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創刊于1980年,1998年7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經過20年的發展,已成為集學術性、師范性、科學性、地方性為一體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曾用刊名:武當學刊&鄖陽師專學報。
《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武當文化研究、漢水文化研究、基礎理論研究、教育教學研究、實踐與應用研究、編輯出版研究、法學研究、政治經濟研究。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南路18號,郵編:442000。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聊齋志異》“阿”詞頭的親屬稱謂詞
試論屈原的“歷史中間物”意識
談灰色言語信息的認知特征和應用
“我不停地滾動我的桶”——論綠原與外國文學
《匪事》的女性意識
略談2004年湖北散文
清代鄂西北私鹽問題略論
抓住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戰略機遇,搞好旅游專業建設
漢水文化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構想
孝道的彰顯和升華——從五刑的衍變看中國的孝道
試論中國古典園林對水文化的詮釋
白鹿洞書院教育對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啟示
陽明心學與和諧社會構建
巾幗從戎不讓須眉——謝冰瑩的《抗戰日記》
《以和為貴》比不上《黑社會》?——兼論香港電影的欣賞方式
解讀畢加索立體主義繪畫的奧秘
從認知語言學角度試論古詩英譯處理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4G559) | 6 |
湖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D20105001) | 5 |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0z049) | 5 |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8d151) | 5 |
湖北省教育廳優秀中青年人才項目(Q200760001) | 4 |
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1010357) | 4 |
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2009A091) | 4 |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2Z016) | 4 |
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2003298) | 3 |
湖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D20105002) | 3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湖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 | 79 |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 75 |
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 | 30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1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9 |
湖北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 | 18 |
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 | 12 |
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 | 10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9 |
湖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