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務信息化論文:財務信息化建構優化路徑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唐道華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
信息化進程的順利進行和高效發展需要建立在實施人員正確認知的基礎上。目前存在于高校的兩種極端的錯誤認識對于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都很不利:一種是過于保守的錯誤,部分財務人員鑒于財務信息的保密性原則,不愿意實施財務工作的全面信息化,認為這種信息化的實施會以財務信息的泄漏為代價,不愿積極配合;另外一種是盲目積極的錯誤,有些人對于財務信息化的開展盲目樂觀,以至于對具體實施中的問題和難點認識不足,導致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阻礙正常的信息化進度。
財務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技術就是網絡技術。在信息化平臺上,各個部門通過網絡獲取相應的財務信息,財務部門也通過網絡技術收集各個部門數據。不過目前的網絡技術的安全性,仍然是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必須確保網絡的安全,高校才能真正放心使用信息化平臺,才真正有利于整個平臺的使用推廣。
財務管理模式與信息化平臺的適應性是需要克服的重要問題。以現在高校普遍推行的校園一卡通制度為例。目前很多高校由學校財務代管校園卡的模式,往往使得商戶無法及時得到現金,影響校園商戶以及學生的配合執行程度,從而出現私下破壞交易規則的現象,使得一卡通制度名存實亡,影響了財務信息化的進程。
目前高校財務人員普遍對于計算機技術的缺乏,這嚴重影響整個信息化建設的進度。而且由于財務人員已經適應原有的財務核算模式,一時間進行思維的轉換還不能很好的適應,要加快高校財務信息化的進程,這個現象急需解決。
影響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因素
高校作為一個特殊的存在形式,其整體的管理和財務都有其特殊性。在財務工作的內容方面,主要包括各種經費的來源與使用管理、貸款與各項撥款的管理、各個項目資金和管理、校園內各項資產管理以及學生生活學習項目管理等。在財務信息的服務對象方面,高校不需要向其他企業那樣,定期向社會公眾公布其財務信息,而只需要向財政部門及其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報告就可以了。影響高校財務信息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財政部門及上級主管部分的整體發展規劃。雖然說高校是一個獨立的經營主體,但是鑒于其業務的特殊性,我國高校管理很大程度上與財政部門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整體發展規劃直接相關。因此,財政部門以及高校上級主管部門的管理政策變動對于高校整體的財務信息化步伐具有較大的影響。例如,財政部門按照相關政策對于高校信息化進程劃撥相應的支持資金,則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整個高校信息化的發展速度。又如,相關主管部門認為高校信息化的步伐與其真實管理水平不相匹配而進行限制,又會阻礙信息化發展的進程。
(二)外部環境和技術發展。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步伐和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高校中對于信息化發展的接受程度不一,往往容易造成信息化實施過程中遇到許多執行問題。目前我國高校內部部門之間在信息系統的使用和管理上不能有效形成統一的觀念,因此在信息溝通方面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另外,現在信息化平臺和數據庫的集中程度不夠高,許多數據冗余和不一致性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這些對于整個信息化進程的影響是根本上的,直接影響財務信息化的質量。
(三)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本來只是針對具體的財務業務進行選擇設定的,而進行財務信息化則需要高校根據信息化發展技術,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其充分適應信息系統和數據系統的運作模式,才能使它們真正融合在一起發揮作用。因此,高校應該根據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選擇信息化進行的方式,或者根據信息化發展的進程,適當調整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
(四)人員問題。實施財務信息化的人員素質是影響財務信息化進程的關鍵因素。多數高校甚至企業在實施財務信息化的過程中,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原有的財務人員,而與信息化密切相關的計算機技術人員則多是臨時雇傭相關業務人員協助實施,在后續的管理中缺乏相應技術的及時支持。財務人員對于信息技術手段的了解不足,往往會成為整體信息化平臺建設的瓶頸。另外,數字化校園的建設需要高校在新生入學時,就全面地從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啟動。因此,這方面工作中相關人員的部署至關重要。
優化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對影響因素和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之后,著重從基礎設施、財務管理模式和技術與人員角度探求優化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一)基礎設施方面。盡量結合高校自身特點,配備恰當的基礎設施設備,搭建財務信息化平臺。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需要高校財務從原來的單純有財務部門參與擴展到全校參與,因此高校管理部門需要從整體角度統籌,綜合考慮高校各個部門的工作模式和結構,并結合整個高校內部管理需要和信息獲取方便性等問題,重新進行管理所需的設備配置,進而進行整體信息平臺的搭建,爭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上,積極促進整套管理體系和信息平臺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信息化建設中最主要的數據處理和存儲是服務器。高校在對基礎設施配置進行改進之后,應該綜合考量自身的信息量以及信息處理需求,選擇適合自身硬件和軟件的服務器,并配置專門的維護人員,以保證信息化建設的穩定有序進展。
(二)財務管理模式方面。財務工作模式的創新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使得財務工作時時跟蹤最新的財務和高校管理形勢變動,財務工作模式要進行相應的改造與更新,才能促進整個系統的良性發展。整個信息化建設過程是建立一個跨部門、跨組織的財務管理體系。因此,應該將整個財務工作設置成將財務決策、財務分析、財務預算預測以及財務控制有效融合的模式,并且應同時構建外圍的資源分配、結構規劃、績效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協調體系。高校管理部門應該致力于將財務信息化系統建成一個由各部門協同工作的動態管理模式。而根據信息技術對高校組織結構、管理層級、工作方式等的適應性進行流程設計和系統開發,然后根據財務系統與信息系統的關聯性,對財務工作的流程進行重組,建立一套標準、規范的新財務管理流程。這樣可以有效克服舊財務流程帶來的技術融合問題,從而使整個信息化的過程更加順暢。
(三)技術和人員方面。在技術方面,選擇合適的財務軟件,及時更新網絡防衛技術。整個財務信息化的根基在于計算機技術,而信息化平臺的數據安全問題主要是財務信息的安全以及整體信息的安全性問題。因此,在技術層面上應該綜合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對于財務信息的安全性問題,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財務軟件,對財務數據的處理和存儲進行適當的加密和備份,防止機密數據被故意竊取。另外,需要通過安裝和更新先進的網絡防衛軟件和技術來保證消除整個信息化平臺數據的安全隱患。在人員配置方面,應加強對信息化平臺人員的培訓。對高校原有的財務人員進行必要的計算機技術培訓,并建立日常業務的繼續教育制度;也可相應的增加對現代信息技術、會計知識和數據庫技術都精通的復合人才的聘用,以維護整個信息化平臺的正常運行。另外,還要積極學習其他高校先進的信息化平臺管理經驗,不斷對平臺的使用進行完善。
結束語
高校財務信息化的建設在信息經濟日益更新的今天,對于高校整體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各高校應該積極根據自身的發展現狀,進行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并不斷發現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對其進行改進,以使自身在高校事業發展中不斷取得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