銷企業實踐專家、行業骨干的幫助下,至今大多數的教師都認同了“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發展技能為核心”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在調查的客觀事實結果面前,大家都意識到:傳統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不符合現在的中職藥品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只有通過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開發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實施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才能培養中職藥品營銷專業學生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讓學生獲得藥品營銷服務崗位的工作能力并具備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共識的取得、觀念的轉變,不僅增強了教師們課程體系改革意識和參與課程體系改革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它必將對新課程開發和新課程實施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二)課程體系開發取得階段性成果并初步實施。在課程體系改革專家的指導下,參與課改活動的藥品營銷專業相關教師,分工協作,在藥品營銷行業實踐專家的幫助下,根據藥營崗位典型工作任務,于2012年的4月,為藥品營銷專業設置了藥品配送、藥品銷售等8個學習領域,確定了各領域的教學情境,由相關教師深入藥品營銷工作崗位開展實踐,以此為依據,于5月完成了部分學習領域相關學習情境和學習材料編寫,于7月中旬修訂了藥品營銷專業的實施性教學計劃,并已在2012級藥品營銷專業部分班級中實施教學。盡管還有很多后續工作尚待完成,很多內容需要完善,但對藥品營銷專業的課程體系改革已邁出堅實的一步,參與課程開發的老師感覺到工作有了成績,看到了課程開發的希望,增強了做好課程開發和完成課程開發工作任務的信心。

(三)新的課程體系的實施,激發了學生對藥品營銷專業的學習興趣,改善了課堂教學效果。在完成藥品營銷專業課程開發部分工作的基礎上,南寧市衛生學校于2012年秋學期在2012級藥品營銷專業學生中,兩校區各抽取一個班級作為課程改革實驗班,對實驗班的教學,選取“盤點”和“收銀”兩個課程領域開展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即教師根據藥品營銷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編寫領域課程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材料,以藥品營銷實際工作任務引領學習,學生主要在學校的模擬藥房或社會藥房等校內外實訓場所,利用模擬或實際的藥品營銷工作環境,在學校老師或社會藥房員工的指導下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通過完成工作任務來實現學習,而其余部分學科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學期中,筆者針對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對黎塘校區的課改實驗班的學生開展簡單的問卷調查,收回調查表38份,結果見表1。

表1說明,如果以“較有興趣”和“收獲較大”分別視為對兩種教學方法的肯定,對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的方法的肯定率分別為68.4%和63.2%,而對傳統教學法的肯定率,兩項均為21.1%,明顯低于對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的肯定率。可見,新課程體系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提高了學生對學科領域的學習興趣,學生認為學習有收獲,說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對教學效果的改善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三、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和新課程體系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的對課程體系改革認識存在誤區。盡管學校在藥品營銷專業的課程體系開發中對教師進行了多次的培訓,但個別教師過分強調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在教學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通過設計學習情境和編寫學習材料,布置工作任務,將學生分組,學生以組為單位制訂計劃,將學生帶到模擬藥房或社會藥房后,完全依靠學生通過實施制訂的計劃而實現學習,作為老師忽略了對學生學習的檢查、現場指導和對學習過程的評價,這說明教師在對課程開發和新課程體系的實施認識上存在誤區,以為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的教學可以脫離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和檢查,這種錯誤的認識,對新課程體系的教學實施效果可能會產生不利影響,也不利于老師對課程體系開發和實施的總結和反思。

(二)學校專職教師對實際工作崗位缺乏深入實踐。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是整個教學工作實施的靈魂,而課程體系的開發質量、課程標準的制定是否與工作崗位能力要求、行業標準相符合,很大程度反映在教師對課程領域的確定、教學情境的設計和教學材料的編寫上。而且,教學效果的取得離不開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在課程開發工作過程中,雖然學校邀請了部分藥品營銷企業的實踐專家或行業骨干對相關工作進行指導和幫助,教師也利用暑假時間到藥品營銷企業門店等開展調查和實踐,但畢竟時間很短,實踐專家和行業骨干對課程開發的指導作用和教師實踐經驗相對有限。因此,在課程開發中,學校對學習領域的確定、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學習情境的設計、學習材料的編寫等,與藥品營銷崗位的要求工作實際過程、行業標準等還是存在較大的偏差,這在學生根據我們設計的教學情境和編寫的教學材料開展自主學習過程中,以及我們開展的補充調查中體現相當明顯;在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上,有些時候由于教師實踐經驗不足,指導水平不高,難以達到我們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學生對新的課程體系實施和教學方式的適應較慢。為了讓藥品營銷專業學生能較快地適應職業教育的教學,在學生入學之初,學校就對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專業認知教育,但從2012級藥品營銷專業課改實驗班對新課程體系和教學適應情況來看,學生的適應還是較慢。例如,2012級藥品營銷專業課改實驗班的部分學生,在學習已近2012年秋學期期中,還向老師反映職業學校的課程、教學方法跟初中(或高中)相比,差別太大,認為老師指導太少,不知道從何入手,從何學起,難以進入學習角色等。存在這一問題的原因,可能是與中職教育生源質量有關,學生在初中或高中階段本來就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文化基礎不好,適應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對學習缺乏信心,以及學習自覺性不高,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這些問題,必然會影響到課程體系的實施效果。

(四)教學場所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在模擬或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通過完成工作任務而實現學習,就目前而言,南寧市衛生學校兩校區僅各有一間模擬藥房,黎塘校區雖然通過教師的多方聯系,將8家社會藥房作為藥品營銷專業的實訓教學基地。但總體來說,模擬藥房的面積較小,設備不全,藥品種類少,而社會藥房要求我們的教學不能影響門店的銷售工作,為此限制學生的學習活動范圍,這樣的教學條件難以滿足實際教學需要,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實施的深入,教學效果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五)教師對新課程體系實施心存疑慮。在對新課程體系實施期間,筆者與參與教學的專兼職指導老師進行交流,總體而言,老師們對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實施效果沒有足夠的把握。應該說,南寧市衛生學校藥品營銷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還處在起步階段,因教師缺乏經驗,學生能力有限等客觀實際,使得教師在課程體系實施過程中對教學效果缺乏信心、沒有底氣等是很正常的,但這一問題的存在勢必會影響教師對課程體系改革的決心和教學實施的深入。

四、解決問題的措施

(一)繼續深入開展課程體系和教學改革培訓,堅定改革信念。藥品營銷專業的相關教師應正視各種客觀現實,如中職教育生源素質較低、教師缺乏實踐經驗等,在此基礎上,通過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和實踐活動,借鑒國內外職業教育課程開發和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堅信課程體系改革和教學改革是我國職業教育包括藥品營銷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從而堅定改革信念,鼓勵教師積極開展課程體系改革教,增強對改革取得成功的信心。

(二)重視教師藥品營銷服務實踐,提高教師對學習情境設計、學習材料編寫水平和質量。教師作為職業教育的主要實施者,開發出適合學生未來崗位能力要求的課程是首要任務,如上所述,藥品營銷專業的課程體系開發與其他專業一樣,課程體系的質量除了體現在專業學習課程領域及其典型工作任務的確定,更體現在學習情境的設計和學習材料的編寫中。因此,作為藥品營銷專業教師,必須重視在藥品營銷企業的服務實踐,通過實踐,使學生熟悉藥品營銷服務的工作過程、行業標準,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與藥品營銷崗位能力要求相適應、與藥品營銷服務行業標準相符合的學習情境,編寫出適合藥品營銷專業學生開展工學結合一體化、自主學習所要求的學習材料,以此促進教學效果的逐步提高。

(三)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藥品營銷專業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盡管南寧市衛生學校為藥品營銷專業建立了一定形式的校企合作機制,成立了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但客觀地說,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學生的頂崗實習和畢業生就業安排層面,藥品營銷企業并未深入地參與到我們的教學當中,我們還不能充分地利用藥品營銷企業的實際工作場所(社會藥店等)和它們的設備設施開展教學活動,而藥品營銷服務企業的行業骨干,由于未經相應的教學培訓,缺乏應有的教學經驗,尚未能發揮兼職教師對課程開發和對學生學習過程應有的指導作用;藥品營銷專業教師未被允許深入到藥品營銷企業參與實際的營銷實踐,缺乏藥品營銷工作經驗。以上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對藥品專業課程開發和教學實施的方方面面。因此,建議學校與藥品營銷企業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完善校企合作機制,對學校的專職教師和企業的兼職教師開展雙向交流培訓,提高專兼職教師的教學和實踐工作水平,充分利用藥品營銷企業的營業場所,改善教學實訓條件,為藥品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四)重視專業認知教育,開展對藥品營銷專業新生學習方法培訓。剛剛脫離初中或普通高中教育的學生,對藥品營銷專業認識比較膚淺甚至缺失,根據對南寧市衛生學校2010級、2011級、2012級藥品營銷專業入學新生的部分學生調查,每一年級新生,在開展專業認知教育前,有近70%的新生不知道自己所學專業將來從事何種具體職業,更不了解相關職業的發展前景;在開展專業認知教育前,近60%的新生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選擇藥品營銷專業,即便在開展了近一周的專業認知教育后,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對藥品營銷專業的課程學習不感興趣,在后來的學習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加之對職業學校課程教學方式方法的不適應,使他們陷入不知道從何學起、從何入手的被動局面。筆者認為,要使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改革取得成功,必須從根本上重視新生入學的專業認知教育。專業認知教育讓學生了解并具備本專業所學知識和技能,在明確專業學習目的和內容的基礎上,感受職業特點、工作內容,讓學生對自己將來所從事職業的現狀與未來發展有較清晰的整體認識。以往的藥品營銷專業認知教育可能因為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和內容過于單一,未能收到預期效果。在以后的藥品營銷專業新生專業認知教育中,我們有必要豐富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并將以往的短期教育改變為長期教育。除了專業教師,要更多地邀請藥品營銷企業的行業骨干參與,將學生帶到實際的服務場所開展教育,此外,適時地安排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教育和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學習方法、學習途徑的介紹。通過以上專業認知教育,激發學生對藥品營銷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樹立通過專業學習實現就業和職業發展的信心,掌握學習方法,縮短進入有效學習狀態的時間。

(五)尊重中職生的基本素質,在改革中適當保留傳統,循序漸進。包括藥品營銷專業在內的中職學生,大部分都來自初中畢業生,而且基本上是中考未能升入高中的學生,他們文化基礎較差,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有限。因此,中職職業學校在課程體系開發中,不應一味地強調課程的整合,對于公共基礎課程,不管是在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方式上,僅作適當調整和保留,這樣可以避免新生對課程學習產生陌生感以致對學習缺乏興趣和信心。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曾東風,等.通過“教學評價”促進臨床教學工作的體會[J].重慶醫學,2011(18)

第3篇:化學工程與工藝課程體系范文

【關鍵詞】云南工商學院;人文課程體系設置;漢語言文學(文化傳播)專業;實用性

人文,社會人倫,文治教化,簡言之,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本文以云南工商學院的新聞傳播專業為例,來探討如何設置具有實用性的人文課程體系。

一、人文內容與設計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云南工商學院在2011年申報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化傳播方向),2012年開始招生,到2014年共招生三屆,共計173人。第一屆學生錄取之后,問題接踵而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能做什么工作是焦點問題之一。通過對云南省內就業市場進行調查,發現當前省內的文化市場,新聞傳播、出版發行、中小型企業單位宣傳部門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有一定的需求量,尤其是云南省的地州、縣市、鄉鎮等基層單位和社區;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這一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增長較快;具備相關采寫編評全媒體一體化知識技能的學生受到上述用人單位的歡迎。于是圍繞著人才需求分析,制定了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主要培養在省內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社區基層、新聞傳媒、出版發行等機構從事文化宣傳、出版編輯、新聞傳播、文案策劃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由公共基礎課(10%)、專業理論課(20%)、專業核心課(30%)、技能實踐課(30%)、拓展課程(10%)五個模塊組成。在課程體系的設置過程中,是否設置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古代文論、西方文論、美學等課程成為一度爭議的問題。“實用派”認為上述課程不具備實用性,成本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獨立學院教學資源有限,不應設置。“人文派”反駁,這些是基礎課程、常規課程,不設置,學生如何學以致用,好比建在空中的樓閣,沒有根基,實用就是空談。雙方各執一詞,據理力爭。

二、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我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定位是文化傳播方向,專業核心課與技能實踐課以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公共關系與商務禮儀、網絡編輯寫作、溝通與口才、速記和速錄、校對實務、報紙電子編輯與實踐、文化產業策劃、企業宣傳創意等課程為主,實用性較強,因而需要建設一系列的校內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教學條件,滿足他們的需求。在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方面,漢語言文學專業圖書15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等資產總值近300萬元。擬建非線性編輯工作室、演播室、新聞實訓中心(以紙媒、網媒、新媒體為主),讓學生能夠完成常規的前期采訪和后期制作任務。學生可以在校內實訓基地模擬日后的工作場景、工作流程、工作內容,了解崗位職責、工作標準、注意事項以及工作細節,用理論知識和實踐模擬武裝自己,為下一步進入實習單位奠定基礎。同時,與有行業影響力的企事業單位宣傳部門、新聞媒體、出版社、文化傳播公司、社區基層進行校企合作、市場調研,讓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走出校門,進入上述單位,校外實訓,通過完成實際任務、項目的考核,開闊眼界,準確定位,積累工作經驗,獲得預期的工作崗位。目前,已經與《春城晚報》、《車與人》雜志社、云南電視臺、大理電視臺、普洱日報社等結成校企合作單位。

三、工學交替與行業專家進課堂

為了讓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化傳播方向)的學生更好的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工作實踐,體現人文課程的實用性,學院開展了工學交替與行業專家進課堂的人才培養活動。所謂“行業專家進課堂”,即邀請富有經驗的專家、企業人員等來給學生講課、示范,了解工作的實際情況,比如,云南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發展研究部主任、傳媒經濟學博士寧莉女士被邀請來人文學院進行“如何做好電視新聞節目”的講學,從事新聞行業數十年、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車與人》雜志社主編錢粲明先生做了“昆明都市類報紙的那些事”的講座,一系列行業專家的講座讓學生受益匪淺。所謂“工學交替”是學院在學生四年大學學習期間,安排二到三次實習機會。

總而言之,人文課程不是沒有實用性,而是怎樣找到適合的載體和形式,體現其豐富的內容與潛在的價值。通過對云南工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化傳播方向)人文課程體系設置的研究,從一個側面證實了上述觀點。這一論證對于其他專業開設的人文課程,也同樣適用。“人文課程也實用”的破立有待全方位、深層次、接地氣的進一步論證,這里限于篇幅,不做贅述。

參考文獻:

[1]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版縮印本;

[2]云南工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化傳播方向)的系列調查研究報告、專業建設材料

基金項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云南高職院校人文課程體系設置研究”(2014C183Y)的階段性成果,云南工商學院院級課題(JXYJ2013-1-16)成果。

(上接第16頁)

選擇市場研究、渠道管理以及市場策略等各個業務背景的人員任教,讓學生聆聽來自一線的市場營銷經驗,增加其真切感受,強化實踐環節,加快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并加強工學結合。

(五)建立科學考評機制

要改變這種“一張試卷”的單一的考核形式,就要根據企業和市場的需求變化,明確專業培養目標,根據企業對營銷人才的能力要求,建立合理的量化評價指標體系,按規定的標準對實踐教學各階段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使學生可以根據評估標準,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明確作業要求,規范學習行為,在每次實踐結束時就能給出每一階段的評價結果,課程結束時綜合所有實踐,評價學生對專業技能和應用能力的掌握情況,以真正實現對學生在營銷策劃等實操方面能力上的培養,以滿足市場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考評過程還要做好效果反饋與調整工作,在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收集學生參與實訓中所表現出的問題,并給出解決預案,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結論

實踐教學環節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要使學生成為主體,教師作為配角,讓學生在實踐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和加強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型本科只有運用新的教育理念,深入探索實踐教學模式、教學資源及教學手段的改革,改進實踐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資源,強化師資隊伍,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從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更多地體現出企業的需求方向,才能在人才培養上滿足市場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杜瑋楊帆.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實踐教學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12(8):157-158

[2]王瑩,任洪娟,駱佼.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A].第5屆教育教學改革與管理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九九热精品免费|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欧美18videosex性欧美乱任|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边吃奶边扎下很爽视频| 日本护士xxxx爽爽爽| 国产三级自拍视频|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69式啪啪动图| 欧美国产人妖另类色视频|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韩日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18xxx| 午夜小视频免费| ffee性xxⅹ另类老妇hd| 污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无需付费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电影成人福利| 99精品偷自拍| 欧美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对白受不了了|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版毛片|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大陆三级午夜理伦三级三|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 我把小yi子cao了小说| 人妻尝试又大又粗久久| 91网站在线看|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同人本里番h本子全彩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