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物技術數據分析范文

生物技術數據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技術數據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生物技術數據分析范文

(玉溪師范學院資源環境學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和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對云南省不同產地的12個食用薯蕷(Dioscorea spp.)樣品進行了Na、Mg、Cr、Mn、Fe、Ni、Cu、Zn、Pb、As 10種無機元素含量的測定,并應用spss 軟件對其進行了主成分分析與聚類分析。結果顯示,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3個主因子含有云南食用薯蕷中無機元素85.345%的信息,第一個主因子的貢獻率達53%以上,其特征無機元素為Fe、Mg、As、Zn、Pb、Cr、Na。聚類分析將所有樣品分為兩類,以無機元素含量為指標進行聚類分析可以將不同種的食用薯蕷進行區分。說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對薯蕷無機元素進行分析是可靠有效的,研究結果可為藥食兩用的植物資源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薯蕷(Dioscorea spp.);原子吸收;原子熒光;無機元素;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云南省

中圖分類號:S632.1;O657.31;S312(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06-1399-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6.030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of Inorganic Elements

of Edible Yam in Yunnan Province

ZHANG Ya,YANG Ya-li,SHEN Tao,ZHENG Li,DOU Xiao-ji,HU Zhi-xuan,JIA Li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Yuxi Normal University, Yuxi 653100, Yunnan, China)

Abstract: The contents of elements including Na,Mg,Cr,Mn,Fe,Ni,Cu,Zn, Pb and As in twelve yam (Dioscorea spp.)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and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SPSS and cluster analysis were used to study characteristic elements in ya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s accounting for over 85.345% of the total variance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original data. Fe,Mg,As,Zn,Pb,Cr and Na were the characteristic elements in yam. The samples were clustered into two groups. Different yam varieties were distinguished by cluster analysis with amount of inorganic elements.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amples were clustered into five group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mental distribution were related to the breeds of yam. It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utilizing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medicinal and edible plants.

Key words: yam(Dioscorea spp.); atomic absorp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inorganic element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lustering analysis; Yunnan province

收稿日期:2014-06-03

基金項目: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FD050);玉溪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2011A05)

作者簡介:張 亞(1990-),男,云南玉溪人,2011級本科生,研究方向為植物資源評價研究,(電話)13708691525;通信作者,賈 琳(1980-),女,

云南玉溪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和物種保護的研究;(電子信箱)sdauyail@163.com。

薯蕷屬(Dioscorea spp.)植物屬于百合目(Liliales)薯蕷科(Dioscoreaceae),為一年生或多年生的纏繞性藤本植物[1]。薯蕷肥大的地下肉質塊莖可供食用或藥用,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及補脾養胃、生津益肺等藥用價值[2]。目前,對于薯蕷中薯蕷皂素及重金屬元素的研究已有較多報道[3-7],這些研究多見于藥用薯蕷的有效成分及安全性的探討,對于食用薯蕷征元素的研究較少。化學計量學是分析化學處理數據的強有力工具,其中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是一種將多個指標化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的統計分析方法,能夠用少數幾個綜合指標來反映大量原始指標的主要信息,使問題簡化并得以解決。聚類分析是根據研究對象的特征、對研究對象進行分類的方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分類技術[8]。目前國內外的學者已將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用于醫學、食品、農業、環境等諸多領域[9-20],運用這兩種統計分析方法對食用薯蕷開展研究是可靠且具有現實意義的。試驗基于對云南省所產食用薯蕷中10種無機元素的分析測定,確定其特征元素,利用SPSS軟件對其進行主成分分析與聚類分析,以期為藥食兩用的植物資源利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薯蕷樣品 在云南省玉溪市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分別采集了12個薯蕷樣品,樣品編號及產地見表1。

1.1.2 試劑 硝酸、高氯酸、鹽酸、硫酸均為國產優級純試劑,硫脲為分析純試劑。

1.1.3 儀器 試驗所用儀器主要有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公司)、AFS-3100型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北京海光儀器公司)、AR1140型萬分之一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公司)、DDL-4x1KW型控溫電爐(金壇市金城國勝實驗儀器廠)、SRJX-8-13型高溫馬弗爐(北京市永光醫療儀器廠)、BPZ-6033LC型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Milli-Q Academic純水系統(美國Millipore公司)。

1.2 方法

1.2.1 樣品預處理 先將各地樣品取整株新鮮薯蕷進行拍照鑒定;鑒定后用軟毛刷刷洗塊莖表面,再以自來水沖洗干凈,去離子水淋洗3遍;瀝水后置于濾紙上充分吸干,適當粉碎后放入烘箱干燥,樣品烘干后取出粉碎,置于干燥器中備用。

1.2.2 樣品消化與測定 試驗在供試薯蕷中測定的無機元素分別是Na、Mg、Cr、Mn、Fe、Ni、Cu、Zn、Pb、As。取樣品4 g(精確至0.000 1 g)置于250 mL錐形瓶中,加入硝酸-高氯酸(V/V=5∶1)混合液30 mL,于控溫電爐上加熱,待樣品不再產生棕色氣體時,升高電爐溫度,至瓶內液體體積為1 mL左右時取下,冷卻,用去離子水無損地轉移至50 mL比色管中,定容搖勻,然后分別測定Na、Mg、Cr、Mn、Fe、Ni、Cu、Zn、Pb的含量。另稱取樣品2 g(精確到0.000 1 g)于50 mL瓷坩堝中,于控溫電爐上碳化至無黑煙,移入550 ℃高溫馬弗爐中灰化4 h,取出冷卻后,小心加入1∶1的鹽酸10 mL溶解灰分,無損地轉移至25 mL比色管中,加入50 g/L的硫脲2.5 mL,再用1∶9的硫酸分次涮洗坩堝后轉入比色管中,定容搖勻后測定As的含量。

1.3 數據處理

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試驗所得數據進行分析,采用Z-score方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再分別進行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云南食用薯蕷中無機元素含量

通過測定分析,得到云南食用薯蕷中10種無機元素的含量,具體見表2。根據表2中測定的無機元素含量,制作各元素的分布曲線;為了繪圖的方便并便于比較,把Mg含量降低至1/10;把Fe含量降至1/100;把總砷含量擴大至100倍,使三者與其他元素處于同一數量級水平處在同一分布圖中,結果見圖1。由圖1可以看出,在12個薯蕷樣品中,Fe、Mg、Na、Zn、Cu為含量較高的元素,無機元素含量幾乎均表現為相似的峰形,且這一相似的峰形和無機元素含量均呈現為Fe>Mg>Na>Zn>Cu的趨勢。

2.2 主成分分析

運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相關系數矩陣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63.6%的數據其絕對值大于0.30,各變量兩兩之間有較大的相關系數;因此適宜用主成分分析法來研究變量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到相關系數的特征根和方差貢獻率,具體見表4。如表4所示,前3個因子的累積貢獻率達到85.345%,大于85%,特征根為:λ1=5.342,λ2=2.162,λ3=1.031;故選前3個作為主成分。

表5為因子載荷矩陣,其中的每一個載荷量表示主成分與對應變量的相關系數。從表5可見,第一個主成分與Fe、Mg、As、Zn、Pb、Cr、Na的相關系數較大,第二個主成分與Ni明顯正相關,與Cu明顯負相關,第三個主成分與Mn的相關系數較大,這3個主成分幾乎反映了云南食用薯蕷中無機元素的所有信息。

2.3 聚類分析

試驗采用系統聚類分析Q聚類法對12個樣品進行聚類分組,用歐氏距離平方法測量,每兩兩樣本間用Ward’s法連結,聚類分析結果見圖2。從圖2分析可知,12個樣品可聚為兩類,其中S3、S6、S7、S8、S9、S10、S12聚為第一類;S1、S2、S4、S5、S11聚為第二類;第一類主要為參薯,第二類主要是云南薯蕷和毛膠薯蕷。這表明聚類分析的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種間的親緣關系。除S11外,來自不同產地的參薯可聚為一類,日本薯蕷與參薯同屬薯蕷屬周生翅組,親緣關系較近,也聚為一類;同屬頂生翅組的毛膠薯蕷與云南薯蕷聚為一類。結合無機元素含量來看,第二類薯蕷中,其Fe、Mg、Na和Zn的含量高于第一類。

3 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云南省玉溪市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所采集的12個食用薯蕷樣品中含量較高的無機元素為Fe、Mg、Na、Zn、Cu,其含量表現為Fe>Mg>Na>Zn>Cu的趨勢,故可以此種趨勢作為云南食用薯蕷無機元素指紋譜而與其他薯蕷類及其制品在無機元素指紋譜上的區別特征。

主成分分析結果表明,前3個主因子含有云南食用薯蕷中無機元素85.345%的信息,總方差53%以上的貢獻來自第一個主因子,可以認為Fe、Mg、As、Zn、Pb、Cr、Na是云南食用薯蕷的特征無機元素。魏玉明等[21]研究表明,Cr、Mn、Fe、Ni、Cd、Hg是穿龍薯蕷(D. nipponica Makino)的特征無機元素,這說明藥用薯蕷與食用薯蕷的特征無機元素是不同的,可用此來進行區分。

聚類分析結果表明,以無機元素含量為指標進行聚類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云南食用薯蕷物種間的親緣關系,能夠將不同種的食用薯蕷進行區分。楊在君等[11]的研究表明,以微量元素含量為指標,采用聚類分析對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及其近緣種植物進行分類,可將丹參和其他鼠尾草屬(Salvia L.)植物區分開來;陳蘭珍等[22]對不同種類的蜂蜜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種類蜂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較大的差別;尹海波等[23]、徐敏等[24]、等[25]分別對不同產地的牻牛兒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川黃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和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所含的無機元素進行聚類分析,結果表明,無機元素的分布特征與產地和種質呈一定的相關性。本研究結果也表明,相同產地的不同種食用薯蕷其無機元素含量存在較大的差異,人們在食用過程中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十六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54-12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典編纂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102.

[3] 黃文琦,羅 艷,黃一帆,等.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中藥材中8種元素含量[J].藥物分析雜志,2012.32(3):437-442.

[4] 王超英,黃瑞松,覃麗梅,等.廣西10種大宗藥材中幾種重金屬元素的含量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28(1):23-25.

[5] 姚素梅,王 強.六種常用滋補中藥鉛、汞、鎘含量的測定[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6,13(3):50-52.

[6] 吳志剛,陶正明,蕭若人,等.山藥藥材重金屬、SO2含量及安全性評價[J].浙江農業科學,2013,32(8):958-963.

[7] 高文學,刁興彬,于 曉.HPLC法測定不同產地穿山龍中薯蕷皂苷含量[J].藥學研究,2013(12):688-690.

[8] 王力賓.多元統計分析:模型、案例及SPSS應用[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132-217.

[9] CRISTINA G. D, CORINA D C, ELENA C C. Observations about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data clustering techniques in the study of medical dat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s, 2006, 1(1): 259-263.

[10] 沈文英,陳銘華,胡明輝.不同產地黃芪的聚類分析[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9,6(10):49-52.

[11] 楊在君,張 利,楊瑞武,等.中藥丹參及其近緣種中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和聚類分析[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8,28(10): 2441-2445.

[12] JORGE S, ANDRES C, LENA G, et 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s an exploration tool for kinetic modeling of food quality: A case study of a dried apple cluster snack[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13, 119: 229-235.

[13] LIMA D C, SANTOS A M P, ARAUJO R G, et 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for homogeneity evaluation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a wheat flour laboratory reference material for inorganic analysis[J]. Microchemical Journal, 2010, 95: 222-226.

[14] 劉小芳,薛長湖,王玉明,等.刺參中無機元素的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1,31(11):3119-3122.

[15] 茍君波,胡洪利,吳 琦,等.蕎麥中金屬元素的主成分和聚類分析[J].食品科學,2011,32(16):318-321.

[16] 陳曉敏,趙云昆,郭世華.谷子農藝性狀的聚類和主成分分析[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3(2):30-32.

[17] 高歡歡,李衛華,穆培源,等.新疆春小麥品種品質性狀主成分及聚類分析[J].新疆農業科學,2013,50(2):197-203.

[18] PIRES J C M, SOUSA S I V, PEREIRA M C, et al. Management of air quality monitoring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cluster analysis-Part I:SO2 and PM10 [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8,42(5):1249-1260.

[19] PIRES J C M,SOUSA S I V,PEREIRA M C,et al.Management of air quality monitoring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cluster analysis-Part II:CO,NO2 and NO3-[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8,42(6):1261-1274.

[20] 馬挺軍,林炳榮,賈昌喜.再生水中重金屬元素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4):318-321.

[21] 魏玉明,尹海波,楊小樂,等.不同產地穿龍薯蕷無機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J].遼寧中醫雜志,2012,39(7):1362-1364.

[22] 陳蘭珍,芮玉奎,趙 靜,等.應用ICP-MS測定不同種類蜂蜜中的微量元素和重金屬[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8,28(6): 1403-1405.

[23] 尹海波,張 囡,羅 宏,等.不同產地牻牛兒苗無機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0,35(15):1935-1938.

第2篇:生物技術數據分析范文

關鍵詞:人口性別構成;空間結構;影響因素;應對策略;云南省

中圖分類號:C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1-0110-04

人口性別結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兩性人口數量的比例關系[1]。其影響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與人口自身增長和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直接聯系。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性別比過高或過低都是不正常的,均會造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本文通過收集第五次、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對16個地州市的人口性比重、性別比等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深入了解人口性別構成的地區、城鄉差異,探討人口性別結構形成的影響因素,并提出改善人口性別結構的對策與措施。

一、云南省人口性別結構的總體狀況

從一普到五普,性別比均呈上升趨勢,與2000年相比較,到2010年,性別比下降了2.3個百分點。性別比低于105,屬正常,性別比為105~107,屬正常或略偏高,性別比高于107,屬略偏高或偏高[1],一普、二普、三普時屬正常,四普時屬正常或略偏高,五普、六普時屬略偏高或偏高,五普時最高,為110.1[2](見表1)。

二、云南省人口性別結構的地區狀況

(一)性別比總體呈下降趨勢,但仍高于全國水平,降幅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

與2000年的110.06相比較,2010年下降了2.22個百分點,為107.84,但仍高于全國2000年106.74和2010年105.20的水平。從16個地州市來看,除了玉溪、昭通、麗江、德宏和迪慶持續升高外,其他11個地州市都呈下降趨勢。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迪慶州,為4.78個百分點,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普洱市,為6.87個百分點。2010年,性別比最高的是迪慶州,為113.88,最低的是大理州,為102.82(見下頁表2)。

(二)性別比呈東北略偏高,西南偏高,西北最高,中部最低的空間結構

2010年,大理和楚雄性別比低于105,屬正常,保山、玉溪、昆明人口性別比略高于105,也屬正常,德宏、麗江性別比為106~107,屬正常略偏高,版納、紅河、文山性別比107~110,屬略偏高,臨滄、昭通、曲靖、普洱、怒江、迪慶性別比都高于110,屬偏高。總體來看,性別比構成呈東北略偏高,西南偏高,西北最高,中部最低的空間結構。

(三)隨著孩次的增加,性別比大多呈升高的趨勢

從云南省2009年1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分孩次性別比來看,隨著孩次的增加,性別比大多呈升高趨勢,從第一孩次到第五孩次及以上,最高的地區分別是昭通、迪慶、楚雄、德宏和普洱(見表3)。

三、云南省人口性別結構的城鄉狀況

(一)性別比普遍呈下降趨勢,降幅在城鄉和地區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性

從五普、六普相關數據來看,與2000年相比較,城市人口性別比下降了6.8個百分點,鎮下降了3.31個百分點,縣或村下降了0.58個百分點。

(二)性別比呈縣或村普遍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的空間結構

到2010年,除了版納、大理、德宏呈城市高于鎮的空間格局外,其他地州市都普遍呈鎮高于城市,除了怒江是鎮高于縣或村外,其他地州市都呈縣或村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總體來看,性別比的城鄉空間結構特點是縣或村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見下頁表4)。

(三)出生嬰兒性別比總體呈上升趨勢,鄉村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的城鄉格局

與2000年相比較,出生嬰兒性別比總體上升了1.55個百分點,城市上升了4.48個百分點,鎮上升了4.47個百分點,縣或村上升了1.04個百分點。五普、六普城鄉出生嬰兒性別比均呈鄉村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的城鄉格局(見表5)。

城鄉人口性別比隨年齡增高而下降,年齡別性別比呈縣或村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的空間格局,分年齡別性比重男性大于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相反趨勢[3~4]。2010年,到64歲組以后,性別比下降到100以下[4]。中國分年齡性別比要到70歲才跌破100[1],比中國平均水平提前了6歲,其反常及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四、云南省人口性別結構形成的影響因素分析

首先,出生嬰兒性別比過高或偏高問題存在,且城鄉差異明顯。生育率下降,生活水平提高,衛生條件改善,特別是流產率的下降,均會提高出生嬰兒性別比[1]。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會降低出生人口規模、加速人口老齡化以及造成婚姻擠壓等人口后果[5]。其次,經濟欠發達地區,對生育男孩的偏好較強,如怒江、迪慶、曲靖、昭通、普洱、臨滄、德宏等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中部地區性別比偏低,如昆明、玉溪、楚雄等地。而大理州性別比偏低與當地白族居民生育以女為喜,女主外,男主內,女人可以承擔更多的家務勞動和社會責任密切相關。再次,受兩性死亡率、年齡別兩性人口保存幾率差異的影響,人口年齡結構的加速老化對改善人口性別結構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6]。最后,人口遷移對我國各省區性別比的差別影響,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云南省屬于女性凈遷出大于男性凈遷出[1]的情況,致使性別比上升。受到國民經濟各部門就業人口的性別結構要求不同的影響,一些煤礦城市和重工業城市的人口性別比較高,比如曲靖市。

五、討論

云南省人口性別比呈下降趨勢,總體水平高,性別比的地區、城鄉差異明顯。人口性別比構成總體上呈東北略偏高,西南偏高,西北最高,中部最低的空間格局,呈縣或村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的城鄉結構特征。對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改善人口性別結構失衡問題:加對民眾的宣傳教育,消除重男輕女的思想意識,防止由于孩次增加引起的地區性別比嚴重失衡;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要切實保障女性人口在社會中的平等地位,這樣才會從根本上減輕育齡夫婦對男性嬰兒的偏好,減少出生人口性別的人為選擇[7]。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管理部門的監管力度,嚴禁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終止妊娠[8]。完善法規制度,確保女嬰、女童的合法權益。加快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健全和完善養老保障體制。

參考文獻:

[1] 張善余.人口地理學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 云南省統計局.云南統計年鑒(2013)[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

[3] 云南省人口普查辦公室.云南省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綜合匯總分冊[Z].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4] 云南省人口普查辦公室,云南省統計局.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5] 韋瑋,等.無錫市2008―2012年出生人口性別比特征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4,(1):56-64.

[6] 李渥攏果臻.當代中國人口性到結構的演變[J].中國人口科學,2013,(2):11-20.

[7] 李雨潼.中國人口性別結構分析[J].人口學刊,2016,(6):61-69.

[8] 姚永龍,等.綜合洽理人口性別比偏高的措拖辦法初探[J].人口與計劃生育,2015,(2):19-20.

Yunnan Province Population Gender Composition’s Spatial Structure,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ping Strategi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ensus Data of the Fifth and the Sixth

CHEN Xi-qiong

(City College of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Qujing 655011,China)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1819sextub欧美中国| 精品小视频在线|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视频观看| 全黄大全大色全免费大片| 日本a级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a级特黄的片子视频免费| 中国老熟妇xxxxx| 粉色视频下载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好男人影视官网在线www |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美国经典三级版在线播放|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专区欧美制服| 日本牲交大片无遮挡|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都市美妇至亲孽缘禁忌小说|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777奇米四色米奇影院在线播放| 日批视频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美国bbbbbbbbb免费毛片| 国产男人女人做性全过程视频| 一区五十路在线中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大全|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999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精品免费电影| 免费看无码自慰一区二区| 182tv成人午夜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