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隧道的施工過程范文

隧道的施工過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隧道的施工過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隧道的施工過程

第1篇:隧道的施工過程范文

關鍵詞: 隧道;成本;控制

0  引言

  公路隧道施工管理作為一項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材料、機械設備、混凝土使用等成本的控制,是實現隧道施工的質量和社會效益的保障之一。因此,要從施工方法到施工的各項內容,進行科學的控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減少因成本造成的誤工現象。

1  隧道超欠挖控制的途徑

1.1 施工設計要精確測量放樣  在進行隧道的施工時候,要按照科學的設計進行完善的施工監督,對開挖控制的距離要盡量的減少誤差超挖的誤差。這就需要施工部門配備較高級的測量儀器,在此基礎上實現精確的策略,加強測繪人員的責任心教育,對測量的結果進行及時的反饋等。

1.2 及時反饋測量成果,據此做出相應調整  爆破后的隧道斷面和施工前設計的放樣斷面有一定的差距,工區按照前期的設計數據進行預算超挖的距離,多以在實際的斷面放樣程序上,因此要根據設計的斷面的預定值進行施工控制,全部的超欠都要經過測量組給以準確的數據之后,和施工隊長、施工人員等商定,做好第一手資料之后,上報給工程技術主管和工區主任,便于及時的決策和管理。

1.3 對混凝土每日消耗量的及時反饋  為實現測量數據的校對核準,施工技術部門要加強對噴射、隧道仰拱、隧道填充以及圍巖襯砌等地方的好凝土使用量進行準確嚴格的控制,安排好專門人員檢查每天的混凝土使用情況,并及時的上報施工區主任或者技術主管。

2  隧道施工進度管理措施

2.1 加強開挖工序循環時間和進尺的考核  在提高工程的進度方面,施工區結合前期的施工經驗、本工程的實際施工條件,可以制定科學嚴格的施工人員考核獎懲制度,對隧道施工的各個班組實施現場簽到時間規定,加入出現銜接脫鏈或者耽誤施工的現象,由當事人進行簽認并負所在的責任。嚴格考核施工現場人員的循環交班情況。不準早退、離崗現象的出現。隧道施工的全部時間以及施工的進度要合理的計劃,提高廣大施工人員的積極性。

2.2 提高隧道施工的交通運輸管理  工區要根據施工策劃的方案和隧道施工的整體規劃情況,在每個大的避車洞的地方預留好兩組避車位,并且要把避車洞開挖到適當的高度和寬度等,保證施工車輛的順利調頭,從而更好的解決隧道內施工車輛的錯車以及調頭問題。隧道的出口地方要在施工區內的每個大的避車洞地方設置醒目的警示和限速標志等,提高運輸車輛司機的判斷能力。與此同時,要對施工車輛的駕駛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和考核,按照先出后進的原則,先經過錯車處的工程車輛繼續往前行走,需要錯車的車輛在錯車到處等待錯車,并主動的關閉車的前大燈,讓對面的車輛先行通過。

2.3 增強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  隧道施工用到的通風機械、空壓機械、攪拌機、罐裝車、挖掘機等等產生的費用是隧道施工過程,作為工程機械費用的主體部分,要對機械費用進行合理的控制,從而減少隧道施工的成本。空壓機、通風設備的管理是工區管理的重要內容,開工之后要對空壓機、通風機械等實行嚴格的管理考核,可以根據隧道施工的要求,進行嚴格的控制空壓機和通風設備的開關,落實專人負責制;加強對使用過程的管理和控制,特別是對風水管的安裝,不能出現漏風、漏水的現象。為了實現對控制攪拌站的成本控制,工區可以對每周混凝土使用量等進行全面的準確統計,并在每周的陳本研討會上進行分析和總結,對電的使用不正常的現象進行原因的分析,并給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減少工區的后期施工不必要的浪費,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施工的成本。隧道施工的裝載運輸設備,主要包括挖掘機、裝載車、罐裝車等,工區對挖掘機和裝載機的使用要按照每小時的油耗量進行考核,對罐裝車的考核也可以按照這一方式進行,與此同時,工區的各種設備機械等,嚴禁駕駛操作人員私自使用,對違反者進行嚴肅的處理。

第2篇:隧道的施工過程范文

關鍵詞:隧道;施工;復雜地質;處理措施

0引言

山區隧道施工因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多變極易發生不良地質災害,導致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一系列的施工難題,會不同程度地對隧道穩定性產生威脅,使施工無法滿足設計的要求,滿足實際工程的需要,甚至會影響到隧道的安全施工,尤其是會給跨度大,結構復雜的中長隧道的施工帶來很大難度。因此在不良地質段進行施工時,應充分對地質情況做嚴格的勘察,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依據每一種地質條件的特點,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逐個擊破。

1工程概況

由我司施工的茅臺高速壇廠隧道位于貴州仁懷市,隧道全長2080,高速公路雙幅設計,設計行車速度120km/h。

2地質情況分析

該隧道位貴州仁懷市;途經瓦斯地層帶,巖溶地段,石膏地層帶,松散地層帶,斷層破碎帶以及容易發生滑坡的地段,其地質情況非常復雜,需要結合相關地形,對每一種地質情況的特點進行具體分析,并分別采取相應措施來處理,以保證施工質量。

3施工的要點以及主要內容

3.1 施工要點

1)隧道施工時一定要做好超前地質預報工作,從而為施工提供指導。

2)隧道在遇到特殊地質施工時,不能生搬設計文件,要保持巖變我變的原則,依據實際情況確定出合理施工方案。

3)隧道在遇到溶洞時,遇水采取以堵為輔、以排為主的施工方法。無水地段可采用填堵、跨越、繞行的方法。3.2主要內容

1)確定隧道圍巖的類型,提出與之相匹配的支護方案;

2)對各種地質情況能夠進行準確辨認、以及對其造成危害可能性進行評估,并提出防治對策;

3)根據相應的地質條件,提出與之相匹配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并認真組織施工。

4各種不良地質的處理措施

4.1瓦斯地層

隧道穿越煤層和煤礦開采時的隧道不同,瓦斯隧道一般僅穿過一兩處煤層,特別是陡傾角的煤層穿越厚度只有幾米,連同煤系地層也不過幾十米隧道穿過時,如果洞內瓦斯含量過高,很容易遇火引起爆炸

該隧道局部為低瓦斯隧道,施工過程中應當做好通風、防突、防暴及瓦斯檢測工作,設置消防設施;對瓦斯工區進行鉆爆作業時,采用濕式鉆孔,炮眼封泥不嚴或不足不得進行起爆;該隧道通過便攜式瓦檢儀,以方便在施工時注意做好檢測工作。襯砌采用全封閉結構,選用氣密性混凝土,及時封堵施工縫。同時在灌注過程中,做好加壓封堵工作。

4.2巖溶地段隧道設計

巖溶由于可溶性巖層在受水的化學和機械作用時,產生的各種溝槽、裂隙及空洞,以及由于空洞的頂部塌蓓使地表產生陷穴,洼地等現象和作用。常用的處理溶洞的方法,有“引、堵、越、繞”等,與此同時還要加強襯砌支護。

1)遇到暗河或有水溶洞時,宜排不宜堵。最好是通過各種方法,將水排出洞外。當巖溶水流的位置在隧道頂部或高于隧道頂部時,通過相應的工程手段,將水位降低到隧底標高以下,再進行排出。

2)對已停止發育、跨徑較小、無水溶洞,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混凝土、漿砌片石或干砌片石予以回填封閉;或加深邊墻基礎,加固隧道底部。當隧道拱頂部有空溶洞時,根據相應的破壞情況,采用各種加固手段,如果需要,可依據實際情況注漿加固,并加設隧道護拱及拱頂回填進行處理。

3)當隧遭底部遇有較大的溶洞并有水流時,可在底部砌筑圬工支墻,支承隧道結構,并通過設置相應管道,把水排出。

4)如果施工過于困難,或者是不經濟,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迂回導坑繞過溶洞,繼續進行隧道前方施工,并同時處理溶洞,以加快施工效率。

4.3石膏地層

4.3.1 超短臺階的開挖

根據實地環境,如果可以,可以采用人工開挖或鉆爆法結合人工開挖,依據“減少擾動、屏蔽環境、及時封閉”的施工原則進行開挖。

4.3.2 初期支護。

初期支護按“抗讓結合、以抗為主、限制放壓”的原則設置,按柔性、及時、多次的支護思路,將高強、早強、以及大變形材料和構件熔入初期支護之中。同時對于隧道拱墻,采用自進式錨桿,仰拱采用中孔注漿錨桿,形成鋼管鋼架、超前注漿小導管、錨桿和噴混凝同作用的聯合支護。

4.3.3 排水與通風。

嚴格依據規范,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積水和漫流,保持圍巖干燥;同時加強通風,降低洞內濕度和溫度。

4.4松散地層

1)在爆破之前,將超前錨桿或小鋼管打入巖層,同時末端支承在格柵拱架上。

2)對于空隙較大的松散地層,采用超前小導管注漿法通過。首先將鋼管頂入,然后再對圍巖的空隙進行注漿,使圍巖形成一個整體,從而增加穩定性。

3)及時進行噴錨支護,必要的時要做襯砌。

4.5斷層破碎帶

本隧道穿越多條斷層破碎帶,因為該地段地質條件比較差,圍巖級別一般為V級。同時由于該地段地下水較多,應采用較強的支護形式并結合完善的輔助施工措施、以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設計時,由于斷層破碎帶支護結構松散荷載較大,二次襯砌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隧道施工時,開挖前,首先采用超前錨桿或者是超前注漿小導管,對掌子面前方巖體進行預支護,然后坍再進行開按,以保證施工安全;對于地下水特別多的地段,事先應當做好封閉處理,以防止各種突然發生的災害。

4.6滑坡

1)如果滑坡為坡殘積土沿基巖頂面滑動,并且滑坡后基巖,且處暫時穩定狀態,則一般不會再惡化,如果此邊坡不高,最好采用路塹的方式。注意抗滑樁和擋護的結合,同時還要與各種排水設施配合,做好排水工作。

2)如果滑坡沿開挖臨空的坡腳滑出,滑面隨開挖深度而變化,則地質情況比較差,最好不要修隧道,可以考慮使用明洞。

3)如果由于開挖,水的滲入,造成以前的滑坡再次滑動,產生順層推移式的滑坡,最好在滑體上部進行減載,再配合回填反壓,同時還要在滑體下部增加抗滑力。

4.7腐蝕性地下水

隧道進入灰巖、白云巖、白云質灰巖地段后,經過檢測發現,在很多地方,地下水具有腐蝕性,主要有分解類弱腐蝕和結晶類中等腐蝕兩種情況。可能會降低隧道襯砌結構的強度、縮短隧道襯砌結構的使用年限。其原因主要由于可溶性灰巖的巖性造成,腐蝕的類別又與灰巖的種類及地下水的作用有關。經研究列出如下處理措施,列于下表1

表1腐蝕性地下水防護措施表

5效果檢查

為檢查對各種不良地質情況的處理效果,依據相關規范的規定,對各種情況進行抽樣檢查,經過監測結果表示,以上處理方法能夠很好地治理相應的地質難題,而且有效地限制了圍巖的變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廣。

6結束語

第3篇:隧道的施工過程范文

【關鍵詞】隧道施工;管理過程;動態優化控制

在項目工程管理過程中,工期、成本、質量的控制工作既是統一的,又是矛盾的。想要極大的縮短項目工期,就必定會造成控制成本、質量工作的難度提高。隧道的建設,應符合國家相應標準,不可以存在質量問題;而大范圍的建設隧道又會導致成本增加,資金緊張。因此,就應找尋一種適應我國當前國情的隧道管理方法,利用資源的高效應用,對施工預案進行完善,施工方法進行創新,從而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縮減成本投入,提高工作效率。

隧道建設,歸屬在一次性項目工程范圍中,其具有施工范圍較大、影響因素較多、企業流動較強、市場競爭較激烈等特征。因此,就需要相關企業將效益看做根本,把承包作為連接,將質量定為最終目的,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一、隧道項目施工的特點

隧道項目的建設施工其具體的特點包含以下內容:其一,隧道施工是一項在地面以下的作業。施工區域較為狹小、通風、照明、排水、塌方等就成為了隧道施工所要應對的事情。同時,地表覆蓋層厚度、地表建筑物)、巖石爆破等情況也會對隧道施工造成影響,危及人們的生命安全;其二,隧道貫穿通過的地質情況較為復雜,經常出現變化,依據現今的科學方法很難取得精準的數據,所以,進行隧道施工時,其施工技術也應伴隨著施工情況而調整,從而保證施工項目的工程質量;其三,隧道具有線型特點,施工類別大體是確定的,項目數量分布較為均勻,從而更方便)進行專業化、流水線式的建設;其四,由于隧道建設位于洞內,所以,受外部環境影響較低,就算在風雨氣候或寒冷季節也不會對隧道施工產生威脅,能夠全天、全年安排穩定施工;其五,對于公路隧道來講,其包含的機電設備較多,因為流程安排,機電施工應在土建施工之后,那么,就應事先預留預埋構件的位置、線路等,從而確保后續安裝操作順利進行,不出現返工情況,縮短工期與成本投入;其六,由于隧道建設的首次資金投入較多,因此,以隧道的功能為基礎,對近期工作及遠期工作都進行設計,就是經常聽說的“一次規劃,分期施工”。對于隧道施工來講,不僅要確保近期施工符合交通需求,同時還應確保同后續施工的銜接順利,降低資源浪費,縮減資金投入。

所以,在隧道建設施工之前,應對隧道的特點進行全面考量,制定有針對性的、科學的管理控制方法,從而確保施工質量安全、工期較短、資源利用高效、成本投入低。

二、隧道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動態優化控制

(一)隧道施工管理過程中動態優化控制的技術方法

在隧道施工的管理過程中,其動態優化控制的方法主要是把網絡規劃中的優化技術與反饋控制工作結合在一起,有針對性的對出現的偏差制定優化控制預案,對網絡規劃進行調整,并將其作為以后施工的指導。也就是說:伴隨著項目施工的發展,對施工過程分階段進行評估,找出其中存在的偏差,并且在網絡中刪除該階段之前的操作工序。而對于該階段結束之前已經開始施工但沒有竣工的操作工序,把其完工的工序刪除,保留未完成的工序,進而創建該階段動態控制的下屬網絡,包含了下一施工階段到工程整體完工的全部內容。把偏差在控制下屬網絡中進行反饋,應用互聯網優化方法對下屬網絡進行優化與調整,制定出最優的控制預案;再把下屬網絡恢復到主網絡系統中,用下屬網絡對后續施工進行指導。那么。第一輪的隧道施工過程動態優化控制就完成了。以下是各個階段進行評價、計算及控制的時間圖,詳見圖1。

由圖1中顯示,把網絡規劃中的優化技術與反饋控制工作結合在一起來對控制下屬網絡進行調整與優化,是一項全面思考了各個階段的偏差及后續影響,從而對下一步到工程完工整體做出優化的策略。將其作為后續施工的指導,能夠實現事先控制的成效,保證項目施工質量。

(二)隧道施工管理過程中動態優化控制的運行模式

應用動態優化控制管理技術的隧道項目通常都是長度較長、資金投入較多、施工時間較長、施工環境較復雜、自身內部結構較繁復、外部關聯較廣的隧道系統。建設較難,對強度的要求較高,對工期要求嚴格的隧道采用動態優化控制管理技術可以將傳統的目標監管、控制技術、接力論等進行整合與優化,創建一系列更好的施工方法,其運行模式詳見圖2。

三、確保隧道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動態優化控制條件

(一)創建高效的信息管理體系

采用動態優化控制管理技術隧道,所應用的技術較多、較先進,資金投入相對較高,交叉作業情況極為普遍,并且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產生的信息也較多,如果缺少高效的信息管理體系,就可能導致管理過程混亂,對后續施工及項目整體質量都造成危害。當前,隧道項目的施工地質條件千變萬化,(加:使)各個環節間的條件經常出現變化,管理工作需要具備良好的實效性及反應性。所以,在進行隧道施工管理動態優化控制時,需要較便捷、高效的信息管理體系,以此作為管理“中樞”,將網絡看做整個管理體系的“動脈”,將通過優化的、科學的、高品質的信息保證系統看做整個管理體系的“支柱”。如若不然,想要促進信息高速運轉,形成循環極為困難。所以,仔細落實信息傳遞工作,盡快跟蹤、反饋數據資料,同時形成上下通暢、左右流通的模式,提高隧道施工管理能力,縮減資金投入,增強隧道質量,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二)利用新技術、新方法、新原料

以往,進行網絡計劃研究的主要任務是探究網絡的結構,繪制及優化網絡模式,分析單代號的網絡變化成雙代號的網絡邏輯規律,計算網絡自動繪制的時間等內容。研究網絡自身內容的關鍵就在于對起始的最早時間、起始的最晚時間、完工的最早時間、完工的最晚時間、總時差及自由時差的分析。而動態優化控制技術需要在隧道建設施工前就對過程中的難點、重點內容進行分析與探究,同時盡可能利用新技術,新方法、新原料進行施工,從而縮短施工時間。

(三)增強項目監管的力度

在隧道施工管理過程中應用動態優化控制方法時,應增強對項目的監管力度。將施工過程同網絡圖進行對比,對隧道的施工進展進行隨時監管,每一天施工結束進行總結,每一周進行小結。包含的內容有:存在哪些應該施工卻沒有進行建設(開工)的項目,哪些應該竣工卻沒有依照規定時間完成的項目,根據起始的最早時間及完工的最早時間設定提醒,同時提前一周時間依照起始最晚時間及完工最晚時間對項目進行示警,利用表格或圖形的方式上報信息,方便管理人員了解施工情況及資料,更合理的調整隧道施工順序,分配隧道建設材料),對發生的問題進行動態處理。

四、總結

總而言之,隧道施工是與人們的出行安全息息相關的事情,相關人員應創建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提高隧道施工的監管強度,對施工操作進行約束,從而將安全隱患遏制在萌芽中。因此,對隧道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動態優化控制進行探討是值得相關工作人員深入思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李海寶.隧道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動態優化控制[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7(08).

[2]湯憲高,陳文義.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標準化管理手段探討[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1(03).

第4篇:隧道的施工過程范文

【關鍵詞】施工地質預報;TSP;隧道

1 引 言

TSP (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系統是瑞士安伯格測量工程技術公司為隧道超前地質預報而專門研究設計的。它是目前隧道及地下工程地質預報工作中,采用的較為先進的設備。該系統的使用,可極大提高對地質情況的判識能力,為施工生產提供安全保證。TSP超前地質預報系統適用范圍廣,適用于極軟巖至極硬巖的任何地質情況;其預報距離長,TSP的有效預報距離可達120m,在圍巖質量好的地段可達300m,圍巖越硬越完整預報長度就越大;TSP超前地質預報系統對隧道施工干擾小它可在隧道施工間隙進行,即使專門安排此項工作,也不過30min左右;其提交資料及時,在現場采集數據的第二天即可提交正式成果報告[1]-[3]。

2 工程概況

椿樹埡隧道位于神農架林區紅花鄉沈家灣,設計為單洞式隧道,展布方向187°左右。起止里程樁號K1535+003~K1537+108,全長2105m。隧道最大埋深約525m。洞室凈寬10.0m,凈高5.0m。本隧道進口位于直線上,洞身位于半徑為R-800m圓曲線上,出口圓曲線半徑為R-270m,隧道縱向為單向坡,坡度/坡長為+2.998%/2246.896。

隧道區大地構造位置處于揚子準地臺,區內大致以陽日―九道一線為界又劃分為北緣坳陷褶皺帶以及八面山褶皺帶。從地質力學上分析,測區位于新華夏系一級大型隆起帶。隧址區未發現大的斷裂構造。

根據已開挖段隧道洞內地質調查和掌子面地質素描分析,層面總體產狀0°∠60°,層理發育,層面平整,層間結合一般,層面微張,無填充。主要發育兩組節理,產狀210°∠65°,間距0.6m,跡長1m,節理面平整,光滑,層間結合差;產狀260°∠45°,間距0.5m,跡長0.8~2m左右,節理面粗糙,閉合,層間結合一般,有微量碎屑狀巖石填充。局部受構造擠壓作用,巖體較破碎。受層面、節理面切割,巖體整體完整,呈板狀,局部破碎,呈碎塊狀。掌子面及拱頂基本穩定,有小規模掉塊現象。

隧道依次穿越震旦系上統燈影組、陡山沱組(產狀約0°∠58°)和神農架群亂石溝組地層(產狀約180°∠68°,上覆地層角度不整合接觸),溝谷及緩坡地帶有第四系覆蓋崩坡積碎塊石,其中進口段左側溝谷部位厚十余米:

(1)震旦系上統燈影組(Z2dn)巖層

灰巖、白云巖:青灰色,微晶結構,巖石堅硬,強度高,巖溶較發育。鉆探巖芯較破碎,RQD約30%。

(2)震旦系上統陡山沱組(Z2d)巖層

炭質頁巖夾泥質白云巖:深灰色~黑色,泥質、泥晶結構,薄層狀構造,主要以粘土礦物為主,巖石性脆,強度低,易風化。鉆探未揭示該層。

(3)神農架群亂石溝組(Pt2l)

泥質白云巖:灰色、紫紅色,泥晶-隱晶結構,厚層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白云石和方解及粘土礦物,巖石較堅硬,強度較高,局部巖溶發育。鉆探巖芯較破碎,RQD約15%。

3 TSP施工地質預報

(1)在所預報范圍內,掌子面前方約50m(K1537+002~K1536+952)建議為Ⅳ級圍巖,K1536+952~K1536+852圍巖以Ⅲ級圍巖為主,長度約100m。巖體較完整、穩定,圍巖為弱風化白云巖、灰巖,局部夾薄層炭質頁巖夾層,節理裂隙較發育,巖質堅硬,僅局部受構造作用影響,巖體破碎,完整性較差,易掉塊,欠穩。

(2)探測范圍內無大的斷層破碎帶、大溶洞、含水體等不良災害體存在,僅局部發育小規模的構造破碎帶,含裂隙水與巖溶水。

(3)推測K1536+964~K1536+947段發育一構造破碎帶,注意謹慎施工。

(4)本次解譯的構造破碎帶位置、規模,可能受數據采集質量影響,與實際有所差異,具置和規模以現場實際開挖揭示為準。

(5)所給圍巖級別僅供參考,實際情況應以現場實際開挖揭示為準。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趙永貴. 國內外隧道超前預報技術評析與推介[J]. 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22(4):1344-1352.

[2] 解振師. TSP超前地質預報系統預報誤差原因淺析及對策[J]. 鐵道標準設計,2007,增刊2:77-80.

第5篇:隧道的施工過程范文

關鍵詞:公路隧道;工程造價;控制措施

引言

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現代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時期,公路基礎設施投資規模也相應加大。在公路建設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對公路的工程造價管理也有了更高要求。工程造價最后結果的確定由概預算編制和造價管理兩個步驟組成[1],如果能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合理的根據不同的施工地段進行準確的工程造價預算,可以很好的對公路的工程造價進行控制。而隧道工程的施工一直是公路建設中的一個施工難點,其工程造價的控制是施工單位關心的重要方面。在對隧道施工進行工程造價時,很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對最后的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隧道施工的過程中保障施工的質量必須得放在首位。其次,還必須得控制隧道的工程造價,這是企業獲得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1 公路隧道工程造價影響因素

1.1 施工合同

隧道工程造價管理通常是按照施工合同上的相關規定來對隧道施工過程實施管理措施的[2]。因此,施工合同的制定內容對隧道工程造價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情況下,很多施工單位在進行施工合同的簽訂時往往會不夠謹慎,還未對施工合同的內容進行分析就完成了合同的簽訂過程,這造成了后面隧道工程造價不能很好控制的現象產生。例如,在隧道的建設過程中常常會用到很多支護,很多施工單位未對這些支護進行單獨的計算。

1.2 施工設備、原材料

在隧道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常常會使用到很多的機械設備,而且很多機械設備都是有特殊作用的。二襯臺車是隧道施工過程中常用到的特殊設備,包含很高的使用技術,不管是進行購買還是租用造價都很高。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意外,從而導致設備無法正常使用,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工程的造價產生了影響,直接影響到了隧道工程的施工進度。隨著國家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對原材料的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大,并且由于受到市場的有關影響,原材料的價格也處于不斷地變化狀態,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隧道工程造價的難度。

1.3 工程變換

隧道工程由于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所以很容易出現地質的勘察結果和實際情況不同。因此,在進行施工過程中,要加強監控和測量。只要出現圍巖等級和設計圖紙上的內容不一樣時,就必須得對設計圖紙進行相應的更改。因此,在對圖紙進行設計的時候必須要按照工程標準而進行設計方面的變換,這樣才可以對工程造價進行很好地控制。

1.4 設計、施工因素

合理的對隧道進行施工設計,是控制隧道施工造價的有力保障。因此,在對隧道進行路線選擇、地質勘察、技術參數等,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對隧道工程的工程造價造成影響。隧道在選擇施工方法時也要選擇合理、高效的施工方法對隧道工程進行施工。如果在選擇過程中,選擇了不好的施工方法,會出現組織不到位的情況發生,最后造成工程施工進度達不到要求,這些都會影響到隧道工程的工程造價。

2 隧道工程造價的控制措施

2.1 隧道路線、地質勘察造價控制

隧道工程是公路修建中的一個難點項目,由于隧道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施工難度較大,并且施工的空間范圍較小,其安全措施也由很高的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隧道工程的工程造價較高。所以在隧道工程選擇施工路線時也要考慮隧道工程對路線整體造價的影響。在對路線進行設計時,必須得對這個施工區域的地理環境進行嚴格的勘察。在對該施工區域的地質情況的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得出適合施工的結論之后才可以正式施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出現隧道的修建位置出現在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容易發生自然災害的地方。所以在對隧道進行路線選擇的時候不僅要按照施工計劃中的整體走向設計,還要結合施工區域的地質情況。將隧道的施工路線設置在一個地質環境好,不易發生自然災害的地段。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對工程造價的控制。在對施工區域進行地質勘查的過程中應該盡量使用多種勘察工具對圍巖的等級進行勘察,為隧道工程提供可靠的數據。避免出現施工階段因圍巖的等級出現變更導致隧道工程造價的提高。

2.2 隧道平面設計的造價控制

對隧道進行平面設計,是隧道工程施工前的一個重要步驟。在進行平面設計時必須得根據公路工程總體的路線走向作為設計的總體方向。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對結合施工區域的地質、地形等進行考慮。隧道在進行施工時會因為地質圍巖的不同,從而產生隧道的造價不同。地質情況較差的隧道作業空間小,容易發生安全事故,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隧道工程造價。所以在對隧道進行平面設計的時候盡量找施工條件好的地段進行施工,從而起到降低隧道工程造價的作用。

2.3 隧道結構與支護參數的造價控制

對隧道進行結構設計的過程中,必須的考慮到建成之后車輛運行的安全,隧道的養護,隧道的結構可以長久的使用。在對隧道結構進行確認時要遵守造價的原則,已達到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

3 隧道工程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措施

3.1 隧道施工方法的造價控制

在隧道工程的施工階段,采取模式化和標準化的施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隧道的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讓隧道工程的工程造價取得很好的控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盡量保證施工方法的標準化和模式化,以防各種施工問題的出現。只有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才可以很好的對隧道工程的工程造價進行控制。

3.2 隧道機械設備的造價控制

在隧道的施工過程中,各種分工的機械設備能夠很好的配合是施工過程有序的進行,施工效率提高的重要保障。在隧道施工的過程中,掘進和支護機械是保證施工進度的重要工具。在我國的現在的隧道工程施工現場,多是采用多功能臺架和專控臺車來進行隧道的施工。在對工具進行運輸時,應使用運輸能力強的施工機械。

3.3 隧道開挖的造價控制

在隧道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對隧道進行開挖是進行隧道施工的重要施工項目。但在隧道開挖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隧道出現超挖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隧道工程對于工程造價的控制。隧道的超挖現象通常是由于在隧道在施工過程中山體爆破時的結果不理想產生的。超挖現象在隧道施工過程中是一種常見的施工問題,其對隧道總體的施工進度以及隧道的工程造價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如果超挖現象過于嚴重還會對隧道的內部結構穩定造成影響。雖然隧道出現超挖的現象無法杜絕,但是可以通過對鉆孔精度和爆破技術進行嚴格控制來減輕因超挖對隧道工程造價的影響。

4 結束語

隧道工程是公路修建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項目。由于其施工過程復雜,難度較大,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工程造價的控制難度。但由于隧道工程在整個工程內的重要地位,所以合理的對隧道工程的工程造價進行控制對整個公路工程的工程造價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在隧道工程的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都需要進過認真的分析,利用可以使用的一切方法,起到對隧道工程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在保證隧道工程整體的質量的前提下,達到增加施工單位經濟利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建文.略論公路隧道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與有效控制[J].江西建材,2015,42(7):266+271.

[2]羊少奎.試論高速公路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及有效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53(17):105-106.

第6篇:隧道的施工過程范文

【關鍵詞】:隧道;施工質量;管控

中圖分類號:U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我國的交通建設事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隧道是施工工程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為了避免各種地質災害,如山體坍塌、滑坡等,對隧道工程的造成損害,必須采取高質量的隧道施工方案,并且盡可能的縮短交通線路的長度,加強交通線路的標準性等,只有不斷提高隧道施工的工程質量才能適應整個交通事業的安全健康發展。

一、隧道在施工過程中常見的質量問題與產生的原因

1、隧道的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

由于隧道建設過程中會面對時間相對不足而任務相對過重的情況,施工過程中就會出現許多的質量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隧道施工過程中會存在著預報不精準的情況。面對施工前方的地質所進行的超前預報工作的準確性及其重要,隧道在開挖過程中會遇到地下暗河、溶洞和斷層破碎帶等多種地質不良地段,施工中若不能被及時發現,則不僅會影響隧道施工質量,同時也會對人工和機械設備等帶來致命的災難。

隧道施工過程中會存在超挖和欠挖的問題。隧道施工過程中的超挖主要是會造成支護和襯砌材料的浪費,另外超挖還會致使襯砌背后出現空洞;隧道施工過程中的欠挖主要是會減薄噴射混凝土和襯砌混凝土的厚度。無論是超挖還是欠挖都會對隧道襯砌結構造成不利影響,為隧道使用的長期穩定埋下隱患。

隧道施工過程中開挖后會出現支護的質量問題。隧道在支護的過程中存在著噴射混凝土厚度不夠、初期支護背后空洞回填不足或者錨桿長度不足以及注漿飽滿度不能滿足施工要求等質量問題。四、隧道施工過程中存在著二次襯砌的質量問題。隧道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十分重要,其中隧道襯砌因為是隧道工程的承載結構,因此其作用尤為重要,對隧道防水也起到關鍵的影響。而隧道施工中的二次襯砌著會出現厚度、強度不足、鋼筋缺失背后,內部出現空洞現象等一些列質量問題。

2、隧道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

針對上述隧道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質量問題,進行原因的分析,主要可能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施工過程中采取的預報方法無法滿足掌子面前方的地質狀況的要求。我國現階段隧道建設不斷發展,隧道已經變得越來越長,深埋也變得越來越大。如果施工過程中無法對對掌子面前方的地質條件進行充分的了解,那么就會使隧道施工過程產生巨大的盲目性,施工過程中就會經常遭遇到無法預料的塌方、突水與突泥等地質災害,從而增加了隧道質量問題發生的概率。這種預報的不足和缺乏準確性為保證隧道質量增加了困難度。

第二,開挖的方法和水平有限,是造成隧道施工質量又一嚴重問題。由于開挖大多數采用的方法是鉆爆法,很多隧道施工單位在進行開挖時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在開挖時加大了裝藥量,加大了開挖進尺,而施工單位本身的水平有限,直接造成了大量的超挖欠挖現象。

第三,隧道工程開挖后就需要及時的支護,必須要符合設計要求的范圍,這樣有利于減小荷載,但是目前的隧道施工工程多采用錨噴支護,而采用的沙和水泥的質量較差,直接造成混凝土強度不夠,各項指標都無法達到施工要求等。

第四,隧道施工過程中的很多單位對二次襯砌模板臺車都是進行自行設計,這些設計時沒有嚴格的設計標準和依據。所以就會造成模板臺車出現固定不牢,施工放樣粗糙等問題,直接導致了襯砌侵限、隧道偏位過大、施工縫錯臺等問題的出現。

二、隧道施工質量管理控制的策略

1、隧道施工前期的工程的質量管控。

在隧道施工前期工程主要是對地質進行勘查,施工前期的地質考察工作是一個隧道工程施工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環節。這一步驟的工作是非常復雜的,隧道施工一定要加強地質專題的研究,根據勘查的實際情況進行隧道施工工作的準備。首先,要在隧道施工前進行一個科學的、合理的、詳細的施工方案制定。其次,要在隧道施工的前期勘查中保證數據測量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確保避免過大的誤差產生。再次,施工前要做好洞內的測量工作,要保證施工中的各種儀器都能夠良好的運轉和正常運行。最后在隧道施工工程中要對施工進度進行洞內控制點設置,有效的對洞軸進行糾偏,從而保障隧道施工能夠高質量的完成。

2、隧道施工過程中對開挖質量的管理控制。

開挖的質量關系到整個隧道工程的能否順利開始,隧道開挖必須要遵照施工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規范進行實施,施工中要對各項規章制度和規定嚴格遵守與執行。當出現隧道開挖的實際情況和隧道施工設計方案不符的情況,要及時派遣有關方面代表對隧道施工現場進行核實,根據施工情況進行合理的修改并及時進行隧道開挖的變更手續的辦理。施工單位要保證隧道開挖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先進行自檢,在自檢合格的情況下,再上報給監理組進行檢查和確認等,隧道施工中如果沒有經過監理組檢查確認不允許進行下一道隧道施工工序。只有保證了隧道開挖質量,才能更好的開展隧道施工的其他相關工程。隧道開挖中若出現超挖和欠挖現象,會直接對施工成本造成影響,超挖會增加施工成本,而因為施工規范中要求嚴格控制欠挖現象,如發生欠挖應進行二次開挖,如控制不好,極易造成新的超挖,從而導致施工成本的增加。要針對隧道施工中的開挖尺寸進行嚴格的勘查和計算,并且根據計算結果進行有效的預留,避免出現預留凈空不夠的現象。

3、隧道施工過程中對支護質量的管理控制。

隧道施工過程中的支護質量管理控制,需要在實施過程中不定期的進行各種工序的質量抽檢,當發現問題時要及時上報施工單位和監理部門,出現質量問題要及時解決,避免質量隱患的出現。隧道開挖后,施工就要進行支護,這是為了減小隧道的荷載,從而防止圍巖發生變形的發生。我國現階段的隧道施工中對于支護工作普遍采用的是錨噴支護。這就要求我們在質量控制時注意確保錨噴支護質量,同時還需要檢測錨桿的加工和安裝質量。在進行錨桿的加工質量的檢測時,主要注意的是錨桿的加工尺寸、鋼支撐的強度和剛度,以及焊接質量等問題。另外,對噴射混凝土的原材料質量和噴射施工質量也要進行檢查。

4、隧道施工過程中對防排水質量的管理控制。

隧道施工中另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對排水系統的質量檢驗。排水系統在隧道施工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排水系統的質量檢驗主要是要保證水管的材料質量和規格必須能夠滿足前期隧道施工設計方案中的要求。采用的環向排水管主要是彈簧軟管,這種軟管要檢查其安裝質量,主要的檢查項目包括安裝間距和圍巖的密貼程度等。對于使用的硬質PVC管必須保證其管徑和透水孔要達到質量安裝要求。隧道施工過程中的防水材料質量檢查主要包括了長度、寬度與厚度檢查;防水層在安裝時要注意對防水層的接頭質量和吊掛進行檢查。要保證施工時采用的防水材料接頭寬度能夠滿足施工要求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隧道施工工程也在的不斷發展。隧道工程的質量問題直接關系到我國的交通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我們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隧道施工工程質量管理控制,保證隧道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曹建平.長大公路隧道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檢測體系的建立與實踐.隧道建設,2008,2.

[2]戴文亭,白寶玉.我國隧道及地下工程發展現狀和前景展望.東北公路,2000,23(4):90-92.

第7篇:隧道的施工過程范文

關鍵詞:鐵路隧道;隧道開挖;施工技術;支護技術;大斷面隧道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U459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32-00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2.045

1 鐵路隧道的開挖

在鐵路隧道施工的開挖前,施工人員要根據鐵路隧道的總體施工安排情況來開工,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質量。鐵路隧道的開挖,可以簡單地分為全斷面法開挖和臺階分部法開挖。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根據隧道的地質條件,對其選擇適合的開挖方法才行。對于全斷面法開挖,其施工鉆孔時需要配備上多功能臺架的配合風鉆,完成一次性爆破成型。對于臺階分部法開挖,特別是在我們施工的時候,可以在鐵路隧道的上臺階和下臺階的部分進行施工,必要時可以使用多功能平臺風鉆機,對其進行打眼施工,使其開挖支護成型。總體來說,我們要根據隧道每天的最大出渣量,使用出渣的機械設備,合理配備裝渣,在掌子面上,需用挖掘機裝渣。當然也要考慮到隧道的斷面以及施工場面的狹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要選用合適的外形尺寸以及經濟實用型的自卸汽車對其進行出渣作業,只有這樣,才能高質量地完成鐵路隧道的開挖工程。

2 鐵路隧道支護技術的選擇

對于鐵路隧道的支護技術,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務必重視。目前可以分為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兩個過程。

2.1 初期支護

鐵路隧道的初期支護體系一般由超前管棚、超前小導管、系統錨桿、鋼支架及噴射混凝土等構成。超前管棚一般管棚采用外徑80mm、長6m的鋼管來進行加工。不同的管棚對其都有不同的長度要求,根據其具體的要求,要將80mm的鋼管逐根進行套接,就要使用1m長的45mm鋼管來完成,可以控制一下管棚的順直度,然后再焊接一下長度為80mm的鋼管焊接,而對于鋼管,沿鋼管的縱向可以每30cm上面鉆一個孔。除此之外,還需要保持管棚環向間距為33cm,縱向搭接長度為2m。采用40mm的小型類的導管來施工,也可以用水泥D水玻璃雙液注漿泵注漿加固。

在鐵路施工中對于其余的施工地段,可以使用自進式錨桿或者砂漿錨桿來進行施工,可以在局部地段置一些格柵或一些鋼架材料。對于錨桿需要采用人工風鉆打孔,使用注漿泵注漿,再用濕噴機噴射混凝土,這樣初期支護才算完成,下面就要開始準備二次襯砌了。

2.2 二次襯砌

對于二次襯砌,在襯砌階段中,施工人員需要按照“仰拱先行、拱墻整體襯砌緊跟”的原則來施工,還要根據施工技術是否規范、所設計的文件和上級的相關要求,合理地制定出襯砌的施工時機。有一些圍巖的自穩性很差,對其要盡早施作襯砌,以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在二次襯砌中,一般仰拱和開挖面之間的水平距離需要保持在40~70m之間,襯砌和掌子面之間保持在90~200m之間。對于仰拱施工,要采用架設棧橋的方法,慢慢進行,保持施工中的嚴謹性,在這個過程中要進行人工化的捆綁鋼筋,使混凝土灌車運至工作面溜槽入倉,然后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最后用人工使其整平。施工人員在襯砌施工中,可以與開挖平行進行,因為在每個工作面中,都需要配備1臺12m自行式全斷面液壓鋼模襯砌臺車,然后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至工作面,用混凝土輸送泵灌注,再使用附著式振搗器搗固,最終完成二次襯砌的過程。

3 鐵路隧道開挖中通風技術的選擇

在隧道施工的過程中有很多程序,并且很多程序都會產生有害氣體,像在鉆眼的過程或者在一些其他的過程中,比如裝渣、內燃等,因為施工在隧道里進行,隧道里的空氣質量很差,里面塵土飛揚,空氣非常不好,這樣施工人員在里面工作就會危害健康,所以應該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并且在鐵路隧道內部,其溫度和濕度都會隨著鐵路隧道的縱深開挖而不斷提高,從而使施工通風的難度增大,如果沒有辦法使隧道里面的空氣得到及時凈化或者更換,就沒有辦法為施工人員提供良好的施工環境,這樣下去,久而久之,就會降低施工人員的工作效率。對于鐵路隧道的通風技術來說,最重要的是在鐵路施工中的安全性問題,務必要確保施人員的安全性。在施工中,有兩項具體的措施來實現隧道施工中空氣的凈化。在實際中,可以對其進行通風處理,這樣可以使隧道里面充滿氧氣,并且一些有害氣體也會隨之驅逐出去,從而凈化了空氣。

第一,在施工過程中,出風口位置與隧道口兩者之間的距離一定要超過30m,這樣可以防止從施工隧道洞中排放出來的回風流被重新吸入洞中構成循環風以污染空氣。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將通風管抬得足夠高,并且要掛于洞壁拱腰的位置處,這樣能有效避免和減少對流水作業以及其他相關操作工序造成的不良影響。盡管如此,還要使風管口位置與掌子面之間的路程保持在有效射程范圍內,這樣不僅能確保隧道的通風效果良好,還能防止因為爆破施工而對風管造成的不必要的破壞。

第二,施工人員在工作的時候,要重點防止漏風現象的發生,并且還要降低風的阻力,這樣可以確保隧道中的風的正常性,使隧道建設標準規范起來。在施工中,對于風管的選擇也很重要,在施工中需要選擇材料良好的風管來進行,在隧道的洞口高壓風區域里面,我們可以用塑膠布進行施工,這樣方便節省資源,并且還能降低流動的摩擦阻力系數。這對于隧道的保養是非常好的,可以防止隧道老化。在隧道施工中,需要加長風管的時候,要盡量減少接頭的數量,這樣可以減少隧道漏風和局部的阻力,從而降低了加工的成本。在鐵路隧道施工技術中,還需要對風管進行改進加工,用來混織膠布和強力膠粘結工作面風管。

第三,在施工中提高檢查的次數,這樣是為了保持通風系統穩定的工作狀態,尤其是對于長軟管,在發現漏風之后,需要及時修補、調整或者更換,以確保通風系統的維護管理。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委派專人進行風量、風壓、風速的日常測試,測試完之后,要將測試結果記錄在案,整理下來,這樣可以方便整體維護管理通風系統,最終使鐵路隧道施工中的通風技術完成。

4 鐵路隧道施工中監控量測技術的選擇

眾所周知,在鐵路隧道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采用監控量測技術,其主要作用是對隧道實施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問題進行維護,而對其中存在的異常現狀進行記錄與處理,最終通過合理有效的技術手段來對隧道工作層面的情況進行觀察與檢測,特別是對隧道中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的相關情況來進行分析與研究。

在高速鐵路隧道中最有崩塌可能的是拱頂的巖塊,并且在物理方面,隧道拱頂的圍巖存在著一定的拉應力。在鐵路隧道施工技術中,鐵路大斷面隧道的施工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項目,所以在鐵路隧道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嚴格遵守相關原則與規范,從而進行各個環節與細節的工作。在進行鐵路隧道施工中的監測過程中,還需要對隧道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性進行及時有效的檢測與評定,對于其中存在的不管任何異常情況或者安全隱患,都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手段和策略來進行處理,盡量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

在鐵路隧道施工過程中,需要從下述三個層面入手來全面做好隧道的監測工作:(1)在鐵路隧道施工的過程中,要將項目的監測管理作為整個項目中的核心部分,使其作為重要的程序來進行項目的實施,在操作過程中,還需要保障隧道監測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2)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可行的監測方案,及時有效地對整個檢測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觀察與鑒定,并加強維護其中的細節,還需要將具體的策略規劃到整個過程項目的計劃之中;(3)在整個高速鐵路隧道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將監測程序與隧道具體的施工步驟相互結合,針對隧道的具體情況,采取有效的策略對其進行維護,避免由于一些安全隱患的存在影響整個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影響之前制定的整套方案的實施。

5 鐵路隧道開挖中防水施工技術的選擇

對于鐵路隧道開挖中防水施工技術的選擇,在施工階段目前隧道防水一般采用復合式防水層,對于復合式防水層,有以下兩點:(1)在復合式防水層中的基面處理。防水隔離層鋪設之前要詳細檢查其表面的防化程度,因為初期其表面是很不平整的,這可以用砂漿來進行磨平;(2)在施工中鋪設透水管和對于隔離層的防水鋪設。首先是對于防水材料的選擇。根據隧道圍巖的富水程度,對于富水地段采用拉伸強度較高的EVA型復合式防水板,對于弱富水地段則采用一般的LDPE型復合式防水板,一般幅寬為2.1m,厚度均為1mm,以300g/m2土工無紡布作墊層,無紡布與防水板呈帶狀點式粘連,帶間距為1.0m。然后可以用土工布作為專門的墊層進行鋪設,防水板搭接長度需要10cm,對于邊角、溝等處或者修小塊空洞而不能使用焊機的地方,一定要用手平嘴熱風焊槍焊接,這樣才能使鐵路隧道開挖中防水施工技術的選擇合理而且有效。

6 結語

綜合上面所提到的五點鐵路隧道施工技術,在具體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針對鐵路隧道施工技術的現狀,合理地選擇相應的施工技術條件。對于所選的施工技術,要做出合理的安排和策劃,需要考慮施工的地理條件狀況以及當地條件的不足之處,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最終提高施工效率,使鐵路隧道施工快速、便捷而有效地進行,不僅加快了施工的速度,也確保了施工的安全,有助于經濟的發展,從而造福于

人民。

參考文獻

[1] 呂和藹.長大鐵路隧道施工難點及技術措施研究[J].隧道建設,2012,(S1).

第8篇:隧道的施工過程范文

關鍵詞:隧道工程;施工難點;問題對策

一、隧道工程施工特點

(1)環境惡劣

隧道工程多存在野外艱苦的環境中,在實際的施工過程易受到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多種大規格的機械設備,在進行布置安排有一定的困難,與此同時,隧道內部空氣和光線不足加劇了施工難度,還要時刻預防隧道坍塌、地下水涌出和瓦斯氣體的惡劣環境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會影響到隧道施工的進度和質量,嚴重的還能危及施工人員生命安全。所以,在隧道施工過程要根據實際環境的考察結果,制定切實有效的施工技術安排。

(2)工序復雜

隧道施工是集多工序和多工種聯合的地下綜合作業施工,在狹窄的工作面進行大規模的進料和出渣運輸,施工工序復雜且艱巨。要保證施工進度就要進行全面科學的規劃,在隧道施工前,對坑道加以支撐保證其能受地層壓力,再進行有效組織和施工。在施工階段要將隧道工程的施工工序循環起來,在不斷循環中推進施工進度,與此同時,也在高標準和高要求下實現隧道施工的連續性,在短時間內完成高工作量,防止因時間的拖延造成施工隱患。

二、隧道施工存在的問題

(1)施工工藝問題

隧道工程項目施工技術難度大,工程量多,如果工期緊張,隧道設計隊伍就很難對隧道圍巖地質狀況進行仔細研究和勘察,基本上都直接參考前人經驗和設計圖紙,這種狀況直接導致不少隧道工程開挖后要更改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或者也有因為勘察隊伍不謹慎,技術力量不足或者是經驗水平不夠,導致地質勘查不到位,資料不齊全,很容易造成邊勘察邊設計圖紙的現象,從而容易找出施工工藝出現問題,如:深豎井施工工藝、防火救災防護工藝等等,一般這類問題都會引起極大的浪費。

(2)裂縫

在隧道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混凝土,在混凝土結構中裂縫是經常出現的問題,會對施工質量以及施工進度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由于混凝土材料質量不過關或是施工人員的使用方式錯誤等原因致使裂縫出現,另外,施工人員在工作中沒有留意到混凝土的具體強度等級,致使混凝土在外暴露的時間過長、在配制時沒有按照標準嚴格進行、在澆灌時用力過大或是用力不足以及沒有進行后期的養護等都有可能致使裂縫出現。

(3)隧道工程防水問題

作為地下工程,隧道施工防水工作很重要,基本上隧道施工單位都會把其工程防水體系作為施工項目中的重點內容,一般來說,施工隊伍要充分考慮工程防水設計、防水材料選擇、防水施工技術、防水施工管理等元素,建立完善的防水施工體系,目前我國大多數隧道工程項目防水工程都不甚理想,就當前隧道防水工程發展來看,復合防水效果較佳,應當重點加強。

三、提升隧道施工質量的對策

(1)做好隧道施工前期質量管控

一般隧道施工前期工作包括對工程地質的勘察,地質超前預報工作以及隧道施工方案的制定。這些前期工作直接關系到后續工程是否順利施工,對此,施工單位必須要采取科學的、先進的地質勘察探測方法和預報方法來確保其勘測結果的準確性、真實性和清晰性,這樣才能夠避免出現數據誤差從而影響后續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案和制定。當然施工隊伍事先也要對隧道做好測量和實地考察工作,確保相關儀器設備和施工工具能夠良好運轉。除此之外,洞內控制點設置工作和洞軸糾偏工作也要嚴格小心,這樣才能確保后續施工能夠順利完成。

(2)科學選取隧道開挖方法

隧道施工中,開挖質量對整個工程的順利施工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對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嚴格遵守施工方案和施工技術規范來操作,并且在施工過程中也要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規定,確保施工不會出現失誤和誤差。如果隧道開挖實際狀況與施工設計方案有異,也要及時派遣相關負責人員現場考察核實,并根據實際施工狀況及時修改變更。開挖過程中,每道工序必須都要進行質量檢查,要確保每步工序質量過關才能進行下一步,從而有效避免欠挖或者超挖現象。當然隧道開挖圍巖類型較多,因此施工隊伍也要合理根據其自身設備和能力來選擇合適的開挖方式。

(3)隧道裂縫的嚴格控制

在對混凝土進行配合比的設計以及施工的過程中要按照相關的標準來嚴格作業,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對裂縫的情況進行驗算,位置不同的混凝土構件要配合強度不同的等級。在對混凝土的配筋率進行計算的時候一定要保證所使用的公式的準確性以及所得到的計算結果的精確性。另外,還要對水泥用量以及水灰比進行嚴格控制,依據混凝土的具體強度來添加適當的外加劑以及摻和料。

(4)隧道滲漏水的處治

當施工裂縫滲漏大量水時,施工人員應該嚴格遵循以排為主的原則,通過鑿槽引排法對滲漏水進行排水處理。在進行表面清洗工作時,應該將位于裂縫10厘米左右的襯砌混凝土表面徹底清洗干凈,以便找到縫隙的具置以及滲漏水的來源。在鑿槽過程中,一般需要將槽鑿成倒梯形,深度大約10厘米左右,并且需要延伸到排水溝以內的地方,這樣才能將水順利地排走。然后進行埋管,首先將已經松散的混凝土刷掉之后,在槽底埋設φ100PVC半圓管,通到邊墻底部,并用鋅鐵皮鋼釘充分固定起來,最后再用φ100PVC圓管將半圓管連接到縱向的排水溝內。完成之后,必須及時進行封填處理,主要采用環氧樹脂漿液進行封堵填塞。

四、結語

由于環境的變化及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多,為了使人民群眾的生活與生產獲得一定的便利,需要使工程施工質量大幅度的提升,對工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具體、到位的分析與總結,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施工質量,確保隧道工程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盼龍.關于橋梁隧道路面施工質量控制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3,04:270+274.

[2]李平基.公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城市建筑,2013,16:255.

[3]謝海鵬.談公路橋梁工程施工存在問題及質量管理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8:116.

第9篇:隧道的施工過程范文

關鍵詞:隧道工程 安全問題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和民用建筑、鐵路和公路運輸、水利和電力、礦山、港口等的建設將不斷增加。近三十年來,我國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鐵路客運專線、高等級公路、城際鐵路、城市地鐵、城市軌道交通等得到了快速發展,隧道及地下工程也越來越多,而隧道施工一直是交通工程施工中的重點和難點,如何才能控制隧道施工的風險是所有施工單位思考和擔憂的問題。因此,做好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保證國家財產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關鍵。

一、 隧道工程施工的特點

由于隧道是地下建筑物,受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制約,因而,施工環境差、難度大、技術復雜、要求高。隧道開挖時的坑道在未襯砌前,通常須加支撐以受地層壓力。同時地層不得暴露過久,必須及時襯砌,以免地層壓力增大發生坍塌事故。在隧道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雖然會進行地質勘查,但由于地質勘查點有限,并非全線滿布,所以具有較大的隱蔽性,隨時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與地質資料不吻合的情況,需要進行緊急處理。

隧道工程施工所需設備比較多,有施工設備、排水設備、通風設備、照明設備等等,這些設備占地面積比較大,加上施工人員比較多,而且人員和設備要相互協調和配合,按照各自的施工工序完成既定任務。另外,隧道工程大部分地處深山峻嶺之中,場地狹小,要使用多種機械設備,需要相當數量的洞外設施來保證洞內施工,而洞外往往受地形限制,場地布置比較困難。

隧道工程的施工是一種多工序、多工種聯合的地下作業,工作面狹窄,而且地層愈差,所采用的坑道愈小,工作面能容納的人數不多,出碴、進料運輸量多,施工干擾大,為加快施工進度,需以橫洞、斜井、平行導坑增加工作面,施工復雜而艱巨。因而施工進度受到限制,必須全面規劃,科學地組織施工。由于隧道工程縱長,施工過程必須嚴格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循環作業,是一種不可逆過程。所以作業的秩序性強,不能隨意變動。例如,隧道的開挖必須按照“鉆孔、裝藥、爆破、通風、出渣”的順序進行,不能破壞順序。

由于隧道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因而其施工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通常在同一工作環境條件下進行多個工種的作業,如掘進、襯砌、通風換氣、照明、出渣、排水等等。隧道工程施工空間內,狹窄潮濕,氧氣不足,噪聲污染嚴重,粉塵、煙霧、有害氣體多,光線不好,地質條件極不穩定,環境中的這些不良因素會給施工人員的健康、心理狀況等造成負面影響。

隧道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地質、水文地質以及圍巖壓力復雜多變,作業空間狹小等特點,隨時都有發生施工事故的危險,例如坍塌、涌水、瓦斯等,這些都嚴重威脅了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必須引起極大的重視。

二、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安全問題

1.塌方

塌方是指在隧道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地壓等的作用,使圍巖產生裂縫或破壞,或圍巖內層理、節理等發生松弛、剝離,導致巖石、泥土大規模坍落的現象。隧道工程的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要比地面上的工程險惡和復雜得多,危險性也非常高。出現塌方的主要情形有兩種:一種是采用“暗挖法”進行隧道施工時發生塌方,這種塌方又分為僅是洞內塌方和冒頂塌方,這兩種塌方都會造成洞內施工人員的傷亡、設備的毀壞和周圍地下水管道的斷裂等事故,這種塌方主要發生在鐵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鐵區間隧道等工程中;另一種是采用“明挖法”進行隧道施工時工作坑發生塌方,它會造成坑內施工人員的傷亡、施工設備的毀壞、坑周路面的坍塌、車輛和行人的淹埋、鄰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網的損壞等事故,這種塌方事故主要發生在明挖地鐵車站工程。

為防止隧道施工過程中的塌方事故,無論是公路鐵路隧道還是城市地鐵,都應該做到科學規劃、合理選線。在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做好地質勘探工作,并做到科學組織、縝密考慮、規范施工。建立健全并且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真正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2.涌水

隧道涌水是指在隧道工程施工過程中,圍巖含水層的地下水在水頭壓力和其它壓力的綜合作用下,克服了隔水層、斷層、裂隙帶等的阻力,以突然的方式涌入隧道的現象,因而又稱之為突水。如果地下水攜帶有大量的泥砂,或飽水的泥砂突然涌入隧道,則稱之為突泥。突泥可以看成是突水的伴生現象。因此,突泥的關鍵仍是涌水,沒有地下水作為動力和載體,突泥是不可能發生的。涌水突泥給隧道施工,甚至運營帶來了極大的危害。輕則掩埋、淹沒機械設備,堵塞坑道,重則造成施工人員傷亡,影響施工進度,使工程蒙受巨大的損失。

隧道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遵循“以排為主、防排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確保隧道建成后達到洞內基本干燥、結構和設備能正常使用和行車安全的目的,按照“截、堵、排”的防排水意圖,采取適當的防排水措施。

3.瓦斯

瓦斯是指從圍巖或煤層深入隧道的有害氣體,其主要成分為甲烷(沼氣CH4)、二氧化碳(CO2)、氮氣(N2),還有少量的硫化氫(H2S)、一氧化碳(CO)、氫氣(H2)、二氧化硫(SO2)及其它碳氫化物和稀有氣體。當隧道穿過煤層、油頁巖或含瀝青等巖層,或從其附近通過而圍巖破碎、節理發育時,可能遇到瓦斯。根據瓦斯逸出量的多少和瓦斯壓力的高低,可把瓦斯隧道分為高瓦斯隧道、低瓦斯隧道和瓦斯隧道。當瓦斯濃度在5~16%之間時,與火源接觸,并且坑道內有氧氣存在(含量12%以上),就會發生猛烈爆炸,有時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

隧道通過瓦斯逸出地段時,應預先確定瓦斯探測方法,并制定瓦斯稀釋措施、防爆措施和緊急救援措施等。隧道通過瓦斯地區的施工方法,宜采用全斷面開挖,因其工序簡單、面積大、通風良好,隨掘進隨襯砌,能夠很快縮短煤層的瓦斯放出時間和縮小圍巖暴露面,有利于排除瓦斯。

三、 結語

總而言之,隧道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和經濟效益以及施工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針對相關安全問題采用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逐步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證工程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8818|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88av免费观看|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主播一区| 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超兴奋的朋…中文字幕|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天堂| 人人澡人人透人人爽| 99热99re8国产在线播放|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 1024手机在线播放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资源8| 欧美激情videossex护士|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日本工口里番h彩色无遮挡全彩| 好男人社区神马www|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公视频| 中文在线三级中文字幕|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四虎影在永久地址在线观看| mm131嫩王语纯翘臀|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91丨九色丨蝌蚪3p|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免费| 上司撕下内裤后强行进| 波多野结衣家庭教师奇优| 国产漂亮白嫩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