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醫臨床護理路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 臨床資料
對68例眩暈患者,一般護理組34例,其中男14例,女20例,年齡32~78歲,屬于中樞性眩暈24例,周圍性眩暈10例;臨床護理路徑組34例,其中男16例,女18例,年齡30~81歲,屬于中樞性眩暈22例,周圍性眩暈12例。二者均有典型的眩暈癥狀,自身有旋轉或晃動感,目眩或視物有旋轉感,自覺頭暈,昏沉或昏脹不適,且有反復發作史。
2 護理
2.1一般護理組 ①重癥患者宜臥床休息,輕癥者閉目養神,改變時應動作緩慢,避免深低頭、旋轉等動作,眩暈重者坐輪椅,床鋪避免晃動;②測血壓1次/d,平穩后改為1~2次/w,或遵醫囑;③觀察眩暈發作的時問、程度、誘發因素,伴發癥狀及血壓,舌苔、脈象的變化,做好記錄;④藥物的服用注意事項,尤其中藥宜溫服,防治胃部刺激,誘發嘔吐。
2.2臨床護理路徑組
2.2.1患者入院24h內,在一般護理基礎上,首先由當班責任護士將專用的臨床路徑表交給患者,并按照表中內容對患者進行詳細介,解釋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每日每班責任護士按照當日的臨床路徑內容觀察病情,每次所完成的工作須用"√"標識,保證以患者為中心做具體、深入、細致的臨床護理工作。
2.2.2入院2~3d,做好基礎護理,按時按醫囑進行常規治療。為患者以及家屬講解眩暈的相關知識、相關藥物常識。①起居與行為指導:眩暈發作時,立即臥床,閉目養神,按壓百會、風池、合谷、曲池等穴位。生活要有規律,定時作息,睡前熱水泡腳,失眠患者可按壓或者針刺神門、內關等穴;②飲食指導:"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少食海腥發物,忌煙酒、油膩、辛辣之品,嘔吐嚴重時暫禁食,嘔吐停止后進流食和軟食,嘔吐嚴重進服中藥可頻服,或以姜汁滴舌,便秘者可服緩瀉劑"[1];③情志護理:大怒之下常會引起頭痛、頭暈、面赤等肝陽上亢的癥狀。做好情志護理,解除憂慮、恐慌、消極悲觀等情緒,同時盡量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多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指導和幫助患者在焦慮時自我調適,如松弛療法、按摩療法、傾訴法等。
2.2.3入院第4d到出院前,通過幾天接觸,大致了解各位患者的性格特征及理解接受能力,分別進行有效的辯證施護。①風痰上擾:經常與患者交談,使之心情開朗。少食多餐,還可予以陳皮茶代茶飲;忌食油膩肥甘厚味及生冷、煙酒等助濕生痰之品??沙J彻鲜V半夏蒸乳鴿和茯苓粥[2]。艾灸或針刺中脘、豐隆、內關、風池、神門、脾俞等穴,以安神寧心,降火化痰;②肝陽上亢型:患者常因情緒激動而誘發眩暈,應做好心理護理,采用安慰、誘導等方法轉移患者注意力,盡量使患者情緒穩定,心情愉快。飲食宜清淡,富于營養,低鹽,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可給予緩瀉劑,怕光線刺激的患者可戴太陽鏡,以減少眩暈發作;③氣血兩虛型:注意觀察病情,輕者閉目養神,重病患者,以臥床休息為主,改變宜緩慢;康復期可安排參加戶外活動,如散步、氣功等體育鍛煉;飲食宜選用對身體無害與體質相應之食物;忌飲濃茶、咖啡及生冷之品。如肝腎虧虛,髓海不足,飲食調補可給予甲魚、豬腎、羊肚粥,、枸杞子沖茶服用;④腎精虧損型:此型患者情緒低落,多思善慮,因此,要充分重視患者的情感活動,解除精神負擔,根據證型安排病床。陽虛者宜住溫暖處,陽光充足,避免風寒;陰虛者應注意室內涼爽,通風良好,光線不可過強,保持安靜。飲食以營養豐富,易消化,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如核桃、黑豆、紅棗、山藥、羊肝、豬腎、豬脊髓等補腎填精之品;艾灸或按壓腎俞、肝俞、三陰交、脾俞、百會、足三里、太溪等穴,以利機體進行調整和平衡。可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氣功,以減少思慮,節制,起居有常,有利于病體恢復。
2.2.4出院當日:評價護理效果,講解出院手續辦理步驟,預約復診隨訪時間,遵醫囑用藥,并囑其平時要注意預防:①避免頸部外傷;②應注意頸部的保暖;③不要突然扭轉頸部,要避免過度持久地低頭;從事需要頭部較長時間處于一定位置的工作時,應定時做工間操,活動頸部;④枕頭的軟硬度應合適,不可過高或過低,側臥時枕頭高度同肩寬。
2.3觀察指標 自制表格對患者癥狀緩解時間、平均住院日、平均費用、隨訪1年周期的癥狀復發率;自制表格調查出院患者滿意度調查。
2.4統計學方 檢驗。
3 結果
見表1、2。
4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CNP)是近幾年來國外提出的一種診療護理新模式,它由患者的每一個診斷的常規護理計劃綜合而成,能夠指導護士有預見性、具體化、標準化、主動地工作,同時也使患者明白自己的護理目標,自覺參與到疾病管理過程中[3]。通過對我院34例眩暈實施中醫臨床護理路徑的結果分析,筆者體會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地增強患者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監測診療護理過程,從而達到最佳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醫臨床護理;肥胖型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3-0156-02
糖尿病是全球范圍的流行病,其中90%以上均為2型糖尿病即T2DM,近年來T2DM的患病率急速增高,所以改善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具有重要意義。中醫臨床護理路徑以患者為重心,強調整體觀念以及辯證性地護理,可以使患者享受到高品質的醫療護理,進而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研究對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對肥胖型2型糖尿病實施干預的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并以常規的護理作為對照組,為建立臨床合理的護理手段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將本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入的80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全部受試者都詳細了解研究內容,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颊咧兄委熃M40人,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齡56歲。對照組40人,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齡57歲。為觀察組進行中醫臨床護理,對照組僅進行常規的護理。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病情、病程、治療手段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為觀察組進行中醫臨床護理,即:1、為患者進行糖尿病知識的推廣教育,包括胰島素使用注意事項、運動方式、血糖測量方法及患者自我調節的方法。2、向患者講授糖尿病中醫保健內容,比如,糖尿病藥膳知識,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在營養師配合指導下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注意食物的屬性,陰虛燥熱應對應潤燥養陰的膳食,氣陰兩虛應對應益氣養陰的膳食??梢愿鶕悄虿』颊叩木唧w癥狀制作個人藥膳食譜。3、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在心理醫生的協助下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為患者家屬進行一些知識及心理培訓,共同輔助患者建立樂觀的心態和積極的治療情緒。4、為患者進行針灸護理,在按摩醫生的協助下為患者的相關穴位進行按摩。對照組僅進行常規的護理。
1.3 統計學方法
本文采用SPSS19.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 t 檢驗,檢驗標準為a=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化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化指標比較見表1。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血壓、體重、血脂生化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P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比較
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化指標比較
組別 例數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血糖(mmol/L)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體重
(kg) 甘油三酯(mmol/L)
觀察組 40 5.95±1.64 6.23±2.19 131±10 81.5±6.3 19.4±2.8 1.39±0.7
對照組 40 8.38±2.84 13.28±1.28 160±16 96.8±6.5 25.1±3.2 1.8±0.9
P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情況如表2。
組別 例數 滿意 一般滿意 不滿意
觀察組 40 25 12 3
對照組 40 15 11 14
P
觀察組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
3 討論
糖尿病是全球范圍的流行病,其中90%以上均為2型糖尿病即T2DM,近年來T2DM的患病率急速增高。其中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體重超重的現象,體重超標越嚴重,患病危險性越高,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3倍,因此控制體重對糖尿病的預防很重要。從中醫角度看,糖尿病以陰虛為本,其中首要的是肝腎陰虛,以燥熱為標,其中主要的為肺胃燥熱,因此會出現陰陽調節失衡,精微物質代謝受阻,導致糖代謝的紊亂[1,2],所以改善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對肥胖型 2 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糖尿病知識的推廣教育,向患者講授糖尿病中醫保健內容,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及為患者進行針灸護理。中醫臨床護理路徑以患者為重心,強調整體觀念以及辯證性地護理,可以使患者享受到高品質的醫療護理,進而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3]。
本研究隨機將本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入的80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40位設為觀察組,40位設為對照組。為觀察組進行中醫臨床護理,對照組僅進行常規的護理。分別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血壓、體重、血脂生化指標以及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分析比較。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血壓、體重、血脂生化指標顯著改善(P
綜上所述,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對肥胖型2型糖尿病實施干預的效果優于常規的護理模式,可以改善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值得進行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何小英,陳福光.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清游離脂肪酸、超敏C反應蛋白的變化[J]. 當代醫學,2013,17:55-56.
湖北省松滋市中醫院內一科,湖北松滋434200
【摘要】目的:觀察中西醫臨床護理路徑用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選取20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100例,行傳統的健康教育;觀察組100例,行中西醫臨床護理路徑。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率及滿意率。結果:觀察組的知識掌握率及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中西醫臨床護理路徑用于糖尿病健康教育,能明顯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知識掌握度及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中西醫臨床護理路徑;糖尿病;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5)03-0121-01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嚴重的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臨床護理路徑(CNP)是指醫院的所有相關部門及醫護人員共同組成的針對某種疾病共同制定的具有時間性、治療順序性和最適當的醫療護理的綜合程序[1]。筆者將中西醫臨床護理路徑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材料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齡39~67歲;病程1~10年。觀察組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齡40~68歲;病程1~11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資料比較,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選及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八版《內科學》[2]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及不能正常溝通交流的患者。
1.3治療方法
1.3.1對照組采用傳統健康教育方法。主要是由責任護士在入院后進行無時間限制的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并根據患者掌握的水平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
1.3.2觀察組采用中西醫臨床護理路徑方法。以患者為中心由專業醫護人員制定健康教育的時間、教育內容及效果評價等相關計劃[3-4]。教育內容包括:入院第1天告知入院須知;進行問卷調查、護理評估及告知中西醫臨床護理路徑;制定合理的膳食結構,講清飲食原則、食物選擇及餐次分配等。第2天,采用講課、宣傳單等方式宣講糖尿病的相關知識,解釋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將來可能轉歸的情況,并交代患者目前的病情及治療方案;同時,采取中醫情志護理干預措施。第3天,告知患者運動的作用及需要主要的相關事項;糖尿病的相關并發癥及防治方法;給患者說明中醫治療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根據患者個體進行辨證用藥。第4~10天,告知患者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的類型、使用方法及不良反應;給予患者進行慢跑、太極拳及七禽戲等運動的指導;中醫特色護理可選用針灸、艾灸,選用足三里、肺俞及太溪等穴位。出院前1天,對患者出院后的生活、飲食、運動、服用、注射胰島素、血糖監測、中醫保健及門診復診等具體問題進行交代,并做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
1.4療效評價標準入院時、出院前對所有患者進行糖尿病知識掌握度的調查,分為掌握和了解兩類;出院時,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類。比較兩組的掌握率和滿意率。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比較兩組教育前比較,掌握率分別為16.00%和18.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教育后比較,兩組掌握率分別為86.00%和42.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具體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全身性疾病,該病發病率逐年遞增,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目前該病臨床治療包括健康教育、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藥物療法及血糖監測。糖尿病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系統性、完整性、綜合性的護理方法,其目的主要在于節約醫療資源、加快患者康復,使患者獲得最好的醫療護理的服務。在臨床實踐中,對患者給予中西醫臨床護理的方法,能夠很好的將中醫的辨證施護和西醫的系統性護理程序結合起來,從而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療的有效率[5-6]。本文研究顯示,中西醫臨床護理路徑組的知識掌握率及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傳統護理組(P<0.05),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總之,中西醫臨床護理路徑用于糖尿病健康教育,能明顯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知識掌握度及滿意度,利于患者的臨床治療,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月柳,周磊樂,吳妙瓊.臨床護理路徑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1):429-431
[2]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821.
[3]武紅,杜婧.中西醫臨床護理路徑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評價[J].中醫臨床研究,2014,6(17):131-133.
[4]黃星,吳秋香.臨床護理路徑在國內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43-344.
[5]黃婷婷.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10):41.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護理模式;臨床路徑;TP方案;非小細胞肺癌
非小細胞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惡性腫瘤,70%~80%的患者確診時已屬局部晚期或有遠處轉移,失去手術機會,預后差。中位生存期一般為5~6個月,5年生存期約14%[1],目前主張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以非手術的綜合治療為主。近年來以紫杉醇為代表的新一代抗腫瘤藥物的臨床試驗被證實對非小細胞肺癌有較好的療效[2]。但化療過程中常常出現惡心、嘔吐等毒性反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舒適度影響很大,嚴重時甚至中斷化療。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科采用臨床路徑聯合中西醫結合護理模式應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60例患者均為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TNM分期Ⅲb-Ⅳ期,且無手術適應癥者。年齡20~65歲,病理分類:腺癌34例,鱗癌26例,均為初治病例?;颊叩腅COG評分0~2分,化療前血常規、肝腎功能和心電圖檢查均在正常范圍。排除年齡65歲;肝腎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心率衰竭等嚴重全身疾病者;發生嚴重消化道出血者;化療前有嚴重消化道癥狀或有顱腦轉移等有可能引發惡心、嘔吐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精神狀態異常、不能合作者?;颊唠S機分為(觀察組)和傳統的醫療護理組(對照組)各30例,均采用紫杉醇聯合順鉑方案化療。兩組患者病例特征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 兩組均以整體護理為基礎,對照組沿用傳統的護理模式,觀察組實行中西醫結合護理模式聯合臨床路徑,組建小組,小組成員包括 醫生、護士、藥劑師等多學科人員,系統地收集、整理患者資料和信息,由責任護士根據疾病的發病機制、內科治療措施、化療方案和護理方法等問題,查閱文獻資料,結合中西醫治療,制定出科學的護理方案和臨床路徑表。內容包括:①介紹住院環境、主治醫師、責任護士及相關規章制度。②化療前檢查目的、注意事項和配合要點。③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化療方案、藥物指導、護理對策及心理疏導。④飲食宣教、化療后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處理。⑤出院宣教等。著重落實中醫護理:足三里針刺預防和減輕胃腸道反應和辨證飲食指導。具體措施如下:觀察組除常規滴注維澤外,化療前1 d及化療期間配合針刺足三里穴。患者仰臥膝下墊一枕。選穴:足三里穴(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外側前一根指)。常規消毒后選用長針準確刺入1.2寸,提插行針 ,待有針感(酸、麻、脹、重)后,留針20 min,2次/d。留針過程中巡視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折針等現象。觀察組還注重根據肺癌的辨證分型給予飲食指導。如陰虛熱盛型患者不易服辛辣煎炒食品及酒、雞、羊、狗肉等熱性食物,以清淡素食為主,主食為粗糧,如玉米面、小米、蕎麥輔以山藥、白菜、苦瓜等食物。藥膳舉例:麥冬無味子瘦肉湯,參竹老鴨湯等。氣陰兩虛型患者宜多食豬瘦肉、烏魚、雞蛋、黑木耳、白蘿卜等。藥膳舉例:芪精黑豆粥,山藥南瓜粥等。肺氣不足者多食馬鈴薯、紅薯、山藥等。氣滯血瘀者多食海帶G豆行氣活血,化瘀堅。痰濕瘀阻者多食扁豆、包菜、洋蔥、紫菜等,少食過甜、過油、過咸的食品?;熎陂g鼓勵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富營養食物,少量多餐,避免過酸、過甜、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惡心嘔吐的改善狀況和護理前后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變化,記錄護理后患者的醫學應對問卷(MCMQ)評分情況。并在患者出院前進行滿意度調查,化療后患者自理能力恢復情況評估,比較兩組患者在上述評價指標上的差異。
1.4療效標準 根據化療不良反應的WHO分級標準,將惡心嘔吐分為0~Ⅳ級,0級:無惡心嘔吐;Ⅰ級:輕微惡心,無嘔吐,不影響進食;Ⅱ級:明顯惡心,嘔吐可控制,影響進食及正常生活;Ⅲ級:頻繁惡心嘔吐,不能耐受需治療;Ⅳ級:難控制的嘔吐。根據以上分級標準,療效評判標準是0級和Ⅰ級為顯效,Ⅱ級為有效,Ⅲ級和Ⅳ級為無效。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惡心嘔吐防治效果比較 對照組顯效12例,占40%,有效9例,占30%,無效9例,占30%,總有效率70%。觀察組顯效18例,占60%,有效10例,占33.3%,無效2例,占6.7%,總有效93.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治療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治療護理后兩組SAS和SDS評分均降低,但觀察組比對照組降低更顯著,見表2。
2.3 MCMQ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的患者的MCMQ評分中面對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回避和屈服評分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見表3。
2.4兩組患者化療后自理能力恢復情況、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見表4。
3 討論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化療過程中出現的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等消化道不適癥狀嚴重困擾患者,對化療產生恐懼心理,缺乏完成全部化療的信心,阻礙腫瘤的遠期效果。經絡學認為: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與其直接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肝氣上逆,胃失和降有關。通經絡調氣血、循經取穴是針刺治療的原則,符合“經絡所通,主治所及”[3] , 而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合穴,胃的下合穴,四總穴之一[4]。對胃腸道功能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刺激該穴能疏通經絡,調理脾胃,使氣血生化有源[5],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并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食欲,幫助消化。臨床護理路徑是醫務人員共同針對某一病種的治療護理所制定的一個最適當的照護計劃[6],是一種現代的整體護理模式,是以住院時間為橫軸,以入院指導、入院診斷、檢查、用藥、治療和護理等為縱軸制定的一個日程計劃表[7]。本研究表明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實施TP方案化療過程中以臨床路徑作為指導,運用足三里針刺療法和辨證飲食指導,有效地預防了化療中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的發生。表1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 結論
臨床路徑聯合中西醫結合護理模式應用于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可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能有效預防化療后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生,促進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復,提高化療依從性,進而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力.非小細胞肺癌輔助化療的熱點問題[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2):86-87.
[2]Lilenbaum R,Herndon J,List M. Single agent versus combination chermo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CALGB randomized trial of 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and cost effectiveness[J].Pro Am Soc Clin Onco,2002,21(1):1a.
[3] 陸偉慧.針刺治療在顱腦損傷早期康復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4):459-460.
[4]張麗華,王艷君.針刺配合天灸治療頑固性呃逆40例[J].陜西中醫,2012,33(3):344-345.
[5]王紅,王剛,劉書儀,等.足三里穴位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40例[J].陜西中醫,2011,32(9):1223-1224.
[6]王小玲,武愛萍,陶莉,等.在腦出血患者治療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0,8(20):143-144.
[7]黃琴.臨床路徑護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 [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0,6:18-19.
目的:探討臨床路徑護理在子宮切除病人中的應用意義。方法:選擇2008年1月~2009年8月患子宮肌瘤擬行子宮切除的64例病人,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2例。實驗組按臨床路徑進行護理,對照組按傳統方法進行護理。兩組病人在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差異進行比較。 結果:實驗組病人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P
【關鍵詞】 子宮肌瘤;子宮切除;臨床路徑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ysterectomy. Method: 6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that planned to undergo hysterectomy during January 2008 and August 2009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was applied to the nurs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conventional nursing was appli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cost,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acquired health knowledge during hospital stay of thes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s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Hysteromyoma; Uterectomy;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臨床路徑是由醫院里一組人員針對某一病種的監測、治療、康復和護理所共同制定的有嚴格的工作順序、有準確時間要求的照護計劃。以減少康復的延遲和資源的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質量[1]。我科于2008年1月~2009年8月對因子宮肌瘤擬行子宮切除的64例病人試行臨床路徑護理,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我科因子宮肌瘤擬行子宮切除的64例病人為對象,所有病人均排除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肺部疾患等合并癥,將64例病人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2例,兩組病人在年齡、肌瘤大小、麻醉及手術方式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醫療護理方法進行護理。 實驗組按臨床路徑護理進行。首先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其次查閱相關資料,結合醫療診斷、治療計劃,針對病人入院后、術前、術后等不同階段存在及潛在的健康問題,制定出子宮肌瘤病人的護理路徑及健康教育內容。其主要內容如下:(1)入院日:介紹醫院及科室環境,主管醫生、主管護士、作息及探視時間、陪伴制度等。(2)入院第二日:介紹各項檢查的目的和意義;講術前準備的方法及配合;提供心理支持,與病人和家屬進行溝通交流,減少病人的焦慮和緊張情緒;講解手術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根據手術要求做好腸道準備、陰道準備、皮膚準備、藥物過敏試驗等。(3)手術日:指導病人保持正確舒適的,密切觀察生命體征;保持各管道的固定、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觀察切口及陰道有無滲血、出血情況;術后用藥情況的觀察,麻醉復蘇情況的觀察等。(4)術后1 d:指導病人取低坡臥位,床上活動,飲食指導,觀察切口及陰道有無滲血、出血等。(5)術后2 d:觀察排氣情況,飲食指導,拔尿管后解小便情況,鼓勵并協助病人離床活動。(6)恢復期:做好飲食、活動及衛生等指導。(7)出院指導:告知病人,保持愉快心情,作好角色轉換,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告知出院注意事項。如術后2周內避免劇烈活動,防止陰道殘端出血;2個月內禁止負重、避免從事增加盆腔充血的運動,如久站、跳舞等[2];避免陰道沖洗,預防感染;3個月內禁止性生活;陰道有異常分泌物或出血時應及時就診;1月后來醫院復查;半年內禁止重體力勞動等。最后實施過程中,實驗組病人入院后即由管床護士熱情接待,做好入院評估,每天根據按臨床護理路徑內容進行指導,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
1.3 評價指標
用本院自行設計的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及健康教育知識調查表對兩組病人進行調查,同時對兩組病人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住院時間,住院費用采用t檢驗;病人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采用秩和檢驗。
2 結果
兩組病人住院日數、術前準備日數、平均住院費用的比較見表1。表1 兩組病人住院日數、術前準備日數、平均住院費用的比較(略)
兩組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見表2。表2 兩組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略)
由表1、2可知,實驗組病人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臨床路徑是一種多學科、綜合性的整體護理模式,它使護理工作更加標準化、規范化。它以病人從入院到出院期間的成效護理為標準值,其功能是用圖表形式向病人提供主動、連續的護理和照顧,達到一種對病人最好的護理效果[3]。
臨床路徑護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融入了成效管理的概念,將盡早康復和盡可能少的醫療費用列為病人實施最佳護理的一個重要內容[5]。由多學科共同努力,通過護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干預和監控作用,減少不必要的醫療及檢查措施,從而減少手術前后不必要的等待時間,增進病人的自護能力,從而縮短住院時間及減少住院費用,它使護理過程程序化,規定每日的護理工作內容,避免重復勞動及資源的浪費。
臨床路徑護理作為一種新的護理標準化模式,能有效地協調護理人員的工作,所有人員都必須沿著路徑的內容和圖示進行,并由主管護士具體落實,促進信息交流、傳遞,減少了中間環節,保證治療和護理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充分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護士和病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密切了醫護患關系,有效地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提高了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使護士改變了以往盲目機械地執行醫囑和被動服務,代之以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治療和護理,使護理行為更加規范化和標準化,保證護理效果更有效、更安全[5,6]。主動協調各方面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主動性,促進了個性化健康教育的開展,充分體現了健康教育的系統化和規范化,病人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有了較大的提高,促進病人身心良好康復。
參考文獻
1 莊翠芳,方芳,張園妹,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的應用[J].上海護理,2008,15(4):54.
2 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28.
3 臧季賢, 季愛華.陰式與腹式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9,13(4):6465.
4 陳立,易定化.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50例子宮全切除術后效果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8):66.
關鍵詞:臨床路徑;抑郁癥;護理
臨床路徑是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是一個有關臨床治療的綜合模式,通過設立并制定針對某個可預測治療結果患者群體或某項臨床癥狀的特殊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調查、焦點問題探討、標準化規范等。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執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內容更簡潔、易讀、適用。目的是尋找最佳治療護理模式,縮短住院時間,將診療過程標準化,將護理行為進行程序化、規范化管理,以提高醫療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減少醫療費用為目的,更好地協調各部門通過臨床路徑保持一致提高工作效率。據2001年WHO公布資料抑郁癥已位居人類致死致殘疾病第四位,預計2020年抑郁癥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疾病負擔。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符合CCMD-3抑郁癥的診斷標準,HAMD(17項)評分≥17分,以本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首發抑郁癥患者102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實驗組51例,進行臨床路徑管理,其中對照組51例,兩組之間的年齡、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年齡≤60歲,男38例,女64例。文化程度,大專以上13例,高中29例,初中30例,小學25例,文盲5例。入院血常規、生化、甲狀腺功能、心電圖、頭顱CT、視頻腦電圖等多項檢查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 。
1.2方法 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小組,由醫生、護士、行政人員、醫技人員組成,組織培訓。責任護理人員從患者入院到出院全程負責,有計劃、有組織對患者實施護理,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和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照組給予整體護理。實驗組按照制定的臨床路徑表的標準化治療護理流程,在患者入院3d內每天評估1次,以后評估1次/w,出院時再做末次評估。第1d:病史采集,制定護理計劃,入院宣教,護理量表評定,評估病情變化,觀察患者安全、進食、睡眠、藥物治療效果及副作用、執行治療方案,特級護理,心理護理,清潔衛生,室內監護,安全檢查等。第2d:病情監測,填寫護理量表,評估病情變化,修改護理計劃,藥物相關知識介紹,觀察患者安全、睡眠等,患者滿意度,做好心理護理等。第3d:填寫護理量表,評估病情變化,觀察睡眠、飲食、安全、藥效及副作用,修改護理計劃,安全檢查,室內監護,做好心理護理等。1w后1次/w評估,修改護理計劃。出院時:出院宣教,對疾病的知曉,家庭適應改善,工作或學習改善。漢密頓抑郁量表評分,滿意度測評。兩組患者均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表(分為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及滿意度表(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調查。
2結果
我院自2012年對精神分裂癥、抑郁癥、躁狂癥等疾病開始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
抑郁癥是精神科的常見病,由于人們對抑郁癥狀認識較少,軀體癥狀常掩蓋抑郁癥狀,使患者和醫生難以識別,大量患者長期住綜合醫院治療,不到18%的患者選擇看精神科。延誤了治療時間,使治療效果不理想,復發率高,自殺風險高,生活質量下降。且抗抑郁的藥物也種類繁多,使用臨床路徑管理可以使得醫療和護理的工作質量都能夠有效的提高,并且提高工作效率,護士對所有記錄采用了打鉤的形式減少護理文書的書寫,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溝通形式,密切了醫患關系,使得護士有更多的時間和患者進行交流,有更多時間管理患者,有效降低患者的自殺風險。臨床路徑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對患者的滿意度也有提高,護士能夠主動、預見性、針對性的進行護理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相關的護理及治療,住院患者對自己疾病和康復有了時間概念,提高了患者對住院治療的依從性,并對自己的疾病有了很好的了解,能夠很好的配合治療,同時也保證了臨床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高。
3討論
臨床路徑作為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醫療服務模式,已經逐漸成為醫療規范化管理中應用最廣泛的質量效益型醫療管理模式。目前在美國約有60%的醫院采用臨床路徑。我院2012年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希望給抑郁癥患者一個全程護理和關愛。
參考文獻:
[1]李明子.臨床路徑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59-61.
[2]磨琨,黃茜.臨床護理路徑管理模式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2,18(3):170-172.
[3]G emmill R, Sun V, Frrell B, et al. Going with the flow quality-of-Life outcomes of cancer survivors urinary diversion[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 2010,37(1):65-72.
[4]王君,王晶,李蕾.臨床路徑的制定與實施[J].吉林醫學,2009,30(4):377-379.
[中圖分類號] R657.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0(c)-0192-03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bedside CRRT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A Ren-wei WANG Ying-yun DONG Bo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the Eigh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bedside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object.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bedside CRRT treatment.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ode,and there were 25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AS,SD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each dimension score of life quality,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between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SAS and SDS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words]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具有發病急、病情嚴重、預后差、并發癥發生率高等特點,具有較高的死亡率[1]。其發病原因與機體早期胰腺炎局部病變觸引起過度釋放促炎因子有關,是一種全身炎癥反應[2]。目前重癥急性胰腺炎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臨床中常用的治療方式為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治療。CRRT治療可調節機體炎癥介質,減輕炎癥反應對機體的損傷[3]。但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因病情原因常存在不良情緒,影響預后[4],因此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以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為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床旁CRRT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現給予我院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CRRT治療的50例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護理方式分為研究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在22~72歲,平均(51.4±4.9)歲;病因:膽道疾病10例,暴飲暴食5例,飲酒8例,其他2例。研究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在21~74歲,平均(52.6±5.5)歲;病因:膽道疾病9例,暴飲暴食5例,飲酒9例,其他2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包括生命體征監測、確保呼吸道通暢等,在護理過程中觀察患者原發病情況,如果患者存在顱腦損傷情況應密切觀察患者神志、體征變化情況,對存在心功能障礙的患者要密切觀察心電圖變化,對肺功能障礙患者應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檢測血氣、血氧飽和度等指標變化,避免出現意外事故。研究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成立臨床護理小組:成立由主治醫師、護士長、護士組成的臨床護理小組,根據患者實際病情情況查閱相關資料制定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路徑表,并嚴格按照計劃執行[5]。②心理護理: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因起病急、病情危險等原因存在焦慮、恐懼、緊張、抑郁等不良情緒,不利于臨床治療效果,影響患者預后,因此,需要給予患者心理疏導,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在了解患者心理狀況的前提下,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以及目前治療情況,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同時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樹立患者治療信心[6]。③基礎護理:在患者入院時,向患者講解醫院基本情況,并為患者安排舒適、感覺、整潔、無菌的病房環境。在護理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消毒工作,避免出現感染情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保持患者皮膚干凈,同時為患者提供安靜的休息環境,保證患者充足的休息時間。 因CRRT治療時間較長,因此在治療期間要定期更改患者,保護患者骨隆突部位[7]。④靜脈置管及血管通路護理:醫護人員要密切注意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做好皮膚清潔干燥工作,整個操作過程中要嚴格進行無菌操作,確保導管固定牢靠,并檢查創口情況,避免出現感染。治療結束后,需要使用生理鹽水清洗管腔?;颊哌M行靜脈滴注時,要密切關注患者置換液情況,并記錄置換液出入量,避免因輸入量過大造成體溫過低。同時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如果出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處理[8]。⑤出血預防及營養支持:治療期間,醫護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穿刺部位,如果出現出血,應及時給予止血處理,并調整肝素使用劑量。因患者治療需要長時間禁食,因此需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補充營養及熱量。避免出現營養問題。
1.3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情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9]進行評定,分值越高,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②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采用WHOQOL-100量表[10]進行評定,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③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護理度滿意量表進行評定,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④統計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降低,且研究組降低顯著(P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2.3兩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
2.4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4.00%(P
3討論
研究表明,不良情緒不但影響患者配合治療的態度,還會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11]?;颊咭虿涣记榫w而產生應激反應,致使大腦皮質過度緊張,神經系統及?確置諳低吵魷忠斐#?導致機體免疫功能降低,進而加重病情[12]。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因病情情況常存在焦慮、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對患者病情造成影響,加重病情進展,且因不良情緒患者可能不配合治療,致使治療效果不甚理想[13],因此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改善預后。
【關鍵詞】 CT增強檢查; 臨床護理路徑; 臨床療效
Preliminary Study on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Enhanced CT Examination/LAI Wen-juan,NIU Yan-di,GAO Guan-ho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06):068-07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enhanced CT examination.Method:102 cases underwent enhanced CT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nursing path,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08%,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8.43%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Enhanced CT examinat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Longgang Central Hospital of Shenzhen,Shenzhen 518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6.018
CT增檢查是臨床中常用的疾病診斷手段,可以迅速診斷疾病,且可以準確的對病變部位進行定位,在實施檢查的過程中患者是否配合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通過運動圖表的方式制定護理的整個流程,確保護理工作可以高效及有序的進行,從而提高臨床護理效果[1-2]。本研究中選擇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接受CT增強檢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目的在于分析討論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在CT增強檢查中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雙相情感障礙;抑郁;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749.4;R473.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06-015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in the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ve episode. Methods A total of 139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ve episod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69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70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clinical nursing care pathway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HAMD score, NGASR score, disease knowledge master rate and length of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HAMD score and NGASR score were both decreased upon discharge in both groups,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Bipolar disorder; Depression; Application value
p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是一種以情感障礙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精神疾病,反復發作,甚至出現消極自傷、自殺等嚴重后果,不僅嚴重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1],而且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藥物治療雖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但由于患者抑郁相時多伴發嚴重的思維遲緩、情緒低落等癥狀,導致臨床療效降低。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模式是針對特定患者群體制定的一種整體護理模式,具有計劃性、科學性、精細性等特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2]。本研究隨機選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9例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