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服裝設計要點范文

服裝設計要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服裝設計要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服裝設計要點

第1篇:服裝設計要點范文

關鍵詞:汽輪機;輔助設備;本體安裝;低壓內缸;凝汽器

Bold pick to: steam turbine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many factors are likely to lead to the vibration beyond the prescribed standards, which are part of the reason is because of the steam turbine own technology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problems, and may be in equipment transportation way did not take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measures, lead to the rotor by the collision and deformation, etc. But among the many reasons of steam turbine vibration, mainly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installation. So ready for turbine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installation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At firs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ntent of the steam turbine installation, and then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urbine installation is, the last steam turbine auxiliary equipment installation point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steam turbine; Auxiliary equipment; Ontology installation; Low pressure inside the cylinder; The condenser

中圖分類號:TK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汽輪機安裝的內容

(一)汽輪機本體安裝程序

基礎準備墊鐵布置臺板就位低壓外缸就位安裝中、前箱就位安裝支持軸承安裝轉子就位找正找中心低壓內缸找正前、中箱及高、中壓缸找正低壓外缸與凝汽器連接低、中、高壓缸安裝通流間隙測量推力軸承安裝汽缸扣蓋二次澆灌軸系中心復查聯軸器連接盤車、連通管安裝化妝板安裝。

(二)汽輪機輔助設備安裝

包括凝汽器、除氧器、各種加熱器及各種水泵的安裝。

(三)汽水管道的安裝

汽輪機附屬管道是連接汽輪機各設備,傳輸汽、水等介質的設備, 不能出現絲毫差錯,其安裝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

汽輪機本體安裝要點

(一)安裝墊鐵

可全部采用可調式的楔形墊鐵來固定機組。在墊鐵安裝之前,要對其進行徹底的打磨除銹、并涂抹除銹油,并保持墊鐵的位置調整到墊鐵高度的中間(通常情況下,墊鐵在水平位置的調整高度是50mm)。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預調螺栓來對整個臺板的標高和水平度進行調節,在所有的標高、水平度等符合要求后,再將臺板吊開。

完成上述工作后,便可以支模灌漿,但是在灌漿的過程中要注意,由于基礎和框模之間存在間隙,所以在灌漿之前必須通過使用水泥漿將縫隙堵死,在避免墊鐵底部形成空隙的同時也防止了灌漿料的外漏。灌漿的高度要進行控制,保證在楔形墊鐵棱邊下方的 2~3mm 范圍內,通過灌漿高度的控制可以為后續的墊鐵調整提供幫助。

(二)拼裝低壓外缸

1、在拼裝低壓外缸之前,要先用紅丹粉對汽缸的垂直中分面、臺板以及汽缸底腳的接觸位置進行詳細的檢查。只有全部合格后,才可以翻轉它的低壓外下缸的中段部分,切除位于排汽口處的吊耳,使其可以穩定的坐落在臺板上。當臺板與支撐腳間距離在300mm 左右時,需要將透平油涂抹在臺板和支撐腳上。

2、低壓中段的縱、橫向定位可以采用拉鋼絲的方法,然后再拼裝外缸下缸部分中的前后兩段,仔細檢查外缸部分的水平中分面,必須保證橫向水平偏差與電調端在高度上的一致性,誤差不得超過 0.03mm/m。

(三)安裝低壓內缸

排氣導流環、低壓 I 缸以及低壓 II 缸三部分構成了低壓內缸的三個重要組成。在安裝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在吊裝低壓 I 缸之前,先在低壓外缸的中分面兩側布置好工藝墊片,在確保能夠穩定低壓 I缸后,再進行吊裝,這樣就可以確保外缸下部分和內缸支腳與墊片的充分接觸,保證穩定。將結合面的縫隙控制在0.02mm 范圍內,此外要注意控制好電調端的外擋油環洼窩處的拉鋼絲工作。調整低壓I 內缸的定向定位可以通過控制工藝墊片厚度的方法進行。

此外,我們通常都在第 20 級隔板洼窩的內圓處選擇測量點(以圖紙定位處所處級數為準)。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嚴格控制低壓外缸的電調端擋油環端面的斷面尺寸與第 23 級隔板處的出汽端相一致,一定要確保將誤差控制在1mm的范圍內。

(四)軸承檢查、安裝、調整

汽缸、軸承座安裝找平、找正后,即可對軸承各部進行檢查裝配。

1、支持軸承

首先對組裝在一起的成套軸承進行拆除,檢查各配合部位及螺栓等有無鋼印標記,無標記應打標記,檢查有無夾渣、氣孔、凹坑、裂紋等缺陷,可用煤油浸泡查有無脫胎現象。支持軸承組合、研配、安裝方法如下:

(1)將軸承吊到軸承座內檢查球面墊塊與軸承座弧面的接觸情況,研配使其接觸良好均勻,接觸面積在75%以上。底部墊塊未放轉子前應有0.03-0.05mm間隙,以保證轉子吊上以后各墊塊有良好的接觸。

(2)檢查上下軸瓦,軸承蓋等中分面的結合情況,在自由狀態下0.05mm塞尺不應塞進,緊固螺栓,用0.03mm塞尺不能塞進。

(3)在轉子未安裝前初步吊上、下瓦與相應軸頸配合檢查,應與圖紙要求一致。檢查上、下瓦與軸承接觸情況,待轉子就位后,轉子壓在下瓦上著色檢查,以保證在工作狀態下接觸良好。

2、支持推力綜合軸承安裝

(1)支持瓦的檢查方法,要求基本與前相同,對于球面與球面應著色檢查其接觸情況 接觸面積75%以上,且每25×25mm面積上有3-5點接觸。對于檢查發現接觸不良時一般不應修刮,通知制造單位研究處理,組裝后的球面座的水平結合不允許有錯口,接口處用0.03mm塞尺不應塞進。

(2)推力軸承安裝前應全部拆除清理毛刺、油污雜質,將推力瓦塊在平面上逐一進行檢測其厚度差不應大于0.02mm,對于誤差過大時應修刮瓦塊背面。

(五)轉子安裝

1、轉子的情況檢查

用煤油清洗轉子軸頸、葉輪、葉片、汽封溝槽、軸封、聯軸節等各部,檢查有無碰傷、裂紋、變形,尤其軸頸不能有任何損傷、劃痕、銹蝕。用外徑千分尺測量軸頸的橢圓度和不柱度,每個軸頸測量二個部位,在前、后測量,每個部位在0度和90度垂直端面測兩點,橢圓度和不柱度都不得大于0.02mm。

2、轉子安裝

(1)使用制造廠帶的轉子吊裝專用工具吊裝轉子,吊裝時要在吊裝綁扎點用軟質材料包墊好,以免損傷轉子,專用吊索應妥善保管,防止銹蝕和損傷。

(2)轉子吊起后,應用水平儀在軸頸上測量,其水平度應在0.2mm/m以內。

(3)吊裝要有專人指揮,落時前、中、后(尤其推力軸承位置)安排專人負責扶正、對準,落時要慢,第一次吊裝時可將主推力軸承放入,以作推力盤頂靠推力瓦限位用。

(4)轉子揚度的調整

測調轉子揚度可配合軸承調整進行,轉子揚度用合像水平儀在軸頸上測量,轉子揚度要求保證低壓后軸承部位水平為零向前揚起。

(5)低壓轉子找中心

轉子找中心,以低壓外缸前后油擋洼窩為準,用內徑千分尺測檢轉子與洼窩的距離,使其上下左右誤差不大于0.04-0.08mm,中心位置的調整可借助于軸瓦球面墊塊調整墊片調整。

(6)測量轉子的彎曲度

為測量軸的最大彎曲部位和彎曲度,必須沿軸的同一縱斷面裝設數只百分表,轉子分八等份,危急速斷器向上為第一點,各表針垂直軸頸,盤動轉子一周,記錄各部位表讀數(測量不少于兩遍)。同一表所測相對180度的兩個讀數差的一半即為該部的彎曲度,最大彎曲度應不大于0.06mm。

(六)汽封間隙的調整

汽封間隙的調整一般通過間隙測量的方法,首先利用塞尺或者塞尺加量塊的方式對軸向通流間隙進行測量,而徑向同流間隙則在其左右用塞尺測量,底部和頂部位置可采用壓鉛絲的方式進行測量。由于低壓缸具有體積大、剛性弱的特點,因此,在選擇其汽封徑向間隙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工作狀態下內缸可能出現的下沉量。對于內缸下沉量的測量方法主要是先使所有隔板的下半部就位,再扣上外上缸,利用真轉子測量出各葉片頂部與圍帶的實際間隙值,然后再將隔板的上半部分就位,扣上外上缸,對葉片頂部與圍帶的間隙值進行再一次測量,兩次測量數據的變化值與設計值之和才是汽封間隙的最終值。

汽輪機輔助設備的安裝

(一)凝汽器的安裝

1、根據設計圖紙在汽輪機基礎的顯著位置標出凝汽器的縱、橫中心線利標高。根據縱、橫中心線和標高,檢查凝汽器洞口尺寸及基礎支座的位置和標高。

2、將基礎支座混凝土表面鏟平,以便安裝時放置墊鐵和二次灌漿時使用。

3、檢查基礎支座上的預埋鐵件或預留孔洞的位置和深度。

4、凝汽器支座彈簧的檢查試驗。

(二)離心泵的安裝

離心泵的安裝

(1)基礎尺寸檢查和墊鐵布置

①基礎尺寸的檢點是基礎外形尺寸和地腳螺絲孔的配置是否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②基礎尺寸檢查好后,在基礎上劃出墊鐵布置位置并剔平混凝土表面,使墊鐵能與混凝土表面良好接觸。

③墊鐵的高度最好在30~60mm,墊鐵太低會使二次灌漿凝固困難;墊鐵太高,又會使水泵在基礎上的穩定性相對減少。

④墊鐵一般布置在地腳螺絲兩旁,離地腳螺絲邊緣的距離應為l~2倍螺絲直徑。

(2)機座臺板的安裝

臺板找正時,可根據設計圖紙先在基礎上標出縱橫中心線.使臺板中心線與基礎上中心線重合。

(3)水泵的安裝

①安裝水泵和拖動該水泵的電動機時,先安裝水泵,而后安裝電動機。安裝時應同時考慮電動機的位置。

②水泵的安裝的三個工序:找正、找平及找標高。

2、滾動軸承的組裝

宜采用熱套的方法,即將滾動軸承放在加熱的機油內加熱后迅速取出,裝到軸上,加熱機油的溫度不能超過100℃,安裝時如果需敲打軸承時,可用銅棒敲打。敲打的著力點一定要在內套上并對稱受力,不要集中于某一處,以免軸承發生傾軋。

電動機的安裝

(1)電動機就位到臺板上后,以泵體為基準,進行靠背輪找中心。

(2)靠背輪找中心時,應使兩靠背輪端面間保持一定距離,其數值要大于泵與電動機軸向竄動值的總和,以防止泵與電動機各自產生軸向竄動時的相互干擾。

(3)水泵電動機靠背輪找正中心后.即可擰緊電動機地腳螺絲,墊鐵點焊,并重新檢查靠背輪的同心度和平行度,符合要求后.進行水泵和電動機的二次澆灌。

結語

發電廠汽輪機及其輔助設備的安裝涉及到多個工序,安裝過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化工程。在安裝過程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機組的振動。因此在安裝過程當中一定要嚴格的按照圖紙來進行安裝,不能夠隨意的進行更改。同時還要做好安裝過程中的工藝質量管理工作,從而確保每個環節都不會出現問題。

參考文獻

[1]劉濤,李曉峰.淺談汽輪機的電廠安裝要點[J].科技與企業,2011.23.

第2篇:服裝設計要點范文

綠色服裝設計在面料、外形、色彩等設計要點的基礎上,還要注重符合環保的原則,并以環保為目標,使設計出的服裝既滿足環保的要求,也滿足人們對于美的追求。以下就以三個設計要點為例,來分析綠色服裝的設計策略。

(一)面料

在綠色服裝設計中,環保始終是其設計的主題。設計綠色服裝,自然就要選擇綠色環保的面料。對于綠色面料的選擇,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考慮。1.采用環保無污染的原料纖維是一種十分符合綠色設計理念的原料。纖維在生產過程中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在纖維制品失去其使用使用價值之后,可以被回收再利用,或直接在自然環境中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生產纖維的原料采用的是可再生或可利用的廢棄資源,不會影響生態平衡,同時纖維對人體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是一種十分環保健康的服裝面料原料。2.注重原料天然肌理服裝設計師在進行綠色服裝設計中,可以通過對面料天然肌理的強調和表現,使人們感受到天然材質的魅力,從而盡量回避對人體有害,同時又不環保的化學制品。在具體設計中,可以合理、大膽的采用一些天然原生態的、未經過加工處理的自然材質,彰顯出材質本來的面目和肌理,在喚起人們環保意識的同時,讓人們感受到自然的美。

(二)外形

在服裝外形的設計中,首先要注重的就是服裝與人體的空間處理。無論是西方流行的三維立體結構,還是東方流行的二維平面結構,其首要目的都是為了使人體感到更加的舒適。綠色服裝設計不應過分的追求外形上的創新,應注重表現人體的自然形態。在綠色服裝設計時,可以通過設計不同風格的部件來實現服裝外形的多樣性。例如可以為一件服裝設計多種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衣領、袖口、口袋等配件,讓人們在進行服裝搭配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的進行更換,參與到服裝設計當中。這種設計方式可以讓人們回歸自然與本性,提高服裝的使用率,并增加其生命周期,從而達到節省原料,物盡其用,自然環保的目的。綠色服裝設計在注重外形設計的同時,更加注重的是其生態性和環保型,將服裝設計與環境保護融為一體,既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和對美的追求,又能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能耗,無害于生態環境。

(三)色彩

色彩能夠對人產生從表面直達內心的影響,因此在設計服裝的色彩時,服裝設計師不僅要考慮顏色搭配的協調性,還要運用聯想的魅力來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在綠色服裝設計中,最理想的顏色自然是綠色。綠色代表了大自然,象征著生命、活力、和諧、自由、清新、舒適等。因此采用綠色作為主色調進行色彩搭配,將更加能夠貼近大自然,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關系。

二、綠色服裝設計的現狀和前景

第3篇:服裝設計要點范文

筆者在北京服裝學院和中國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以及北京高等師資培訓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于近幾年作為訪問學者有幸出訪了英國及美國,并前后走訪了位于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霍林斯校區的服裝設計與工程系、英國倫敦時裝學院,以及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服裝藝術與建筑設計學院。在留學訪問期間接觸了大批在服裝設計教育方面有一定造詣的老師、學者及相關研究人員,并親身參與到他們的教學中去,收獲與啟發頗多。特別是對他們采取的教學手段、方法的了解與研究更是筆者此行走訪的重點,其中對意象看板(Image Board)的普遍使用引起了筆者的關注。

不論在時尚流行前沿的倫敦、曼城,還是在美國的明尼蘇達,在Fashion Design(時尚設計)的教與學中,Image Board(意象看板)被大量地運用并貫穿于整個設計學習的過程中,同時,在一些商業推廣中也能看到它的出現,這引起了筆者的極大關注。這些看板不僅制作精美,也非常直觀有效。往往在看板上老師不允許學生們使用過多的文字,而是借助大量的圖像、圖片等視覺資料傳遞服裝的設計理念,并通過不同的板塊表現設計主題及設計要點,也是評價學生在服裝設計課程中學習表現的重要依據。由此,筆者在留學期間對歐美學生在此方面的理解與運用有了更多的關注,并將此種方式在回國后分別在服裝設計相關課程中做了大量嘗試,收獲頗多。

二、認知意象看板

翻開世界著名的某些時尚網站,我們可以看到,在流行資訊及當季時尚設計主題模塊中,意象看板作為最受青睞的一種表現方式被大量使用。每一塊看板上包含了大量的時尚信息,直觀、有效,也令觀賞者意猶未盡,它在傳遞主體概念的同時,服裝設計的要點以及設計細節也被一一呈現在畫面中。(如意象看板圖例1-5)

1.何謂意象看板

意象看板(Image board),是指經由對設計對象與設計主題認知的色彩、影像、數字信息或其他材料的收集入手,對相關視覺圖片進行分析與整理,用多重圖像的組合來檢視整體設計方案中的諸多元素,如服裝設計中的樣式、材質、色彩、細節等的綜合效果。作為該類設計方向的參考,意象看板可以很好地達到傳遞設計概念、強調設計要點的重要作用。意象看板被廣泛應用于服飾設計、產品設計、網頁設計、電影制作、腳本設計等方面。

2.意象看板的組成

意象看板由一系列的意象資料組成,意象資料可以說是輔助個體間認知、傳遞意象與知覺的重要工具。設計師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常運用多種看板表達設計的目標對象、創意與靈感等不同方面的內容。

此次研究與訓練的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

(1)Lifestyle or Customer Board(目標顧客及其生活方式看板);

(2)Mood or Ideas Board(情緒及概念看板);

(3)Theme Board(主題看板)。

第一,看板是針對服裝設計中的目標受眾,即目標消費者進行分析與研究的。在合理地進行人群定位之后,通過Image Board呈現出這一類消費者的主要特點,如他們崇尚的生活方式、文化價值取向等。

第二,看板是對時裝概念的展示。針對目標對象,在服裝設計的延伸上如何索取靈感來源、強化整體設計理念,并提煉設計要點以圖形、圖像等形式進行演繹。

第三,看板是對服裝設計主題的表達。通過一系列服裝設計元素,如款型、色彩、材質、細節等綜合而全面的展示,在進一步強化設計主題的同時完善服裝設計。

三、意象看板的訓練

在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霍林斯校區走訪期間,筆者也有幸參與并了解到該校研究生、本科生的多門設計課程,同時也掌握了意象看板在這些課程中的訓練技巧及學習方式。

意象看板的訓練根據課程設置的需要大相徑庭:對于研究生以及本科生畢業階段的設計課程訓練,該看板要求獨立完成,有時需要一位學生完成多個方向的看板;針對低年級設計專業的學生,可以是多個學生共同完成一張設計看板,即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訓練;而一些特殊的課程,需要學生們分成多人一組進行討論后獨立完成各自的主題看板及時裝系列設計。由此可見,意象看板的訓練被靈活運用在不同層次、級別的同學及具有不同要求的課程中,但其多元的訓練也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意象看板的訓練原則

(1)意象看板的訓練通過一系列視覺圖像點燃或傳遞設計創意,應該圍繞著一個明確的設計理念展開多個興趣點的圖形、圖像的表達,而不是多個設計理念。

(2)意象資料需注重有創意點,通過合理的分析與整理,順應設計理念的需要,切忌盲目地疊加以及選擇一些無謂的視覺圖片。

(3)充分發揮視覺意象跨越語言障礙的優勢,在時尚看板中傳遞更多的感情交流的信息,加強設計理念的表達。

(4)注重意象看板從簡單到復雜、細致深入一步步完善的特點。

(5)意象看板陳述的是整個設計過程,而不僅僅是設計結果。從原始階段對創意靈感的捕捉到設計概念的提取階段,最后到對時裝要點的具體描述階段,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意象看板即是評價此過程的重要依據。

2.對于能夠勝任此種學習方法的學生而言,還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創意思考能力

(2)研究與分析的能力

(3)傳達與交流的能力

(4)審美理解與意識的能力

(5)思辨能力

四、意象看板的訓練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在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服裝設計方向的專業課程中,筆者嘗試將意象看板的訓練先后在服裝設計信息整合、服裝元素設計,以及服裝綜合創意設計等課程中進行應用,并對應用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歸納反思。

1.強調設計過程,提高服裝設計教與學的質量

意象看板的訓練在于運用有效的意象資料記錄整個的設計過程,從靈感創意到主題理念,延伸至時裝概念和相關設計要點及細節等,由淺入深、由簡及繁地闡述了整個設計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更多地是運用just do it的實踐操作方式取代僅僅是對知識的積累等傳統學習方式,這樣能夠不斷總結并提高自我意識來改進設計,不能不說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提高服裝設計教與學質量的方式。

2.提煉設計焦點,加強設計教學的核心關注點

在設計課程中,應用此種訓練時最大的障礙就是由于意象圖片等相關資料過多而事倍功半。意象資料的多元性以及不穩定性,使很多學生在分析與整合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這也驗證了一點――不加強對設計核心焦點的關注,就會流于對圖片、圖像等表面的處理與拼湊,最終由于受解決方案的影響而放棄核心設計理念。

3.教學輔導在設計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80%以上的學生在反饋意見中表述對于看板的訓練希望得到更多的個人輔導。由于課程改制,在諸如服裝設計信息整合等需要大量實踐訓練的課程中,實踐操作部分的時間被縮減得很少,再加上兩個班級近50人的規模,教師沒有太多時間單獨對學生進行輔導與指正,該問題在設計教學訓練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學生的經驗告訴我們,他們需要很多幫助,特別是在面對諸多意象材料的時候,如何進行分析與歸納是需要教師給出合理的指導與幫助的。

4.提高學生對審美設計的認知能力

在看板訓練中,接觸大量的圖片、圖形資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同時對最終的審美修養的提高也有一定幫助,因為學生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好看的圖片不一定是切主題而有用的。這樣的訓練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有著明顯的幫助。

結語

意象看板的訓練雖然在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剛剛開始,但已經收到了明顯成效,無論是針對學生的學習還是教師的授課,都發揮了很大的啟發作用。筆者認為,這種方式可以運用在多門課程的教學中,通過此種訓練,可以加強學生對拓展設計整個過程的駕馭能力,培養其獨立思考并積極交流的能力,并從中不斷提高自我認知,完善服裝藝術設計。對教師而言,在創意設計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此種訓練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并通過給予恰當指導去積極挖掘學生的優點,改進設計效果,最終達到教學雙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T.D.Cassidy.Current practice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shion Desig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8 Oct .2008.

[2]Garner, S. and McDonagh-Philp, D.2001 Problem interpretation and resolution via visual stimuli: the use of mood boards in desig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and Design: Design Education 省略.

[3]許毓容.主題式意向轉化于文化商品造型之研究[D].中國臺灣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2005.6.

[4]Fiore,A.M. and Kilme,P.A.Understanding aesthetics for the merchandising and design professional. NY, USA: Fairchilds publications. 1997.

[5]省略.

[6]省略.

第4篇:服裝設計要點范文

紙模服裝設計是一門深受學生喜愛的課程,在中小學期間開設紙模服裝設計課正是給孩子們一個自由發揮想象力,培養學習興趣,大力提高動手能力的空間。馬克思說:“人是按照美的法則而進行創造的。”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也是創新的原動力。在紙模服裝設計教學中創新意識的滲透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環節。紙模服裝的出現給我們中小學開設服裝設計教學一個很好的操作平臺。學生們在這里任意施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紙模服裝設計教學中,我著力與從服裝設計與制作兩方面入手。服裝設計與制作具有手腦結合的特點。把頭腦中想象的東西通過親手制作變成真實的作品。這個過程本身就是設計。在教學中利用紙模做基型,從服裝的款式、色彩、材質三方面入手設計制作。在這個設計制作的過程中讓孩子們的想象力、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得以充分發揮。

二、教學目標:

通過紙模課題的實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引領學生走進服裝設計的殿堂;簡化設計原理,突破常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手法,注重服裝三要素:色彩、造型、材質的完美結合,提升個人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創新精神。

三、階段目標:

1、培養學生的設計興趣及對服裝的認知、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掌握基本的設計原理和設計技巧。

2、通過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提升學生的欣賞水平,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情感溝通、自我評價、合作學習等方面和諧發展。

四、教學方法:

第一組:傳統方式教學。先講理論知識、設計原理、要點服裝構成及設計三要素再利用紙模作為基型加以拓展。

第二組:利用創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對難點重點進行講解。同時滲透紙模服裝設計的理論知識及設計原理和服裝構成等。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滲透吸收,最后達到綜合素質的升華。

指導要點:

1、每周集中交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做好與學生交流溝通工作。

3、資料積累,照片,優秀作品收集和經驗總結工作

五、課程設置:

第一組傳統方式,先講后練

第1、2節:欣賞優秀作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學生直接動手設計制作發現問題。

第3、4節:講解簡化的服裝設計原理及制作要點。解決問題完善自己的作品。

第5節:利用立體紙模,讓學生了解平面裁剪和立體造型。開拓視野,讓作品更加豐富。

第6、7、8、9、10節:動手制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欣賞優秀作品,激發學生創作靈感。

第11、12節:總結改進調整設計思路,發揮優勢和潛能。大膽嘗試,完美展示作品的風采。

第二組,創新教學,先練后講的教學模式

第1、2 節:調集大腦儲存的信息,結合興趣愛好設計一件服飾,不受制作方法的制約和限制,隨意創作。

第3、4節點評學生創作的作品,發現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

第5、節講解設計原理和制作工藝。

第6,、通過仿真立體紙模了解平面剪裁和立體造型

第7、8、節解決問題,完善作品。

第9節、欣賞優秀作品,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第10、11、12節、大膽嘗試創新制作,全面提升作品品質。

六、教學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

教學內容:仿真立體紙模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目標:

1、了解服裝的設計風格和功能。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3、掌握各類服裝的制作過程和工藝要求,為今后的學習做鋪墊。

教學重點:平面裁剪變為立體造型的工藝。

教學難點:制作技巧的合理應用。

教學方法:引導法、演示法、比較法

教學用具:立體紙模教具、圖片、包裝紙、剪刀、膠棒、色彩筆、模特支架、實物教具。

預計效果:最高要求:作品工藝精美,細膩。

大眾要求:作品細節部位處理巧妙。

最低要求:作品平整、舒適、恰到好處。

第二階段:

教學內容:創意服裝的設計與制作 (美人魚、蝴蝶、楓葉、花朵、建筑物)

教學目標:

1、利用服裝設計原理引導學生的創意思維,擴展學生的想象力。

2、培養學生持之以恒,做事認真的態度。

教學重點:發散思維的引導,創意思維的拓展。

教學難點:想象空間的延伸及工藝制作的創新。

教學方法:演示法、講授法

教學用具:實物教具、圖片、禮品紙、剪刀、膠棒、模特支架

預計效果:最高要求:想象力豐富,作品表現形式豐富。

大眾要求:有償性的亮點,工藝精致。

最低要求:模仿現實生活的作品,創意較少。

第三階段:

教學內容:禮服、晚禮服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目標:

1、運用設計原理和美學知識進行創意設計,體現禮服的流行趨勢和審美多樣性。

2、合理運用制作技巧,有駕馭多種材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禮服、晚禮服的風格和特點。

教學難點:掌握禮服、晚禮服設計的要求。

教學方法:引導法、講授法、演示法

教學用具:剪刀、膠棒、模特支架、實物教具、包裝紙、手搓紙。

預計效果:最高要求:服裝的功能與設計風格完美結合,工精美。

大眾要求:作品風格獨特,做工精致。

最低要求:創意較好,工藝平整。

七、教學效果

第5篇:服裝設計要點范文

石獅市委提出“米蘭計劃”,意在把石獅打造成中國的“米蘭”,這是石獅壯大服裝傳統支柱產業、再鑄中國休閑服裝名城新高度的宏偉藍圖。著眼于凝聚青年設計人才,壯大石獅服裝設計師隊伍,并使石獅進一步成為服裝創意設計人才薈萃之地,石獅市人民政府攜手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舉辦首屆“石獅杯”全國高校畢業生服裝設計大賽,吸引了包括北京服裝學院、天津工業大學等國內49所高校的159名服裝設計專業優秀畢業生報名參賽。

本屆設計大賽分男裝組、女裝組,分別產生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優秀獎若干名,并設立最具市場潛力獎、最佳創意獎、最佳造型獎,金獎得主將獲得高達2萬元的獎金。初評工作由天津工業大學的徐東、北京服裝學院的謝平以及“金頂獎”獲得者武學偉、知名設計師李欣、王玉濤等時尚界設計英才擔綱評委。評委們普遍認為,本次參賽的作品總體質量較高,其中不乏精品,體現了參賽選手較好地掌握服裝的結構設計、色彩搭配、制作工藝的運用能力,以及靈活融合時尚元素、豐富設計思想的創新能力。

石獅擁有最完整的紡織服裝產業鏈,具備強大和牢靠的產業基礎。在“質量石獅”大旗下,石獅服裝企業正在加快創立名優品牌、大力叩啟創意之門。利用各種時機招才攬將,組建優秀服裝設計師團隊,正在成為石獅服裝企業家的布局要點。

設計大賽組委會把握眾多設計新秀匯聚石獅的契機,精心搭建優秀選手與石獅服裝企業溝通交流的平臺。印發選手簡介及作品畫冊;邀請石獅知名服裝企業觀看決賽;舉辦“才企對話”和人才對接洽談活動,25名獲獎選手現場與石獅服裝企業達成意向,在海博會“媒體見面會”上,威蘭西、狼道公司分別與五邑大學的邱煥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李雨晴作為簽約代表上臺簽約。

第6篇:服裝設計要點范文

關鍵詞:行業服裝 設計 成衣樣品 出樣

一、行業服裝設計的現狀

隨著我國行業服裝的快速發展,各具特色的行業服裝不斷出現。各行業對服裝的需求也越來越具體。強烈追求職業特征,具備時尚感和功能性是行業服裝定制普遍的需求。區別以往單一的行業服裝,現今的行業服裝更加注重行業特色,款式造型明顯區別其它行業,衣著形象有效傳播該行業的文化內涵,服裝設計符合該行業系統設計的理念與需求,在材料選擇和功能應用上充分考慮職員對服裝自身的需求。

二、設計前期需注重的幾個要點

(一)設計主題和理念的把握

隨著行業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與國際接軌日益頻繁,這幾年行業服裝在設計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設計上更加注重將該行業環境與個人需求之間相互協調統一,這對于行業文化有很強的傳播作用。當服飾設計與行業整體所追求的文化理念相融合時,職員穿著行業服裝后會產生較好的職業歸屬感和自豪感,能夠促進內部團結,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同時有助于提升社會各界對該行業的識別和關注。

(二)基礎調研工作的內容和作用

第一服裝設計人員應在行業服裝設計開展前,整理和收集該行業的文化內涵和有效標識設計的基本內容。這需要設計人員在市場期望達到的設計預想之上作出理性的分析和研究。找到該行業文化內涵的精髓,并進行提煉歸納和分析,形成初步設計構思與理念。

第二要深入實地感受該行業原有的制服穿著所產生的效果,如果原來沒有制服就需要從同類行業的服裝穿著效果著手,從中找到設計突破口;在該行業已有標識設計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其中所含有的色彩元素。初步找到與之協調或者相對比的色彩元素,作為首選色彩。在強調色彩的>中擊力與視覺效果美觀的基礎上重點搭配,并進一步分析該行業服裝穿著的色彩心理需求,制定出色彩選配的大方向。

第三要深入實地仔細考察工作環境,工作特點,工作性質與強度,穿著者在工作中對服裝的實際需求等等一系列具體問題,為日后款式設計中功能性設計提供依據。

只有符合穿著人員的需求,并滿足該行業特征的行業服裝設計才是成功的設計。同時還需調查和研究國內國外該行業服裝當前的流行發展趨勢,為設計圖稿增添時尚性與科技性。

以上幾點有利于設計圖稿更好地切入主題,有效地滿足客戶需求,設計效率高,避免走彎路。

三、設計中期需要控制的幾點要素

(一)款式設計

當設計主題明確、設計理念清晰、思路逐漸明朗,就可以著手款式圖稿設計。根據該行業的穿著季節性需求、男女性別差異,按服裝類別進行各品種的款式設計。在結構上以穿著的場合和穿著用途作為設計重點。

如行業服裝中春秋常服的設計和春秋工作裝的設計在款式上有著根本性的不同。春秋常服注重款式的莊嚴肅穆,多為制式設計,穿著后會比較正式嚴肅,在款式上易選擇三開身板型設計為佳。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設計追求款式的美觀大方干練等核心要素。而春秋工作裝的設計則注重款式的舒適耐用,多為夾克式或連體式設計,穿著后會比較精神帥氣,在款式上易選擇四開身板型設計為佳。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追求款式的時尚便攜功能性多等核心要素開展設計。

(二)色彩設計

設計中最關鍵的要數服裝色彩的選定。服裝色彩的選定在前期調研工作中有所準備,從行業現有的標識中提取色彩不失為一種快捷有效的方式。

首先設計人員要重視標識所要傳達的色彩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選配。提取標識相近色系的優點在于,服裝很快會與整個行業的標識文化相融合,重點是要在明度上有所突破。

方法一,采取服裝整體采用標識主色或提取相近主色為服裝主色,再在服裝局部設計上輔以對比色的組合色系搭配,將有效打破設計的呆板和單一。

方法二,采取與標識主色對比的色系為整體服裝色,局部輔以標識主色組合搭配,優點是使設計更具個性化,非常有特點,>中擊力強視覺效果好。

當然選擇任何一種色彩搭配作為設計方案,其宗旨是既要符合行業文化、工作環境,又要能夠成功獲得客戶的認可。

(三)配飾設計

配飾的設計要有利于主題的突出,行業服裝標識的設計一般有肩牌、袖標、胸牌、工號牌等等。配飾是整個服飾中畫龍點睛之筆。好的配飾能夠有助于提升著裝后的整體美感,同時提高服裝的價值。設計時要注重配飾的色彩與整體服裝的協調性與統一性,符合既有個體特色又不失功能特點。

(四)服飾搭配

行業服裝設計效果的好壞還體現在服裝與飾物的風格是否統一。上下裝色彩搭配是否協調;帽子、鞋子等服飾的選擇是否與服裝的整體設計風格相統一;內穿與外穿的服裝是否統一協調等等這些決定了服裝設計的系列性和配套性。設計搭配時要絕對杜絕色彩不協調破壞風格的元素加入。如筆者參與的2011式中國保安員服裝系列產品設計中,穿著者涉及春秋常服、內外穿襯衣、夏褲、帽子、皮鞋、腰帶、肩牌、胸牌、袖標等等服裝與服飾。搭配是否合理,穿著是否協調,設計者要將設計理念充分傳達,在設計圖稿時就應制定詳細得出設計方案。

四、設計后期的成衣樣品出樣的要點

(一)服裝面料的選擇

目前,服裝面料的優劣已成為影響職業服裝檔次的主要因素。近年來,職業制服多選用的毛織物面料,多為70毛,30滌、50毛,50滌、等幾種混紡織物。眾多的行業服裝,普遍采用毛滌駝絲錦、鍛背嗶嘰、彈力嗶嘰、貢絲錦、華達呢、平紋呢等面料品種。由于毛滌混紡織物新品種的不斷改進和更新,進一步改善和提高了行業服裝的外觀質量。一些拒水、拒油、防塵、抗靜電、抗皺等多功能面料產品,使行業服裝更具有防護功能,同時又具有毛紡產品的挺括、手感柔軟等特點。設計時要根據不同的款式設計需求選擇合理的面料。

(二)主輔材料的選配

主輔材料的良好合理搭配,對于服裝外觀的美觀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行業服裝面料與輔料的配伍上。面料應搭配與之相匹配的里布。紐扣的色澤以及拉鏈等等輔料的色澤要與服裝面料相協調,起到烘托作用。反之則大大降低服裝的品質。在設計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該行業所追求的重點。有些行業會從耐穿實用、經濟實惠等角度出發,從而降低對材料的要求;有些會從提升行業整體形象角度出發追求較高品質的材料;這些往往會直接影響設計師在主輔材料上的選擇與應用,設計師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三)制作的要求

第7篇:服裝設計要點范文

[關鍵詞]商業大片 漢服 服裝設計 視覺文化

一、現象:古裝商業影片的漢服

古裝商業影片,成為近年中國電影主體市場的亮點,從《十面埋伏》《英雄》、《無極》,到備受關注與爭議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等都贏得不菲的國內票房。這些國產商業影片有一個基本共性,即基本的故事構成要件貧弱,反之,服裝與美術設計等作為視聽綜合藝術的形式要素,表現得別出心裁、美侖美奐,大有喧賓奪主之勢,成為電影受眾議論的焦點與影片的亮點。就《滿城盡帶黃金甲》而言,那數量千萬的金色與銀色的鎧甲,那充滿殺機并不乏唯美色彩的圍巾,還有宮女嬪妃穿的低領V字開口艷裝,著實讓人吃驚不小,這部影片為之獲得美國電影業服裝設計工會獎中歷史類最佳電影服裝設計獎《英雄》的服裝設計也較有成就,章子怡一襲紅妝,領口與衣帶綴繡花紋,李連杰則黑冠帶、黑發額、黑盔袍、黑劍盾。張曼玉與梁朝偉都著翠綠紗衫,紅色、黑色、綠色被分別賦予了不同的象征意義。

電影演員的服裝是由美工組的服裝師設計出來的,電影服裝設計是電影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古裝商業影片而言,服裝設計注意的要點很多,不僅拘牽于劇本、劇情,而且還有導演業已成熟的藝術風格。另外還需有利于演員在典型環境中的形象塑造。所有這些都建立在一個既定的前提之下。即電影服裝設計要基本符合人物形象所處歷史階段的服飾風俗或傳統。

在歷史語境內,中華民族的服飾傳統就是漢服,漢服有自己約定俗成的基本特點,那就是“上衣下裳,束發右衽”。《周易?系辭下傳》云:“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上衣下裳”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服飾傳統,“衣”指上衣。有方領與交領之分,交領又叫“衿”,交領處有結,腰間系帶,男性常用革帶。女性常用絲帶。貴族多穿帛衣和皮衣,貧民則著粗麻或獸毛制成的短衣,漢代學子常服青色交領上衣,因此,曹操《短歌行》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達其功業未就而求賢若渴的充沛感情。“裳”指下衣。追根溯源,是由上古先民的遮羞布演變而來,裳有帷裳,或者稱“帷”,帷者,圍也,指圍在下身的布帛,《論語?鄉黨》云:“非帷裳,必殺之”,殺指殺縫,想必帷裳是不必殺縫的,可見帷裳是裳的最初形式。就裳而言,鄭玄稱:“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大致樣式指前面由三幅連綴,后面由四幅連綴,腰部帶褶,褶的多少大小。以裳的上腰部與穿著腰身粗細為度。“束發右衽”也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服飾傳統。古人“束發”出于禮義的要求,《禮記?冠義》云:“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男子束發以加冠,女子束發以加笄,成為成年男女的日常服飾特點。古人之“衣”,均為右衽,指衣襟右掩。系于腋下。束于腰間。其直接功用在于遮掩裳的開口之處。

“上衣下裳,束發右衽”表現出來的漢服基本特點,以及它在不同時代的流行款式,已經成為古裝商業影片中電影服裝設計的重要參照。具體表現為,反映不同時代的影片要求相應的漢服特點,在大致遵循漢服形制的前提下,演員著裝的具體款式與顏色搭配可根據影片類型、演員風格與角色性格決定取舍,甚至可以加進某些現代設計元素。電影服裝設計最終做到的。是能夠將服裝設計化入人物形象塑造,使之成為劇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傳遞出與影片主題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內涵。

二、符號:民族文化的形象識別

漢服所具備的獨特的審美特征,與華夏民族的文化傳統有著密切的聯系,《尚書?武成傳疏》云:“冕服采章曰華,大國曰夏。”“華夏”成為我國的代稱,暗含著服飾之美是我國的偉大象征。中國美學體系是以“意象”為基本范疇的審美本體論系統。美的創造表現為“意象”的產生及向境界的升華。“‘象’既是意象之本,也是美之本。無象則無美。”漢服之美不僅表現為古人對美的追求與創造,尤其表現為漢服所自覺呈現的審美意象。同樣作為認知世界的方式,“象”比“言”可能更接近現實本身,因此,才有《周易?系辭上傳》“言不盡意,立象以盡意。”就漢服的審美意象而言,它必然會傳達出一種精神內涵,換言之,漢服是一種“道”的外化與象征。而這種“道”指稱什么呢?

春秋以降,中國上層社會興起寬衣博帶,并將其視為尊貴加以推崇,有這樣的社會風氣,衣與裳被時人縫綴在一起,稱之為“深衣”,取象于“披體深邃”。漢代以前袍服已經盛行,何謂“袍”?《急就篇》注云:“長衣曰袍。下至足跗”,指衣的長度達到腳脖的衣服。由于深衣在中國服飾史上出現早,流行時間長,及其對現代服飾的巨大影響力,人們將其視為華夏服飾的重要代表,我們以深衣為例說明。《禮記?深衣第三十九》記載深衣形制云:“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圓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故規者,行舉手以為容: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下齊如權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禮記?郊特牲第十一》云:“禮之所尊,尊其義也。’《禮記》被視為儒家經典,深衣形制講究“規”、“方”、“直”、“平”,強調“天人合一”和等級秩序,隱含著其符合儒家思想要求的政治制度、社會思想、文化傳統,乃至倫理觀念。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儒家文化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在這個意義上,深衣不僅是漢服的一種款式。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實存,甚至是華夏文明的一種表征。

深衣如此,其他漢服款式亦如此,如漢服的上衣下裳,《周易?系辭下傳》中就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的記載“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那么上衣下裳取向于天地又有什么意思呢?《禮記?樂記》記載:“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天尊地卑,決定了君臣之間君尊臣卑的等級關系。而上衣下裳的冠服制度,則成了標志和維護等級制度的重要手段。這就很明顯的把服飾創造與治國平天下聯系起來,彰示了古代服飾的文化功能。在這里,上衣下裳的服飾不單單是指服飾本身,而是一種文化符號、一種象征、一個統治工具,從而形成中國古代獨特的“服飾治世”文化現象。漢服作為電影服裝設計審美意象之“道”即在于此。

事實上,在較為嚴格的文化學理論范疇 內,漢服僅僅是表征華夏文明的一種文化事象,對于整個華夏文明而言,可能并不那么重要。文化研究專家霍夫斯塔德(Hofstede)把文化分層解析,將一個民族的文化比喻成一個洋蔥,由表及里分別為象征物(Symbols)、英雄人物性格(Heroes)、禮儀(Rituals)、價值觀(Values)。在他的這個理論里,漢服與語言、建筑物等一樣,人們能夠看得見,并很容易分辨出來,它們共同隸屬于最外層的象征物。但是。也應當看到,在象征物意義上的漢服出于禮儀的需要,常常關系到個體在社會交往與生活中的行為方式甚至方法。因此,漢服又隸屬于禮儀層。事實上,無論是作為象征物或是禮儀。漢服毋庸置疑地都能夠傳達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按照巴爾特結構主義符號學的理論,電影服裝設計成為使用影像加工與創造銀幕世界的一種“代碼”。它也存在表層和深層兩個結構系統。既可以為視覺形象地感知,又可以不斷生成意義和認同。在這個意義上,作為電影視覺符號的漢服具有生產功能,它生產出一定的意義。即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不僅如此,作為電影視覺符號的漢服。也會生產出相應的社會解讀和文化認同。由此生發出個體的身份認同和相同的意識形態。換言之。漢服作為一種民族文化事象。其傳達的不僅僅是高超的美學工藝,還是漢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與理想追求,每一位華夏子孫都會從中尋找到某種精神皈依,體會到歷史的厚重感,增強實現民族騰飛的責任感。

三、視覺:服裝設計的審美期待

電影服裝設計作為最終呈現于銀幕的影像,最終是服務于電影受眾的視覺的,也就是最終要“被看”的。對于廣大電影受眾而言,對電影服裝設計注意與否可能因人而異,他們具有視覺選擇的自,魯道夫?阿恩海姆認為選擇性是視覺的重要特征,他形象地闡釋說:“在觀看一個物體時,我們總是主動地去探查它。視覺就像一種無形的‘手指’,運用這樣一種無形的手指,我們在周圍空間中運動著。我們走出好遠,來到能發現各種事物的地方,我們觸動它們,捕捉它們,掃描它們的表面。尋找它們的邊界,探究它們的質地。”阿恩海姆講這番話,主要用以說明視覺是一種主動性很強的感覺形式,而積極的選擇是視覺的一種重要特征。以視覺為理論視域,電影藝術被作為視聽藝術,影像與聲音是電影藝術的重要媒介,或者說是電影藝術具有本體性的特征,其中的影像是靠視覺來解讀的,電影服裝設計最終也是服務于視覺的。

第8篇:服裝設計要點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服裝設計;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93 G718.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0)05A-0101-02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因其傳授信息量小、手段落后、直觀性差等,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學習知識、獲取信息的要求。筆者認為各級學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進行遠程教學,實現資源共享。 科技的進步、服裝行業的發展對服裝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培養學生基本的服裝設計與制作能力,計算機技術在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也應非常重視,為此,作為一名服裝專業教師,應不斷的學習,帶頭運用信息技術授課。在此,筆者,將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利用多媒體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的服裝專業教學模式受文化課“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考試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專業課教學手段、方式陳舊落后。例如:在服裝設計課中,講畫服裝人體,其教學方法表現為,教師依據教材中的內容,一種方法為自制教學掛圖,將九頭長人體比例,正面、側面、半側面人體比例自制教學掛圖,雖然能達到講清知識要點,但教師備課,教學準備任務相當繁重,而且呈現方式不是很清楚;第二種方法:利用粉筆和直尺在黑板上畫,就存在教師畫的時候學生等,耽誤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另外,教師在黑板上畫,由于有許多線條和標注,有些部位不容易看清楚。再說,服裝人體動態是變化的,而老師不可能在45分鐘內畫出各種人體動態,而導致于學生不能理解畫好人體動態的五要素,而學生只會純粹地模仿,換句話說,只是為了模仿而模仿,并不會創造人體動態,這就對我們學習服裝設計完全失去了意義。于是我們的學生學了三年以后,只能臨摹或模仿老師畫過的人體,如果要你根據特定的訂單設計就一籌莫展、無從下手了。而采用多媒體,比如:講人體比例,我們就可以把九頭長人體比例的圖片掃描到計算機,然后用文字將比例斷點板書,制成課件,可以變抽象為具體、直觀、生動、形象,然后教師再與學生同步練習,教師在黑板上畫,學生在八開紙上練習,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的映像,而且減少了授課教師的不少麻煩。又如:講畫服裝人體動態,將人體動態五要素板書,以及正面、側面、半側面人體圖片在一張幻燈片上展示,每一個要素都根據不同的動態進行分析,講清要點,然后展示不同人體動態讓同學們分析。通過對比,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便是講一節課,學生也難以理解,反而只會加深對此學習的畏懼感;而采用多媒體恰當的演示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們探索知識的欲望。并且,原來上這兩節內容要花3倍的時間現在只要花1倍的時間,就能達到教學目的,大大加快了教學進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甚至還優化了教學效果。

第9篇:服裝設計要點范文

【關鍵詞】平面 立體 服裝造型

一、緒論

在服裝設計中,構成是設計的根本,是服裝平面、立體造型的基礎。構成包括平面和立體構成,平面構成是以輪廓塑形象,是將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規則在平面上組合成圖案;立體構成則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將形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則組合成形體。在日常生活中平面與立體潛因默化的影響著方方面面,如我們所熟知的折扇,把平面的材質通過正反方向來回反復折邊,使之成為窄長條形,平面即通過簡單的折疊轉化成立體形態。在這樣的開合之間,平面與立體緊密的聯系起來,并不因為彼此原始形態的區別而相互排斥,相反的在這種區別下相互的影響轉化。

所有這些基礎平面、立體構成在服裝設計中同樣的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們雖然簡單,卻是所有造型的基礎。例如和服,它以直線裁剪、平面造型為特色,折疊后可平放成為一個平面,而西服則不同,需要懸掛來保證它的挺括,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服裝造型揭示了,長久以來在服裝造型中平面與立體的差異,但隨著服裝的發展進程,這種差異逐漸縮小,平面與立體相互影響轉化成為服裝發展趨勢影響下的產物。

二、服裝發展進程中的平面與立體造型手法

自古以來東方服裝是二維的,它講究用各種圖案和技法來豐富服裝二維平面,形成獨特的東方服飾審美。而西方服裝則是三維的、立體的,利用省道或褶裥來形成三維造型。

(一)服裝發展早期至20世紀早期中的平面與立體

早在B.C4500~B.C3000年,愛琴文明中克里特女子服裝就極具現代感,其基本造型為短上衣和寬大吊鐘狀“塔裙”組合的上下分離式,這樣緊身合體的體形型服裝在古代民族中是極其罕見和特殊的,在同時代大多數民族還是寬松型的背景下,在自然的基礎上創造了人工美,這是歷史上平面與立體的一次精彩對話(見圖1)。

到了20世紀初,一位對時裝界有旋風般影響力的人物――波爾?波阿萊,一改統治了歐洲服裝幾百年的曲線造型,使直線重新回歸統治地位,女性服飾由此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簡潔寬松的設計讓女性的身體脫離束縛,奠定了現代服飾的雛型。另一位被作為現代設計原點的設計師瑪德萊奴?威奧耐,創造了“斜裁”這種史無前例的裁剪技術,她的設計中常可以看到直線的、幾何形的、日本浮世繪以及和服等東方藝術元素,被認為是本世紀初東方和西方服飾文化以新的形式,即結合平面與立體兩種要素,在時裝上融合的典范(見圖2)。

(二)六、七十年代服裝發展中平面與立體的新發展

60年代由于西洋服飾文化與世界各地的民族服飾文化最大限度的碰撞,那些西洋服飾文化圈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在被動接受西洋服飾文化沖擊的過程中,也不斷主動的加入這種勢不可擋的國際大循環。

70年代,由于歐洲經濟不景氣,人們逐漸對奢華服飾產生抵觸,轉而對東方寬松樣式產生興趣。于是,女裝中出現了許多來自東方的異國情調的寬松樣式。這樣高田賢三、三宅一生、山本耀司等一批東方面孔登上世界時裝舞臺,他們不強調合體、曲線,寬松肥大的寬衣設計與西方傳統的窄衣結構截然不同。這樣的服裝力圖擺脫以往的束縛,不再使用塑造立體曲線的省,反而利用平面的直線裁剪制作而成。平面和立體又一次碰撞和交融,平面的直線裁剪風格和傳統西方立體式造型風格并存,東、西方服飾文化之間的融合為我們展開了一個新紀元。

(三)2012年春夏時裝流行趨勢中平面與立體的新展望

復古仍然是2012年的潮流主題,設計師們從歷史中尋找靈感,塑造具有內涵、值得回味的形象。從服裝造型上來看,受到東方風格元素的影響,束腰外衣、和風樣式等都是本季重要造型要點,另外,巧妙的折疊帶來強烈的設計感,數條密集的褶裥形成兩側垂墜的效果,折疊的褶裥形成不對稱的外觀……這些流行看點都揭示了:在未來平面與立體的運用同樣是服裝設計不可或缺的重要造型元素,時裝的發展正走向一個多樣化、多元化的時代!

二、服裝結構上的平面與立體的轉化

在全球化趨勢日漸加強的今天,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文化相互影響成統一整體,借鑒和融合成為國際時尚的潮流趨勢,我們的服裝設計也要順應這種發展,不能割裂服裝中的平面和立體,只有在設計中考慮到兩者的關系,并且將兩種因素有機的結合,服裝的造型才會有創新和突破。

(一)在服裝造型處理手法上平面與立體的轉化

在服裝造型中我們主要通過對面料組合與分割、纏裹與打結以及打褶等手法,來實現平面面料向立體造型的轉化。以服裝設計中經典的設計元素褶皺為例子,本質上褶皺是三維造型的,而形式上它又是平面感覺的。褶皺的平面豐富性在于它由于折射光影而產生的色彩無窮變化,不同方向的褶皺使本來二維的平面面料產生不同的光影。褶皺的視覺效果通常會隨著身體空間弧度不同、肢體運動而產生的光線變化而變化,這種神秘的視覺變化正是平面和立體的結合。

(二)在民族服飾方面平面與立體的轉化

至今仍然存在著許多未經任何加工的用一塊布以各種形式來包裝人體的民俗衣裝,這些衣裝的源點來自對一塊布的巧妙構思,把平面的布通過纏繞、開洞等方式塑造成立體形態,這種轉化在印度女性傳統服裝沙麗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從紗麗的穿法我們可以了解到,通過對這樣一段簡單的彩綢,不縫不綴,在身上盤來繞去,竟能變幻出萬般花樣,成為千年時尚,它的迷人之處正是在于它看似復雜刻意,其實卻簡單隨意;看似普通平面的面料,其實卻能做立體的效果。

(三)在品牌服裝方面平面與立體的轉化

如果說服裝的細節能夠說明一個服裝設計師的特點,那么,提到上面說的褶皺,就沒有人能夠忽略三宅一生,運用褶皺表現他的個性,是他的出發點之一,三宅一生很好地解決了東方的服裝注重給人留出空間和西方式的嚴謹結構之間協調的問題。

從服裝結構來看,三宅一生采用東方傳統的平面直線裁剪方法,通常只有袖底縫和側縫相連的一條結構線,無起肩和袖窿部分;常采用幾何型衣片來組成,整件衣服可以平鋪于地,結構簡單舒展。這種對平面材質的褶皺處理,彌補了平面的單薄感,使之立體豐富,雖然是平面的裁剪卻加入富有機理的立體面料,整個服裝就此靈動起來(見圖3)。

三、平面與立體在現實中的綜合運用

(一)服裝款式、細節設計中平面與立體的運用

作為一個設計師,要掌握如何靈活的運用平面與立體的特性,由簡單中摸索一條造型基礎的規律,體味如何由復雜到簡單,再由簡單衍生出美觀而且豐富的變化。

在服裝設計中的平面可以是面料的各種精美圖案;可以是傳統的鑲、滾、拼、繡等裝飾技法;也可以是多個平面的重復、疊加等等,這

些平面的豐富性在設計中可以被局部抽取出來作為設計元素用在設計當中,例如把繡片放到現代服裝設計中,大量層層疊疊的繡片又可以看作是對立體的另外一種演繹。

立體在服裝設計中多是以半立體的形式出現的,它的運用更是豐富多樣:圖案在服裝中作立體裝飾,很多裝飾圖案是立體的和半立體的,可以稱它為服裝中的高浮雕和浮雕;結構上的省、褶等;還有各種折疊、包纏、披掛效果都是立體的實際運用。

另外,作為一種設計方式的“解構主義”與其說是解開之后再構成,不如說是立體――平面――立體這樣一個循環的過程,立體拆分為若干平面,再把這些平面重新組合構成新的立體,平面在其中具有重要的銜接作用,沒有中間這一環節就沒有“解”和“再構成”。所以說,在服裝設計中平面和立體的聯系是極其緊密的。

(二)裁剪法中平面與立體的運用

除了設計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將平面和立體聯系起來的原理,在裁剪方法上同樣適用。服裝從裁剪方式上分為平面裁剪和立體裁剪兩大類,所謂平面裁剪,是通過平面制圖的方式制出紙樣,再把紙樣放在衣料上裁剪的方法。相對,把衣料或其代用品直接在人體或人體模型上用大頭針和剪刀一邊進行衣服造型一般裁剪的方法稱作立體裁剪。

平面裁剪優點在于能夠快速得到樣板,制板的過程比較方便,節省時間,具有很強的理論性。但平面裁剪不能準確地感受面料對設計效果的影響,對于人體某些部位處理尺度不好掌握。這些棘手問題對于立體裁剪卻是其優勢所在,立體裁剪直接對布料進行操作,所以對面料的性能有更強的感受,在造型表達上更加多樣化。

鑒于兩者的優缺點,我們在制版時可以把兩者結合起來,當拿到服裝效果圖后,首先要研究設計圖,從款式規格尺寸制定,到整體結構的處理、工藝制作方法等著手,做到心中有數。接下來在坯布上應用原型找出款式的基本結構線,繪出大概輪廓后裁下來用手針縫出坯樣,在人體或修正后的人臺上進行調整,直到滿意為止,然后根據坯樣裁片做出樣衣進行確認,最后將坯樣裁片拓成服裝樣板。

(三)從服裝設計中對人體要素的把握看平面與立體的運用

大多數服裝造型是通過以簡單的幾何圖形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平面紙樣裁剪方法實現的,而更復雜的造型則通過在身體不同的點上加入造型形態與平面裁剪技術相結合的方法來獲得。從這一點上來說,人體本身具有的結構和運動狀態的變化是決定造型的重要因素。所以,服裝平面與立體的結合是對人體這一重要要素的現實反映,是未來服飾發展中一個重要的流行趨勢及發展方向。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人們需要的是多元化的服裝,不僅僅只局限與平面還是立體兩者中的某一造型,服裝的可變性、實穿性、便利性是當今大眾所追求的,一件服裝具有不同的穿法且能適合不同場合,可隨意存放無須更多的打理,這是滿足“以人為本”服裝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設計師不僅要考慮到服裝的美觀時尚,以人為設計主體這一方面同樣是不可缺少的,把服裝的平面要素和立體要素相融合,發揮其各自優勢的基礎上形成的“新型”服裝將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蜜柚直播在线第一页|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欧美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网| 国产一级淫片a|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软件 | 污到流水的视频| 国产FREEXXXX性麻豆| 亚洲毛片基地4455ww| 大陆三级特黄在线播放| 丰满肥臀风间由美357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丝袜在线|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被合租粗糙室友到哭|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99精品偷自拍| 性按摩xxxx| 久久久久无码中|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老妇高潮潮喷到猛进猛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97日日碰曰曰摸日日澡| 性欧美暴力猛交xxxxx高清|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欧美亚洲国产第一页草草|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毛片免费看|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婷婷久久五月天|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美女福利视频午夜精品| 国内自拍青青草| s女m男调教337799| 成品网站nike源码1688免费|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xxxxx69| 亚洲日本黄色片| 波多野结衣日本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