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關青春的詩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導入語;求知欲;相關聯相法;音樂導入法;引述性導入法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常常會為自己每節課的精心設計而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每一個細節我都會力臻完美,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熱愛語文這門學科。那么,如何設計導入語呢?我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以下幾種方式。
一、相關聯想法
所謂相關聯想法,就是在上課之前,把學生曾經熟悉的,或經歷過的事情和文本教材中作者的經歷聯系起來,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如,在學習高一新學期的第一課《沁園春?長沙》時,學生恰好才經歷了一個星期的艱苦的軍訓生活,于是,我是這樣設計導入語的:
同學們前幾天剛剛結束了為期七天的軍訓,在軍訓期間,大家學會了吃苦耐勞,學會了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青春作了很好的證明。有的人還拿起筆寫下了自己青春的感言,記錄下了軍訓中的種種感受,不僅接受了成長道路上的一次特殊的洗禮,也吟誦了自己的青春。今天,大家回到了課堂上,讓我們也來看一看老一輩革命家又是怎樣吟誦自己的青春的。
二、音樂導入法
所謂音樂導入法,就是以適當的音樂創設一個與課文相符的情境氛圍的方法。例如,在教授李清照的《一剪梅》時,可以播放安雯主唱的歌曲《月滿西樓》;在學習《項脊軒志》時,可以播放蔡國慶主唱的《?;丶铱纯础?。那優美動聽的旋律能在瞬間捕獲學生的好奇的心理,從而使其自然地進入主動學習的美妙境地。
三、引述性導入法
引述性導入語是教師引用與課文有關的名言警句、詩詞文賦等學生熟知的資料構成的導入語。引述性導入語就是用學生已知的知識激起學生探索未知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古詩詞時,我較青睞于這種方法。如評講李白的《行路難》一詩時,先讓學生回去收集有關李白的詩句,上課時進行詩句接龍游戲:先讓一位學生說出上一句,然后另一位學生接出下句。鼓勵學生說得準、接得快、背誦得有韻味。通過游戲導入法,很快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故事導入法和情景導入法等,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青春是早晨的太陽,她容光煥發,燦爛耀眼,所有的陰郁和灰暗都遭到她的驅逐。
青春是江河里奔涌的激浪,天地間回蕩著她澎湃的激情,誰也無法阻擋她尋求大海的腳步。
青春是一只高飛在天的鳥,她美麗的翅膀像彩色的旗幟,召喚著理想,憧憬著未來。
青春是一棵枝葉葳蕤的樹,她用綠色光芒感染著所有生靈,使春天的景象長留在人間。
青春是一支余韻不絕的歌,她把浪漫的情懷和嚴峻的現實交織在一起,撥動每一個人的心弦。
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機,是不會泯滅的希望,是一往無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輝煌的色彩……
當我寫著上面這些文字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的心跳在加快,無數年輕時代的往事浮現在記憶的屏幕上。
是的,青春總是和年輕連在一起。年輕人可以驕傲地大聲宣布:青春屬于我們。一個人,從出生,經歷過嬰兒、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最后進入老年,這是鐵定的自然規律,沒有任何力量能改變這樣的規律。在人的生命中,青年只是其中一個階段。青春,難道只屬于這個階段?當發現自己鬢發染霜,肢體再不像從前那樣靈活,眼睛也不像從前那樣銳利明亮時,青年時代便已經成為過去。這時,青春是不是也已經如黃鶴一去不回,只留下和青春有關的回憶,安慰日漸衰老的心?
然而,青春并不僅僅是一種物質,她更是一種精神。在青年人的生活中,我感受著青春的活力,在很多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思想中,我也感受到青春的魅力。八年前,我去看望冰心,我和她談了一個多小時,談文學,談人生,也議論社會問題,展望未來的中國。和她談話,使我忘記了她是一個90歲的老人,因為,她的感情真摯,思想犀利,她的精神狀態中沒有一點陳腐和老朽。從冰心的家里回來,我曾寫過這樣的詩句:“只要心靈不老,只要思想年輕,青春就不會離你遠去。”
中秋節演講稿一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是中秋佳節,我代表公司向所有的同事們說一聲節日快樂,也祝福我們的家人能夠健康幸福。"月是故鄉圓,人是故鄉親",雖然我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是為了公司的發展聚在了一起共同努力,一起為了公司的成長壯大,在此我向為了公司付出青春與汗水的員工道一聲謝謝!在今天這個花好月圓的美好夜晚,我們難免會有思念親人的感想,但是也為在我們這個團結奮進的大家庭而感到高興。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是合家團聚、把酒邀明月的喜慶節日。關于中秋,自古就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僅給人以無窮的遐想,而且將中秋之夜點綴得浪漫、溫馨,更加迷人。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盡情抒發自己情懷,留下許多不朽的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皓月當空灑銀泄玉,中秋正至喜事悅人。昨天的成績造就今天的輝煌,今天的輝煌又是明天新的起點。當前,我們公司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刻,多個項目的快速推進,為公司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形勢逼人,時不我待。機關是公司實施有效管理的"中樞神經",起著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內外溝通的樞紐作用,其工作作風、工作效率和作風形象直接關系到公司的對內對外形象和發展。讓我們齊心協力,同舟共濟,以更加勤懇敬業的態度、嚴謹扎實的作風和熱情充沛的勁頭,不斷推進公司各項工作再上臺階,再創佳績。
讓我們懷著飽滿的熱情,為了公司的大力發展而貢獻出自己的努力。謝謝大家!
中秋節演講稿二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起那優美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啊,人生有諸多事情難以兩全,多少在外求學和工作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此時不能回到親人身邊。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節一直被人們喻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而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圓,所以又叫團圓節。中秋賞月,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美麗的神話故事,當然最為人們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國,有二十多個民族也在歡慶中秋節,雖然慶祝方式各異,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所以這天都以月餅作為禮物,親友間互相贈送,以取團圓之意,家家賞月歡宴,呈現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團圓節哦,也讓我們更加深切盼望海峽兩岸同胞們早日團圓,祖國的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隨著中秋節的即將來臨,我們偉大的祖國建國六十周年國慶節,也接踵而來,更增添了節日喜慶的氣氛,在我們歡慶這雙節之時,我們也應該在學業上來個雙贏,為國家的建設,民族的振興。造就成祖國有用之材,我們共同去努力吧!
中秋節演講稿三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秋高氣爽的金秋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喧囂的都市車水馬龍,奔波的人們已很難使自己停下來,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來之時,一輪皓月高掛天空,傳統佳節的溫馨便俘虜了忙碌著的人們的心靈。我們互相傳遞的禮物,不止是禮物,還是問候,是祝福,是濃濃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并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系。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F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這個中秋,我們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天空那一輪明月時,腦海中會浮現那些優美的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敝星锕磐駚?,寄托著多少中華兒女的鄉愁與離情。每逢佳節倍思親,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將在這一節日里重溫民俗再敘鄉情。
纖塵不染,墨跡飄逸。
人總是要成長的,環境也是不斷變化的,思想也逐漸成熟起來,那些于愛有關的青春透露著明媚的憂傷,恬淡的幸福,猶如午后的清新陽光。
看到朋友日志里的文章寫道:什么時候不再寫散文了,說明你已經長大了,的確,自己好久都沒有動手了,也很少寫散文了,更沒有時間去構思用什么華麗的詞匯和完美的修辭給文章錦上添花了,一切歸于平靜和淡定。順其自然的純樸和簡約。一度青春,幾度繁華?縱然情意彌漫,也靜如止水。因為經歷過,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不去患得患失。留下的回憶都是美好的,走了的人,依然感動于心....
幽藍深邃的夜空,月光淡淡的光輝流水般傾瀉下來,隱隱約約的幾處燈火闌珊,如升騰的點點璀璨煙花,為靜謐的夜增加了無比的妖嬈和嫵媚。
在這清光四溢的月色里,靜靜地聆聽著天籟之音,空靈、渾厚、柔美、纏綿?!拔夷芟氲阶罾寺氖?,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后,坐著搖椅慢慢聊?!眱灻赖男扇缬朴茋艺Z,化作翩躚的蝴蝶,飛越萬水千山,抵達花開的彼岸,纏綿于你掌心,自在起舞。
一直以為,風里的花,月里的雪,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徘徊,任綿綿細雨打濕長發,吹皺裙裾,獨自哀怨,滿腹惆悵。唯有凄美的語言能釋放和解讀我心中的憂傷。
你帶著春天的氣息,用夏的摯熱、秋的蜜意、冬的堅定,自然而幽雅的走進了我的視線,輕柔地拔動著我那塵封已久的心弦,如船櫓聲起,春水輕漾,俠骨柔情的細膩如溫暖的春風吹起滿地漣漪,你為我寫下的詩行和片段是一道迷人的風景,點滴的細節夾在扉頁,花香沉淀了過往的時光,馥郁而芬芳,尚留著些許的溫存與感動。晴朗的天空,細風過處,暗香浮動。
“在地毯上,聽聽音樂聊聊愿望,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謝謝我帶你找到天堂,哪怕用一輩子才能完成,只要我講你就記住不忘……”心隨歌聲飛揚,穿越無瑕時光。望云卷云舒,訪秋風沐夏雨,踏冬雪聽蟬鳴,數星漢觀蝶舞。用心、用情、用愛去體驗一種浪漫的心境。
我們一起閱讀美妙的詩句,體驗古往今來、阡陌紅塵的浪漫,詩經:“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執子之手,與子攜老。”莊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投影在你的波心……。”席慕榮:“一個女孩子一出生就有一個人在等她了……?!?/p>
只有相知,才能相守。只有懂得,才能長久。品味人生、珍惜現有、體驗浪漫。浪漫是冬日暖陽,溫馨甜蜜;浪漫是甘醇美酒,沁人心脾;浪漫是絢麗彩虹,七彩迷幻,浪漫更是天長地久的依偎和包容,是兩情相悅,相儒以沫,不離不棄。獨立中依偎,依偎中包容,包容里永生。懂得浪漫才能享受浪漫、制造浪漫。
最浪漫的事,是每個晨光中清亮溫和的目光,如生命中最燦爛的朝陽;是每個相擁相依的夜晚,淺淺的呼吸如枕畔最輕柔的催眠曲;是每句離家在外輕輕的問候,如聽到的最動心的情話;是每次開心的笑容,如此生不渝的快樂與希望。
最浪漫的事,不是山盟海誓,是勞碌一天,為他端上的熱茶;是病痛時可以相依相偎的懷抱,是有個可以為你暖手的胸膛……
最浪漫的事,不是花前月下,是暮色里盼歸的身影,餐桌上擺好的碗筷;長夜中敘敘的家常話……
1、通過本次班會抒發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通過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教師工作的艱辛和崇高,從而激勵學生更加熱愛老師、尊敬老師,努力向上!
2、通過朗誦、歌唱、表演、討論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形式,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禮贊和祝福。
3、通過問答競賽形式,了解有關教師節的知識、古今中外尊師重教的故事,使學生備受教益,既激發學生的愛師、尊師的情感,又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二、活動準備
1、教師精心制作活動課件
2、學生自己設計、制作的獻給老師的節日禮物。
3、確定活動的主持人(中隊長:王佳慧;班長:羅聰),編寫串詞。
4、學生學會音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和手語版《感恩的心》。
5、邀請參加活動的老師。
6、布置好教室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主持甲:是誰,播下萬古遠點的夢幻?
主持乙:是誰,耕耘遍野燃燒的心愿?
主持合:是您,我們敬愛的老師!
主持甲:您將青春融入滴滴燭淚,記下了人類永遠的贊嘆。
主持乙: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園里把希望澆灌。
主持甲:您用青春寫出無悔的人生。
主持乙:您用真情譜寫世間最壯麗的詩篇;
主持甲:您的愛,我們永遠也報答不完,
主持乙:讓我們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摯地問候一聲——
主持合:老師您好!
主持乙:《謝謝您,老師》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表演
1 歌唱《每當我輕輕走過老師的窗前》
主持甲: 今天的主題班會,從歌聲開始,讓我們用真誠感恩的心,唱一首歌送給我們最尊敬的人:
全班齊唱《每當我輕輕走過老師的窗前》!
2、詩朗誦《老師,辛苦了》
主持乙:老師,似春蠶,如蠟燭,比慈母,他們心聯學子,鞠躬盡瘁,奉獻所有,也收獲希望。請聽,詩朗誦《老師,辛苦了》(小組分角色)
3、禮贊
主持乙:是啊!老師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是無價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詩句正是我們老師奉獻精神的真實寫照。從古到今有許許多多贊美老師的詩詞和文章。
主持甲:同學們,我們的老師平時指導我們學習,教我們做人,像父母一樣關心我們的生活,對我們奉獻出無私的愛!你們說,我們可以把老師比作什么?(舉手發言)
主持乙:同學們的比喻真是太恰當了!老師,您就是春蠶,就是紅燭,奉獻出自己的一切;您又是一棵小草,默默無聞但精神高尚!您還是我們心中隱形的翅膀,助我們成長高飛!請欣賞小組合唱《隱形的翅膀》
(三)競答
主持甲:教師節即將來臨,你對教師節了解多少,你還了解多少古今中外尊師重教的故事呢?下面進行知識小競賽。
(四)祝福
主持甲:我們的每一點知識,我們的每一個進步,都滲透著老師的汗水和心血。
主持乙:在此,讓我們用自己的話表達我們對老師的敬愛之情和祝福之愿吧!
同學發言表達心聲
全班齊讀《尊師頌》
主持乙:尊師,愛師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下面請同學們說一說: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實際行動才能不辜負老師的期望。
個別學生發言。
(五)結束
甲:老師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乙:老師是火,點燃生命之燈;
甲:老師是燈,照亮前進之路;
乙:老師是路,引你走向輝煌。
甲:感謝恩師,感謝您們的諄諄教誨;
乙:贊頌恩師,贊頌您們的美好心靈;
甲:祝福恩師,祝福您們教師節快樂;
乙:祝福恩師,祝福高尚的您們永遠健康,歡樂
關鍵詞:楊柳 折楊柳 意境 離別 思鄉 傷懷
由于楊柳所含意蘊獨特,故常常被引用于傳統文化當中,或言志,或抒情,頗受文人墨客的青睞。但由于文化背景、政治立場、客觀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楊柳之所指也不斷發生著變化。這種文化意蘊的多義性,在歷朝歷代的典籍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楊柳是中國古代文學中重要的意象和題材,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四庫全書》子部中的類書對歷代古籍中的楊柳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列舉。
楊柳根據所指不同,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中,楊柳并無特殊意義,只是作為季節指示或者單純的景物描寫;第二類中,楊柳被作為情感的寄托,用來象征思鄉之情和離別之苦;第三類中,楊柳被賦予人格化的特征,用來指代淑女或者君子;第四類強調的是楊柳的實際功用。下面分類舉例介紹。
一.楊柳作為季節指示或單純的景物描寫
1.楊柳作為時令季節的指示
楊柳的生長期較長,經歷春、夏、秋三季,楊柳枝葉色彩的變化標志著季節的更替。初春時節,楊柳為鵝黃嫩綠,暮春初夏則為翠綠,夏天變為深綠,秋天漸趨枯黃,冬天枝葉凋零。楊柳色彩由淺入深的變化,標志著從春天到秋天的季節變更。魏晉時期,對于楊柳在春天的審美形象多有關注。隋唐以來,不僅對春柳關注有加,而且還進一步開拓了楊柳在夏、秋、冬三季的獨特美感,特別是秋柳的蕭瑟和清疏之美,為楊柳形象的自然美增添了新的審美視角。
類書《藝文類聚》卷二中記載,梁吳均的《詠雪詩》中寫道:“微風搖庭樹,細雪下廉隙,熒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不見楊柳春,徒看桂枝白。”如該詩題目所示,此詩中的楊柳只是作為白雪的陪襯出現,但“楊柳春”幾個字,從側面體現出“楊柳”與“春天”的關聯性。
《古今事文類聚》前集卷八中記載了志南的詩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同樣是對季節的暗示,“楊柳風”并不寒冷,杏花雨也不會令人感到不適,此處彰顯出暖暖的春意?!队涀霚Y?!肪矶辛汉單牡邸按猴L本自奇,楊柳最相宜”的描述,也是暗示出“楊柳”與“春天”的關系。從以上引言中可以看到,此處的楊柳與意象無關,只是作為季節與氣候的指示詞。
2.楊柳代表盎然春意,勃勃生機
先秦到唐宋以來,人們對楊柳形象美的認識經歷了從整體到局部、由“求形”到“求神”逐步深入的過程,楊柳的形象也由挺拔茂盛轉變為柔弱易衰。
先秦時期,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側重于從整體上關注楊柳生命力強的特征,還沒有注意到楊柳的枝、干、葉、花等局部特征,楊柳此時是一個生機勃勃、枝繁葉茂的樹木形象。
漢魏時期,楊柳在時人心目中仍然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早春芳樹形象,不僅楊柳樹受到關注,而且楊柳的枝、干、葉也受到了關注。
六朝文人對楊柳有了新的審視,他們側重于楊柳枝葉疏朗的外形和清秀俊爽的風姿,楊柳的審美價值得到了空前的重視。
唐代以來,文人側重于楊柳望秋先零的特征,楊柳由漢魏時期的根粗葉壯變為枝細條弱,柔弱的特征逐步定型。此時,楊柳的審美價值成為了關注的重點,人們對楊柳的觀察更為細致,不僅楊柳樹的整體美感受到關注,并且枝、葉、絮的美感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現。
晉傅玄的《陽春賦》中提到“萬物樂生,依依楊柳,翩翩浮萍,桃之夭夭。”此處“楊柳、浮萍、桃花”都是春意盎然的象征,代表著勃勃生機?!队Y類函》卷十三中記載:元劉秉忠三月詩曰“背陰花木錦成叢,幽谷鶯啼上苑中。李白桃紅楊柳綠,天涯無處不春風?!币舱蔑@出楊柳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勃勃生機。
3.楊柳沒有特殊的指代意義,只是作為景物描寫
北周庾信于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中提到:“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贝颂幪岬健皸盍保⒎茄灾?,亦非抒情,只是摹景狀物,將楊柳比作春旗,凸顯春意。
類似的記載同樣見于《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三中,如其中所錄樂天的詩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楊柳池塘淡淡風?!币约捌碌摹袄婊ㄇ溲?,楊柳萬條煙。”等
二.楊柳意象的情感意蘊
楊柳是中國文學中一個重要的意象,其所指也具有多重性。楊柳作為人們寄托美好情感和愿望的載體,主要用來表達悲、思、離別之情,經歷了由相思到離別的發展過程,這跟“折柳”的民俗有著密切的關系。唐代之前多以楊柳喻相思,“折柳以寄遠”。漢唐以來,文學上由“折柳寄遠”生發出“折柳贈別”,以楊柳寓離別較多。
1.離別之情
《藝文類聚》卷三中梁沈約所著《詠春初詩》曰:“扶道覓陽春,相將共攜手。草色猶自緋,林中都未有。無事逐梅花,空教信楊柳。且復歸去來,含情寄杯酒?!彪x別之情無以寄托,只得以詩酒相托,此處的楊柳表達的正是離別之情。
沈約的《又春詠曰》:“楊柳亂如絲,綺羅不自持。春草黃復綠,客心傷此時。青苔已結洧,碧水復盈淇。日華照趙瑟,風色動燕姬。襟前萬行淚,故是一相思?!贝嗽娡瑯訉盍c離情相關聯,以楊柳暗喻惜別之情。
類似的記載在典籍中還有許多,比如《錦繡萬花谷》續集卷九中鄭谷的《題詠》:“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庇秩纭豆沤袷挛念惥邸泛蠹硎咧杏涊d的韓的詩句:“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都表達了離別時的傷感與不舍。
在離別之情中,“折楊柳”是較為有代表性的一種寄托離情別意的方式,因“柳”與“留”諧音,故以“折楊柳”來襯托離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感。
《折楊柳》本是宋朝詩人李新的一首詩,原文如下:“東風來何時,百花已飄零。獨余堤上柳,慘淡含春榮。扁舟復何適,延客江上亭。顧無青玉案,何以送子行。攀條欲相贈,上有雙流鶯。流鶯正求友,奈此別離情”。該詩表達了送別友人時依依不舍的感情,自此詩始,后人以“折楊柳”來表達惜別之思。
2.悲傷之思
《藝文類聚》卷三十二中,梁簡文帝《詠人棄妾詩》曰“可憐淮水去來潮,春堤楊柳覆河橋。淚痕未燥詎終朝,行聞玉佩已相要?!薄傲蓖ā傲簟保酪老e之時,淚痕難干,只得以玉佩作為信物彼此寄托了。又如梁元帝《寒閨詩》曰:“門前楊柳亂如絲,直置佳人不自持?!钡榷紵o一例外地承載著深沉的思念。
元好問《歸舟怨詩》:“渡頭楊柳青復青,閨中動離情”以及程誥《春閨詩》:“畫樓紅燭黃昏,思婦啼春淚痕。楊柳輕煙別院,梨花細雨重門?!泵枋龅亩际情|中對遠方夫君深深的思念之情。
3.懷鄉之念
《山堂肆考》卷一百十一記載了王之渙邊塞詩:“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典型的以楊柳表達懷鄉之念的例子。
4.紛擾愁緒
《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三中,記載了李太白以楊柳襯托悲哀心境的詩句:“門前楊柳暗沙汀,雨濕東風未放晴。點點落花春事,青青芳草暮愁生?!苯钘盍磉_哀傷之情,是較為少見的?!跺\繡萬花谷》后集卷二十五中,記載了許渾“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舟。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詩句,此詩讀罷,憂郁沉悶之情油然而生。又如《記纂淵?!肪戆耸恢?,記載著駱賓王的詩句:“愁心極楊柳,搖動亂如絲。”以搖擺的柳枝來表達紛亂的愁緒,極為恰當。
三.楊柳被擬人化,作為人格象征
對楊柳美感的認識,詩人不只停留于其外在形態,更著眼于內在的神韻和人格象征。魏晉時期楊柳多用以比擬名士的秀爽風姿。陶淵明之后,楊柳又成了隱士的象征。時至唐代,楊柳越來越傾向于以青春女子擬之。漸至中晚唐,楊柳又多用來比擬妓和小人??傊?,魏晉至中晚唐以來,楊柳的人格化由不同流俗的清俊之士和超然世外的歸隱之人,演變為地位卑下的青樓歌妓和趨炎附勢的卑劣小人。楊柳形象的多變,使得楊柳意象的人格象征意義非常廣泛。
《藝文類聚》卷八中,應貞的《臨丹賦》中寫道:“楊柳婀娜乎”,此處將楊柳擬人化,以楊柳之柔美比擬女性婀娜之身姿,此為古來楊柳較有代表性的意境之一。此外,在《海錄碎事》卷七下中,也有以“楊柳小蠻腰”來形容女子妙曼的身姿體態的記載。以上諸例都體現出古人以楊柳形容妙曼身姿的創作意圖。
四.楊柳的實際功用
有些詩文中雖然提到楊柳,但此處所指的楊柳并沒有指代意義,而是強調了它的實際功用,比如《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中記載:“楚國先賢傳曰:孫敬編楊柳簡,以為經本,晨夜誦習?!币詶盍幒?,此處記載介紹了古時楊柳的實際用途,這種關于楊柳實際功用的記載在典籍中是較為少見的?!豆沤袷挛念惥邸非凹砦迨说摹秵适虏俊分?,記載了楊柳在喪事中的用途:“韋書要語天子墳高三仞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樹以欒,士四尺樹以槐,庶人無墳樹以楊柳。”
《御定淵類函》卷四百十五中記錄了李時珍定義楊柳的來由:“本草李時珍曰:楊枝硬而起故謂之楊柳?!?/p>
古籍中記載的楊柳并非總有指代意義,如上所述,其中描寫的是楊柳的實際功用。
以上是對《四庫全書》子部類書中的“楊柳”的多種意境進行了分類匯總,古典文學中楊柳成為重要的題材和意象,對文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代將楊柳作為描寫對象的作品不計其數,構成了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楊柳所蘊含的獨特意蘊,也是其它物象所不能替代的。
參考文獻
1.石志鳥:中國古代文學楊柳題材與意象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博士論文[D]2007
2.朱敏:傳播與接受視野下柳意象的發展流變 文教資料[J] 2008
3.[唐]歐陽詢主編:《藝文類聚》,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影宋本[M],1959
4.汪紹楹:《藝文類聚》斷句本,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M],1965
【最佳引用范本】
蒙古包、轱轤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馬頭琴的搖籃;紅高粱、信天游,大風起兮云飛揚的黃土高坡天生就是嗩吶的世界。而楊柳岸、烏篷船,小橋流水繞人家的江南則永遠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場。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的詩意和綿長。只是我們不知那當初的當初,是江南選擇了二胡,還是二胡選擇了江南。
六朝金粉、王榭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聲色犬馬,那不是二胡弦線上開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錢塘,有太濃的綺麗繁華,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動的律。纖道、烏篷、臺門、廊棚,雨巷、石橋、茶肆、谷場,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腳。本不屬于墨客騷人、顯貴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開放的花,流淌的畫;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販夫走卒、商賈戲子開心時的道具、潦倒間的支撐。
我真的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二胡開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當如水的月色浸深秋桂子,稠密的細雨婆娑河邊芭蕉的時候;當多情的晚風撣拂臺門石橋,散漫的炊煙繚繞鄉野谷場的時候;二胡的流浪便開始了。(節選自陳榮力《流浪的二胡》)
【妙筆賞析】文中將二胡巧妙地置于所有與二胡有關的化用詩句中,可謂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雖然看似沒有直接引用哪位詩人的佳句,但每讀一句,相關的唐詩宋詞就會浮現在腦海之中。通過化用我們所熟悉的古詩詞,把老舊的素材活用到如此境界,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引用秘笈一:引用述因果,筆下展才華
【名師闡釋】引用我們所熟知的老舊素材時,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樣在理解基礎上的進一步延伸拓展,不但展示了豐厚的素材積累,而且也比單純的強化觀點效果要好很多。
【佳作盤點】
當人們在困境中作出人生價值的選擇,殊不知精神富足,坐看云卷云舒,其實不僅僅是一種行動,更是一種境界?!胺抢怼薄俺獭笔悄惝吷淖非螅瑏y世彰顯了你的“權利意志”“超人意識”,一生身體力行,風塵仆仆的奔波,言傳身教的講授,九尺七寸的身形漸漸佝僂。但是,即使“不為人知”你仍未停下堅定的腳步。迂回漫長的實現自我價值的道路上,海德格爾、叔本華都是你一路走來的見證者!
尼采于紛繁復雜的社會中,始終保持精神的富足高貴,“感性思維”與“超人意識”已經深入其心,在政治壓迫面前,他仍能堅持自我,實現人生;人們正是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驅動之下,才最終讓自己走向了成功的高度,不負平生。(節選自2014高考滿分作文《窗外風景的境界與格局》)
【亮點揭秘】作者沒有單純地引用哲人們的名言,而是把它們與哲人們的思想、精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呈現出來,不僅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素材背后的故事,更有力地凸顯了文章的論點,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作者對素材的掌握非常深刻。
引用秘笈二:素材精有序,內容顯充實
【名師闡釋】鋪排事例,必須注意事例要精簡,按照古今中外有序排列,否則不但不能體現材料的豐富,反而會有堆砌之感。
【佳作盤點】
我看見陶潛揮毫寫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詩句,看見他的柴扉外明窗下那幽菊正在開放;我看見了安徒生快樂地凝視著丹麥藍色的海流,從荊棘遍布的苦難中積攢夢幻的美好,他推開窗子,便是那滿園睡著精靈的花朵;我看見了曼德拉黑白分明的眼睛從鋅皮房窄小的窗口中看到了一個沒有黑白分界的未來……(節選自2014高考作文《心水澄澈,萬物皆景》)
【亮點揭秘】化用詩句,精心剪裁的事例組合在一起,既簡潔又重點突出了“心水澄澈,萬物皆景”的主題,內容充實,文筆高妙。
引用秘笈三:舊材新角度,作文需智慧
【名師闡釋】從哲理思辨的角度,對材料進行相反角度的理解和處理,打破人們的思維定勢,文章勢必以新異之特點引起關注。
【佳作盤點】
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如果祝福也是一種禮,那么這種禮大概是世界上眾多的虛偽之一。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身邊的同學開始學會了說一句話:祝你幸福。這句話讓我感到惡心。祝福,大概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識,如果一個人連祝福都不懂,毫無疑問,他不懂人情世故,然而這種所謂的常識,是虛偽的,直接反映了人類的偽善。
幸福是什么?你們說祝我幸福,那么請你告訴我,幸福是什么?是不是靠長輩的恩澤,成長比較順利,擁有更多的生存資源?是不是所處的環境比較好,學到更多的本領有更多的見識,受到的追捧和恭維比較多?(節選自梁嘉《祝福是一種虛偽的常識》)
【亮點揭秘】觀點有悖常理,甚至讓人有大逆不道之感。這樣驚世駭俗的觀點定然令人驚異,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而文章也因此會大放異彩,讓人過目不忘。
引用秘笈四:敘議求精當,觀點放光芒
【名師闡釋】議論文中的對“所敘之事”一定要簡而賅之,否則會有文體不清的弊病。對所選之事必須加以點評,做到敘議結合,否則就有單擺浮擱湊字數之嫌,對突出或強化觀點毫無益處。
【佳作盤點】
柴靜在剛進入中央電視臺做記者時,自認為擁有青春活力敢愛敢恨才是成為一名好記者的必要條件,可是在進行幾次采訪后,當自己“濕答答的青春被一掃而空”,而逐漸被沉穩所取代時,她才知道怎樣才能算一個真正的記者。
韓寒曾經說過:“盡管這世界上永遠有人年輕著,但沒有人能永遠年輕?!逼鋵?,人生就像一座建筑物,從筑基、建造、使用,再逐漸成為廢墟的過程,就是歲月流逝的過程。所有人都想停留在剛建好的嶄新,沒有人想到最終成為廢墟,可余秋雨說:“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擁擠了,沒有廢墟的人生太虛偽了。”(節選自2014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終將逝去的青春》)
【亮點揭秘】把典型的事例加以剪裁,與名人名言相得益彰,流暢的敘述中不乏深刻的議論,如此巧妙的結合鮮明地體現了“青春終將逝去”的觀點。
引用秘笈五:語言精加工,老舊譜華章
【名師闡釋】引用老舊素材,可以在語言加工上多下功夫,運用修辭可以把相同的材料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佳作盤點】
回想那些年,衣帶漸寬的奉旨填詞柳三變,知曉與仕途無緣后,高聲唱到:“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蹦菚r,東坡在他酒后聽得雨打竹林,竹杖芒鞋,一蓑煙雨且任了那平生!那時,就算事事不盡如人意,太白依舊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嘯成了劍氣,一張口便是半個盛唐!時光流逝,歲月漸漸褪去了原本的光環,而我卻迷失在唐詩宋韻的優雅風度里,不肯回頭在你風華絕代的文字氤氳中。我明白了,唐詩宋詞,不再是文學的河流,而是歷史的風云留下的清脆回響,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傲然的人格絕唱。(節選自《2014高考備考指導》)
【亮點揭秘】本片段對課文素材在文字上進行重新創新組合,呈現出思維由淺入深、由遠及近的發展,形成一種令人佩服的個性表達。
引用秘笈六:引用有側重,自然無雕琢
【名師闡釋】引用詩句或名言、運用長句或短句,我們要考慮到文體和語境有所側重。趨向于散文化的文章當然是引用詩詞歌賦類的經典語句,偏重于議論性的文體選擇名人名言或哲理詩句更好一些。
【佳作盤點】
人的外表體型,軀體功能隨著老年期年齡增長,可以變得衰退蒼老,這是自然規律,人類難以逆轉。但是心理不能老化,要始終感到青春常在,充滿活力和自信。“讓老年人永遠煥發青春”是一句切中時弊的至理名言。人的軀體衰老無法自控和改變,但人的心理老化是可以自我調節和控制的,這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自我心理保健的結果。
心理老化感使人加速生理衰退,意志消沉,百病叢生,生活缺乏樂趣,變得渺小自卑,無所作為,嚴重損害老年人健康長壽。這是老年人自我心理保健的大忌。
老年人心理年齡與健康狀況有關。自我感覺年輕的人健康狀況較好,而健康狀況較差的老年人,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則更為相近。防止
“心理老化”不妨從以下幾點入手。
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積極的精神狀態,主要為進取心、希望、理想等,對老年人防止心理衰老、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義。一個人有了進取心、理想,并充滿希望和奮發向上,就能老而不衰,充滿活力。老年人最好正視現實,向往未來,少回顧過去,并可以多看一些喜劇性的節目,多參加一些愉快的聚會,“笑口常開,笑臉常駐”保持沉靜樂觀,愉快知足,莫說人非,避免老氣橫秋。
多用腦,勤思考。大腦是主宰人體各器官的司令部,大腦的衰老,必然導致各個臟器的衰老,并且大腦對人類的知識、智慧和思維具有重大影響。因此,老年人更要多用腦,勤思考,使腦細胞和組織器官不萎縮。
學會自己“找樂”。孤獨、失落、無所事事、疑病是困擾老年人的主要心理問題,培養某種興趣愛好,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佳途徑。現在樓房中各自封閉的空間,使老年人失去了昔日大雜院式的交流途徑。不少閑居在家的老年人,終日以電視為伴,容易患上神經官能癥等疾病。因此,老年人要學會自己”找樂”。老年人自我為中心傾向較強,需要他人更多的關注。但目前60歲以上的老人,大多只有一兩個子女,老人受關注程度大不如前,使得老人的失落感加劇。老年人多有疑病心理,潛意識里也是想得到他人的關心。面對孤獨、失落、無所適從,斤斤計較或是悲觀沮喪都是不可取的。老年人應當提高自我調節能力,培養興趣愛好,增強對生活的信心。不自我封閉,積極與外界交往是老年人健康心態的重要指征。與此同時,與家人的溝通也不可忽視。很多老年人的心理問題往往是與子女溝通不夠造成的,老人出于替孩子著想,往往不好意思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其實,理性的做法應當是有事就說出來,不要讓別人猜。否則。一旦子女沒有領會到父母的真實想法,便可能導致誤會、生氣,結果引發矛盾。
遭遇牙疼是在一個毫無征兆的午后。冬日的暖陽隔了玻璃靜謐地斜照在書桌上,偌大的操場沒有一個人在走動,光禿禿的樹梢毫無生機,死寂一般。我正在通過網絡讀一位印度女作家的詩章,那詩寫得舒暢流麗,蕩人肺腑,只是脫不了媚艷的影子。整個辦公區就我一個人獨自坐著,熱氣氤氳四溢,好似春光瀲滟,心情沉浸在舒泰安詳的氛圍之中。
隱隱地,有種酸澀從遙遠的靈魂深處傳來,淡淡的,幽幽的,時斷時續,像放飛在天邊的風箏,正一點一點地往回拉扯。我的眼光有些迷離,似乎覺得這是陶醉在優美詩章中哀婉凄艷的愛情里的那種憂傷。但,隨之,那種酸澀開始變得有些隱痛,我警覺起來,趕緊倒了杯水,喝了兩口。說實話,鬼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兩口清清的、馥著醇香的釅茶竟差點要了我的命。那疼痛像夏季的狂風驟雨瞬間襲擊了我整個身心,不再是一絲一縷,而是尖銳的、筆直的、針刺般的那種,斜貫過靈魂,穿越根根神經,碎裂在這個無風的午后。
印度女作家俏麗的面龐正從腦海中一點點被疼痛擠壓出去,燃燒著激情和青春氣息的詩句像迢迢不斷的春水離我漸行漸遠。我開始同情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內心深處為她打抱不平。這個午后,疼痛讓我放棄了滋養靈魂的文學,放棄了另一個國度傳來的福音。我長長嘆口氣,頹然坐下,神情木然地望向窗外。
下半晌我幾乎什么都沒做,所有美麗的文字都遠離了視線。電腦的屏幕閃著無數道眼花繚亂的光波,似曾相識的唯美的畫面已然與我隔了塵世一般。站起來,踱著步,走過去七步,走回來又七步。陽光不緊不慢地落下去,把溫暖的光輝灑落在冬日的荒山和衰草間。
一夜無夢,疼痛漸退,暗自慶幸天不負我。黎明醒來,暗自思忖,深愧于那些朝夕相伴的牙齒。它們,為我赴湯蹈火,為我嘗盡人間的酸甜苦辣,四十年來,只有在痛苦中跌打滾爬,任勞任怨,從無聲張。而我,可曾為它們著想過?我發誓,從此,我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對你們,我親愛的牙齒!
然而我想錯了。當坐在餐桌前吃第一口飯的時候,那疼痛又從遙遠的沉寂中醒來,變本加厲地打擊著我的一點點信心。一聲不吭地站起來,我苦笑著,走向門口,那疼痛緊隨而來,如影隨形,像恐怖的夢魘般逼進了我的身體。
我想拯救自己的肉體和高貴的靈魂。沿著這條熟悉而又陌生的小巷走出家門的時候,我反復地念叨著這句話。怎么會這樣?我一遍又一遍地反思,把有生以來有關牙齒的記憶通通拿出來翻曬,然后又把古今中外有關牙痛的寓言故事名人軼事像倒帶一樣在腦海中映像了一遍。中國牙疼史,世界牙疼史,如果有足夠的時間,我會竭盡全力撰寫出來,奉獻給那些一如我一般在疼痛的邊緣痛苦掙扎著的人們。
鉆心的牙疼把我鬼使神差地帶到了寬大的辦公桌前,又肆無忌憚地帶到鴉雀無聲的課堂上。我說話開始變得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很多人用詫異的目光并不友好地打量我,似乎我是來自別樣的神秘空間一般。如果不向那些已經懷疑我的真誠的人們解釋,我的品質和高貴必將大打折扣。可剛要張口,四面八方的疼痛又隨之而來,一點點把靈魂深處的溫情消褪。無奈之下,我只好避開無數驚疑的視線,躲進疼痛的天地,一個人消磨可怕的時光。
我洗手,它從手邊劃過;我走路,它從腳下延伸;我寫字,它用尖利刺向思想;我睡眠,它從夢中跳出。牙疼開始主宰我的生活和思想。它占據了我身體和靈魂的制高點,莊嚴鄭重地全面開戰;而我幾乎喪失了所有的斗志,在頹廢和萎靡中一點點萎縮。不,我決不能坐以待斃!第三天,帶著精神的疲憊和痛苦的折磨,我走進一家全市屈指可數的醫院。那位打著飽嗝的牙醫用十二分的不屑與我搭訕,眼光卻是透過我身體的左側去眺望遠處秀發飄逸滿目春色的年輕護士。從醫院出來,我帶回了救世良方,那一大包不知名的藥品就像十世單傳的嬰兒般珍貴。
多少個寧靜的夜晚,我從睡夢中醒來,疼痛開始與我竊竊私語,它把悲傷的經歷和痛苦憂郁一點點向我傾訴;多少個喧鬧的午后,我在人群中夢著,疼痛把我扯離生活的航線,在靜寂無人的角落,向我訴說它們的悲喜。我深切地感到,所有痛楚的根源責任全在自己?,F在我能做到的,只有愧疚、道歉,和向上蒼千萬次的祈禱與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