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范文

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

第1篇: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范文

1.1黃河入海水沙持續減少根據實測資料統計,利津站20世紀90年代平均年水量為122.8×108m3,僅占50年代來水量的26.5%,汛期水量僅為50年代的26.6%;90年代水量小于50×108m3的有1997、2000年兩年,其中1997年為歷史最枯年,水量僅19.1×108m3。與水量變化情況一樣,沙量也呈明顯減少趨勢。據統計,利津站90年代平均年沙量為3.47×108t,僅占50年代來沙量的26.4%,90年代汛期沙量僅為50年代的26.8%。自2000年以后,由于黃河小浪底水庫的有效調節和黃河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的加強,黃河斷流得到遏制,但黃河來水沙量仍持續偏少。

1.2海岸帶生態環境極不穩定,濕地面積萎縮嚴重由于黃河每年挾帶大量泥沙輸往河口,黃河三角洲長期處于自然淤積、延伸、擺動改道的頻繁變化狀態。黃河自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奪大清河入海后,在黃河三角洲擺動改道多達50余次。清水溝流路是1976年在羅家屋子人工截流后形成的,至今已行河30余年。由于入海流路變遷的影響,黃河三角洲岸線始終處于變化之中,行河的地方岸線迅速向深海處延伸,不行河位置受海浪和潮流的作用,使岸線出現蝕退,所以,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生態環境極不穩定。通過觀測計算,水沙較豐時期,河口淤積延伸迅速,每年造陸25km2左右,90年代后黃河水沙銳減,2m等深線年均蝕退速率432m,10m等深線處于沖淤平衡狀態。又如刁口河流路改道清水溝后,因徑流與泥沙斷絕,海岸由淤進變為迅速蝕退。通過實測資料計算:1976-2000年,15km寬的海岸線平均蝕7.67km,蝕退面積115.1km2;2m等深線處蝕退5.37~7.89km,海床侵蝕下切了4.22~6.67m;10m等深線處蝕退0.82~4.3km,海床侵蝕下切了0.75~5.9m。由此可見,黃河三角洲濕地面積嚴重萎縮。

1.3土壤鹽堿化程度有所增高,生物資源大幅減少黃河三角洲為退海新生陸地,從內陸向近海,土壤逐漸由潮土向鹽土遞變。多數土地后備資源土壤呈高鹽性,且地勢低洼,地下水埋深淺,蒸降比為3.5∶1,土壤次生鹽漬化威脅大,地下水位高而被渤海海水滲透。因此,黃河三角洲大面積的土地上難以種植根系發達的喬木,自我恢復能力很弱。造成黃河三角洲生物資源減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由于近年來黃河來水流量的明顯減少以及兩岸導流堤的建設,影響和阻礙了中常洪水自然的漫灘淤積,隔斷了陸、海生態交會,造成淺海濕地生物失去陸地食物源,陸域濕地逐漸減小,造成生物物種減少;②環境污染導致生物物種的繁殖力生命力下降,甚至死亡;③對濕地生物資源的掠奪式開發也造成物種減少。

1.4生態環境污染嚴重,質量狀況不均衡黃河三角洲濕地的污染主要有石油污染、化肥農藥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勝利油田部分油氣資源區和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在地域上嚴重交叉,勘探開發石油勢必破壞地表自然生態。保護區內有大量農田,因此化肥和農藥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大面積的污染。黃河三角洲部分地區的地表水污染突出,重大河流中除黃河能夠達到Ⅲ類水質目標要求,廣利河、支脈河基本達到V類水體水質要求外,其余河流尚有差距。城市地表揚塵較多,造成PM10(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已達不到二級標準要求。個別區域環境質量較差,如大王鎮、史口鎮、勝坨鎮等工業集中區域異味污染較重。

2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治理措施建議

2.1加強黃河水資源統一調度,保證河口生態用水保持黃河正常生命活力的基本水量要考慮3個方面的要求:①通過人工塑造協調的水沙關系,使黃河下游主河槽泥沙達到沖淤平衡的基本水量;②滿足水質功能所要求的基本水量;③滿足河口地區主體生物繁殖率和生物種群新陳代謝對淡水補給要求的基本水量。目前,利津水文站流量不小于50m3/s,僅具有象征意義,因此需要通過研究確定出河口生態用水量,通過統一調度加以保證,遠期可通過“南水北調”徹底解決。

2.2構建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遙感監測預警系統構建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遙感監測預警信息系統,準確及時全面地把握黃河三角洲開發對地區生態環境的影響,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建設提供支持。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監測預警系統涉及氣象監測、潮位監測、侵蝕監測、環境監測、土地監測、土壤鹽漬化監測、地下水監測以及近岸海域溢油、工業開發污染等對周邊環境影響的監測等多個領域。在行業方面,涉及氣象、海洋漁業、國土、環保、農業、水利、林業、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部門,是一個多行業協調運行的系統。在運行程序方面,由水文站、氣象站、驗潮站、農牧站、鳥類觀測站等地面臺站實時檢測數據、歷史記錄數據以及衛星遙感監測數據等,構成東營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通過信息網絡,將接收到的監測數據傳輸到各個業務運行子系統,結合其他自然、社會、經濟數據庫,以及分析與決策模型,由相應行業部門運行其監測預警子系統,再由東營市主管機構集成為生態環境監測預警系統。

2.3結合資源城市轉型,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補償機制針對礦業開發、濕地保護、水資源利用、林業建設等不同補償領域,確立相應補償辦法。根據勝利油田原油產量,采取原油提取費的辦法提取生態補償基金,建立礦業開發補償機制,專項用于油區植被重建、染污土地復墾等生態環境建設。按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化原則,在對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量作出科學評估的基礎上,確定生態系統對大區域影響的經濟價值,建立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按照“受益補償對等”原則,建立境內河流污染治理補償機制。以林木管護規模和資源消長為基數,制定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同時,積極開展相關研究,明確不同生態方式的適應范圍,生態補償的主體、客體、標準測算方法以及生態資金的籌措與監管機制,科學評估生態保護和建設投入的實際效果,為在不同范圍內建立和落實生態補償政策和制度提供依據。

第2篇: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范文

作者簡介:侯增周,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經濟。

(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摘要 東營市是黃河三角洲地區最為重要的經濟增長區域。該區是我國東部沿海最大的石油、天然氣產區,三次產業之間極不協調,第二產業比重過高,其中石油工業占東營市經濟總量的70%,第三產業偏低,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緩慢。該區生態環境脆弱,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協調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關系。該文在分析東營市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的基礎上,利用協調度計量模型計算得出:2008年東營市經濟發展指數為1.89,相應的環境質量指數為1.04,綜合環境經濟發展指數為1.82,環境經濟協調度為0.35,表明東營市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處于失調狀態。因此,提出東營市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建議:①依靠現代農業技術,推進生態農業建設;②以產品對環境危害最小化、生產工藝清潔化、排放物低“三廢”化、技術高科技化為目標,加快綠色油田建設;③依托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旅游,推動以生態旅游為核心的三產發展。

關鍵詞 生態環境;經濟;協調度

中圖分類號 F062.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2-2104(2011)07-0157-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7.027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已成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關心的問題。目前,國內外在其經濟發展過程中所付出的環境代價己經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合理的經濟政策所帶來的“發展”不僅在短時期內將會造成對資源和環境的損害,而且從長遠來看,這種對發展的基礎―環境與資源的損害也必將妨礙未來的經濟發展[1-4]。協調發展度是度量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標, 協調發展度不僅可以反映區域環境質量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同步性, 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反映區域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綜合實力水平[5-8]。2009年12月,“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正式得到國家批復,東營市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核心區域。開展對東營市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協調度的評估,對東營市未來生態經濟發展提供政策建議,可為東營市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1 東營市的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

1.1 東營市的經濟發展情況

東營市是我國東部沿海最大的石油、天然氣產區。近年來,東營市實施了“工業強市”、“科教興市”的發展戰略,使石油化工、鹽及鹽化工、造紙、機電、輕紡、建材、食品加工等工業門類得到較快發展。在農業方面,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全市形成了糧棉、畜牧、水產、瓜菜、林果等五大主導產業,農業生產逐步向市場化、科技化、企業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東營市積極發展商業、餐飲服務、金融等第三產業,成為黃河三角洲的商貿、金融中心。同時個體私營經濟將成為黃河三角洲開發的一個新經濟增長點。

東營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優勢表現在:①特殊的區位優勢。黃河三角洲北鄰京津冀,與天津濱海新區和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東連膠東半島,南靠濟南城市圈,戰略地位十分重要。②資源豐富多樣。豐富的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和旅游資源是發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的獨特條件。③生態系統獨具特色。黃河三角洲處于大氣、河流、海洋與陸地的交接帶,多種物質交匯,是典型的多重生態界面,大規模發展畜牧業和養殖業、開展動植物良種繁育、培育循環經濟產業鏈、發展生態旅游等條件得天獨厚。④低廉的產業發展成本。黃河三角洲地處沿海,具備很好的基礎設施和工業發展水平,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⑤產業發展基礎良好。原油、原鹽、純堿等生產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化工、紡織、造紙、機械、食品等行業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東營市經過多年的發展,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市的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農村居民純收入等主要社會經濟指標均持續增長,已經成為黃河三角洲最為重要的經濟增長區域。2009年,東營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 076.6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4.73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1 541.34億元,增長12.7%;第三產業增加值460.54億元,增長12.2%。全市實現農林牧副漁總產值147.35億元,比上年增長5.1%。地方財政收入80.87億元,增長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 095億元,增長23.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313元,增長9.4%;農村居民全年純收入7 327元,增長10.0%。2009年全市累計進出口完成396 039萬美元。其中,出口175 539萬美元,同比全省排名第8位。出口增長的產品主要有輪胎、電子及農產品等。其中:輪胎出口90 980萬美元,增長17.4%;電器電子類出口8 087萬美元,增長170.9%。

1.2 東營市的產業結構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東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都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但是從三次產業構成來看,產業之間不協調,第二產業比重過高,第三產業偏低,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緩慢(如圖1)。2009年,東營市三次產業比例構成為3.6∶74.2∶22.2。同年,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包括東營、濱州兩市,濰坊市的寒亭區、壽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樂陵市、慶云縣,淄博市的高青縣和煙臺市的萊州市。三次產業比例構成為7.9∶64.2∶27.9。可見,產業結構失衡是整個黃河三角洲高效經濟區的共同特點,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急需進行。

1.2.1 第一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東營第一產業總產值逐年增長,2009年第一產業增加值為74.73億元,是1983年的19倍。農業產值為610 898萬元,其中蔬菜園藝作物產值251 985萬元,占農業產值的41.2%,果品產值為45 566萬元,占7.5%。2009年,東營冬棗產量為33 886 t,占水果總產量

的34.0%。其中,東營市河口區的冬棗產量為19 864 t,占冬棗總產量的58.6%,成為冬棗生產的主要地區。目前,冬棗產業也成為東營市發展果品生產的重點,同時它也成為東營市生態農業建設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

1.2.2 第二產業

2009年東營市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 541.34億元,是1983年的102倍。其中,石油工業是東營市的主導產業,也是國家重要的能源產業。勝利油田是我國第二大油田,其礦區分布在東營、濱州、德州、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臺等8個市地的28個縣(區)境內,主要生產作業活動范圍的面積約為4.4萬km2,主體區域就在東營市境內的黃河入海口兩側。伴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東營地方工業有了較大幅度增長,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化工、采鹽和鹽化工、紡織、造紙、機電、建筑建材和食品加工等行業的一批重要企業。目前,石油工業占東營市經濟總量的70%。然而,石油工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也成為東營市生態建設過程中的主要障礙。

1.2.3 第三產業

2009年東營市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60.54億元,是1983年的271倍。商飲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運輸郵電業以及衛生教育科研行業都有長足的發展。其中生態旅游業的發展較為迅速。2005年,《東營市生態建設總體規劃2003-2020》將生態旅游業作為生態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產業之一。東營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北部有以黃河三角洲入海口為代表的濕地景觀、草地景觀和海灘景觀等自然景觀區;中部則是氣魄雄偉的石油大學和現代化組團式城區;南部有以古齊文化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和現代化景觀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從東營入海,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旅游資源。以生態農業觀光為特色的文化節也帶動了東營旅游業的發展。2009年9月,河口區新戶鄉舉辦了首次冬棗文化節,期間舉辦了棗文化展、黃河口風情攝影展、金秋冬棗采摘、吃農家飯、享農家樂等特色鄉村旅游活動,擴大了黃河口冬棗品牌效應,也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

2 東營市環境與經濟發展協調程度評估

2.1 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指標―協調度

環境與經濟的持續發展,主要表現在經濟發達,環境優美,即復合環境經濟效益最大,同時環境經濟系統達到整體最優。因此,應用協調度來研究環境與經濟是否協調有一定的科學性。協調度是度量區域在不同發展階段中環境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協調狀況好壞程度的定量指標,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狀況。參考李積勛、史培軍等的相關資料[9-11],協調度的計算公式如下:

C{[F(x)×G(y)]/[αF(x)+βG(y)]2}k

式中,C為協調度;x為描述區域環境特征的指標;y為描述區域經濟狀況的指標;α和β為權數;α為環境效益在綜合評判中的權重;β為經濟效益在綜合評判中的權重;F(x)為環境效益綜合評價指數;G(y)為經濟效益綜合評價指數;k為調節系數,k2;F(x)×G(y)為復合環境經濟效益評價指數;[αF(x)+βG(y)]為綜合環境經濟效益評價指數。

協調發展要求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發展過程中保持一定的協調性,協調度C取值在0-1之間,C1表示達最佳協調狀態,C越小則越不協調,C0表示根本不協調。按協調度數值大小,參考有關資料,將協調度劃分為7個等級:嚴重失調<0.1,中度失調0.10-0.29,失調0.30-0.49,勉強協調0.50-0.59,中等協調0.60-0.75,良好協調0.76-0.90,優質協調>0.90。一般情況下,區域經濟系統希望協調度大于0.75,即達到良好協調狀況[9-11]。

2.2 協調度評估指標體系及計算模型

根據東營市的環境、經濟特點和掌握的資料,將協調度評估指標體系分為環境質量變量和經濟發展變量兩大類。相應的標準值參考2003年的《東營市生態建設總體規劃2003-2020》,環境質量變量數據來自東營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東營市林業局和東營市旅游局2008年的數據,經濟發展變量數據來自《東營市統計年鑒2009》,見表1。

環境質量指數F(x)和經濟發展指數G(y)的計算公式如下:

F(x)∑aix′i ;G(y)∑biy′i

式中,x′i為第i個環境指數與其標準值的相對差異; y′i為第i個經濟指數與其標準值的相對差異;ai,bi為相應的指標權重(采用平均權數)。

考慮到東營市的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的安全同等重要,因而權重一樣,取k2;α0.33,β0.78。以2008年的數據計算東營市環境經濟協調發展指數結果見表2。

結果顯示,2008年東營市經濟發展指數為1.89,相應的環境質量指數為1.04,綜合環境經濟發展指數為1.82,環境經濟協調度為0.35,處于失調狀態。依據前述,對東營市的產業結構情況分析表明:2009年,東營市三次產業

表1 東營市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程度評估指標體系

Tab.1 Index system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evaluation in Dongying city

資料來源:東營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東營市林業局、東營市旅游局。

比例構成為3.6∶74.2∶22.2。第二產業在東營市經濟發展中占有巨大比例。研究表明,石油工業占東營市經濟總量的70%。但是,石油工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也成為東營市生態建設過程中的主要障礙,這是導致東營市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度處于失調狀態的重要原因。

表2 東營市環境經濟協調發展指數(2008)

Tab.2 Coordination index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Dongying city in 2008

3 東營市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建議

3.1 第一產業:推進生態農業建設

依靠現代農業技術,規劃建設起包括高效農業與綠色產品加工基地、農林漁生態產業基地、漁業和海洋化工基地、生態林業基地和草-畜-乳-肉食品加工基地在內的五大產業布局,建立起畜產品、水產品、優質專用糧食、飼草飼料作物、瓜菜、冬棗等六大農產品基地,構筑起一個自然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利用,農業生態生產條件得到全面改善,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和改善,抗災能力得到提高,資源實現可再生增殖,并逐步走向良性循環,第一產業內部農、林、牧、漁結構不斷優化并與第二、三產業鏈接關系得到完善建立的生態農業模式。

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扶持生態農業龍頭企業,組建生態農業產業鏈,發展“公司+農戶”、“公司+基地”、“科農工貿一體化”等不同類型的產業化模式,實現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加強生態農業科技知識的宣傳、培訓、示范與推廣,是生態農業建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也是當前我國加強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同時,要加強與生態農業相關的政策法規建設,以保障我國生態農業的“依法”建設和健康發展。

3.2 第二產業:加快綠色油田建設

綠色生態油田的主要特征是把生態理論引入到石油企業中來,把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綜合起來考慮。考察油田生產從油氣勘探開發、采儲到運輸的全過程,目的是為了協調油田企業的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首先,產品對環境的危害最小化。企業在生產油氣產品時,從生產到使用、回收處置的整個過程,對生態環境危害降到最低,符合特定環保要求;其次,生產工藝的清潔化。在生產的最初構思階段,就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便于回收和再生利用,注意生態環境保護列為同等重要的設計指標,并保證在生產過程中能順利實施,有效地節能、省料和防污,給油田帶來經濟效益。在產品加工過程中,要求其整個生產過程使用的技術和方法必須符合環境標準,以確保在生產過程中污染排放的濃度和數量不危害人體健康和自然生態環境,將產品環境、品質等方面的管理貫穿于油氣生產周期全過程;再次,排放物低“三廢”化,并有相應的“三廢”處理手段。政府相繼頒布了《環境保護法》等諸多法律、法規,基本形成了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其中對“三廢”的排放提出了嚴格的限制要求;最后,技術的高科技化。當前,世界范圍的綠色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新的科學技術支撐了企業的綠色化發展,也為傳統的工業的結構調整,產品升級換代提供了支撐,為建設綠色生態油田企業提供了支柱。

3.3 第三產業: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

發展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旅游。黃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海陸過渡帶濕地,形成年代新、分布面積廣、生物多樣性好、生產力高、人為干預度低、生態環境敏感,是東北亞和太平洋地區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區內保存完整的新生濕地、獨特的河口地貌、良好的生物多樣性、珍稀的鳥類物種和奇特的鳥類景觀等自然資源,旅游利用價值很高。未來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堅持走生態旅游的道路,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協調區域生態旅游經濟與石油經濟和農業經濟之間的關系。應盡快在本區實施退耕還草、退耕還林,人工開挖水塘, 種植蘆葦和檉柳。強化保護區的保護格局,嚴格執行核心區―實驗區(緩沖區)―區―旅游區的保護格局。

發展東營市農業生態旅游。農業生態旅游以生態農業為基礎,以生態保護為核心,注重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集自然景觀與鄉村文化于一體,重視旅游資源的有效開發。未來東營市應依托“黃河口”品牌,大力發展冬棗、桃等特色產業,推進生態農業產業化進程。開發以冬棗、桃等為主題的生態旅游業和觀光農業,通過采摘節、文化節等形式擴大黃河口品牌效應,提升農產品品質,提高食品質量安全,增加當地農民收入,同時也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郝建秀.中國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J].戰略與管理,1998,(2):91-92.[Hao Jianxiu. Study 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J]. Strategy and Management,1998,(2):91-92.]

[2]錢文婧,賀燦飛.經濟增長與環境關系:生態足跡視角[J]. 生態經濟,2010,(10):24-29. [Qian Wenjing,He Canfei.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Footprint[J]. Ecological Economy, 2010,(10): 24-29.]

[3]李春米.經濟增長、環境規制與產業結構:基于陜西省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分析[J].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96-102. [Li Chunmi. Economic Growth,Environment Regul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haanxi EKC Analysis[J].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5): 96-102.]

[4]黃一綏,邱健斌.廈門市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研究[J].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5):115-119. [Huang Yisui,Qiu Jianbin. Research o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Degree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Xiamen City[J].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5): 115-119.]

[5]奇瑛.成都城市人居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狀況的評價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 2007.[Qi Ying.Study on Coordination Appraisal of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tate of Economy Development in Chengdu[D].Chengdu: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7.]

[6]周政.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評價與對策研究:以蘇南地區為例[J].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5):42-45. [Zhou Zheng.Coordin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An Analysis Based on South Jiangsu Province[J].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5): 42-45.]

[7]詹浩勇,馮金麗. 我國主要工業省市的環境-經濟綜合效率:基于SBM模型的實證研究[J]. 生態經濟, 2010,(9):42-46. [Zhan Haoyong, Feng Jinli. Environmental-Economic Effi ciencies of Main Industrial Provinces in China Based on SBM[J]. Ecological Economy, 2010,(9): 42-46.]

[8]胡巍,竇立寶, 吳文婕,等. 甘肅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度評價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10,(19):374-377. [Hu Wei,Dou Libao,Wu Wenjie,et al.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Betwee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Gansu[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0,(19): 374-377.]

[9]李積勛,史培軍.區域環境管理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Li Jixun, Shi Peiju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M].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8.]

[10]楊峰, 孫世群. 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定量評判及實例分析[J]. 環境科學與管理,2010,(8):140-144. [Yang Feng,Sun Shiqun.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Case Analysi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10,(8): 140-144.]

[11]王兆鋒, 張鐿鋰,孫威,等.縣域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分析方法:以自治區為例[J]. 地理科學進展,2010,(7):797-802. [Wang Zhaofeng,Zhang Jingli,Sun Wei,et al.A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County-leve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7): 797-802.]

[12]夏維力, 鐘培. 基于能值-聚類分析的山東省生態經濟系統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J]. 軟科學,2010,(10):55-61.[Xia Weili, Zhong Pei.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Eco-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Emergy-Cluster Analysis[J]. Soft Science, 2010,(10): 55-61.]

[13]張鵬, 鄭垂勇,丘萍. 旅游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基于生態安全視角[J].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0,(6): 172-177.[Zhang Peng, Zheng Chuiyong, Qiu P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Eco-environment:From the Concep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J]. 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10,(6):172-177.]

[14]傅利平,王中亞. 基于TOPSIS法的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實證研究[J].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1-5. [Fu Liping, Wang Zhongya. Empirical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Based on TOPSIS Method[J].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5):1-5.]

[15]張彩霞,呂偉彩,付小明. 基于科學發展觀的區域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經濟與管理,2010,(11): 84-87.[Zhang Caixia, Lv Weicai, Fu Xiaoming.The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based on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J]. Economy and Management, 2010,(11):84-87.]

[16]馬彩虹.和諧城市評價體系探索[J].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6).[Ma Caihong. Study on Indicators System of Harmonious City[J]. Journal of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 2010,(6).]

Evaluation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ongying City

HOUZeng-zhou

(College of Management,Ocean Univi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China)

第3篇: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 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概況;孟津段;成效;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X171.4;S1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21-0306-02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是“地球之腎”,健康的濕地生態系統是國家生態安全體系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1-3]。濕地與森林都是社會公益性事業,近些年來,國家加大了濕地的保護與管理工作,并作出了重要的部署,出臺了相關的政策,無疑可以帶動和推進了濕地工作的開展[4-5]。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段(以下簡稱孟津保護區)自建立保護區以來,按照國家的有關政策和法規,積極開展濕地的保護與管理,調查水鳥在該區遷徙及分布狀況,取得了一定成績,同時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實際問題,值得思考和解決。現將保護區的保護現狀及對策探討如下。

1 自然概況

孟津保護區位于河南省西部,“九朝古都”洛陽市的北部25 km,處于黃河中下游,地理坐標介于北緯34°47′~34°57′,東經112°12′~112°49′。東西長56 km,南北寬0.5~5.0 km。保護區總面積1.5萬hm2,其中核心區4 500 hm2,緩沖區3 500 hm2,實驗區7 000 hm2。該區屬亞熱帶和溫帶的過渡地帶,季風環流影響明顯,四季分明;全年無霜期235 d;年平均降水量650.2 mm。區內海拔高度在114~130 m,從西到東依次有2種不同地貌表現,從小浪底水庫至西霞院為低山地貌類型,從西霞院至孟津縣境內東扣馬界為平原地貌類型,立地類型復雜,水域廣闊,灘涂眾多,水生動植物豐富,為水禽創造了活動覓食及隱蔽的棲息地。保護區的木本植物主要有楊樹、柳樹、檉柳等。草本植物有蘆葦、香蒲、稗草、蓮等,其中以蘆葦為優勢種,占保護區草本植物覆蓋度的30%~40%。動物資源較為豐富,浮游動物有長園沙殼蟲、介形蟲等,底棲動物有搖蛀細蟲等;魚類主要有鯉魚、鯰魚、草魚;兩棲類爬行動物有黑斑蛙、無蹼壁虎等;鳥類主要是喜居濕地環境的水禽,在這里棲息的鳥類共計17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大鴇、黑鸛、白尾海雕、金雕、白鶴等10種,二級保護有大天鵝、灰鶴、白琵鷺、白額雁、紅隼等29種;獸類有兔、獾、刺猬及嚙齒類動物等。

2 主要成效

孟津保護區于1995年8月經河南省政府批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經國務院辦公廳批準,與三門峽、吉利等黃河濕地一同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建立10余年來,在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積極建立自然保護區,切實加強濕地及水禽保護。通過積極向上級申報,建立了濕地自然保護區,通過實施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把濕地資源有效保護起來,防止濕地資源遭到破壞。二是加強濕地保護及愛護鳥類的宣傳。每年利用“濕地日”、“愛鳥周”,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宣傳,提高保護區周邊群眾愛鳥護鳥、保護濕地的意識,救助救傷鳥類典型事例越來越多。三是積極開展濕地和水禽的調查研究,為保護區科學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每年組織人員對保護區內植物、土壤進行取樣分析,對鳥類進行跟蹤調查,研究其繁殖棲息的有關規律。四是固定人員加強保護區巡護和管理。由于保護區面積較大,在做好保護工作的同時,又聘用了10名常年在保護區附近居住、有責任心的群眾作為管護員,常年巡護,有效杜絕了破壞濕地、捕殺鳥類事件的發生。五是積極實施退田還林、還濕、還草,更好地保護濕地生態環境。建立保護區以來,積極在保護區附近植樹造林、種草,給鳥類創造一個良好的棲息環境,由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吸引著眾多鳥類在此棲息。六是積極爭取資金,加強黃河濕地保護。2004年9月,國家林業局批準了《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項目已經批準實施,孟津保護區將建成管理更科學、功能更完善、布局更合理的自然保護區。由于加強了黃河濕地的保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在此棲息的鳥類種類、數量增多,吸引著眾多觀鳥愛好者到此觀鳥,成為科普教育的好基地。近些年,中央、省、市有關媒體對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好的做法和經驗進行了報道。

3 存在的問題

一是濕地保護管理、開發利用牽涉面廣、部門多,管理體系不完善,缺乏濕地管理協調機制,目前尚未出臺關于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專門法律。二是濕地宣傳教育滯后,目前社會缺乏濕地保護意識,對濕地的價值和重要性認識不夠。部分區段無節制地圍墾濕地,直接破壞了濕地的自然植被,頻繁的人為活動干擾了鳥類的棲息場所,從而導致鳥類種群、數量的減少及棲息地轉移。三是黃河水體的污染。水鳥對水體的污染十分敏感,如1999年1月黃河水被嚴重污染,水質變成醬油色,在河面上幾乎見不到1只水鳥。四是保護區人才缺乏,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導致一些工作無法開展;目前對保護區的生物資源還未進行詳細調查,只對鳥類資源作了較為詳細的調查。五是保護資金缺乏,使許多濕地保護項目和行動難以實施,鳥類對農作物和人工養魚的危害沒有資金補償,使群眾有些不滿。另外,捕鳥、毒鳥等不法行為時有發生。

4 保護對策

4.1 逐年退耕還濕,恢復其自然植被

禁止無節制地開墾濕地,沿黃河南岸退耕還濕200 m左右,恢復其自然植被。建議由孟津縣人民政府協調,與各鄉鎮政府、村委會協商,補償部分資金,逐年退耕還濕,擴大鳥類的棲息地。大鴇、黑鸛、白琵鷺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主要棲息在扣馬、扣西2村北灘的農田、荷塘、魚塘等地,因此可從這2個村開始退耕,指導群眾種植冬小麥、蘆葦等,減少棉花等農作物的種植。

4.2 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積極開展生態旅游

幫助群眾更新觀念,保護區和周邊社區協商,開展生態旅游,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資源。如扣馬、扣西北灘種植近666.67 hm2荷塘,養殖魚塘133.33 hm2,每年的7—9月舉辦荷花節。吸收當地群眾參與保護工作并從中受益。適當開展觀鳥活動。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到大自然中去放飛心情。這2年陸續有北京、武漢等外地觀鳥人來孟津觀鳥,建議有計劃、有組織地在中小學校、社區開展野外觀鳥活動,普及科學知識,讓人們了解自然、了解鳥類,提高人們的自然保護意識。

4.3 加強法制,宣傳普及濕地知識

加強法制,采用法律、行政手段,對少數破壞自然資源、亂捕濫獵分子要依法嚴懲,做到依法治區。宣傳普及濕地知識。利用“世界濕地日”、“愛鳥周”和“野生動物宣傳月”等時機積極組織開展宣傳活動,提高全民保護濕地、愛護鳥類的意識;建議在扣西北灘建設宣教館,內設標本室、宣傳室、電教室,讓來參觀的游人了解濕地、了解鳥類,提高人們的保護意識,使人與鳥類和諧相處。建立孟津鳥類救護站、環志站。由于保護區地處亞洲鳥類遷徙的中部線路上,估計每年遷徙經該區的鳥類有數萬只。每年都有受傷鳥類需要救助,建議培訓救護知識,建立救護站、環志站,對候鳥的遷徙動態展開觀測和研究。

4.4 開展科學研究,加強協調,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

開展科學研究是自然保護區的一項重要工作,建議加強與國內外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合作,共同開展濕地的科研工作,為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提供依據。建立資源觀測點。因為目前對保護區的生物資源還未進行詳細調查,只對鳥類資源作了較為詳細的調查。建議以后的調查范圍要擴大,按時監測記錄鳥類的種類、數量、變化規律。在候鳥越冬的高峰季節,對鳥類集中分布的黃河大橋東西兩側、下古、扣馬北等地區限制采沙抽沙等活動,盡量減少人為活動對鳥類的影響。由于濕地管理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各部門全面協調,分工協作,共同參與來保護濕地。

5 參考文獻

[1] 國家林業局.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2] 河南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處.河南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集[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

[3] 孫長霞,賀超,吳成亮.建立健全我國濕地生態補償的必要性和難點[J].安徽農業科學,2011(20):12406-12408.

第4篇: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范文

華夏兒女們:

黃河哺育了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哺育了華夏兒女。為我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今她正在大聲的呼喚著我們:“兒女們,救我!救我呀!救我!”這一次比一次更悲哀、更失落的呼喚聲刺透了我們的心。原來朝氣蓬勃的她,如今卻陷入了逆境,難道我們這些做兒女的不應該救救母親嗎?我相信,不,我堅信華夏兒女們都會堅定地說:“會,我們一定會!”

現在我們的母親河身負重傷,我們一定要保護她。從今天起我提議一定要保護她,以下是我們應當采取的措施:

一、有錢出錢,沒錢出力。保護黃河,人人有責。

二、不要在旁邊修建工廠、醫院等。

三、工廠排廢水、廢氣、垃圾不應倒在水里。

四、在黃河兩岸多種樹,防止水土流失,河水不再會泛濫。

五、限制捕撈打魚,如遇稀有魚種要上交國家保護。

黃河的呼喚讓我們想起黃河的過去;黃河的呼喚,讓我們悲痛至極;黃河的呼喚,讓我們重新站起。我們不會讓母親再失望,再悲哀!

我倡議:我們一定要遵守以上幾點,一定要讓黃河回到昔日的黃河,讓我們的不親重新美麗。

倡議人:

倡議日期:

保護黃河倡議書2

各位同胞們:

在古代的黃河流域的自然環境是優越的,那時這里的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到處都是青山綠水,植物繁多,為我們的祖先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黃河的下游是我國發展最早的國家,人口繁多,經濟發展,政治,文化比較先進,所以黃河成為我們民族的成長的搖籃。

黃河為我提供這么優越的生活環境,人們不但不感激母親河,時至今日人與環境產生了深深的矛盾。

由于人口的激增,對資源大量的開發,科技手段無節制使用,向黃河排放大量的化學用品,造成大量魚死亡,水土流失等問題。

由于黃河受到了大大污染,現在只能用一首順口溜來描述黃河流域的污染狀況: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人畜受害。這首順口溜說明我國水污染太嚴重了。

人們啊!我們要保護黃河,我們不能這樣長期下去了,如果再這樣下去,不止生態受到了污染,人類也會受到傷害。

我們要保護母親河,那是我們的發源地啊!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繁榮,人們啊!咱們該醒醒了!

我們應該讓母親河輝煌燦爛下去,他以他那豐富的乳汁哺育著我們,呵護著我們的成長,不能讓他毀在我們的手上,我們應該讓他更好。

只要我們民族一條心,就能成功,我們應該保護他。

人類啊!讓我們一起動起來吧!

倡議人:

倡議日期:

保護黃河倡議書3

各位同學們:

在我們美麗富饒的神州大地上,那本應兩岸都是花團錦簇,綠樹成蔭的黃河,由于人們的破壞卻變成了這副樣子:黃土地露了出來,部分土地上荒無人煙,沒有樹木,稻草。使大量黃土被河水卷走,因此清轍的河水已經變得渾黃,正因為如此,如今的黃河已經由孕育我們的母親河變成了一條人畜皆吞的魔鬼河,由于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黃土高坡的土地一天天的變得貧瘠

因此我建議:

1、沿黃河兩岸發動群眾植樹造林,綠化環境,鼓勵人們在黃河邊種植草坪,保護土地,不要讓那些珍貴的泥土隨著河水流向下游,造成河床增高,引發洪水。并將在黃河邊上種植埋在的第一季的花早作為肥料土里滋潤那些貧瘠的土壤,相信用不了多少年,那里的土地變得肥沃起來。

2、沿途建立多個水站,對黃河水進行過濾,使它經過沉淀后再流向下游,并將過濾出來的泥土放回黃河兩岸,以達到減少水流失的問題。

3、加大污水治理的力度,保護生態環境。杜絕直接將污水排放入黃河。對于違反規定的單位,嚴厲處理。

4、改善黃河水質和生態環境。

5、加大宣傳,力度,多出版一些關于黃河方面的書,闡明保護黃河的厲害關系人們若不好好保護我們的母親河,就會造成動物流離失所,瀕臨滅絕,進而使人類受到牽連,從而引導人們自覺保護黃河,愛護環境。

水是生命之源,是萬物不可缺失的滋養品而黃河是 所以請大家好好保護我們的母親河。

第5篇: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范文

保護環境珍惜水資源建議書模板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水又是 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源。母親河曾經流過 們的心田,她曾經那么美麗,那么年輕,她給了們生命、尊嚴和熱情。她從遠古流淌到今天,孕育了偉大的華夏文明;她從高山流向大海,滋潤著萬頃良田;她從每個中華兒女心上流過,有笑有淚,有災難也有豐收,但隨著歲月流逝而日見滄桑。

黃河,長江是 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文化的發祥地。

五千年燦爛的文化依水而行,而今長江沿岸的樹木被瘋狂地砍伐,茂密的森林已蕩然無存。而今天 看到的黃河已不是李白詩中描繪的黃河之水天上來,與太陽爭輝的一川金溪。不在有欣賞黃河時的愉悅,只面對懸河的戰戰兢兢,計算斷流次數時的憂心忡忡。多年來的森林砍伐和植物被破壞造成的水土流失,洪水泛濫和干旱連年。黃河連年出現長時間的斷流,流域內山頭不長草,平川不落鳥。而長江,則正成為第二條黃河且洪澇頻頻。由于水資源的嚴重污染,目前,在中國,水質干凈的河流湖泊已經為數不多了。北方的一些城市還出現了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可是人們早些意識到這個后果,今天這十幾億對水的投資不就可以省去了嗎?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為擁有這樣的母親河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是,奔騰不息的黃河在攜帶泥沙的同時,還要默默無言地忍受她的兒女們對其有意或無意的污染。人類在損害母親河的同時,也損害著自己的健康,威脅著長期建立的文明。

誰不愛自己的母親?而被稱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卻屢遭兒女們在自己的身體上蹂躪和肆無忌憚地發泄。母親河的污染已到了令人難以容忍的地步。母親河在哭泣!

誰不愛悠悠清水,濃濃綠蔭;誰不愛天藍風清,山靈水秀,萬物蔥蘢?作為被黃河哺育的兒女們宣傳保護母親河的意義,是讓更多的人接受綠色文明理念,更好的關注身邊的生態平衡,愛護生態環境。讓們以實際行動來保護母親河,讓她重整容裝,展現昔日風采。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關愛水資源,保護母親河。這句話不僅僅是口號,它需要們每個人落到實處,為人類擁有一個美好的生存環境而共同努力。 們真誠呼吁:

1、人人參與創建綠色家園,過一個有意義的周末,每個人每年植1-2棵樹;

2、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開始,樹立勤儉節約的美德;

3、避免水龍頭常開現象的存在,提倡使用臉盆洗臉洗手;

4、用完水后,要及時擰緊水龍頭,見到滴水的水龍頭,請及時擰緊;

5、人走燈滅,人離扇停,光線充足時,請不要開燈。

朋友們請不要因為自己生活在一個清山水秀的城市,喝著母親河的乳汁,過著神仙般的生活,以為這眼前的一切與你毫不相干,更不用你去擔憂。難道非得等到火燒眉毛了,才去關注,才去擔憂。才去保護嗎?這時,也許只能夠說句太遲了!,所以請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提倡綠色生活,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哪怕只是將一張廢紙仍進垃圾桶里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構建和諧美好的家園。

讓我們伸出雙手,去擋住那些無知的瘋狂!別再糟蹋了擁有五千年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的母親河,讓陽光和雨露哺育出綠色的希望保護 們的母親河!

保護環境珍惜水資源建議書格式

最近,我發現河水的清潔需要管理,河水開始發黑,開始變臭,連水里的小魚小蝦都死了,浮在水面上了,我看了十分痛心。

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小區里的市民們的廢水倒掉,倒掉的廢水進入下水管道,下水管道的出口正是河水。每天都有大量河水被污染,而市民們卻還雪上加霜,到河邊去洗衣服,導致河水變得很黑。還有些人把吃過后的零食袋隨手扔到水里,導致水里的空氣發臭。曾經是如此美麗的河水,就這么被污染了。

所以在此,我向你們提出建議,是你們能夠更好的保護河水,使它變回原來的模樣。

1.可以把下水管道的出口方向轉到泥土邊,這樣的話不但可以讓河水減少污染,還可以讓泥土更加的肥沃,使樹木更加高大,結出的果子可以更加的香甜;

2 .可以發出通知,警告每一幢樓房的住戶,不準再到河邊去洗衣服。這樣河水就可以減少發臭。如果有些住戶不聽勸阻,仍然到河邊去洗衣服,那就只能使出殺手锏了罰款。對!就是罰款,根據洗衣服的次數增加、翻倍,剛剛開始,第一次罰款是50元,見到一次,罰一次,如果不想那就乖乖的在家呆著吧;

3 .在河邊的燈上安個監視器,觀察是哪些人在河邊亂扔垃圾,把他們找到,并對他們進行教育,不能讓他們繼續在河邊扔垃圾。讓他們也當一個監視器,也去監視別人是否在亂扔垃圾,對他們進行教育。

雖然這只是我的建議,但是我希望能夠真正實施起來,讓每一條河水變回原來的樣子,也不止是河水,包括森林、礦產、大氣等資源能夠不再那么的浪費。

保護環境珍惜水資源建議書范文

環境是我們大家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人人都得自覺地保護環境,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只有這樣,我們和我們的子孫后代,才能擁有一個美好幸福的家園。

以前,人們對河流的保護意識沒有像現在這么薄弱,如:每天淘米用過的水拿來澆花,每天洗過菜的水拿來沖廁所;不往河里排放污水。然而,今非昔比,現在的小河已經面目全非了。河道上飄滿了白色垃圾,還浮著一層層的油漬,使河水變得污濁。一些貪圖便宜的印染廠偷偷地把污水排放到河里,使河水改變了原來的清澈,變得又臟又臭。現在,要是經過這條河時都會捂住鼻子,因為河道里有股嗆人的臭味。

為了保護環境,還河水一片清澈,在此,我特意一個小學生稚嫩的想法向您倡議以下幾點建議:

1、 對工廠進行嚴格監控,對隨意排放污水的廠或企業進行罰款,可以把這些罰款的錢拿來清理遭受污染的河流。同時,也對嚴格守法的工廠進行獎勵。

2、 加強對保護環境的宣傳力度,比如:發傳單,定期在鎮上播放宣傳片,也可以請環保專家現身講座。

第6篇: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范文

0引言

濕地是地球上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是重要的生存環境,同時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之一。濕地與森林、海洋并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同時濕地的蓄洪給水、調節氣候、減輕土壤侵蝕、降解環境污染物、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是其他生態系統無可比擬的。我國濕地具有面積大、類型多、分布廣、區位重要,生物多樣性和稀有性并存的特點。建國以來,我國的濕地資源遭受了嚴重的破壞,濕地總面積從峰值的6500萬hm2下降到當前的3848萬hm2[1]。雖然采取了大量措施,但由于濕地資源利用保護中存在大量沖突和矛盾,我國濕地生態系統整體惡化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根本遏制。2003年全國濕地調查結果表明,我國40.7%的湖泊濕地、26.4%的濱海濕地、19.8%的沼澤濕地面臨著濕地資源過度利用的威脅[2]。河流濕地作為一種主要的濕地類型,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黃河作為中國的母親河,其中游陜西段河流濕地,對于孕育中華文明發揮了重要的生態作用。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的中心區域,陜西黃河濕地開發較早,濕地生態系統受人類的影響比較強烈,河流濕地的環境保護更加迫切。因此研究陜西黃河河濕地的歷史與現實意義重大。

1區域概況

陜西黃河濕地位于陜西省關中平原的東緣,介于北緯34°O36′-35°O40′,東經110°17′-110°37′之間,北起韓城龍門,南到潼關港口,東連黃河省界,西臨黃土老崖。濕地南北長125.5km,東西寬多在4km以上,最寬處達13km,總面積6.826×104hm2。濕地形成的主要河流有黃河、渭河、洛河,濕地以河床漫灘為主,由河流水面、江心洲、灘涂、泛洪平原及部分低階地組成,是典型的河流濕地。三門峽水庫的建成和運行,抬高了潼關河床高程,使渭河口上提,三河交匯處水位升高并倒灌,引起大量泥沙沉積,濕地范圍進一步擴大。

2濕地主要生態問題

長期以來,人類活動對濕地的影響,促使濕地面積、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加速了其演化退化過程。

2.1水資源減少由于工農業生產用水量越來越大,濕地的地下水水量過度開發,地下水位嚴重下降,有的地方已經引起河邊缺水的現象。韓城市暫村鎮薛村,位于黃河岸邊,其村東邊為寬廣的黃河濕地,在2006年以前,還是水草茂盛,溪流處處,魚塘漣漣,但是由于2006年開始在黃灘濕地打井用于工業取水,僅僅兩年后,灘地不但溪流消失,而且幾十年來靠自流水補給而從來沒有出現過缺水現象的魚池也完全干涸;更為嚴重的是,灘地邊上的薛村,在人們記憶里從來沒有缺過水的幾十口井,大部分已經完全干涸廢棄,村里只有引自來水來解決生活用水。

2.2生物資源銳減近年來對濕地生態系統中生物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問題嚴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過度捕撈、超載放牧現象,引起生態平衡失調,鳥類數量減少,濕地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此外濕地內燒蘆葦、割蘆葦的痕跡隨處可見,2003年1月合陽黃河濕地人為縱火致使千余畝蘆葦蕩被焚燒,距離濕地核心區僅100m左右[3]。此外濕地區獵殺野生動物現象仍然存在,一些飯店和個人為了經濟利益,非法捕殺野生動物,對濕地生物資源和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2.3污染加劇環境污染日趨加劇,濕地水體出現富營養化和不同程度的污染。黃河濕地污染起始于1985年,隨著企業的興建,廢污水被大量排放,污染了河川徑流及地下水。濕地區黃河灘的積水礦化度一般在5g/L以上,高的達10g/L以上;含氟量多在7—9mg/L,高的達到以上10mg/L[4]。這些含鹽量較高的灘地,有的變成不毛之地,有的僅能生長單一的堿蓬,使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影響。此外隨著人類圍墾耕種濕地面積的擴大,人為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加劇了濕地的面源污染,對生物的生存構成嚴重威脅,濕地退化。

3濕地可持續利用的建議與對策

3.1加強濕地管理協作濕地涉及的行業很多,因而濕地受威脅的因素也就復雜多樣。工業開發、濕地圍墾、旅游業的興起、農業化肥的使用都會對濕地產生不同的影響。其次,濕地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對濕地的監控所涉及的要素包括水文、水質、植物、動物、環境等諸多因素,要想從整體上對濕地進行有效管理,必須有意識的對管理者進行濕地生態系統管理方面的培訓[5],濕地管理部門應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協調與合作,建立一種行之有效的部門間協調機制,尤其是在部門間僵持不下時的決策機制尤為重要[6]。

第7篇: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范文

河南省環境保護廳6月3日《2008年河南省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水、空氣、噪音等污染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態保護和建設取得了較大成效。

公報表明,在去年全省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1%的情況下,兩大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較上年減排6.2%和7.17%,為“十一五”以來最大降幅。

與上年相比,2008年河南地表水總體污染程度有所減輕,省轄四大流域污染程度由重到輕依次是: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省內Ⅰ-Ⅲ類水質河段占監控河段總長度比例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

全省水庫和城市地下水水質總體較好。民眾最為關心的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繼續保持100%,飲水安全得到保障。

2008年河南18個省轄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優、良天數的比例為90.8%,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酸雨平均發生率降低3.6個百分點。

去年河南城市功能區噪聲測點達標率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但城市道路交通噪聲路段達標率同比下降2.4個百分點。

公報指出,去年河南造林合格面積創歷史新高,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控制,土壤沙化和鹽漬化狀況有所改善,但總體而言,全省生態環境仍較突出,具體表現在水土資源利用不合理,水生態環境問題突出、森林生態系統生態功能較弱,天然濕地萎縮,生物多樣性降低、工礦開發造成的生態破壞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河南省環境保護廳廳長李慶瑞說,在當前金融危機背景下,環保部門既要為保增長服務,提高環評審批效率,又要為保環境把關,嚴格履行監管職責,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愛水護水青年志愿者:了解“水家底”守護“水家園”

目前,一場由《黃河黃土黃種人?水與中國》雜志主辦,河南省環境保護廳、黃河水利委員會團委、河南愛心聯盟大力協辦,愛水護水青年志愿者學習交流活動在黃河水利委員會國際會議廳舉行,近二百名省會大學生愛水護水志愿者團體成員參加。

交流活動首先由馮國斌教授做了“中國水環境”專題報告,馮教授用詳實的數據和縝密的邏輯說理,配合自己多年在水利一線的親身經歷,從水資源的短缺,水資源分布不均,水體污染嚴重,水土流失嚴重,水生態環境系統惡化等幾方面向大學生們講解了我國目前面臨的嚴峻的水問題現狀。他呼吁在座的年輕人、大學生們正確了解我國的水資源國情,認識到中國水問題的緊迫性,真正行動起來,保護水資源,愛護水環境。

之后,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王玲副總工程師作了“氣候變化與黃河水資源”專題報告。王玲副總工告訴大家,我們賴以維系正常生產生活的黃河之水正在由于氣候變暖、開發過度等原因變得越來越少。她說,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已由原來的580億立方米減少為535億立方米,將來還可能進一步減少,河川徑流量逐年呈減少態勢,干旱將是黃河流域長期面臨的嚴峻問題。

王玲副總工還展示了她多年在氣候與黃河水資源方面的科研成果,深入淺出地為大學生作了相關知識的科學普及報告。

之后,同學們還收看了紀錄片《黃河》。近一個小時的片子通過對黃河全景式、人文化的介紹,濃縮了黃河文化的精髓,讓同學們更進一步加深了對于母親河的感情認知。

在最后的同學與專家互動環節,再次掀起了本次活動的。大學生們頻頻發問,爭相與專家進行交流,大家圍繞中國水環境,如何護水愛水等話題展開熱烈的討論,互動環節在大家踴躍交流提問中時間延長了將近一倍,臨近中午,大家提問的熱度依然不減。會議結束之后,仍有很多大學生圍繞在兩位專家身邊傾聽交流。

愛水護水志愿者感言

訶南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成員 宋玉坡

眾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便沒有生命。雖然地球上的水資源相當的豐富,但可供我們人類有效利用的卻是十分有限的。為了解決水資源方面的問題,我國采取了南水北調工程、積極采用滴灌等先進的節水措施。但全國浪費水資源的現象依然很嚴重。這次座談會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水資源的重要性與保護水資源的緊迫性。

面對水的短缺,我們人類能夠做點什么呢、其實很多很多,當你洗刷時關緊水管不要讓一滴水輕易流走,當你看到有人浪費水時就加以勸說:因為世界上不知有多少雙眼睛在期待水,你于心何忍?平時要積極進行節約水資源的宣傳……這些微不足道的行為確實可以為我們人類節約寶貴的財富啊!

水是我們生存的基本保障,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愛護我們的水資源吧。正如一句很有哲理的話――不要讓最后一滴水變成我們的眼淚……

河南工程學院紡織工程系現代紡織技術專業 陳 靜

或許是因為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條件相對來說還比較好一些吧,我們一直沒有水資源短缺危機的意識。水可以無節制地用,仿佛從來不用擔心會沒有水用。或許有時也會因為內心的觸動而節約用水,但那似乎也只是一時之舉,一會兒就忘了。

我曾經感覺水真的很神奇。我們一直在用,它卻一直都有。但是,直到那一天,聽了兩位專家的介紹講解之后,對我的內心觸動很大。那些數字,令我震驚,竟然母親河也在一段時間一段河區干涸過。那可是我們的母親河啊!一個嬰兒的母親沒有了乳汁,這嬰兒就沒法活一樣,我們的母親河干了,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怎么發展、怎么興盛?

于是,我感到了危機。如果我們再這樣下去,危機就會變成現實;如果大家再不行動起來的話,那就去陜北那樣的地方看看,讓你也切身的感受一下連喝水都很困難的生活狀況吧!如果我們不加油行動的話,可能我們留給后代的只能是當他們結婚時,根據對方家里有幾口水井來判斷其貧富了。讓我們為避免這一切可怕的后果趕快行動起來吧!愿我們國家真正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經濟永續發展。

為此我想了想,決定從我們協會做起,在學校進行宣傳,提醒大家節約用水,在水房亮出大條幅:保護我們的家因――節約用水;一起行動――節約用水,讓節約用水之風在我校刮起,且永遠延續下去。

愛水護水志愿者建議

靳婭軻:

提倡使用感應式水龍頭,提倡水的重復使用。

岳承浩:

在校園人流密集處設立公告牌,要形象,讓大家感受到水污染、浪費其實離我們很近。

郭乾乾:

提倡在學校等公共場所使用小口徑水龍頭,學校設立“愛水護水”小隊,走上街頭,宣傳節水。

第8篇: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范文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關于認識區域有如下要求:運用地圖說出區域的位置、范圍、地形、氣候等并做出簡要評價,說明我國西部開發的地理條件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從課標要求看,其核心內容是:使學生通過認識黃河流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進一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二、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充分運用地圖了解六省區的位置、氣候與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關系以及對人類的農業生產和生活、交通運輸業的影響,認識到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過程與方法:本章主要采用讀圖分析法、比較法、討論法、歸納法、成因分析法等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教學時盡可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讀圖、析圖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章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人類與環境息息相關的辯證關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觀,加強環保意識,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做貢獻;通過各省區名勝古跡、燦爛文化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文化藝術、對外交流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是湘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章“黃河萬里行”的內容。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哺育了千百萬華夏兒女。湘教版教材安排學生學完“沿海萬里行”和“陸疆萬里行”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再來學習這一區域,學生已有學習區域地理的基礎,同時,學習這一區域也為以后學習“長江萬里行”打好基礎,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黃河流域跨越9個省區,而教材在本章只重點介紹了青、甘、寧、陜、晉、豫六省區,將山東省歸屬“沿海萬里行”,歸屬“陸疆萬里行”,四川省歸屬“長江萬里行”。經過這樣處理,更加突出各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也便于學生學習比較。

江河之源——青海省:教材首先重點介紹青海省作為我國黃河、長江的發源地,可補充青海省還是瀾滄江的發源地,雖然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江河源頭地區水草肥美,生態環境良好。但是近年來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活動,造成江河源頭地區天然草場沙化,高原生態環境變得十分脆弱,這里高原生態環境的保護就成為本節的重點,對此,教材以閱讀材料的形式講述“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教師可以補充“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中華水塔”等,并配高原生態遭受破壞的圖片,以加深學生對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惡化的了解。教材在介紹“青海湖”時相對比較全面,涉及名稱來歷、面積、性質、海拔、農牧業、旅游資源等。教材另一難點“湟水谷地的農業”,以閱讀材料的形式出現,包括湟水的概況、湟水谷地成為青海省主要農業區的原因及盛產的主要農產品。教師可復習對比的雅魯藏布江谷地農業,以達到學生前后知識的融會貫通,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進一步突破難點知識的學習。

絲路咽喉——甘肅省:教材簡略描述甘肅省的地形地貌構成,即地跨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河西走廊位于這三大高原的結合部位,教學時可以聯系中國地形圖進行分析。“河西走廊”是本節的重難點內容,教材對它的敘述比較詳細,專門安排了6個小活動題和閱讀材料“敦煌莫高窟”,這種方式形成教材正文和活動內容優勢互補,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圖4-4、圖4-5和圖4-6,便于學生掌握河西走廊這一重難點知識。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教材在該部分內容處理上,輕重搭配得當。寧夏的“地形”部分,教材只簡單介紹高原山地為主的地形特征以及賀蘭山、六盤山、銀川平原等地形構成單元,教學時教師可結合中國地形圖要求學生指出。教材重點突出銀川平原,銀川平原是黃河上游兩大平原之一,教材從平原引黃灌溉及其豐富的物產等幾方面組織材料,安排了5個活動題和閱讀材料,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中國地形圖和中國干濕地區分布圖等完成教材中涉及的問題。關于寧夏的“居民和宗教”這一重點知識,教材介紹了主要的少數民族及典型建筑清真寺,教學時可結合圖4-7和回族開齋節相關視頻。

古樸秦川——陜西省:教材首先介紹陜西省的地形地貌,教學時可結合中國地形圖和圖4-9簡單介紹陜北高原,因為黃土高原部分已經學習過,學生印象比較深刻,重點詳細介紹號稱“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最后介紹陜西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首府西安古今對比。為增加學生對陜西進一步了解,教材還安排了3個活動、閱讀以及圖4-10,豐富了教材內容。

烏金之鄉——山西省:教材首先簡單介紹了山西的“位置、地形、河流、農業”,教學時結合山西省地形圖,指導學生找出黃土高原、太行山等,同時完成活動題4個小題。接著教材重點圍繞山西省“豐富的煤炭資源”,對其從儲量、分布、產量、運輸等方面進行介紹,教學時結合圖4-11和圖4-12及活動題,加深學生對山西煤炭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了解以突破這一教學難點。

中原之州——河南省:黃河的“地上河”景觀在河南境內最為典型,安全隱患也最為突出,作為本節的難點,教材用活動題的形式進行講述。“中原之州”為重點內容,教材介紹了河南省眾多的歷史古都,學生對河南的歷史有較深入的了解。針對教材的又一重點“工業和交通”,教學時可以結合中國主要鐵路分布圖,介紹河南省的主要工業部門及聯系省內外、溝通全國的重要鐵路干線如京廣、隴海、太焦、焦枝等。作為全國重要的鐵路樞紐、省會城市——鄭州,學生明確其地處京廣、隴海兩大鐵路交會處的重要位置。教材最后介紹河南當前面臨的一個緊要問題“人多地少”,這部分既是教材重點又是難點知識,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圖4-15、中國政區圖和閱讀,比較河南省與其它省區的面積,加上河南省人口大省結合分析該省將面臨的嚴重問題,最后教師應指出土地鹽堿化的人為原因:人類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四、活動建議

“江河之源——青海省”、“絲路咽喉——甘肅省”教材共安排3個活動,涉及9個題目。內容主要是對課本知識的復習與鞏固,也有對課本知識的延伸與拓展,既重視對課本知識的運用,又重視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活動一:第1題,屬知識鞏固類。可以由學生閱讀圖4-3“青海省東部地區圖”后自己完成。第2題,屬問題討論類。要求在圖4-3“青海省東部地區圖”上找到龍羊峽、李家峽和劉家峽等水電站,學生討論,得出“為什么這一帶會有這些水電站”的答案。

活動二:教材圍繞圖4-4“河西走廊”設計了5個小問題,第1題,屬知識鞏固類。學生通過讀圖可知,河西走廊為一狹長平地,形如“走廊”,又在黃河之西而得名。第2題,屬知識鞏固類。學生通過讀圖,要求掌握河西走廊南北地形地貌特征,進而明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第3題,屬問題討論類,結合第2題的結論“河西走廊的重要性使其歷代為中國東部通往西域的咽喉地帶”回答。第4題,屬知識鞏固類,學生通過讀圖了解蘭州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第5題,屬知識鞏固類,學生通過讀圖,找出金昌和玉門的位置并分析它們的著名礦產。

活動三:第1題,屬于知識遷移類。教學活動建議放在課后作研究性學習內容,布置學生課后收集影響城市空氣質量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自然原因,哪些是人為原因?目前人類有哪些有效措施?第2 題,屬問題討論類。河西走廊是西北著名的糧倉,比較它和新疆的農業是否同屬“綠洲”農業。可以讓學生回憶新疆農業生產的水源和河西走廊的農業生產的水源是否一致。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古樸秦川——陜西省” 教材共安排3個活動,涉及8個題目。

活動一:教材圍繞銀川平原設計了4個小問題,第1題,屬知識遷移類。學生通過判斷黃河在寧夏境內的流向,推斷銀川平原南部和北部的地勢高低。第2題,屬知識鞏固類。結合中國干濕地區圖學生直接判斷得出銀川平原是干旱地區。第3題,屬問題討論類。學生通過課本關于銀川平原古今農業生產的介紹后以小組討論合作方式學習,同時教師還可以把前面學習的河西走廊的農業生產結合比較學習。第4題,屬知識遷移類。銀川平原位于黃河上游,屬于干旱地區,其農業生產需引黃灌溉,學生領會若大量引用黃河水將對黃河下游產生怎樣的影響。

活動二:填表題,屬知識鞏固題類。對比銀川平原與松嫩平原,分別從地理位置、氣候類型、主要農作物三個方面進行比較,目的在于使學生更加了解銀川平原。

活動三:本節教材圍繞圖4-9“陜西省地形圖”設計了3個小問題。第1題,屬知識鞏固類。學生通過閱讀圖解決黃河流向由寧夏境內的自南向北轉變為陜西境內的自北向南,陜西省內黃河的主要支流有渭河、涇河、洛河。第2題,屬知識鞏固類。學生在圖4-9找到西安、咸陽、寶雞后,結合中國鐵路分布圖可知是隴海鐵路把它們串聯起來。第3題,屬問題討論類。學生認真觀察4-9“陜西省地形圖”,自北向南,陜西省地形變化依次為陜北高原、渭河平原、秦嶺、江漢谷地,高原、平原、山地相間分布。據此,學生討論得出從發展種植業的條件看,關中和陜南的條件都較好,關中是陜西省重要的商品糧、棉基地,陜南的江漢谷地是本省的水稻產區。

“烏金之鄉——山西省”、“中原之州——河南省”教材共安排2個活動,涉及5個題目。

第9篇: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洛陽市;濕地自然保護區;規劃建設

中圖分類號:S759.9 文獻標識碼:A

洛陽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濕地鳥類及其棲息地為主的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生態地位重要。

1 濕地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3大生態系統。我國是世界上濕地類型齊全、數量較多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已有約40%的自然濕地被納入自然保護區得到保護。濕地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健康的濕地生態系統,是國家生態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2012年初,國家林業局批準了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洛陽段)生態旅游規劃,要求將保護區建成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文明的教育基地。

2 洛陽黃河濕地保護區概況

洛陽孟津黃河濕地保護區位于洛陽市孟津縣黃河岸邊,景區西起孟津縣白鶴鎮,東至偃師市與孟津縣交界處,全長30km,面積達6206hm2。為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在林業部門和當地政府的努力下,愛鳥護鳥意識逐漸深入人心。有的群眾退出了河邊私開的田地,退耕還濕;有的只管耕種,不問收獲,田地成了鳥兒的“口糧田”。1995年8月,孟津縣報請河南省政府批準,建立了孟津縣省級黃河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孟津黃河濕地保護區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該自然保護區,上游為小浪底水庫和西霞院水庫,下游為黃河剛進入華北平原的黃河河道及兩岸灘地,總面積11700hm2。其中核心區面積2200hm2,實驗區9500hm2。孟津黃河濕地水禽云集、天鵝曼舞、鶴聲陣陣,遼闊的黃河灘涂上,構成一幅萬羽競翔,鳥唱水吟的天然圖畫。

3 洛陽黃河濕地保護區建設的理念

以保護濕地、保護生態、保護鳥類、保護生物多樣性為出發點,孟津國家級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以保護過渡帶綜合性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水禽為主,濕地面積大,水草茂盛,對水禽的生活、繁殖極為有利,是集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物種繁衍、科普宣傳及生態旅游于一體的可持續利用基地。旅游的內涵,在方式、方法上尋求創新,通過高品質的講解,使游客更好的了解丹頂鶴等野生動物生活習性及棲息地、地質變遷、植物群落等自然和歷史知識,要嚴格按照環境容量控制游客數量,做好環境影響監測,采取環境保護措施,將保護區逐步建成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文明的教育基地。

4 洛陽黃河濕地保護區的建設

4.1 從編制規劃入手

聘請國家、省、市有關專家,高起點編制了濕地保護規劃,確定了建設規模與布局,明確了今后的奮斗目標,分清重點項目建設與日常管理項目,制定了相關政策和實施辦法,并將規劃納入市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嚴格進行組織實施。通過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將濕地保護的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到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落實到具體濕地,把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4.2 狠抓落實

堅持保護優先的理念,對轄區內現有黃河自然濕地資源采取普遍保護,嚴厲打擊侵占和破壞濕地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嚴格控制單位和個人開發占用自然濕地,凡是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和國家重要濕地名錄,以及位于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濕地,一律禁止開墾占用或隨意改變用途。對開墾占用或改變濕地用途的,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采取各種補救措施,努力恢復濕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態特征,并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4.3 加強濕地管理

凡涉及向自然濕地區域排污或改變濕地自然狀態,以及建設項目占用自然濕地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法規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嚴格審批。依法制止、打擊各種破壞濕地的違法行為,對造成濕地生態嚴重破壞的責任單位和個人要依法追究責任。

4.4 建設成效

這一地區成了鳥類良好的棲息地,常年在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內居住的留鳥,有蒼鷺、斑嘴鴨等6種;春、秋路過在此歇腳的旅鳥,有豆鴨、銀鷗等12種;有夏候鳥白鷺、灰頭麥雞等22種;有冬候鳥灰鶴、白天鵝、黑鸛等32種,每年冬季棲息在保護區內的珍禽達3萬只,其中國家一類保護珍禽達十多種。其中世界罕見的丹頂鶴、大鴇、白鶴、黑鸛、白鸛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也頻頻在這塊濕地顯露“尊容”。有1a還破天荒地發現了56只大鴇,這種鳥目前全球也只有數百只。許多候鳥帶來了大批幼鳥,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小天鵝、灰鶴等水禽中的幼鳥多達40%左右。這標志著這塊濕地的生態環境已被這些候鳥認可。

據權威部門最新統計,濕地保護區有鳥類155種,數量5萬多只,僅水禽類就有95種之多,是河南省能記錄到的水禽種類最多的保護區。自黃河小浪底大壩第3次調水調沙以來,保護區管理人員加強了對各種鳥類的管理和保護,防止遭到惡意捕殺,使濕地灘區群鳥齊風,蔚為大觀。陽春3月,萬物復蘇,在孟津縣黃河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內,三五成群的水鳥棲落翻飛于沼澤沙洲,呼朋引伴,成為洛陽北線黃河生態游的一道亮麗景觀。

5 今后濕地保護管理與開發利用建議

5.1 彰顯重要性

濕地保護是一項重要的生態公益事業,黃河濕地是我國第2大河流中重要的生態資源,做好濕地保護管理工作不僅是政府的職能,也是全社會的責任。政府要把濕地保護納入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濕地保護管理工作。

5.2 加強生態文明意識

大力宣傳濕地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青少年中加強培養和教育。建立集保護、科研、青少年親近自然、保護自然、認識自然的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5.3 合理開發利用資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十七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jyzzjyzz免费麻豆|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丰满少妇被猛烈高清播放| 波多野结衣丝袜诱惑|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野花社区在线播放|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 从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 黄色网址免费大全| 好吊妞在线观看| 乱之荡艳岳目录| 萌白酱在线视频| 国产麻豆一级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波多野结衣在线影院| 国产五月天在线| 4hu四虎永久地址| 日韩福利电影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里番acg全彩|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中文字幕丰满乱码|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 免费看又爽又黄禁片视频1000|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新婚熄与翁公试婚小说|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福利片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本在线观看www|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免费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