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48.00/年
中國高校社會科學雜志(雙月刊)于1988年創刊,曾用刊名:高校社會科學;高校理論戰線。本刊為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刊物。反映高校文科教學、科研的最新動向,薈萃全國高校重要理論研究成果。主要欄目:經濟理論研討、怎樣看西方經濟學、高校工作研究、高校德育建設等。讀者對象為社會科學工作者,文科院校師生等。
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理論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動態分析和發展研究、綜述及其他等。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35號,郵編:100080。
(一)來稿要求主題突出、內容充實、觀點明確、資料翔實、論證嚴密、邏輯清晰、語言文字合乎規范,有獨到見解,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實踐借鑒價值。
(二)稿件一般不超過5000字,個別優質稿件不受字數限制。
(三)稿件體例:來稿的頁面內容依次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摘要(中文摘要篇幅在100-300字)、關鍵詞(一般可選3-5個關鍵詞,多個關鍵詞之間應以分號分隔)、文章內容、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單位、部門、職務、職稱、單位所在省市、郵政編碼)、參考文獻(要求在文中標注)。
東漢末張魯“政教合一”之治新論
毛澤東與黨在抗戰初期的軍事戰略轉變
論人民游擊戰爭是抗日戰爭最終勝利的重要保證
黑格爾“現實性”范疇的多種意義和中心意義
論道家與道教的“平安”意涵
林靈真與《靈寶領教濟度金書》的編撰及其意義
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歷史必然性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反對“山頭主義”的歷史考察
論公共風險監管法中動議權制度之建構
贛南師范學院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
遵義師范學院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
價格水平測度:基于CPI與PPP的比較研究
服務貿易技術結構優化的驅動因素研究
湘潭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實現中國夢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我國意識形態工作困難的成因及其破解辦法
毛澤東與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共抗戰紀念
20世紀30年代初輿論界對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形象塑造
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對外貿易政策
建構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ZD391) | 6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09JZD0042)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ZD180)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無)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AZD072)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AZD086)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D013)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D197)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無)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3YJC770037) | 2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323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 3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32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27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2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 | 11 |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 | 10 |
北京市社科基金 | 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9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