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公路施工單位自評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農村公路現狀
我縣公路總里程2010.785公里,其中國道317線119公里、國道350線44公里、通鄉185.025公里、通村1662.76公里。已建公路總里程1010.44公里(其中國道317線119公里、國道350線44公里、通鄉126.60公里、通村720.84公里),交通建設基本形成以國、省公路為骨架,以農村公路為補充,干支相連、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格局。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制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脫貧攻堅,脫貧攻堅的出路必須在于精準施制上出實招,做實事,定制度,抓落實。要深刻認識到交通建設是脫貧攻堅戰中的攻堅戰,必須拿出“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結合工作實際,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技術人員為成員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先后制定了《縣農村公路建設集中攻堅活動實施方案》、《縣農村公路工程建設考核獎懲辦法》、《縣農村公路質量監督管理處罰細則》、《縣道路工程試驗檢測規范》等系列制度方案,從交通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進度管理、造價管理、廉政建設、安全生產等進行全面監管,進一步把交通建設的工作責任明確到人、落實到人、細化到人,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作戰圖,列出規劃時間表,立下軍令狀,切實做到盡心盡責、精細統籌、高位調度、務求實效。確保解決交通通行瓶頸的問題,使農牧民群眾逐步脫貧致富。
(二)嚴把項目監管,將質量安全放在核心位置。結合縣區域地質條件的特殊性,如何實施交通項目建設順利開展做到辨癥施治,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一是強化招標程序,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在通村公路建設中,優化招投程序,按照相關文件精神要求對所有建設項目進行公開招投標,我局做到早規劃、早安排、早落實,抓時間促進項目盡快盡早落地實施;二是強化質量監管,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先后組織召開項目推進會,要求各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進一步加強質量監管、安全管理、工程進度和廉政建設,確保質量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同時建立了工程質量專項督查和第三方檢測相結合方式,成立農村公路質量檢測中心,設立專門實驗室,購置了實驗儀器,健全了規章制度,及時對農村公路建設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檢測,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努力把交通扶貧工程打造成“優良工程”、“陽光工程”、“民心工程”;三是強化進度管理,確保完成目標任務。健全“政府監督、業主負責、監理控制、施工執行”的工程建設進度管理體系,確定合理工期,下達進度計劃,嚴格監督計劃執行。為確保工程質量及工程進度,實行一條道路一名工程監理推進實施,一名專業技術人員包片監督實施,專人負責、專人管理的質量管理機制,切實加強技術創新和力量投入,強力突破控制性工程和“卡脖子”路段,形成全路段、多環節、大規模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圓滿完成目標任務。四是強化資金管理,確保國資專款專用。專項資金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項目資金專款專用,不定期核實項目資金支付情況,抽查施工單位相關合同、施工資料及項目現場查驗,確認相關項目的建設時間、工程量等基本信息與申報和驗收資料是否相符,有無虛假申報、重復申報等套取國家資金的情況,能否按照簽訂的施工合同和完成的工程量足額、及時撥付給施工單位,建立健全自查自糾的資金管理工作制度。
(三)精準扶貧,交通先行。在完善了各項制度,辨癥施治后,2014至2020年期間縣交通建設一是投入資金29363余萬元,建設卡娘鄉、宗麥鄉等15條通鄉公路134.419公里;二是投入資金65070余萬元,建設245條通村公路1218.289公里;三是投入資金5714余萬元,建設安保工程100處263.04公里;四是投入資金33940余萬元,建設27座橋梁1050.01延米;五是投入資金558余萬元,建設暢返不暢工程19條56.84公里;六是投入資金533余萬元,建設5個農村客運站,打捆實施147個村的村級級招呼站;七是投入資金179余萬元,建設19處111.079公里安防工程;八是投入資金6261余萬元,建設水毀項目120個。
三、取得成效
從根本解決老百姓出行難、過河難等安全出行問題,徹底解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現狀,通過交通扶貧工作,改變老百姓對黨和政府認可,提升了黨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滿意度和認可度,通過近年來交通扶貧工作,我縣交通建設基本形成以國、省干線為骨架,以農村公路為補充,干支相連、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格局,不斷增強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因此在2019年我縣受到“通鄉通村兩個100%”表彰,并撥付以獎代補資金1000萬元。
四、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公路提升改造方面。由于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我縣農村公路資金投入低、等級低,從而導致農村公路使用年限短,路面病害嚴重,鑒于近年來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對農村公路的要求高,建議將我縣投入的等級低的農村公路進行提檔升級,延長使用壽命。
(二)公路養護方面。按照“7351”的標準,縣委政府每年預算了相應的養護經費,但我縣農村公路點多、面廣,養護難度大。尤其在汛期,地質災害高發,水毀嚴重,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與現有技術人員、養護機械、養護經費相差甚遠,導致后期農村公路養護難。
(三)安全方面。隨著近年來鄉、村道路建設公里數的增加及路面等級的提高,農村道路出行條件逐年改善,但安全隱患反而提高,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安保設施建設里程少,加之近年來農村公路建設質量提升,安全隱患較大。
五、下一步打算
切實推行行政處罰制度,是有效監督工程質量的有力手段。行政處罰措施的及時跟進,不但能夠及時糾正違規行為,同時對其他單位、其他項目起到警示和威懾作用。質量監督工作是在主管機構授權下的行政執法行為,具有質量監督權和行政處罰權。《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公路工程質量監督規定》、《公路建設監督管理辦法》、《公路建設市場管理辦法》等都對質量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的違規、違法行為做出了明確規定。但由于質量監督工作過于注重質量的監督檢查,沒有對整改措施和相關處罰及時監控落實到位,參建單位存在迎合檢查,問題整改不到位,反饋報告走過場的現象。為此,依據行業相關法律法規現正在制定《高等級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細則》和《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細則》,對各項行政處罰條款統一匯編并進行細化和量化,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違規行為依據細則嚴格執行。強化對業主的監督,及時整改檢查中存在的問題,把質量監督工作真正納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化軌道,守護好工程質量的大門。
二、設立質監巡查組和項目監督組,全方位監控工程質量,設立以領導為核心的巡查組
根據各個工程項目性質和進展情況對所有工程項目適時進行綜合檢查;按區域成立項目監督小組,具體負責所監督區域各個建設項目的質量監督抽查。對高速、一級公路采取巡查和現場監督有機結合方式,點面兼顧,有主有次,確保監督不留死角。農牧區公路通過采取適時巡查方式現場具體跟蹤,具體監督工作由旗縣主管機構監督部門負責。健全質量責任追究制,深化建設項目質量行為和質保體系的監管。工程建設中,建設單位是工程項目的主導和核心,項目法人是質量管理與控制的第一責任人;監理單位是受建設單位的委托對工程全過程進行監理,總監理工程師(駐地監理工程師)是工程質量的直接監控者;施工單位是工程項目的直接建造者,項目經理是工程質量的直接責任人。健全質量責任追究制,項目法人、總監和項目經理是責任主體,深化質量行為和質保體系監控,要促使這三方責任主體嚴履其職、嚴負其責,提升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一級一級架好質量的高壓線,才能杜絕不合格產品的出現。一要嚴查各級質量保證體系,嚴格監控質量保證體系的規范運轉;二要認真執行工程質量責任備案制度,健全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完善質量第一責任人約束機制;三要以信用評價和崗位登記為抓手,充分發揮社會監理的職能和作用,規范行為,強化責任,推進總監理工程師負責制有效實施。
三、提前介入交工檢測,推行第三方檢測制度,嚴把交(竣)工檢測關
建立施工過程抽查和工程交工前檢測同步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將交工驗收檢測工作前移,督促業主委托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提前介入,對施工過程中的工程質量進行中間監督抽查,使工程實體的各項質量指標在過程檢測中得到真實評定,震懾各從業單位加強工程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嚴防質量隱患,為工程的順利交(竣)工做好檢測基礎工作。
四、建立旗市區質監機構,加強農牧區工程質量監控
農村牧區公路點多面廣、監督難度大,旗縣級人民政府是農村公路的建設主體,只有各旗市主管機構成立與市質量監督機構相對應的質量監督部門,明確旗市監督部門的責任,才能全面有效實施對農牧區公路的跟蹤檢查和有效監督,農村公路質量管理才能有制度保障。各旗市監督部門每月定期將各農村牧區公路項目監督抽查情況匯報至上級質監機構,接受其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配合上級質監機構對各旗縣農村公路定期巡查。能有效地緩解上級質監機構的監督工作壓力,同時保證了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的及時掌控。進一步推進農村公路項目的規范化管理。
五、推行各項目監督組之間聯檢和互檢機制,確保監督工作公正嚴謹
為使質量監督工作規范、及時、到位,質監機構將在現場監督的基礎上對各項目每年組織不少于2次的互檢或聯檢工作。年底對所有監督項目的監督工作進行全面的自查自評和互查互評,查證監督申請批復是否規范,交工檢測意見、檢測報告內容是否嚴謹完整,確保質量監督工作做到嚴格監督、公正執法。同時創造條件促進質監機構行業間的交流和學習,拓寬業務視野和工作思路。通過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使質監工作上高度,上水平。
六、加大宣傳工作力度,設立質量監督舉報電話,營造工程創優輿論氛圍
質量監督工作是代表政府對公路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的行政行為,任何從業單位都要積極配合接受質量監督部門的檢查。通過采取文件傳達或集中培訓等方式進一步加強質量監督職能和監督作用的宣貫,使被監督方了解質監部門的職能和作用,提升質量監管意識,充分認識政府監督的必要性和強制性。在施工現場設立質量監督舉報電話,加強社會監督,促使被監督方認真履行職責,減少違規行為。
七、推進工程項目標準化管理,使質量監督工作再上新臺階
第二條路政管理的職責
㈠宣傳、貫徹實施有關公路路政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
㈡維護公路、橋涵養護、施工作業的正常秩序;
㈢實施公路路政巡查,依法制止占道亂堆亂放等行為;
㈣管理和維護公路路產、路權,對違反公路路政管理的行為有權制止并依法進行處罰;
㈤依法控制公路兩側建筑紅線,取締違章建筑設施;
㈥負責對超過公路和公路橋梁限載、限高、限長、限寬標準(以下簡稱超限)和超過載重質量的運輸車輛及公路狀況進行監督檢查;
㈦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三條農村公路養護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養護管理原則,建立各級責任體系。
區政府是轄區內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籌集和管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監督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的養護管理工作,組織協調鎮人民政府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及設施的保護工作。區交通局具體負責區域內農村公路養護的日常管理工作,編制實施縣道養護計劃,審核鄉、村道養護計劃并指導、協調實施;負責縣、鄉道路政管理,指導村道的路產路權保護;監督、管理、使用好農村公路養護資金。
鎮人民政府負責區域內鄉道養護管理工作,落實并監督、檢查、指導村民委員會做好村道的養護管理及其設施的保護工作。各鎮應成立農村公路管理站,明確1名鎮分管領導兼任公路站長,配備1-2名專職或兼職養護管理人員,人員從鎮在職人員中調配,具體負責區域內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編制鄉道、村道養護計劃,組織實施鄉道養護,協調村道養護;協助區交通主管部門開展縣、鄉道的路政管理;指導、協助村委會開展村道路政管理;及時報告鄉、村道塌方、水毀等公路損壞、修復情況,及時修復、安裝鄉道安保設施。監督、管理、使用好鄉道、村道養護資金。
村委會和農場負責區域內村道的養護管理工作。村一級應由村“兩委”或從農村“六大員”中確定一員,農場指定1名兼任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員,具體負責提出村道養護管理建設性計劃并組織落實;定期巡查路況并及時上報塌方、水毀等農村公路損壞修復情況,及時制止各種損害村道的行為,保護路產路權,及時修復、安裝村道安保設施。區政府根據區交通局出具的村級管理養護的任務、質量,給予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員適當津貼。
第四條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納入區政府對區交通局、各鎮政府年度工作目標的考核內容。
第五條區交通局負責監督指導全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舉辦技術培訓活動,開展路政執法,保護路產路權及防護設施等工作。
第六條區公路管理所承擔縣道日常養護、技術培訓、督促檢查、農路數據庫管理,編制農村公路養護補助資金計劃。
第七條各公路養護責任主體負責公路沿線的綠化、美化,積極保護公路沿線生態,鼓勵沿線村民在公路兩側種植各類經濟林木。
第八條農村公路小修保養,由責任主體根據當地實際確定,可采取養護工負責、社會競標、集中管理、分段管理、承包管理、認養管理等方式。
在選人用人上采用“鎮聘村用”和“村聘村用”相結合的辦法,簽訂《農村公路養護合同》,實行合同化管理。
區交通局負責建立全區公路養護工檔案。
第九條農村公路養護工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對農村公路進行養護,做到路基、邊坡穩定,路面、構造物完好,排水暢通,保障農村公路經常處于良好的技術等級狀態。
因嚴重自然災害致使農村公路中斷或嚴重損壞時,養護責任主體應當及時修復,必要時可以動員和組織沿線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村民委員會進行搶修,盡快恢復交通。
第十條各鎮、農場應在每年10月底前,將次年農村公路大、中修計劃上報區交通局。區交通局下達計劃后,具體責任主體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擇優選用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承擔。補助資金由區交通局撥付至各鎮、農場公路管理站。
第十一條農村公路責任主體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公路巡查,處理或協助處理違章行為,維護路產路權,保護公路防護設施,保證道路暢通和行車安全。
第十二條多渠道籌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主要渠道有:各級政府配套安排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采取一事一議有效引導、尊重民意、村民自愿等方式籌集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收取的農村公路路產賠、補償款;企業或個人等社會捐助;通過轉讓農村公路(橋梁)冠名權、路域資源開發權、綠化權等市場化運作方式籌集的資金,以及其他依法籌措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
第十三條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包括大、中修養護資金和日常小修養護資金。小修養護資金的撥付,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根據養護里程實行考評補助,及時足額核撥至農村公路責任主體。
小修養護補助定額基數標準為:縣道6000元/年公里(其中省級補助3000元/年公里,市級補助1200元/年公里,區級補助1800元/年公里),鄉道2700元/年公里(其中省級補助1000元/年公里,市級補助350元/年公里,區級補助135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其中省級補助500元/年公里,市級補助120元/年公里,區級補助380元/年公里);各鄉鎮配套資金為:鄉道27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
小修養護資金撥付方式為:區政府按序時進度將資金撥至區交通局專戶。區交通局在農村公路半年考評和年終考評結束后,根據考評結果分兩次撥付到各鎮、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專戶,各鎮、農場再拔付給具體的養護單位或個人。
區級大、中修養護資金,按縣道4000元/年·公里;鄉道1800元/年·公里;村道500元/年·公里,由區交通局編制年度計劃,區財政列入年度預算,并按序時進度撥至區交通局專戶,與上級政府撥付的大、中修資金及其它資金捆綁統籌使用。區交通局根據具體大、中修維修工程情況,會同區財政局報區政府同意后,根據工程維修進度情況下撥給各鎮、農場。
第十四條區交通局、各鎮、農場應成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分別設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專戶。
公路養護資金應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擠占,專戶只辦理和核算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的撥入和撥出,不得發生其他資金的收支。專戶資金按年度進行逐級結算核消,年度有結余的,結轉滾存至下一年度使用。區交通、財政、審計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范圍,加強跟蹤審計監管,確保資金安全使用,違者將依法依紀處理。
第十五條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實行逐級考評制度。
各養護責任主體每季度分別對登記列養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情況進行一次自評。
區交通局要加強對農村公路技術及使用狀況、養護和管理進行督促檢查,每半年對各責任主體所管轄農村公路進行一次抽查考評。年終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進行綜合考評,考評結果作為資金核撥、養護工續聘、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并上報區政府作為對各鎮年終工作目標考核依據。
第十六條農村公路日常小修保養技術標準、管理考評細則由區交通局另行制定、印發。
關鍵詞:監理檢查考核評價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國家對基礎設施的投資越來越大,工程監理工作在整個建設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被各級領導重視。
一、社會監理工作規范化、標準經、程序化的必要性
為了加強公路工程質量管理,控制工期和工程費用,提高投資效益及工程管理水平,交通部在1995年下發了《公路工程施工監理規范》。面對當前監理單位越來越多,監理水平參差不齊,對監理工作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管理,變得十分必要。
二、大型項目監理管理工作的特點
現在大型項目的投資巨大,工程內容復雜多樣,施工界面多,技術含量高,工期要求嚴,社會影響大。對工程的質量、投資、進度、合同執行實施控制的監理工作也就變成了一個系統工程,監理工作所涉及的范圍大(專業多),地域廣(施工地點分布在幾個縣市,甚至跨省),相互協調多(施工單位多)。只有對監理工作進行科學、嚴密、有效的管理,才能達到好的監理效果。
三、對監理工作評價量化范標的提出
監理工作應該嚴格按施工監理規范的要求進行,但對監理單位的工作效果很難進行評價。對監理規范的具體內容進行量化,賦予分量,通過評分的辦法對監理工作進行評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就廈門海滄大橋的一些具體做法介紹如下:
1.工程概況和監理組織機構
廈門海滄大橋總投資為人民幣28.79億元,全橋主線長5927m,其中東航道主橋為230+648+230m三跨連續鋼箱梁懸索橋,在世界同類型懸索橋中排名第二。施工工期自1996年12月18日至1999年9月30日,被列為國家重點工程。于1999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廈門海滄大橋為工程施工全過程監理,監理機構按總監理工程師辦公室和駐地監理工程師辦公室二級管理機構設置。由于監理工作涉及面廣(包括錨旋,塔柱,懸索橋上部鋼結構安裝,外協件加工、制造完隨寶順、路面,交通工程等),共分六個駐地監理工程師辦公室。各駐地辦公分別同業主、總監辦簽定監理技術服務合同。為了加強施工全過程監理工作的管理,由總監辦制訂監理工作檢查、考核與評價辦法對各駐地辦進行指導與管理。
2.考核方法
采用月度自檢,季度考核評分,年終總結,工程完工后進行一次總體評價的形式,具體步驟如下:
(l)每月末由駐地辦自評,填報"監理工作檢查、考核、評分表"(自檢評分)。
(2)總監辦不定期到駐地辦現場檢查,并根據各駐地辦的工作情況及自評結果,每季度進行一次綜合考核,填寫"監理工作檢查、考核、評分表"(考核評分),并將其連同"監理檢查、考核、評分意見征詢表"發至業主、監督、設計、施工等單位,根據反饋的信息調整和改進監理工作。
(3)年終以季度評分表為基礎,對各駐地辦進行考評,并根據考評結果列出名次,通報業主及上級主管部門,同時發送給各駐地辦的原單位。
(4)工程完工后,以每年年終的評分表為基礎,對各駐地辦進行總體評價,向各有關單位發出簡報,并寫出各駐地監理單位的項目監理工作鑒定。
3.檢查、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
(l)檢查、考核內容
考核采用積分方法。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進行:
a.組織機構、人員配備及管理制度方面
(a)機構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明確;主要領導是否同監理合同中規定的相符,到位情況;內部團結情況;是否能對下屬進行有效管理。
(b)主要監理人員是否具有監理資格;實際操作中是否能夠勝任所擔任的崗位的正常工作。
(c)內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按業主、總監辦和監理合同的要求建立內部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有無違反紀律對工作造成影響及的情況;有元對上級規定或通知、指令不執行的情況。
(d)有無相互推倭、拖延或待辦不辦的情況。
b.監理業務方面包括:質量、進度、投資、合同、管理
(a)質量
①測量工作:是否有完整的測量方案;是否對承包人的控制測量和施工放樣測量工作進行督促檢查;是否對關鍵部位進行監控測量復核(檢測手段齊備,檢測頻率符合技術規范要求),效果如何。
②材料、試驗工作:是否對承包人的試驗工作進行了有效管理;督促檢查承包人健全自檢系統;是否對材料或商品構件試驗進行現場調查,按規定獨立抽檢;驗證試驗、標準試驗、工藝試驗、驗收試驗是否準確及時。
③監理程序是否嚴格執行;對承包人的施工方案的審查是否準確,或及時提出意見;是否因此影響總監辦對該方案的審查;是否起到預先指導的作用。
④旁站檢查工作是否到位;現場記錄是否符合要求;對關鍵部位的監理是否及時準確;能夠預先發現問題,避免質量事故的發生;重大問題是否及時匯報。
⑤工序檢驗認可:是否對承包人完成自檢合格的各道工序進行及時的驗收簽證認可。
③工程問題處理:是否接監理程序對施工質量問題或事故進行及時處理并上報。
①質量評價:各種質量檢測指標合格;外觀良好;未出現質量問題和事故;未產生質量缺陷;盡量避免返工現象。
(b)進度
①能否按時上報進度統計報表。
②對承包人上報的年、季、月、旬計劃的審批是否準確,檢查和調整是否及時。
③是否經常深入工地,了解承包人的工、料、機的投入情況;對計劃超前或滯后提出分析意見;對進度滯后的工程是否采取了措施。
(c)投資
①是否按時審核上報計量支付報表。
②對各種質量檢驗報告單、中間交工證書、中間計量表是否及時準確簽認,有無漏簽、錯簽;對承包人上報的資料的審核是否準確;對計量支付的理解是否透徹,計量方法、原則掌握嚴格、正確。
③工程變更處理情況:是否按合同及規定的程序對發生的變更問題及時處理;能否對承包人上報的費用、工程數量計算提出審核意見;對有爭議的變更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
④延期索賠處理情況:是否按合同及延期索賠程序執行;對事件能及時作出反應并上報,采取應急措施,減少損失;客觀、完整地做好現場情況記錄;簽認各種記錄、報表,提出調查、初審意見。
⑤計日工使用情況:按程序處理,如實記錄,正確簽認。
(d)合同
①對合同文件的學習、掌握情況;協調處理合同糾紛、界面問題。
②協助承包人對各種保險的辦理與理賠情況。
③分包工程的審查、報批及管理情況。
(e)管理
①各駐地辦制訂和補充的監理細則、規程、分項工程監理方案等內容及執行情況。
②內部學習及對承包人的業務培訓;對監理工作或工程管理的合理化建議等。
C.監理資料、表格規范化方面
(a)監理文件傳遞是否按程序執行,有無錯漏。
(b)資料是否完整、統一、規范。
(c)根據監理規范和工作程序要求,對特殊部位的質量檢驗表有無補充。
(d)簽認是否及時,有無遲簽或誤簽。
d.對上次檢查、考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的改正情況
監理工作檢查、考核、評分見表1。
優秀:評分在85分以上,且監理業務評分在60分以上。
稱職:評分在70~85分之間,且監理業務評分在50分以上。
不稱職:評分在70分以下,或監理業務評分在50分以下。
4.考核效果及經驗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保證了監理工作順利實施,得到了業主、承包方的認可。同時在各個駐地辦之間形成互相學習、競爭的良好風氣。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