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列車安全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質量 安全 信號 系統集成管理
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是保證安全的必要條件。7?23溫州動車組特大事故使“質量、安全”這一字眼再一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軌道交通領域引入獨立第三方進行安全評估,已成為十分迫切的事情之一。筆者認為“安全”必須從質量源頭抓起。本文通過對質量、安全相關知識的闡述,對信號系統集成企業質量安全工作策略進行粗淺分析,望批評指正。
一、質量、安全內涵的釋義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質量的內涵在不斷充實、完善和深化。質量的定義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質量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主要反映在對產品的性能、經濟特性、服務特性、環境特性和心理特性等方面。這種“要求”可是技術規范中規定的,也可能是在技術規范中未注明,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實際存在的需要,它是動態的、變化的、發展的和相對的,隨時間、地點、使用對象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第二層含義:質量是反映實體滿足明確或隱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總和。這些特征和特性通常是可以衡量的,全部符合特征和特性要求的產品,就是滿足用戶要求的產品。實質上就是產品或服務的“符合性”,它可以是活動、過程、產品、組織、體系、人員以及它們組合。
質量管理是指在對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活動。從當初的“產品檢驗制度”,發展到今天的全面質量管理;從最初注重產品的一般性能發展為注重產品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維修性和經濟性等方面,并形成一系列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質量管理不僅要管好產品本身的質量,還要管好質量賴以產生和形成的工作質量,并以工作質量為管理的重點。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措施。
質量本身具有社會性、經濟性和系統性三個重要屬性。社會性是指質量的好壞不僅單從直接用戶,而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評價,尤其是關系到安全等方面問題時更是如此。經濟性是指質量不僅從某些技術指標來考慮,還需從制造成本、價格、使用價值和消耗等方面綜合評價。在確定質量水平或目標時,不能脫離社會的條件和實際需要,不能單純追求技術上的先進性,還應考慮使用上的經濟合理性,使質量和價格達到合理的平衡。系統性是指質量是一個受到設計、生產制造、施工安裝、操作使用等其它諸多過程、諸多環節和相關聯因素影響的復雜系統。
安全是指人、物、環境不受到危險、危害和損失的良好狀態。是在生產過程中,將系統的運行狀態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環境可能產生的危害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安全性是產品質量的重要性能之一,安全始終是人們追求的最終目標。但現實生活中并沒有絕對的安全,安全總是相對的。當產品發生故障時,以特殊的、技術上可實現的方式作出反應并導向安全,即軌道交通信號系統所遵循的“故障DD安全”原則。
二、信號系統質量安全背景
截至2012年底,全國鐵路運營通車總里程約為10萬公里,預計到2020年,運營通車總里程將達12萬公里。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2012年全國共有35個城市正在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投入通車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里程達2042公里,預計到2020年,運營通車總里程將達到7400Km。信號系統是軌道交通領域眾多機電自動化系統中最關鍵的部分,它好比人體的中樞神經,利用它可以把軌道交通各機電自動化系統有機的聯系起來,實現之間的相互聯動功能。從而實現保證列車運行和乘客安全,提高運行效率,實現列車運行高效、指揮管理有序的自動控制等功能。信號系統質量的好壞,尤其是安全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廣大乘客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信號系統本身質量問題而導致的行車事故越來越多,事故性質越來越嚴重,帶來的危害也越來越大。如在1997年發生的“4?29特大事故”、1999年的“7?9列車顛覆事故”和2011年的“7?23動車特大事故”等均是由信號原因而造成的。
IRIS是一套適用于鐵路行業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它是在ISO 9001:2000的基礎上,針對鐵路行業的特殊要求增加了投標管理、項目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在內容上涵蓋了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不僅包括了質量管理的內容,而且涉及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內容。該標準借鑒了航天(AS9100)、汽車(ISO/TS16949)、食品工業(ISO22000)行業對于質量、安全方面比較好的做法,使之更貼合鐵路行業實際,目前已經成為國際鐵路行業普遍認可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IRIS管理體系和ISO 9001:2000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許多如體系要求、項目管理、質量控制、設計與輸入、設計和開發確認、生產過程和服務的規范等強制性項目要求。它是基于鐵路行業的特殊要求,總結國際鐵路巨頭多年的經驗,總結并提出了相應的系統化規范,集中體現了以產品全生命周期為核心的管理思想,增加鐵路產品在安全性、可靠性及質量方面的特殊要求,要求其產品在性能、安全、成本、效率上加以體現,期望在合理的成本下確保顧客滿意。
我國軌道交通信號系統,主要是遵照原鐵道部制定的鐵路行業標準或參照建設部、交通協會等制定的相關標準執行。1994年引入新版ISO9000系列標準,并逐步開展了第三方質量體系認證工作,促進了質量管理體系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為解決城市交通和環境問題,諸多大型、特大型城市把發展城際客運專線和城市軌道交通作為發展公共交通的根本方針,可以說我國軌道交通建設已步入建設的高峰期。由于目前我國信號系統技術發展滯后,大多數軌道交通線路,特別是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核心信號系統主要采用國外系統和技術,由國內集成商進行二次開發和集成配套。由于國內、外采用的信號系統的研制標準和技術水平存在差異,無法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質量管理,極易出現質量管理不善導致安全問題。2011年7月23日發生的溫州動車組特大事故即是一起因信號系統質量控制不力引發的典型事故案例。因此,軌道交通信號系統集成已經成為一個高風險的工作。
三、信號系統集成質量安全管理策略
實施國產化政策,對扶持國有大型企業和民族工業發展,壯大我國軌道交通產業體系、拉動內需、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等具有重要作用。國家發改委于2010年以發改產業2866號文“國家發改委關于進一步推進城市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對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的國產化事宜提出要求,信號系統投標企業必須具備信號系統列車自動監控子系統(ATS)和計算機聯鎖子系統(CI)(或列車自動防護/列車自動駕駛(ATP/ATO)子系統)的合格產品研發和生產能力及信號系統集成能力。在當前“爆發式”的建設形勢下,研發與工程并存、設計/生產與施工并存、國產與進口系統接口并存等,必須盡快建立符合國情和當前情況并與我國軌道交通信號系統建設模式相匹配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筆者建議從以下方面加強對信號系統集成企業的質量安全管理工作。
1. 建立和統一產品質量檢驗標準,形成與自身相適應的質量管理體系
當前我國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大部分采用西門子、龐巴迪、泰雷茲等國外系統供應商提供的信號系統設備,系統制式、系統設計及產品技術標準各不相同,建設和運營主管部門尚未對信號系統產品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質量檢驗標準,給項目質量管理和控制帶來難度。
國內信號集成商雖已各自建立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并通過了第三方質量認證,但由于各種原因并不能做到體系和實際的有機結合。相比之下國外的信號系統供應商大都以IRIS作為質量管理體系,從產品設計、研制生產、出廠檢驗、供應鏈管理、系統設計、勘察定測、施工安裝、測試、交付、維護管理等,均嚴格遵守IRIS事先制定的質量管理和控制程序。并將程序細化到每一項活動,詳細規定了每項活動的質量管理內容和控制方法,輔以相應的檢驗表單作為證據記錄,從而保證整個活動質量管理過程的可追溯性。任何時間、地點,任何人都不能逾越質量這個紅線,在上一工序出現的質量問題沒有解決前,絕對不會放行進入下一工序。在整個質量管理活動中,質量工程師有絕對的話語權,尤其是安全保障工程師更具有一票否決權。從而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內的過程質量控制,確保將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