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式風格的設計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現代中式風格設計,是現代中國人傳承自己這個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古老偉大民族文化的一種方式,也成為了室內外設計風格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作為現代室內的設計者,我們有必要把中式元素融入室內設計中,隨著全球化的東方潮流和新式古典主義的流行,現代中式風格重新發掘出中國文化的精髓,并延續到我們現代生活中來,更起到了一個民族文化的作用,隨著對現代室內空間的認識,現代中式風格會越來越明顯地受益于有靈性的人群。
1 中式風格介紹
現代中式風格也稱新中式風格。是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背景下的演繹;一是在對中國當代文化的充分理解基礎上的當代設計。現代中式風格并不是元素的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提煉,將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相結合,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空間,讓傳統藝術在當今社會得以體現。這種風格在現在的室內、室外設計中都有較多的應用。
下面以湖州某別墅室內外設計為例來具體分析和介紹現代中式風格在別墅室內外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項目背景:本案位于湖州某別墅區內,房地產老總的別墅及庭院設計
家庭成員:男主人(38)、女主人(35)、女兒(5)
其它:保姆一名,親戚往來較頻繁
要求:現代中式風格
2 現代中式風格在別墅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現代中式風格在室內設計上繼承了唐代、明清時期家居理念的精華,將其中的經典元素提煉并加以豐富,同時摒棄原有空間布局中等級、尊卑等封建思想,給傳統家居文化注入了新的氣息。
本案的室內面積為約476平方米。一樓主要布置了客廳、客房、娛樂室、廚房、餐廳、保姆房、洗衣房、儲藏室和衛生間等;二樓主要布置了主臥、子女房、客臥、書房和衛生間等。
2.1 別墅室內設計中的現代中式風格的布局:對稱均衡,端正穩健是中式風格布局的特點,本案室內部分客廳中式組合沙發的選擇,沙發旁兩個對稱的落地燈的選擇。餐桌、餐椅等家具的選擇和布置,頂部也是方正對稱的中式吊頂。從整體到局部,從區域的劃分到具體的布置都規則、方正、均衡、對稱顯得端莊穩健。
2.2 別墅室內設計中的現代中式家具的選擇:現代中式風格的家具多有明清家具風格的特點:質樸簡潔、豪放規整、工藝精湛、雍容典雅。本方案中廳里擺一套明清式的紅木家具,墻上掛一幅中國山水畫;傳統的書房里自然少不了書柜、書案配以文房四寶。
2.3 別墅室內設計中的現代中式色彩的搭配:本案中純凈的白色是奠定居室寧靜文雅的最好基調,明快的線條吐露出自由空間的氣息,客廳中白色的和諧與樸素締造了結構上的穩定,跳躍的紅色沙發給人帶來感官上的點綴,造型別致的茶幾透出的是幾分浪漫的風韻。
2.4 別墅室內設計中的現代中式飾品的點綴:本案在客廳、臥室、走廊等有字畫、書法等做墻面裝飾,拐角處有小盆景的設計作為點綴,此外,宮燈、紫砂陶、條案、屏風、圈椅等都是中式飾品的風格點綴,在設計中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3 中式風格在別墅室外庭院設計中的運用
現代中式庭院按其地形、路面、水系、植物配置等景點都仿照自然,體現自然山水風景特色,追求一種“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自然境界,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本案庭院面積約750平方米,現代中式風格庭院中自然水系穿越了庭院的南院和西院,水體周邊設有假山、瀑布、水階、小橋、景觀亭和景觀石再配以自然的綠化種植線條流暢、清新自然。主要可分為四個區域:東南角以木平臺、假山、水池為主的觀賞區;西南角由鋪裝地、亭子和小橋組成的休閑區;西北角以景石、綠化為主的種植區;東北角以晾衣場、停車場為主的鋪裝區。
3.1 別墅庭院設計中的現代中式風格布局:本案的庭院布局自由且自然,不規則但平衡,自然的水系起、承、轉、合,環彎見長。園中小徑蜿蜒曲折、曲徑通幽。孤植、叢植、群植的自然種植方式也是中式風格的重要布局特點。
3.2 別墅庭院設計中的現代中式元素運用:假山、瀑布、水階、拱橋、景觀亭和景觀石和庭院樹都是現代中式庭院的設計元素。本案庭院中開放的地坪鋪滿了庭院的各個角落,庭院東面的景石、南面的水景、以及亭子等,這些都可以塑造出視覺上的層次感與神秘性,而適宜的亭棚也可以為家人或者客人提供休閑歇息的場所。
3.3 別墅庭院設計中的現代中式植物配置:綠色植物是環境空間中令人健康、愉悅的重要因素,在本案的設計中,院子里周圍成蔭的喬木以及綠色的灌木搭配,使整個空間有層次感,也讓人在其中得到喘息與寧靜,庭院中萬紫千紅的花卉,可以從中尋找到靈感與創意,四季分明的植物變化,讓人重新獲得生命的能量。本案中式庭院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梅、蘭、菊、竹作為庭院的植物設計主題,以此隱喻主人的虛心、有節、挺拔凌云、不畏霜寒的君子風范。在院子的南面種有一棵大銀杏,亭子旁邊種植一些花草。后院景石旁種些湖州的特產竹子,郁郁蔥蔥,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機地融合為一體。
3.4 別墅庭院設計中的現代中式小品點綴:宮燈、景石、盆景同樣運用于室外庭院。純實木結構的小橋,保持了實木的原汁原味;涼亭同樣是木質元素為主,融合了戶外景致,使庭院具有濃郁的氣息。假山石景將人們的思維引領至自然山材的想象,有助于沉淀生活的焦躁。
4 中式風格在別墅室內外設計中統一運用的總結
現代中式風格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復古明清,而是通過中式風格的特征,表達對清雅含蓄、端莊豐華的東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現代中式風格的莊重優雅的雙重氣質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現代中式風格單獨應用于室內、室外設計中的出色案例很多。但是改革開放后大量仿西式風格建筑群的出現,讓曾經輝煌了數千年之久的傳統建筑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所以將中國古式風格提出來,融合現代元素并運用到房屋的設計中,并大力推廣,讓現代中式風格再現往日光輝。那么如何在別墅室內外設計中做到內外統一,歸納了以下幾點:
4.1 將室外的自然風景引入室內。
在室內的空間擺上綠色的植物,讓人賞心悅目,眼前一亮,再配以小盆景,畫龍點睛。透過建筑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室外的景色,亭子、長凳、自然的流水、茂密的綠色植物,大面積的玻璃將室外自然環境與自然光引入居室,使室內空間更加寬敞、明亮,拓展了視覺上的范圍,讓人在室內也能感覺回歸自然。
4.2 將室內風格延伸到室外。
引言
中國的餐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式風格的設計也隨著餐飲文化也漸漸變化著,往往就體現在我們現代的生活中,傳統的中式風格的品質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莊重,二是清雅。這兩種重要的品質造就了中式風格在幾千年的設計中經久不衰。中國人無論是興趣愛好、周圍環境、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的影響,都對主題餐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主題餐飲空間中,中式風格的設計是其中的一環,傳統的文化,精致的雕刻設計,清雅的氣質,不但提升了主題餐飲的檔次,而且還讓更多的人去感受中式風格的設計美。
中式風格在室內裝飾布置、色彩搭配、家具陳設設計等都提出了很多規則,下面就中式風格在主題餐椅空間中的運用做簡析。
中式風格的色彩搭配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色彩是國人重要的元素,色彩搭配不僅讓室內空間變得和諧漂亮,同時也有驅邪避兇,吉慶納福的功能。在中國傳統的色彩里,一般顏色多以紅色和黑色為主,色彩明度比較高。中國的色彩包含著濃濃的禮文化,黑色與紅色的搭配得以彰顯出莊重,同時在傳統文化顏色里,每種顏色都有不同的含義:紅色代表著喜慶、福氣,黃色就給人一種明快溫暖的感覺,金色往往多用于古代宮廷或者宮殿,代表著富貴的意思,黑色代表著低調沉穩等。這些顏色被廣泛運用在人們的生活中,例如:服裝、藝術品和家具。這些顏色漸漸是成為中國的傳統顏色,同時這些顏色在很多中式的主題餐廳得以體現,內部裝飾如:紅紅的燈籠,黑色的桌椅,金黃色的燈飾等,可見中國的傳統色彩在我國文化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1.裝飾布置
中式風格的建筑構件是一種極為優美的裝飾元素,古樸而富有變化是建筑構建的主要特點,表達著中式風格的深厚古韻,例如我們在裝修中式風格的主題餐廳時,往往會用屏風、門、雕刻窗來進行區域劃分,有的時候也直接用墻,但是會把墻面也進行裝飾,掛一些中式風格的裝飾品,名人字畫、文玩、藝術品之類的。北京的全聚德烤鴨店就是一個非常帶有中式風格餐廳的例子,在全聚德餐廳里,把傳統文化的圖案裝飾和一些建筑構件和諧的結合起來,用屏風、木門、紅燈籠以及鏤空的雕刻窗戶來區分空間,讓很多來全聚德吃飯的人不單單品嘗到美味的食物,還領略到了一種中式風格的文化氣息,這種風格常常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這些裝飾布置都可以在主題餐飲空間中直接或間接的運用。
2.屏風裝飾布置。
屏風是中式風格裝飾在主題餐廳中最為顯著的一個物件,一般都擺放在明顯的位置,可以起到隔斷、美化、遮擋、協調等不同的作用。現代的中式主題餐飲空間中,由于受到經濟成本或或者室內面積的限制,餐廳中的就餐區域,餐廳中的就餐區域與廚房無法有效實現完善的就餐環境,在這個時候屏風的裝飾設計就體現出了很好的隔斷效果,既不像墻體那樣直接隔開某一處空間,又改善了就餐時的環境。不僅如此,屏風上的工藝設計一塊也是具有裝飾美化的作用,屏風上的詩詞歌賦畫都是充滿著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價值美感。在中式主題餐飲空間中,與那些古代精致木門以及雕刻的鏤空木窗的裝飾結合起來,都會彰顯出莊重、清雅的氛圍。
家具陳設設計在中式風格的運用
在中式風格的設計中,家具的陳設要講究對襯,整齊的特點,并且通常要用一些古玩、名人字畫、山水綠植等加以點綴,烘托出書香文化的氣氛。經常在這種優雅的氛圍吃飯,不自覺地就會提高一些人的文化修養,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式風格的家具中,桌子的形狀大概分為兩種形狀,即長方形與正方形。不同形狀的桌子與大小象征著用餐人的身份地位。中式風格的主題餐飲空間里桌子往往擺放在整個餐廳的中心區域,規規矩矩的把桌子擺放好,而且會隨著屋子的結構調整位置,使之保持在正中央,在這樣的設計中,有一種叫“正中人”的說法。
現代生活中,很多中式的座椅也隨之變化著,造型的線條趨向于簡單,款式卻越來越多,但很大程度上還保留著明清時期的整體風格,這些新款的家具很適合現代人的審美觀與功能性需求,應用在中式主題餐飲空間中符合整體布局,家具也是中式風格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表達出中國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以及人文修養的提高。
結語
本文簡要地分析了中式風格在主題餐飲空間中的運用,也透露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幾千年來的歷史發展積累和沉淀,造就了豐富的中國特色的風格與裝飾,尤其是在設計上更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合理地運用這些富有中國特色的風格不僅美化了餐廳的就餐空間,而且也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對中式風格的設計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關鍵詞]室內設計;新中式風格;運用探究
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多元化需求,正體現著一種對文化的歸屬和依賴,那么,對于中國人而言,最具有歸屬感和安全感的當然要以中國文化為首選。隨著時代的全球化發展,中國文化已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青睞和認可。我國傳統的室內裝修風格包含了諸多精神,像敦厚、樸素、大氣、雍容、以及具備文化底蘊等,都能夠給人帶來別具一格的感覺。為此,我國的設計師就要努力從傳統室內風格中找出優勢和特點,將現代元素有機融入其中,以求更好的適應現代人們對于高品質生活的需求。
1明確新中式風格的意義與價值
潮流總是循環往復而又趨于極端的,但相對穩定的室內設計卻早已找到了新的出路,即避免尖銳的矛盾與沖突,將現代化的元素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機的結合,這樣,室內裝修的設計不僅具有了現代化的概念性,同時又包涵了中國傳統的沉靜與莊重。為了更好的在現代室內設計中運用新中式風格,設計師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新中式風格的意識與價值,將室內設計從傳統的概念與模板中擺脫出來,創新出新的家居形式以及新的使用方法,在中式室內設計中融入更多的現代化元素,以實現設計上的神似和形似,進而在革新過程中,滿足當代人的生活需求。新中式風格不是單純的將各種裝修元素進行“堆砌”,而是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以求更好的將其與現代元素進行融入,換句話說就是以現代人的審美為主要依據,打造出具有古色古香以及傳統韻味的事物來。在現階段的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節奏已變得越來越快,信息技術、資訊傳播等也變得越來越發達,為此,人們了解社會的頻率也就變得越來越高。為了在這個時代中突顯出自我,越來越多的現代人開始選擇追求個性的發展,而這種個性的獨特性和豐富性在衣食住行上也逐漸得以體現,進而這種現象便使得時尚風格等出現了差異。快節奏的生活,使得現代化風靡一時,但是,有些人對于傳統依舊是心存眷戀的,部分接受了傳統風格的人也不能接受現代化所帶來的繁瑣與復雜,于是,新中式風格便應運而生。對新中式風格的把握,可以說與設計師的設計能力和功底是密不可分的,它需要設計師在認真的思考與推敲中,從功能性、文化性、協調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從現代人的實際需求出發,對家居、工藝、結構等進行再創造,也只有如此,包含中國文化與西方建筑色彩的新中式風格才會更加成熟、大放異彩。
2將中國傳統符號作為裝飾元素
中國文化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凝練、成熟,并形成了各種極具中華民族特色的圖形與紋飾,而這些圖形與紋飾又包涵了許多相應的傳統象征意義,像是古代的傳統圖騰紋飾以及傳統的宗教圖案符號等。這些圖形、符號等可能是以幾何符號、圖騰等在內的圖像,也有可能是一些約定俗成的,像是成語故事、典故等組合而成的。這些文化圖形與符號在歲月的洗禮下,擁有了極其強大的生命力與歷史感。為此,在現代室內設計中,設計師就要將其所蘊含的語言進行完美的重現,將其具有的積極實用意義充分發揮出來,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將其作為室內裝飾的元素,用以營造出具有傳統文化氣息的室內環境。首先,遵循抽象簡約的原則。簡單的說就是將傳統裝修風格進行藝術加工,進而使其呈現出簡約化的狀態,設計師在遵循這一原則時,是可以失其形而不可失其韻味的,將傳統文化中的儒道法合三為一,蘊含于現代化的技術與裝修功能之中,使新中式風格得以延伸和發展;其次,嫁接和移植。如字面所言,將歷史文化進行嫁接和移植,使其成為一種新的藝術。例如中國的文化傳統崇尚自然,設計師就可以將自然景物等進行嫁接和移植,在室內分出空間,創建出完整而和諧的自然景觀體系,將室外的景觀移植到室內來,將綠色植物、盆栽等,作為室內裝飾的一部分,這樣不僅可以使現代室內的自然景觀元素增多,同時還能表達出相應的感情意境,最大化的將新中式風格的價值發揮出來;最后,進行符號的拼貼。即將現代人所熟知的中國傳統元素進行變形和抽象,進而使其變為帶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或圖形,之后,再以拼貼的方式將其運用于現代室內裝修中,使其將今與古、傳統與現代進行聯系。
3遵循新中式風格表現特點及手法
中式風格的室內構建更加重視莊重和優雅這兩種品質,在組合方式上,中式風格更偏向于軸對稱的原則,即“四平八穩”,這是一種中國社會倫理觀念的體現。設計師在對家具的選擇上,也更傾向于中式家具、紅木燈、羊皮燈等,追求在厚重的色彩中塑造成熟穩重。但是新中式風格卻在這一基礎上做出了些許的改變,像是在家具的選擇上,雖然也偏重于暖色調,但卻拋棄了“雕梁畫棟”的繁瑣造型,但是在對木質物品的選擇上卻依舊沒有改變,因為這符合現代人對返樸歸真的追求。那么設計師應當如何借助現代手法來突顯出傳統文化,并以環境藝術設計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室內設計呢?首先,在空間上,就中式傳統建筑而言,無論北方還是南方,都具有“內向圍合”形的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的開放與通透性強,中式的建筑更注重私密性,為此,在進行新中式風格的室內設計時,設計師應極其關注這一點;其次,在形式上,設計師要多增添一些文化韻味,即突顯出新中式風格中的“中式”,像青瓦、院墻、馬頭墻等造型的運用,會給人一種悠遠的感覺。近些年,隨著現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中式風格與現代元素相結合的居住需求已越來越高,這就使得新中式風格應運而生。
4結語
總之,新中式風格在我國現代室內裝修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為了讓更多人接受和喜愛這種既繼承了傳統文化,又蘊含了現代元素的裝修風格,設計師們就要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分析,明確新中式風格的意識與價值,讓新中式風格能更加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迎合現代人的居住需求。
參考文獻:
[1]薄云輝.新中式風格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研究與應用[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5.
[2]熊紅麗.論新中式風格與現代室內設計[D].武漢:湖北美術學院,2008.
許多人認為中式的家居有老舊感。但是客觀來講,西式的家居不一定是時尚的代表,所以中式的家居也不能被視為老舊的代表。在中式的家居中融入現代的某些元素,就能體現出中式家居的概念設計和智能化,同時又有其本身的祥和與文化思想底蘊。從一定意義上講,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升華就可以形成全新的概念。我國民族文化于明清時期家居風格上的映射是各具特色的,許多歐洲的家居中家具的設計就有我國明清時期風格的影子。很多具有民族特點的家具經過專業人士的改造,融入了很多現代家居潮流的思維概念,更具有其獨特的魅力。隨著人們生活步伐的加快,人們難免要面對來自多方面的壓力,時常被焦躁不安和恐懼等情緒所困擾。設計師如果將具有時代感和民族感的元素完美地融入家居中,就能賦予家居一種神奇的魅力和內斂的力量,像一只溫柔的手來安撫人們躁動的內心,使人們的心情趨于雅致與平和。這種神奇的內斂之功就來自中式家居的裝修風格。它集中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式風格裝修的優點,如“圓潤端莊“”靈動精準“”華嚴工致”“均衡穩健”等,以及“構架精巧”“寓意和美”“氣韻生動”“資展豐沛”的個性。這種傳統風格會深深根植于一個民族的心底,由此結出文明燦爛的豐碩果實。鑒于此,就不難推斷出中式家居、中式裝修風格在現代人類生活中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了。
二、將現代社會觀念和傳統元素融入中式裝修風格中
當代的中式裝修風格,并不能視為中式風格和現代風格的簡單結合,而是對這兩種風格要細心地推敲,無論是在美感、含義,還是在功能方面,都要進行均衡和融合處理,同時還要適合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和行為習慣以及經濟狀況等。因此設計師要對傳統的家居風格進行恰當的調整和轉型,對制作工藝和原材料等有所改進和轉變,才能創作出較為成熟的現代中式風格的家居作品。如不能做到這一點,那么創作出來的作品就會有輕浮之感。設計當代的中式風格家居作品時,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我國的傳統文化內容,同時還要對現代社會中的某些元素有敏銳的“嗅覺”,找到兩者的契合點進行恰當的融合。室內裝飾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方式,當代的中式裝修風格既是對我國古老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又包含現代時尚家居的理念,因此兩者結合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是一個亮點。
三、運用傳統符號作為裝飾元素
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漫長的歷史年代中不斷洗禮和沉淀,逐漸產生了許多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紋飾和圖案,如龍紋、鳳紋、螭紋、蝠紋、云紋等。龍圖騰是中式裝修中較多應用的圖騰之一,它伴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長盛不衰,但又有變化。明朝大多是龍發高聳,氣宇軒昂;清朝康熙時期,龍發多披散;乾隆時期龍頂大多有七個圍頂圓包;五爪的龍曾被稱作金龍。鳳紋與龍紋對應,是在中式裝修風格中較常出現的圖騰紋飾之一。它溫文爾雅、大氣脫俗,經常出現在女性居住的寓所以及女性使用的梳妝臺等裝飾品中。螭是傳說中沒有角的龍,是“龍生九子”中的龍子之一,螭紋也是經常在中式裝修中應用的圖案,其外形多樣、變化多端。蝠紋是以蝙蝠的外形為紋樣,被廣泛地應用到中式裝修和中式家具以及裝飾器皿中。它之所以被應用,是因為“蝠”與“福”諧音,寓意吉祥。云紋是中式裝修中運用最多的紋樣,云紋有“步步高升”“吉祥如意”的寓意,在中式裝修中常常以浮雕的形式出現。在中式風格的裝飾裝修中,所應用的紋飾和圖案除符號、圖騰、動植物、人物等,還有一些大家都熟悉的寓言和成語故事以及傳奇人物等。在這些紋飾和圖案中,無論是具有特殊意義的符號、廣為流傳的故事、宗教符號,還是地區的圖騰,不僅具有其象征意義,還代表我國的傳統文化經過歷史的沉淀之后體現出的濃厚時代感和厚重歷史感。在現代室內裝飾中,這些紋飾和圖騰也被設計師應用于家居設計之中,以下為運用的主要手法。其一,簡約抽象法。顧名思義,這種手法就是將傳統的符號、紋飾經過藝術手法提煉并運用現代的技術手段進行抽象或者簡化。該手法遵循“不丟失傳統韻味”的原則,在現代技術與功能的輔助下,把固有的傳統符號或隱晦、或放大、或轉身、或俯視、或相交,應用于裝修設計中,使相加相疊的文化韻味相得益彰、發揚光大。其二,嫁接和移植法。就是將禪、道教和儒家的文化進行移植或者嫁接,用藝術的手法進行再創造,以一種全新的形象展現給人們。我們國家山川秀美、人杰地靈,是一個有悠久的禪文化、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文明古國。中華古建筑、古家居由于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而豐富多彩。所以,古建筑、古家居與禪文化、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是一脈相承的關系。如果光有文化而無建筑、家居,則文化不具備其影響功能;光有建筑、家居卻無文化內涵,則建筑、家居沒有靈魂依托。文化決定風格,風格會推動文化。其三,拼貼符號法。文化是具有傳承性的。滄桑巨變、斗轉星移,無論歷史如何演變,傳統的民族的文化總會延續下來,并以各種形式和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伴隨人們朝朝夕夕、日月輪回。傳統文化會和當下的文化匯合交融,人們會將它們或抽象、或變形、或解構,讓它們變為具有特殊意義的符號。設計師在室內裝飾中拼貼這些符號,來展現古與今、新與舊之間的內在聯系,來適應現代人美化生活的需要。
四、中式風格設計的要點
我國傳統的室內設計兼具優雅和莊重的特點,空間結構多以木架結構為主。中式建筑的建造多遵循對稱和均衡的原則。該原則主要體現在“中軸線”上,建筑的建造就是以中軸線為對稱線,在其兩邊建造兩廂次要的建筑,以此主要院落就形成了。中式建筑的空間也都是四平八穩的,講究“比例得體”“均衡得當”“形態穩定”“結構嚴謹“”莊重挺拔”的特征,而中式裝修風格同樣要求裝修各部分內在的比例、裝飾圖案自然、人物、動物、文字等體現華夏文明的特色?!皥D必有意“”意必吉祥”,這就是我國古代社會倫理的深刻體現。我國傳統的室內設計十分注重端莊和典雅的品質,同時還要體現出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這無論是在家具的擺放上還是在裝飾品上也都有所體現。如色彩方面,一般提到中式建筑,人們想到的就是其色彩呆板,因此在室內裝飾時注重色彩的搭配也很重要?,F代中式裝修風格以及中式家具中對色彩的運用也都有令人驚喜的融合、開放,大都使用暖色系列的色調,家具的表面也都經過亞光的處理使其總體變得柔和。特色鮮明、不同色系的大膽運用,彰顯了原本貴重的中式裝修風格設計的精、氣、神,使得現代氛圍中蘊含著古色古香的韻味。造型方面,秉持簡約的原則,可達到回味無窮的效果。在室內設計中既有廣潤精美的實用性,又體現意蘊深厚的文化積淀,是典雅之氣的最好體現。此外,由于中式家具的總體色調都是暖色調、深色調,室內裝飾中的地毯、地板、墻面等也最好使用較深的色彩,做到“丹青蘊藏”“深而不膩“”氣韻生動”,這樣才能保證家居裝飾總體上的和諧性。
五、中式風格設計的歷史回顧與趨勢分析
關鍵詞:現代中式風格;室內設計;傳統文化;現代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3-0173-01
眾所周知,自十九世紀以來,世界潮流在西方文化的主導中演變進化,并激烈碰撞著世界各國的文化;隨著二十世紀末中國經濟的復蘇與發展,在國內設計界中涌現出的一批又一批的歐美設計風潮,也一次又一次的沖擊著中國本土文化;接著國學的興起,民族意識的重振,傳統文化的再重視,也開始誘發著國人們進一步的用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審視事物,觀察生活,設計環境。于此開始,人們不在無力的現代主義風格中掙扎,國人們開始尋找中國傳統文化道路上的突破口與起航點,我們不得不尋找另外的一種元素依托,在不傾向中式風格功能缺失與設計繁瑣的情況下,保持中國文化特有的和諧泰然、莊重優雅、樸素自然,并將在這樣的大前提下的改變赫然一氣,通過“從傳統中來到時代中去的”核心設計新理念,誕生出了現代中式風格?,F代中式風格從集中到創新,都無不體現了東方人特有的文化品味與強烈時代感,下面我們就室內設計中的現代中式風格的應用與體現進行進一步的闡述與說明。
一、現代中式風格的表現形式
現代中式風格是多樣化的,是系統性的,我們不能從單一的角度去定位它。
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都分別有著不同的寓意與體現;單從文化來說,現代中式風格的表達是具象的,是有內涵有層次的思考內容,它不僅僅滿足了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的生活環境,更是至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再體現,再生化。而進一步的現代中式風格更是在“設計涵義”“風格特點”“空間布局”以及“裝飾內容”上面進行探究。
二、現代中式風格的設計涵義
此文章中所說的現代中式風格的另一個稱謂是新中式風格,它并不是一種特定的單一的設計手法,而更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設計思想,是在我國悠久傳統歷史背景下的文化演繹,是借助我國傳統文化來表現室內獨特的視覺感受,帶給人們不一樣的視覺體驗?,F代中式風格不是一味的將傳統中式裝飾的復雜元素進行的再堆砌再利用,而是通過對傳統的理解與學習,將中國特有的“東方魅力”融入到現代的流行元素、時尚元素中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傳統的藝術精神,傳統的藝術風格以及傳統的文化脈絡永遠的傳承下去,同時這也是自我文化修養的提升以及對傳統文化反思過后的又一次洗禮。現代中式風格簡化了傳統中式風格中的布置與雕琢,將空間賦予了“樸實,復古,莊重,自然”的新感受,這樣的新風格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留,是民族特色的再生與標志,是當下設計理念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最佳結合。
三、現代中式風格的風格特點
(一)裝飾質樸
現代中式風格的裝飾也是優秀傳統文化的演變,從過去中式風格中一味強調的“古玩玉器,實木雕刻,雍容華貴,色彩濃郁,富麗堂皇”中簡化而來,并在現代設計理念的大前提的支撐下,在不失功能的一方面,通過保留其做功的精美來突出設計的細節;讓我們用典型的新中式天花來進一步說明 “天花制作可以以木條相交成方格的形狀,上面蓋覆木板,也可做簡單的環形燈池吊頂,用實木做框,層次清晰,并漆上傳統中式色彩-梨花木色”。由此可見新中式風格的裝飾不必一味拘束于傳統,搭配簡潔客觀明了一樣起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結構硬朗
從歐洲古典的三大柱式的出現到今天成為歐洲經典的裝飾元素,無不在說明著典型傳統的結構是可以代表一種設計風格的。從中國傳統代表性的“屏風,木雕,掛花,櫥窗”中,我們看到了物品在發揮其功能的同時還兼具了極強的裝飾性,因此現代中式風格取其優秀,在結合現代主義以線形為主構成的幾何式空間室內布局的理念下,采用簡潔、硬朗的直線,并結合中式傳統風格中雕刻紋飾達到目的,來滿足現代人的生活居住需求,彰顯中國傳統文化底蘊,使現代中式風格更加融入人的生活,更加實用、現代、貼心。
四、現代中式風格的空間布置
中國自古受儒家思想影響十分看重等級,而空間布置的重要性對于古人來講更是情理之中。對于室內設計來講,現代中式風格更是注意在空間上的處理,根據住宅居住人數和個人私密程度的不同,用隔斷和門以及屏風、櫥窗等進行空間分割、視線遮擋,豐富室內層次感。
五、結語
現代中式風格的魅力不僅僅只有這些,而在設計理念飛速發展日益越新的今天,我們需要與時俱進,不斷的去吸收和改造傳統文化,尊重傳統合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進行探究與學習,發展現代中式風格,光大中國元素,中國力量。
關鍵詞:新中式;元素;室內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前言
新中式風格并不指的是特定的設計手法,它是一種設計思想。是借助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來表現出室內特有的視覺感受。例如對于空間的布局、家具材質以及色彩運用、裝飾的造型等方面。而在新中式風格中所主要追求的就是突出特有的“東方神韻”。這種神韻的體現是一種“情感”方面的表達,讓置身空間中的使用者擁有不同的文化熏陶。這是對于東方人特有的“儒雅”給予不同形式的詮釋。新中式風格也不是簡單的對于明清家具的運用,和生搬硬套的傳統飾物的擺置。其主要是對于我國唐、宋、元、明和清幾代家具理念的傳承和延續,運用更多的是現代設計手法,對于界面的處理以及空間中對稱的關系,以及“形神兼備”的追求。簡化了傳統中式風格中對于精細的雕琢和繁瑣的布置。給予空間“清新、樸實、自然、真切的豐富感受。這既保留了特有的文化內涵,又去除了傳統中式風格中“造價高”等特點,更加適應人群并保持了特有的“東方神韻”。
2新中式風格的表現形式
新中式風格不能從單一的角度上去定位,而是系統性的設計,從文化角度上來說,這是一種具象的文化表達,擁有深層次的思考內容,并不是僅滿足生活起居的需求而去進行設計。而新中式風格的表現形式也主要取決于“設計思想”、“空間布局”“裝飾與形態”三部分中。把握好這三個部分也就可以抓住新中式風格的設計主題,這也是新中式風格的“靈魂”所在。
2.1設計思想
我國古代時期的人們對于室內外環境的研究和追求是十分深遠的,這早已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從“前朝后寢”的城市宏觀規劃,再到具體建筑的外部形態和內在結構,以及室內空間中的分割和精美絕倫的裝飾擺設,這都存在著特有的設計思想。這也和我們今天的設計表達方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新中式風格也就是吸取古典中的精髓而進行更深層次的推敲。
而古人經常會選擇“地位和文化”來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和不同品味,這也包括了對于宗教和信仰、以及文人和市井文化的具體表達。例如我國古典建筑特有的“飛檐翹角”一樣,這則表達了傳統文化中“人與天”之間溝通的宗教思想。以及“文人和市井”文化。所謂“文人”多數是指對于古人的才情和氣節上的表達,這是根據個人內心需求所定的,這種思想也就演變出了類似“梅、蘭、竹、菊”等特有的代表符號,而主要表達的則是借物喻人的品格高尚,這在室內外環境設計中也經常采用的到。而“市井”文化中多講究的是對于生活的熱愛,對于“田間野趣”的追求。
在新中式風格中也應當追尋這種特有的設計精髓,不是設計者在技術上的表達,而是情感和文化上的傳承,流露與自然之間。就像最著名的蘇州“拙政園”一樣,那里采用的古典造景手法也被當今的設計者運過來,“借景”是拙政園最常見的手法,而后建的蘇州城中心也巧妙的將其“借”了過來,成為了城市中的“后花園”。這是對于設計的一種整體性的表達,不僅如此包括“住宅”、“庭院”、“居室”都可以運用,并營造出藝術化的生活環境。
而更重要的則是中國人講究的“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真正體現出了“天人合一,宜設而設,精在體宜”的核心理念。這也就是新中式風格的重要設計思想。
2.2空間布局
空間布局對于古人來說更是重中之中,因為古人講究的是“禮制”。在傳統的文化中表達的是人在社會的等級地位,以及長幼尊卑等方面尊重。就像餐桌上長者或是主人的方位,長輩應當坐中間,而晚輩則應當坐兩邊,這是一種禮貌的表現。而在新中式風格中也應當注重這方面的觀念,但是應注意不要刻板的安排這種“順序”,以減少空間中的“束縛感”。
對于室內而言,新中式風格應當注意的是對于空間上的處理,人在不同大小的空間中所帶來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樣的,就像家具的擺放要依照禮儀分出不同的區域,如交談空間中兩張座椅的距離就決定了談話雙方的關系遠近等。隔斷和門在新中式風格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門是“進入”和“區分”空間的主要標志。不同的造型和內容都可以運用到新中式的設計中,例如“拱形、方形、菱形、圓形”等,通常可以在結構雕刻裝飾并在四周增加自然景觀,加強空間的縱深感和情趣性。而“隔斷”則是對于空間中的“過渡”和“提醒”。
隔斷具有一定的裝飾性,也體現出了古典文化中“虛實”的表達。
而在新中式風格中更要強調的是對于“度”的表達,這是對于空間中裝飾適度的掌握,中國古典水墨畫中講究的是“留白”這可以讓空間更加平衡,讓使用者留有瞎想。不會使人覺得整個空間太過“市儈”這是一種典雅,也襯托出新中式風格特有的內在氣質。
2.3裝飾特色與形態選擇
中式風格的裝飾也主要來源于傳統文化的深厚養分,新中式風格的“神韻”也需要通過裝飾物進行營造氣氛,如明清家具、盆景、水系、古玩、石木雕刻、燈具、等具體事物形態表現出來。而不同時期的裝飾風格也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如春秋戰國等時期多以凝重、莊重典雅的形式而出現,在色彩上深紅和黑都是常見的顏色。而在盛唐時期就體現出了富麗堂皇、雍容華貴的感覺,裝飾構件的造型也更加復雜精美,色彩方面也是絢麗多彩。明清時期則又突出實用性的特點,以簡潔大方、造型優雅為主要目標,但清代也保留了繁瑣的裝飾風格。
而在新中式風格中也應當簡化部分裝飾物,或根據需求保留其精美的做工來突出設計細節。例如“案”、“桌”、“椅”、“床”、“榻”的處理,就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配置或繁或簡,家具是有“生命”的,中式家具尤其如此,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決定整個空間的氣質。除了家具之外,還有許多常見的配飾和陳設,例如書法字畫、雕刻、窗花等都是新中式風格應當把握好的“符號”,但在擺放時應當注意其“寓意”的運用,例如“四君子”、“歲寒三友”、“蝙蝠、鹿、魚、喜”等象征性的裝飾物。另外在新中式風格中也一定要注意燈光的運用,光影也是中國古典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燈具的造型方面不必拘泥于傳統,配搭簡潔的燈具效果一樣會很好。
3.結語
中式風格還有很多重要的組成部分,就像中國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也會更新出新的設計方法,新中式風格也會有不同改變,而不管發展到任何階段也應當尊重傳統,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這也是對于我國古典文化的傳播和繼承,服務于人的同時也展示了新中式風格的無窮回味。
參考文獻:
[1]名家設計新風尚 中式古韻風 名家設計新風尚 中式古韻風;
[2]家居新視角·永恒中式 《家居新視角》編寫組編/2008-08-01/福建科技出版 ;
[3]中式主義 范江,洪堃 著/2007-10-01/福建科技出版社 ;
[4]我秀我家:我的新中式情結 廖彥主編/2008-08-01/機械工業出版社 ;
[5]魅力新中式 徐賓賓主編/2012-02-0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
[6]家常裝修簡單學:新中式之家 賈吉東編/2010-07-01/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關鍵詞:室內設計;新中式風格;精神文化;茶府
1 基本情況概述
1.1 新中式風格
新中式風格是在傳統的中式風格元素的基礎上進行的再創造,它將傳統的文化和理念表達得更有魅力,還融入現代的思想。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裝修風格也在更新。材料和工藝的升級,讓新中式風格的室內設計更具個性化和創造性。
1.2 關于茶府設計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飲茶的習慣,點一杯清淡的香味的茶,與茶友談天論地,方可消去身心的疲倦感?,F代茶府是人們休閑娛樂之地,它不僅擁有中國傳統的文化,還符合現代人追求舒適自然情調的追求。因此,在設計的時候需要把握住茶府的精神文化,在加入現代元素的同時還應該有創新,以吸引人們的視覺。
2 茶府設計構思的來源
2.1 構思的背景
傳統的中國古建筑都講究對稱的結構,這樣的原則也反映出當時中國古典的組合形式。當時的中國以木材作為建筑的材料,這樣的材質給人自然之感,并有冬暖夏涼的特征。在裝飾紋理上,傳統中國風格采用回紋,寶相花等元素,它們拼湊出來的造型常常是復雜多樣的。新中式風格以流暢的線條為主,部分裝飾采用簡化后的紋理,并結合現代簡約的特點,新中式風格更多的是傳承和發展。
分析完設計風格后,就需要對去茶府的人進行考究。生活節奏的加快讓不少人身心疲憊,而茶府正好能滿足人們放松心情的需求。因此,在茶府的設計時,應當將情感化的設計加入其中,合理布置功能分區,將動靜結合放在設計的首位。這樣的設計既可以滿足只想品茶的人,也可以滿足娛樂項目的朋友。
2.2 構思的必要性
“在世界兜了一圈以后,我們該回家了”。這樣的說法開始深入人心。近年中國文化或者是新中式風格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品茶的習慣,為了讓新中式風格表達的更加淋漓盡致,我選擇以茶府來作為設計項目,使新中式風格在其中得到一個很好的展示。新中式空間藝術設計的理論基礎是堅持適中、和諧、統一、實用、以人為本的思想。中國傳統文化內斂、靜雅、穩健的這種神韻,為了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必將融入到現代餐飲空間設計之中,使這一傳統文化得以延續與傳承,讓傳統活到現代,展現出新的文化底蘊。現代的茶府設計需要熟悉中國文化,了解中國現在的設計市場。在運用新中式風格時。需要將其提升到新的高度,讓它藝術魅力展現出來。新中式風格運用傳統色調與符號結合現代表現手法創造出完全符合現代人生活的方式,還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及中國現代的姿態。簡約為主,線條流暢,材料精致是新中式風格的特點。
3 新中式風格下的茶府設計
新中式元素和現代茶府進行一個搭配,讓茶府融入進一種思想文化。首先,需要對新中式元素與現代茶府的關系進行深入的調查,認真地剖析新中式元素在現代茶府中的設計理念,以及它現有的問題;然后對新中式元素進行全方位的研究,總結出新中式元素的三種形式,并將新中式元素融入現代茶府里。對茶府中表達的手法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并結合優秀的茶府案例進行設計;最后,把一系列的施工布局以新中式的方式展現出來,從而打造出一個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優美茶府。
3.1 功能分區
整個茶府在結構上進行了空間功能的分區,大廳以散座和卡座為主。散座是大廳內擺放圓桌或方桌,每張桌子配四把椅子,再根據人體工程學,桌子之間的間距是兩張椅子的側面寬度假六十厘米。這樣,客人可以自由進出,適合多人娛樂休閑??ㄗ穷愃莆魇降目Х茸繌埧ㄗO一張小型長方桌,兩邊是有軟包的高背椅。利用椅背來起到座與座的間隔。品茶的人們可以兩兩相對,相互聊天,不時可以欣賞窗外風景。兩者動靜分區,大方得體。吧臺的座椅較高,利于觀察人們有無其需求,以便及時做出反饋。在吧臺旁還有上網的功能區,便于瀏覽網頁。茶水房里左邊安置有煮水器,凈水器,晾置架等必備的工具,右邊是放置干燥性的食品柜和茶盤,碗,匙等物品,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干濕分區。
3.2 人流動向分析
人流動向的分布上,一樓的人流量大,大廳以走道向四周分散。吧臺在最里端,看起來更含蓄。樓上的人流相對于一層而言要少很多,所以布置的包間,顯得更有品味。
3.3 色調分析
整個茶府的色調為暖色系,暖黃為主色調,搭配棕色,褐色,點綴一些青灰色,寶藍色以及朱紅。整體空間亮度適中,并有濃厚的新中式色調。在營造出明清時期氛圍的同時,讓人們視覺上有空間的遐想,恍惚間,似穿越到了那個年代。大廳天花的吊頂以平面加入以實木線條的搭配,使空間溫馨明快,又不失新中式情調。而包間以平面吊頂為主,這樣沒有過多復雜的造型,簡潔大方,與整個墻面的造型起了很好的呼應。新中式的家裝風格避免了簡約的呆板和單調,也沒有傳統古典風格中的繁鎖和嚴肅,讓人感覺莊重和恬靜,適度的裝飾也使家居空間不乏活潑氣息,人們在空間中可以得到精神和身體上的放松,并且緊跟新中式風格設計的步伐,滿足了現代人的審美。整個空間配上輕音樂,余音繞耳,使環境更舒適。
關鍵詞:新中式 傳統 創新 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新中式設計風格的來由及定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僅在綜合國力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文化和藝術同國際的交流上深度和廣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 “中國元素”這樣的文化符號的價值在世界范圍內也越來越被人們認可和挖掘,它所涉及的領域也比較廣泛,從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家具設計、環境景觀設計到服裝設計,再到產品設計等等。當然,由于社會的發展當代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演變,傳統中式風格固有觀念自然也就有所打破,既繼承傳統又融合現代材質和時代氣息的設計現象已成不爭的事實。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下,人們趨向裝飾風格簡約化、現代化,而傳統的中式風格里的一些因封建倫理而有的等級式的空間布局和裝飾等已不適合現代生活,此外傳統的材料和施工工藝也不適合當下社會現狀。因此想追求具有一定中國文化韻味的獨特的現代風格,又想脫去傳統中式里不適合現代生活需要的部分,于是新中式風格就產生了。新中式風格不是簡簡單單的現代元素和中式元素的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中國文化的了解,將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緊密結合,以現代人獨特的審美需求來創造有傳統韻味的空間。
傳統中式風格和新中式風格的關系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天人合一,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然而就今天的社會現實而論,傳統中式不能滿足新時代人們的新需求,究其原因,一是因為材料和工藝的迅速更新,二是因為傳統中式風格相對于太過沉重,缺乏體現現代生活的快捷和輕松感。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開始了探索,將現代材質、色彩和中式的元素、圖案相搭配將現代與傳統理念相結合,伴隨著現代人追求的隨性舒適,存在很多“好看不好用,舒心不舒身 的弊端,”新中式風格由此應運而生。
如今,新材料和新工藝更新速度極快,對于中式傳統建筑的材料(木質)和傳統施工工藝(榫卯)的觀念和標準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從材料方面來看,由于木材自身的時效性,眾多優秀的建筑未能長時間保存下來,我們只能從文獻書籍或珍貴的部分影像資料中獲取我國歷史時期的建筑文化遺產。從中國傳統的施工工藝的角度來看,木材取材和造價是古代建筑的基礎平臺,大多數的建筑和家具通過木構件之間的榫卯相互關聯而成,符合當時建筑的客觀要求,而從現代施工效率角度出發,傳統的施工工藝難以完全滿足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發展變化,更不能同日新月異的快速與堅固的模數化型材相抗衡。原材料和施工工藝客觀現實問題的凸顯成為新中式風格設計現象大量涌現的催化劑。
故此,新中式既是在探尋中國設計界本土意識之初逐漸出現的新型設計風格類型,同時也是誚費市場孕育出的時代產物。探討新中式設計眾多現象的表象規律,不能脫離其文化原因、機制原因、政治制度原因等眾多深層次因素的作用和影響,當再次迎來本土設計風格回溯的時候, 如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將傳統的 “中國元素”恰當地融入建筑及室內設計中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問題。
新中式風格的特點和設計手法
新式風格在設計手法上更多地借鑒了后現代,把傳統的結構形式以重新設計組合。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背景下演繹構成的中式風格, 也主要體現在傳統家具及黑、紅為主的裝飾色彩上。在新中式住宅中,多采用簡潔、硬朗的直線條,直線裝飾在空間中的使用,反映出現代人追求簡單生活的居住要求,更體現了中式追求內斂、質樸的設計風格,使新中式風格更加實用、更富現代感。
在裝飾手法上借鑒中國古典園林風格,能給空問帶來了豐富的視覺效果。在飾品擺放方面有綠色植物、布藝、裝飾畫,以及不同樣式的燈具等。這些裝飾品有多種風格,但空間中的主體裝飾物還是以中國畫、宮燈和紫砂陶等傳統飾物,在空間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充分的體現中式元素。
從室內空間結構來說,以木構架形式為主。中國自數千年前就使用木材,木質象征生命,講究雕刻彩繪、造型典雅,多采用酸枝木或大葉檀等高檔硬木,經過工藝大師的精雕細刻,每件作品都能令人對未來產生一種美好的向往。有些建筑材質并不是木結構的,但其正氣威嚴的形象正是源于中式的建筑。新中式注意的地方:只要發揮各種建材本身特性, 即使是使用玻璃、金屬等現代建材,一樣可以表現中式風格。
在空間感覺上追求神韻, 只是形似是不足的,在反映中國傳統的同時反映這個時代,重要的是追求神似。在制作技術上也要跟上時代,古代中式主要材料是木、石材料,現代技術產生了很多的材料,很多都可以用到中式設計中,可以說如何將現代材料和現代元素融于中式裝修中,是目前設計新中式是否成功的標志。只有既能體現中國傳統神韻,又具備現代感的設計,才能是真正的新中式風格。
新中式風格的未來設計趨勢
縱觀當下,很多國內外建筑設計大師及設計事務所都在不斷實踐將傳統中國文化中的優秀基因和現代的工藝相結合,設計出讓世界為之矚目的優秀當代中國建筑。如貝聿銘與蘇州博物館、美秀博物館;劉文金與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美國SOM與上海國際金茂大廈;李祖原與臺北101大廈;隈研吾與長城腳下的公社等類似的實際案例不斷涌現出來,都是此類實踐集中體現。
現如今我國正面臨現代與傳統、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沖撞與融合。具有鮮明文化屬性的建筑無一例外地卷入了這一浪潮,傳統與創新、區域與世界等要素必然會和諧地統一起來,要想產生具有多元性設計作品,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和諧。對于“新中式”設計風格的未來而言,因其不光依托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重要之處是其將始終與時尚性和現代性相伴,更決定了新中式的時代適應性和變通性而擁有廣闊的受眾和平臺。那么可以確信它今后的發展趨勢不會是一種曇花一現的風格類型,它的魅力吸引的不僅僅是中國人,在世界設計史上也會留下濃重的一筆。反之,至于那些以時尚為目的的快餐式設計文化,其時限性極強, 是當代文化的一個方面,在一定的條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絕不會成為永久性主流。
從研究價值上來說,作為中國最具有特色的設計代表,“新中式設計風格” 的研究將是未來中國本土設計中最具代表性的趨勢。況且在泛世界語境下的新中式風格的未來理論研究,將進一步豐富和拓寬相關設計領域。新中式設計風格屬于近些年新出現的一種風格,是屬于實踐多、實例多而理論總結少、深度淺的典型風格類型。就當前的“新中式” 的研究而言,更多的是現象的闡述,而非本質的挖掘。“新中式”表象風格隸屬新興主流設計風格類型, 雖然目前實踐案例、表象類資料豐富,但是在理論資料的參考和收集方面比較匱乏,爭議性大,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對當代“新中式設計風格”現象進行關注,并進行整體脈絡上的梳理和研究。畢竟新中式設計是從中華文化之根上生長出來的,是未來研究需的重點,而也最有可能在這方面獲得突破。
在國際文化交流日趨深廣的背景下,深入認識、研究中國傳統設計文化在的當代傳承,重新審視、評估中國傳統設計裝飾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具有現實意義;而按照全球化、國際化、地域化要求來整合中國的設計文化,吸收世界設計文化之長,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設計無疑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也是其未來的發展趨勢。當代中國及東方文化不但在汲取著全球化所帶來的優勢,未來的中國風及東方文化也在對西方乃至全球有了一定的引領作用。
輕奢風格有四種分別為:簡潔輕奢、歐式輕奢、極簡輕奢、新中式輕奢。輕奢裝修風格是把現代風和古典風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硬裝會更偏向現代風,家具和軟裝會偏向古典風,全體給人的感覺就是十分時尚、奢華、有品位。
裝修風格,也稱設計風格,是房屋裝修的整體特點。每個人的喜好不盡相同,裝修風格的確立讓設計師更容易把握設計的立足點,讓業主朋友更容易表達出對所需的裝修效果的一種需求。裝修從風格上分類,可分為:現代簡約風格、田園風格、后現代風格、中式風格、新中式風格、地中海風格、東南亞風格、美式風格、新古典風格、日式風格等。
(來源:文章屋網 )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