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機械類助理工程師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㈠、社會保障工作
1、開展專題調研。,我們按照*市政府下達的社保擴覆指標任務,結合本市實際,提出了擴覆工作早抓常抓的要求,并安排開展城鎮居民參加醫保、工傷保險擴覆、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和被征地人員參保政策調整四方面的專題調研。這四個調研專題分別由社保科、社保中心和農保處承擔。4、5月份,社保例會兩次專題聽取調研情況匯報,并進行分析研究。通過調研,明確了工作目標、要求和思路,形成了工作方案。
2、擴覆指標完成進展情況。在地稅部門和各鎮(街道)的支持配合下,參保人數呈不斷上升態勢。1—5月份,養老保險參保增加2919人,醫療保險參保增加3921人,工傷保險參保增加8513人,失業保險參保增加211人,失土農民參保增加2374人。雖然離完成*市下達的考核指標相距還遠,但已扭轉了往年同期參保人數下滑的趨勢,為全面完成指標任務打下了基礎。
3、“金保工程”建設。我市“金保工程”建設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建設多險合一社會保險信息系統;第二階段主要是建設勞動就業管理信息系統;第三階段主要是開展面向各類勞動保障服務對象的信息服務,并建立與省、*市“金保”聯網系統。目前,我們已基本完成第二階段目標任務,進入第三階段。為確保“金保工程”建設,我們一抓組織保障;二抓工程招標;三抓工程安全;四抓工程質量;五抓工作措施到位。由于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整個工程建設目前進展比較順利。
4、社保基金監管檢查。5月份,根據《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開展社會保險基金專項檢查的通知》(浙勞社監督[20*]52號)要求和*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工作座談會精神,我局組織市社保中心、農保處、就業處三家社保經辦機構對各自的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和運行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自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意見。6月6日,我局積極準備配合做好玉環縣對我市的社保基金監管對口檢查工作。
㈡、人才工作
1、外出招聘人才。,我市組織參加各類人才招聘會和高校畢業生就業洽談會4次,共有79家企業分別赴*、*、*、*進行招聘。截止5月底,我市共引進各類人才2180名。今年我市人才引進較往年有兩個增加:一是我市企業赴外地招聘的需求量和次數增加;二是本科和研究生學歷以上人才錄用人數增加。
2、經常性舉辦人才集市。正月初八至十四在市人才交流中心舉行的春季人才招聘周期間,進場設攤企業達500多家次,張貼招聘廣告650多家次,提供崗位2600多個,進場求職者超過3000人次,達成就業意向約1000多人,節后我市人才市場出現人才供需兩旺的態勢。由于我市制造業企業數量眾多,年后擴大生產的同時,對機械機電類技術及管理人才的需求達到高峰,因此,制造類崗位的需求仍居第一。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財務人員尤其緊俏,40%以上企業缺乏具有實際經驗且有會計專業上崗證的財務人員。此外,外貿人才需求也較大。根據企業對人才需求普遍較大的實際,市人才交流中心一直堅持每周日舉行人才集市。
3、完成人才公寓安置工作。為加快我市經濟發展,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優化人才環境,加快人才集聚,按照去年市“兩代會”提出的加快人才公寓建設的要求,幾經討論、修訂并經市長辦公會議研究同意,出臺了我市第一期人才公寓安置銷售管理辦法。人才公寓采取政府優惠、企業補助、個人購買的辦法,第一期提供公寓60套,解決我市非公重點骨干企業符合條件的引進人才的住房困難。現已全部落實到人。
4、開展造船行業工程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我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造船工業的迅速發展。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在松門、石塘、濱海等鎮,造船業已經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截止20*年底,我市擁有船舶修造企業42家,從業人員約達3.8萬人。但該行業中已有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甚少,極大地制約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和企業資質的提升。為大力培養造船企業技術人才,促進造船業的持續發展,我市決定在全市造船企業中對從事船體、船機、船電的工程技術人員開展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此次評審分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等三個級別,并制定了相應的申報條件。5月份,我市造船行業共有260多位專業技術人員報名參加評審,針對此次評審的培訓工作已全部結束,將擇日進行考試和考核。
㈢、就業再就業工作
1、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2月2日,市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溫政發[20*]15號),提出了今后兩年我市就業再就業工作的主要任務和目標,并進一步完善和明確了就業再就業政策規定,包括對在勞動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人員免費發放《再就業優惠證》,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鼓勵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再就業援助等。截止6月25日,我局已發放《再就業優惠證》2*0本,對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個體經營并確認開業審查核發2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共計100多人。
2、開展就業再就業服務周和巾幗創業月活動。針對當前企業招工難和勞動者就業難的現狀,我局以企業招工我幫忙,農民求職我服務為主題,于3月6日聯合工商等部門啟動就業再就業服務周活動,通過搭建平臺,破解“兩難”問題。為保證全省第五次就業再就業服務周取得成效,我局通過調查摸底和宣傳發動,提前做好相關工作。一方面,深入企業,動員有勞動力需求的民營企業進場招聘;另一方面,消息、張貼告示盡可能讓更多的城鎮新增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進場招聘。在當天上午的就業再就業招聘活動中,10家具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參與設推招聘,共提供車工、焊工等各類崗位2*個,達成就業意向或簽訂勞動合同有144人。3月7日,我局又聯合婦聯舉辦市巾幗創業月活動即婦女就業專場推介會活動,這樣較大規模的婦女就業專場推介會在我市尚屬首次。當天共有80多家企業進行招聘,共提供崗位1*2個,前來應聘的女性求職者有500多人,其中達成就業意向或簽訂勞動合同有193人。
3、舉行市技工學校畢業生就業洽談會。4月27日上午,市技工學校在校內舉行*屆畢業生就業洽談會,錢江摩托、愛仕達電器、中馬集團等30多家企業應邀參加,另有十多家企業聞訊而來,“搶訂”畢業生。該校今年有6個專業畢業生共200多人,部分學生在實習期間就已與實習單位達成就業意向,舉行此次洽談會是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搭建一個雙向選擇的互動平臺,為雙方提供更多選擇機會。由于技校畢業生動手能力強,工作上手快,受到用人單位的熱烈歡迎,供不應求。該校*屆畢業生達成就業意向的已超過90%,其中數控、機電等機械類專業的畢業生最為搶手,幾乎100%已達成就業意向。
㈣、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簽訂工作
1、高技能人才培訓。今年*市局下達給我市高技能人才培訓數是885人,其中技師160人。盡管難度很大,但為了目標任務的完成,我們作專題分析研究,深入各鎮、街道征求意見,做說服工作,并精心測算,制作了高技能人才培訓(推薦)鑒定計劃數,已列入今年市政府對各鎮、街道人才目標考核之中。目前,有的鎮、街道已開始著手摸底等前期工作。市政府即將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將為高技能人才培訓考核工作提供政策依據。
2、職業技能考核鑒定。今年*市局下達給我市職業技能培訓考核鑒定數8170人,目前,已考核鑒定2963人。下達給我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8500人,我市以市委名義下發文件將指標分解到各鎮、街道,目前,處于摸底、作計劃階段。
3、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簽訂工作。春節過后,各鎮、街道緊緊抓住年初企業開工的良好時機,大力宣傳《勞動法》和《工會法》,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普遍認識到簽訂勞動合同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了簽訂勞動合同的自覺性。大部分用人單位在招收用工時就要求勞動者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勞動合同。我局在逐一走訪全市16個鎮、街道并經調查摸底的基礎上,與各鎮、街道共同商定了今年全市要覆蓋20120家用人單位、與36*50名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和1435家企業工會或聯合工會簽訂集體合同的目標任務,完成率務必要分別達到95%、92%和95%。各鎮、街道已于5月份開始整理資料、上報報表,力爭在8月底,最遲在10月底完成今年的“雙推”工作任務。
㈤、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工作
1、積極受處勞動爭議案件。1—5月份,我市勞動爭議仲裁委本級共立案157件,涉案金額766.82萬元,作出不予受理3件,另加去年余案22件,合計179件。在立案的157件案件中,勞動報酬爭議6件,工傷賠償爭議139件,勞動合同爭議9件,其他爭議3件。已結案134件,結案金額336.*萬元。在結案的134件中,裁決45件,調解82件,撤訴7件。各鎮、街道勞動關系協調委積極受處各類勞動爭議案件,仲裁派出庭運作良好,尤其是箬橫派出庭,1—5月份共處理案件35件。
2、加強勞動保障行政執法監察。今年1—5月份,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共出動檢查人數261人次,檢查企業321家;處理勞動者舉報投訴案件137起,為305名勞動者追回拖欠克扣工資52.6萬元;處理10人以上群體性案件16起,涉及勞動者520人;行政立案53起,結案40起,處罰金額22.12萬元,其中處罰童工27起,清退童工31人,處罰金額20.5萬元。有效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確保了社會穩定。
3、清欠農民工工資取得實效。去年11月15日至今年2月15日,我市開展了清欠農民工工資“春雨行動”。期間,市勞動、公安、建設、工會、交通、水利等有關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各鎮、街道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積極做好本轄區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通過宣傳發動,建立組織;摸排情況,嚴格監控;暢通渠道,快速查處;輿論監督,形成態勢;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完善應急預案,啟動周轉資金,保證了每一起工資拖欠投訴舉報案件都能得到從速查處且查有結果。基本實現了“決不讓一個民工因拿不到工資而回不了家,決不能因一個民工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而影響*信譽”的工作目標。“春雨行動”期間,全市共處理拖欠克扣農民工工資案件675起,涉及勞動者3656人,追回拖欠克扣工資3*.31萬元。其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處理拖欠克扣農民工工資案件96起,為243名勞動者追回拖欠克扣工資51.68萬元;處理10人以上群體性欠薪案件4起,涉及勞動者113人,追回拖欠克扣工資23.71萬元。有效保障了農民工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為促進我市勞動關系和諧和社會穩定作出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