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空間與展示設計范文

空間與展示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空間與展示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空間與展示設計

第1篇:空間與展示設計范文

注重商業展示設計中的細節問題,是提高商業空間展示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常言“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設計的細節是關乎設計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商業空間設計中,第一,注重店面與商標的設計。一方面,店面與商標是商業活動核心經營理念的體現。商標要簡潔、易懂、易記,才能引人注意,擴大商業展示的知名度,提高大眾對商業活動的關注意識,并留下較深刻的印象。同時,能使人產生樸素的產品文化共鳴,贏得大眾對商業活動的支持,使商業展示得到給多人的青睞。第二,對展示櫥窗的設計要注重創新性和獨特性,能以設計的別出心裁贏得瀏覽人員的親切感、新奇感,使其與設計者理念產生共鳴,從而提高對商品的關注度,形成自覺地的、有意識的選擇、消費商品的行為。第三,注重商業空間設計中漢字元素的正確、規范化應用。漢字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其包含的深刻意蘊是產品宣傳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一些設計者為突出設計的獨特性,故意用錯字,導致錯別字對整個商業空間設計效果的“污染”。甚至有些“自造字”,人們不認識,更無從知道其意思。這些錯別字的應用,只能換來一時的“嘩眾取寵”,不能起到商品長遠的宣傳目的。在商業空間展示設計中,我們要樹立設計的短期性和宣傳的長效性結合的思路。通過細節的控制,努力營造一個文化底蘊濃厚、藝術感染力強烈的商品展示空間,為企業商品的展銷提供更多的機遇。

二、商業空間展示設計中動與靜的思考

1.商業空間展示設計的“動”

在商業空間展示中,“動”元素是現代商業空間展示設計的一個標志,利用多媒體、旋轉展臺、燈光等,能營造一個生動的、活躍的動感展示氛圍。一方面,商業空間的展示中的動可以使展示商品生動化,突出了展示空間的活力,形成對參展者強烈的感官沖擊,激發人的視覺、嗅覺等器官對商品的感知,使人對商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商業空間展示中的動有效的提高了人流對商品的記憶,使商品的陳列變得生動、奪目,能夠更好的促進商品的銷售。在商業空間展示設計中,對于動的設計主要通過以下幾點實現。第一,通過人的動營造一個相對動態的氣氛,以體現商品展示的動態之美。例如人流通道的設計,可以采用斜線式瀏覽通道設計,增加展示區域的空間感,使人流能最廣泛的接觸到商品,享受輕松、自在的游覽環境。又如,采用滾動式宣傳方式,不同時間,人通過同一地點或滯留同一地點看到的是不一樣的立體廣告,感受的是異樣的空間氣氛,增強了商業空間的色彩,提高了商品的宣傳效果。第二,通過商品的流動提高商業空間展示的宣傳度。這一方面的實現途徑較多,例如,利用車隊游行,形成獨特的展品宣傳形式,吸引大眾的注意。又如,設計車體廣告,使商品展示在更廣泛的空間流動。第三,利用展具的流動提高商品的宣傳效率。如旋轉展臺,多見于手機、珠寶等商品的展示,可多方位的展示商品的特點,并結合燈光營造出一個特別的展銷環境,能更好的吸引人的關注,產生更強烈的美感和藝術感。又如機器人展臺,利用機器人的流動性和語音、視屏等功能,使其帶著“商品”流動,拓展了商品的展示空間,同時增強了展示的科技性、趣味性。此外還有旋轉展架、自動模型等,這些動態的展示設計很好的活躍了商品展示空間的氣氛,提升了商品的人氣,促進了商品的銷售。第四,空間的動態設計。空間的動主要體現在服務的動態空間和顧客的動態空間,在以消費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的商業空間展示中,服務空間是為顧客服務的,要緊緊結合顧客的空間活動,在商業空間展示中,不但要美化商品的形象,使人感到新奇、親切,還要注重顧客的休閑、休息空間設計。例如,在超大的展示空間中就需要設計一個中空地帶,用于瀏覽者的休息。如布置休息座椅,設計植物景觀、立體廣告、商業空間展示介紹等,使顧客能夠暫時的脫離展示環境,重新獲得參覽的興趣,提高大眾對商業空間展示設計對認可度。

2.商業空間展示設計的“靜”

靜態設計可以給人充足的私密感、靜謐感,讓人在一個相對靜態的環境中認知商品,了解商品。如傳統柜臺展示、商品陳列展示等。在靜態設計中,一方面,要注重商品與周圍環境的配合,利用燈光等營造一個柔和的參展空間,帶給人以輕松、愉悅。另一方面,商業空間展示設計的靜一定要結合動才能體現出其特點,發揮其效用。例如,靜態的展示設計結合動態的參觀,隨著人空間位置的改變,不同產品盡收眼底,使人在相對的靜與動中認知商品,感知商品的價值,從而形成購買欲望,提高商品的銷售效益。

3.商業空間展示設計動與靜的結合

第2篇:空間與展示設計范文

引言

現代展示藝術設計,從1851年的第一屆“水晶宮”世界博覽會舉辦開始,在其建筑和展品上就深深地烙上了新技術的時代印記,使其成為前沿科技理念與新技術成果應用于展示設計的風向標,也為后來的建筑設計、工業產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展示設計等實用藝術形態指明了科學與藝術融合的發展方向。在人類進入信息社會后,網絡技術、交互技術、數字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數字控制技術等新型技術得到了蓬勃發展,同樣也被設計師們迫不及待地納入到展示設計的創意過程之中,用于豐富設計語言和表現手法,為設計創意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此背景下,本文著重探討新技術對當代展示設計的融合與滲透,對展示設計形式語言漸進發展的作用,并重點論述其中空間與形態兩個形式要素的新變化。空間、形態是各種類型的展示設計都無法回避的、必要的形式設計元素,其原因在于設計理論與設計方法體系的早期構建,主要源于建筑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等起步較早、發展相對完善的相關設計專業,這是展示設計學科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留下的痕跡,也是眾多設計學科交叉、漸進發展的共性特征。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提出對展示設計學科未來發展的反思。

空間――被顛覆的界限

空間是展示設計的第一要素,它為人與展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提供了賴以存在的場所。從本質上講,展示空間的概念繼承了建筑學的狹義空間理論,是指運用各種物質要素或界面進行限定后構成的特定區域與場所。在體積上,它表現出三維的特性;在空間間隔與空間組合上,表現出時間的特性;在使用上,表現出明確的功能占有性。因而,展示設計的空間概念也具有物質要素(界面)限定后的傳統特性:即時空性、確定性和靜止性,其功能占有性方面表現出了更明確的指向性,體現為容納和呈現展品的空間功能特性,我們可以把其稱作實體空間,以區別于虛擬空間。虛擬空間是指通過影像建立的非真實空間,是對實體空間的模仿或模擬,它也同樣具有實體空間的部分特性與表象,可以通過屏幕實現視覺上的三維特性、通過音樂旋律實現時間特性,從而營造出虛擬的時空效果,但是,在真實性方面,它與實體空間仍然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和易于區分的界限。隨著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混合現實技術(Mixed Reality)在展示設計中的普遍運用,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之間的關系和界限都開始變得頗為復雜,其主要表現為兩個層次的發展變化:一是虛擬空間的真實感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強;二是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之間的界限被徹底顛覆。在由意大利建筑師馬里奧?貝里尼(Mario Bellini)主持設計的博洛尼亞歷史博物館(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BOLOGNA)的虛擬劇院中(圖01-04),就使用了CINECA公司運用混合現實技術專門為其定制的裸眼3D短片,通過大型投影設備投射到約15米高的宏大建筑空間中,并交替運用了兩種不同的投射技術,它們是傳統的二維投射技術和三維投射技術(3D Projection Mapping)。在二維投射階段,影像、圖形與大廳中墻壁上的建筑構件完美組合,成為原有歌特式建筑裝飾圖形的有機構成部分,并對原有的歌特式裝飾風格進行了全新演繹。在三維投射階段,三維投射技術克服了建筑空間中梁、柱等構件的凹凸不平產生的視覺偏差,在大廳各個實體表面神奇地融合為一體,并將構成空間的參照物――梁、柱等建筑構件消隱在觀者的視線里,大廳自然也就變得虛無,投射影像更加凸顯。在大廳中央則是運用全息技術360度呈現著名的“伊特魯里亞陶棺”,短片以其為中心,伴隨著漂浮在空中的旋轉的陶棺,場景中展現了一幕幕令人難以置信的震撼人心的考古遺跡,使人仿佛置身于真實的伊特魯里亞墓穴之中,追憶著伊特魯里亞藝術的輝煌過去,淡化了實體空間的存在,完全沉浸于一個真正的、令人興奮的伊特魯里亞墓穴的獨特體驗中。從該作品可以看出,虛擬現實技術和混合現實技術,使實體空間在藝術語言、展示氛圍等方面都有了豐富的變化與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和震撼感。同時,它通過與實體空間的恰當融合,擺脫了虛擬影像賴以成像的介質――幕布,從而使傳統空間的時空特性、確定特性、靜止特性變得頗為復雜,徹底顛覆了虛擬影像空間與實體空間之間的界限。從設計角度而言,這無疑會對展示空間的呈現方式、表現手法等方面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而達到進一步拉近空間環境與觀者之間距離的目的,使傳統的對話方式轉變為一種“沉浸式對話”,有利于觀眾對空間的理解與體驗,拓展并延伸了傳統的空間概念和功能。

形態――不確定的動態語義

形態是展示設計中的另一重要元素,即展示作品中的各類實體造型(非展具功能形態),它不僅直接參與展示空間藝術氛圍的營造,同時還兼具著重要的敘事任務――形態語義。傳統的形態設計更加類似于雕塑的創作方式和語言體系:首先,在材質運用和加工工藝方面,都與現代抽象雕塑相類似;其次,在語義表達方面,也是具有造型形態的“模糊性”語義特征,運用隱喻手法來表達涵義;再次,在形態呈現方式方面,也是以三維、靜態的形式展現,需要觀者進行多緯觀察,方可全面獲取形態的語義。因此,其顯現出的諸多特性,可以將其看作傳統雕塑作品在展示設計中的延伸應用,此外,雕塑作品自身也具有藝術品的展示功能。這些對于形態的認識以及創作手法的使用,在展示設計中延續了很多年。然而,伴隨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推廣,許多新的科技成果和技術理念在各個應用領域不斷涌現,主要包括運用計算機編程后的“數字化控制”和“機電一體化”技術,還有媒體藝術、裝置藝術等涌現的新觀念,都給設計師們帶來了豐富的設計靈感與實現手段。如今,許多前衛設計師已經敏銳地將其納入到展示設計的形態創意之中,這些觀念正悄然改變著傳統的形態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在寶馬博物館中,ART + COM機構采取了一種全新的形態創意理念――“動力學雕塑”,即用實體的“動畫”風格描繪了汽車整體設計與各個元素之間的關系,其整體造型形態的結構為一組金屬球面狀矩陣,共由一個714個獨立金屬球組成,在一個六平方的空曠場地上,用極其纖細、近于無形的鋼絲懸掛于天花板,通過機電一體化技術精準控制每個金屬球體的不同升降秩序,“實體動畫”的演繹過程共持續7分鐘(圖05-08)。在開始階段,每個金屬球處于一種松散、混沌狀態,伴隨著每個金屬球上下方向的舒緩位移,松散的球體開始逐漸顯現出第一輛汽車的幾何輪廓,然后再恢復到其它狀態,變化過程猶如一面在空中飄落的絲巾,輕盈、飄逸,充滿了律動感。ART + COM機構用一種全新的“不確定”形態,描繪了寶馬汽車公司從過去到現在五款著名車型的標志性輪廓。這件“動力學雕塑”作品,是新技術對展示設計形態創造融合、滲透的典型案例。設計師憑借“數字化控制”和“機電一體化”技術平臺,顛覆了傳統形態靜止、固定和消極的呈現狀態,以一種全新的“不確定”的形式呈現,增加了造型形態在表現形式上的生動性,也使形態自身的吸引力與感染力得到了加強。這些都直接影響觀者與形態之間“對話”的興趣度,而“興趣度”、“吸引力”正是實現展示設計目的和功效的前提條件。另外,動態造型在其通過形體表達語義時,動態的敘事過程,所包含的信息量也非傳統形態所能比擬,為設計師傳遞形態語義信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反思

現代展示藝術是在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術知識條件下的創作,是一門跨越工程技術和設計藝術的綜合性學科,它的創新與發展必須立足于文化、藝術底蘊的支撐。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科技力量的重要作用,否則,創新與發展只會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視角去審視新技術對現代展示設計的滲透與融合,探究其對展示設計形式語言中空間與形態的呈現形式和表現手法帶來的諸多影響,闡述了虛擬現實技術和混合現實技術對傳統空間呈現方式的顛覆性改變,推進了虛擬空間體驗上的“沉浸感”,模糊了傳統空間與虛擬空間之間的界限,豐富了空間的藝術表現力。并進一步探討了展示設計的另外一個形式語言要素――形態的變化現狀,主要分析了“數字化控制”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對其設計創意觀念滲透后的新特征,解析其呈現方式的“不確定”狀態和形態語義表達所表現出的“動態敘事”手法的優勢所在。另外,新技術對展示設計的融合與滲透,遠非本文所論述的上述幾種,希望以此為契機,在新技術語境下,引發對展示設計學科未來發展的思考。當今信息與計算機的迅猛發展,展示設計學科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發展時期,并已經顯露出明顯的開放性與融通性,表現出與其他學科領域進行交叉和跨界的整合趨勢。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展示設計學科應該保持與相關學科、相關專業的緊密互動關系,積極與最新的科技理論與成果相結合,借助相關學科和專業技術的發展,通過實現多學科的滲透與融合,達到促進展示設計學科整體發展與完善的最終目標。

第3篇:空間與展示設計范文

【關鍵詞】 大眾心理;展示空間;上海自然博物館;照明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

一、大眾心理概念解讀及主要特性

大眾心理是指一段特定的時間內社會及其群體所呈現出來的統一化的、規律化的心理狀態,可基本表現大多群眾的情緒基調、共識和價值取向。[1]大眾心理的概念不僅僅可以通過這樣系統的一句話概括,還可以通過其字面的含義進行解讀。首先,大是指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主體人群,同時是能夠接受任何傳媒途徑所傳達的信息的人群。其次,心理是人們在精神方面意識形態的體現,是以個體的形式存在于人們內心或大腦中、他人無法體會的心靈感受。而大眾心理的產生需要一定的傳播媒介來刺激和激發,它是立體化的,是人們思想和情緒達到變化的過程,從而使人們有所感所思。因此,大眾心理是指具有意識的社會群體通過傳播媒介而達到的心理特點與心理狀態。嚴格來說,大眾心理并不屬于心理學的知識范疇,但也存在于心理學之中,同樣具有心理學中社會心理、知覺心理等心理學的特性,是一種與人類情感更貼近的表達方式,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大眾心理是將心理學與普羅大眾生活中的一些個性心理活動和感受相結合的一種情感表達。當人們處于一種新的環境時,其感官與心理聯合產生的體驗就是大眾心理的一部分,而這些不同的心理體驗也同樣對應著大眾心理中的部分心理特性。

1.知覺心理

知覺心理是人們在接受外界事物刺激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感受,通過直接作用于感官來達到促使人們觀察、了解事物的目的,利用受眾的直接知覺來接受信息,間接知覺來總結經驗,是人們認知活動的開端。知覺心理受到人們直觀感受的影響,其中空間秩序和人的通感與聯覺(即人們通過外界事物的刺激能夠產生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視覺的統一)是其中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2.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是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公眾輿論或多數人期待的行為方式。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說,從眾心理是帶有一定貶義性質的,多指社會中“隨大流”“跟風”等現象。但同時,從眾心理具有促進社會形成共同規范、共同價值觀的功能,一個社會需要有共同的語言、共同價值觀與行為方式。[2]而對于接觸新鮮事物的大眾來說,從眾心理更偏向于一種求知心理和獵奇心理,即從眾心理中的求知性與新奇性。人們通過對事物的所觀所聽從而形成心理上的所感所思,受之于眾而感知于心,這種體會既是普遍的,同時也是個性的。

3.色彩心理

英國著名的學者約翰?拉斯金曾經說過:“當你在繪畫時,你在畫布上添加的每一塊顏色都會因為你在其它部位添加的別的顏色而有所不同。”[3]色彩心理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意識反映,不同波長的光作用于人的視覺器官產生不同的色感,使人產生某種帶有情感的心理活動。人們的年齡、情感、和情緒等因素影響著對色彩的心理感受,例如看到紅色時想到熱情,看到黃色時想到溫馨等。色彩心理也是人們接觸設計作品與空間時最為直觀的心理特性。

二、大眾心理在展示空間照明設計中的應用

如果說照明是展示空間的靈魂,那燈光就仿佛是靈魂的指引,既照亮了展陳,也為人們營造了賞心悅目的欣賞氛圍。通過對大眾心理的了解進行展示空間的照明設計,站在大眾的視覺角度,進一步體會大眾的心理感受,也是一種營造空間照明環境的方法。筆者將以上海自然博物館為例,分析大眾心理中部分心理特性在其照明設計中的應用和影響。

(一)利用知覺心理營造空間真實感

在展示空間的照明設計中,知覺心理的應用多體現在其空間性與通感性上,從而呈現出展示范圍的空間感和內容的真實感。

首先,展示空間中人們的知覺心理來源于對空間環境的直觀感受,因此利用燈光營造空間秩序是其中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人們按照地面上、或墻壁上具有指示性質的光斑行走,這樣的燈光可以通過射程較遠、色溫較為舒適的筒燈或射燈達到空間導向的效果;自然光的結合也使人們能夠在出入主題展廳時與外界得到某種關聯,上海自然博物館通過建筑物的外形來確定窗戶方向與形態,采用自然采光的兩種基本模式――側向采光和頂部采光,達到空間與空間、人與空間之間的連接[4](圖1);在“生命長河”展廳,懸掛在半空中的海洋動物模型燈光設置根據人流走向、人的視覺習慣進行布置,調整射燈的照射角度,避免眩光的產生(圖2)。

其次,知覺心理強調人的通感與聯覺,即人們通過外界事物的刺激能夠產生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視覺的統一,從而得到更具體的心理體會。在展示空間中,通覺與聯覺需要讓人們參與到展示的內容中,結合燈光營造出的真實氛圍來體會。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中,動植物演化區域的展柜里運用了軟包天花的燈光處理方式,結合設置在角落的兩盞LED窄光燈進行局部照明,同時展柜下面設有一個可以排放氣體的小孔,參觀者走到展柜前不僅可以看到柜子中的動物模型,還能夠聞到相應的氣味,對所營造的場景有更深入的體會(圖3);鳥類展館中某一展示區域,眩目流動的燈帶起到了指示性的作用,讓人們對所看到的知識一目了然的同時也能夠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溝通(圖4)。

(二)利用從眾心理萌生新奇感求知欲

在展示空間中,人們根據個人喜好觀賞展陳區域,并帶著一定的好奇心進行研究和探討,形成自己獨有的思想意識。因而在展示空間的照明設計中,更多的是利用從眾心理的求知性與新奇性進行燈光布置。

首先,求知性心理具體表現為:對國家大事和國際形勢的求知欲望、對自然科學知識以及社會科學知識領域的探索、對自己專業興趣所在的求知欲望等。[5]而展示空間中人們的求知性心理一般體現在展示板和展柜的陳設區域。上海自然博物館中展示板周圍采用可以單獨調光的導軌射燈,并且根據展示板的形狀和大小進行布置,同時為了保持天花板的整潔,選用尺寸、系列相同的燈具,并且為了防止直接和間接眩光,燈具上都配有擋板等防眩光的配件,使人們能夠舒適閱讀展板上的文字(圖5)。展柜的燈光布置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軟包燈光形式之外,還在大型展柜周圍設置面凹槽,安裝線性熒光燈帶,產生柔和漫射的均勻燈光,同時展柜內采用小型LED燈珠與防紅外線的保護膜相結合,使展品暴露在紅外線照射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既使人們感受到了展示內容的知識性,又對展品進行了保護,一舉兩得(圖6)。

其次,從眾心理的新奇性促使人們對展示空間產生新奇心理,因此需要借助一定的視覺刺激和感官體驗應用在展示當中,空間面積上要相對大而空曠,借助舞臺燈光的照明形式對空間進行照明,凸顯身臨其境的展示氛圍。上海自然博物館中的“走進非洲”展廳運用了多種營造舞臺效果的燈具,例如景幻燈、天幕效果燈、追光燈和電腦燈等,控制燈光照度和照射角度,避免直射動物模型防止曝光,結合可以收起、放下的幕布播放動畫,使人仿佛真的置身于非洲遼闊的草原之上(圖7);動物標本展示區采用重點照明的方法,利用電腦遠程控制的成組LED射燈及筒燈對標本進行照射,對毛發、頭部進行重點照明,對局部具有特色的皮毛、脈絡進行均勻照明,突出紋理細節,增加光影效果,展現標本的生動性和真實性(圖8)。

(三)利用色彩心理促進情感體會

在展示空間中,人們會根據肉眼看到的色彩對空間環境產生進一步的心理感受,融合燈光與色彩,營造出該空間獨有的主題氛圍。上海自然博物館中“宇宙起源”展廳,整體采用藍色的環形熒光燈帶與導軌燈相結合,在藍色熒幕和展板的背景襯托之下凸顯宇宙的神秘感。同時因為空間環境光較暗,而出口處與下一個空間的連接較明,為了避免明暗空間交界處燈光對人們眼睛產生的刺激,設計師們在這個區域設置了一些照度相對低的展柜和展板,使人們能夠適應明暗光線的變化(圖9)。

三、結語

光可以是我們探究室內空間,建立視覺層次的強大媒介。[6]展示空間中的照明系統是以具體而精準的形式傳播光源,通過燈光的設置和應用使人們由認識到產生情感和意志,從而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大眾心理是存在于人們內心的、并非直觀的一種意識形態,有時它能夠通過人們的語言表達出來,而有時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因此,照明是具有心理價值的,大眾心理與照明的結合是一種新的嘗試和突破,也是展示空間獨有的一種空間特性。如何在進行照明設計的過程中將大眾心理的特性融入其中,探索新的燈光布置和照明方式,使人產生更多的心理變化,是我們今后仍要繼續研究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奉彬.大眾心理在廣告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15(1).

[2]侯桂紅.從眾心理現象分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7(1).

[3]王子健,馬振慶.色彩心理作用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大舞臺,2013(2).

[4]姜萌.博物館自然采光的設計與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0.

[5]王悅.受眾心理對大眾傳媒的影響――受眾選擇心理在大眾傳媒中的定位[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1).

第4篇:空間與展示設計范文

關鍵詞:數字信息技術;展示性建筑;空間形態設計;激光技術;多媒體影像技術

當今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數字信息技術的運用,數字信息技術的進步也促進了建筑及室內空間設計方式的發展。就如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設計而言,其形態已擺脫了傳統意義展示信息的方式,也突破了以空間圍合進行空間表現的形態束縛,逐漸演變成以數字信息技術為重要手段,以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的媒介傳遞方式,對展示性建筑的內部進行空間建構的設計方式,從而實現文化、藝術、思想、技術等信息的綜合傳播。

1 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概念的界定

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具體是指建筑內部的墻面、地板、天花板、展板等實體結構共同構筑成的圍合建筑形態,為人們構建出一個用于開展展示活動的空間場所。展示性建筑不僅擁有服務于展示目的的獨特外部形態,其內部展示空間存在更為人們提供觀光、參觀以及學習等重要功能服務。展示性建筑的氣質主要依靠其外部形態來體現,但在傳遞精神內涵等方面的則取決于其內部空間形態帶來的影響。也就是說,展示性建筑不僅需要通過外部形態來強烈表達其類型特質,還需要通過營造其內部空間形態來提升建筑的展示性效果。

一般地,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功能并不復雜,以提供展覽陳列活動的空間類型為主。然而,隨著社會逐漸朝著多元化、信息化的方向快速發展,全球各地持續涌現出多種展示目的、類型、功能皆不相同的展示性建筑,其內部空間特征也存在一定差異。展陳空間已將傳統的狹義范疇突破,與娛樂空間、觀光空間、商業空間、文化空間等多種類型空間發生了更多的聯系與結合,從而發展成為復合式、綜合體的概念。展示性建筑承載了越來越多的多元化內部行為活動,而其內部空間的建構形式也愈發靈活,各種技術的發展更是積極推進了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形態設計手法的多樣。

2 基于數字信息技術的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形態特征

數字信息技術涉及面非常廣泛,既包含數字的表達、存取和處理,也有數據的傳輸和控制等。例如,微電子技術――提高存取數字信息的能力,光纖技術――提高傳輸數字信息的能力,光電技術――提高變換數字信息的能力,計算機軟件技術――提高轉換及控制數字信息的能力等。

新興的數字信息技術,如激光技術、軟件技術、電子影像技術等,已經被大量運用于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形態設計上,從而促使其內部展示空間形態的設計手法和展示方式等獲得翻天覆地的改變。以往內部展示空間形態的設計通常都是針對人們的觸覺、視覺等感官方式來實現的,而現代化的展示性建筑不僅要傳承傳統空間形態的實體化特征,還需要通過對音頻、影像、電子圖形、互聯網等數字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來為參觀者創造出一種虛擬化、模糊化、媒體化的創新型內部空間形態,從多元化、多角度的媒介傳遞方式對內部展示空間的形態進行設計,全面實現對展示信息的文化、藝術、意境、思想等內容的傳遞。

基于數字信息化的展示性建筑內部展示空間形態擁有不確定性與可變性的特征。在數字信息技術的強烈沖擊下,人們逐漸改變了對于建筑的審美傾向,從以往的總體化、清晰化、理性化審美思維逐漸演變成自由化、混沌化、感性化的審美思維。因此,人們在追求展示性建筑的內部展示空間形態時,更加強調其不確定性特征的自由化發展。通過有效運用數字信息技術,對傳統的空間概念產生影響與改變,使其空間呈現出動態的多角度、多功能、多層次的有機組合,促使空間變得虛擬并富于可變性。與此同時,建筑領域對于數字信息技術的運用和發展越來越強烈,于是建筑設計師們在創作展示性建筑的內部空間模式時努力創造全新的形態建構表達,從而出現了流動的、持續多變的藝術表達形式,成功將傳統的、永恒的、穩定的空間模式打破。總之,數字信息技術的可變性特征能夠促使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的姿態表現得更加豐富多樣與靈活生動。

3 基于激光技術建構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形態

激光技術能夠使得有顏色的光線朝著特定方向聚焦發散并綻放光芒,有著強烈的聚光效果。在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利用激光的聚集性、方向性等特征,通過光線將已有的實體圍合空間形態進行重新限定,劃分出多個非實體化的、虛擬的空間形態。激光發射器將持續改變自身的方向,于是發射出來的激光束所分割的空間形態也會隨之發生改變,促使空間形態展現出一種極為不確定的、獨具科技感的展示效果。

激光技術的廣泛運用會帶來一種自由的、虛擬的、魔幻的展示空間形態,從而突破傳統的、一成不變的展示性建筑幾何空間形體,展現出不確定性內部空間形態特征,與時代的科技發展完全接軌。例如,德國某藝術文化中心,如果在已經完成的內部展示空間里大量安裝激光影像裝置,那么其激光光束的可動性以及可變化的方向、角度等將成功分割既成的整體單一空間,大大提高其內部展示空間帶給人們的動態感,為藝術文化展示活動提供更加多樣的內部空間體驗,促使活動的參與者、參觀者能夠在不確定的空間體系當中感受到發展的、運動的、不確定的思維審視意境。

激光技術擁有靈活界定并劃分建筑內部空間的特性,這就促使展示活動的參與者能夠在空間環境里,伴隨持續變換方向的激光束產生虛擬的展示空間形態變化,體驗到一個全新的展示空間形態。激光技術的運用所表達的這種不確定性空間感受有效突破了傳統的圍合,為人們創造出了全新的空間秩序和空間行為,對人們的參與活動和觀光活動等都有積極的影響,實現了營造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可變的、動態的、不確定的虛擬空間意境的目的。

4 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建構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形態

傳統展示性建筑營造的內部空間形態大多數都是通過空間形體的組合、穿插以及變形等抽象手法來構成的,或者是通過對視覺象征手法的有效運用來表達出敘事場景抑或是敘事意境。然而,這種方式構建的空間形態所營造的展示效果通常都是靜止且固定不變的,并不能對展示效果的信息進行動態化的調整。如果積極采用多媒體影像技術,將影像視頻作為設計手法,就可以將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所要展示的信息更加生動地、更加直觀地呈現在人們的視野里,從而通過視覺影像為人們營造出一種更為直接、體驗感更強的意境空間。

多媒體影像技術主要是將聲音、影像、色彩等要素集中在一起,把展示信息通過動態方式,基于幕布、熒屏或LED顯示屏等多種介質形態予以展現的技術手段。如果是從視覺傳遞這一角度出發,采取兼具聲、色、形的多媒體技術動態化形態去優化展示效果,那么跟以往完全依靠形體來表現信息的形式相比,這一基于數字信息技術的內部空間形態將更加有效與直接,也更有助于幫助參觀者對所要傳達的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且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一般都能夠促使展示性建筑內部空間形態隨著影像的圖案、色彩等相關信息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空間形態的穩定性、單一性得以轉化為充滿可變性、趣味性,以圖像視頻、虛擬三維圖形以及動態演示等方式凸顯出信息傳遞的多樣性、豐富性、可變性,各種不同需求的展示都能夠得到體現。為參觀者營造各種各樣的展示場景和意境。可以對參觀者帶來極大的興趣吸引,同時帶給他們內部展示空間形態的全新感受,幫助展示性建筑營造出各種類型各異的內部展示空間形態的展示理念,其直白、生動的展示形態和效果很容易被年齡結構各異、文化層次各異的參觀者共同接受。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中,名為“東方足跡”的中國館展示區域,運用多媒體技術放大了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為參觀者營造的空間展示形態是流動化的,依據全景畫卷的形式逐次展示圖畫全景,形成了動態化、立體化、多角度的可變性展示界面,使用鮮明的、生動的多媒體數字信息化技術對畫卷中熱鬧非凡的歷史人文進行了細膩而真實的再現,給觀者留下深刻記憶。

位于西班牙巴塞羅那的H&M(Hennes&Mauritz)專賣店,充分運用了多媒體技術,將形態不規則的LED彩色顯示屏放在內部展示空間里,對展示信息的效果通過動態化的視覺影像進行呈現,以傳遞出該專賣店所經營的品牌的信息和文化。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促使空間內部展示形態能夠伴隨影像的動態變化而呈現出相應的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動態展示效果,為參觀者傳達出一種獨特的、前衛的、時尚的品牌意境。

5 結語

當今社會呈現快速多樣性的發展態勢,技術的不斷進步為設計師們創造了更加廣闊的設計創作空間,展示性建筑正以全新的姿態和多元化的空間設計理念迎接著時代的進步,以數字信息技術為重要手段,以動態立體式的媒介傳遞方式對展示性建筑的內部空間進行設計已成為必然趨勢與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劉暢.城市商業綜合體內部空間景觀元素應用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學院,2012:45-46.

[2] 梁岑,賀冠男.建筑中的城市感――城市設計對建筑內部空間設計的啟示[J].華中建筑,2013(05):140-143.

第5篇:空間與展示設計范文

【關鍵詞】 城市地鐵;車站;周邊空間;設計

1 車站空間及其衍生空間的類型及特點

1.1 以其依托的城軌空間基礎不同劃分

主要包括車站、區間衍生的城市空間以及車輛段衍生的空間,前者包括沿線交通空間衍生的所有地上、地下空間及與其他城市功能的聯系界面,主要表現為一些具有特定功能內涵的地上、地下單體空間,承載軌道交通與城市功能的聯系溝通是其基本特征;本文以車站衍生的城市空間研究為主。

1.2 以其自身的功能不同劃分

包括交通聯系、過渡空間(可視其空間尺度復合進商業零售等其他功能)、地下商業空間、城市公共空間、交通樞紐、地面綜合體。

第一種主要是為定向或不定向人流提供城市功能的轉換界面,一般規模不大,甚至只是一個連通口或過廳,但也有一些具備零售商業的空間條件,當然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人流量,可以提供較好的客源條件。

當第一種空間具備一定規模時,其主體功能可能會逐漸向商業轉換,單純與地鐵車站連接或不連接的地下商業空間并不具備較好的吸引力,它必須同時提供一種過渡功能而非行程目的才會發揮其全部商業價值,因為受規模、形態和技術、規范條件的限定,這樣的空間不可能具有成為商業行為目的的條件,于是,第二種類型單獨出現的可能不大,他必然會也必須要兼容第一種功能。

同樣,城市公共空間也是一種聯系的副產品,它也不太可能單獨成為人流動線的終點;交通樞紐是對不同交通形式和同一形式不同系統的人流集散組織場所,發散式中央空間是達成這種人流交換的核心,由于具備一定規模,它也同時提供了功能復合的條件。

在獲得一定規模地表用地的情況下,軌道交通節點(主要是車站)的價值和效率都會因該用地適度功能和規模的開發建設而大幅提高,反之也會為該地塊的城市功能提供便捷交通條件從而帶來一定的人流,如果用地位于一個較具規模的城市功能區內,則在此地塊上的綜合體可以作為該功能區的門戶成為交通人流的終點,因此必要的開發強度和適當的功能定位是該種空間價值最大化的必要條件。

1.3 以其空間位置劃分

可分為地上和地下空間兩類,上一分類中的地面綜合體屬于前者,其他的屬于后者。這種分類的主要意義在于其所受限定條件不同,前者在管理上受規劃限定較多,在技術上取決于工藝布置和結構體系;后者主要應考慮規范條件限制和工法及設備支持。這種不同的側重主要對設計策劃的技術階段和考慮起作用。

1.4 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相關的城市空間的特點

如上文所述,可以歸納出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相關的城市空間開發具有以下特點:

1.空間形態、規模和功能決定于其所依托的城軌設施的工藝、技術、工法條件。

2.建設策劃決定于其所依托的城軌項目的建設計劃和周期。

3.空間質量代表城市形象,直接影響乘客出行感受。

4.建設成本較高,開發強度有限,直接收益回報不理想,且短期內難以預期。

5.與城軌的建設運營存在相互干擾,環境質量有缺陷。

2 地鐵車站與周邊空間的設計方式

作為與城市客流發生直接關系的空間節點,城市交通站點具有位于城市空間中心、人流量大等優勢,具有節點帶動區域,區域促進城市更新的作用,現對常用設計策略論述如下:

2.1 通道連接

由于軌道交通多建于城市已建成區,城市空間基本建成,但地鐵的大客流對周邊城市功能形成巨大吸引,對地鐵的接入具有較強需求,為周邊城市空間提供地鐵通道接口,可有效解決地鐵與城市空間建設不同步的問題。

圖1 通道連接示意圖

2.2 地下空間一體化

此種開發策略類似通道連接,但是連接效果較通道連接更優。

圖2 地下空間一體化示意圖

2.3 下沉廣場

當軌道交通站點位于城市空間節點時,將其結合建設,將地上、地下空間有機連接,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實現站點建設對地區空間的提升作用。

圖3 下沉廣場示意圖

2.4 綜合體

相對于地鐵與建筑的聯系,綜合體將地鐵車站轉化為整個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車站與建筑的關系已轉化成為建筑內部不同功能之間的關系。此種策略下的一體化開發要求一體化建設,對建設時序要求較高,但一體化效果最好。

3 地下車站與周邊建筑結合典型形式

3.1 地下車站結合周邊建筑建設地下交通空間

地下交通空間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像地下停車場需要一定體量空間的交通轉換空間,典型形式見圖4,如上海南站動力廣場的地下停車場;另一種是交通聯系空間(如與周邊建筑、城市區域的地下通道),典型形式見圖5,如上海軌道交通人民廣場站1號出口的地下過街通道(見圖6)

圖4 地下停車場

圖5 地下交通聯系空間

第6篇:空間與展示設計范文

關鍵詞 變電站;視頻監控體系;系統設計與分析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7-0016-01

現階段我國的電力網絡規模越來越大,并且呈逐漸增長的趨勢。用電量的增加提示著我們要盡快的提升自動化的電力系統,將電力系統構筑成為自動運行的智能化體系。在諸多的電力企業已有集中式的遠程圖像監控系統的設立,這能夠極大的提升電力生產的安全以及可靠性。在諸多的組件基礎上多加了遙視的功能,呈現了電力系統的諸多極為重要的監測點。

1 數字視頻監控系統

利用數字視頻處理為核心的技術,即數字視頻監控系統,它將光電傳感器以及計算機與自動控制、人工智能等諸多的技術形成新型的監控體系。該體系運用嵌入式網絡視頻的編碼儀器,實現全程化的系統處理。系統運行有六大特點,運用當下的網絡資源,不用重新構筑監控系統的光纜以及設備,就可以進行遠程視頻的監控;并且系統的拓展功能極強,在有網絡的區域增加監控的設施設備就能夠拓展新監控點;網絡的提供商會維護網絡,前端的設備隨插就可以運用以及免維護,維護系統的費用很低;系統的功能非常的大,運用很靈活,全數字化的錄像,保存以及檢索就很方便;任何的一臺計算機,安裝了客戶端的軟件并且授權,就能夠形成監控的工作站;Web Server視頻散布為基準,利用IE瀏覽器及時的實施監控,操作的界面非常友好,客戶的接受程度也很高。

2 數字視頻監控系統的構筑目的

近年來電網建設業快速的發展,各大部門之間協調統一以及管理統一的需求逐漸的顯現,大監控成為了變電站的監控網絡的首要條件。大監控就是將變電站的諸多系統統一的監控,各大變電站以及消防系統、管理系統都采用開放的監控平臺來進行各個目標的實時監控,同一個監控點的諸多信息都可以共享的。及時的監控變電站之內的各個類型設施設備,控制屏的顯示、儀表顯示數、開關室的設施設備等系統的運行狀態;及時的監測變壓器的油位以及火災的警報體系,周邊的環境情況,調節適合的溫度以及濕度,空調機的啟停以及瓦斯是否泄漏等諸多的危險情況;隨時的將變電站的大門以及主要的通行道進行監控;及時的接受各個部門的紅外警報以及門禁的狀態信號;進行追憶事故,輔助技術人員查探故障的原因以及變電站的狀態,最終找到最根本的事故原因;運用遠程監測功能,進行及時的遠程監控,調度中心的技術人員,對遠方任何一處的變電站操作人員進行及時的技術、操作指導;運用遠程教育實行檢修的標準化作業并進行實時的培訓,及時的存儲錄像并作為以后的多媒體培訓的教材。以上都是變電站數字視頻監控體系應實現的目標,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監控作業。

3 數字視頻監控體系的設計要求與結構

3.1 兼容性要求

系統要可以支持諸多的設施設備,不同類型以及不同的編碼方法等的變電站設施都可以接入系統,降低前端設施的更換次數以及改造。若是必要的設備變更,就要盡量的降低更換的數目,一定要避免前端攝像機以及警報器的變更。

3.2 帶寬適應性的要求

當下的變電站可以將諸多的2Mbits帶寬實行合并,供給用戶高度的帶寬傳輸通道,所以,系統必須要有非常強大的帶寬適應性能,可以依據不一樣的帶寬自行的實行調節,利用有限的帶寬來傳輸最大限度多的圖像。

3.3 安全性的要求

硬件的安全性以及網絡的安全性都是較為重要的,集中的管理方式,讓系統的管理中心成了極為重要的階段,管理中心的諸多運行數據都要進行相應的硬件備份,主要的設施設備之間要可以實行隨時的自動切換。視頻監控體系以及電力的區域網絡要實行鏈接,所以,這就有很多的病毒以及網絡的攻擊,這嚴重的威脅到了視頻的監控系統,系統要及時的采取隔離保護的方式,保障體系的安全性。

3.4 系統的結構

系統的規模大小要依據電網的區域范圍以及變電站的數目進行自合與定義,構筑視頻工作站點在集控中心,各個部門的工作都利用此工作站點獲取授權以及實行遠程監控。各個變電站的流媒體的服務儀器都承載諸多的音頻、視頻以及警報數據等轉發,呈現系統的負載均衡性能。集控中心對所有的監控端、各個服務儀器等實行統一的協調管理,并能夠在沒有技術人員值班時實行遠程控制,并構筑本地的監控終端在各個變電站。

4 數字視頻監控體系構建中應注意的問題

4.1 系統的集成

變電站數字視頻監控系統應依據實情設立綜合的管理體系,將站內諸多的子系統進行集成,如環境的監測、火災的警報、視頻的監視等等,對站內的一系列數據以及傳感器的開關、設施的狀態實行綜合的判定,利用諸多的識別技術并與別的系統一起運行實行數據的智能化處理。綜合運行的管理系統管理的信息區非常大,并且數據量也極度的多,不適宜直接跟生產控制大區位的監控連接,設立單獨的綜合運行管理體系,并且利用隔離設施裝置和計算機的監控體系進行信息的互換。

4.2 自動化系統的終端接口

依據不一樣的變電站自動化體系,構筑通信的接口程序,讓數據能夠實時共享,運用變電站已有的自動化設施等,多加視頻設施,將監控系統的軟件實行第二次的開發利用,如通信的接口、數據的組織形態以及畫面的組織形態,體現無縫的接入,為建設節省投資。

5 結束語

網絡視頻監控體系是一種集諸多的高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為一體的現代集成系統。將當下所有的變電站監控體系進行有效的整合,呈現遠方的遠程監控,包含防火、防盜、監控等功能,從而很好的解決變電站的可視化現場監控以及周邊環境的監控,為建設智能化的變電站監控系統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第7篇:空間與展示設計范文

關鍵詞:污水泵站;VPN網絡;組態軟件;變頻調速;遠程監控系統

0 引言

國內污水泵站日常運行及維護工作,一般采用人工巡視檢查的辦法,具有工作量大、效率低、反應慢的缺點,這種管理辦法越來越不適應城市快速發展的要求。另外,過多依靠人工操作也使泵站設備的使用效率低下,能耗水平很高。因此,實現泵站遠程監控,不僅對泵站的安全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而且為泵站的節能增效與集中管理奠定了基礎。

本文介紹一個基于先進的VPN網絡(虛擬專用網)和成熟的InTouch軟件的泵站計算機監控系統,敘述了系統的架構,并對InTouch 平臺下的系統各功能模塊的開發進行了研究,同時,探討了在污水泵站采用變頻調速的的意義、恒液位控制的方法及其節能效果。

1 工程背景

為提高點多面廣的泵站管理效率和控制水平,強化污水泵站的區域調度及全程調度,寧波市排水公司于2003年開始對泵站進行了自動化改造試點;于2006年實施了泵站遠程監控系統一期工程,并設立了泵站監控中心;至2010年初已完成了泵站遠程監控系統第四期工程的實施,共有28個泵站實現了自控系統改造,泵站設備運行信號、泵站視頻監控信號在監控中心實時顯示,同時,可在監控中心遠程控制泵站內設備的運行,實現了泵站的自動化運行。

2010年底,泵站遠程監控系統五期工程正式啟動,新增18個污(雨)水泵站改造,它是前四期工程的延續,并與原系統進行無縫融合。該污水泵站系統的建設目標是,建立一個國內外先進的集網絡技術、圖像遠程監控技術、PLC自動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于一體的自動化系統,從而將寧波市排水泵站的自動化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2 系統結構

本工程設計采用世界先進的控制技術,通過在各個泵站與中央監控中心之間構建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專業網絡)通訊網絡將各個泵站自控系統的實時數據信號和視頻信號采集傳送到中央控制中心,中央控制中心可對泵站進行實時遠程操作。

遵循“集中監視,分散控制”的設計思想,整個系統分上位機監控層、PLC控制層、現場儀表層和通訊網絡幾部分,并具有充分的可擴充功能,以便新建泵站陸續加入到監控系統中。系統架構如下圖所示:

圖 1 污水泵站監控系統結構圖

泵站監控系統各子系統的組成技術與功能簡述如下:

1) 網絡通訊系統

鑒于各污水泵站分布范圍廣,系統采用VPN網絡。配備一套適合該泵站控制系統的通訊網絡,采用虛擬局域網技術組建各泵站與監控中心間的網絡,將各污水泵站和監控中心組成一個局域網。

泵站與監控中心采用虛擬局域網連接,在每個污(雨)水泵站內均設置一個工業以太網交換機,該交換機接入VPN網,泵站內的所有網絡設備(PLC、視頻服務器等)與該交換機連接。同樣監控中心的交換機也接入該網絡,監控中心內的各計算機系統(工況監控計算機系統、圖像監控計算機系統等)接入該交換機。

2) 工業控制系統

污水泵站工業控制系統由下位機(PLC系統)和上位機(工況監控計算機)及網絡系統等構成。

下位機(PLC系統),選用施耐德品牌的Modicon Premium PLC,通過采集儀表系統的測量參數、各工藝設備的狀態參數和接受觸摸屏(采用XBTGT5330圖形終端)及上位機的控制命令,根據編制的泵站控制程序,來實現對各工藝設備的自動控制和遠程遙控,將各信號上傳至監控中心的工況監控計算機上。

上位機(工況監控計算機)可接收下位機傳送上來的各儀表測量信號和設備狀態信號及操作員的控制命令,通過設定的程序運行,向下位機發送各控制命令。

3) 儀表系統

污水泵站內的儀表系統主要由集水池內的液位檢測儀表、出水總管上的壓力檢測儀表和配電系統中的各電量參數檢測儀表等構成。

4) 圖像監控系統

泵站圖像監控系統由攝像部分、網絡傳輸部分監控中心數字視頻管理系統構成。

3 InTouch 應用

3.1 InTouch 簡介

InTouch 是美國 Wonderware 公司的專業自動化軟件,是用于工業自動化、過程控制和管理監視的一個強大的圖形人機界面的組態軟件。

3.2 InTouch 應用開發

InTouch 與外界設備之間的通訊是通過一個通訊接口―― I/O Server(I/O 服務器) 來實現的,本例所使用的設備驅動程序為MBENET(Modicon Modbus Ethernet),其主題名(Topic Name)與對應的 InTouch 中變量的訪問名保持一致即可,且易于設置。使用 InTouch 進行二次開發的人員可以把精力放在控制和數據處理上,整體開發與調試效率較高;而且,生成的人機界面美觀,用戶操作方便。

3.3 監控軟件功能

本文監控系統軟件選用InTonch 組態軟件開發平臺,針對各個污水泵站中格柵、水泵、閥門等相關設備的狀態及集水池液位、管道流量、管道壓力、水泵電流等參數實現數據采集及控制。

4 變頻調速的應用

污水泵站的主要功能是將污水提升輸送到下一個泵站或污水處理廠。污水泵站內主要工藝設備有啟閉機、格柵機、水泵、電動閥,主要檢測工藝信號有集水池液位、出水總管壓力及綜合電量參數等。泵站運行的工藝流程如下:

圖2污水泵站運行流程

4.1 污水泵站變頻調速的意義

由于污水泵站中的污水量隨時都在改變(水位在變化),因此潛污泵的流量也在隨之改變,這就需要頻繁地調節帶動水泵的電機的輸出功率,采用大、小型泵搭配或采用變頻調速電機等傳統方式來調節水量存在著許多問題:(1)電機啟動、停機頻繁,縮短了其使用壽命,增加了電機和變頻器的的損耗;(2)傳統的轉速調整,調速范圍小,經常調節不到所需要的功率,從而造成棄水現象;(3)電機的檢修與維護工作量較大,需要備用機組多;(4)大、小機搭配及備用機組造成一次性投資較大。

在泵站中采用變頻調速裝置,可以克服以上問題。隨著變頻調速技術的日益成熟,該技術在節能方面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對于我們要研究的污水泵站,由于污水量隨著生產、生活廢水多少的變化以及時令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使用變頻調速來改變電機的轉速,從而達到調節水量和節能的目的。

4.2 恒液位控制

我們采用超聲波液位計檢測集水池液位,通過變頻器與PID調節器構成液位閉環,實現液位的自動恒定控制。

變頻器用于控制一臺水泵的運行,即根據水池液位的變化,通過變頻器實現自動跟蹤來調節水泵電機的轉速,保持水池液位穩定。基于PLC的PID調節器將外部變送器輸入的模擬信號反饋輸入到變頻器,并取得與變頻器設定頻率指令之間的偏差,進行P(比例)、I(積分)、D(微分)控制,從而使負載一側的動作跟隨指令值的變化而改變。

恒液位控制的系統框圖如下所示。

圖3 變頻器與液位自動恒定控制框圖

在污水泵站改造工程中,我們實現了就地/遠程、手動/自動多種控制方式。變頻器運行的頻率隨集水池水量增大而升高,本系統以變頻器運行的頻率是否達到上限(下限)、并保持一定的時間為依據來判斷是否加泵(減泵)。直接啟動的泵(工頻運行)是“粗調”,變頻器啟動的泵(變頻運行)是“精調”。

4.3 變頻調速節能效果

變頻調速以其優異的調速、啟動和制動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數等優點,不僅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減輕工人勞動強度,而且節電效果明顯。

下表以三個泵站為例,給出了綜合節電率測試與分析結果。實踐證明,在保證完成排水任務的前提下,控制水泵在較低頻率下運行,可以降低單耗,取得較好的節電效果,節電率基本在20% ~40%左右。

表1排水泵站綜合節電率

5 結束語

基于VPN網絡和 InTouch 組態軟件,建立了穩定、可靠、實時的泵站監控和管理系統。通過幾年來的運行表明,該系統的設計是成功的,它實現了對整個污水泵站系統的控制操作、數據采集和信息的實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和統一性,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同時帶來了節能、配置方便等有利之處,適應現代排污泵站的發展趨勢。同時,新型城市污水泵站遠程監控系統為提高泵站的運行維護水平,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并對運行管理模式的改變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8篇:空間與展示設計范文

關鍵詞:紋樣:象征手法:吉祥:室內裝飾設計

中圖分類號:TU-884;TU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10)07-0048-02

“吉祥”意指美好的預兆,古時有“吉事”、“吉禮”“吉人”“吉土”、“吉日”、“吉月”等名詞。某些動物、植物以及圖樣更是被約定俗成地作為美好意義的象征或符號,于是這些紋樣便包含了相應的吉祥觀念。

1 吉祥寓意的起源

中國傳統裝飾大都有“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意象性。主要體現為納福迎祥、驅邪避惡、多子長壽、升官發財及喜慶如意等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諸多方面。體現美好愿望的裝飾紋樣自原始社會就已經開始,在早期人類生產力低下人們主要意愿體現為驅邪避惡、生殖繁衍等美好的愿望。原始社會時期的彩陶中那些人面魚紋、魚紋、鳥紋以及其它一些紋樣,無論是出于巫術、祭祀、圖騰還是希求多子、生殖繁衍的目的,無不體現著希求吉祥的意義,是人民渴求吉祥觀念的古老形式。

2 傳統吉祥紋樣在各個時期裝飾設計上的不同體現

中國傳統吉祥紋樣與中國傳統的建筑裝飾形式是一起發展演變的。

“吉祥”的設計重要表現在建筑裝飾紋樣符號、建筑空間布局、室內家具陳設等方方面面。原始社會的巫術禮儀、自然崇拜使得最早的吉祥觀念得以產生,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壁畫、巖畫等除體現當時的農耕狩獵外體現了一種對美好吉祥生活的向往。商周之時巫術盛行,預卜兇吉,趨利避害,是人們普遍的理想信念。在商、周的青銅器裝飾中,吉祥主題使禮器規范下的裝飾開始呈現出世俗的生活形式,如歡愉生動的鳳烏紋、魚紋等都蘊含著吉祥的生命。秦漢之際宗教神學是哲學的主流,封建社會上層的希求富貴,企慕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等祥瑞意念。導致追求長壽、富貴,以及厚葬之風盛行,因而裝飾繪畫遺跡除體現當時表現出了同樣的生命和生活的內容外,一切都有寓意、都希求祥瑞,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紋”,長宜子孫的“大吉羊”等。裝飾紋樣以吉祥為主題居室裝飾的是在漢唐興盛起來的,漢代是吉祥圖案發展的集成時期,也是裝飾整體上脫離夏、商、周三代天命神學的嚴謹規范進入世俗化的一個轉變時期。此后千百年來,“吉祥”一直成為中國裝飾藝術的主題,唐代盛行的對烏、對獸圖案紋樣中,便明顯有喻和美、完美之意。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活躍,封建上層意識與市民意識相互滲透、融合,傳統的祥瑞思想轉變為吉祥如意福壽富貴等世俗化的吉祥觀念。吉祥文化在明清時期為高峰,凡事必求吉祥如意,吉祥幾乎成為裝飾的唯一內容,這是淡化其宗教神秘性而將生命保障的形式世俗化、表象化的結果。清代裝飾吉祥圖案集歷代之大成,把裝飾吉祥圖案發展到了極致,并被廣泛應用于印染、織繡、服飾、工藝品、建筑彩畫及民間藝術等各方面,成為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裝飾藝術造型設計體系。

3 吉祥紋樣在現代居住空間設計中的作用與表現

從歷史上看,吉祥圖案其不斷繁榮與發展的軌跡,不僅反映出吉祥圖案外在的審美價值,而且還呈現出在這些圖案的背后,蘊藏著深厚的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象征意義。每一幅吉祥圖案都有其特定的象征寓意,但由于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使吉祥圖案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從傳統文化的內涵中延伸出新的審美意義,使象征寓意逐漸演化為今天廣大人民公認的吉利祥瑞的寓意。甚至演化為純粹的以審美價值為主的裝飾圖案。在現代社會中,雖然原有的特定的寓意不一定全部繼承,但吉祥圖案延伸出新的審美意義具有獨特的裝飾特點,這一點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室內設計中,使其在新的寓意的背后充滿了傳統的審美氣息。

3.1 表達市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不論古今,人們對美好的事物都同樣的心存向往,而存在于傳統居室當中的吉祥裝飾物與吉祥圖案和當今的室內設計審美心理是相一致的,在本質上仍然是相通的。因此,這種象征性裝飾手法不僅被古人所鐘愛和廣泛應用,而且其傳統造型背后的吉祥寓意同樣適合于現代人的審美心理,也就是說利用類似的傳統圖案進行現代家居室內設計同樣適用于傳達現代人的設計意念。如朱雀、玄武等四相圖,這些充滿寓意和意象之美的圖形都寄托著人們追求平安吉祥,渴望幸福如意的美好愿望。在居室裝飾當中,用某一物象來表達吉祥的概念,大致上有幾種:有諧音“吉祥”之意,如蝙蝠,音為“福”,用在裝飾圖案或直接用“福”字進行居室裝飾表達美好意愿;有形同“吉祥”之意,如富貴竹,其竹節與節節高升之意相吻合有如幾千年來約定俗成的意指吉祥,如龍鳳、牡丹、古錢幣、喜字、壽字等,然而在實際生活中這些都有吉祥的含義和意義,在裝飾設計上而言卻是取其音同某一吉祥概念。現代居室裝修時,這些吉祥的造型元素經常出現在設計當中,而且為大部分的業主廣為接受,遵循吉祥、平安、福祿、以及舒適生活重視設計美感,二者和諧結合在一起。

3.2 作為一種裝飾設計的符號表達整體空間設計的風格與主題;

當今室內設計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設計風格爭奇斗艷。這其中現代的中式設計風格是一種為大眾所樂于接受的一種設計風格。現代中式風格是傳統文化在現代背景下的演繹,通過設計師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提煉,將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結合,以現代人的審美要求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空間。一般在設計上采用唐代、明清時期的家居理念精華,將其中的經典元素提煉并加以豐富,摒棄原有空間布局中等級、尊卑等封建思想,給傳統家居文化注入新的氣息。傳統的吉祥圖案在這種設計風格當中被廣泛的傳承下來。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的造型元素的選擇和室內家具以及藝術陳設上。在現代的中式設計風格中作為一種裝飾設計的符號來表達整體空間設計的風格與主題。

3.3 對傳統文化的承傳性,傳達空間的文化氣質,提升設計品位:

建筑空間的氣質本身并不存在,往往經過設計者反復的思考、設計,運用人類的知識系統中的經驗體驗部分的知識體系而形成的。在以傳統民族文化作為背景的現代設計中,設計與文化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設計師在空間表現的時候巧妙的運用某種吉祥紋樣、圖案,傳達出一種空間的文化氣質,空間的使用者通過視覺、觸覺或感官聯想,產生對空間的認可,從而設計賦予空間以文化的氣息。居住裝飾設計中吉祥寓意的運用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今設計在為人創造新的物質生活方式的同時,實際上是一種新的文化的創造與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文化內涵對設計而言非常重要。室內裝飾設計作為設計藝術的一支,研究地方傳統文化,把代表中華民族精神的地方傳統文化轉換成現代的形式語言,并融人到現代居室設計之中,轉換成某種設計符號便變成一種普遍的思維形式。它對于室內設計者的藝術創作思維來講,常常會產生出許多現實意義來。在追求設計個性化特色的今天,傳統圖案的吉祥寓意必將會產生愈來愈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紅紅,辜蕾.淺析吉祥圖案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第9篇:空間與展示設計范文

關鍵詞:無人值守;變電站;可視化安全監控系統

Abstract: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oday, peopl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the convenience brought about by electrical appliances, which makes China's power market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This step not only to the power grid enterprises with greater space for development, but the people of increased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day, but also add to pressure on the power grid enterprises, so that power grid enterprises are facing greater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of unmanned substations visualiz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in grid operation, its design for further analysis to explore.

Keywords: unattended; substation; visualization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中圖分類號:X924.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無人值守變電站可視化安全監控系統在變電站運作過程中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進程的日益加快,在我國現正大力發展科技產業的大環境下,我國的整體實力也正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這給我國的市場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力,對于我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助作用,在開拓了各行各業的發展空間的同時,也讓我國的各行各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尤其是對于電力產業來說,在國人對電力的需求日益增大的今天,電力產業要想發展,不僅需要應對市場本身的競爭壓力,還需應對社會所帶來的電力供求壓力,電網企業如何解決電力的供需問題,如何讓整個電網系統更為滿足市場的需求,已經成為了電網企業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課題。電網企業要想得到有力的發展,要想能夠充分地利用市場所開拓的發展空間,就必須改革自身的技術系統,力求讓電網運作過程中的各項工作都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這是企業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

技術是企業發展的支撐主體,只有在技術滿足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整個企業的發展才能夠更為流暢。尤其是對于變電站的技術系統來說,其影響更是直接引導著整個電網發展趨勢的。

作為整個電網系統的樞紐站,變電站在整個電網的運作過程起到了極為巨大的影響,其安全監控系統更是直接關系著整個電網的運作能否順暢的。電網企業要想能夠得到發展,要想通過技術來保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首要條件就是必須保證電網的運作流暢。只有在電網的運作有足夠的保障時,整個電網系統才能從根本上滿足市場的需求。

就現今的科技來說,無人值守變電站可視化安全監控系統無疑是企業對變電站的安全進行監控的一個重要系統。其對于變電站的運作質量、運作效率以及運作成本都能夠進行有效的控制。電網企業要想能夠更好的發展,就必須懂得運用這一個系統,從根本上加快整個企業的發展效率,讓企業能夠更有力的立足于市場。

2、無人值守變電站可視化安全監控系統的設計研究

2.1系統功能需求分析

通過對變電站進行現場實地考察以及與工作人員多次溝通交流,確定無人值守變電站可視化視頻監控系統需要具備以下功能:

(1)非法侵入多重識別探測功能。在變電站的不同位置處,需要采用不同的探測器裝置進行非法侵入的識別檢測,并將各種探測器有機結合,形成前端識別探測器陣列,構成無人值守變電站強有力的安全防護網。

(2)非法侵入視頻聯動監控報警功能。當系統檢測到有非法侵入信號發生時,變電站安裝的攝像系統能夠及時聯動跟蹤到發生報警的位置進行視頻監視并錄像。

(3)變電站設備故障及環境異常視頻聯動監控報警功能。當系統檢測到變電站設備出現故障或設備周圍的環境出現異常時,攝像系統能夠及時聯動跟蹤到發生故障或環境出現異常的設備處進行視頻監視并錄像。

(4)報警器聲光報警功能。當系統檢測到有非法侵入變電站的事件發生時,能夠驅動聲光報警器發出高音報警。

(5)視頻及報警信息遠程傳輸功能。系統能夠將非法侵入報警信號以及變電站設備故障、環境異常報警信號匯集生成報警信息,通過無線網絡發送至遠端調度監控中心。同時,遠程監控中心可以實時訪問變電站的視頻監視信息。

2.2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根據系統的功能需求系統擬采用分布采集,集中監控的設計思想,整個系統分為變電站端與遠程監控中心端兩部分,兩端之間通過無線網絡進行數據通信。

整個系統分為變電站端與遠程監控中心端兩部分。無人值守變電站模塊分為非法侵入與設備故障與環境異常信號采集、報警聯動控制、報警信息提示和遠程數據傳輸三個子功能;遠程監控中心模塊分為總體監控和報警顯示兩個子功能。兩個模塊之間通過無線網絡進行數據通訊,協調工作。

通過監控主機以及RS.485總線讀取變電站內所有的非法侵入信號與電氣設備故障及環境參數異常信號,進行分析處理。若判斷為非法侵入報警信號、設備故障信號或環境異常信號,則控制視頻攝像系統聯動跟蹤到報警區域的預設位置進行監視錄像,驅動變電站內的聲光報警器進行聲光報警,并形成報警數據發送到遠程監控中心。

(1)非法侵入、電氣設備故障及環境狀態異常信號采集在變電站端,系統采用監控計算機進行數據采集與監控,利用紅外探測、門磁開關等前端探測器陣列進行非法入侵判斷,采用485總線方式進行數據采集傳輸,將信息送入監控主機進行判斷。

(2)報警聯動控制

在檢測到有非法侵入信號、設備故障信號時及環境異常信號時,系統將觸發報警器進行聲光報警,同時,通過RS一485對視頻攝像系統進行控制,根據事先設置好的預置位,將攝像頭定位到發生報警的部位,以便對現場情況進行監視并錄像。

(3)報警信息提示

系統對檢測到的非法侵入報警信號、電氣設備故障信號及設備所處環境異常信號進行分析判斷之后,將對報警信號、故障信號及異常信號發生的時間與方位信息及時給出文字提示;同時,觸發發生報警的視頻通道進行全屏顯示。

(4)遠程數據傳輸

變電站網絡系統設計采用星形的網絡拓撲結構,優化無線中心點和遠端接入點設置,合理規劃無線頻率分配。

網絡設備的連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監控中心端的連接,另一種是變電站端的連接,電站端的監控主機通過網線同網絡交換機連接,接入無線網絡;在監控中心端,通過無線網絡設備接收來自變電站端的信號,經網絡交換機接入監控中心的網絡。

(5)監控主機處理信息

監控主機以高性能計算機為核心,通過Rs232端口與外界進行通訊,處理后的數據通過TCMP協議與遠端監控調度中心內的主控計算機進行通訊。監控主機內嵌報警信號、設備故障信號及環境異常信號采集處理軟件以及視頻聯動報警控制軟件,完成所有紅外探測器信號與門磁開關信號的讀取、電氣設備運行故障信息及設備周圍環境參量異常信息的讀取以及再傳遞。通過采集多個485模塊,獲得安裝在變電站內不同部位的紅外傳感器與門磁開關信號以及電氣設備故障與環境異常報警信號。一旦發現信號異常,則及時驅動變電站內相關聯的攝像機轉向相應的預置監控區域進行監視錄像、驅動報警器聲光報警,并將監視視頻信息與報警內容通過無線網絡發送至遠端監控中心。

(6)聲光報警提示

監控主機分析到有故障或異常情況發生時,會驅動變電站的監控攝像機轉向發生故異常情況的區域進行監視錄像,并觸發聲光報警。

(7)遠程監控中心模塊

遠程監控中心模塊可以對無人值守變電站進行總體的監視與控制,并且可以及時地顯示變電站的報警、故障及異常信息。

3、結束語

我國的電網企業要想得到充分的發展,就必須讓企業在運作過程中的各項技術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只有在電網各項技術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的時候,電網企業才能夠從根本上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作為電網的樞紐站的建設,其安全監控系統的是否有效,是否足夠滿足市場的需求,對整個電網的影響,是極為巨大的。因此,加強無人值守變電站可視化安全監控系統在電網中的運作,從而滿足市場需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爽爽影院在线看| 综合网小说图片区| 爱情岛论坛免费观看大全在线|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 久久躁狠狠躁夜夜AV|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男同精品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浮力影院在线地址| 一级特黄女**毛片|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xxxxx| 喝茶影视喝茶影院最新电影电视剧| 77777_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第一性网站| 福利网址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2021| 亚洲加勒比在线| 青青草原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男人的天堂|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马浩宁高考考了多少分| 国产高清精品入口91|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欧美人与动欧交视频|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麻豆国产96在线|日韩| 成人免费视频小说|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尤物丿|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18女人毛片水真多免费| 好男人影视官网在线www| 久久国产精品张柏芝| 欧美日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