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精細化工廢水處理工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微電解;Fenton氧化;高COD化工廢水:預處理
中圖分類號X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53-0035-03
1 化工廢水特點
日常生產、生活中對化工產品的需求使我國化工生產發展迅速,而化工產業也導致了我國局部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尤其是化工產業大量的廢水排放,導致化工園區周邊河流水質污染嚴重,根據相關研究,化工廢水主要來自:1)化工原材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的跑冒滴漏。2)車間地面沖洗廢水。3)設備清洗廢水及污染物處理產生的廢水。4)冷卻排放水等。
根據化工廢水來源分析,按性質可分為有機、無機、有機無機混合三類化工廢水,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有毒刺激性。如鹵素化合物、具有殺菌作用的分散劑或表面活性劑等。2)廢水組分多,化工生產過程中將產生一定量的副產物及未完全反應的原輔材料及輔助劑等口。3)污染物含量大,降解難度高,其中硝基化合物作為化工廢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其具有生物難以降解的特點,給廢水的后續處理帶來極大難度。4)色彩變化快,色度高。5)水質、水量變化大。6)生態恢復治理難度大。被化工廢水污染的水域,很難恢復原來牛杰系統功能,且成本高。
2 現有高濃度COD化工廢水處理技術
2.1 化工廢水處理技術
化工廢水中成份多樣,不同化工廢水所含的污染物種類不盡相同,化工廢水的處理需要多種工藝結合才能達到處理效果,現有處理方案按照原理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物理方法、化學方法以及生物處理法等,化工廢水經過多環節處置后將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分離,或轉化成穩定無害的物質的處理過程即為無害化處理。
根據廢水處理程度,水處理工藝流程可分為前期預處理工程、生化處理工程和深度處理工程。
1)前期預處理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懸浮物截流、調節水量、調節PH值等,通常采用物理化學法處理,其設施有主要有廢水調節池、格柵等。
2)生化處理工程為廢水處理的主體工程,根據水質情況選取的處理工藝亦不同,主要方法包括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AB法、A/O法、A2/0法、SBR法等。
3)深度處理工程作為初步處理及中度生化處理后的深度處理措施,出水達到規定要求后排放,可利用活性炭吸附裝置、膜分離法、高級氧化法、光化學催化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超聲輻射降解法、輻射法等方法處理,以保證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實際應用上,這三個階段整體統一、相對獨立,在某些場合下也會出現交叉的現象。另一方面,由于生化處理階段的綜合處理成本明顯低于深度處理階段,同時深度處理階段的處理效果易受水質因素干擾,故一般要求生化處理階段盡可能地去除污染物質。
2.2 高COD化工廢水處理技術概述
高COD化工廢水的色度較一般工業廢水相比深很多,具有可生化性差、腐蝕性很強、污染后難處理等特性,能夠產生高COD化工廢水的企業主要有制藥企業、精細化工企業、煉化企業、農藥生產企業等,這類企業化工廢水排入水體后,有毒物多,水質變化大,導致生態破壞嚴重,化工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能夠通過多種方式進入生物體并在生物體內積聚,輕則慢性中毒,重則引起腦損傷等疾病發生。
根據研究,處理COD含量高的化工廢水主要有高級氧化法,生化法、光催化法、吸附法,焚燒法等。本次研究的化工廢水主要是精細化工、醫藥中間體、農藥原藥及中間體等化工企業的排水,且由于這些行業企業大多是批次、間歇生產,排水亦呈不均勻性,水質波動較大,色度高且COD高達20000~30000 mg/L。
綜上所述,選擇合適的高COD化工廢水處理工藝不僅能使企業達標排放,同時亦能夠促進區域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因此,通過前人相關研究,本文主要論述微電解芬頓系統及中和沉淀系統在高COD化工廢水預處理中的應用并以實例進行探討。
3 微電解一芬頓系統處理化工廢水研究
高COD化工類廢水中含有較多難生化降解類污染物質,通過微電解芬頓系統進行預處理,通過對大分子有機物的降解和破壞,從而達到降低其毒性及提高可生化性的目的。其作用原理為以下幾個方面。
3.1 微電解反應
鐵碳微電解的反應機理是把廢鐵屑(主要成分是鐵和碳)置于酸性廢水中,由于Fe和C之間存在1.2V的電位差,在廢水中形成大量的微電池系統,微電池反應產物具有吸附及過濾作用從而降低減少廢水中的污染物,即在微電解過程中陽極被氧化產生Fe、Fe3+,Fe3+發生水解沉淀后形成具有吸附形成的絮凝劑,而陰極產生的[H]和[O]繼續發生氧化反應,降解廢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反應過程中陰極生成OH,提高處理后廢水PH值。
3.2 芬頓反應
在鐵碳微電解反應后加Hn02,Fe2+與HoO,構成Fenton試劑氧化體系,由于H 0。被Fe2+催化分解產生OH?(羥基自由基),其氧化電極電位越為2.8V,使Fent on試劑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可將污水中難降解有機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和無機物,實現對有機物的降解。
3.3 中和沉淀
通過將微電解芬頓系統的酸性出水pH值調節為中性,同時加入混凝劑,實現廢水中懸浮物等沉淀的去除。處理化工廢水時,中和沉淀過程能夠獨立去除廢水中污染物也能作為中間工程提高廢水處理效果。
4 實例研究
4.1 化工廢水來源簡介
本文研究的化工園區位于東部地區,園區化工廢水主要來源于精細化工、醫藥中間體、農藥原藥及中間體等化工企業的排水。在企業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廠內污水處理預處理系統發生事故導致高COD廢水進入園區污水處理廠影響生化處理效果,為此,園區污水處理廠通過微電解芬頓系統處理企業超標排放的高COD化工廢水。
4.2 微電解一芬頓氧化系統預處理結果分析
通過鐵碳微電解反應及芬頓氧化反應,去除廢水中難降解類污染物質,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本次研究的預處理系統主要構筑物為鐵碳微電解反應器及配套攪拌裝置、鐵粉加藥裝置、芬頓反應池及空氣曝氣攪拌系統、雙氧水加藥裝置等。
1)微電解處理系統。
通過對污水站預處理系統微電解單元連續七天實驗采樣結果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進水COD在5100 mg/L左右,BOD約為1 600 mg/L,出水COD約為3 800 mg/L,BOD為約2 000 mg/L,BOD/COD比提高到0.54,可生化性能有所提高,為后續氧化反應做好了準備。
2)芬頓氧化系統。
經過微電解處理后的高COD化工廢水與園區化工企業排放的普通化工廢水(COD約為800 mg/L左右)以1:5混合,混合后水質情況:CODI 300 mg/L上下波動。通過對污水站預處理系統芬頓氧化單元連續七天實驗采樣結果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進水COD在1300mg/L左右,BOD約為380mg/L,出水COD約為700mg/L,BOD為約330mg/L,B/C比提高到0.47,COD去除率達45.0%。此時出水COD約為1300mg/L,為后續預處理過程減輕大量負荷。
3)中和沉淀系統。
通過將微電解芬頓系統的酸性出水pH值調節為中性,同時加入凝聚劑,實現廢水中懸浮物等沉淀的去除。中和沉淀系統主要包括中和反應池和攪拌裝置、沉淀池及刮泥機、液堿加藥裝置、污泥泵、壓濾機等。
通過對污水站預處理系統中和沉淀單元連續七天實驗采樣結果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進水COD在630mg/L左右,BOD約為320mg/L,出水COD約為500mg/L,BOD為約300mg/L,B/C比提高到0.63。此時出水COD約為500mg/L,能夠滿足生化反應進水要求,為后續厭氧好氧生化處理提供良好的生化條件。
關鍵詞 實驗室廢水;六價鉻;還原劑;去除率
中圖分類號 X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1-0233-03
Abstract Reducing precipitation method is the economic and effective chemical treatment to remove Cr(Ⅵ).The removal effect of Cr(Ⅵ)was studied with different reducing agents on different pH condition,dose of reductant and reaction time,and then determined the optimum reactive conditions by the reduction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SO4 was better than NaSO3 as a reducing agent on the condition of pH value was 2.5,the dose of reductant was 1.5 times of theoretical dosage and the reaction time was 20 min.Under this condition,the removal rates of FeSO4 arrive at 97.12%,the wastewater can achieve the discharged standard.
Key words laboratory wastewater;chromium(Ⅵ);reductant;removal rate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及科研事業得以蓬勃發展。以科研院所及高校為主要排放主體的實驗室廢水的數量及廢水中的各種污染物的種類都在不斷增加。這些廢水與工業廢水相比數量少,排放總量不大,但水質、水量不穩定,間歇性強,成分復雜,危害性不易引起重視[1]。若不加以處理就直接排放,同樣會對環境造成極嚴重的污染[2]。
化學實驗室廢液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特別是重金屬廢液污染問題尤為嚴重。在含鉻廢水中,鉻主要以六價形態存在,一般認為六價鉻的毒性比三價鉻強100倍,更易為人體吸收[3]。鉻的危害主要表現為皮膚及呼吸系統潰瘍,引起腦膜炎和肺癌等[4]。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六價鉻的化合物具有致癌并誘發基因突變的作用。美國環境保護局(EPA)將六價鉻確定為17種高度危險的毒性物質之一。六價鉻化合物口服致死量約為1.5 g,水中六價鉻含量超過0.1 mg/L,人飲用后就會中毒[1]。
實驗室廢水處理費用高,某些高校廢液處理費已經超過100萬元,因處理費用高且收集監管力度不夠,許多實驗室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將各種廢液倒入下水道。由于不具備完善的技術規范和監督體系,同時也沒有嚴格地規范實驗室的污染管理工作,導致監測實驗室的環境管理工作非常薄弱,最終對環境造成極為嚴重的污染[5]。因此,亟須尋求一種操作性強、處理效果好、切實可行的實驗室六價鉻廢水處理工藝。筆者主要針對實驗室產生的六價鉻廢水,采用還原沉淀法進行處理,通過對比試驗,預期確定不同還原劑的處理效果,為設計出合理的處理工藝提供依據,從而實現降低實驗室六價鉻廢水處理后出水中鉻排放量的目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藥劑和儀器
1.1.1 試劑。重鉻酸鉀(K2Cr2O7,優級純,上海中秦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氫氧化鈉(NaOH,分析純,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二苯碳酰二肼(C13H14N4O,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丙酮(C3H6O,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硫酸(H2SO4,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磷酸(H3PO4,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無水亞硫酸鈉(Na2SO3,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硫酸亞鐵(FeSO4?7H2O,分析純,天津市凱信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1.1.2 儀器。分光光度計(V-5800PC型,上海分析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AL104型,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水浴鍋(XMTD-204,常州諾基儀器有限公司)、多參數水質儀(DZS-708-A型,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1.2 試驗方法
1.2.1 還原試驗方法。分別取100 mL濃度為10 mg/L的重鉻酸鉀溶液于6個250 mL燒杯中,每個燒杯分別加入還原劑溶液,調節6個燒杯的pH值,反應一定時間后,測量Cr6+的吸光度,根據Cr6+ 標準曲線計算出Cr6+ 含量,最后計算出Cr6+的去除率。
1.2.2 六價鉻的測定方法。六價鉻的測定按照《GB7467―1987水質六價鉻的測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6]進行測定。
1.2.3 標準曲線繪制。取9支50 mL具塞比色管,依次加入0、0.20、0.50、1.00、2.00、4.00、6.00、8.00、10.00 mL鉻標準使用液(濃度:1 mg/L),用水稀釋至標線;加入(1+1)硫酸0.5 mL和(1+1)磷酸0.5 mL,搖勻;再加入2 mL顯色劑溶液,搖勻;5~10 min后,于540 nm波長處,用1 cm或3 cm比色皿,以水為參比,測定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以六價鉻含量為橫坐標,相應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出標準曲線(圖1)。
2 結果與分析
2.1 pH值對去除率的影響
分別取100 mL濃度為10 mg/L重鉻酸鉀溶液于6個250 mL燒杯中,每個燒杯分別加入50 mL濃度為320 mg/L的硫酸亞鐵溶液(還原劑用量為理論用量),調節6個燒杯的pH值分別至1.0、1.5、2.0、2.5、3.0、3.5,反應15 min。再按與硫酸亞鐵還原實驗相同的方法和步驟往每個燒杯分別加入50 mL濃度為72.7 mg/L的亞硫酸鈉溶液(還原劑用量為理論用量)進行亞硫酸鈉還原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
當pH值較低時,H2CrO4是占主導地位的陰離子,pH值較高時CrO42- 則大量存在。當pH值減小的時候,溶液的酸度增加,H+ 的濃度增大,平衡反應會向右進行從而導致Cr6+的含量下降,Cr3+ 的含量升高[7]。
pH值為2.5時,硫酸亞鐵對鉻的去除效果最高,Cr6+ 的含量降低到0.667 mg/L,去除率達到93.33%。廢水在強酸性條件下,硫酸亞鐵對廢水的還原效果較好,出水Cr6+ 的含量低,Cr6+ 還原率很高,但并未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pH值為2.0時,亞硫酸鈉對鉻的去除效果最高,Cr6+ 的含量達到0.965 mg/L,去除率達到90.35%。
2.2 還原劑投加量對去除率的影響
分別取100 mL濃度為10 mg/L重鉻酸鉀溶液于6個250 mL燒杯中,每個燒杯中分別加入50.0、62.5、75.0、87.5、100.0 mL濃度為320 mg/L的硫酸亞鐵溶液(還原劑用量為理論用量的1.00、1.25、1.50、1.75、2.00倍),調節溶液pH值至2.5,反應15 min。再按與硫酸亞鐵還原試驗相同的方法和步驟往每個燒杯分別加入50.0、62.5、75.0、87.5、100.0 mL濃度為72.7 mg/L的亞硫酸鈉溶液(還原劑用量為理論用量的1.00、1.25、1.50、1.75、2.00倍),調節溶液pH值至2.0,進行亞硫酸鈉還原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
當溶液pH值為2.5,隨著硫酸亞鐵還原劑投加量的增加,出水Cr6+ 的含量有所減少。當投加量為1.5倍時硫酸亞鐵對六價鉻的去除率最高,Cr6+ 的含量達到0.349 mg/L,去除率達到96.51%。當投加量超過1.5倍時,Cr6+ 的去除率并沒有明顯變化,因此確定投加量為1.5倍為最佳投加量。
當pH值為2.0,隨著還原劑投加量的增加,出水Cr6+ 的含量有所減少。當投加量為1.75倍時亞硫酸鈉對六價鉻的去除率最高,Cr6+ 的含量降低到0.604 mg/L,去除率達到93.96%,當投加量超過1.75倍時,雖然大部分 Cr6+ 被還原為 Cr3+,但由于生成[Cr2(OH)2SO3]2+,使得Cr3+ 在后續處理中不能以 Cr(OH)3形式沉淀下來[8],并且對Cr6+ 的去除率并沒有很大的影響,反而增加處理費用,因此確定投加量為1.75倍為最佳投藥量。
2.3 反應時間對去除率的影響
取100 mL濃度為10 mg/L重鉻酸鉀溶液于250 mL燒杯中,燒杯中加入75 mL濃度為320 mg/L的硫酸亞鐵溶液(還原劑用量為理論用量1.5倍),調節溶液pH值至2.5,測定不同反應時間(5、10、15、20、25、30 min)的去除效率。再按與硫酸亞鐵還原實驗相同的方法和步驟往每個燒杯分別加入87.5 mL濃度為72.7 mg/L的亞硫酸鈉溶液(還原劑用量為理論用量的1.75倍),調節溶液pH值至2.5,測定不同反應時間(5、10、15、20、25、30 min)的去除效率,結果如圖4所示。
還原劑在強酸性條件下對六價鉻的還原效率較高,由圖4可知:Cr6+ 的去除率隨反應時間的增加而升高,當反應時間為10 min時,已經達到了排放標準。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六價鉻的去除率繼續升高,20 min時Cr6+ 的含量降低到0.288 mg/L,去除率達到97.12%,反應時間繼續增加,去除率的變化不是很大,因此選定20 min為硫酸亞鐵的最佳還原反應時間。硫酸亞鐵可以有效去除Cr6+,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控制pH值在2.00左右,還原劑投加量為1.75倍時,Cr6+ 的去除率隨反應時間的增加而升高,在反應30 min后,Cr6+ 的含量降低到0.583 mg/L,去除率達到94.17%,但是仍未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規定Cr6+≤0.5 mg/L的要求。
對于硫酸亞鐵、亞硫酸鈉2種不同還原劑,控制它們在各自的最佳還原條件,硫酸亞鐵的還原效率優于亞硫酸鈉,并能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排放要求。
2.4 2種還原試驗經濟性分析
為了綜合選擇最佳的還原劑,本試驗對不同還原劑處理相同體積廢水的經濟性進行對照分析,廢水濃度為10 mg/L,不同還原劑用量按前述試驗結果中最佳處理效果對應的用量計算,其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硫酸亞鐵的處理效率比亞硫酸鈉的處理效率高,而成本也高。1 t濃度為10 mg/L的廢水,硫酸亞鐵的處理成本比亞硫酸鈉的高2.41元。綜合考慮處理效率、經濟性和實驗室的水量,選取硫酸亞鐵作為還原劑處理實驗室六價鉻廢水為宜。
3 結論
針對實驗室六價鉻廢水采用了硫酸亞鐵與亞硫酸鈉2種不同的還原劑進行處理,結果表明硫酸亞鐵對廢水中六價鉻的處理效率比亞硫酸鈉的高。
采用硫酸亞鐵作為還原劑處理含鉻廢水,控制pH值為2.50左右,還原劑投加量為理論投加量的1.5倍,反應20 min, Cr6+ 的含量可降低到0.288 mg/L,去除率達到97.12%,可達標排放。
采用亞硫酸鈉為還原劑處理含鉻廢水,控制pH值為2.00左右,投加量為1.75倍時,反應30 min,去除率可達94.17%,Cr6+ 含量降低到0.583 mg/L,但仍不能達標排放。
處理1 t濃度為10 mg/L的廢水,硫酸亞鐵的處理成本是4.32元,亞硫酸鈉的處理成本是1.91元,硫酸亞鐵的處理成本比亞硫酸鈉的高2.41元/t。綜合考慮處理效率、經濟性和實驗室的水量,選取硫酸亞鐵作為還原劑處理實驗室六價鉻廢水為宜。
4 參考文獻
[1] 李芳蓉,張建民,劉鳳霞,等.高校化學實驗室廢水污染防治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11):308-312.
[2] 白圓,高凌超,劉寰.化學沉淀法去除工業廢水中的六價鉻[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2,30(11):30-33.
[3] 張云,陳曉燕.地表水環境中六價鉻的測定研究[J].應用化工,2012,41(2):349-351.
[4] WANG YITIN,EVANS M C,HAI SHEN.Cr(Ⅵ)reduction in continuous-flow coculture bioreactor[J].Journal of Environ Eng,2000,21(4):300-306.
[5] 唐燦堅,梁永祥.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水的污染與防治[J].企業技術開發,2015,34(23):176-177.
[6] 國家環保總局《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年7月11日出發到化工廠認識實習,這次能有機會到株化實習,我感到非常榮幸。雖然只有10天的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里,在帶隊老師和工人師傅的幫助和指導下,對于一些平常理論的東西,有了感性的認識,感覺受益匪淺。這對我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我在此感謝學院的領導和老師能給我們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也感謝老師和各位工人師傅的悉心指導。
二、實習過程介紹
7月11日,所有的同學集中到一個教室里,工廠的技術骨干師傅給我們講了化工廠的安全問題。原來在學習中也知道化工產品中有很多危險性很大,但通過工人師傅的講解,我們還是很震撼,尤其是她講的那些事故實例,更是讓我們嚇了一跳,也提醒了我們應該更加注意安全。化工廠生產硫酸用的SO2、SO3等易引起中毒,NH3容易發生爆炸,對人體傷害極大,還有燒堿制備過程中的氯水、氯化氫、氫氣等都極易造成事故。
我們去株化實習的三個班專業是分析檢測方向的,所以12日這天工人師傅重點給我們講解了化工產品的質量檢測。12日下午講了化工廠的環保問題,對于一個化工廠來說,環保是這個企業生存不可忽視的關鍵。環保主要涉及到硫酸尾氣處理、硫酸污水處理、鈦白污水處(!)理。
12日工人師傅還給我們介紹了株化的三大支柱產業——硫酸工業、鈦白粉、燒堿工業的工藝流程。到此,認識實習的理論部分全部講解完了,接下來就是進廠參觀了,我們大家都很期待,作為一個化工人,我們這是第一次進化工廠。
13日上午在工人師傅的帶領下,我們分別參觀了鈦白粉生產車間,硫酸生產工廠和燒堿制備車間,工廠并沒有我們想像的那么好,我們沒有看到那種自動化生產設備,看到的只是五六十年代的一些破爛的設備。上下樓梯的時候也得小心翼翼,擔心會把他們那些生銹破爛的鋼鐵樓梯踩斷翻下去,那就得不償失了。工廠上空灰蒙蒙的一片,能見度不見煙囪頂。最讓人受不了的是那種味道,那不是刺鼻,那是相當的刺鼻,SO2、HCl、Cl2、NH3,什么都有,有一種窒息的感覺。我們從工廠一條干道旁邊經過的時候,看到旁邊一根管道有個小口突突地向外冒黃色的氣體,肯定是Cl2,多危險啊!工廠的工人也真是令人敬佩,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也忘我地工作,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為社會主義的騰飛做貢獻。
7月14、15是周末,休息兩天。
7月16日參觀了工廠的H2SO4廢水處理工序和堿液廢水處理。在巨大的H2SO4廢水處理池里,盛著深不見底、黑如墨汁、熱浪翻滾的H2SO4廢水,看著實在恐怖。經過多道工序后,最后流出來的是清澈如泉水的絲絲細流,讓我們感慨科技的力量啊!這么舊的設備能做的這么好,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學習科技的信心。
7月17日到19日三天定點到各個車間實習分析檢測,五人一組,我被分到了磷肥廠實習。在磷肥廠,分析師主要是分析磷礦品位(磷礦中的有效磷)和磷肥中的磷含量。我們四個人(有一個同學早回家了)分析了磷礦粉中P2O5的含量,經過一個上午的奮戰,到中午12點時,我們終于搞定了,我們的分析結果是43.7%,標準含量>=44.0%,我們已經非常高興了。我想誤差主要是那分析天平造成的,我們實驗室用的是電子天平,雖然上課時老師介紹過分析天平,但沒使用過,所以對那東西不太會使用,稱量就花了將近半小時。都什么年代了,還使用分析天平,我看了生產日期,1987年出廠的,看起來像古董。我問那兒的分析主任為什么不換電子天平,四臺分析天平換成一臺電子天平就足夠使用了,他說工廠沒錢。我當時愕然,電子天平能值多少錢?
**年5月23日,中鹽湖南株洲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鹽株化)正式掛牌成立,企業始建于1956年,原來叫株洲化工廠,現在的廠房和大部分設備就是那時候建造的。
企業用地230余萬平方米,現有資產總額26.5億元,**年銷售額達16億元。有員工7000余人,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近2000人。具備產品開發、設計施工、生產經營全面管理的綜合配套能力。擁有鹽化工、硫化工、精細化工及化學建材四條生產主線,生產“株化牌”、“翡翠牌”、“晶晶牌”三種品牌50多種產品。主要產品有:硫酸(36萬噸/年)、磷肥(36萬噸/年)、燒堿(24萬噸/年)、PVC樹脂(20萬噸/年)、金紅石型和銳鈦型鈦白粉(3萬噸/年)、復混肥(10萬噸/年)、液氯(4萬噸/年)、鹽酸(6萬噸/年)、水合肼(3萬噸/年)、PVC塑鋼型材(1.5萬噸/年)、PVC芯層發泡管(0.6萬噸/年)。鹽酸、燒堿、鈦白粉、PVC樹脂、化學建材等產品還遠銷香港、東南亞、歐洲和南美洲地區。
新起點、新機遇,中鹽株化一定會在新世紀做出更加輝煌的成績。:
三、實習感想
株化很大,也很有實力,但我個人認為,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環境問題。雖然這幾年國家對環境的抓控很嚴,企業也投入了不少財力和精力來抓環保,但株化的環境仍然很差,空氣質量極其惡劣,對周邊環境傷害也很大。
其次是設備、廠房更新問題。株化的很多設備是株化剛建廠時建造的,現在還在使用,已經五六十年了,存在嚴重的老化問題,再不更新,企業將難以跟上新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