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寫雪的古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故事一:培養習慣,做好準備。
語文教研組要求我上一節寫字指導課,因為從沒有上過,把任務接下后很是沒有頭緒,只能上網查找資料,希望能找到現成的教案作為參考,可惜沒有找到,在匆忙間發現了一首《寫字歌》,靈機一動,何不就從這首歌入手準備寫字課呢!于是我下載了譜子歌詞和相關伴奏音樂,在班級里教唱這首歌。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唱歌,可是我在平時檢查時發現還是有孩子寫字姿勢會變形,怎么辦呢?通過網上搜索,發現了一個好東西――《寫字歌》韻律操,放給孩子們看,孩子們情不自禁地跟著學做動作。在韻律操的練習中,孩子們在寓教于樂中學習寫字,進而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在韻律操音樂的伴奏下,進一步豐富了寫字教學的內容。我清楚地記得,那節寫字指導公開課上,孩子們大聲地唱著歌,做著標準的寫字姿勢,真實訓練有序。聽課的老師感覺耳目一新,原來寫字課也可以上得這樣輕松,這樣有趣。
通過一首《寫字歌》和韻律操,教給了孩子們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養成了良好的書寫習慣,為寫好字做好了準備。
故事二:渲染情景,激發興趣。
學過了《懷素寫字》一課后,我做了幾塊牌子,上面寫著“懷素”兩個字。寫字課上我對孩子們說,如果你能像懷素那樣認真描紅、臨帖,把子寫得有進步,你就是我們班的小“懷素”,老師就把這精美的牌子送給你!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先是在《習字冊》上描紅,然后自己讀帖,臨摹。根據孩子寫字的認真程度和寫的字,評出了班上的小小懷素。得到牌子的孩子寫字的積極性更高了,沒有得到牌子的孩子更是用心。
巧用課文中勤苦練字的故事,是激勵學生勤練寫字最生動的教。孩子們不僅能寫字的過程中得到適當的調節,更能學習到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勤學苦練的精神,形成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
故事三:批改評價,激勵養成。
平時我在批改孩子的《習字冊》時,都是在寫得相對較好的字上面畫一個紅圈圈。在學習了《誰得的紅圈圈最多》一課后,我就讓孩子們拿出自己的《習字冊》數一數誰得的紅圈圈最多,孩子們很是興奮,越數越激動,笑臉漲得通紅,有的忍不住叫起來,有的驚呼起來,有得意,有羨慕。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孩子們被自己感動著,被同伴激勵著。統計后,把得紅圈圈最多的孩子請到前面,頒發了寫字優秀小茶花喜報。接著我說,現在得到紅圈圈不多的小朋友,可以回家后仔細修改,老師還會在你修改好的字上畫上紅圈圈,這樣,在班上掀起了一個爭奪紅圈圈的熱潮。
老師批改作業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增強學習信心,激勵良好習慣養成的作用。
故事四:自改互改,趣味濃濃。
低年級孩子年齡小,任何一種激勵方式,都會有疲倦的時候,這就要求教師多動腦,多實踐。有一次,一個孩子會不服氣地找到我,說自己的字寫得這么好,老師為什么不打紅圈圈,不公平。當時我敷衍地挑了幾個毛病,表示老師愛每一個孩子,可那孩子還是嘟著嘴,很不甘心地回到座位上。我仔細想了想,覺得是應該要考慮怎樣來激勵這些字寫得不夠好,但有進步,很自信的孩子。于是我就在寫字時,要求孩子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字打圈圈。一開始的時候,發現孩子還不會自己找好字,于是我又專門利用一節寫字課的時間,告訴孩子怎樣的字才是好字。有了標準,我又讓同座交換批改,畫紅圈圈,并告訴對方那個字好在什么地方。這樣孩子們不僅越來越自信,而且能說出字好在哪。寫字教學變成了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
關鍵詞:古詩教學;教學思想定位;教學策略方法
中國的古代詩歌經過了千百年的文化積淀,能夠流傳下來的全部都是精粹,而選入教材里的可謂是精華中的精華。《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習古詩詞,就是讓小學生盡早接觸絢麗多彩的中國古代文化,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厚博大,認識源遠流長的中國古老文化,體會古代詩歌的語言美、音樂美和意境美。古詩這顆古代文化藝術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是陶冶學生心靈,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培養他們熱愛祖國,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的重要的精神食糧。小學語文的古詩教學,在教學中是個難題,這里不僅有教學模式的問題,學生的原因,也有古詩“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的自身原因。許多語文教師都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嘗試來探索研究,取得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基本上改變了老師講解、學生識記、最后背誦的傳統教學的老路子。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探索,把對古詩教學的策略和做法寫出來,與大家溝通商討。
一、教學思想定位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的古詩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并且規定要背誦一定數量的優秀詩文。不難看出,小學生對古詩的學習是以數量記誦積累作為基礎,以“誦讀”作為對古詩“感受”“體驗”“體味”的前提。新《課程標準》在古詩文閱讀的評價中說:“重點考查學生的記誦積累,考查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也就是說,“記誦積累”是小學生學習古詩的重點,對詩文的理解是“憑借注釋和工具書”,是一定程度的理解,不是完全的研究性的理解。換言之,小學生學習古詩,就是以感性認識為重點,使之盡可能地上升為理性認識。說白了,就是要學生多讀多記,盡可能地讓學生去理解。即使學生一時半會不能理解,也要記憶下來,留待今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他們知識的積累、生活經驗的豐富,去重新認識理解。做到“讀書破萬卷”,同時要“不求甚解”地“讀書記萬卷”。
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來看,學生的學習是在學生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再加工、再認識,進而建構成新的知識,同時原有舊的知識經驗又因為有新知識經驗的注入,從而使舊的知識經驗發生調整和改變,得到鞏固和提高。整個學習過程不是簡單地進行新信息的吸收和積累,而是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小學生學習古詩,是在教師指導下的體驗過程,他們在教師指導一樣對古詩進行多方位的探索研究,只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對古詩有個大概的了解,進一步的探索研究只能在今后知識經驗豐富了才有可能進行。所以,他們現階段的學習只能是一個量的積累過程,是一個量變的過程,離質變還有很大的距離。
所以,我對小學古詩教學思想定位于:以感性認識為基礎,以記誦積累為重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進行有限度的理解提高,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對古詩的認知。
二、教學策略方法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學是個教學難點,我們知道,古詩教學不是單純地為學古詩而學古詩,而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學習古詩的方法,拓寬他們的學習空間,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使他們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把古詩教學總結為:多讀,讀多;思考,探索。
1.多讀
學習古代詩歌古人常用的方法是一讀二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義”是“讀”得的。傳統的教學也多是老師講解,學生識記,最后背誦,誦讀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多讀就成為學習古詩的一個必要的手段。多讀,簡單地說,就是反復多次地對同一首詩進行誦讀,即使是對已經能夠背誦的古詩,也要反復地誦讀,不使其被記憶淡化遺忘,做到銘刻于心。而這反復誦讀的過程有時難免機械單調,顯得枯燥乏味。為了能讓學生做到多讀,我首先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我采用猜謎語、講故事、設置懸念等方法設置情境,達到吸引學生,使之對古詩產生興趣,形成情感共鳴;繼而采取編故事、改寫作品、變換字詞、續接詞句等手段延續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愿意學習,樂于學習,讓枯燥乏味的讀書成為學生學習中的一種享受。我利用早讀課帶領學生集體讀,利用課外活動讓學生個別讀,我還利用小孩子的好勝心理,讓學生把所學的古詩背給家長或其他親友聽,使誦讀多樣性,達到了課堂教學延伸的目的。在教學完胡令能的《小兒垂釣》后,我們班的學生史靜靜竟然趁其父親在釣魚時背誦,雖然有點不合時宜,但也恰恰說明了學生對讀書的興趣,他們是樂于讀書的。
2.讀多
所謂的讀多,就是多讀一些古詩,不論是教材上的還是課外閱讀資料上的,都可以去讀。《課程標準》對小學每個學段的古詩背誦都有規定,明確要求要達到一定的數量。在這一點上,我采取了定量半定性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即規定背誦的總篇目,和一部分必背的篇目,其余的部分由學生自己確定。具體的做法是,在每個學期初,給每個學生印發一張背誦卡片,上面一部分印有要求學生背誦的必背古詩的名稱,一部分留下空格,不留具體要求背誦的古詩篇目,這些古詩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要求最好是新的沒有學過的,如果是舊的、以前學會的也可以。對每首古詩的背誦都必須要檢查,檢查人由被檢查的學生自己來確定,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同學;如果是學生,那么他必須是班干,以此來強調背誦的嚴肅性。這樣做既給了學生主動性,提高了學習興趣,又達到了讀多的目的,效果非常好。我所教班級的司輝仆學在四年級第一學期時,就能把整個小學階段所要學習的古詩全部背誦下來,可見學生的學習熱情多么高漲。
3.思考,探索
這里的思考是指學生對某首詩學習的思考,是從對古詩的字、詞、句及對整首詩理解的思考,還有對學生自己學習過程的思考。探索是要求學生從已學的古詩出發,探索尋找寫作方法或與寫作主題相近或相似的古詩(這些詩也是學生古詩背誦的主要來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所以學生要探索就必須學好現在要學的古詩,否則就無法找到符合要求的古詩。這兩個環節是互相滲透、相互促進的,思考是基礎,探索是提高,探索又反過來為思考提供新的資料根據。我在教學中的具體做法是在一首古詩教學完成后分組開個簡短的討論會,讓學生交流對所學古詩的理解,同時討論出對下一步探索的具體要求。由于學生受知識經驗以及口頭表達水平的限制,往往對交流不感興趣,而對探索特別關注,在探索時也特別賣力。他們常常發動父母、親友或年長的同學,利用書報、互聯網等,探索尋找他們所需要的資料。司輝圃諭上查出唐代有《詠蟬》三絕,羅曉藝找到鄭板橋不僅寫有教材所錄詠竹詩《竹石》,還寫有另一首詠竹詩《竹石》:“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他們能夠找到的《卜算子?詠梅》,也能夠找到烈士的《詠竹》詩:“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同學們學習踴躍,熱情溢于言表。
三、教學收獲
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創設學習情境,吸引學生,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比較突出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生學習古詩由被動變為主動,由從前的“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得學生對古詩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把古詩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和享受,從而讓古詩的特有魅力得到了發揮。
第二,通過背誦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記憶能力,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藝術想象能力。
第三,學生學會并掌握了信息搜集的多種方法,懂得了如何整理、加工搜集的信息,提高了學生搜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成功地實現了多學科的有機結合。
第四,較好地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的能力,提高了古詩的閱讀鑒賞能力,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能夠有效地借鑒古人的寫作方法、技巧,形成言簡意賅的優秀文風。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2.郭根福.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7.
3.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教學參考用書》(1~6年級).江蘇教育出版社.
4.曹長遠,李慶祥,上官長河,宮欽國,金志遠,程志龍.心理學教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8.
【關 鍵 詞】 古詩教學;誦讀;質疑;拓展
古詩詞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大一部分的學生望“詩”生畏。因此,如何尋找一套比較適合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古詩詞教學,容易陷入讀一讀、背一背、抄一抄、寫一寫的尷尬局面。因此,如何引導讓他們有意識地構建自己學習古詩的體系,真正體會古詩學習的樂趣,成了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重中之重。我以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清平樂?村居》為例,談談小學古詩詞教學。
一、吟詠誦讀,感受詩意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詩詞語言精煉含蓄,音韻和諧,節奏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特別適合朗誦。一位好的語文老師在教古詩詞時,應該通過變換不同的閱讀方式,層層遞進,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吟詠誦讀中明白詩意。
(一)范讀文本,感知想象
《清平樂?村居》是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整首詞用白描的手法,描寫了一家五口人的生活環境和勞作的情境,雖然只有區區幾十個字,卻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恬淡舒適的農村生活的畫面。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上課伊始,我配樂范讀,讓學生閉上眼睛認真聽,并在腦海中想象詞中描寫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聽完老師的誦讀,我讓學生們說說你的腦海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面對這樣的畫面,你想到了什么?這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二)初讀詞作,讀準字音
有了之前的范讀做鋪墊,接下來我讓學生自讀古詞。《清平月?村居》這首詞中有幾個難讀的字“翁”“媼”“臥”“剝”“蓮”“蓬”。在初讀古詞前,我把這幾個字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出來,讓同學們重點把這幾個字的字音讀準確。再讀古詞時,基本能較準確地讀準字音,宋代朱熹曾說過:“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而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永遠不忘。”只有讀準字音,讀通讀順詩詞,而且讀得字正腔圓,才能讀出自己的體會。
(三)再讀古詩,讀出節奏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第三學段(5~6年段)學習古詩文的階段目標:“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3]古詩講究的是平仄押韻。課前我做了分析:《清平月?村居》的平仄組合是,上闋: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下闋: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聲就是陰平和陽平,聲音要拉長,仄聲就是上聲和去聲,聲音要短促。上闋的停頓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溫媼?下闕的停頓是: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押韻,上片四句尾音:ao,ao,ao,ao;押韻押ao韻;下片四句尾音:ong,ong,ai,eng。下片一、二、四句押韻,押ng韻;上下片換韻。上課時,我告訴孩子們詩詞的音韻美,引導他們邊讀邊打拍子,讀出節奏。學生用這種打節奏的方式讀出了快樂,讀出了詩的韻味和情感。
二、巧妙質疑,體會詩情
古詩詞所表達的情感總是滲透在詩詞當中,如何引導學生對古詩詞所描寫畫面的展開聯想,以及如何體會詩詞的意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巧妙的質疑,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體會詩詞的意境美,并內化于心。
(一)緊扣關鍵字,感悟情感
俗話說“牽一發而動全身”。抓準關鍵字,深入理解文本,感悟作者情感,是學習語文的一種策略。在讀懂了詩的意思之后,教師的關鍵性引導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如在教學《清平月?村居》時,為了突破這首詞所表達的情感,我先拋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請找出能表達作者心情的三個字“醉”“喜”“媚”。當學生找出關鍵字后,我又追問:“這些字都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喜悅)我繼續提問:“我如果選擇其中的一個字作為板書,應該用哪一個好?”(學生很自然就說出了“醉”字)。由于引導質疑巧妙,而且環環相扣,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整首詞中體現作者情感的關鍵字,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這樣整首詞所表達的意境就很容易突破了。
(二)聚焦關鍵詞,感受人物品質
語文課堂教學,需要引導學生聚焦品味關鍵詞,點準文章的穴,把好文章的脈,去感悟人物品質。當學生已經體會到了整首詞所要表達的情感后,我趁熱打鐵,繼續追問:“這三個可愛的兒子已經走到我們跟前了,瞧,多棒的兒子呀,我們如果用四字詞來夸夸他們,用什么詞好呢?”大兒子( )、二兒子(
)、小兒子( )。學生這時已經能說出好多恰當的四字詞了,有“任勞任怨、心靈手巧、活潑可愛”等等。我再提問:“你們想用詩句來贊美哪個兒子呢?”這時讓孩子們再讀詩句時,這種贊美就能發自內心了。因此,巧妙的質疑在詩詞的教學當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能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破詩詞的情感,達到學生自主學習,樂于探究的目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中華語言的博大精深。
三、聯系生活,拓展升華
古詩詞來源于實際生活,也要服務于生活。學生們學習了古詩詞之后,除了學習語言,領悟詩魂,更為了陶冶情操,美化心靈。
(一)引導創新,延伸課文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提到:“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4]學習了這首田園詩詞之后,怎樣讓學生把詩中的美表達出來,我設計了這個練習:“讀了這首詞,你想起了怎樣的美景?”我讓第一組的同學寫寫小草,第二組的同學寫寫小溪,第三組的同學寫寫茅屋,把他們心目中的村居美景寫出來。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孩子們在學習了古詩詞之后能夠聯系生活實際,把看到的美景寫下來。
(二)拓展閱讀,知識遷移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的建設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注重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5]“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6]為此,我讓學生收集課外讀過的描寫田園生活的詩詞,交流后張貼教室,讓他們自編詩刊,熟記好詞佳句,思考其共性與個性,和同學交流,試著把古詩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讀寫結合。
從上述課例可以看出,不管小學古詩課堂如何變化新的模式,其出發點都是為了構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新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實現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的要求“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7]
【參考文獻】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3.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7.
關鍵詞:稻谷;力學特性;破壞力
中圖分類號:S511;S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2)21-4880-04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ice Kernel
REN Zu-fang,XU Qiao-ming,WU Jie,REN Yi-l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Besid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ress, the injury to rice grains is concerned with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force-deformation curve of rice kernel was measured by the shear test and compression test. Some phenomena that occurred in the tests were describ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moisture conten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ice kernel was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dexes of rice kernel were obtained by the tests fairly comprehensively. The theoretical basis was improved for processing of rice kernel.
Key words: rice kernel; mechanical property; failure force
中國水稻栽培面積占全國糧食種植總面積的24%左右,占世界稻作總面積的20%;稻谷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5%以上,占世界糧食總產量的36%,其地位舉足輕重[1]。有關研究表明,稻谷的含水率對稻谷的力學特性影響很大,分析結果顯示含水率對各力學指標的影響均顯著[2-5];由于結構成分和子粒形狀尺寸的影響,不同品種的谷粒各力學指標也存在顯著的差異[6-11];在不同的成熟期,稻谷的飽滿程度、含水率和種子的發芽率都不同,從而導致其各力學指標也有較大差異[10,11]。
隨著稻谷新品種的出現,需要對新品種進行更全面的力學研究,為稻谷收獲、加工、儲運裝備的設計與優化提供依據。因此,將對3個品種的稻谷進行力學試驗研究,通過對稻谷進行擠壓和剪切等試驗了解稻谷的力學性能,為稻谷的保存、運輸和加工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備
RGT-10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HN101-2A數顯電熱鼓風干燥箱、DZF-6020型真空干燥箱、BS10002電子天平、游標卡尺。
1.2 制樣及試驗方法
試驗稻谷品種為培兩優3076、苯兩優9號和珍珠糯,由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提供。每種稻谷取500顆,平均分成5組,于水中浸泡10 h后,去除表面明水。將其中4組稻谷分別干燥10、20、30、40 min,剩余1組稻谷不經任何處理,每組取部分稻谷測定含水率,其余稻谷備用。含水率的測定采用GB/T 21305-2007。
1.3 稻谷的擠壓力學試驗
采用自制壓頭進行擠壓試驗。如圖1所示,壓頭圓盤直徑為40 mm,支座長度為50 mm,經預試驗及參考有關資料[11,12],選取加載速度為2 mm/min。
在苯兩優9號4組含水率不同的稻谷中每組取10~20顆,將稻谷放置在試驗機平臺上,利用平板壓頭下壓的壓力進行擠壓試驗。同時選取珍珠糯含水率為14.80%、苯兩優9號含水率為14.74%、培兩優3076含水率為14.70%的稻谷進行試驗(因為3種稻谷的含水率相差不到0.5%,可以近似地認為3種稻谷含水率相同),每種稻谷取10~20顆;將稻谷放置在試驗機平臺上,利用平板壓頭下壓的壓力進行擠壓試驗。
1.4 稻谷的剪切力學試驗
剪切試驗采用自制壓頭進行(圖2)。壓頭寬度為3 mm,支座間距固定為5.5 mm,加載速度為2 mm/min。
在培兩優3076的4組稻谷中每組取10~20顆,將稻谷放置在試驗機平臺上搭建的支座之間,利用自制剪切壓頭下壓的壓力進行剪切試驗,試驗時保證壓頭壓在谷粒的中間位置。同時選取珍珠糯、苯兩優9號、培兩優3076中含水率相近的一組進行試驗,每種稻谷取10~20顆。
2 結果與分析
2.1 稻谷的機械力學曲線及破碎過程分析
2.1.1 稻谷典型的擠壓力-位移曲線 從圖3可以看出,稻谷的典型擠壓力-位移曲線大體可以分為OA、OB、OC、OD 4段。在B點峰值之前,有一個小峰值A。這主要是因為稻谷谷殼比糙米的韌性要大,而糙米的脆性很大,在擠壓過程中負載力先達到了使糙米出現裂紋斷裂的值。因為谷殼并沒有明顯損傷,到B點時谷殼出現裂紋,曲線開始下降,出現BC段的屈服階段。曲線到達C點時,谷殼徹底地開裂,使糙米也失去了最后的緩沖保護。進入CD段,谷粒逐漸被壓扁,胚乳逐漸粉碎。此時載荷雖然還在上升,但是稻谷的形變已經幾乎不再隨著載荷的上升而增加了。圖4和圖5是分別對苯兩優9號和珍珠糯進行擠壓力學試驗時出現峰值A后剝去谷殼的圖片。從圖4和圖5可以看出,稻谷都在中間的位置斷裂,這是因為中間的厚度最大,在受擠壓時這部分受到的力也最大,但斷裂面的形狀不規則。
2.1.2 稻谷典型的剪切力-位移曲線 從圖6可以看出,曲線可以大致分為OA、OB兩部分。與擠壓力-位移曲線相似,同樣有一個小峰值A。此時稻谷的外殼并沒有明顯的破損裂紋,糙米已經沿著短軸方向出現裂紋或斷裂。由于谷殼并沒有破裂,一直到達峰值B,B點的值就是剪切破壞力。B點之后剪切負載呈直線下降,此時稻谷的變形已趨近于零。從圖7和圖8可以看出,因為中間的厚度最大,在受擠壓時這部分受到的力也最大,而且和擠壓力學試驗相比,壓頭與稻谷的接觸面小,所以稻谷沿短軸方向斷裂。
2.2 含水率對稻谷力學性能的影響
2.2.1 含水率對稻谷擠壓力學性能的影響 選取苯兩優9號4組不同含水率的稻谷進行含水率對稻谷擠壓破壞力的試驗。通過SPSS軟件對數據擬合回歸方程并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含水率對稻谷擠壓破壞力的回歸方程如下:
F=174.75+4 803.80 χ2-31 806.29 χ3 (1)
式中,F為擠壓破壞力(N),χ為含水率。
對此非線性回歸方程進行擬合分析,得到觀測值與擬合值之間的相關系數r=0.999 5,方程擬合很好。對實際數據和擬合的曲線進行繪制,得到含水率和擠壓破壞力之間的關系曲線(圖9)。
用SPSS軟件對擬合的回歸方程進行方差分析(表1)。從表1可以看出,F值遠大于F0.05(1,2),故回歸方程顯著。可以得知含水率對稻谷的擠壓破壞力具有顯著影響,從圖9和式(1)可以看出,隨著含水率的增加,稻谷的擠壓破壞力呈明顯下降的趨勢。
2.2.2 含水率對稻谷剪切力學性能的影響 取4組不同含水率的培兩優3076稻谷考察含水率對稻谷剪切破壞力的影響。通過SPSS軟件對數據擬合回歸方程,并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含水率對稻谷剪切破壞力的回歸方程如下:
F=23.86+376.61 χ2-1 738.60 χ3 (2)
從表1中可以看出,F值遠小于臨界值F0.05(1,2),所以回歸方程不顯著。如圖10所示,含水率對剪切破壞力的實際測試數值較為分散,沒有一定的分布規律,與擬合曲線相差較大。由此可見,含水率對稻谷的剪切破壞力影響并不顯著。根據試驗數據繪制了含水率對剪切破壞力的關系曲線,從圖10可以看出,含水率低于15%時,剪切破壞力隨著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含水率高于15%時,剪切破壞力隨著含水率的增大而減小。
2.3 稻谷品種對稻谷力學性能的影響
2.3.1 稻谷品種對稻谷擠壓力學性能的影響 選取珍珠糯、培兩優3076和苯兩優9號含水率相近的一組進行力學性能的研究。不同稻谷品種具有不同的破壞力和破壞能。表2是稻谷品種對擠壓破壞力的方差分析結果。從表2可以看出,P小于0.05,稻谷品種對這3種稻谷的擠壓破壞力影響顯著。這主要是由于谷粒由谷殼、皮層、胚和胚乳4部分組成,不同品種四者的組織結構成分不同,所以它們受外力作用時所表現的力學性能也不同。
2.3.2 稻谷品種對稻谷剪切力學性能的影響 選取珍珠糯、培兩優3076和苯兩優9號含水率相近的一組進行力學性能的對比。從表2可以看出,P小于0.05,所以,品種對這3種稻谷的剪切破壞力影響顯著,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和擠壓力學性能相同。
3 小結
選取稻谷品種、含水率作為試驗因素,通過具體的試驗操作得出試驗數據,分析確定各因素與力學性能指標——破壞力之間的關系。通過對稻谷進行擠壓試驗和剪切試驗,較全面地獲得了稻谷的力學性能指標,為稻谷的加工處理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含水率對稻谷擠壓破壞力的影響顯著,其回歸方程隨著含水率的增加,稻谷的擠壓破壞力呈明顯下降趨勢。含水率對稻谷的剪切破壞力的影響不顯著。另外通過數據分析可以得出,隨著含水率的增加,稻谷的擠壓破壞力和剪切破壞力總體上都呈下降趨勢。
通過對不同品種稻谷進行力學性能試驗,發現不同品種對稻谷擠壓破壞力的影響顯著,對稻谷剪切破壞力也有顯著的影響。這可能與不同品種稻谷的結構成分及形狀尺寸有關。
參考文獻:
[1] GREFFEUILLE V, MABILLE F, ROUSSET M,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outer layers from near-isogenic lines of common wheat differing in hardness[J]. Jounal of Cereal Science,2007,45(2):227-235.
[2] 陳坤杰,徐偉梁.含水率對稻谷機械特性的影響[J].農業機械學報,2005,36(11):171-172,175.
[3] 楊 洲,羅錫文,李長友.稻谷含水率分布及變化規律[J].農業機械學報,2005,36(10):81-84.
[4] 張洪霞,李大勇,任光輝,等.含水率對稻米籽粒剪切特性的影響研究[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06,18(4):28-30.
[5] 張洪霞,陶桂香,潘 波.含水率對稻米籽粒擠壓特性影響的研究[J]. 農機化研究,2005(2):158-159.
[6] 丁林峰,李耀明,徐立章. 稻谷壓縮試驗的接觸力學分析[J]. 農機化研究,2007(12):112-115.
[7] 張洪霞, 李大勇,楊雪松. 稻米籽粒剪切特性的研究[J].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06,18(1):46-49.
[8] 張洪霞,馬小愚,雷得天.大米籽粒壓縮特性的試驗研究[J].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04,16(1):42-45.
[9] DESVIGNES C, OLIV?魪 C, LAPIERRE C, et al. Effects of calcium chloride treatments on wheat grain peroxidase activity and outer layer mechanical properties[J]. J Sci Food Agric,2006,86(11):1596-1603.
[10] 王顯仁,李耀明,徐立章.水稻谷粒的機械損傷機理及試驗[J].農機化研究,2007(12):141-143.
[11] 李耀明,王顯仁,徐立章,等.水稻谷粒的擠壓力學性能研究[J].農業機械學報,2007,38(11):56-59.
[12] 張洪霞. 基于稻米力學指標主成分分析的質量評價模型[J].農業工程學報,2009,25(2):251-255.
收稿日期:2012-04-09
基金項目: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2011ZX08001-001);華中農業大學交叉基金項目(52902-0900201115)
作者簡介:任祖方(1985-),男,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方向為圖像處理及農業機械化,(電話)13517293284(電子信箱);
關鍵詞:泄漏 偵查 隔離 疏散 防護 泄漏處置
一、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的簡介
化學品泄漏作為化工裝置常見的事故之一,有著各種各樣的特性,大約有145種基本危險特性,如化學品泄漏與空氣混合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水分解產生有毒氣體等。
1.危化品泄漏的特點
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1泄漏事故危險性大,隨時可能出現火災和爆炸。
1.2危害性大,這就要求采用的堵漏技術必須迅速有效;
1.3突發性強,泄漏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意想不到的環境下發生,要求所采用的堵漏技術機動靈活,適應性強,能在復雜的幾何約束和惡劣的理化環境中進行有效堵漏;
1.4處置難度高,泄漏有時要邊漏邊堵,技術比較復。
2.危化品泄漏的原因
造成危化品泄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五種。①自然災害。②設計方面存在缺陷。③設備、技術方面存在問題。④違反操作規程。⑤交通運輸事故引發危化品泄漏。
其中③,④,⑤條在事故原因所占比例較大,我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3.處置中的難點
3.1人員應急處置能力、成員之間的協調配合。在事故處置過程中,不是一個人在作業,往往是一個團隊協作的成果。所以相互之間的配合顯得格外重要。
3.2風險意識差,個人安全防護不到位。在分析許多事故的原因中,往往是由于工人的風險意識差,對事故的嚴重程度估計不足,對防化服、呼吸器等安全保護不夠,導致了事故中的意外情況的發生。
3.3偵查難度大、堵漏難度及風險較高。對于每一起泄漏事故,由于發生的原因,物質的不同,所以其危害程度也不同。當處置人員到達現場,必須先進行偵查,去判斷泄漏的確切地點的,為作出堵漏戰術提供信息。
3.4泄漏事故控制困難、廢物處置不易等。如何采取有效的控制的手段,是控制事故危害程度的關鍵。
3.5環保。在事故處理過程中,應考慮到如泄漏物對大氣、土壤的影響,收集物如何處理,使用的吸附材料、沙子如何來處理等。
3.6通訊問題。通訊是保障我們的事故指揮部采用的戰術如何下達到各部門的一個關鍵。
二、化學事故現場應急救援的實施
化學事故現場應急救援的實施按照以下基本步驟進行:
1.接報
接到執行化學事故搶險的指示或要求救援報告,這是實施搶險救援的第一步。接報人要做詢問報告人姓名,電話,問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單位,事故原因,主要毒物等,根據這些信息派出搶險救援隊伍,同時向有關部門報告的工作。
2.調集搶險力量
根據接報時了解的事故的規模,危害和發生的場所,迅速確定和派出救援隊伍。根據各部門登記的應急材料,征調應急物質,帶足有關的搶險器材,如空氣呼吸器,測爆儀,堵漏器材,洗消用具等。
2.1設點
各搶險隊伍進入化學事故現場,選擇有利的地形設置現場搶險指揮部、醫療點,設置時應考慮是否在上風向的非污染區域,各搶險隊伍是否靠近現場搶險指揮部,搶險救援人員和轉送傷員的車輛是否方便等,同時要設置醒目的標志。
2.2詢情與偵查
采取詢問和偵查的方法,了解和掌握化學泄漏物的種類,性質,泄漏時間,泄漏量,以及波及的范圍。偵查是化學事故處置的首要環節。在處置化學事故時,先利用望遠鏡觀察泄漏點的位置(容器、閥門、管線,法蘭),泄漏的原因和泄露程度,從而來確定攻方路線。利用檢測儀器持續檢測事故現場氣體濃度和擴散范圍,了解天氣情況如溫度、風向、風速等,盡快熟悉事故現場。尤其要做好泄漏化學品的識別工作。
泄漏化學品的事故現場識別工作,可以向有關事故單位人員進行詢問,也可以通過現場張貼的標簽,根據標簽上提供的CAS號,迅速查找MSDS的相關信息,如果是運輸車輛的事故,一般會帶有產品的MSDS信息,還有一些單位設置了應急卡片,便于事故狀態下的應急處置。第一時間查詢到MSDS信息對事故的應急處置極為重要。
但對于不明危化品,應采取取樣,送化驗室化驗、分析,確定名稱,成份,同時根據檢測儀器,確定泄漏物質的種類,濃度,擴散范圍。
2.3隔離與疏散
根據讀物對人的急性毒數據,首先要建立警戒區域。
其次要對事故現場和周邊涉及人員進行緊急撤離,對于逃生路線,單位應預先制定并經過論證和演練。一般劃分為重度(Danger Zone)、中度(DECKON-PLACE)、輕度(Safety Zone)(見下圖)
2.4防護
根據事故物質的毒性及劃定的危險區域,確定相應的防護等級,并根據防擴等級按標準配備相應的防護器具。
3.泄漏處置
泄漏處置包括泄漏源的控制和泄漏物處理兩部份。在此過程中要評估風險:火災和爆炸、危害物對土壤、水、空氣的影響。
若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發生泄漏,可采取關閥斷料、開閥導流、排 料泄壓、緊急停車等工藝措施制止泄漏。采取堵漏措施時,要使用專用工具、器材。一般管道泄漏或罐體孔洞泄漏,可使用專用的管道內封式、外封式、捆綁式充氣堵漏工具堵漏;法蘭泄漏,可利用法蘭專用夾具夾卡法蘭,并注射高壓密封膠堵漏。
對于液體泄漏物的處置和控制,如果是氣體,可以采用通風驅散、噴霧稀釋、點燃放空等方式進行處理。
對于液體的泄漏物,可以采用筑堤引流、泡沫覆蓋、吸附、中和泄漏物、收集轉運。對于大的液體泄漏,為了減少泄漏液體的揮發,降低危害,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車內
對于固體泄漏物的處置和控制,如果是少量物品泄漏,小心掃起,收集于專用密封桶或干凈、有蓋的容器中;對與水反應或溶于水的物品可視情況直接使用大量水稀釋,污水排入廢水系統;如果是大量物品泄漏時,先用塑料布、帆布等覆蓋,減少飛散,然后盡可能回收,恢復原狀。
4.加強洗消,消除污染
對染毒人員、器材、裝備、染毒的區域都要進行徹底的洗消。洗消時應根據毒物的理化性質、受污染物體的具體情況和器材裝備,選擇相應的洗消劑和洗消方法。尤其要注意盡量選用對環境污染較小的洗消劑,實現綠色洗消和避免二次污染。
化學品生產裝置一旦發生化學品泄漏事故,往往會引起人們的慌亂,若處理不當,會引起二次災害。因此,化工裝置應制訂和完善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計劃。讓每一個職工都知道應急救援方案,并定期進行培訓,提高廣大職工對付突發性災害的應變能力,做到遇災不慌,臨陣不亂,正確判斷,正確處理,增強人員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傷亡。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
[2]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3]GB13690-92 常用危險化學品分類及標志.
【關鍵詞】直視法;新生兒;股靜脈;斜刺采血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8517(2009)02-0155-01
筆者從2001年采用直視法行新生兒股靜脈斜刺采血90例,發現此方法較簡便,取得滿意效果,成功率達94.4%,現將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患兒150例,男90例,女60例,日齡1~15 d,體重2.3~5 kg,采血量2~4 ml,平均3 ml,用直視法采血90次,常規法采血60次。兩種采血法新生兒性別、出生日齡、體重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均>0.05)。
1.2方法
1.2.1采血方法①直視法。將新生兒平臥,雙腿分開呈蛙狀,墊高穿刺側臀部,使股三角充分暴露,操作者站在患兒足端穿刺側,左手捏住穿刺側的大腿,根據股動脈起自腹股溝韌帶中點后面、由臍輪向腹股溝作垂線其交點處[1]。目測由臍輪向腹股溝作垂線其交點處,同時辨認腹股溝下緣隆起的區域,右手用消毒液在穿刺部位常規消毒2遍,范圍超過5 cm。在隆起的中心位置用5 ml注射器于腹股溝韌帶下2~3 cm 45°進針4~6 cm,邊退針邊抽吸,見回血即停止退針并固定抽吸,根據需要抽取血標本量。進針處用干棉球按壓3~5 min,并觀察出血情況。此方法命中率高易固定。②常規法。按常規操作進行。在腹股溝摸到股動脈后在搏動點內側0.3~0.5 cm處進針[1]。
1.2.2評價指標計算采血時間及一次穿刺成功率。
1.2.3統計學方法所得評價數據采用χ2、t檢驗。
2結果
見表1。
3討論
①直視法行新生兒股靜脈斜刺采血由于定位準確,易固定,抽血不費力,很容易抽到所需血液,且溶血機會少。有效地縮短了穿刺時間。患兒痛苦少,家長易接受。無需用手摸搏動點,可省去消毒手指的環節及觸摸搏動點的時間,且不受新生兒哭鬧的影響。②常規采用摸股動脈來定穿刺點,大多數患兒因哭鬧摸不清,而且操作時間長,易造成家長心理緊張,不合作,成功率低。③腹股溝下緣有一長約3~4 cm,呈漏斗形隆起的股鞘,鞘內2條縱形的纖維隔將鞘分為3個腔,外側容納股動脈,中間容納股靜脈,內側形成股管[2]。故在隆起的中心位置進針則可達到抽股靜脈血的目的。④進針角度與患兒有關,胖者穿刺角度要大,瘦者則小。
參考文獻
1程風芹.應用頭皮針行嬰幼兒股靜脈采血[J].南方護理學報,2003,10(2):47
心理病歷包括五部分內容:疾病名稱、發病時間、發病原因、治療方法、幾個療程。
當時,魏老師班里有一位同學愛罵人。
一天,魏老師把愛罵人的同學找來,說:“你罵人的習慣不好。”
“老師,我沒罵人呀!”
“罵慣了,你都不覺得是在罵了。”魏老師把當天搜集到的他和幾位同學的對話講給他聽。他承認了罵人的錯誤。
魏老師說:“你把這些話寫在稿紙上,再讀一遍,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看是什么效果。”
他認真地寫了出來,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那話實在是太臟了,不好意思再讀了。
魏老師說:“那就你寫一份心理病歷吧!”
于是他開始寫:《罵人的心理病歷》。
疾病名稱:謾罵癥。
發病時間:小學三年級。
發病原因:那時,我們班的班主任有病,一個學期總換老師帶班,帶班的老師管不住同學們。我們一些男同學就比罵人玩,看誰能罵過誰。誰罵得別人說不出話了,誰就算贏了。我贏的次數多,也就更愛罵人了。
治療方法:我想了幾副藥,老師是最有效的一副藥,在老師面前,我不敢罵。
第二副藥就是爸爸,在爸爸面前也不敢罵。
第三副藥是在我最佩服的同學面前,我也不好意思罵。
第四副藥,在作業量大,且老師催得緊時,我也不罵,沒有時間罵,只顧忙著寫作業了。
以后我要多吃這四副藥,多接近老師、爸爸和好同學,多寫作業。
幾個療程:老師為了這么多的心,我想一個療程就能治好。
魏老師看后說:“這個病歷寫得還可以,治療方法還可以想出幾種來,但第五部分,即療程部分寫得不現實,一個療程怎么能徹底治好呢?
魏老師接著說:“第一療程,調動一切手段,使自己從現在起,堅持到天黑,一天不罵人,這能做到吧!”
他一聽,條件這么低,頓時信心百倍:“老師,您放心,這么點毅力都沒有,我就太對不起您了。”
“那好,有了一天不罵人的基礎。第二療程你就可以有能力達到三天不罵人的目標。這要依實際情況而定,若堅持不住,第二療程就再定一天或兩天。你先回去試試吧,兩個療程有效了,達到目標了,再定三到五療程的治療方法。”
魏老師又跟同學們講,他要治療自己罵人的毛病,請大家予以配合,不要故意去激怒他,不要給他創造發病的機會。
他果然取得了前兩個療程的成功。三天沒有罵人,這三天,可以肯定,他心靈的戰場上斗爭是激烈的,有了鞏固的根據地,就像有了打三大戰役的實力。
于是,魏老師又引導他確定第三療程――一周不罵人的方法。成功之后,確定第四療程――一個月不罵人的方法。最后,第五療程,達到一個學期不罵人。罵人的腦細胞,退居荒山野嶺成為殘匪,沒有極特殊的外界支援,很難卷土重來了。
關鍵詞:高脂血癥;脂蛋白;總脂解酶;脂蛋白脂酶;肝脂酶
中圖分類號:G80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612(2007)02―0206―03
研究表明,血脂代謝紊亂(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與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防治血脂代謝紊亂可有效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現代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和日漸改善的生活條件導致機體脂代謝紊亂已成為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效的改善機體脂代謝成為預防心腦血管病的重要手段。絞股藍(Gynostermmapenta―phyllum GP)是葫蘆科絞股藍屬植物,其根或莖全草入藥,大量l臨床資料證實其調脂功效)。近20年來,日本和我國不少學者對GP進行了大量研究,發現其主要藥效成份為絞股藍總皂甙(GPs)。本實驗試圖使用GPs對實驗性高脂血癥大鼠的脂代謝進行干預,并觀察其改善機體脂代謝的機理。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雄性Wistar大鼠75只,9周齡,體重250±10g,為Ⅱ級實驗動物,購于中南大學醫學部實驗動物學部。室溫20~24℃,自然光照,自由飲食、飲水,每籠5只飼養1周后用于實驗。
1.2動物模型的建立與分組實驗大鼠隨機分為五組,A組(正常對照組),B組(高脂模型組),C組(GPs低劑量組),D組(GPs高劑量組),E組(血脂康組)各15只。模型組和給藥組給高脂飼料(豬油8%,膽固醇2%,加90%普通飼料混勻)喂養42 d(6周),造成高脂血癥。正常對照組大鼠,普通飼料正常飲食。
給藥方式絞股藍總皂甙購自寧波中藥制藥廠,灌胃,結合目前在人體的實驗劑量和有關劑量換算方法,絞股藍總皂甙給藥高劑量組200 mg,kg,d,低劑量組50 mg/kg/d(絞股藍總皂甙低劑量約為人體正常劑量的2倍,高劑量為人體正常劑量的8倍),血脂康組給血脂康200 mg/kg/d,對照組使用生理鹽水,每周7d,連續灌胃4周。給藥期間,模型組和各給藥組保持高脂飲食。
1.3測試方法在6周的動物造模前、后,分別對大鼠進行眼眶取血,測定TC,TG,H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用于模型檢測。給藥四周后處死動物,處死前3 d晚上9時撤去飼料,處死前2d上午眼眶取血,血清用于測定TC、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恢復喂食并于當日晚上9時再次撤去飼料,第3 d上午尾靜脈注射肝素(312.5 u/kg)。15 min后摘除眼球取肝素化血漿,測定肝素化血漿總脂解酶(postheparin total activity,PHTA)、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和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活性。
血清TC、TG、HDL―c及LDL―c,采用酶聯試劑盒測定,試劑盒均購自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術公司。
PHTA、肝脂酶和LPL活性測定是以脂肪乳劑為底物,在37℃,pH 8.3條件下與一定量的血漿保溫30 min,血漿中的LPL及肝脂酶可將底物中的TG水解為甘油和游離脂肪酸(freefatty acid,FFA),用銅試劑法測定生成的FFA含量,即可分別計算出PHTA、LPL和HL活性。
2 結 果
2.1 動物模型檢驗 普食1周后(即造型前)分別測得60只大鼠TC、TG、HDL―c均位于正常水平,但高脂喂養6周后(造型后)再測TC、TG均較造型前顯著升高(P
2.2對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影響與正常對照組對比,高脂模型組的TC和TG都有較大的升高。低劑量絞股藍總皂甙、高劑量絞股藍總皂甙和血脂康與模型組相比都能顯著降低血漿膽固醇含量,其中高劑量組和血脂康組效果更好。同時各給藥組的甘油三脂含量也有下降,以高劑量絞股藍組效果最好,說明絞股藍總皂甙與血脂康有同樣的降低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表2)。
2.3對血漿LDL―c、HDL―c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對比,高脂模型組HDL―c顯著降低,而LDL―c顯著升高。實驗結果顯示,低劑量絞股藍總皂甙、高劑量絞股藍總皂甙和血脂康與模型組相比都能顯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其中高劑量絞股藍組效果更好。同時各給藥組與模型組相比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顯著上升,以高劑量絞股藍組效果最好,這說明絞股藍總皂甙與降脂康有同樣的降低LDL―c及提高HDL―C的作用,可以改善血脂成分(表3)。
2.4對血漿總脂解酶(PHTA)、脂蛋白脂酶(IAOL)、肝脂酶(HL)活性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對比,高脂模型組PHTA、HL、LPL活性均顯著降低,低、高劑量絞股藍能提高PHTA和LPL活性,高劑量姜黃素能顯著提高肝脂酶活性,血脂康對脂代謝相關酶類活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提高脂蛋白脂酶活性(表4)。
3討 論
研究表明,血脂異常,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與動脈樣硬化發生密切相關。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國人群血脂水平不斷升高,冠心病發病率增加,并向年輕化發展。血脂異常的防治已成為冠心病一級和二級預防的主要手段。近年來,中藥對脂代謝紊亂的調劑受到大家的重視,已有多方面的研究。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_和膽固醇)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與臨床密切相關的血脂主要是甘油三酯(TG)和膽固醇(TC),其他還有磷脂和游離脂肪酸等。循環血液中的脂類必須與特殊的蛋白質即載脂蛋白結合形成脂蛋白后才能被運輸至組織進行代謝。
應用超速離心方法,可將血漿脂蛋白分為:乳糜微粒(cM)、中間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LDL―c是膽固醇的主要載體,經LDL受體介導攝取而被外周組織利用,與冠心病直接相關。HDL―c促進膽固醇從外周組織移去,轉運膽固醇至肝臟或其他組織再分布,HDL―c與冠心病負相關。
藥理研究表明:絞股藍總苷亦可降低過氧化脂質及降低血清TG、TC、LDL―c,升高HDL―c,從而促進和提高脂質代謝水平,改善和調節脂質代謝紊亂。張煒平等研究表明:絞股藍總苷在預防實驗和治療實驗中均可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TC、TG和LDL―c含量,升高HDL―C/LDL―c比值。本研究結果亦顯示:絞股藍總皂甙能改善血脂代謝水平,降低血液中TC、TG、LDL―C,升高HDL―c,從而減少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
LPL和肝脂酶是血液循環中與內源性TG代謝有關的兩種關鍵酶。LPL存在于肝外組織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表面。它主要催化血漿中乳糜微粒(chylomicrons,CM)和VLDL中TG的水解,在CM及VLDL的降解中發揮重要作用,而肝脂酶則僅存在于肝內皮細胞表面,它主要在中間密度脂蛋白和HDL代謝中起重要作用。LPL和肝脂酶活性受多種因素影響,它們的缺陷或活性降低可導致CM及VLDL降解障礙,引起高TG血癥。
一、分層朗讀法
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都共同的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三學生唱讀古詩的情況比初一時相對較多,他們只重視能背誦與可以默寫就不考慮是否讀得有無感情,有些學生竟然越來越不愿開口讀書,朗讀水平每況愈下。早讀更是聲若蚊蠅,課堂上齊讀尚能有聲,但全體表情木然,字字停頓,拖腔唱讀。個別朗讀時不是結結巴巴就是索然無味。無奈之下,老師只好下達早讀任務,但一段時間下來,勞累不說,收效也不大。那就自由朗讀吧,這時又會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在趕做其他作業、交談、翻看書本,甚至發呆。究其原因教師指導的層面主要是讓學生“出聲”,很少關注對文本的反復體味。
二、妙點揣摩法
妙點揣摩是品位高雅的閱讀欣賞活動,是快樂有趣的閱讀欣賞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之下,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恰切生動形象的,給人強烈美感、有感染力、生動啟迪的好語言、好筆法、好畫面、好形式等等內容,予以研讀、品味、探求、欣賞。
妙點揣摩,是一種審美的閱讀,是一種作品欣賞式的閱讀,它既可以運用于文學作品,也可以運用于一般社科文章;可以著眼于整篇文章,也可以直接就文章的某一部分進行品讀欣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整個詩篇寫邊塞雪景,寄寓別情。“雪”為全詩紐帶,“情”為全詩靈魂。詠雪中蘊涵著送人,送人中著意詠雪。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詩中四個“雪”字,各得其所,各有深意,精妙之至。第一個“雪”字寫送別時的雪景,以雪抒懷,表現詩人難舍之情。第二個“雪”字寫餞別時的雪景,以雪稠寄意,突出主人心情的郁悶。第三個“雪”寫送客歸京時的雪景,以雪封作鋪墊,傾吐詩人對戰友艱難旅程的關切和隱憂。第四個“雪”字寫征人遠去留下的馬蹄雪痕跡,以雪路漫漫為喻,寄寓詩人綿綿愁思和戀鄉懷友的復雜情感。
三、話題探究法
設置話題,既是一種教學策略,又是一種教學設計手法。它有效地實現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
在教《林黛玉進賈府》時,探究林黛玉這個人物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1)林黛玉的身世。(2)林黛玉與賈府中的主要人物。(3)林黛玉進賈府所走過的路線。(4)王熙鳳給林黛玉的印象是怎樣的?(5)賈寶玉給林黛玉的印象是怎樣的?(6)你喜歡找個林黛玉呢,還是王熙鳳,或者是薛寶釵做老婆呢?
在教《智取生辰綱》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話題:(1)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為什么選擇黃泥岡?(2)課文為什么反復寫到天氣炎熱?(3)“百十斤的重擔”,為什么要挑著走?(4)除天氣炎熱外,楊志的失敗還有什么外部原因呢?(5)晁蓋等人是如何吃酒的?(6)“燒酒”有什么作用?(7)“奪酒”是否合情合理。
設置話題是最具有引發作用和整合作用的教學方法。而能夠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話題”設計則更是有利于整體閱讀、深化理解;簡化過程、優化活動;多角思考、引動探究。
四、拓展遷移法
在浩如煙海的古詩文中,文言文可謂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入選初中教材的文言文更是一些文質兼美的名家之作。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既能感受、領悟中華文化的智慧與精髓,又能傳承、發揚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始終認為拓展遷移法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有助于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
在教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小結完這首詩敘說的是一個故事,一個表現窮困和痛苦的故事,一個表現窮困詩人的高尚情懷的故事后,我讓學生按照以下的話題創編故事進一步探究詩人有血有肉的形象。
1. 在卷草破屋的狂風面前,他是一個無可奈何心情愁苦的人。
2. 在公然抱茅的頑童面前,他是一個萬般無助內心痛苦的人。
3. 在床頭無干的漏屋面前,他是一個寒濕交迫心中悲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