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

第1篇: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存在的問題

——龍頭企業發展緩慢

——化肥和化學農藥過量施用

——農產品檢測體系有待完善

——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缺乏

——農產品生產者安全意識有待提高

——農產品安全執法力度不夠

——農產品安全生產社會認知度不高

對策

為了加快綏化市農產品安全生產的發展,特提出如下幾點對策:

1.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

農產品安全生產基地的建設須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要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和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的思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整合資源、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多種措施,培育壯大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農產品安全生產基地建設,同時力爭把生產基地建得更多一些、更大一些。農產品安全生產基地的建設任務可分解到各區、縣、市,規劃到鄉鎮,落實到村。尊重市場經濟規律,有條件的可跨縣、市、區行政區域發展。

2.控制化肥、化學農藥施用量和實施沃土工程

目前綏化市每年農作物施用化肥133.9萬噸,化學農藥4461噸,單位面積施用量很高。建議在全市范圍內分步實施“控制化肥、化學農藥施用量”,逐步解決農業自身面源污染問題,使三分之二以上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6%以上,85%以上耕地環境達到農產品安全生產要求。綏化市區域遼闊,面積較大,適宜畜牧業的發展,且農民積極性高,在發展畜牧養殖同時加強有機肥儲備,否則控制化肥、化學農藥施用量使用計劃沒有物質基礎。實施控制化肥、化學農藥施用量和沃土工程還需有包括農業科技推廣、有機肥料和生物農藥的生產、平衡施肥技術普及和有機農產品的開發等配套措施。

3.加強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

根據規劃綏化市各縣市區已經建立了農產品檢測中心,但還不完善。為此,必須加強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農產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應包括生產者與企業自檢、委托中介機構檢測和政府主管部門依法抽檢三個層面。農產品檢測重點是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龍頭企業和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通過建立質量安全檢測約束和激勵機制,促進標準化生產、加工、配送和交易,打響安全農產品品牌,擴大市場份額。檢測機構應根據現有基礎,合理配置資源并加以必要整合,在依托省級農產品檢測中心的同時,完善縣、市、區級農產品檢測中心。鑒于農產品檢測目前還處于發展階段,市、縣、區農產品檢測中心成為獨立中介機構運作的條件尚不成熟,市、縣、區政府應給予政策扶持。各政府部門依法抽檢,應進一步明確分工,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主要承擔農業投入品、農業生產過程和待上市農產品的依法抽檢工作,并會同環保部門開展農業產地環境的檢測。

4.推廣農產品安全生產的配套技術

農產品安全生產要做到依法依標準和科學規范,必須有相應的科技配套措施。全面推廣頻振式殺蟲燈、昆蟲性誘劑等物理生物方法防治蟲害技術,推廣專用抗逆高產新品種、生物農藥技術、土壤有機質提升技術、改進農產品貯藏保鮮加工技術、公布農業信息技術、加強環境控制技術開發等

5.加強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培訓

要著力抓好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制定農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技術培訓計劃,發放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手冊,確保每個生產戶1冊。通過辦田間學校、現場示范等形式培訓一大批農產品安全生產示范帶頭人,帶動千家萬戶的農業生產者生產安全農產品,全面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基礎知識,提高廣大農產品生產者的科技素質和生產技能。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組織生產,嚴格記錄生產、加工、包裝、生產資料使用和病蟲害發生與防治等情況。同時,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農業安全生產關鍵技術的開發,完善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和操作規程,努力提高標準化生產的操作水平。

6.強化農產品安全生產行政執法

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及地方法規做到三個監管、形成一個合力。加強農產品從餐桌到市場全過程的監管;加強農業生產過程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監管;加強批發市場和終端市場準入的監管;農業、工商、衛生、藥監等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形成依法管理的合力。

第2篇: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一、加強法律法規宣傳

通過報刊、雜志、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媒體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宣傳,對典型的案例,加大曝光力度,讓全民警覺,提高責任意識、危機意識。

二、提高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重要性的認識

有些農產品生產者社會責任感不強,安全意識淡薄,使用高毒農藥,造成農產品不安全。各級政府、農技推廣部門、農業研究部門應通過各種會議、各種媒體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讓生產者和消費者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提高對農產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

三、推進農產品生產標準化

要大力推進國家農產品的標準化戰略,完善農產品標準化體系,讓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標準可依,有章可循。以農業標準化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目前,濰坊市現代農業標準化體系日益完善,全市引進和制定農業標準600多項,建成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基地535萬畝,獲得“三品”認證農產品1653個,農產品合格率達到97%以上。

四、大力推進農產品生產產業化

要大力發展高端、高質、高效農業,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農村專業合作社、農場、新型食品加工廠。目前,濰坊市已構建起以糧食、蔬菜、畜禽、果品、花卉、苗木等高效產業為主導,以發達的農產品加工業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市常用耕地1010萬畝,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00億斤以上,形成了優質瓜菜、果品、苗木、花卉等一批特色優勢產業,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已達到530萬畝,年產瓜菜1200多萬噸;全市具有規模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3100多家,形成了以龍頭企業帶動主導產業發展的格局。目前,濰坊市現代示范園區已達到806處,擁有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現代蔬菜種業創新示范基地、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各一處。農產品產業化,可大大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五、建立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

目前,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一些達不到質量安全的農產品未經檢測就能在市場上銷售,這樣就給農產品安全留下了很大的隱患。該制度完善后,一些不合格農產品受到“準出”與“準入”的雙層檢查,就很難進入市場了。

六、強化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

建成市、縣、鄉、市場(基地、企業)四級農產品質量檢測網絡。檢測機構應定期對主要生產地的土壤、水源、空氣質量進行檢測,建立檢測檔案;對產地加工銷售三個環節進行定期抽檢。

七、鼓勵品牌農業的發展

應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農場、農產品加工企業等開展“三品一標”認證,積極爭創名牌產品,通過品牌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

八、加大財政補貼力度

第3篇: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1 充分認識加強農產品質檢體系建設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是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技術支撐,是政府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強農產品質檢體系建設,對于確保農產品消費安全、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調節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落實責任目標,加強農產品質檢體系建設項目管理

在各級政府統一領導下,發展改革和農業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加強指導和協調,共同做好項目建設管理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要切實履行審批和監管職責,農業部門要立足職能,切實履行項目組織實施管理工作。項目建設必須按照基本建設管理程序,實行“四制”管理,即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合同制和工程監理制,嚴格按照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組織施工,對工程質量終身負責。

3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

第一,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水平有待提高。現行生產經營體制下,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農業部門難以對每個家庭生產經營進行技術指導和有效監管。第二,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由于人員、經費不足等原因,農產品檢測體系不夠完善。第三,農產品市場準入制有待進一步健全。第四,農藥經營有待進一步規范。農藥經營門店多而雜,經營人員素質較低,缺乏專業知識和法律法規培訓,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4 導致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原因

一是認識問題。重視農產品數量而輕視質量。二是施肥不合理,亂施農藥。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產量,忽視了使用不當對環境污染的同時也造成了農產品硝酸鹽超標。三是環境污染嚴重,采收加工不符合標準。生活垃圾不合理處理及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含對水土和大氣都造成了污染。非法使用防腐劑、保鮮劑、增色劑等。四是質量安全體系不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沒有形成。市場準入制度沒形成,市場監管不力和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夠。

5 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主要措施

5.1 強化宣傳教育,提高農業標準化意識 通過宣傳增強公眾參與農產品安全監督的積極性、主動性,倡導消費者依法維護農產品安全;讓廣大農民按標準規范使用農藥、抗生素、激素、添加劑等物質,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安全。農業生產者要面向市場,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產品競爭能力,樹立和強化農業標準化意識,加強標準意識、科技意識、信息意識、產品包裝意識、品牌效應意識等先進理念。

5.2 強化對食品源頭污染的治理 首先,要從源頭上控制,從根本上治理,建設好安全優質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從根本上杜絕有毒有害物質對農產品的污染。其次,推進和完善農產品質量認證認定制度,為市場準入提供“通行證”,變流通入口為關口。目前在農產品質量認證上,主要有無公害農產品認定、綠色食品認證和有機食品認證。再次,規范農藥、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的管理和使用,限制、禁止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對明令禁用、限用的投入品加強監管和抽查,對違規者予以處罰。

5.3 轉變農業科研重點,建立高效的食物安全預警系統 農業科研重點應更注重農產品質量安全,以保障人身健康。要鼓勵采用有益于環境和食物安全性的生產技術,阻止有害物質進入人類食物鏈。應加強環保型技術的研究,促進生產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建立高效的食物安全預警系統。通過預警系統的建立,禁止有害化學物質的濫用。重點要通過對農業自然災害的預測預報,食物環境質量監測,特別要重視對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及農業環境污染狀況的監測。

5.4 完善農業標準化機構,加強對農產品質量的監管 完善相應的機構,并在經費投入上予以大力支持,使各級農業標準化機構都能夠迅速地配齊人員、配齊設備,保證農業標準化工作穩步推進。尤其要注意發揮農業質量監測部門的職能,提高農產品中農殘、獸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監督和管理,推行GMP生產控制等模式,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提高,確保食品的食用安全。要將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是立法的核心,這樣才有法可依。要建立和健全農產品安全管理的專門機構,促進管理的規范化和長期化。只有通過長期規范化的管理遏制農產品安全問題惡化的勢頭,才能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

5.5 加強領導,建立農業標準化責任制 在我國,只要領導重視,事情辦起來就順暢多了。要使領導重視,必須建立相應的責任制。為此,應推行農業標準化責任制,通過建立健全農業標準化考核指標體系,對農業標準化各個環節進行全面考核。同時有必要自上而下地成立由領導和有關農業專家組成的領導機構,既負責督促制定農業標準,又督促農業標準實施計劃的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第4篇: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農戶;農產品;質量安全;江蘇

中圖分類號:F322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3.11.014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對食品的質量安全愈加關注。但是,近年來,國際上先后出現了口蹄疫、瘋牛病、O-157病原菌中毒等事件,國內也陸續曝光了瘦肉精、農藥殘留、三聚氰胺奶粉、蘇丹紅、拋光大米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國內外食品安全問題事件的頻頻發生,不僅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生命健康狀況,也引發了人們對食品質量問題的擔憂和對食品安全信心的喪失。

基于分散和小規模的農產品生產模式,如何確保“從田頭到餐桌”整個流通系統中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將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實踐經驗表明,從源頭上提供高質安全的農產品將顯著影響到終端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也就是說,農戶的生產行為將對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產生顯著影響。那么,哪些因素會影響農戶提供高品質安全農產品的行為呢?筆者通過對江蘇省多個城市葡萄種植農戶的實地調查,運用Stata軟件對影響農戶提供高品質安全農產品(指按照無公害食品或者是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質量標準來生產的農產品)的關鍵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為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與實踐建議。

1 文獻回顧

國外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研究起步比較早,相應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系統。如美國經濟學家David等人[1](1996)通過研究消費者對普通農產品消費需求和安全農產品消費需求之間的關系,闡述了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以及人們愿意為食品安全所付出的費用問題。Holleran等人[2](1999)對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交易費用以及產生的個人激勵進行了探討。而Klein等人[3](1981)通過提出質量保證和價格模型,深入分析了市場力量在保證契約自我實施中的作用,并討論了在沒有政府執行機制的情況下,企業向消費者提供質量不低于契約要求的產品的條件。Grossman[4](1981)研究了企業信譽機制的形成與食品安全的關系,論證了真實、準確信息的重要性。此外,Buzby和Frenzen (1999),Henson和Hook (2001),Goodwin和Shiptsova (2002)等人對安全農產品供給動機、質量安全管理規制對生產者成本的影響以及生產者對質量安全管理規制的反應等進行了研究[5-7]。

國內學術界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研究隨著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頻發也越來越深入。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不僅僅是生物學、衛生檢疫學方面的問題,更是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所面臨的難題。研究表明,信息不對稱、機會主義傾向、交易成本等是引起食品質量安全的主要原因[8-9]。其中,信息不對稱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在管理層面上的根源所在,因為信息不對稱會導致農產品優質優價機制的難以形成和農產品生產者的機會主義行為傾向[10-11]。不同交易模式的交易成本也是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胡定寰等[12]從交易成本的角度,比較了不同農產品交易模式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并在對山東省萊西市和棲霞市蘋果種植農戶調查的基礎上,指出農戶是否參與合同生產模式、蘋果種植面積、蘋果種植成本以及戶主受教育程度對農戶生產安全農產品有明顯影響。孫慶珍通過對農戶的實證調查,也得出農戶生產的產業化程度、受教育水平、種植成本以及種植規模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影響顯著[13]。譚晶榮和楊文慧對浙江省個體農戶的分析表明,觀念、經濟、生產技術因子和環境等因素是影響農產品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14]。此外,有研究表明,農藥也是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15]。

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研究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控制作用成為研究熱點。研究表明,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具有積極意義[16]。由于合作經濟組織內部成員間相互監督的機制能使信息不對稱問題得到有效緩解[17],以及合作社具有橫向整合分散的農戶、降低質量監督和違約追究成本、方便農戶以較低成本和快捷方式與市場對接等功能,因此成為解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困境的重要出路[18]。

2 研究數據與方法

2.1 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自2012年3月份對江蘇省南京、鎮江、淮安等多地葡萄種植農戶的實地調研。本次調查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由調查人員在選定的城市(南京、鎮江、淮安、揚州)隨機抽取一個縣的部分農戶進行訪問,調研共獲得有效問卷396份。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農戶的個人特征(性別、年齡、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口數等)、葡萄種植情況(種植規模、種植年限、平均種植成本、平均收益、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等)、農戶收入結構以及是否參加合作社等相關信息。

2.2 調查數據的描述性統計

調查數據的基本情況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調查農戶的平均年齡為51歲,近65%的農戶年齡在40~60歲之間。農戶平均種植葡萄年限為14年,平均種植規模為0.87 hm2,其中近一半農戶種植規模在0.67 hm2以下,生產規模普遍較小。葡萄種植農戶的平均生產成本為29 685元·hm-2,葡萄銷售收入大多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平均占比是家庭總收入的68%左右。

同時,調查數據表明,葡萄種植農戶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農戶的教育程度為小學,僅有不到5%的農戶具有大學及以上教育水平。葡萄銷售渠道主要有三種,59%的農戶主要把葡萄賣給私人商販,近49%的農戶選擇自己零售的方式,只有23%的農戶通過葡萄專業合作社銷售葡萄,雖然調查中有近50%左右的農戶是葡萄專業合作社的成員。

調查中,達到質量安全農產品標準的農戶共有236家,占全部調查農戶的60%左右。在達到質量安全農產品標準的農戶中,按照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標準來生產的農戶有48家,按照無公害標準生產的農戶有188家。在提供安全農產品的236家農戶中,已經參加葡萄專業合作社的有149家,占全部達到安全標準農戶的63%。而參加專業合作社的農戶中,提供安全農產品的比例高達76%。

2.3 分析模型的選擇

農戶是否提供安全農產品是一個二元選擇變量,所以我們選用Binary Logit估計方程。Logit模型是一種分類選擇模型,采用的是邏輯概率分布函數,模型可表述為:

Pi=F(Zi)=F(α+βXi)==(1)

式中,e為自然對數的底,Pi為對于給定的Xi個體做出某種選擇的概率。

在本研究中,我們定義農戶生產安全農產品取值為1,反之,農戶如果生產常規農產品,取值為0。影響農戶提供安全農產品的因素有:農戶年齡、受教育水平、葡萄種植年限、種植規模、葡萄種植成本、葡萄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是否參加了葡萄專業合作社、銷售渠道等。

3 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實證模型分析

使用Stata軟件(版本10.0)對農戶提供安全農產品的影響因素進行了二元邏輯回歸(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分析結果如表2示。

從表2我們可以發現,農戶提供安全農產品(葡萄)的行為受多個因素的影響,尤其是葡萄種植成本、葡萄收入占比以及是否參加葡萄合作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顯著。這個研究結果與胡定寰等(2006)、孫慶珍(2008)、徐翔等(2009)的研究發現是一致的。

農戶的種植成本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顯著影響。一方面,農戶進行優質、安全的農產品生產時,需要購買價格相對較高的高效低毒的投入品,因此從事安全農產品生產的直接投入品成本較高。另一方面,由于生產安全農產品除了需要支付高于常規農產品的生產成本、流通成本以外,還需要承擔與生產安全農產品相關的監督成本和信息技術成本,進而使安全農產品的總體成本要高于常規農產品。此外,有關安全農產品生產的知識和技能需要通過培訓或學習獲得,也間接地增加了農戶提供優質、安全農產品的成本。

農產品銷售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越大,農戶就越傾向于提供高質量的安全農產品。一般來說,家庭農業收入占比重較大的農戶大多屬于專業種植農戶,農產品收入是其家庭的主要收入。出于保障家庭收入穩定性的考慮,此類農戶更愿意從事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此外,此類專業種植農戶對于與自己所生產的農產品有關的各方面信息的了解渠道要遠遠優于其他農戶,也使他們有能力從市場上得到更多有關安全農產品生產的信息和技術以及更加迅速、準確地掌握安全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信息。這些優勢都使農產品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重較大的專業種植農戶更加有動機和有能力從事優質、安全農產品生產。

農戶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其提供安全農產品也有顯著的影響。參加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其生產高質安全農產品的可能性更高。農民專業合作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源自合作社行為的聲譽取向的需求。合作社農產品的供給是一種長期的博弈過程,在長期博弈過程中,人們傾向于放棄機會主義行為,犧牲短期利益以便贏得長期的經濟利益。農民合作社作為一類企業組織,要想持續盈利就必須著眼長期利益,樹立良好的品牌和聲譽,而良好的品牌和聲譽是建立在提供安全農產品的基礎上的。因此,基于市場的需求,合作社會采取多種措施對農戶的生產行為進行監督和規制,以保證優質、安全的農產品供應。

4 結論和建議

筆者通過對江蘇省部分地區葡萄專業農戶的實地調查,分析了影響農戶提供高質安全農產品的關鍵因素。結果表明,家庭農業收入占比重越大的農戶家庭,越傾向于生產優質、安全農產品。事實上,農產品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越大,表明該家庭對于農產品的依賴程度和專業化程度越高。實踐經驗也表明,此類專業種植農戶會更愿意采用生產安全農產品的新技術、新品種,如安全系數更高的化肥、農藥等。因此,政府應該鼓勵這種專業種植農戶的發展,一方面,通過引導土地流轉為此類專業種植農戶擴大經營規模,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供機會,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專業種植農戶的帶動效應,通過他們來實現新技術、新品種的宣傳和推廣。

農產品的生產成本投入與其質量安全水平呈正相關關系。相對于常規農產品而言,提供安全農產品是需要額外成本的,而這額外的成本必須要得到有效的補償,才能保持農戶持續提供安全農產品的積極性。補償提供安全農產品的額外成本,除了靠市場的價格機制以外,還需要政府發揮關鍵性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補貼政策對農戶提供安全農產品的成本進行部分補償,比如政府可以對安全農產品的認證和監測費用、特定商標的使用等進行現金補貼以及給予市場信譽好、產品質量安全有保證的企業或農戶現金獎勵或補貼。除了現金補貼方式外,政府還可以通過稅收減免、低息貸款等方式,降低提供安全農產品的成本,鼓勵農戶進行安全農產品的生產。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強市場監管,確保農產品優質優價的價格機制的形成,防止檸檬市場的出現。政府要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監測,推廣農產品質量認證體系,規范質量安全標志使用,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信息外顯化,便于消費者對安全農產品的識別。

農戶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助于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政府應該鼓勵和扶持農民合作組織的建立和發展。政府要充分認識和發揮農民合作組織在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中的組織和制度優勢。要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農產品的標準化和規模化經營,使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屏障。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政策的支持,通過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質量監測制度,全程監控合作社成員的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此外,農民專業合作社還應該組織農戶進行安全農產品生產技術培訓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教育,從源頭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Variyam J N, James B, David S. Modeling nutrition knowledge,attitudes, and diet-disease awareness: The case of dietary fibre [J]. Statistics in Medicine, 1996,15(1): 23-35.

[2] Holleran E B, Maury E, Zaibet L. Private incentives for adopting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ce[J]. Food Policy, 1999,24(6): 669-683.

[3] Klein B, Leffler K. The role of market forces in assuring contractu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89(4):615-641.

[4] Grossman S J. The informational role of warranties and private disclosure about product quality[J]. J Law Econ, 1981,24(3): 461-483.

[5] Buzby J C, Frenzen P D. Food safety and product liability [J]. Food Policy, 1999,24(6): 637-651.

[6] Henson S, Hook N H. Private sector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Public regulation and the role of private controls[J]. The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2001,4(1):7-17.

[7] Goodwin H L, Shiptsova R. Changes in market equilibria resulting from food safety regulation in the meat and poultry industries[J]. The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2002,5(1):61-85.

[8] 周德翼,楊海娟.食物質量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與政府監管機制[J].中國農村經濟,2002(6):29-32.

[9] 周應恒,霍麗玥.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經濟學思考[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3(3):91-95.

[10] 王云霞,曹建民.基于經濟視角的我國農產品安全生產研究綜述[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2):7171-7172,7244.

[11] 范毅,薛興利.試論信息不對稱條件下我國農產品的質量控制[J].農業質量標準,2004(1):26-28.

[12] 胡定寰,陳志鋼,孫慶珍,等.合同生產模式對農戶收入和食品安全的影響——以山東省蘋果產業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06(11):17-24,41.

[13] 孫慶珍.農戶生產安全農產品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8(1):15-17.

[14] 譚晶榮,楊文慧.影響農產品安全生產的因素分析——以浙江省農村為例[J].北方經濟,2009(5):18-20.

[15] 李燕,胡志鵬.關于農藥使用管理與農產品安全的思考[J].農藥市場信息,2010(5):11-14.

[16] 李廷友.充分發揮合作社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中的主體作用[J].理論探討,2009(2):26-27.

第5篇: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1優化農產品安全監管體系

縣級農業主管部門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責任,下屬的二級機構在各自職責范圍內承擔相應的監管工作。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主要從事常規農作物產品檢測,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負責動物疫病監測、動物產品檢測,縣種子管理站負責農作物種子檢疫檢測,縣植保植檢站負責農業植物檢疫、病蟲檢測。就目前的現狀看,農產品檢疫檢測人員分散,檢測設備建設維護成本高,檢測設備利用率低。可以考慮將相關機構具備檢測的職能合并,成立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驗檢測中心,擴大檢測范圍,充實技術人員,統一開展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進一步明確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檢測室職責范圍,創新機制,做到檢測有人員、檢測有經費、檢測有手段、檢測有重點。

2提升檢驗監測能力

農產品檢驗檢測是對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全程質量管理的重要技術保障,是防止有害農產品進入市場的有效措施。落實監測抽查制度,做到例行監測與突擊抽檢相結合,形成防范管控高壓態勢。建立本地生產企業分布,生產經營情況檔案,不斷擴大監測的品種和范圍,逐步做到監測全覆蓋。落實檢測機構、檢測人員崗位責任制,在檢測上實施責任追究制,提高檢測人員樹立責任意識。政府財政每年要預算農產品監管專項經費,改善檢測條件,增強檢測手段,提高檢測質量、效率和服務水平。建立信息暢通渠道,定期公布檢測結果,讓群眾知曉市場農產品的質量情況,引導群眾放心消費。加快建設農產品信息化平臺,實行產地自檢、產品抽檢直傳直報。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突出事件應急預案和風險監測方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3提高農業規模化生產水平

首先必須堅持綠色生產理念,加快制訂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規范,加大質量控制技術的推廣力度,推進標準化生產。二要加強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三要加大改造農業基礎設施,繼續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土地確權頒證,鼓勵和扶持農業規模化生產,建立“企業+基地+農戶”的緊密型農業生產模式,以“三品一標”農產品為主導,大力開展綠色原料基地建設,提升農產品品質和品牌,實現生產有標準、管理有規范、質量可控制。

4推行產地準出和追溯管理

加強產地準出管理,建立農產品產地安全證明制度。開展產地認定、產品認證,生產自查、委托檢驗等措施,把好產地準出質量安全關,做好與市場準入的有效銜接,實現農產品合格上市和順暢流通。制定和完善質量追溯管理制度,實現農產品生產、收購、貯藏、運輸全環節可追溯。推進規范包裝標識管理,督促農產品生產企業對農產品進行分級包裝,充分發揮包裝在農產品貯藏保鮮、防止污染和品牌創立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加強對重金屬、廢水、廢氣、固體廢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監管。對存在風險隱患的農產品實施跟蹤監測,努力提高風險預警能力。

5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責任主體,凡從事農產品生產、經營的,無論企業或個人都必須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承擔責任;凡發生農產品安全事故的,或經有關機構檢測達不到質量標準的,都要承擔相應責任。加強對企業負責人、生產管理者的法律法規、科技知識的宣傳培訓,使他們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自律意識。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紅榜”、“黑名單”制度,定期公布“紅榜”企業、“黑名單”企業,接受社會監督。鼓勵企業創建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等品牌,實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生產出更多符合人們要求的農產品。實行項目淘汰制,對企業出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兩年內不安排農業扶持項目。嚴格執法,整治突出問題,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及時消除各類風險隱患,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糧”“放心菜”“放心肉”。

6嚴格農業投入品監管

第6篇: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基本情況;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然而不止一次的在新聞報道里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問題所造成的悲劇,一個國家如果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條件的安全該如何立足。這幾年來家鄉縣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農業的方針,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為指南,把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三大環節作為重點,同時還注重強化農業生產投入品源治理,當然,在這過程中始終加強農產品質量檢管。

1基本情況

1.1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情況

就根據目前來說,中山市農產品市場體系還比較小,只有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以及經營農產品銷售的大型超市場,都不夠完善。1)農產品批發市場:崇陽瓜果蔬果批發市場是我縣唯一的一個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因此相比于其他的農產品市場體系來說,面積要廣一些,相對位置也比較優越,所以年交易量和年交易額都遠超其他農產品市場。2)農貿市場:中山市縣城目前擁有北門市場,東門市場和西門市場,分別位于西門、北門和東門,主要進行零售,兼營蔬果、瓜果、肉類等,主要是銷售給縣城廣大市民。3)超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目前我市縣城有喜臨門、家家福、萬家樂三個大型綜合超市,里面都有蔬菜、肉類、瓜果和蛋類等農產品賣,這就基本能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但是目前這三家超市都沒有設立農產品安全檢驗檢測點。

1.2農產品“三品一標”的認證情況

近幾年間,政府部門注重對生產優質無公害農產品的宣傳教育,各種媒體或是報紙宣傳等形式也在這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加深人們對生產優質無公害農產品的好處。漸漸地,人們開始申報無公害農產品,還對健康綠色的農產品樹立一個品牌。截止目前,縣城已經有政府審核認定的食物個無公害生產基地,家鄉縣城的無公害生產基地已經成為其他縣的模范。

2現存的問題

1)政府對農產品的重視不夠。現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主要面臨兩個困難,第一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人員比較少,這是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工作量是非常之大。結果顯而易見,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不能夠實現全面監管。第二是工作人員的工資比較低,在這方面辦公經費也少,再加上農村的交通不太方便和農村現有儀器設備和技術力量的落后,在根本上就無法滿足農產品質檢工作的需要。2)管理人員水平低下。有時候在利益的驅使下或者是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原因,農貿市場管理人員和農產品經營商販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不夠深刻,這就會加大在農檢中心抽查檢測的過程中的難度。3)建設不完善。大型超市不大注重對檢測點的建設,當然,這也可能是由于超市資金比較缺乏。這種潛在的危害表現在審批程序繁多,建設速度過慢,而超市為了定時提供農產品,有時候的自檢工作就會省略。再加上供應商也不是會對每一件貨物進行檢測,在這雙重漏洞中,就會出現不合格的農產品。4)日常抽檢難度大。在近期內物價統一上漲,所以農產品價格也上漲了一定幅度,再加上縣農檢中心可供使用的錢也比較少,這就造成了抽檢付費難以維持,對日常抽檢工作產生很大影響。5)設施不足,交通復雜。在縣城里走訪后發現水果店、賣菜店數量較多,大多商戶還有自己經營的路邊攤,大大小小幾十個攤位。但是由于縣城比較大,農產品售賣的這條路段比較復雜,交通設施還不夠健全,為實際的監管工作帶來了諸多的不便之處,使得農產品質量安全難以保證。6)使用農業投入品。個別農戶在生產過程中由于以前的習慣問題或者是按照以前的傳統。焚燒桔桿作為肥料,使用大量超標化肥殺蟲劑等,這些農業投入品會造成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量嚴重超過國家標準,對人體有非常大的危害。

3對策與建議

1)利用“農產品質量各種專項”整治活動,推動執法監管工作。在推動農產品質量的活動中,要法律制度兩把抓。一方面是看上各種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使《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未見的相關農產品制度深入人心并且化為實際行動。同時要建立依法監管的有效制度,依靠制度來推動農產品品質安全執法監管工作。在另方面來說,要加強加大宣傳農產品安全生產的力度,促使人們形成科學消費觀,這樣就有利于形成安全生產、放心安全消費的良好社會氛圍。2)加強宣傳教育。文化對人有著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影響。因此,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意識,政府何以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宣傳平臺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的宣傳。比如在電視上可以開立一個節目,講解《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的農產品方面的法律知識,使這些法律知識家喻戶曉,這樣既可以保證消費者的權利,也有利于制止相關的不合法的農產品生產。3)加大資金投入。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資金的支持所以要想搞好基層檢測點建設,就必須要有雄厚的資金,因為目前我縣政府資金不夠,所以要積極的尋求國家及社會資金的支持,或者與企業合作,這樣既能取得企業資金的支持又能保證企業生產的農產品都能合格。而對于已經建好的檢測點來說,特別是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檢測點,管理人員要深刻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在人力、財力或者物力缺乏的情況下,要積極地尋求幫助,不能耽誤日常檢測管理。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針對縣城質檢中心現有條件比較簡陋的情況,要尋求政府支持,讓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這樣就能保證家鄉縣城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監管工作活動的正常運行。而且在針對實際操作情況下產生的困難,縣政府要適當的增加人員來協調工作,完善各種裝備。同時要加大資金的投入,促使農產品質檢體系的建設落到實處,使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能夠貫徹實施。滿足廣大市民對安全綠色的瓜果蔬菜的需求。

4結語

第7篇: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臺州;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0月25日

一、引言

2016年臺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頻頻曝光,如李朝林、李明在城東街道西岙嘴村、紫皋村等租住多處出租房從事勾兌生產假冒偽劣食用油,涉案金額500余萬元;方炳生在溫嶺市新河鎮山園村自己租來的田地上,對其種植的廣州菜心非法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甲基異柳磷農藥,后將該批蔬菜銷售到臺州市三和超市等地。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管為重”,構建臺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不僅可以確保農產品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而且可以有效防范和追溯農產品在生產銷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切實提高臺州市農產品質量的核心競爭力,為全市生產、消費和監管者提供可追溯的監督平臺,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臺州市是浙江省糧食主產區之一,蔬菜產業化經營水平居浙江省前列。其中,沿海西蘭花產業帶是全國最大的西蘭花生產出口基地,黃巖是全國最大的設施茭白生產基地;是我國著名的果品基地,黃巖蜜橘、臨海無核蜜橘、玉環文旦、仙居楊梅、溫嶺高橙、路橋枇杷等久負盛名。臺州市已經啟動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已有4個縣(市、區)完成追溯示范縣建設。

二、臺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臺州市部分連鎖超市、農貿市場、農產品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農戶等開展交流和調研工作,對一些問題進行深入訪談后發現,臺州市要構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一)存在多頭監管和質量安全監測問題。臺州市林業局、衛生局、物價局、糧食局、海洋漁業局、質監局、農業局等七大職能部門擁有對市農產品監管的權利,各職能部門之間存在監管職能重疊交叉、職責模糊等問題。同時,臺州市各區縣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設置過多,部分儀器設備重復購置,造成檢測資源的浪費。因經費劃撥渠道不同,各檢測部門利益分配不均勻,導致部分檢測機構沒人監管以及檢測力度減小。由于檢測機構定位差別巨大,有部分機構注重名譽,缺少相應職能,同時也缺少相應的監管。各檢測部門之間缺少溝通,各自為政,往往在聯合執法時暴露出很多問題,導致執法效率低下。

(二)農業從業人員兩極分化問題。臺州市一線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普遍存在年齡偏大(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文化層次不高的問題。他們雖然善于農業種植,但是計算機基礎薄弱,往往無法獨立完成對電腦的操作及手機信息的錄入。部分合作社農業生產從業人員年齡偏輕,精通計算機和手機等的操作,但缺乏農業生產經驗,對農藥、農耕具等不熟,使實際生產信息跟計算機錄入信息不符,從而導致追溯系統信息不全或不符。

(三)各類追溯系統建設相對獨立,數據源比較分散,實際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通過調查,目前臺州市有以下農產品安全追溯系統和農產品追溯系統建設項目:(1)浙江省由農業廳牽頭成立浙江省農產品追溯系統網站對全省農產品安全進行監控和查詢;(2)三門縣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為打造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示范縣而建立;(3)黃巖區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設項目;(4)天臺縣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設項目;(5)仙居縣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設項目。

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和建設項目相對比較獨立,沒有使用和共享同一數據庫資源,有各自獨立的數據源。同時,已建立的農產品安全追溯系統操作繁瑣,實用性不強。主要表現在追溯代碼需要逐一輸入,在輸入時容易造成錯誤,增長查詢時間,導致查詢效率不高。數據錄入人員需要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后才能操作,一線錄入人員往往專于種植耕作,對手機電腦操作不擅長,容易造成輸入錯誤問題。

三、建議

(一)成立臺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項目組。由臺州市政府牽頭專門組建臺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項目組,整合各相關部門精英力量,推進從臺州市到各鄉鎮以及村莊的農產品監管體制建設,可有效避免多頭管理。同時,建立健全誰分管誰負責的體制,具體責任落實到人,可有效避免利益鏈的產生,杜絕腐敗滋生。開發建立線上查詢系統,包括電腦客戶端和手機客戶端兩個端口,以便農戶和消費者在其客戶端輸入和查詢相關信息。并建立查詢反饋系統,以便農戶和消費者都有更好的用戶體驗。

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力度,有效整合各區縣閑置檢測設備,在每個區縣下設置專門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可供其他部門共同使用,出具統一格式的檢測報告,可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網站和手機平臺查詢。

(二)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培訓力度和支持力度。臺州市政府應當增加對縣、鄉、村農戶電腦操作和手機操作培訓的財政支出,每年組織多次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培訓講座,讓農戶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臺州市政府應出臺地方性獎勵政策來調動農戶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積極性,鼓勵農戶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中添加農產品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名稱和使用量,為日后更加精確的農產品檢測提供相關依據。

同時,政府應當加大對年輕農戶的技術培訓力度,促使其在耕作過程中正確使用農藥和化肥,并鼓勵農戶使用綠色種植技術,盡量避免使用農藥來防治病蟲害。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測和監管力度,建立一支專業性較強、精通法律政策的監管隊伍。最后,通過政府工作平臺和各類農業網站相關農產品的資料信息,建立透明公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便于農戶和消費者了解相關農產品的詳細資料。

(三)簡化編碼輸入方式,使用同一信息平臺,便于消費者參與監督。臺州市政府統一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門戶網站(B2B或B2C),開放更多的端口給各區縣、鄉鎮、村、街道以及各類農業合作社,增加農產品相關信息數據源的獲取途徑。同時,向相關部門開放后臺數據,便于及時監管。優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界面,盡量簡化手工輸入,采用二維碼或者漢信碼輸入查詢,提高農產品的查詢效率,使臺州市百姓隨時隨地用上放心農產品。同時,建立后臺數據查錯獎勵機制,增強平臺數據的準確度。

通過調查發現,中國農港城是臺州市目前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綜合性最強、覆蓋面最廣的現代農業城市綜合體。市政府應以農港城為突破口,加大扶植力度,規定凡進出農港城的產品必須在市政府指定的平臺可以查詢到。同時,加強農港城的監管力度,規范經營。若發現城內銷售的產品在追溯平臺中查不到,監管部門應對銷售該產品的商戶加大懲罰力度,迫使其銷售的產品在追溯平臺中可查。最后,在增強農產品生產銷售質量安全的同時也要增加消費者的安全防范意識,建立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舉報制度,使消費者真正融入到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當中,促進臺州市菜籃子放心工程的建設。

主要參考文獻:

[1]McEntire J C.Pilot projects for improving product tracing along the food supply system [J].Institute of the Food Technologists,2012.8.

[2]Kondo,Naoshi.Automation on fruit and vegetable grading system and food traceability[J].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21.3.

[3]陳劍,劉守坎,何玲玲,項玉英.臺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與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31.

[4]阮建女,包宏進.應急處置訴求下的臺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創新研究[J].農業經濟,2014.8.

[5]李先雄.淺述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5.6.

[6]南青卓瑪.合作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甘肅農業,2016.14.

[7]李海平.基于物聯網的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研究[J].電子商務,2016.8.

[8]張滿林.零售環節蔬菜安全監管機制創新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17.

[9]郭娜.以超市為零售終端的生鮮蔬菜流通渠道效率[J].中國流通經濟,2013.1.

第8篇: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一、積極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

一是利用春季的消費旺季,在××、××、××批發市場等5處人口密集區,大張旗鼓地開展了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宣傳周活動。現場接受群眾咨詢11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5萬多份。特別是本次活動經新聞媒體報道后,引起了市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普遍關注。

其次是為了使以后的宣傳工作更貼近群眾貼近實際,富有成效,利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采取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了對消費者農產品質量安全認知度和關注度的調查。

二、強化無公害和綠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和基地的認定,不斷提高農產品安全生產的水平。

1、加強技術培訓和推廣。20__年春季,配合市農業局在全市集中開展了兩次蔬菜無公害生產技術及相關知識的培訓,共計培訓技術骨干350人。同時為搞好培訓,組織有關技術人員編寫了10萬余字的《××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教材》。另外結合農產品的認證,大力開展了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技術的推廣,積極向農民群眾普及宣傳農藥、化肥等投入品的安全使用知識,指導農民科學用藥、合理施肥。

2、加快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步伐。20__年無公害產地認定15個,產品認證10個,認定面積10萬畝,綠色食品認證10個。截止目前,全市經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有45個,產品20個,總面積達29萬畝;綠色食品企業35家,產品80個,面積達83萬畝。其中××蔬菜基地已獲得省級標準化示范區稱號。

三、加大檢查監督管理力度,確保農產品安全生產和消費放心。

1、加強對市場監督管理,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消費市場。

密切與市農業局放心菜辦公室配合,在加強主要批發市場每天例行抽樣檢測的同時,強化了對重要季節從生產到零售各個環節的全面監督管理,一是在春節前,結合全市放心食品大檢查活動,對市區、批發市場、超市的農產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檢查,二是于“5.1”國際勞動節前,以農藥殘留為重點,對全市的10個無公害生產基地、三大蔬菜批發市場、多家超市的42個主要蔬菜品種進行了全面地抽檢。截止6月底,共抽檢樣品16110個,抽檢合格率達到94.52。共查出嚴重超標樣品7個,對嚴重超標樣品單位及時發出了整改通知。

2、加強認證基地的管理,確保基地規范生產

一是按照無公害生產標準要求,制定下發了8項“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管理制度”,要求基地嚴格按照管理制度,規范生產與管理行為。二是加強對認證基地的管理。在加強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推廣的同時,定期對基地生產進行監督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情節嚴重的上報認證職能部門,取消其認證資格。

3、加強認證產品的監督管理,確保認證產品的質量和信譽。

春節前,會同工商部門對全市食品批發市場和超市無公害、綠色食品的用標情況,開展了一次大檢查,對查出的5種有問題產品,由工商部門依法采取了撤柜、沒收違規標識和罰款處理。另外還對10家綠色食品企業30個產品進行了年度檢查,對少數企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現場進行了指正,對1家企業發出了整改通知。

四、認 真開展“農產品市場準入”的各項準備工作。

一是在對××市和全國部分大城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進行考察、學習了解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起草了《××市農產品市場準入實施方案》,該稿經兩上兩下,廣泛征求意見,認證討論修改,已上報市政府待發。

其次是在加快無公害為主的農產品基地認證步伐的同時,通過廣泛的調查、研究、論證,初步完成了全面開展檢測工作所需的125臺主要儀器設備的選型,并收集食品檢測標準300余份,目前正在對化驗室裝修方案進行考察論證。

另外為進一步全面加強監管工作,找準工作的切入點,我們組織技術人員對全市農產品生產安全現狀和生產標準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五、狠抓隊伍建設,努力塑造一支適應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需要的管理隊伍

1、抓思想,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

在全中心深入開展了搞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討論教育活動,以增強大家責任感,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抓學習,努力提高執業水平。

面對新工作、新任務的要求,全面加強了職工隊伍的學習培訓工作,制定了全年學習培訓計劃,并確定每周五為學習日,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大家開展政治理論和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同時還先后6次組織有關人員外出參加各種學習培訓。

3.抓制度建設,規范工作行為,樹立良好的執業形象。

從強化內部管理入手,根據單位實際,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50個,對各種工作行為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并堅持做到在日常管理中,嚴格照章辦事,不憑感情用事。文秘站網

4.積極開展“創佳評差”和創衛競賽活動。

在全中心組織開展了以創建文明單位為目標,創建文明科室、爭做文明職工為主要內容的競賽活動,并把創衛工作作為“創佳評差”考核的一項主要內容來抓。

通過上述業務活動的開展,使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市農產品農藥殘留合格率基本達到農業部和市政府提出的逐步達到95的目標要求。根據農業部近年來的例行監測結果,我市農藥殘留合格率在逐年提高,其中:20__年為71.67,20__年為88.92,20__年為94.58。20__年前四次為95.58,在全國37個城市的排位,20__年為×位,20__年為×位,20__年前四次例行監測平均為×位,比第20__年例行監測上升為了×位。

第9篇: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農產品;預警指標;體系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首要屏障和基礎。近年爆發的諸多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暴露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防范預警預報工作的不足。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是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的關鍵。

1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1.1總體設計原則

在建立科學合理的預警指標體系時,應該重點考慮總體設計指標數量適度,質量精準,能在有限指標數量條件下,最有效客觀地反映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的真實性和目的性。1.1.1相對精簡性原則在保證預警有效性前提下,使指標體系盡可能精簡,體系內各個指標要求相對獨立,目的是提高指標體系的分析效果。由于可供選取的指標較多,而且有時彼此之間相關,這時應避免同一效果警素重復,并且通過權重排序法來精簡或篩選。1.1.2相對完整性原則在保證預警效率的前提下,指標體系的覆蓋范圍要能夠全面系統反映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真實運行狀況,保證分析結果符合實際。完整性的相對性是指指標體系中的各個指標要隨著農產品的發展而做出相應調整,保證其真實性。

1.2指標的選取原則

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體系是由一系列單個指標構成的,是整個體系的基礎要素。在選取時要遵循下列原則。|1.2.1科學性要求所選指標有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能真實反映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本質,具有明確的預警意義或價值,保證理論與實踐的一致性。1.2.2系統性要求考慮指標體系整體與單個指標之間的關系。由于各個指標之間相互聯系且相互制約,因此,要從系統整體出發挑選最合適的評價指標,而且要保證各個指標之間界限明確,避免相關。1.2.3代表性要求考慮指標的選取必須具有一般性,屬于一般風險,在基本預警指標體系框架下,對于不同地域環境或產品種類要依據指標的權重進行調整,以獲得特殊性的預警評價結果。1.2.4可得性要求所考慮的指標必須有一定度量方式,對于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的重要指標要盡可能使用虛擬變量方式來表示其狀態變化,以便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準確評價并進行及時預警。

2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

2.1預警指標體系的層次

2.1.1目標層表1中目標層顯示的是國家或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總體警情現狀,反映了特定時期預警安全狀況與發展趨勢。2.1.2系統層系統層是根據目標層而設計的子系統。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狀況,基于道德風險視角和質量安全角度出發,將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因子分為農業發展水平、監督管理水平、生產地點環境、生產者的技術及管理水平、農業投入品安全水平和產地貯藏保鮮水平六大類,每大類中指標表現的風險都具有特定的狀態和特征。2.1.3指標層指標層是由表征系統層的主要要素構成,能通過檢測獲得信息或數據。各個指標的綜合作用可以反映系統層指標的整體變化狀況,具有一定的可測性、可得性和可比性。

2.2指標說明

2.2.1農業發展水平道德風險農業發展水平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息息相關,農業發展水平越高,農產品安全保障機制越健全越完善,使農產品質量安全道德風險越低。通過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實踐調研和理論分析表明,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密切相關的農業發展水平的主要要素包括:農業技術支撐水平、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農業技術支撐水平。農業技術水平是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最根本因素,主要包括農業研發、新技術推廣、科技示范水平和信息化建設等。經過權威部門調查研究證實:科技投資增長對農業生產增長貢獻最大。如果在技術支撐水平方面存在道德風險,會直接影響農業的穩定和發展。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農業生產者的收入,直接影響農業的投入和科技創新與發展,而且農業總產值在GDP中所占比例是衡量農業整體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農業經濟發展中道德風險較小,有利于農業的穩定發展與農產品質量安全道德風險降低。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在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大而強的企業,是帶動農業產業化的重要力量。也就是說,農戶與大而強的企業合作,可以有效降低市場銷售風險,降低結構調整的盲目性,在合作時如果存在單方的道德風險,會對農業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如果大而強的企業數量越多說明農業產業化水平越強。2.2.2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道德風險。監管人員專業水平。監管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能力直接決定監管的效率與質量高低,如果監管人員在工作中從事道德風險活動會直接影響到監管質量,進而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資金投入水平。監管活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就必然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這里不僅要求資金數量更要求資金利用的質量。如果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工作人員從事道德風險活動必然直接影響到監管的質量與效率。監管部門聯動協調能力。在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過程中,各個監管部門之間的聯動協調能力直接影響到宏觀整體的監管效果。在監管過程中,如果一方或多方存在道德風險,這將直接影響到整體監管質量。檢驗檢測能力。在農產品真正進入消費市場之前的各個中間環節的檢驗檢測能力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關頭。如果在檢驗檢測過程中,工作人員從事道德風險活動,這將直接降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可靠性。2.2.3產地環境安全道德風險近年來,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排出了大量的工業廢渣進入空氣、土壤和水中,這對農產品產地質量的安全產生很大影響,如果控制的好,農田質量高使生產出的農產品質量也高。因此,我們選取農田土壤質量、農業用水質量和大氣質量狀況這三大指標來反映產地環境狀況。如果在這三大指標監控中存在道德風險活動這也直接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2.2.4農戶的技術與管理水平道德風險農戶是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的直接執行者,農戶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越高,農產品質量的安全性就越高,但是,如果在生產和管理過程中,執行者從事道德風險活動的概率越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性就越低,反之則相反。因此,重點應從農戶的文化程度、技術人員比例和技術水平三個方面來說明。2.2.5農業投入要素安全水平道德風險投入要素的質量直接決定農產品質量,如果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投入要素方面存在道德風險,將導致農產品的不安全,這就要求不同農產品若要保證高質量,必須有嚴格的國家標準,如果存在道德風險,必然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產生直接不良影響。2.2.6產地貯藏水平道德風險農產品的包裝材料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農產品質量的安全性的高低,如果在包裝過程中,包裝者從事道德風險活動,以次充好,這將直接影響到農產品整體質量的安全性高低。貯藏保鮮工藝技術水平高低直接決定農產品保質期的長短。如果在貯藏保鮮工藝技術水平中存在道德風險,這將增大農產品超過保質期變質的概率,這將直接影響到農產品質量安全。

3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指標體系的實現策略

3.1科學確定權重

在構建了多級層級結構的指標體系之后,各層指標之間的隸屬關系就確定了。在判定矩陣某一層中各元素的值時,是相對于上一層元素的相對重要性來賦值的。我們采用德爾菲法(DelphiMethod)專家評分的方法。我們將制定好的專家評分表發給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各個相關部門的權威人士,然后讓專家按照要求進行打分,最后收回評分表并對表中的數據進行整理與處理,確定各個指標的相對重要性,然后根據結果來構造判定矩陣。對于定性指標,一般采取Delphi法,通過構造判斷矩陣來計算權重。對于定量指標,計算出各個指標值之后,采用加權平均法來確定權重。

3.2靜態評價和動態預警

靜態評價,是指通過上述方法計算出評價指標并進行預警。評價值越高說明這一階段農產品質量安全越好,反之則相反。動態預警是指結合專家打分、層次分析和模糊數學等知識對大量歷史數據進行數學建模,利用模型來進行科學、準確預測預警,分析總結存在道德風險的特點及未來發展趨勢,這樣得出的結果更具有說服力。

3.3保持預警指標體系的動態性

應該隨著農業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要及時對各個層的指標要及時進行修改與完善,最終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指標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指標體系的目的是對風險進行預測、分析、控制與管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進行綜合評價,提出合理的預防改進方法,為監管部門決策者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為保障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星聯,錢永忠.我國農產9品質量安全預警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4(2).

[2]張星聯,唐曉純,趙柳,等.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的探索與實踐[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好大好爽快点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1a片| 看Aⅴ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亚洲欧美卡通另类|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 欧美日韩亚洲另类|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男女|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欧美乱大交xxxxx另类|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亚洲免费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明星ai换脸资源在线播放| 国产香蕉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成人免费视频国产| 海角社区hjb09| 女人隐私秘视频黄www免费|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爱情岛讨论坛线路亚洲高品质| 91制片厂天美传媒鲸鱼传媒|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国产一级黄色毛片| 在线观看黄网址| 日韩成年人视频|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影视 |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