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區病案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Abstract: The status of community fil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is analyzed and th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explored. The status of the fil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in Zigong City is analyzed and the file management features of chronic disease are summed up.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file is the tool to promot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the guarantee to improve chronic disease file management.
關鍵詞: 慢性??;檔案;管理;對策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s;files;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G2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15-0321-01
0引言
我國70%的死亡為慢病致死,由慢病導致的早卒占全國YPLL的63%,我省慢病的流行也呈現上升趨勢,慢病占總死亡的構成已由1989年的61.67%上升到2005年的70.63%。加強慢病防治工作已成為當務之急。社區是進行慢病防治的平臺,是健康促進的基本場所,因此加強社區慢病檔案管理對慢病防治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社區慢病檔案管理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1.1 人員及基礎設施不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在慢病管理中最突出的問題一是人手不夠,二是辦公場所和設施不足。以一個常住人口20000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的高血壓病管理為例:每年要進行高血壓病篩查4000人,并做好篩查記錄。按高血壓病的建檔率計算應該900人,按四川省慢病績效考核指標每人每年隨訪12次計算,應有10800次隨訪,并進行檔案記錄,按考核指標,至少應該對630名慢病病進規范管理??上攵?,按現在的配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力物力遠遠不夠,很多人身兼數職,可能出現的則是為了完成隨訪記錄的任務而閉門造“訪”,臆想造“檔”除了高血壓病以外,常見慢病性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二十多種,若因人力物力不足而有上述情況,則很難保證轄區內所管理的慢病病人的真實隨訪檔案的記載,勢必造成“活檔”變為“死檔”,甚至出現大量虛假檔案。
1.2 隊伍不穩定,具體工作脫節慢病管理政府強調很重,落實到社區很輕,沒有把慢病管理列為重要崗位,反應在人員問題上就出現安排人員很隨意的情況,年輕人看不到工作的重要性,覺得干這個工作技術含量低,前途不大,故而不安心。這些都造成了慢病管理隊伍不穩定,經常更換人員,導致慢病管理醫務人員不熟悉慢病管理相關知識,社區配備的醫務人員醫療技術水平有限。
1.3 檔案意識不夠,責任心不強檔案是直接形成的真實歷史紀錄,具有憑證價值的重要屬性,對慢病的檔案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就會導致責任心不強而使檔案質量不高或不實。由于責任心不強的原因,常常造成檔案記錄不實。已建的慢病檔案,或無治療記錄,或治療記載不全,或治療記載不實。
1.4 健康促進環節薄弱健康促進在社區內居民的入戶隨訪開展不力,有的無法完成入戶隨訪,無法完成隨訪檔案記錄。健康促進的物力與財力的支出相當有限,把健康促進工作簡單化,以搞點宣傳、造點聲勢、講點知識來代替健康促進,沒有從民生的角度著手健康促進工作。
1.5 慢病人員管理困難社區慢病人員的管理客觀上存在幾大難點:一是慢病人員流動性很大,經常更換住處;二是管理人員上班的時候,病人經常不在家;三是有部分病人不愿意接受管理。
2慢病檔案管理的對策
根據以上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2.1 領導對慢病管理工作的責任。慢病防治管理工作,是國家民生系統工程的內容之一。政府是慢病管理工作的主體,政策、基礎設施、人員配備、經濟安排、方案制定、目標任務等,都由政府負責。
2.2 慢病檔案管理的督導考核:慢病檔案管理是納入了政府公共衛生能力考核指標的,由于種種原因,目標檔案管理工作的督導考核常常網開一面。應該根據目標任務,加強督導,嚴格考核,這樣才能規范慢病檔案管理工作,并根據考核結果,給予相應的專項經費支持。
2.3 社區要將積極爭取到的專項經費做到專項專用,人員、設備、場所等要有保障,建立完整的居民健康檔案和社區衛生服務平臺,努力提升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使慢病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和做到可持續發展。
2.4 加強直接責任人的檔案意識和責任心。社區是是慢病檔案的責任者,社區醫生既是檔案的記錄者,也是檔案管理員。檔案就是歷史,是他人身體健康與否的晴雨表,是為治療病人提供科學依據,要提高對檔案重要性的認識。
2.5 慢病檔案是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的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十分必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建立和加強部門間的協調和合作,改變服務方式,變被動型服務為主動型服務。
2.6 加強健康促進工作。健康促進的主要目是改變服務對象的生活方式,達到自我管理的目的,讓慢病病人自己主動參與“書寫”慢病檔案,從而使慢病管理做到服務對象與管理者的互動。通過對慢病病患者進行病癥管理和日常干預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提高治療效果、減輕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從而達到慢病檔案管理的目的。
2.7 穩定慢病管理醫務人員隊伍,提高待遇。要有激勵機制鼓勵全科醫生在社區搞全科醫療,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指明業務和學術發展的方向。全科醫生的管理要到位,在社區開展合乎醫學業務要有一個逐級抬頭的業務管理,為醫生的業務發展提供全程服務。
2.8 提高檔案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強對慢病管理醫務人員團隊的專業培訓,完成知識更新。轉變原來的??漆t生的概念,對社區醫生進行統一的全科規范化培訓。
2.9 加強慢病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建立社區內部考核機制。2011年,四川省統一啟用“四川省社區衛生管理信息管理系統”,這對慢病檔案的管理提供了便利,統一了書寫內容,減少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人力物力。
總之,搞好社區慢病檔案工作,對居民的慢病預防及身體健康狀況的掌握是一個很好的獲取信息的平臺,對全民健康、構建和諧社會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熊鴻.當前社區慢病現狀分析及綜合防治措施的探討.中外健康文摘,2011,(21).
[關鍵詞] 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切除;曲安奈德;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7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4(b)-009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itrectomy combining with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t proliferating phas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70 patients who were definitely diagnosed as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 corrected visual acuity,and examinations of intraocular pressure,ocular fundus examination and B ultrasound were applied before surgery.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random.In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vitrectomy was used,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vitrectomy combining with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was adopted.The incidence of macular oedema,average intraocular pressure,and vision improvement after surgery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macular edema (14.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31.4%)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rate of vision improvement was 65.7% (23/35),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ate was 42.8% (15/35).The rate of vision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hich was displayed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Key Words]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Vitrectomy;Triamcinolone acetonide;Complication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嚴重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會導致玻璃體出現病理性改變,嚴重者甚至導致失明。對于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的治療,特別是出現視網膜脫離,伴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以及黃斑裂孔,一般采取玻璃體切割術。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常見原因,也是玻璃體切除術的常見適應證。玻璃體切除術是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有效方法,但易有殘留,效果欠理想,且術中易反復出血,并發癥較多[1-2]。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是一種長效的糖皮質激素,研究證實,曲安奈德具有抑制炎癥反應和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3]。本研究旨在觀察玻璃體切除聯合曲安奈德玻璃體注射治療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確診的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70例,術前均行矯正視力、眼壓、眼底及B超檢查,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晶狀體混濁及玻璃體混濁癥狀,視力光感以上。70例患者均為2型糖尿病,其中男40例(76眼),女30例(54眼),年齡范圍40~66歲,平均(46.13±7.20)歲;糖尿病病程1~31年,平均(16.5±2.3)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分期:Ⅳ期38例,Ⅴ期24例,Ⅵ期8例。將入選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5例,對照組行常規玻璃體切除術,觀察組行玻璃體切除聯合曲安奈德玻璃體注射治療。兩組對象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分期等基礎資料對比分析顯示,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治療方法
積極完善術前準備,術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3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在10.0 mmol/L以下,術前血壓控制在165/90 mmHg以下。觀察組在眼部行三通道鞏膜切口,切除前段和中央部位的玻璃體,將曲安奈德混懸液0.5ml注入中央玻璃體腔中,見曲安奈德顆粒黏附在后段玻璃體的凝膠樣結構上,予玻璃體皮質后脫離,或切除殘留在視網膜表面上的玻璃體皮質。對照組使用光纖和玻璃體切除頭分離玻璃體皮質及視網膜前膜等增殖組織,在負壓下以玻璃體切除頭吸引視盤顳側制造人工玻璃體后脫離,盡量切除可見的玻璃體皮質及視網膜前膜,眼內光凝,注入膨脹氣體或者硅油。術后靜點或口服抗生素5 d,術后第1天開始觀測視力、眼壓情況, 局部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每天4 次, 晚上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及阿托品眼用凝膠。眼內填充14% C3F8 或硅油者保持俯臥位或低頭位。
1.3 觀察指標
術后進行隨訪,時間為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術后黃斑水腫發生率及平均眼壓、視力改善情況。
1.4 視力改善情況評價
改善:在標準視力表上視力提高2行;下降:在標準視力表上視力下降≥2行;不變:視力變化≤1行[4]。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應用SPSS 12.0統計軟件,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黃斑水腫發生率及平均眼壓的比較
觀察組黃斑水腫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2 兩組視力改善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視力改善率為65.7%(23/35),對照組患者視力改善率為42.8%(15/35)。觀察組患者視力改善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情發展較慢,病變過程患者往往不容易發現或者以為是普通眼科病,因而對其沒有重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并且長期的高血糖會導致視網膜組織得不到足夠的氧供,后期可產生大量能夠對視網膜生長起到刺激作用的新生血管因子,最終導致血管出現活動性出血癥狀。此外,顯微血管組織經刺激后會出現收縮現象,促進了牽引性視網膜不斷脫離[4]。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引起嚴重的玻璃體積血、視網膜增殖膜、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或視網膜裂孔等,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5]。
玻璃體切割術又稱玻切手術,是一種通過照明系統、觀察系統、手術系統在直視下給予前房、玻璃體腔、視網膜前、視網膜下等眼內空間進行手術操作的一種治療手段。玻璃體切除是治療PDR的主要方法,但由于玻璃體的透明性,纖維增生血管膜與視網膜緊密粘連性,術中完全切除較為困難,易引發各種并發癥,特別是醫源性視網膜裂孔[6]。
曲安奈德是一種強效的水溶性激素,其與相關受體結合具有減少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癥因子產生和釋放,從而減輕充血,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同時還具有穩定溶酶體膜阻止補體參與炎癥反應,減輕急性炎癥反應和抑制炎癥后組織損傷的修復作用。曲安奈德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輔助治療一些內眼手術及控制視網膜、葡萄膜和視神經的炎癥,抑制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和視網膜、脈絡膜及虹膜的新生血管形成,并治療各種病變所致的黃斑水腫等[7-11]。TA附著于玻璃體,可清楚顯示玻璃體,將其清除干凈。術中醫源性視網膜裂孔、術后玻璃體出血發生率較低,且未見繼發性牽引性視網膜脫離發生[12]。
本研究觀察組于玻璃體切割術后應用曲安奈德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黃斑水腫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14.4% vs 31.4%,P
李恒等[16]對45例47眼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行玻璃體切除聯合曲安奈德注射液2 mg玻璃體腔注射治療,結果顯示術后3個月74%的患者、術后6個月57%的患者視力均分別較術前顯著提高,且術后眼壓及黃斑中央凹厚度較術前明顯改善,證實玻璃體切割聯合曲安奈德2 mg玻璃體腔內注射能減輕黃斑水腫,改善視功能,是治療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有效方法。
綜上,玻璃體切除術中應用曲安奈德具有較好的療效,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視力,且并發癥少,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寅偉,韓麗英,徐燕.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中曲安奈德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12-13.
[2] 鄭大風,馮敏,李琳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防治[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7):1289-1291.
[3] 陳世久,秦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聯合玻璃體腔藥物注射治療新進展[J].醫學綜述,2015,21(17):3188-3189.
[4] 許紅霞,梅妍.曲安奈德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切除術中的應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0,21(11):2955-2956.
[5] 易全勇,趙培泉,魏愛民,等.小劑量曲安奈德在復雜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0, 28(9):1022-1025.
[6] 李龍,李秋明,王夢華.曲安奈德輔助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3):23-24.
[7] 彭娟,沙翔垠,楊瑞明,等.玻璃體切割聯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療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中國醫學工程,2012, 20(6):1-5.
[8] 孟堞,劉雪芳,韓曉冬.玻璃體腔注射曲安奈德聯合激光光凝治療糖尿病黃斑水腫療效觀察[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2,28(5):5l7-519.
[9] 許立帥,劉東敬,蘭長駿,等.玻璃體切除聯合曲安奈德治療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國際眼科雜志,2010, 10(12):2346-2347.
[10] 張英楠,陳曉隆.玻璃體切割術治療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眼科新進展,2012,32(1):56-58.
[11] 李旭東.曲安奈德引導玻璃體切割術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12,19(16):13-14.
[12] 孫忠偉.玻璃體切割術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0,42(5):604-605.
[13] 劉百臣,張卯年,彭秀軍.玻璃體切除聯合曲安奈德治療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重慶醫學,2010,39(7):832-833.
[14] Margolis R,Singh RP,Bhatnagar P,et al.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s adjunctive treatment to laser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for concomitant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clinically significant macular oedema[J].Acta Ophthalmol,2008,86(1):105.
[15] 梁敏,紀惠謙,李玲麗.玻璃體腔注射曲安奈德術后并發癥的治療[J].齊魯醫學雜志,2009,24(1):41-42.
關鍵詞:衛生信息管理;人才需求;崗位能力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10-0078-02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推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處理分析、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醫療信息化技術逐漸得到廣泛的應用,衛生信息化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目前,我國衛生信息化人才缺乏,特別是基層社區衛生信息化技術人員短缺、素質不高等問題較為突出。高職院校培養的高素質技能型衛生信息管理人才正是醫療服務信息化建設的生力軍。
1.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市場調研
為了解目前衛生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狀況,我們對湘潭地區的多所衛生醫藥單位、基層社區的有關部門負責人、衛生信息管理技術人員和醫務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與從業人員共同探討目前衛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狀況和崗位能力培養要求,以促進我院衛生信息管理專業教學改革。
本次調研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衛生信息管理人才應該具備的專業知識及能力
目前,我院衛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和具備的能力劃分為五類,如表l所示,請參與調查者選擇其認為重要的選項(可選多項)。
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由此可見,衛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應該側重于衛生信息的采集、檢索、歸類和分析等能力的培養,而這些能力的培養要以一定的醫學知識和醫院信息流程學知識為基礎。
1.2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學生應該重點學習的課程
目前我院衛生信息管理專業開設的課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分為四類。計算機類課程(7門):計算機硬件組裝與維護、計算機應用基礎、PHOTOSHOP、網頁制作、網絡構建、數據庫管理系統、JAVA程序設計;醫學類課程(1門):臨床疾病概要;衛生信息管理類課程(2門):衛生信息管理學、病案管理;工具類課程(1門):衛生統計學。請參與調查者選擇其認為重要的課程(可選多項)。
由此可見,多數人認為衛生信息管理專業課程應該以衛生信息管理類課程(衛生信息管理學、病案管理)為主,計算機課程也要合理開設,但醫學類課程和其他工具類課程不宜過多開設。
1.3衛生信息管理崗位工作任務
為了解目前衛生信息管理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項目組設計了“衛生信息管理工作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有哪些?”的調查選項,請參與調查者根據所在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可選多項)。
由此可見,衛生信息管理崗位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醫院信息系統的運行維護、計算機和網絡運行維護、網站建設與維護、病案管理。
1.4衛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
為了解當前社會環境下衛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在問卷中設計了“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就業形勢”調查選項,請參與調查者選擇其認為正確的項目(單選),調查結果如表4所示:
由此可見,多數為對衛生信息管理專業的就業形勢持樂觀態度。
經過調查發現,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中,衛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對應的工作崗位主要有病案管理員、醫院信息系統維護員、計算機軟硬件和網絡維護員、醫院行政人員等。衛生信息管理人員的崗位能力主要包括醫院信息系統的安裝與維護能力、辦公自動化軟件的安裝和使用能力、病案管理能力、數據庫管理能力等。總而言之,衛生信息管理人員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是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2.高職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建設的建議
2.1專業培養目標的設置
高職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培養的是專業技能型人才,側重于培養具有醫學和信息學基礎知識,掌握管理學基本理論,具備計算機應用技能、病案管理技能和衛生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衛生信息系統的建設、維護、分析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本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能夠協助衛生信息管理部門對本單位進行科學管理,畢業后可在各級各類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行政部門、醫學科技信息中心等單位從事病案管理、醫藥衛生信息的管理、醫院信息系統的維護與管理等工作??梢該吾t院病案室、醫保科、醫務處、統計室等部門工作,也可從事行政管理工作。
2.2課程設置
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崗位能力的核心是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信息技術應用類課程的開設應該以網絡為核心。根據我院目前的開課情況,建議繼續開設衛生信息管理學、病案管理、l生統計學、網絡構建、數據庫管理系統等專業核心課程,計算機類課程要合理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硬件組裝與維護、網頁制作、網絡構建、數據庫管理系統課程繼續開設,而計算機語言類課程不宜過多開設,同類課程可加以整合。在教學中要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3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非常重要,目前我院衛生信息管理專業教師大多是由計算機教師轉型而來,沒有在醫院工作的經歷,老師們在課堂教學中很難做到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融會貫通。因此,應當安排衛生信息管理專業老師到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進行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要聘請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從事信息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到學院擔任兼職老師或舉辦專業知識講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課堂更好地與實際工作銜接。
2.4教學模式的改革
(1)產教研相結合,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建立情境實訓室,使學生的實訓與實際工作環境接近,有效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在教學中要滲透職業素養教育。
【關鍵詞】 病案回收; 管理流程; 歸檔率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21-0157-02
doi:10.14033/ki.cfmr.2015.21.086
病案歸檔在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兩層定義,其一是指將醫師書寫完成的病歷由病房歸至病案室;其二指回收后的病歷通過病案室工作人員的整理裝訂、質控、錄入等環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病案上架儲存。本文旨在淺談前期的回收工作。病歷回收工作作為整個病案管理流程的基礎環節,關系到病歷的整理、質控、掃描、編碼、歸檔等后續工作的及時性,同時影響到病案復印、醫保調取、衛生部信息上報等病案的再利用,而歸檔工作一直是病案室管理難點[1]。自2013年至今,筆者所在醫院針對病歷回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現與大家共同探討。
1 臨床資料
數據來源于某院HIS系統,通過HIS系統中“病歷歸檔匯總表”設定每季度出院病歷的起止日期,及時歸檔天數分別設4日和8日為條件,此天數需扣除國定假日及雙休日,查詢得出2013年和2014年每季度各科3日歸檔率和7日歸檔率,運用Excel表格通過對2013年每季度和2014年同期的各科出院病歷回收歸檔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實施改進措施前后的歸檔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了解措施改進后的效果[2]。
2 結果
2013年全年出院病案共119 669份,每季度3日歸檔率平均85.51%,7日歸檔率平均98.96%,歸檔率均偏低,但總體呈上升趨勢;2014年全年出院病案總數增至133 260份,每季度三日歸檔率平均98.48%,7日歸檔率平均100%??梢?,在2014年比2013年出院總數增加13 591份的情況下,歸檔率卻有了明顯的提高,達到三級綜合醫院三級評審標準的要求,見表1。
3 討論
3.1 問題分析
3.1.1 病歷回收流程墨守陳規 近年病案出院數量逐年遞增,而病案回收工作長期以來采用不變的管理模式,由病案室工作人員下科室回收,而整個回收過程常常因為與臨床工作銜接不暢而費時費力,又難以保證病歷歸檔的及時性及準確性,同時影響回收人員后續的整理,裝訂工作。由表1可以看出,2013年全院共回收病歷119 669份,月均9972份,全院科室共
74個,分布于綜合樓、外科樓、兒科樓及腦科院區四處,科室分散,同時手術科室醫師不定時上手術,為病歷回收工作增加了難度,而病案室僅3名工作人員進行回收、整理工作,工作量與工作人員數量不能成正比趨勢發展,嚴重影響了病案管理流程的正常運行。
3.1.2 臨床醫師重技術輕記錄 醫師是客觀記錄病歷的主體,對病歷書寫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病歷的完成質量。部分醫師重醫療技術、輕病歷書寫,法律意識差,未認識到病案作為法律文書的重要性,以擔負著繁忙的診療和手術工作為客觀因素,而將病歷記錄作為附加工作,時常拖延[3]。
3.1.3 病案監管制度落實不到位 長期以來由于臨床工作繁忙,科主任的袒護不重視,實施扣罰的相關機構礙于面子及人情未予以執行,而形成了病案室空喊扣罰口號,臨床醫師也習慣了聽而未動,使病案歸檔管理有制度而得不到有效實施。
3.2 改進措施
3.2.1 革新病歷回收方式優化管理流程 自2013年開始,為了保證病案歸檔的及時性、準確性和三甲評審能夠達標,通過多方努力,病歷回收工作由外包公司工作人員進行回收。外包人員回收病歷的過程筆者通過反復思考及實踐,病歷的安全問題是重點。外包人員與臨床醫師每天要有回收病歷的交接簽字,每個科室要有單獨的工作包分裝歸檔病歷,回收的病歷交接裝包后用磁扣封存運回病案室,再由病案管理室工作人員與之進行開鎖交接,病案管理室工作人員將收回的各科病歷通過條碼掃描槍存入HIS系統,打印當日歸檔病歷名細單雙方核對簽字。整個過程中,外包人員每天按規定轉完所有臨床科室,歸檔病歷當天全部錄入HIS系統,為病案監督制度的落實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病歷回收組的工作人員也能全身心的著手于病歷的整理、裝訂等工作中。病歷回收方式的改變,提升了病案管理水平。
3.2.2 病歷回收電子化管理為病歷監管提供準確數據信息 條形碼、掃描槍及HIS系統的使用,為病歷的督促和制度的落實提供客觀真實的數據。住院處建每份病歷時在首頁左上角順序編排條形碼,病歷回收至病案管理室后通過條形碼掃描槍對條形碼進行掃描存入HIS系統,通過HIS系統可隨時查詢病案的歸檔情況,同時HIS系統與醫生工作站對接,每天定時在醫生工作站中彈出相關科室三日未及時歸檔病歷信息,以警示其盡快完成及時歸檔,直至此病歷歸檔后提示信息會自動消失。條形碼技術的應用避免了錯誤信息的錄入,同時將病案歸檔及時率納入全院綜合質量考評系統。
3.2.3 實行“承包責任制”督促跟進 對少數未建病歷而因電子病歷誤操作,致使病歷出院信息長期顯示未歸狀態的;對科主任外出不能及時簽字影響歸檔等特殊情況,為了加強溝通,避免影響歸檔率的準確性,在不影響病案管理室各組工作的前提下,將全院74個臨床科室交工作人員分別“承包”管理,負責每月病歷歸檔率的統計、病歷的督促,追蹤、溝通等相關工作,加大病歷回收監管力度,時時掌握病歷歸檔動態,步步跟進。
3.2.4 嚴格落實病案歸檔監管制度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醫院管理的需要,重新制定符合本院實際情況的病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病歷回收監管機制,加強監管[4]。每月通過HIS系統對病歷3日及7日歸檔率進行統計,統計結果排名匯總后經內網通報,考慮到臨床工作中的實際情況,扣罰以7日歸檔率為基準,扣罰與個人獎金、職稱晉升掛勾,并納入科室年終考核??哿P只是達到目的的經濟手段,為了讓醫師認識到此點,改變觀念,將病歷書寫變被動為主動并形成習慣,以季度為時間段匯總各臨床科室的歸檔情況,將扣罰所得金額獎勵歸檔情況優秀的科室。同時病案管理室每月對歸檔不達標的科室下發“未及時歸檔病歷情況反饋單”告知科主任,反饋單中標注科室、過期歸檔病歷的住院號、出院日期、歸檔日期、主管醫師、未及時歸檔原因及整改意見、簽字等項,反饋單由科主任查明過期原因后注明,并提出整改方案。反饋單作為考核資料進行保存并重點追蹤這些科室后期的歸檔情況。對于歸檔率過低或屢次不見成效的科室,由主管院領導進行誡勉談話直接溝通,找出問題所在以便及時解決。
科學的回收管理流程、合理的人員配備、信息系統模塊的建立、監管制度的嚴格落實為病歷的及時回收提供了保障,保證了病案的有效利用,提升了臨床對病歷書寫的積極性,杜絕歸檔病案不及時帶來的不良后果,使病案管理日趨規范化、科學化,優化了病案歸檔流程,提升病案管理水平[5]。
參考文獻
[1]王淑平.病歷回收管理系統的研發及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09,4(7):38-39.
[2]楊梅.住院病案歸檔現狀分析與持續改進[J].中國病案,2014,15(3):5-7.
[3]王秀蓮.病案延期歸檔的原因對策[J].中國病案,2013,13(5):6-7.
[4]伍平.住院病案回收現狀分析與對策[J].中國病案,2013,13(7):4-5.
【關鍵詞】病案;環節質量
病案質量與病案的利用直接相關聯,完整的病案管理可以為醫院的臨床、管理、科研、教學等方面做出很大貢獻,因此病案質量應受到醫院以及醫務人員更多的關注[1]。如何加強病案環節質量控制,提高病案管理水平,發揮病案信息為醫院經營管理與提高醫療質量服務,是病案管理者永恒的課題。我院通過加強對病案環節的質量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病案管理水平。
1重視病案環節質量控制
1.1增強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提高對病案質量的認知目前病案資料作為解決醫療糾紛的有力證據,因此規范的書寫病案,提高病案質量,這不僅僅是對患者負責,同時也是對自身負責,詳細清楚的病案記錄能使醫務人員避免處于被動狀態;由于病案質量控制的難度較大,因此需要護士長以及科主任直接參與其中,強調病案質量的重要性,規范病案書寫,為各級醫務人員樹立良好的榜樣。只有真實完善的病案資料,才具有應用價值[2]。
1.2定期組織開展學習病案的書寫規范我院的做法是提倡個人自學、科室組織學習、醫院舉辦專題講座、聘請專家授課等方式,對醫務人員及病案管理人員,特別是年輕住院醫師、新招聘人員、調入人員、進修醫師、實習生等,組織他們學習《病歷書寫基本規范》以及醫療核心制度與醫療安全核心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強化其專業水平意識,提高病案管理水平。通過學習,首先,規范病案首頁填寫,病案首頁是病案的精髓,是病案信息最集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也是醫療、統計、醫院管理的原始資料。其次,醫院還規范了病歷的書寫內容以及格式,使醫務人員詳細記錄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杜絕在病案上書寫“診斷明確,無需鑒別”、“同意診斷、治療”等沒有實質性內容的記錄。
1.3制定嚴格的病案審簽制度首先,嚴格審查病案書寫者執業資格,未獲得相應執業資格的醫務人員(新招聘人員、新調入人員、進修醫師、實習生等)不得單獨從事診療活動,不得書寫入院記錄和首次病程記錄等;其次,規范各級醫務人員的職責,經管醫師作為病案記錄的關鍵人物,應對病案的真實性、完整性、客觀性、規范性承擔主要責任;主治醫師要有提高病案質量的意識和責任心,并負責審閱以及修正由經管醫師所書寫的病情記錄,從而決定患者的治療方案,并記錄某些重要的病情,要對病情記錄的正確性承擔主要責任;主任醫師則負責診斷和鑒別各種疑難病例,審核危重、搶救病人的病情記錄,同時指導下級醫師病案規范書寫。實施上級醫師帶病歷進行查房的制度,上級醫師應一邊審閱病歷一邊查房,對患者病情進行綜合性評估,制定詳細的診療方案,發現不足應及時告之經管醫師進行修改。
1.4履行告之義務,填寫知情同意書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如患者的特殊體質、病情嚴重、治療費用昂貴、需做手術等情況下有義務告之患者和家屬,并詳細填寫知情同意書,明確患者與醫務人員的義務與責任,保證雙方的權益[3]。加強醫患溝通與技巧,全面提高病案管理水平。
2貫徹落實檢查制度
2.1加強對病案質量的監管力度定期組織相關的病案管理人員對各醫務人員的病案管理水平進行抽查并通報,檢查醫務人員的病案書寫的規范性、完整性以及真實性等。通過對病案質量的檢查,可以加強醫務人員對病案質量的重視度,從而有效地提高病案管理水平,保證醫療水平,同時也能促進管理人員之間的經驗交流[4-5]。通過貫徹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增強醫務人員的病案書寫規范,提高責任心以及嚴謹的工作作風,認真對待,保證病案書寫的質量以及真實可靠性,從而保證患者的安全。
2.2加強對病案環節質量控制的檢查力度院醫療質量控制小組應定期突擊性檢查各科室病案書寫的規范、質量以及真實性等,將該科室的病案書寫情況及時反映給科主任,并參照《住院病案質量評審表》對各科室的病案書寫進行評分,檢查結果應進行全院通報并納入科室考核評分。
2.3加強對病案終末環節質量控制[6]明確質控重點,病案室設立醫務人員對病案終末質量的及時性、規范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進行檢查評估。如需修改病案,應詳細說明修改理由、時間以及內容等,保證病案的真實性。建立健全病案接收、歸檔、保存、借閱、復印等規章制度,對接收、歸檔的及時性進行督導;對病案歸檔后的形式審查、整理、編碼、錄人、上架、借閱、復印等環節進行控制和管理;對病案資料的完整性再把關,嚴防遺漏、缺項等,保證病案完整回收、及時歸檔;重視病案的保存及管理,確保科學分類、完整規范、管理有序、保存科學;特殊病案單獨登記并統計,進行重點質控。
2.4制定缺陷反饋制度每一個質量監控小組應按照《住院病案質量評審表》對病案質量進行評審,并對本組所檢查的病案書寫結果及時反映給科室,及時更正問題以及錯誤,建立健全病案質量獎懲制度,不定期舉行優秀病案評比活動,對優秀病案進行展示、獎勵,對重大缺陷病案予以曝光;同時將個人以及科室的考評與獎金掛鉤,堅持賞罰兌現,從而達到提高病案管理水平的目的,保證醫療的水平和安全,體現病案質控結果。
隨著醫學的發展,公眾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因此往往存在著許多的醫療糾紛,從而迫使每一個醫務護理人員,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第一的原則,用客觀、及時、真實的病案書寫以及嚴謹的工作作風,加強對病案環節的質量控制,有效地提高病案管理水平,營造出一個更和諧的醫療環境[7]。
參考文獻
[1]李恬,張龍友.提高病案質量,從源頭抓起[J].中國病案,2009,10(7):17-18.
[2]孟凡龍,余麗川.做好環節質控,保證病案質量持續穩定提高[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24(13):320.
[3]董凡秀.從法律角度完善病案管理[J].中國病案,2012,13(3):17-18.
[4]段麗芳.健全管理制度是提高病案質量的保障[J].中國病案,2010,11(7):24-25.
[5]王保華,曹穎.環節質量是提高病案質量管理的關鍵[J].中國病案,2011,12(1):28.
1.社區檔案管理內容
社區檔案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六種人群的檔案:老年人健康檔案、慢性病人(高血壓和糖尿?。┙】禉n案、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檔案、孕產婦健康檔案、0~6歲兒童健康檔案、結核病患者健康檔案。社區醫院檔案主要由社區資料、社區醫療情況以及社區內居民的健康狀況這三部分組合而成,①社區資料。社區資料中含有社區位置、社區的環境以及社區教育等。②社區醫療。社區醫療主要就是指社區內醫療機構的種類、數量以及社區居民就醫情況等。③社區居民健康。社區居民健康包括社區居民數量、性別、年齡以及職業等。
2.社區醫院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當前,社區醫院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檔案管理意識淺薄。社區醫務人員在進行工作的時候,沒有對工作涉及到的內容進行及時的記載,對于檔案的保存也沒有概念,不能意識到檔案管理的重要性。不僅如此,對于檔案管理中的具體要求也沒有進行全面的了解,導致不管是病例的書寫還是醫案的內容都出現不規范現象,尤其是對原始資料的處理更是不加以重視,在進行資料整理的時候也是敷衍了事。第二,檔案管理人員流動性比較大。社區醫院檔案管理中的人員兼職的比較多,流動性比較大,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對檔案管理工作進行深入的了解,也沒有進行系統性的檔案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訓,在進行短期的檔案管理中導致各種問題的出現。第三,缺少完善的檔案管理體制。社區醫院檔案管理中涉及到的檔案管理方面的制度是比較少的,由于沒有完善的檔案管理體制,就會導致檔案管理標準的不確定性。第四,對社區醫院檔案管理的內容沒有進行全面的了解,導致管理的范圍不明確,往往會出現許多應該納入到檔案管理中的內容卻沒有納入,致使資料的丟失。而歸納到檔案管理中的內容也沒有進行及時的更新,導致資料的陳舊。第五,檔案管理設備不先進。居民的健康信息更新不及時。
3.社區醫院檔案管理的改進措施
3.1 建立社區醫院檔案管理相關體制。社區醫院的檔案管理必須要建立在完善的檔案管理相關體制之上,所以,一定要建立社區醫院檔案管理相關體制。在進行體制建立的時候要結合社區醫院自身的特點,通過參考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進行制度的建立。要對病案的記載、護理日記的書寫以及業務報告等進行規范,完善檔案管理的歸檔、保管、利用、鑒定、銷毀、保密、庫房等管理制度,以此來保證檔案管理工作中的每個環節都能夠有章可循。
3.2 加大資金投入。社區醫院在檔案管理方面要進行資金的投入,購買先進的檔案管理設備以及信息梳理設備,比如,計算機、自動防火防盜O備等,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的達到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需求。除此之外,檔案管理部門可以把紙質檔案的保管轉變為以電子形式的方式來進行保存,這樣也方便對個人檔案的查找,省去人工翻找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的提升工作的效率。
3.3 加強對個人檔案隱私的管理。社區醫院在進行檔案管理的過程中首先要取得社區居民的信任,尤其是關于社區居民個人隱私更是要加以重視,可以設立個人隱私保護制度,倘若出現隱私泄露的情況時,要對相關負責人員進行嚴厲的處罰,造成的后果比較嚴重的時候,要移交到當地的公安機關進行處置,通過建立個人隱私規定來確保社區居民個人隱私的安全性。
3.4 注重“活建活用”。社區醫院檔案管理中的“活建”主要體現在檔案率要活以及檔案內容要活這兩個方面。第一,建檔率要活。針對社區內的高危人群以及老年人群發病情況等,來建立建檔率考核指標,在考核期間要加強電話核查以及走訪核查方式來進行,從而確保檔案的真實性。第二,檔案內容要活。社區中大部分人都處于健康狀態,所以,針對這類人群在檔案管理中可以適當的簡化,而對于患有心理疾病或者是傳染性疾病的人群要分門別類的進行檔案管理?!盎钣谩敝饕w現在建立社區聯網檔案信息系統,要保證該系統的網絡化以及電子化,從而使社區醫護人員能夠通過檔案信息系統隨時在線查詢社區人員的健康狀況,不僅如此,還可以在檔案中加入新的檔案內容。社區醫院檔案管理的主要作用便是能夠為社區人員提供服務,倘若檔案沒有進行有效的運用,檔案的建立自然也就失去了作用。
3.5 居民檔案的利用。社區檔案管理中一定要對居民的檔案進行充分的利用,通過開展社區衛生服務來防止出現盲目追求建檔率所進行的建檔行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科室布局和診療流程要合理,可以把居民的檔案柜放置掛號、病案室,并派專人進行管理,這樣不管是提取還是管理都是比較方便的,也有利于社區居民檔案利用率的提升。
3.6 制定統一的社區醫院檔案管理標準。社區醫院檔案的管理一定要制定統一的標準,對應該歸納到檔案管理中的內容進行明確,這樣能夠有效的解決檔案信息不完整以及只注重形式的現象。除此之外,對于收入到的檔案中的文件不僅要保證文件的統一性,還要進行編號的編排,這樣對于今后的查找閱讀工作能夠起到一定的協助作用,其中,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關于過時的檔案資料要進行及時的銷毀,從而保證檔案資料的先進行。
4.結語
當前的社區醫院檔案管理的發展空間還是比較大的,盡管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的話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這種現象主要取決于我國人口眾多,再加上醫療衛生的制度的不完善,導致社區醫院檔案管理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政府部門也加大投資力度,提高檔案的利用率,從外,還要提高社區醫院檔案人員的待遇,增強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吸引力,使大批優秀人才主動參加社區的檔案管理工作,以此來保障社區醫院檔案管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以社區為單位,采取整群抽樣方法在南寧市江南區的6個社區中,隨機選取兩個社區,將符合入選標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兩個社區中隨機選取1個社區作為干預社區,另1個社區作為對照社區。研究對象:本組55例無親緣關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管理組29例,年齡58.34±7.73歲,男18例,女11例;對照組26例,年齡55.04±10.14歲,男14例,女12例,年齡均數(t=1.368,P=0.177)及男女構成比(X2=0.381,P=0.537)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組間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由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生組織患者,建立電腦病案資料,采集患者一般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習慣、職業、病史、病程、治療藥物等。⑵開展健康教育,包括:①每1~2周為糖尿病患者安排1~2小時的糖尿病防治知識學習課程,由專家授課。②開展熱線咨詢,通過咨詢電話向糖尿病患者解答問題,傳授糖尿病防治知識。③由社區醫生發放給患者由我院提供糖尿病知識的各種資料,使患者對糖尿病的各種并發癥及治療有了重要的認識,增加其治療的依從性。④每周由社區管理醫生為糖尿病患者測1次血壓,每月為糖尿病患者測1次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時血糖(PBG)、血脂譜(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體重指數,每3個月測1次HbA1c、檢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標。
結果
管理組各項臨床及生化指標的比較:管理前后SBP、DBP、月費用、BMI、HbA1c、TCH、LDL、FBS、PBS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管理后SBP、DBP、月費用、BMI、HbA1c、TCH、LDL、FBS、PBS均有較前下降,見表1。對照組管理前后月費用、尿蛋白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未經管理后月費用及尿蛋白均較前上升。
病案科工作設計包含特殊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方法,即明確工作崗位的描述。它用于工作和科室內每個人的工作關系中。在科室內,每個工作崗位應集合成工作單元,同樣,科室內的各工作單元也必然合乎邏輯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全面的組織框架。最終,科室內的個人工作方案和工作單元以及整體框架必定受到醫院內或社區內環境的影響。它包括:
1.領導體制的影響,如領導的管理水平、業務能力、專業程度等。
2.醫院機構設置的影響,如機構是否完善、合理,是否能夠相互協調,是否有病案委員會及其職能是否能發揮。
3.物質資源的影響,資源是否豐厚,設備是否先進,職工待遇是否較高。
4.工作環境、條件的影響,如病案科室的位置是否利于開展工作,各崗位的工作條件的好壞,以及現代化設備在病案管理工作中應用的程度等。
作為病案科室的負責人,在組織病案工作、進行工作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科室每個工作崗位都應備有一份崗位職責,并在這一基礎上使其日臻完善。
2.改進工作滿意度 如何引導工作人員做枯燥乏味、不滿意的工作應是病案科室負責人非常關心的事情。工作滿意度是一個極為復雜的課題,任何過分簡單的解釋或解決方法對它都無濟于事。有許多可變因素能幫助負責人確定做或不做某一項特殊工作,它能夠改善工作人員對所從事工作的滿意度。
3.與工作有關的可變因素 一個暫時模式說明可變因素對工作滿意度有明顯的影響,它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1)多樣性:包括工具、設備、活動及工作場所的條件。
(2)自治權:指工作人員從事工作的獨立性及所受限制的程度。
(3)相互影響:指工作人員之間的關系,其影響所涉及范圍(人數)及類型(工作人員的層次、性格、人格等等)。
(4)知識與技能:從達到熟練工作水平所需的時間上反映出工作人員的知識與技能。
(5)責任:能夠體現對職責的履行及對規章制度執行的情況,以及監督執行的嚴密程度,并反映出現錯誤后所付出的代價。
(6)工作價值:工作人員往往從個人工作對整體工作產生的作用上去衡量自己的工作價值,并可從中獲得對工作的滿意感。
(7)反饋:工作人員能否不斷得到領導的反饋信息是很重要的。及時的表揚和善意的批評意見會使他感覺受到了重視。
(8)報酬:這是對工作人員工作質量的肯定。包括工資、獎金及其他附加的利益。
(9)工作條件:指自然工作環境對工作人員的影響。
(10)周期:指完成一項工作所需的時間。單調、枯燥、冗長的工作會影響工作人員的情緒產生厭煩的心理。
上述10種可變因素,病案科室負責人應當掌握,并盡可能在自己的權力范圍及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不斷進行調整,協調和改變,以期將不利因素變為有利因素,加強工作人員對工作的滿意度,更好地開展工作。 轉貼于
4.工作人員之間的差異對于領導者來說,主要的困難是如何增強由于工作人員之間的差異所產生的不同的工作滿意度。能力、背景及社會條件的差別使工作人員產生不同類型的心理需要,而且每個工作人員會從工作中尋找出特殊的回報。由于這些差異,對某個人某一種工作是厭煩、重復、平淡的感覺,但可能使另一個人會感到滿意。因此,使用增加滿意度的方法時,不僅要考慮工作條件和結構,也要考慮個人的需要。病案科室的負責人,應清楚工作人員的這些差異和不同的心理需要,做出恰當的工作安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縮小差別。例如:給工作人員提供提高學歷和深造的機會,給他們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注意讓他們不斷學到新的工作技能。工作人員之間的差異反映在如下幾個方面:
(1)能力的差異:一些具有工作能力的工作人員常常會從工作中獲得滿意感。但這需要科室負責人為工作人員提供充分發揮其全部才能的機會,使其大顯身手。不能充分體現能力和發揮其作用是不滿意的根源,這樣,人才將會從你身邊離去。你的工作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個影響也許在短時間內不明顯,但遲早會顯現出來。
(2)態度和人事適應的差異:能很好調節自身情緒的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工作比較容易滿意。但是,如果對工作不滿意是由人際之間的關系引起的,靠改變工作的設計或工作環境也不可能大幅度地提高滿意度。這樣的人也不可能通過單位調動解決他們的人際關系。病案科室負責人在選擇工作人員時,應對其有所了解,了解他與周圍人的關系,與周圍人的接觸是否很隨和、很融洽。緊張的人際關系是無法正常進行工作的。
(3)平衡承受的差異:在工作中,工作人員在經濟和心理方面所得到報酬的公平感是很重要的。經濟報酬體現多勞多得,體現知識、技能的差異,是應與其工作質量,工作價值相適應的。心理方面的報酬是對工作人員工作質量的肯定,對其所付出的努力給予良好的評價及賦予應有的榮譽,這兩方面的報酬包括工作人員自己的要求和他從工作中得到的報酬兩個方面。尤為重要的是,這些報酬要被工作人員看做是公平的。否則,有效的工作分配和工作人員之間的工作搭配所產生的滿意感和利益可能會因報酬的不公平被很大程度地抵消。
(4)職業自豪感的差異:工作人員可能從他們的職業聲望或工作單位的聲譽中得到滿意感。他們的朋友或熟人知道他們是一個聲譽很高的單位成員并在為之做出貢獻是滿意感的源泉,即使其所從事的工作貢獻不大。事實上,一份研究表明,職業聲望對滿意度的影響比工作的自治權、權威或收入的影響更大。但如果你的單位缺乏這樣的聲譽,作為科室負責人你應該培養自己這樣一種能力,即要使你的工作人員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使其有一種自己選擇職業和供職單位恰當的感覺,這樣他會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之努力。
5.工作內容豐富的滿意度 工作內容豐富主要是指工作的擴展度,它包含增加工作人員的自治權和責任以及更大范圍地參與決策的過程,它通過使工作人員更多地參與計劃,指導和控制,為他們提供更大地發揮他們的知識和才能的機會。豐富工作內容包括賦予一個工作組自我管理的更大權力,也可包括增進交流,使工作人員知道好的行為能夠得到認可,而且對個人的和組織的目標都可做出貢獻。因此,豐富工作內容的最主要的貢獻是使工作更有意義,使工作人員有更大的責任感,并更加了解自己的努力成果。
參 考 文 獻
[1]張力平,張世運,李健華.病案管理流程的探討[J];中國病案;2003年02期.
[2]伊惠榮.淺談病案流程的規范化管理[J];中國病案;2006年S1期.
1 甲型H1N1流感檔案管理主要的內容
甲型H1N1流感屬乙類傳染性疾病,其檔案內容包括該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診斷標準、住院出院指征,疫情報告、流行病學調查、預防控制措施,會議記錄,上級批示、宣傳材料等全過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價值的文字、圖表和聲像記錄等不同的材料。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檔案應包括患者姓名、家長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居住環境、聯系方式、診斷依據、治療措施、疫情報告及轉歸情況。
2 甲型H1N1流感檔案資料的收集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有明顯的季節性,秋末、早春和冷冬易發生,其檔案收集歸檔范圍也較廣。
2.1 醫院甲型H1N1流感的檔案收集
2.1.1 醫院按上級部門的統一部署,成立甲型H1N1流感領導小組,專家組及分管領導的職責和相關科室人員的職責和任務。召開的專門會議記錄、人員調整、制度、預案、簡報、信息、在重大疫情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及先進個人等文字性資料及聲像資料。
2.1.2 甲型H1N1流感預防控制、治療工作的標準、指導原則、方法及上級有關部門與本單位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收發文件(上級有關疫情防治工作中作出的重大決策、批示、制訂的預案、內部明電、傳真、上級領導的重要指示)、內部會議文件、記錄、簡報、統計報表、重要的電話記錄、宣傳材料、電子文件等。
2.1.3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學調查、預防控制方案、工作總結、傳染源、傳播途徑以及疫情報告、隔離、消毒、護理、治療等資料。
2.1.4 對門診就診病人、住院病人及其家屬進行篩查、確診、隔離、消毒處理、治療形成的材料,其中,住院病人形成的病歷由病案室保管,門診病歷則由患者本人保管,以便復查時查閱。但醫院應有詳細的登記記錄,包括姓名、性別、家長姓名、聯系方式、住址、治療、隔離措施等,對疑似病人、接觸者要進行跟蹤觀察,并有相應記錄。
2.1.5 對醫務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情況,考核的記錄及預防和治療甲型H1N1流感醫院各項經費的開支,相關設備的利用,如呼吸機、監護儀等。
2.2 學校及托幼機構甲型H1N1流感的檔案收集。立即啟動晨檢制度,落實因病缺課追蹤,并做好登記記錄。嬰幼兒每日的體溫監測記錄,對園內的教室、幼兒活動室、各班陽臺、洗手間、門、窗、床、欄桿、辦公室、餐廳、廚房、廁所、地面、大型玩具等進行消毒,清洗、消毒登記;對孩子可觸及的桌、椅、矮柜等進行消毒擦洗,專人負責記錄;流行期間,教室、宿舍進行通風、清掃、消毒的記錄;發現患兒及時就診的時間,并對其所有用品消毒記錄;患兒增多時采取的措施、報告、上級指示的記錄。
2.3 社區甲型H1N1流感的檔案收集。社區居委會對甲型H1N1流感的宣傳材料及相互間交流的材料;對預防傳染病發生所采取的措施記錄;社區患者的就診、治療及轉歸及接觸者的預防消毒情況;對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報告記錄以及接觸者家長的心理反應。
3 甲型H1N1流感檔案的歸檔
3.1 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需住院治療形成的住院病歷則由病案室歸檔保存,保存30年。
3.2 甲型H1N1的流行病學的調查、疫情報告,甲型H1N1防控領導組電話會議記錄及統計報表、簡報,各醫療機構、社區、學校的各種宣傳材料、預防措施、工作總結,反映防控工作的錄像、電子文件、照片等。衛生部關于甲型H1N1的診斷預防指導原則、標準方法,醫療機構對甲型H1N1的治療、消毒、隔離措施,接觸者、疑似病人的處理記錄均由檔案室保存,文字材料實行一文一件整理歸檔,聲像、照片使用專用裝具歸檔,電子文件則按國家并實施的《公務電子郵件歸檔與管理規則》的相關要求整理歸檔。
4 建立甲型H1N1流感重大疫情檔案管理方式
4.1 建立甲型H1N1流感重大疫情檔案目錄數據庫及管理系統。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局域網上實現對疫情突發事件檔案資源共享。
4.2 應設立甲型H1N1流感重大疫情檔案大類,對所保管的疫情檔案進行單獨組卷,形成專門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