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消防員的管理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內承擔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部門,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部門。工作性質決定供應室人員經常接觸被不同種類病原體污染的物品,及使用各種方法進行清洗消毒滅菌,其中涉及的大多數因素對身體有害,而一些工作人員陳舊的觀念,在工作中怕麻煩經常不使用防護用品,缺乏自我防護知識,易導致醫護人員感染到各種疾病。
1 造成人員危害的不良因素
1.1工作人員自身因素 工作人員的自身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工作人員對操作常規、工作態度觀念不強;根據自己的習慣隨意改變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護用具來很好的保護自己;沒有形成很好的防護意識與行為習慣,都有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特別是下送組,負責全院各科室使用并可回收的物品,工作量大,手套經常破損。夏季手套不透氣,有的工作人員工作時圖方便不愿戴,直接用手接觸污物,這些物品上面帶有許多病原微生物,每天接觸這些物品,感染各種傳染病的機會很大,從而成為醫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1.2生物因素 供應室工作人員在回收、清點、去污、消毒、滅菌再返回臨床使用的過程中,許多物品帶有血液、體液和其他污物,使用單位往往未作預處理,有的還帶一些針頭、刀片等銳利器械,有刺傷的可能,有發生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險。
1.3化學因素 近幾年,環氧乙烷(EO)滅菌徹底、有效期長等優點,被臨床廣泛應用。但環氧乙烷氣體可以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引起頭昏、頭疼、惡心嘔吐,皮膚接觸可引起皮炎和水泡,還可能致癌。一般醫院的EO滅菌器就安裝在供應室內,雖然排氣道安裝在室外,但滅菌后卸載時滅菌器內殘留的氣體就排放在室內。大量的一次性物品也存放在供應室,它們都是EO消毒,如果空氣中的EO含量超過標準,及消毒液的使用,將對供應室人員身體造成很大傷害。
1.4物理因素 用于滅菌的高壓蒸汽消毒鍋、烘干器等,最高溫度達136℃,開啟鍋門時如操作不當極易燙傷,我科人員均有被燙傷史。供應室每日常規紫外線照射2h以上用以空氣及物體表面消毒。雖然盡量安排在工作間隙,但因工作需要難免進出拿取物品,紫外線對皮膚、粘膜可造成炎性反應。紫外線消毒后供應室內高濃度臭氧,也可引起人體中毒反應。供應室存在多種噪聲污染源,高壓蒸汽滅菌鍋、超聲清洗機、全自動清洗消毒機、塑封機、洗衣機、打印機等,都發出不同的噪聲,噪聲長時間作用于人體,可造成聽覺器官和全身各系統的損傷。
2 安全防護措施
2.1加強防護知識的學習 對回收污染物品一律以傳染性物品對待,防患于未然。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加強自身防護,避免血液傳播性疾病,給工作人員造成傷害,同時也避免了經工作人員造成院內感染。收集有關安全防護信息,每月組織供應室人員學習,并做安全總結,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2.3預防器械傷害 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在回收及處理前要穿戴好防護用品,工作中要謹慎、小心,動作要輕、慢,堅持戴手套,克服怕麻煩和僥幸心理,手套破了及時更換。取銳利器械時用血管鉗、鑷子進行操作。如果在清洗、包裝時被銳利器械刺傷時要馬上進行傷口處理,輕輕擠出傷口血液,用流動水徹底沖洗,再用3%碘伏消毒,必要時接種免疫球蛋白。濺到臉上、眼睛時,用洗眼器沖洗10分鐘。供應室全體人員都應接種乙肝疫苗,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2.4手工清洗時防護措施 正確戴帽子、口罩、面罩、護目鏡、雙層手套,穿防水衣、防水鞋。清洗時在水下操作,防止產生氣溶膠。脫手套后正確洗手,堅持正確的洗手方法是預防感染最簡單、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但也是平時最容易忽視的環節。
2.5化學因素的防護 超聲清洗時隨時蓋上蓋子。紫外線消毒必須是封閉空間,人不在的條件下進行,消毒后至少30分鐘后才能進入,應盡量安排在中午或下班人少時。消毒過程中如必須進室取物,應關上紫外線燈。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職業危害因素;防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340
1造成人員危害的不良因素
1.1工作人員自身因素:工作人員的自身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工作人員對操作常規、工作態度觀念不強;根據自己的習慣隨意改變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護用具來很好的保護自己;沒有形成很好的防護意識與行為習慣,都有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特別是下收組,負責全院各科室使用并可回收的物品,工作量大,手套經常破損。每天接觸這些物品,感染各種傳染病的機會很大,從而成為醫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1.2生物因素:臨床使用后受污染的醫療器具都攜帶著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許多物品帶有血液、體液和其他污物,使用單位往往未作初步處理,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在回收、清點、去污、消毒的過程中極易發生損傷及污水濺到眼、口、鼻、黏膜,器械損傷率較高,有的還帶一些針頭、刀片等銳利器械,有刺傷的可能,有發生乙型肝炎病毒((BV)、丙型肝炎病毒((CV)、以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險。
1.3理化性危害:高溫、潮濕、噪音、輻射、粉塵及纖維絮等物理因素是工作人員每天都必須接觸的。高溫環境操作,易發生中暑、燙傷;洗滌區的潮濕加上冬天的寒冷環境可使工作人員患不同程度的風濕類疾病;噪聲易引起中樞神經系統、聽覺器官的損害;折疊包裝敷料等產生的纖維絮、粉塵,長期吸入可損害呼吸系統功能;紫外線直接照射可導致皮膚、眼睛免疫系統的損傷。而對污染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物體表面的消毒,經常使用含氯消毒劑、洗滌劑等化學物質,對皮膚黏膜、眼睛及呼吸道都有刺激性,極易通過吸入、皮膚接觸而產生危害。
1.4生理性及社會性危害:下收下送、滅菌裝載搬運重物、長期站立操作等,容易造成肌肉、關節的損傷、下肢靜脈曲張、腰部損傷等。由于消毒供應中心是服務于臨床無直接創收,長期以來待遇不如臨床科室,而且工作繁瑣、復雜,勞動強度大,職業危害因素較多,自身價值得不到認同,易導致心態失衡。
2安全防護措施
2.1加強防護知識的學習:對回收污染物品一律以傳染性物品對待,防患于未然。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加強自身防護,避免血液傳播性疾病,給工作人員造成傷害,同時也避免了經工作人員造成院內感染。收集有關安全防護信息,每月組織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學習,每月理論考試1次,并做總結,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掌握防護方法和措施,減少不安全因素。科室配備足夠的防護用品,工作人員熟練掌握各種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
2.2預防器械傷害: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在回收及處理前要穿戴好防護用品,工作中要謹慎、小心,動作要輕、慢,堅持戴手套,克服怕麻煩和僥幸心理,手套破了及時更換。取銳利器械時用血管鉗、鑷子進行操作。如果在清洗、包裝時被銳利器械刺傷時要馬上進行傷口處理,輕輕擠出傷口血液,用流動水徹底沖洗,再用3%碘伏消毒,必要時接種免疫球蛋白。濺到臉上、眼睛時,用洗眼器沖洗10分鐘。消毒供應中心全體人員都應接種乙肝疫苗,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2.3手工清洗時防護措施:正確戴帽子、口罩、面罩、護目鏡、雙層手套,穿防水衣、防水鞋。清洗時在水下操作,防止產生氣溶膠。戴、脫手套前、后正確洗手,安裝方便、適用的腳踏式水龍頭、使用一次性紙巾,取消重復使用的擦手巾,并配備足夠的快速手消毒液,堅持正確的洗手方法是預防感染最簡單、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但也是平時最容易忽視的環節。應加強工作人員手衛生相關知識培訓,正確掌握洗手方法和洗手時機。每個月對工作人員的手衛生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抽樣監測,糾正存在問題,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手衛生意識和洗手質量,確保洗手或衛生手消毒效果。
2.4化學因素的防護:超聲清洗時隨時蓋上蓋子。紫外線消毒必須是封閉空間,人不在的條件下進行,消毒后至少30分鐘后才能進入,應盡量安排在下班后人少時。消毒過程中如必須進室取物,應關上紫外線燈。
2.5物理因素的防護:高壓蒸汽滅菌器要由培訓合格的消毒員負責,使用過程中嚴格執行操作程序,壓力未降到0以前不能開門,開門時不要面對鍋門,應站在門后或門旁,以防鍋內涌出的熱汽燙傷,夏季最好不要手臂,避免皮膚直接接觸高溫物品,滅菌物品出鍋后必須冷卻30分鐘才能卸載物品。按規定定期維修,保證各個閥門、排汽管道的良好狀態。在高壓蒸汽滅菌鍋前安裝隔音板,可降低一部分噪聲,為了減少噪聲,操作集中在一段時間內進行,避免長時間的噪音對人員的損害。
2.6配備設備:配備洗滌裝置、高壓水槍、搬運車、運送車等儀器和設備,盡可能減少手工操作,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工作人員的運動性傷害。通過空調系統調節適宜的室內溫度、濕度。各種敷料盡量使用一次性醫用材料,減少制作過程所產生粉、纖維絮在空氣中的漂浮,保證工作環境的潔凈。
2.7正確使用消毒劑及洗滌劑:工作人員熟練掌握消毒劑、洗滌劑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項,在配制使用消毒劑、清洗劑時,應根據不同消毒劑或洗滌劑的特性,戴手套、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品,避免濺到眼睛、皮膚或吸入呼吸道致傷害。配備有蓋的消毒容器,使用時應注意加蓋,避免消毒劑散發于空氣中,長期吸入,引起呼吸道傷害。
2.8銳器傷的防護:針刺傷發生的原因與工作粗心、注意力分散、警覺性不夠、自我防護意識淡薄有關。教育工作人員提高自我防護意識,熟練掌握各種銳器的操作技術,減少不安全操作。使用耐刺容器收集銳利器械,清點、清洗時堅持習慣用持物鉗夾取,戴手套操作,使用容器盛裝器械傳遞,保持工作區光線良好,降低誤傷幾率。同時,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合理排班,注意勞逸結合,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通過經常培訓和抽查提問,使工作人員均熟練掌握銳器傷的應急處理措施,減少刺傷導致感染的機會。
工作人員加強業務方面學習提高業務素質,增強消毒供應中心護士的防護能力。嚴格遵守《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行業標準》,并列入年度考核內容,增強了規范化操作的自覺性。積累并總結經驗,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分管領導足夠重視,勤于監督,使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更規范。
參考文獻
[1]俞茹云,周俐.臨床護生職業危害行為認知情況調查及措施分析[J]. 江蘇醫藥. 2013(13)
醫院在抓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時,不忘抓安全,時刻做到居安思危,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根據醫院地處城鄉結合部,人員地形復雜,公共場所流動人員多等特點,制定了一系列安全防范、防火防盜等措施,并加大了消防投入,使火災隱患得到了有效治理,為醫院創造出了一個安全有序的就醫環境,受到各方面人士的好評,連續多年被評為鄭州市安全防范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等。下面對醫院的消防工作進行總結:
一、領導重視,組織健全
加強消防工作,領導重視是關健。在新形勢下,我們醫院領導清醒的認識到“安全就是效益”,“消防安全工作是其它一切工作的保障”,在加大其它投入的同時,不忘加大消防投入,舍得花錢買安全,僅去年一年在消防上就投資300多萬元進行更換或維修消防設施。醫院對病房樓、門診樓的消防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后,決定在病房樓、門診樓安裝自動煙霧報警系統及閉路監控系統,此工程現已投入使用。現在,醫院已經形成以主管院長為首的消防委員會,主管院長負責全面消防安全工作,成員由各科主任擔任,負責安全防火事務性工作,各科室指定義務消防員實行“分級管理、分片負責”。目前,全院有義務消防員110名。
二、完善制度,責任到人
幾年來,醫院先后制定了消防制度、消防員職責、義務消防員職責、防火檔案管理制度、消防器材管理制度等,并根據醫院特點,對氧氣站、中草藥房,電工房等重點部位專門制訂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將安全與職工切身利益緊密結合起來。醫院在制訂目標責任制時,將安全消防納入責任制中,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科負責人與醫院簽訂目標責任書,同時把各級領導的任期目標同消防安全目標掛勾,成為考核干部成績的一項內容,實行一票否決權,避免不負責任的短期行為,使大到重點防火部位,小到門窗、水電、滅火器材都有專人負責,形成了“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三、定期檢查,消除隱患
防火檢查是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方針,落實消防措施,發現和整改火災隱患,防止發生火災的重要控制手段,也是發動群眾,提高認識,推動消防工作開展的有效形式,其目的在于消除火災隱患,防患于未燃。因此,以院長及有關科室負責人組成的安全檢查小組每月進行一次大查,節假日增加檢查次數,對每次的檢查都有詳細記錄,對發現的火災隱患部位及時整改,并實行“下達整改通知書“制度,限時整改,對不執行或推諉者予以經濟處罰。去年限期整改了氧氣房,維修了全院的老化電線。共下發整改通知書4份,都得到及時整改,真正做到有制度、有落實,使防火安全工作具體化、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
四、加強教育,群防群治
消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群眾性的工作,單靠少數幾個人是不行的,必須依靠廣大職工才能確保安全。因此,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也成為消防重要工作之一。
防火安全,教育先導。保衛科經常利用板報、標語、發放宣傳材料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宣傳消防法規。特別是針對近年來全國的幾次大火,如天然商廈、洛陽東都商廈等為警示,加強防火安全教育,增加自救能力。并在院內醒目的位置設置防火宣傳牌,時刻提醒職工注意安全。定期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及消防器械的使用培訓,義務消防員采取送出去參加省級的專業培訓和由醫院組織利用錄像、培訓班等形式進行培訓。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增強了職工的防火意識及消防工作的責任感。為了檢驗職工實際防火能力,每年醫院都進行大型消防演習,13個病區、43個科室近200人參加,先后進行了“病員疏散、干粉滅火、消防栓滅火”實地演習,使職工具有一定的自救能力。
由于我院抓好了消防工作,為醫院發展創造出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醫院各項工作都在不斷進步,并先后被上級有關部門確定為“三級甲等中醫院”、“鄭州市文明單位”“全國中醫腫瘤重點專科”、“愛嬰醫院”、“花園式單位”、“安全保衛先進單位”“執行物價計量信得過單位”。為了實現醫院快速發展,我們將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大力加強消防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各種消防條例,做到居安思危,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近幾年,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轄區消防安全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各類火災事故不斷增多,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嚴重威脅。特別是居民家庭裝修使用大量的可燃性材料,家庭用電、用氣量增大,客觀上增大了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同時,隨著我國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原來的社會結構被打破,大量"單位人"被轉化成"社會人",社會流動人口、暫住人口驟增,社會結構老齡化使老年獨居家庭增多,而部分人群防火意識和消防觀念相對淡薄,形成了消防工作的盲區。只有從家庭、從社區、從最基層抓起,才能從根本上增強火災的防范能力,扭轉火災多發的被動局面。
基于這樣一種認識,我們將消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作為為居民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舉措,納入辦事處工作的整體部署,統籌安排,先后多次召開黨工委會議,專題研究和部署社區消防工作,提出社區消防自治的整體格局和具體安排,加大對社區消防人、財、物的投入,在上級職能部門的具體指導和支持下,全面啟動社區消防的各項工作。
二、建立健全社區三級消防服務網絡。
一是在街道辦事處成立了社區消防服務中心,社區主任兼任消防服務中心主任,成員由管區綜合治理委員會成員擔任。社區消防服務中心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業務上接受消防大隊的指導。主要職責是組織開展社區消防工作,定期召開由社區居民委員會及駐管區單位參加的消防安全會議,研究部署消防工作任務,負責社區的消防管理,進行社區消防基礎建設和消防宣傳教育,指導消防組織開展消防建設和消防宣傳教育,開展消防服務活動,協調解決社區消防宣傳陣地建設、消防器材配備、居民樓道可燃雜物的清理整治,疏通消防車通道等消防安全問題。二是在社區居委會成立志愿消防服務隊,每個居民委員會成立一個志愿消防服務隊,每個隊20人,實行居委會主任負責制,成員由居民小組長組成,居民住宅的單元設置1-2名志愿消防員,主要職責是對轄區公共消防設施、樓內消防設施進行檢查維護。對居民電器設備的使用、爐灶的安裝使用進行防火檢查和安全提示;對少年兒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為孤寡老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務。三是在小區治安亭的基礎上建立志愿消防服務站,每個居委會設置兩個消防服務站,配備固定的消防器材裝備箱,箱內配有滅火器、水帶、水槍、消防斧、救生繩、應急燈等工具,由治安巡邏員6-7人兼任志愿消防員。晝夜24小時有人值班,主要職責是巡查消除火災隱患,制止車輛停放占用消防車通道及損壞消防設施行為,負責火災事故的前期處理。
三、建章立制,明確職責,完善各類消防管理制度。
為了使社區消防管理正常化、規范化,在上級職能部門的幫助指導下,我們制定了《社區消防管理制度》、《社區消防服務中心職責》、《社區志愿消防服務隊職責》、《社區消防服務站職責》、《志愿消防員職責》及社區消防工作檢查標準等十幾項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標準。建立并完善了包括消防宣傳、防火檢查、火災隱患、整改處罰等在內的檔案資料。辦事處和居委會專門設置了消防工作室,統一配制了消防檔案櫥,工作人員實行掛牌辦公。辦事處實行例會制度,每月召集居委會主任聽取工作匯報,研究部署消防工作,并建立了相應的消防和獎懲制度。
四、加強消防培訓,提高社區消防管理水平和志愿人員的消防業務素質。
由于社區志愿消防員及消防巡邏人員普遍存在工作熱情高、消防知識少、消防技能不熟練等問題,迫切需要補上消防業務這堂課。我們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法,在業務部門的幫助指導下,發揮管區公安的作用,通過舉辦培訓班、以會帶訓,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對社區志愿消防服務隊、站的680余名志愿消防隊員進行了消防專業培訓,從消防法律、法規,消防基本常識和消防基礎知識等各個方面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和培訓,并進行必要的檢查考試,實行持證上崗。
五、加強宣傳教育,加大工作力度,注重實際效果。
為了增強群眾安全意識,社區消防中心在1800米的繁華道路**路設立了消防宣傳一條街,并制作了一批高質量的公益消防宣傳欄樹立在街道兩側,繪制了以普及消防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消防宣傳畫廊,通過漫畫、問答等形式宣傳消防知識,在每個居民樓洞設置了消防警示語,張貼《居民防火公約》400余份,向社區群眾發放防火宣傳材料、消防知識畫冊1萬余份。各居委會還利用黑板報、宣傳欄等社區宣傳陣地,以及文藝演出等形式進行經常性的消防宣傳活動,依靠群眾的自我宣傳、自我發動,使消防知識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在社區形成了濃厚的消防氛圍,使群眾自我消防保護意識和社會監督職能明顯增強。
在工作中,按照規定,每個居民小組或志愿消防員每月對所轄居民家庭至少進行一次普查,對孤寡老人等重點住戶每半月檢查一次。今年以來,社區消防組織就先后對轄區居民平均進行了3次以上的檢查,發現和糾正居民家庭用火用電及爐灶安裝使用的不規范行為200余起,制止傾倒液化氣殘液5起,疏導通道、樓梯堵塞占用和消火栓圈占現象50余起。期間,辦事處還與社區內800多個"三小"單位簽訂了《消防安全責任書》,社區志愿消防服務隊與轄區9000多戶居民家庭簽訂了《居民防火公約》,組織對"三小單位"開展"地毯式"的消防排查,先后兩次統一組織開展了樓道清理活動,清除可燃雜物50余噸,有效的消除了火災隱患。
關鍵詞:商場;消防安全;對策
中圖分類號:X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5-0177-01
近年來,我國商場的重大火災不斷,群死、群傷等惡性火災時有發生,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面對如此嚴峻的商場的消防安全形勢,認真分析總結商場火災特點及商場存在的火災隱患,研究制定相應的防治對策,對有效遏止商場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和發展、促進經濟建設的順利發展、保障社會的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結合自身實際工作,在文章中分析了當前商場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加強商場消防安全管理的對策。
1 當前商場普遍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
(1)消防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商場的經營管理者不能科學的處理商場經營和消防安全的關系,對消防管理不夠重視,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在消防管理方面投入較少。同時,沒有按照要求建立健全消防責任制,不能及時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妥善制定滅火疏散預案。再加上商場的部分消防監督人員自身能力水平有限,發生火災不能及時妥善處置,給商場的生產經營和人員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
(2)商場裝修材料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當前,部分商場沒有嚴格遵循《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規定,只是一味的追求豪華、舒適,勇大量的易燃材料進行裝潢裝飾,部分木材、膠合板、纖維板、地毯、等裝飾材料被用于商場的地面、墻面,對消防安全造成了重大隱患。一旦發生火災,這些裝飾材料將劇烈燃燒,迅速蔓延,而且燃燒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容易造成人員中毒、窒息。所以,因裝修裝飾材料引發的火災,成為商場消防安全的重大隱患。
(3)電氣線路和設備安裝不科學。由于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很多商場采用的電器設備種類和數量都較多,再加上電氣設備功率較大,造成了商場的用電量很大。部分商場存在電氣線路和設備安裝的不規范、不科學的現象,有的發熱電器離可燃物較近,有的保險裝置和開關安裝不合要求,有的線路不超負荷形成短路等,都極易導致火災的發生。同時,部分商場用火不當,有時出現液體、氣體燃料滲漏現象引起火災,隨吸煙并亂扔煙頭都極易引發火災。
(4)消防設施管理維護不善。多數商場雖然按照國家工程的建筑標準,設置了相關的建筑消防設施,如:消防栓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急廣播系統等,但商場管理者并未對這些系統進行妥善統一管理、讓系統運行處于最佳狀態,導致這些消防設施疏于管理、缺乏維護,不能使其發揮最佳功效,個別的甚至喪失了部分功能。還有個別商場僅設置了消防栓及滅火器系統,而沒有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建筑消防設施,導致不能及時發現火災。可見,及時加強對消防設施的投入與維護,是消防管理的重要內容。
2 加強商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對策措施
(1)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消防安全責任制。商場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要切實明確主要負責人或法人代表,作為消防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應將安全責任制分配到各個崗位和各個部門,明確消防安全任務,涉及消防通道、疏散設施及建筑消防設施,這些設施的設置應在責任人的統一管理下高效的落實。同時,商場的消防管理工作要立足于自身,進行消防組織建設,從而促進商場、市場自身自防自救能力的提升。除了配備專職的消防干部外,商場要建立一支專職或業務的消防隊,依據商場規模來安排消防員晝夜進行消防工作,并且依據商場的實際情況,安排專門時間,有步驟、有計劃的對消防人員進行培訓,培訓消防員對消防設備的使用、火災的初期撲救及組織引導人員的疏散等。
(2)要進一步完善消防制度建設。商場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消防安全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如: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防火巡查、檢查制度、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制度、火災安全隱患整改制度、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制度等等,通過這些制度的建立,來對員工的行為進行規范,從而使得員工能夠自覺的遵守這些制度,使單位上下形成健全的防火安全系統,以實現商場自身消防能力的提升。
(3)要進一步積極運用消防新技術。一是積極推行消防安全管理標識化技術。統一設置消防設施標識,明示維護責任,提示消防設施使用方法;強化商場、市場地面安全疏散標識,夜間營業性商場、市場地面應當電致型發光疏散標志,火災時引導顧客及時疏散;危險場所以及易誤操作引發火災、爆炸的設施應當設置警示標識,明令禁止行為,標明正確操作方法。二是推廣使用智能防火門技術。商場、市場經營時需常開的防火門可以設置為常開的電動防火門。經營時需常閉的安全出口門可以設置為火災時顧客能直接推開的推閂式外開門、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的電磁門等。三是商場要配置先進的消防設備。除了按照國家規定配備足夠的消火栓之外,還應配備滅火器、水噴淋自動滅火系統、預測報警裝置、閉路監控系統、火災照明系統、廣播應急系統、防火隔離設施及消防控制中心等。在消防設備完善的同時,嚴格的人員管理制度也應得到落實,促進現代化裝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責任心的提升,以發揮現代化消防設施的防火和滅火效果。
(4)要進一步加強消防設施維護檢修。商場要學會科學的使用電氣設備,要堅持電氣設備設計與安裝的規范化,避免出現各種線路相互纏繞,彼此影響的局面。要對電氣線路采取隔熱、散熱處理,應盡量穿管布置,避免暴露在外。要加強電器設備的使用管理,增加用電設備應進行報備,堅決杜絕各種私拉線路,私用電器的現象發生。要建立電氣設備的巡檢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而確保用電線路的絕對安全。同時,商場要依據建筑消防設施檢查維修保養相關規定,找專業的消防設施維修保養單位進行維修保養。通過定期對商場內的自動消防設施進行全面檢測,保證消防設施保持良好狀態。
3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在不斷的發展,商品交易場所將會呈現出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等多向分化發展趨勢,商品交易規模將迅速擴大。在商業不斷繁榮的背后,消防安全問題必將日益顯現。所以,商場肩負著重大消防責任,必須從人員思想、管理制度、防火器材到防火措施等方面,引起高度重視,強化工作落實。我們相信,只要廣大商場管理人員深刻認識消防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一步健全完善消防安全責任制,進一步完善消防制度建設,進一步積極運用消防新技術,進一步加強消防設施維護檢修,就一定能做好商場消防安全工作,為廣大顧客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購物環境,從而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參考文獻
[1]章海強.大型商場市場火災危害及防范[J].經濟管理論壇,2005,(9).
[2]李桂芳,王軍,李宏偉.現代商場火災隱患及消防安全對策的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5,(1).
[3]杜雙喜.大型商場火災危險性及防火對策[J].建筑建材裝飾,2008,(5).
[4]周穎.淺析商場市場消防安全問題分析[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8,(12).
關鍵詞:滅火救援 行動 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C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6-001-02
1 前言
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快速推進令各類引發災害事故的因素也持續增加,各類火災事故發生機率逐步提升,并呈現出多樣性、突發性、殘酷性與復雜性等特征。消防救援部隊作為重要的火災事故救援力量,其職能范疇日益拓寬,出警救援次數與日俱增,并呈現出處置難度日益加大、處警種類逐步復雜的趨勢,這對消防隊員的人身生命安全構成了較為嚴重的威脅。如何在保持滅火救援行動優質高效的基礎上,最大化避免與降低消防人員安全威脅及人身傷亡事故,則成為當前我們應深入研究與重點解決的問題。
2 滅火救援行動中引發安全事故的特征狀況
滅火救援行動中引發安全事故的主要形式是消防隊員人身安全受到各類因素的威脅,頻發的事故類型包括由于房屋構件與建筑倒塌引發的傷亡、被困于高溫火焰或由于煙霧窒息引發的傷亡、由爆炸事故引發的傷亡或轟然灼傷、中毒、觸電事故傷亡等。上述安全事故給消防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與人民的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其引發的傷亡損失是相當可觀的,因此消防滅火救援行動中只有深入挖掘、科學總結引發安全事故的具體成因,才能對癥下藥,制定切實有效的應對策略,并真正將滅火救援行動中的安全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為社會大眾營造一個安全、有序、健康、和諧的生活空間。
3 滅火救援行動中引發傷亡事故的成因
3.1 引發傷亡的客觀因素
滅火救援行動中引發消防人員傷亡事故的客觀因素在于救援對象較為復雜、接警出警次數與日俱增令消防員自身的危險機率大大增加、由于個人防護安全設備的相對缺乏令消防人員人身安全無法得到科學有效的保障等。隨著市場格局、經濟建設的飛速更新發展,消防滅火救援部隊的救援特征、對象及危害均產生了深刻的變化,建筑結構日益復雜、高度持續增加、可燃物逐步增多、功能豐富多樣,居住人員較為密集,令引發火災的形式越來越復雜多樣。同時各類危險物品種類的增多及物流的頻繁令處置火災事故具有毒害性、突發性與危險性等特征。再者各類洪水、地質災害、臺風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令火災救援形式更加復雜多樣,令處置對象呈現迅猛增多趨勢并增加了處置難度,給消防部隊滅火救援行動的高效安全提出了現實嚴峻的考驗與挑戰。現代事故火災的救援工作主要打的是技術站與裝備戰,然而當前我國一些地方性消防單位配備的個人防護設備卻與國家標準規定具有一定差距。
3.2 引發傷亡的主觀因素
由大量綜合案例不難看出,引發消防人員較多傷亡的主觀因素在于其安全觀念意識相對滯后,沒有對火災現場的實際情況明確掌握,落實防護措施沒有全面到位且一些消防救援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通常來講許多消防隊伍重點關注對消防人員英雄主義、愛國主義與奉獻犧牲精神的教育,卻忽略了培養救援人員如何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更多的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并用自身的勇敢與智慧履行神圣的使命責任,這樣便令消防救援人員無法提升安全保護意識,欠缺有效的安全保護措施,對相關現場災害的安全防護技能知識掌握不全面。同時滅火救援行動中消防人員對火情的偵查與轄區的具體狀況掌握還存在一定的不細致性,往往包含敷衍了事、馬虎,主觀臆斷、唯經驗論等弊端問題,令最佳的救援時機延誤。一些指揮人員在火災事故現場的智慧能力水平相對有限,體現出了一定的盲從性,忽略了必要的安全防范,無法正確處理撤退與進攻的關系,令人員傷亡的可能性不良增加。
4 加強滅火救援行動中的安全管理對策
4.1 健全建立滅火救援行動安全管理制度
滅火救援行動中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應包含調查傷亡事故制度、風險管理制度、消防隊伍專職安全員體制等。但凡在救援行動中發生安全事故均會造成嚴重的人身安全與經濟損失,留給我們的是血的經驗與教訓,因此消防部隊應對事故成因詳細深入調查,全面總結經驗、科學吸取教訓,杜絕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事故調查中不應僅注重經驗總結,還應分析錯誤與教訓,查找問題所在,形成書面系統報告,并統一建立采集數據系統,對傷亡事故案例與報告長期保存以便于后期的研究與查閱。同時應定期對安全傷亡事故履行通報制度,引起消防部門全面重視,進而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將再次發生事故的機率降到最低。基于消防事業特殊性,常常面臨各類不確定因素與風險,因此應強化風險管理,構建風險評估、風險識別、控制與監控體制,明確消防員任務與職責及面臨的風險并制定相應應對策略。另外消防隊伍還應承擔起保護消防工作人員安全與健康的職能,降低工作危險因素,應安排專人負責并提出合理化安全工作整改意見。針對當前我國消防隊伍安全員體制作用有限等問題,消防各級組織應完善建立安全員制度,明確安全員制定風險計劃、執行監督、開展安全培訓教育、預防安全事故及深入實踐調查等科學職責,同時對于專職安全員的配備與資質應強化管理,進而推進該體制的規范化、法制化建設。
4.2 創建降低人員傷亡的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為降低滅火救援行動中的人員傷亡機率,首先應提升救援活動安全管理標準化水平,各級消防單位應在法律法規基礎上完善建立救援滅火標準體系,提升執行標準力度,令滅火救援工作均在規范、統一的平臺與法制體系中運作,并有利于對其全程實施科學管理,對消防人員作出科學、明確的安全指導。 同時在消防隊伍綜合素質建設層面應下大力氣,提升指揮員、戰斗員科學素養、安全意識與綜合能力水平。首先應強化理論學習,令各級消防人員具備廣博知識與深厚理論業務功底,熟練掌握消防器材、救援基礎業務工作及滅火技戰術知識。同時各級消防人員應對救援行動做到及時總結,指揮員應全面總結戰評并組織全員開展戰例研討,對各類難、急、險的救援行動應重點研究,強化訓練心理素質,做到臨危不亂、處亂不驚。消防戰斗員應總結實踐經驗,積極參與實戰演練、熟悉轄區特征及救援滅火處置注意事項與程序,提升自我防范及安全意識。依據自身不同特征應有針對的開展專項訓練,提升安全救援適應能力,強化鍛煉意志與膽識,豐富互救、自救知識,進而真正提升救援實踐能力水平。
4.3 強化滅火救援行動現場綜合安全管理
消防員承擔著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責任,只有首先確保自身安全才能發揮更好的救援保護作用,因此其應做好個人防護,按照規范要求佩戴頭盔、呼吸器、呼救器、安全繩索并穿好防護服。同時為加快救援進度應做好全面的現場偵查工作,為處置方案的科學有效奠定基礎。同時消防部隊應做好內攻近戰,強化心理素質、選擇精干消防人員構成攻堅組并配備優質裝備,科學做好個人安全防護。救援行動中消防人員還應全面做好現場救援戒備,避免大量無關人員圍觀,對于現場被困人員應組建救援小組,制定適應性技戰術,認真審視周圍環境因素、物質因素的變化發展狀況,并制定正確的救援策略。救援行動中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消防人員傷亡,提升救援效率及工作標準化,應牢固樹立消除災害、快速控制的指導思想,優化安全管理。同時各級消防單位應全面推進安全訓練改革,強化裝備建設,改善救援教育,運用正確的戰術措施,提升隊伍整體安全防護能力。
5 結語
總之,針對安全防火救援工作的現實重要性,消防隊伍只有強化自身建設,提升安全防護意識,分析安全事故成因、發生特征狀況,并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基礎上強化安全管理,制定切實有效的安全救援策略,才能真正提升安全救援水平,防患于未然,將火災事故人員傷亡損失率降到最低,為社會大眾營造安全、祥和的生存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一、工作目標
集中開展以夏季火災隱患整治、公共消防設施和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消防安全宣傳為主要內容的夏季消防檢查,堅持將消防檢查與提升群眾消防安全意識相結合、與提升公共消防基礎建設水平相結合,進一步落實行業部門監管職責,提高社會單位自我管理水平,夯實消防基層基礎,增強全社會火災防控能力,確保夏季全轄區內不發生重特大與其是群死群傷火災事故,重大活動期間不發生有影響的火災事故。
二、組織領導
***派出所夏季消防檢查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派出所所長***任組長,***任副組長,負責動員部署、組織實施和檢查督導。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派出所,負責具體工作的籌劃部署、宣傳發動、督導核查等。
三、檢查內容
(一)火災隱患整治
1、人員密集場所,以賓館飯店、商城市場、電影院等公眾聚集場所、學校、幼兒園、銀行等為重點監督檢查。
2、建筑企業、加油站、個體商戶開展夏季消防安全自查的基礎上,以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儲存倉庫、加油站等易燃易爆企業為重點。
3、對于全轄區重大火災隱患單位部門開展一次全面摸排,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派出所督促指導相關部門、各單位制定計劃制度、方案、落實整改責任和措施。
(二)公共消防設施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
1、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加強各個小區居民區的滅火器、消防水池建設、推動消防水源規劃、建設同步發展。
2、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完善專職消防隊、各小區和單位專職消防隊的建設,分別制定專職消防隊和志愿消防隊建設發展計劃。
3、單位專職消防隊滅火能力建設。各專職消防隊和各小區志愿消防隊制定年度執勤訓練方案,結合實際制定滅火救援預案;督促專職消防員開展消防業務訓練、聯合開展夏季“消防滅火”訓練、各類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戰斗訓練、合成項目訓練。規范公安消防隊與單位專職消防隊聯合作戰調度。
(三)消防安全宣傳
一、加強領導,為活動開展提供組織保障
成立縣人防辦“奮戰九十天,全力保平安”工作領導小組,由人防辦主任任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秘書股,秘書股股長為專職安全員,并負責相關工作的聯絡。
二、明確目標,使活動開展更加有的放矢
全面、深入排查機關消防安全隱患,做到排查整治覆蓋率、火災隱患整改率均達到100%,確保重大活動和各個節假日期間消防安全萬無一失,全力維護我辦消防安全良好環境。
三、落實措施,保障活動得到有序推進
(一)加強對機關消防安全管理。以辦名義印發機關管理制度,通過制度的約束力加強機關綜合管理,重點是加強對消防安全的管理。明確要求,全體機關干部對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等辦公設備長時間不工作或不使用時要關閉電源,做到人走機停;要求所有干部做到隨手關燈斷電,下班或下鄉長時間不在辦公室時要及時關閉飲水機、電扇、電燈、空調等用電設備電源。在減少待機狀態的耗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同時,杜絕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加強對人防指揮大樓消防安全管理。落實專職消防員消防安全定期巡查制度,堅持每月巡檢至少2次。
四、強化要求,確保活動開展取得實效
(一)提高認識。機關各股室要站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認真研判消防安全形勢,找準防控工作的薄弱環節,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狠抓工作落實,進一步深化消防安全工作,奪取“奮戰90天,全力保平安”工作全面勝利。
(二)加強領導。以辦機關名義成立“奮戰90天,全力保平安”工作小組和辦公室,負責指揮調度“奮戰90天,全力保平安”工作,及時收集并通報“奮戰90天,全力保平安”工作情況,同時,以“9.3”抗戰勝利紀念日、中秋、國慶等重要時間段為契機開展有針對性的消防安全隱患大排查活動,切實維護機關消防安全的良好勢頭,為營造我縣安全穩定的和諧發展環境添磚加瓦。
[關鍵詞]消防設施施工;日常維護;相應對策
一、消防設施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消火栓系統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1.室內消火栓安裝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壓力不符合要求
現在常用的組合式消火栓箱,暗裝在墻體內,一般的消火栓箱洞口沒有設置過梁,在墻體荷載作用下箱體常常會變形,導致箱門開啟不靈活;有的施工單位在施工時為了圖方便,還會隨意改變消防箱底預留孔的位置,導致安裝后栓口出水方向不能與設置消防箱的墻面成90°直角,或者與周圍距離過小,使得消防水帶不能安裝至消火栓口或水帶彎折影響出水量,有的甚至出水口與墻面平行,根本無法使用;有的在二次裝修時將消防箱進行了掩蓋,沒有明顯的標志,不熟悉環境的人根本找不到消防箱,導致火災時消火栓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消防水壓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建筑很多,有的建設單位為應付檢查,在消防管網上增設管道泵,在檢查和驗收時啟動管道泵以達到驗收的目的;有的建筑盡管滿足了最不利點的水壓要求,卻忽視了次不利點的水壓要求,這些行為都在無形之中為消防系統埋下一個隱患。
2.室外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的安裝不符合要求
眾所周知,水泵接合器的主要用途是當室內消防水泵發生故障或遇大火室內消防用水不足時,由消防車從室外消火栓取水,通過水泵接合器將水送到室內消防給水管網供滅火使用,兩者的使用性質完全不同,但有的施工單位在施工時卻將兩者混裝在一起,同時由于兩者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兩者的距離在規范中要求在15~40 m 之間為宜,而在實際施工中卻要么距離過大,要么距離太小,有的甚至安裝在消防車無法靠近的部位。部分建筑使用地下式的室外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卻沒有明顯的標注。有的建筑同時設置消火栓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而在安裝室外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也未加明顯的標志以區分。
(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1.感溫噴頭與周圍物體的距離不符合規范要求
有的由于噴頭與樓板之間的距離太遠,造成在火災時,感溫元件不能及時動作,延誤噴水時間而使火災蔓延迅速;或者噴頭距周圍物體太近,存在消防用水噴灑不到其保護范圍的隱患。
2.施工中隨意更改房間吊頂等設計,妨礙滅火系統的安裝
按照規范的要求,在無吊頂的場所應選擇直立型噴頭,有吊頂的房間應采用下垂型或吊頂型噴頭,但在施工過程中有的房間由于改變使用性質,增加或減少吊頂,而施工單位按照原設計安裝噴頭,使得使用不合理。
3.防晃支架不安裝
按照規范的要求,為防止噴水時管道沿管線方向晃動,在配水干管、配水長度超過15 m 時等部位應設防晃支架,而施工單位往往都是使用普通的支架或吊架,基本達不到規范的要求。
4.屋頂消防水箱的安裝不符合要求
在消防用水與生活用水共用水箱施工時,往往忽視或未做用于保障消防用水的技術設施,無法滿足消防水箱應儲存10 min的消防用水量的規范要求,同時在發生火災時,未設置防止消防泵加壓供水進入水箱的措施,這些都會成為消防隱患。
二、日常維護中的問題
第一,許多建設單位在消防竣工驗收合格后,就以為萬無一失了,沒有建立健全和落實有效的定期檢查測試和維護保養機制,對消防設備長期不進行運行、檢修,致使部分元件發生松脫、老化、損壞,火災時不能發揮作用。
第二,對于自動消防系統來說,需要有專業的維修使用人員,但很多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員,都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不會正確處理運行中出現的錯誤,致使設備缺乏經常性的檢查維護。
第三,建筑滅火器失效,配置的滅火器超過了有效期,一直未對其進行更換,導致小的火災事故不能及時撲滅,從而演化成重大的火災事故。
三、相應對策
第一,對施工單位,首先要加強資格認證管理,要實行嚴格的資格審批制度,杜絕一些無場所、無技術、無資金的單位和個人獲得消防設施施工資格,嚴肅查處無證從事消防設施施工的單位和個人。對具有資格的單位要強化消防安全主體制度,明確職責。同時加強對消防工程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加強對現場施工技術人員的培訓,使其熟悉國家的規范標準,杜絕施工過程中各種質量通病,將火災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提高建筑消防設施安裝質量。施工單位應嚴格按圖施工,不能隨意更改消防設計。若需改變消防設計,必須取得設計單位的書面同意,從源頭上杜絕安裝質量的下降;對建設單位,領導要高度重視,舍得在消防設施上投入,不得擅自改變施工圖紙、改變消防設計、降低消防標準。
2.加大消防設施檢驗中介機構的檢驗力度。由于消防設施在工程竣工的驗收中,驗收人員只能通過眼睛來看,充其量也只能現場作出水測試,觀測水量和水壓,很難作深層次的檢測檢驗。這就要加大消防設施檢驗中介機構的檢驗力度,全方位地跟蹤檢測,并出具相應的檢測報告,使消防設施真正發揮作用。
3.加強和完善監理單位的監督作用,強化監理單位的職責。監理單位應根據監理規劃從嚴監理,防止不合格的消防工程流向社會。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搞好日常維護保養。一套完整的消防設施在通過檢測、驗收合格后,要想使其能夠正常投入使用,必須制定一套完善的日常維護管理制度,建設單位從領導到維護管理人員都要制定專職管理制度,責任到人,保證消防設施日常維護管理到位。確立的維護管理人員應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并經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熟悉掌握系統的性能、操作方法及一般故障的處理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