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范文

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

第1篇: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范文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特殊教育;關愛

眾所周知,特殊教育的“特殊”之處就在于所教授的對象基本都是自身有缺陷的孩子, 這些孩子有的聽不見、有的看不見、還有的一出生便智力相對低下等等。這些身體有缺陷的孩子被迫遠離普通學校,遠離把他們看作異類的同伴,只能選擇進入特殊教育學校接受學習。而特殊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中的一塊“心病”,國家一直致力于讓殘障兒童也能像普通人一樣正常地學習,所以在現(xiàn)代化快速發(fā)展的影響下,社會各界人士將注意力逐漸地轉(zhuǎn)移到特殊教育中來,教師也更加注重特殊教育中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下面,筆者針對特殊教育的現(xiàn)狀及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中的小學數(shù)學作出了詳細深刻的分析。

一、特殊學校中小學數(shù)學教育的現(xiàn)狀

首先,特殊學校中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與普通小學數(shù)學教學之間有著很大的差別,兩者不能一概而論,然而,大部分特殊學校中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卻仍采用普通、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對教材的內(nèi)容理解也過于表面,不夠深入,教師并沒有領會到特殊小學數(shù)學教育的目標,在授課時只是泛泛而談,沒有側(cè)重點。其次,特殊學校中小學生的特殊性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然而,部分教師卻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沒有著重關注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問題,看重的只是授課而已,孰不知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關系到學生的上課情緒,教師不關心學生自身狀況的情況也會影響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改變特殊學校中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現(xiàn)狀。

二、特殊教育中小學數(shù)學教學要注意的方面

(一)幫助學生消除自卑,樹立自信

特殊學校的小學生基本上都有一個普遍的特性,那就是身體上或者智力上存在缺陷,不管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后天形成的,這些缺陷對孩子來說都像是一把利劍扎在他們的心頭,時不時地被人剜一刀,嘲諷一番,旁人異樣的眼光令他們產(chǎn)生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在短時期內(nèi)很難走出。這也就導致這些學生在上課時淪陷在自己自卑的世界里,不愿打開,也不愿接受新知R的滋養(yǎng),因此,教師迫切地需要幫助學生消除自卑感,樹立自信心。

首先,教師應該盡全力成為學生的朋友,在朋友的基礎上再成為教師。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因為他們自身的缺陷導致他們對其他人產(chǎn)生了不自覺的畏懼感,他們害怕與人接觸、害怕被人拋棄。因此,教師在授課之前要一步步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了解每位學生的家庭背景與個人情況,與他們進行心c心的溝通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意,只有這樣才能有計劃地開展數(shù)學教學工作,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

其次,教師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對待這些特殊的學生。身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教書育人,每一位學生都是上天賜給教師的禮物,教師需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帶“有色眼鏡”看人,喪失了教育的公平性。另外,特殊學生與普通學生相比擁有更強烈的自尊心,教師在授課時要盡力做到維護每位學生的自尊心,做到人人平等。如詢問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時候,教師不應只提問反應快的同學,也要照顧反應較慢的同學,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思考,樹立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因為大部分特殊學生存在智力問題,容易焦慮、暴躁,所以這就需要教師擁有足夠的耐心對待學生,盡管一個2乘3等于6的問題都可能會重復十幾遍,但仍要有不厭其煩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對教師才會有安全感,才能變得堅強勇敢,才能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自身改善教學方法

教師陳舊落伍的教學方法對特殊學生來說沒有用武之地的,特殊學生本身的自制力和思維能力相對而言比較差,很難在短暫的授課期間掌握知識、學會舉一反三,他們所能做的只是照葫蘆畫瓢,模仿而已,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特殊性進行專業(yè)的教學方法。

首先,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預習。預習能夠為學習新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授課前可以提出與本節(jié)課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尋找答案,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其次,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特殊學生一般來說對動態(tài)的東西比較敏感,所以,在講授加減法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小豬去商店買文具的動畫,動畫中小豬買了一枝3塊錢的鉛筆,一塊2塊錢的橡皮,讓學生計算小豬一共花了多少錢。學生通過有趣的動畫,便能很快地計算出來,并且通過動畫,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學生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教師在關心上課狀況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課下,教師一般強調(diào)學生能夠自己獨立完成作業(yè),不得抄襲,然而,這一點對特殊學校的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特殊學校學生的心理變化極大,一會開心,一會難過,并且又處于心理稚嫩的小學階段,很難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溝通、共同合作完成作業(yè),這樣不僅能夠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作業(yè),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師應學會心理暗示,開拓學生的思維

對于特殊教育來說,心理暗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由于特殊學校的學生因為自身的缺陷而缺乏自信,這就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通過心理暗示鼓勵學生,帶給學生足夠的愛。當在課堂中發(fā)現(xiàn)有學生面對難題滿臉愁容的時候,教師應主動走到學生身邊,耐心指導,并且贊揚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潛力,從而充滿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在講課時,教師要注意說話時的語氣,像圓的面積計算公式之類的重點問題要加重語氣讓學生抓住重點,并且教師需要準確恰當?shù)剡M行心理暗示,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水平。

第2篇: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范文

【關鍵詞】聾啞學生 個性特點 教育方法

研究聾啞學生的個性特點,是開展特殊教育工作的基礎,也是促進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教育實踐中如何根據(jù)聾啞學生個性特點進行教育教學,是特殊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結(jié)合教學實踐,我們將對聾啞生的個性特點和心理教育問題作簡單探討。

1.聾啞學生的個性特點

聾啞學生由于先天或后天造成的聽覺器官的障礙,使他們在感知事物的途徑上與普通學生有較大差異。這種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由此帶來的心理問題也日漸顯現(xiàn)。而這種心理問題,首先是因為生理缺陷的影響。由于生理缺陷所帶來有關認知、情感、思維等方面的特點,造成學生比正常兒童更多地表現(xiàn)出自卑、多疑、孤僻、急躁等表現(xiàn)。其次是社會風氣的不良影響。殘疾人遭歧視,就業(yè)難,在工作中的同工不同酬等問題,雖然這些情況在正常人中也存在。但對于聾啞人來說卻嚴重地傷害他們的感情,加劇了他們的自卑心理和敵視心理。這些問題也同樣影響著在校的聾啞學生。在校聾啞生的心理問題也比較多的出現(xiàn)在教育教學的個案當中。這便形成了聾啞兒童與健全兒童不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他們特殊的個性特點。

1.1 聾啞學生的個性優(yōu)勢

模仿能力強,好奇心重。聾啞學生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有濃厚的興趣,總想問個究竟,并極具模仿能力。比如:看到電視、書本中的美麗舞蹈,都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上來。并且喜歡跳給別人看。因此學校的活動聾啞學生都會勇躍的參加。而且表演的非常精彩。

聾啞學生極強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使得他們在特定領域可以發(fā)揮超常的潛力,通過教師耐心的輔導和引導,他們往往能獲得可喜的進步。然而,同他們的個性優(yōu)勢比起來,個性方面的劣勢是更值得教師重視和研究的。

1.2 聾啞學生的個性劣勢

1.2.1 認識事物膚淺、片面。聾生無聽力,既不能完全理解別人的語言,又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對周圍環(huán)境僅限于表面現(xiàn)象的認識,感知事物比較籠統(tǒng)、模糊、不正確,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現(xiàn)象,忽視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本質(zhì)上的特點,很難建立比較復雜的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所以聾啞學生對事物、對問題的理解認識膚淺,常常帶有局限性。

1.2.2 粗暴。由于先天的生理的缺陷和后天的環(huán)境因素的制約,而導致部分同學形成了易怒、任性、報復等不良的心理品質(zhì)。缺乏自控能力。

1.2.3 自尊心強,喜歡表揚。聾啞學生總愛表現(xiàn)自己。做點好事總想讓別人知道,老師表揚就特別的高興,反之,做錯了事卻不想受到批評,也不愿看到別人的議論。受到批評后極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

1.2.4 思想單純,處事缺乏理智,喜怒哀樂的控制力差。因此,聾啞學生容易受他人的引誘和欺騙。一旦形成對事物的認識,很難改變過來。

2.聾啞學生的教育方法探析

學校確立的教育目標要從聾啞學生實際出發(fā),把特殊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減輕聾啞學生學習負擔,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將會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教師的教學方法要得當,根據(jù)聾啞學生的生理心理特殊彩適當?shù)慕虒W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將積極影響聾啞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的性格和作用對聾啞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直接影響,教師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水平會在聾啞學生身上打下烙印。

校風不良對聾啞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比吃比穿、打鬧、不講衛(wèi)生、不尊敬教師,甚至打架、早戀、破壞學校內(nèi)外公共秩序,這些總是如果嚴重存在,就會腐蝕和污染聾啞兒童的心靈。因此,結(jié)合聾啞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2.1 以誠待人,給學生更多的信任與信心。古人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只有打開學生心靈的窗口,取得學生的信任與尊敬,才能贏得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因此,教師必須重視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設法講好第一次話,開好第一次班會,上好第一次課,處理好第一次偶發(fā)事件……并自始至終踏實工作,以誠待人,如此才有利于師生間的坦誠交往?!皭墼诮逃鲜怯泻艽蟾谢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是老師溝通學生思想和情感最有效的手段。愛學生就是要重視學生,把學生當作與自老師己平等的有獨立性的個體,尊重他們,信任他們,理解他們,積極、主動地與他們溝通。

2.2 以笑化人,給學生更多的平等與尊重

平等與尊重是人們自尊自愛的基本要求。這對聾啞學生來說尤為重要,聾啞學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更需要正常人的平等對待與尊重。而平等和尊重又是多方面的,這就要求我們特教教師要通過和藹的態(tài)度、親切的微笑、友善的舉止來表達和對待每一名聾啞學生,要在心里真正做到不厭惡不歧視,像對待自己子女一樣,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學習上幫助他們,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和平等感。使他們真正感受到學校和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讓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得到和正常人一樣的平等與尊重。

第3篇: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范文

通過研究特殊類型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力求發(fā)現(xiàn)一些教育規(guī)律。以便家長、班主任、教師更有針對性地對這些學生進行教育。以求更有效地對這些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教育,使這些學生發(fā)展得更好。使得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班主任、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這是我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研究的一個微型課題,我通過觀察法、問卷調(diào)查法、談話法等多種方法對2009屆高三的六個班級和2011屆高二的6個班級的特殊類型生進行的研究。掌握了一些第一手材料,總結(jié)出了一些規(guī)律。

調(diào)查采用實名制的形式。在學生測評的基礎上,班主任根據(jù)自己對學生的了解情況,將學生的調(diào)查表分成以下五個檔次:學習成績好、學習成績不理想、行為品質(zhì)不理想、行為品質(zhì)不理想學習成績好、普通類型的學生。

調(diào)查前對學生講清測評的意義,排除學生的顧慮,以便學生如實填寫。調(diào)查前還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妮o導。

調(diào)查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調(diào)查時間為2008年12月。調(diào)查對象為高三年級的8、12、13、14、17、20班的學生;第二次調(diào)查時間為2009年10月,調(diào)查對象為高二年級的3、5、7、9、10、20班的學生,兩次調(diào)查涉及到的總?cè)藬?shù)為756人,其中涉及的特殊類型生為403人,學習成績好的有204人,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有199人,行為品質(zhì)不理想的有44人,行為不佳成績好的有7人。

特殊類型學生的特點

1.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中行為品質(zhì)好的占96.6%:學習成績不理想而行為品質(zhì)好的同學占78.9%:行為品質(zhì)不好,學習成績好的只占13.7%。

2.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有一半以上思維模式好,思維模式不理想的僅占極少數(shù);而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有20.6%的同學思維模式也是很好的。有29.1%的同學思維模式不理想;行為品質(zhì)不理想的同學中有34.1%的同學思維模式也是很好的;行為品質(zhì)不理想,而學習成績?nèi)匀缓芎茫饕撬麄兊乃季S模式很好。

3.學習成績好的同學絕大多數(shù)學習態(tài)度很好。極少數(shù)學習態(tài)度不理想;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學習態(tài)度很好,有一小部分的同學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行為品質(zhì)不好的同學中有一部分同學的學習態(tài)度還是很好的,有一部分同學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行為品質(zhì)也不理想。

4.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大多數(shù)學習心理狀態(tài)很好,極少數(shù)心理壓力大。心理狀態(tài)不好: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中有一部分同學心理壓力大,心理狀態(tài)不理想:行為品質(zhì)不好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心理狀態(tài)往往較好。

5.學習成績好的同學的大多數(shù)學習習慣比較好:學習不理想的同學有一小部分學習習慣不太好;行為不理想成績不理想的同學中有1/3的同學學習習慣不理想:行為不理想成績好的同學學習習慣還是好的。

6.行為品質(zhì)不好的同學有一部分家庭關系也不好。

7.有一部分行為品質(zhì)不好的同學的社會環(huán)境也不太好。

8.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大部分思維模式、學習態(tài)度、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都比較好。

9.一部分同學的學習成績不理想,但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還是很好的。一部分同學的學習成績不理想,但他們的思維模式還是很好的。

10.行為品質(zhì)不好的同學中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思維模式還是很好的;行為品質(zhì)不好的同學中有部分同學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習慣好。

11.思維模式好壞不是學習好壞的唯一決定因素,學習成績好差與學習態(tài)度、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都有一定的關系。

12.思維模式、學習態(tài)度、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各方面均好的同學,大部分同學的學習成績也好;好的比率明顯高于相應方面的不好的同學。

特殊類型學生的教育要求

1.我們對特殊類型學生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我們對特殊類型學生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要把做好特殊類型學生的工作作為自己的職責,作為自己份內(nèi)的事情。很多時候特殊類型學生的轉(zhuǎn)變工作效果不明顯,并不是我們的能力不行。而是我們中的一些人責任心不強,甚至沒有責任心,根本不將這些學生放在心里,也就是莊子所說的不是不能。而是不為。我們要努力挖掘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使之發(fā)揚光大,克服他們的缺點。

2.對待特殊類型學生要有愛心。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愛是做好特殊生教育的前提。是我們的天職。我們要對學生傾注一片愛心,尤其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更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的問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經(jīng)常反思,有沒有一顆愛心?有沒有把學生當自己的親人看待?有沒有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有沒有因為我們的疏忽或藐視,對學生的一些合理要求置之不理、嗤之以鼻,致使一些學生將痛苦和失望埋藏于受傷脆弱的心靈深處?

3.對待特殊類型學生要有誠心。對于一些后進生,如果我們坦誠地和他們交心,坦誠地幫助他們,他們會覺得我們是真心為他們好,他們會敞開心扉,主動配合教育的。

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只有坦誠地和學生交流,喚起他們善良的本我,將一泓清泉注入他們久渴的心田,將一縷春風吹進灰色的籬笆墻,將一抹陽光撒在冬天的草尖上,哪一株幼苗不茁壯成長?

4.要客觀公正地對待特殊類型學生。不能用思維定勢,戴著有色眼鏡看學生。以為成績好的學生各方面均好,其實有些成績好的同學思維模式也并不理想。有些同學的學習態(tài)度也不太好,但他們很聰明。他們中的有些學習心理不理想,遇到大型考試就發(fā)慌,有些學習習慣也不理想,要由家長或老師嚴管著。不要以為這些只是他們的瑕疵,所謂的“瑕”在一定的條件下,它也會由次要矛盾轉(zhuǎn)變成主要矛盾,貽誤學生的前途。以為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各方面也不好。其實錯了,他們有的思維模式很好,只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或?qū)W習習慣不好。以為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學習就不用功,其實錯了,他們有的很用功,只是思維模式不好,或?qū)W習基礎不好。

5.要靈活細致地摸清特殊類型學生的實情。要通過觀察、談話、作業(yè)分析、調(diào)查等多種形式,摸清特殊類型學生的的情況,了解的他們的思維類型、學習心理、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家庭情況、社會背景,甚至過去受的教育等多方面的情況。

6.要有的放矢地對特殊類型學生進行教育。特殊類型學生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思維模式不太好,有的是基礎不太好,有的是主觀不努力,我們要在摸清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力爭做到事半功倍。對待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同學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持之以恒地進行教育,使他們明確學習的重要,使之自覺學習。對待學習習慣不理想的同學要努力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要使他們知道如何學習,如何安排時間,如何處理學習和玩耍間的關系。對于行為品質(zhì)不理想的學生。我們要主動爭取到家庭的配合教育。要多采用閃光教育,要多跟他們談心,要有耐心、誠心,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對于這些學生,我們或感化他們,或曉之以理?;蚴谥苑ǎ逃麄?nèi)绾螌W習、處世、交往。如何改變不良習慣,或改變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傊?,要想方設法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

7.對待特殊類型學生要多采用閃光教育。學習成績不理想、行為品質(zhì)不佳的學生,經(jīng)常被家人和老師批評,他們往往比較自卑,甚至叛逆,我們要多采用閃光教育,多開展活動,多給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及時肯定,使他們認識到自身價值,增強信心挖掘潛能,增強自控力,逐步將“外部要我好”,變成“我要我好”。

第4篇: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范文

一、注重關愛幫助,形成合力――團體中現(xiàn)溫暖

特殊學生往往品德缺陷的同時伴隨著成績較差,在班級內(nèi)以“另類”出現(xiàn):或默默無聞,無人理睬;或遭受冷眼,受盡凄苦;或稱王稱霸,在反叛中尋找滿足。如此種種,皆因內(nèi)心缺乏關愛,缺少溫暖。所以,轉(zhuǎn)化他們,最重要的一條是動用集體的力量,形成合力,發(fā)動大家共同幫助,團體中現(xiàn)溫暖。團體關愛的有效途徑是搭建對子,監(jiān)督幫扶。學??赏ㄟ^“德育導師制”組織開展“師生一幫一結(jié)對、生生一幫一結(jié)對”等幫扶工作。對師生結(jié)對可具體提出每天見一次面、每周談一次心、每月交流一次心得體會、家訪一次、每學期評比一次的要求。通過經(jīng)常性的零距離的接觸,減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增加心靈交流的機會,促進特殊生的轉(zhuǎn)化。對生生結(jié)對可提出每堂課提醒一次、每天討論檢查作業(yè)一次、每周一起玩一次(互訪一次)、每月小結(jié)一次、每學期評比一次的要求。比一比誰幫助得有成效,誰進步得快,誰的亮點多,誰獲得的表彰多。同時,在班級中營造輿論,樹立正氣也是團體關愛的有效途徑。班級內(nèi)可建立紀律組長負責班級紀律監(jiān)管工作的機制,發(fā)動全體學生共同參與良好班集體的建設。對不良行為和思想,班級中要形成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氛圍。小到自習課無一隨意吵鬧,確保靜堂,校內(nèi)日常行為規(guī)范合乎要求,大到校外互相監(jiān)督,遵紀守法。

二、注重轉(zhuǎn)化過程,抓反復,反復抓――堅持中現(xiàn)成效

大凡特殊生轉(zhuǎn)化,往往有多次的反復,教育工作不可能一次就能取得成效。我們的結(jié)對教師或班主任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心和足夠的耐心,采用迂回策略,在教育和等待中求得特殊學生的轉(zhuǎn)化。特殊學生的轉(zhuǎn)化是一件細致而艱巨的工作,絕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見影。特殊學生由于長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一旦有人有意無意地觸及他們的痛點,便會舊病復發(fā),甚至變本加厲,此時如果教育者在教育中遭受挫折就認為“孺子不可教也”而撒手不管,那他們則會破罐破摔,所以轉(zhuǎn)化特殊學生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還要正確認識問題學生轉(zhuǎn)化的過程,認清特殊學生轉(zhuǎn)化過程中的反復點,正確對待、耐心等待,不斷地按可行的方法教育他們,抓反復,反復抓。我們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允許他們反復。反復一次,教育一次,反復兩次,教育兩次,舉三返一。所謂“一”,就是做人的準則,做人的底線,在多次的反復中,教育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我們堅持了,一定會有成效的,哪怕是他們很小的一點改變。同時我們也對得起我們的工作,做到問心無愧。

三、注重真情對待,以心換心――“四心”中求發(fā)展

第5篇: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范文

【關鍵詞】特殊生 后進生 教育 轉(zhuǎn)化

一、高校特殊生、后進生的定義和特點

(一)高校特殊生、后進生的定義

特殊學生的定義如下:在多方面(生理、心理、學習、生活、感情和就業(yè)等)有著一定困難及問題的學生。后進生通常指的是學習、紀律以及行為習慣差的學生。

(二)高校特殊生、后進生的特點

1.相對性

高校中很多特殊生、后進生都是相對于其他“正?!睂W生而言的,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并不是絕對的,在不同的比較標準之下,其定義也會隨之改變。

2.多重性

部分高校的特殊生、后進生身份復雜,比如說有的學生既是經(jīng)濟特殊學生,也是心理特殊學生,或者是具有更多的特殊身份,所以說特殊生、后進生具有多重性的特點。

3.角色轉(zhuǎn)換性

在不同的條件之下,高校特殊生、后進生有著不同的角色,其角色隨著環(huán)境以及要求的不同而不斷的轉(zhuǎn)換,因此具備一定的角色轉(zhuǎn)換性。

二、高校特殊生、后進生的心理狀態(tài)

(一)經(jīng)濟特殊群體

經(jīng)濟特殊學生通常有如下五個特點:生活簡樸,學習壓力大,心理負擔重,社交能力差,就業(yè)壓力大。有的貧困生心理自卑,做事謹慎小心,常常將自己封閉起來,將問題憋在心里,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疾病。

(二)成就特殊群體

成就困難學生主要指的是那些因為學習能力和基礎都比較差的大學生群體。主要表現(xiàn)如下:不能夠很好地適應大學教育方式,雖然想去學習,但是沒有一個正確方法,導致學習成就低,心情急躁郁悶,失去對學習的信心;入學基礎雖然比較好,但是學習的動機不端正,主動性差,最終厭學;基礎差,即使努力學習成就依舊不理想,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挫敗感。

(三)身體特殊群體

雖然現(xiàn)在身體特殊的學生比例很小,但一定要十分關注他們。因為這部分學生的身體缺陷經(jīng)常被暴露在同學面前,很多人會用有色眼光來看待他們甚至在背后議論紛紛,這就使得他們心理上有著嚴重的壓力和自卑感,擔心被人取笑。

(四)心理特殊群體

心理特殊學生指的是有心理適應問題、心理障礙以及心理疾病的學生。大學生的心理障礙主要有如下幾方面:情感障礙、情緒性格障礙、人際交往障礙、學習心理障礙等。這使得他們對大學生活學習感到不適應,經(jīng)常感覺到焦慮、緊張、郁悶等不良癥狀。

三、做好高校特殊生、后進生教育轉(zhuǎn)化工作的途徑

(一)正確認識、了解高校特殊學生、后進生

特殊生、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內(nèi)在和外在因素,他們并非在所有方面都后進,都比別人差,他們亦有自己的特長、優(yōu)點,可塑性很強。老師們應該始終相信教育的力量,也要始終相信每位學生都有著無限的發(fā)展空間并對其積極地進行教育。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要沒有徹底摧毀,教育就還是有希望的?!彼越處煈搼{借正確的教育來引領學生,為學生的進步創(chuàng)造一個平臺,同時在教育他們的時候要細心、耐心,相信每位特殊學生、后進生都能夠被轉(zhuǎn)變?yōu)檎?yōu)秀的學生。

(二)動態(tài)地看待高校特殊學生、后進生

特殊學生、后進生的定義是相對普通學生群體來定義的,如果普通學生群體不存在,那么特殊學生、后進生也不會存在。所以說特殊生、后進生是一個相對動態(tài)的群體,在某段時間他們是不同的,但是經(jīng)過教育之后他們也會轉(zhuǎn)變?yōu)槠胀ǖ膶W生。例如具有心理問題的特殊學生,在此時間之內(nèi)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問題,可是過一段時間,其心理問題就會得到解決,進而他們就是普通學生了。因此特殊學生群體、后進生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群體,對他們應該動態(tài)的對待。

(三)尊重高校特殊生、后進生,傾注更多的關愛

我們在對特殊生、后進生教育的時候,應該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他們,減少他們的自卑心理,將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yǎng)起來。特殊生、后進生在心理上嚴重缺乏自信,所以教育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幫助他們將自信心樹立起來。同時對于他們老師應該傾注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對他們生活處事中的細節(jié)給予更多的關心,在對問題的處理方面應該積極鼓勵和信任他們,這樣有助于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在學習方面,應該鼓勵他們積極進取,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對于有某方面特長的學生,應該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發(fā)揮自己特長的平臺,讓他們將自己的才能展現(xiàn)出來。同時,在干部競選的時候,也可以讓他們適當?shù)膿我恍┞殑眨岣咚麄兊募w融入感,并在承擔責任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嚴要求、多鼓勵、少批評,正確對待處理問題

在管理特殊生、后進生方面,教師們應該掌握適當?shù)姆椒ê图记?。首先對他們要嚴格要求,不能放松,其次不能總是批評他們,應該多給予他們鼓勵,讓他們樹立起自信,不可以因為其特殊性就不幫助他們改正和進步??傊?,特殊生、后進生有很多問題,學校應該盡量做到統(tǒng)籌兼顧。

(五)持之以恒,密切家校聯(lián)系,共同教育管理

在對特殊生、后進生進行教育的時候,既應該發(fā)揮學校的主導作用,又應該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對家庭因素的積極影響加以利用,對家庭教育在親情方面的優(yōu)勢充分的利用起來,做好特殊生、后進生家長的工作,獲得家長對教育的支持,對家長的教育方法進行適當指導,改正家長在教育學生時候的不恰當方式,最終達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第6篇: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范文

關鍵詞:聾啞學生 關愛 方法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梢?,愛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對從事特殊教育的特殊教師來說,對待聾啞學生必須付出更多的愛,讓愛這種崇高、圣潔、偉大的情感來滋潤聾啞學生的心田,讓師生之間用愛去理解、去溝通,讓一棵棵特殊的幼苗得到特殊的關愛,健康地成長。

一、了解是愛聾啞學生的基礎

聾啞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教師必須首先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由于先天的缺陷、智力發(fā)育的遲緩,使聾啞學生很難與其他人交流。人們大多很難知道他們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難,需要什么。第二,聾啞學生心理發(fā)育落后于生理發(fā)育產(chǎn)生心理障礙,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在13~14歲和17~18歲之間存在著心理發(fā)展的兩次大的飛躍,這是青少年走向成熟和獨立的反映,這個時期就是所謂的青春期,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往往容易出現(xiàn)感情上的沖動和行為上的盲動。聾啞學生由于語言上的障礙,加劇了生理與心理發(fā)育不一致的矛盾,一方面,他們想得到尊重的獨立,另一方面,由于認知的缺失和能力的滯后,往往使他們分不清是非得失,往往易產(chǎn)生自卑、自閉、自暴自棄,與人對立發(fā)泄不滿等消極現(xiàn)象。作為特殊教師必須細微地觀察他們一舉一動,明白他們的每一個眼神,你才了解他想什么,需要什么,而這必須以愛心為基礎。有了愛,教師才會想方法去觀察這些特殊孩子,查明他們的訴求,基于愛的基礎上,了解才會被接受。

二、尊重是愛聾啞學生的前提

尊重學生是熱愛學生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尊重,就沒有對聾啞學生的愛,尊重是人類發(fā)展而產(chǎn)生一種文明的行為,也是每個人在交往中都非常需要的心理感受,這對聾啞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由于先天存在缺陷,他們怕被輕視嘲笑,他們心理上個個要強,十分渴望受到尊重,所以在教育教學和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他們的心理感受,要尊重他們的隱私、個性與愛好,絕對不能觸犯他們禁忌的事物,在語言、行為甚至每一個眼神都要尊重他們。與此同時,教師絕對不應有施舍的感覺,君子不食嗟來之食,何況聾啞學生呢。這樣,他們才可能會慢慢地接受你,讓你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才可接受你的愛。

三、理解是愛聾啞學生的保證

沒有對聾啞學生的充分理解,就不會對他們產(chǎn)生真誠的愛心,也就不會對他們付出充分的愛。對聾啞學生的理解要建立在對他們了解、尊重的基礎上,由于年齡、性別、傷殘程度、智力發(fā)展、心理發(fā)展程度的不同,不同個體間往往存在著性格、認知、愛好、特長、好惡等不同,所以在尊重他們的基礎上,理解就顯得尤為重要。對聾啞學生有了充分的理解,他們才會理解你、認同你,最終取得他們的信任。在這個基礎上,學生有了問題、需求,才會愿意與教師交流,才希望得到你的關愛和幫助。如果拋開這種理解空談熱愛、關心和幫助,他們是不愿意接受和承認的。充分的理解必須建立在多方面、細致入微的基礎之上,理解聾啞學生就要理解他們的差異包括性格差異、能力差異、心理差異、生理差異,還要理解他們的在生活上、學習上的習慣愛好。在此基礎上,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培養(yǎng)他們的上進心、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品格和毅力,使他們正確地認識自身缺陷與不足,使他們知道自身的優(yōu)點,自珍、自愛、自強。這樣,教師的愛才會在對聾啞學生的理解的過程中得以充分的顯現(xiàn)。

四、教育、引導、關心、愛護和幫助是對聾啞學生愛的體現(xiàn)

第7篇: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范文

熱愛差生,尊重和信任他們,樹立他們的自信心。這是教育好后進生的重要前提。對后進生教師要倍加熱愛。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在家庭不能沒有母愛,在學校不能沒有師愛。由于后進生很少嘗到學習的甜頭,自暴自棄,他們總感到教師不喜歡自己,久而久之就產(chǎn)生與教師對立的情緒。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要轉(zhuǎn)變后進生,就要把冷淡的或者是對立的師生關系,變成熱情和親密的師生關系。如果教師不是滿腔熱情地加倍熱愛學生,要想教好他們是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熱愛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是第一步?!皠又郧椤笔钦f教師對學生應有深厚的感情,而這種感情又有別于母愛,它應是熱誠于內(nèi),平靜于外?!皶灾岳怼本褪墙處煙釔蹖W生的感情不能過分地表現(xiàn)在外形的強烈上,應體現(xiàn)于內(nèi)在的理智和持久的態(tài)度上。要把學生的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第二步是“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皩е孕小眲t要要求教師應身體力行,身先于生。讓學生由模仿地學到獨立的學,再到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這樣,持之以恒,就能見效。要求學生“持之以恒”,教師對待他們的態(tài)度、作法也要“持之以恒”,但感情要適度。這即是說,教師對他們要有感情、有理智、有行動、有恒心、有效果,做到耐心和信心的持久,才能引起學生“持之以恒”。

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差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增加較后進生的實踐機會,越是較差越要讓他們做,特別是在課堂做,使他們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給他們布置一定的適合程度的習題,增加練習的機會,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既要有統(tǒng)一的基本要求和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把統(tǒng)一性和靈活性結(jié)合起來。

積極地開展課外活動和校外活動,通過活動深入具體地了解研究差生的特點、特長愛好、興趣。有的后進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差,但在活動中卻顯示出良好的素質(zhì)和能力。對于后進生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因素,要加以鼓勵,并注意以學生群體的優(yōu)促差,以學生自身的長補短。教師要注意學生微小的進步,體諒其困難和不足,不可要求過高,操之過急。要盡量吸收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參加活動,對于較差的學生,應盡量照顧,適當?shù)貪M足他們的要求。

依靠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依靠集體的力量,從多方面影響和幫助后進生。集體的力量是很大的,作為班主任、科任教師,首先要影響集體,然后由集體的力量來幫助或作用于后進生。因為他們是同齡人,語言、感情思維方式相同,特別是已經(jīng)轉(zhuǎn)變了的后進生,去幫助未轉(zhuǎn)變或正在轉(zhuǎn)變中的后進生,作用更大。這一點,非常值得重視。

積極爭取家長的密切配合與協(xié)助。配合是相互的,作為教師對家長提出的要求要明確、具體,讓家長時時注意教育學生的態(tài)度和方法,注重實效。當前家庭教育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過“嚴”,一個是過“寬”。因此,教師對待家長要注意兩條:一是不要告狀,或者少告狀。二是要多出主意。有些教師常常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使得家長和學生反感。教師家訪應全面地介紹學生的情況,學生的進步表現(xiàn)、特長都應告訴家長,并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學生隨著年齡、知識的增長,自我意識增強,在精神上即在道德品質(zhì)、理想、意志等方面關心學生應注意什么,教師應給家長提出具體的方法。

正確處理特殊學生的“逆反”心理。有些教師對學生的逆反心理缺乏正確態(tài)度,使師生之間產(chǎn)生了隔閡。對“犟學生”,有些教師駕馭不了的原因,主要是不了解他們,看不到他們的積極因素。這些特殊學生多數(shù)是反映比較快,辨別是非能力強,并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是好的品質(zhì)。還有的學生有探求差異的精神,敢于發(fā)表不同的見解,有強烈的好奇心理,有強烈的求知欲望。這些正是青少年中一種非常寶貴的智慧和品質(zhì)。教師要正確對待,并尊重學生的優(yōu)異智慧,很好地發(fā)揮。運用他們求知的運動力,積極地引導。這樣,就是有“逆反”心理的學生,也會很快消失,還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教師在處理特殊學生的“逆反”心理的現(xiàn)象時,千萬不要失去了自我控制,否則就會在學生面前失去說服力,失去教師的尊嚴和威信,失去為人師表的典范力量。這樣就會出現(xiàn)對一人失談,眾人不服,一事失誤,多事不順的狀況,給工作帶來較大困難。

總之,教師不要苛求他們?nèi)ミ_到自己的期望,而應機智地利用他們各自的長處,努力使之發(fā)揚光大,幫助他們排除“我能學得好嗎?”的思想干擾,樹立一個信念:“困難是可以戰(zhàn)勝的?!?/p>

參考文獻:

第8篇: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范文

關鍵詞:淺析;樹立;班主任

樹立班主任的教育權(quán)威的客觀因素很多,有來自于領導及科任老師給予班主任工作的支持與配合,有來自于學生家長對班主任的是否尊重,是不是能共同擔起教育孩子的重擔。還有來自于社會大環(huán)境,能否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等等。這些客觀因素決定著班主任建立教育權(quán)威的成與敗。班主任自身應樹立主觀認識,從自身素質(zhì)抓起,逐步樹立其主導地位。

一、具備起碼的高尚師德

班主任擔負育人的重任,教師自身的品德嚴重影響著他的學生,學生隨時都關注著教師的言與行??梢哉f,具有高尚師德是班主任建立教育權(quán)威的前提。因為班主任自身的優(yōu)秀品德時刻對學生起著感染作用,學生都在效仿。

二、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

小學班主任至少承擔一門課程,有的要擔任兩門課程的教師。班主任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所教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教育教學方法是否靈活運用,直接關系到班主任在學生面前的威信如何。還有就是,班主任的威信還與班主任自身能力方面有著直接的關系。只有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才能有利于班主任威信的建立。

三、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風

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就應有良好的工作作風,熱愛學生,熱愛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忠誠于班主任工作,全身心地將精力付諸于教育事業(yè),這樣班主任威信就會建立,班主任權(quán)威就會形成。

四、注重班主任的自身形象和風度

班主任應時刻注意自身形象給予學生的影響,因為他要天天與學生生活在一起,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均在學生那嚴格的監(jiān)督之下,學生的眼睛很靈敏,善于捕捉,對于人心理上各種微妙變化更是敏感。所以,班主任應具有端莊、樸素、文雅、穩(wěn)重、開朗、優(yōu)美、亮麗、沉著的風度,才會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師者風范。

五、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班主任對待所教的學生要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不能有偏向,因為學生的心特別敏感,班主任對自己如何,他們都心知肚明,清楚得很。對待優(yōu)等生,不要特殊照顧,喜愛的話語不要常常掛于嘴邊。對待學困生,更不能歧視、冷嘲熱諷。只有公平公正地對待他們,教師的權(quán)威才會在班級中建立起來。

第9篇:對待特殊學生的教育方法范文

關鍵詞:中職學生 不良行為心理 成因 策略

一、中職學生不良行為的特殊心理成因

近幾年來,中職生不良心理問題呈上升趨勢,通過調(diào)查問卷以及中和部分學生的交談,我了解到中職生的心理問題,呈現(xiàn)一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剖析其成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客觀原因

1.1家庭的影響

就讀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家庭背景比較特殊。特殊的家庭背景,導致交流溝通能力缺失,不少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社交障礙,尤其是那些貧困生、特困生、單親家庭、留守學生。由于家庭經(jīng)濟的原因,害怕交往給經(jīng)濟帶來負擔,因而怯于與其他同學和老師交往,也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封閉自己,不敢與人溝通,不敢參與集體活動,因此種種原因形成的社交障礙將伴隨他們求學、就職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的職業(yè)生涯,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困擾。[1]

1.2學校的影響

進職校后,中職生日?;顒硬怀鋵崳顔握{(diào),乏味,在學生心理上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部分教材內(nèi)容陳舊,與時代不同步,學生感覺學完后無用,不能滿足他們強烈的認識需要,在心理上易產(chǎn)生一種失落感和厭學情緒。在教學方法上,有些教師照本宣科,毫無新意,不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教學觀念上,有些教師對學生不是積極地啟發(fā)和疏導,而是消極地防范和限制,對學生不是民主平等地對待,而是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凡此種種,勢必釀成學生在學習和心理上表現(xiàn)出懶散、厭學、精神不振等現(xiàn)象。[2]

1.3社會的影響

目前,社會上盛行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急功近利的思想,都時時刻刻侵蝕著部分學生的思想意識,再加上社會上認為中職生學歷低,能力小,在就業(yè)方面人為地刁難,也加重了部分中職生的不良心態(tài)。

1.4學習基礎差,存在自卑自棄心理

近幾年來,由于“普高熱”的升溫,中職學校招來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是來自各普通中學的“中下等生”,他們是帶著中考失利無奈的心理進入中職學校接受教育的,因此,一開始就有自卑的心理,再加上部分家長自認為失去希望,把子女送入中職學校,是孩子不爭氣,無奈的選擇,這無形中誘發(fā)了學生的自棄心理。[3]

2、主觀原因

從中職生自身內(nèi)部心理因素來看,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自信心不足,自控能力差,有排斥、逆反心理,偏激片面地看問題,是產(chǎn)生不良行為特殊心理的主觀原因。

2.1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

職學生心理素質(zhì)問題最深層的原因在于缺乏明確的人生奮斗目標及學習的動力。在初中時,他們是以中考能考上普高甚至重點高中為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進入職業(yè)學校后突然缺失了奮斗方向和目標,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隨之減弱。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在學校不闖禍、不出紕漏。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在相當大一部分中職學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2.2自信心不足

中考的失敗,對這些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挫折。對于這一挫折,少部分學生能正視它,變壓力為動力,努力學習,提高能力,增強信心,有的在技能上展露頭角,有的在學業(yè)上學有所成。然而卻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則有意無意地將自己與過去的同學相比,覺得低人一等,挫折感就時常體現(xiàn)出來,從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也有部分學生,覺得自己文化課尤其是英語、數(shù)學等基礎課程本身就差,一旦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就打退堂鼓,不思進取,不相信自己能學好,甚至自暴自棄,破罐破摔,認為即使努力也不能趕上來,于是干脆放棄了學習,他們認為自己就是世人眼中“不上進”的頑劣,是老師眼中“不可教”的學生,是家長眼中“沒希望”的一代,是親友眼中“不學好”的典型,是現(xiàn)實社會中“多余人”的代表。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是不聞不問,漠不關心,我行我素,或是沉迷于網(wǎng)絡,整日陷于渾渾噩噩的渙散狀態(tài)中,嚴重影響到其本人及他人正常的學習生活,并直接影響到了班級整體的班風、班紀。

2.3自我控制能力較差

中職學生從小在老師、家長的呵護與約束下成長,步入職業(yè)學校后,大部分學生離家住校,開始面對相對獨立、自主的學習生活,突然有種茫然不知所措之感。加之缺乏明確的自律意識,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諸如“別人玩,我也玩” ,“別人遲到、曠課,我也違紀” ,“別人談戀愛,我也談戀愛” ,整日里隨波逐流,荒廢學業(yè)。久而久之,便不能自拔,陷入不思進取的自我麻木中。[4]

2.4有一定的排斥、逆反心理。

中考失利的挫折感與選擇學校的被動與無奈,使得中職生對就讀的職業(yè)學校缺乏信任感與認可度,加之對職業(yè)教育的特點、目的等認識不足,使他們產(chǎn)生一定的排斥、逆反心理。具體表現(xiàn)在心態(tài)不穩(wěn)定,不能迅速適應并盡快融入學校學習生活,或茫然而無所適從,或欲另辟蹊徑,尋求他途。經(jīng)常有學生上課遲到、曠課等不良現(xiàn)象,或在初入校報到后一段時間情緒不能穩(wěn)定而欲退學的情況。

二、消除中職生不良行為特殊心理的防治策略

1、教師的愛心教育是消除學生不良行為及心理、獲得自信的保障。

2、教師應了解中職生的心理特點,更新教育觀念,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學會全面辯證地看問題。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教育氛圍。

5、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6、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家校形成合力,消除不健康心理。

中職學生不良行為的特殊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也比較復雜,初中階段學習生活的不良經(jīng)歷、教師以及家長的教育觀念方式不當、普遍存在的社會認知偏見、特殊的時代和社會環(huán)境、特別的職業(yè)學校專業(yè)教育特定的青春期年齡階段和獨特的身份(如留守學生、特困生或單親家庭學生),再加上一些職業(yè)學校所做的工作不盡如人意,都使得職校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加劇,更加普遍。這也說明職業(yè)學校學生不良心理糾偏工作必然具有長期性、系統(tǒng)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我們只有不斷去探索有效辦法,才能使他們健康、順利地走向社會。

參考文獻:

[1]石卉.中專生學習心理障礙表現(xiàn)、成因及對策[J].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5)

[2]張承芬 主編. 教育心理學. 山東: 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范冰啊|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国产在线视频网| 亚洲视频456| nanana最新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 波多野结衣大战5个黑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久久久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yy精品1024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国产在线观看首页123| 三级免费黄录像|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成品人视频ww入口|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欧美深夜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 中文字幕版免费电影网站|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草莓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羞耻暴露办公室调教play视频| 大陆三级午夜理伦三级三| 五月天婷婷在线视频国产在线|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成人一级黄色片|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波多野结衣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丰满肥臀风间由美357在线| 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的| 思思99re热|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美女被免费网站91色| 国产精品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