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后備干部考察報告范文

后備干部考察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后備干部考察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后備干部考察報告范文

我們在選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積極探索選人用人的新機制、新方法、新途徑。

一、積極推行處級干部競爭上崗。為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我們按照市委組織部的要求,在機關推行了處級干部競爭上崗。通過公布職位、公開報名、資格審查、述職和考試、民主測評、組織考察、決定任用等程序,選拔任用了機關處級干部。一年多來,各方面反映是好的。實踐證明,推行處級干部競爭上崗,對于優化機關干部隊伍結構,提高機關干部的整體素質、促進機關工作的開展和各項任務的完成,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一是拓寬了選人用人渠道,提高群眾的參與程度,激活了機關用人機制,打破了“論資排輩”任用干部的辦法,為干部成長、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也調動了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二是增強了機關干部競爭意識,通過在機關推行競爭上崗,廣大干部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新,事業心和責任感進一步加強,團結協作氛圍進一步改善。三是促進了機關工作任務的完成,激發了機關干部奮發向上的工作熱情,調動了機關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機關形成了一種比學習、比工作、比才干的新氣象,為更好地做好政協工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召開處級干部工作學習交流會。為了全面檢驗機關推行處級干部競爭上崗的成果,去年底,市政協機關專門組織召開了機關處級干部工作學習交流會,19名機關處級干部撰寫了任職一年來的工作學習收獲體會,其中有14名同志作了書面交流,有5名同志在交流會上作了重點發言。他們當中有在競爭上崗中重新任命的處長、有副處長提任處長的、有處級領導干部調任非領導職務的,有從正科級干部提任副處長的年輕干部。這些同志從不同的角度,暢談了任職以來的工作學習收獲和體會。會后,我們專門將這次交流會的材料匯編成冊,印發給機關各處室和機關處級以下干部,達到了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實踐證明,適時召開機關干部工作學習交流會,有利于提高機關干部的整體素質,有利于增強機關干部奮發向上的意識,有利于推進機關工作全面上水平。

第2篇:后備干部考察報告范文

編者按:

今年全國“兩會”與去年聚焦“經濟”略有區別, “民生”問題成了普遍關注的熱點。而“醫療改革”(下稱“醫改”)則是熱點中的焦點。衛生部長陳竺曾指出, “醫改的難點是公立醫院改革”。而政府主管部門對公立醫院一直是“政事不分、管辦合一”――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由此造成的弊端往往使得在一些公立醫院的資產管理、發展規劃、重大決策等責任不清,對全行業的管理職責更無法根本落實。

2005年3月28日,國務院《關于深化城市醫療服務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率先推出了包括上海在內的第一批公立醫院“管辦分離”的試點。這一年也被稱為中國醫院“管辦分離”試點年。轉眼4年過去了,隨著《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國新醫改方案)的通過,以及近日《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的下發,均再次明確指出,推進公立醫院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改革,積極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有效形式,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鼓勵民營資本興辦非營利性醫院,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幾年,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都對公立醫院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基本形成了“管辦分離”的思路。

所謂“管辦分離”,是將政府作為服務供給者、出資者和監管者的職能分離開。類似香港在推進公共資本有序進退過程中成立醫院管理局進行統籌管理的做法,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不再直接擁有醫院,淡化其作為公立醫院具體經營和直接管理者的職能,同時,強化作為全行業監督管理者,履行政策制訂、宏觀調控、市場準入、行業監管和公共衛生管理等的職能。切實實現醫院獨立的法人地位和經營權。

2009年4月6日,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積極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有效形式,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同時鼓勵民營資本興辦非營利性醫院,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兩天后,以國務院副總理為組長,包括發改委、衛生部、財政部等6個部委在內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成立,統籌組織和協調改革工作。

2010年2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管辦分離”試點進一步擴大(首批16個),強調積極探索“管辦分離”的有效形式。根據中國醫改近年的探索,“管辦分離”在具體落實上往往呈現出因地、因情制宜的多樣化和復雜化。而作為中國唯一省級的“管辦分離”先行者一一上海申康模式再次成為焦點。

中國唯一省級醫療改革的“申康模式”

對于公立醫療機構管理制度進行改革的探索,上海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先是仿效新加坡進行公司化運作,成立上海申康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申康投資公司”)以提高公立醫院的市場化程度,加強資源的利用效率。

2005年9月9日,在申康投資公司的基礎上,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下稱“申康中心”)成立,從納入上海財政部門預算管理的23家市屬公立醫院(下稱“市級醫院”)開始,推進醫療機構“管辦分離”改革試點,成為中國唯一的一家省級“管辦分離”醫療改革試點單位。

申康中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理事會為最高決策機構,成員由市衛生局、國資委、發改委、財政局、教委、醫保辦、藥監局、醫學院校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雖然申康中心與衛生局同級(正局級),但根據全行業管理要求,應當遵守衛生局制定的規章制度和行業管理安排。

作為上海市政府設立的國有非營利性事業法人,申康中心屬于全額撥款的事業法人,是23家市級綜合性醫院國有資產投資、管理、運營的責任主體和政府辦醫的責任主體,行使重大決策、經營者聘任,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的考核、評估和監控權力,確保國家辦醫的政策和規范、規劃的落實到位,增強市級醫院公益性,推進醫療機構改革,盤活資產,提高辦醫質量和效率。

按照有關人士的說法:“申康管人,部分市級醫院的人事任免歸申康;申康管事,行使對醫院的發展職能,財政拔款也會從申康這個渠道走;申康也管資產,而且工作上軌道以后,資產劃轉工作也會進行,而且財政盤整也會從申康這個渠道走。”所轄23家市級醫院,包括12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其中4家中醫醫院)、7家三級甲等專科醫院,1家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3家三級醫院,總盤子達180億元。

據統計,截止2009年末,23家市級醫院實際開放床位2.0萬張;門急診2982.36萬人次、出院病人64.43萬八次、住院手術28.37萬人次,分別占全市醫療機構業務總量的18.11%、28.63%和37.85%,約占全市三級醫院業務總量的2/3。

內部管理專業化、規范化

申康中心探索出了以“戰略規劃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資產監管、審計監督”為主要內容的出資人管理制度,努力實現市級醫院“專業化、規范化、精細化”的內部管理,突出公益性,增強綜合競爭力,不斷改善服務、提高質量、控制費用,切實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首先,落實醫院經營自,明確院長的權責,實施戰略規劃管理。組織市級醫院編制了“十一五規劃”,明確量化指標、時間節點;加強規劃實施管理,明確工作重點,細化為年度實施計劃,與預算、績效考核等指標結合;同時,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的中期評估,保障進度和衡量指標“落地”,增強醫院的規劃管理意識。

其次,全面清產核資,理順產權關系,加強資產監管,探索以計劃為依據、以成本核算為基礎的預算管理機制。通過開展市級醫院全面清產核資工作,摸清家底。截至2009年底,市級醫院總資產232.46億元,凈資產188.8億元。通過制定實施《市級醫院全面預算管理試行辦法》和《市級醫院成本核算辦法(試行)》,初步建立市級醫院預算管理機制和成本核算制度,確保收支平衡,有效控制醫療費用、逐步降低成本支出。

在近年來業務量不斷增長、物價指數不斷攀升的情況下,2005―2009年市級醫院平均每萬元業務收入的能耗支出年均下降4.88%;同期,平均每萬元醫療收入的衛生材料支出年均下降2.70%,2009年有近1/2的市級醫院下降。

再次,實施院長績效考核。2006年,申康中心制定實施《市級醫院院長年度績效考核辦法(試行)》,建立了以管理業績為核心的,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結果直接與獎懲掛鉤,歷年績效考核結果作為院長任期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選聘的重要依據,從而構建了對市級醫院院長明確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強化了公益性辦醫方向,加強了成本控制,提高了運行效率。同時,根據績效考核中暴露出的問題,主動采取各項措施改善績效,形成了績效持

續改進機制。

最后,加強審計監督。審計監督是出資人監管的重要手段。為加強國有資產監管、規范醫院的經濟行為,申康中心穩步推進醫院財務決算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內部審計和審計整改等各項工作。委托專業的審計中介機構實施年度財務決算審計,同時,審計的目標取向已從傳統的真實、合法性審計,逐步轉變到對市級醫院的內部控制與運營績效審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鑒國際先進的醫院管理手段和經驗,申康中心還陸續推出了“醫聯工程”、日間手術、日間化療、臨床路徑管理、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組織市級醫院優化醫療服務,合理控制醫療費用,著力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005年,申康中心啟動醫院信息化管理的醫聯工程――患者在一家醫院辦卡,聯網醫院通用,2009年進入實質運行。為1100萬患者建立了跨醫院的個人診療檔案,發放自費病人“醫聯卡”240萬張。目前,23家市級醫院之間病例基本信息、檢驗檢查和用藥信息初步實現共享;21家醫院之間醫學影像信息初步實現共享,并開展了重復檢驗檢查提醒和治療安全警示試點工作。同時,成立“醫聯中心”,建立數據質量和信息共享應用評估制度,規范“醫聯工程”的運行管理。

2007年以來,還在具備日間手術條件的14家市級醫院開展了日間手術,共開設床位289張,涉及57個科室。至今,共開展日間手術近5萬人次,平均住院天數下降9.2%,住院醫療費用下降15-65%;日間化療試點,共設床位41張,已收治各類惡性腫瘤患者1805人次。

同時,創新推出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累計提供導醫服務近950萬人次,咨詢服務1200萬人次,各類預約服務160萬人次,發放檢查報告600萬人次,免費測量血壓11萬余人次,免費出借推車、推床10萬人次,老弱病人陪護9萬人次,免費寄存行李2萬2千余次,代寄檢查報告1萬7千余次。

還在6家市級醫院開展了“專病聯合門診”試點,開設聯合門診18個,診治病jk44878人次,逐步形成以標準化管理為特點的醫療服務質量持續改進機制,創新臨床醫療服務模式。目前已有14家醫院開展了臨床路徑管理工作,涉及71個科室、185個病種,全年總計納入患者3.8萬人次,有效降低了均次費用和平均住院日。

另外,組織13家市級醫院建立14個專家團隊,與全市54家區屬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開展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慢支、惡性腫瘤、骨質疏松等6種常見慢性病的綜合防治工作。促進了醫療資源縱向整合新模式,產生一批慢性病科研成果,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和健康普及工作。

截止2009年底,市級醫院下基層醫院服務,主治醫師793人,出診2.88萬人次,開展業務查房1.34萬人次,為社區居民開展健康教育講座1528次,參加居民達到10.48萬人次,接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診病人2.28萬人次。同時,已還與上海的18個區縣的219家基層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與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郊區(縣)中心醫院和區(縣)中醫醫院“結對”基本實現“全覆蓋”。

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申康中心成立以后,積極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構建了以戰略規劃為統領,以全面預算和績效考核為重要抓手,以資產監管和審計監督為保障的出資人管理制度,形成相互制約、環環銜接、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管理機制,將上海市公立醫院的建設推進了科學管理的軌道。

公立醫院診治疑難重癥和承擔危重病人搶救任務的功能定位得到凸顯。同時,發揮了市級醫院醫療資源的輻射作用,支援郊區、社區醫療機構,滿足了基本醫療服務需求。更難得的是,盡管業務量增長,醫療費用仍得到了有效控制。醫生人均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平均住院日大幅下降,能耗及衛生材料等成本下降,醫療服務質量不斷增強。

同時,加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建設。硬件上,完成了“十五”基本建設任務:總計28個項目,完成總投資69億元,總建筑面積115萬平方米,涉及22家三級甲等醫院,初步實現了改善老百姓就醫條件和就醫環境的建設目標,也為市級醫院下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6年,編制實施市級醫院“十一五”基建專項規劃,目前已完成立項14個項目,總投資47.98億元、總建設規模69.92萬平方米。

軟件方面,組織市級醫院以提高臨床科研創新能力為核心,加強學科建設,先后實施了16個新興前沿技術聯合攻關項目、30個適宜技術聯合開發推廣應用項目、25個中醫驗方I臨床評價項目、7個中醫專科(專病)建設項目、8個科研平臺建設項目、6個中心實驗室規范化建設項目和56個臨床管理優化項目等臨床科研項目。

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共計培訓現職領導干部和后備干部520余人次。至2008年底,市級醫院共增加領軍人才45人,其中首席科學家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0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上海市領軍人才15人。

同時,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和國際合作交流,四年半來,完成12項課題研究;先后與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公立辦醫機構,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形成了20余篇專題考察報告,著力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補償機制成為醫院改革瓶頸

由于缺乏一、二、三級醫院的梯度就醫,民眾持醫保卡可以在全市范圍內自由選擇醫院就診,醫療需求彈性的不合理放大,導致了市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始終相對不足,服務量不斷上升,給醫院運營帶來很大壓力,對醫院優化人員配置、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加強內部管理等也帶來了嚴峻挑戰。

公立醫院必須堅持公益性,而良好的經濟運行狀況是公立醫院健康運行、維持公益性的重要基礎。但長期以來的補償政策環境造成了公立醫院難以從機制上體現公益性。市級醫院面臨經濟壓力不斷增大的困境,補償機制問題已成為公立醫院改革的瓶頸。

一、長期以來,醫院高度依賴藥品加成收入進行補償,但隨著藥品加成率大幅降低――從原來的30%降到現在的15%――給市級醫院實現業務收支平衡帶來了巨大壓力。

二、近年來,盡管市財政不斷增加對市級醫院的投入,但對于醫院財政狀況的改善而言,投入仍顯不足,占的比例較低。

三、醫療服務價格不合理,醫療勞務價格低于成本。

四、醫保總控超預算分擔。醫院需要負擔已經支出的超過醫保規定的控制總額的那部分費用,但實際情況是病人在醫院的就診總量醫院事前是無法控制的。

五、市級醫院基建項目、大型醫療設備購置尚需要醫院自籌相當部分的資金。許多醫院向銀行貸款,付息壓力增大。

六、醫院為改善就醫環境,近年來硬件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此運行成本隨能源、材料等物價指數的上升也不斷增長。部分市級醫院業務支出的增幅已經高于業務收入的增幅,醫院的收支赤字隨著業務量的增長而增長。

在當前的補償機制下,拓展業務、增加收入、擴大規模是各個醫院不約而同的追求,形成了公立醫院高效率、高消耗、粗放型的運行模式,在滿足社會醫療需求的同時,也增加了醫藥費負擔,影響了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中國的公立醫院起步較晚,與國外的公立醫院相比差距是明顯的。隨著民眾醫療保健需求日益增長,并呈現出多層次、多方面需求,相應細分的醫療服務市場缺失;社會辦醫,規模小,技術弱;商業醫療保險缺乏足夠發展空間的弊端將日益顯現。這都呼喚中國醫院改革在科學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的有更多、更大的創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肌肌对肌肤肤30分钟软件大全免费| 欧美综合亚洲图片综合区|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水多| 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maomiav923| 玖玖在线资源站|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999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欧美疯狂xxxx乱大交视频|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老头一天弄了校花4次| 巨大黑人极品hdvideo| 免费夜色污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jianema.cn| 毛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va在线播放| 亚洲专区在线视频|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日本里番全彩acg里番下拉式| 国产三级自拍视频| 三个黑人强欧洲金发女人| 看了流水的小说|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毛片乱码|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最新| 免费能直接在线观看黄的视频 | 日韩免费在线看|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 一二三四国语在线观看视频| 激情freesexhd糟蹋videos|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苏玥马强百文择|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黄页在线播放网址|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