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風格轉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媒體傳播的媒介和傳播的環境和從前有著很大的改變。新媒體行業的迅速崛起,近兩年迅速的抓住了人們的眼球,并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今時代的人們思想變得更加開放和包容,對新事物的接納程度也顯著提高。這種觀念的改變和認知的覺醒,給新媒體行業營造了極其良好的生存環境及創業空間。同時這也對傳統媒體行業帶來了沖擊,并促進傳統媒體作出轉型。本文試論新媒體視域下播音主持的風格轉變,促使整個信息媒體傳播行業蒸蒸日上。
關鍵詞:新媒體;播音主持;風格轉變;途徑
一、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特點及其對播音主持的影響
(一)突破時空限制,資源開放
相較于傳統的電視媒體行業,新媒體的傳播方式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地點,挑選自己喜歡的風格或是類型的節目,隨時隨地的觀看,且可以反復觀看。打破了原先電視傳媒的雙規原則,即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同時很大程度的在資源整合的基礎上,促進了媒體資源的開放。新媒體行業在當今互聯網背景的推動下,使其新媒體創造的節目的傳播的點擊率與播放率遠遠超過了傳統電視行業節目的收視率。且新媒體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使整個媒體環境下的資源越來越開放、透明。
(二)話語權逐漸趨于平等
新媒體行業的參與者的身份不受限制,人人都可以參與。通過視頻、文章等方式在網絡上即可達到傳播效果,如果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則可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關注和收益。新媒體行業帶來的沖擊使電視媒體行業的播音主持應受到的尊重和精英地位有所下降,話語權也從這些專業人員的手中轉移到大眾手里,話語權逐漸趨于平等。但新媒體下的作品質量參次不齊,而正規播音主持人,其專業素養過硬,所表達的信息真實性以及涵養性要高于新媒體行業的大眾參與者。而新媒體行業的經濟經營原則是點擊率、播放率以及粉絲經濟效益,在這一暴利的沖擊下,越來越多專業的播音主持人員轉身投入新媒體行業。
(三)較強互動性與參與性
新媒體行業的運行平臺主要為微博、微信以及各大直播平臺。各類app的共同的特點都是傳播的雙向性。新媒體人可以直觀、快速的從中了解到其觀看者的評價,從而做出改進與完善。且新媒體行業的個體不是獨立的,背后的傳媒公司可能為同一個。因而兩個甚至一群新媒體從業者之間的互動帶動了各家的觀看者共同的互動,形成受眾互享。這一特性完全體現了新媒體行業的強互動性與參與性。傳統的電視播音主持節目則遜色很多,無法與觀眾及時的互動也很少考慮觀眾的意見與建議。新媒體行業互動的熱火朝天,使傳統媒體行業認識到互動的必要性,也迫使其必須做出改變。
二、播音主持風格形成的淵源
播音主持風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種積累與沉淀,這與播音主持人在學校扎實的基本功以及從業后主持能力素養的不斷提高是密不可分的,在日積月累中尋找到最符合自己的主持風格。其中以中央為特色的幾個播音主持界的泰斗具有明顯的個人特色,如《動物世界》的趙忠祥,兒童頻道的主持人金龜子,《新聞聯播》的康輝。但在形成個人風格之后,容易造成播音主持人的風格一成不變的尷尬的局面。然而由于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單一的風格依據不能再滿足觀眾的需求,社會需求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但是老一輩形成的獨特風格和給一代人甚至兩代人心里留下印記能力,也是現代播音主持人員所需要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三、播音主持風格轉變途徑
(一)具備扎實的基本功
基本功是播音主持一切風格的前提,只有牢牢的掌握了基本功才能順應時代要求,及時的做出風格的改變。新媒體行業的蓬勃發展對播音主持人的基本功提出了新要求。播音主持人的傳統基本功已經不能應對社會新起的媒介,因此新時代下的播音主持人需要擁有全媒體的觀念,保持不斷學習的狀態,掌握多媒體大環境背景下所需要的技術基礎和能力。主持所用到的技巧應該全面,這也是基本功扎實的體現。播音主持人需要學會對基本功的靈活運用。專業出身的播音主持人員的發音和吐字的準確程度都是普通人無法睥睨的,然而要學會在正確的場景正確的使用才是基本功作用最大化的體現。如播音主持人員在與老人溝通時,應適當的調整語氣和語速,跟著受訪對象來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同時為了避免刻意突出自身的專業性,而過多的使用老人聽不懂的詞匯,造成場面的混亂和尷尬。隨機應變能力和協調能力也是基本功的主要內容。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學習,最終以對基本功的靈活運用來形成自己特有的主持風格。
(二)主持風格必須要以生活為基礎
接地氣成為了目前聽眾對主持人評價贊許的高頻詞匯。所謂接地氣,就是親民。主持風格以生活為基礎這就是親民最大的體現。現如今的傳媒行業越來越抓準了親民這一時代新趨勢。如湖南衛視推出的《爸爸去哪兒》和浙江衛視的《爸爸回來了》以窺探明星們的帶娃模式,把受追捧的明星平民化,在節目中與自己孩子們生活和相處,讓觀眾們感受明星們和普通人一樣會高興、會難過、也會犯錯。該節目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值得播音主持從業者的思考,如何使自己的節目平民化,使與觀眾取得更深的情感交流,達到節目效果以及主持風格的平民化,更好的被觀眾們所欣賞。在節目主持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突發事件,那么如何機智的打圓場,化解沖突和矛盾以及突發的事件,這都是需要播音主持人以生活為基礎,不斷歷練,找到人性的共同點,站在他人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從而解決問題,降低節目的損失,挽回電臺的名譽。上述兩款節目的火爆足以說明,當今媒體行業乃至社會所喜愛的風格是對以生活為基礎上的延伸,播音主持人應牢牢把握時代明顯的風格特征,對自身主持的風格做出改變。
(三)把準時代脈搏,適應時代要求
新媒體行業的沖擊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固有傳播模式,使傳統媒體意識到應由原來的單向傳播轉變為多方向傳播,與各大網絡平臺等新媒體合作,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互動,增加曝光率,達到互利共贏。由于人們認知上的覺醒,當前的播音主持風格和以前傳統播音主持風格有了很大的改變,平民化是時展的趨勢,也是時展的要求。播音主持人員不能保持原來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應該走下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壇,同樣的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與觀眾溝通與交流。同傳統媒體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加入這一引人的亮點,將受眾引流到節目中,加強與觀眾的互動性。同時,播音主持人的思維與語言能力需要加強。新媒體視域下,媒體信息渠道四通八達,網絡語言的廣泛傳播。興起了許多的詞匯與表達方式,然而網絡語言有其適用的虛擬網絡環境,因此在學習和掌握新詞匯和變的表達方式過程中,需要播音主持人對網絡用語進行篩選和甄別,注意使用的范圍,避免破壞自身節目的嚴肅性以及準確性。
(四)了解新媒體趨勢
在新媒體視域下,播音主持人身份應不再是原來單一的轉述者和溝通者,也可以成為內容的創造者。播音主持人可憑借自身的權威性以及大眾長時間積累的對其自身的信任與喜愛,創造出多變的風格的節目,塑造個人的獨特多元的人格魅力,同時注重親民化的時代主持風格趨勢。新媒體的傳播迅速且受眾廣大,播音主持人需要抓住這一特點,利用新媒體傳播信息的強大能力,并且重視當前社會的溝通的雙向性,與廣大節目觀看者建立及時、有效的雙向互動溝通。播音主持人員應該要不斷觀察和積累各種媒體的運行方式和運行特點,以及其在社會活動中的定位,充分了解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并利用這些趨勢,學會不斷的轉變自身主持的方式與風格,契合時代的需求,使自己的事業上升到更好的平臺。
四、結語
新媒體視域下,不再有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話語權也逐漸趨于平等,且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和參與性,雖然新媒體的發展無法取代傳統媒體在大眾心中的地位與作用,但這些特性都對使傳統播音主持行業的傳播模式做出改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從業者應了解新媒體趨勢,把握時代脈搏,適應時代的要求,在夯實基本功的基礎上,保持不斷學習的狀態與能力,不斷改革創新,擁有多元的播音主持風格,并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以適應新時代的全媒體的發展環境,不被日新月異的社會淘汰。
參考文獻:
[1]張洋.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特征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6(06).
[2]徐濤.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傳播與版權,2015(07).
[3]解俊格.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特征[J].赤子(上中旬),2014(21).
[4]戰迪.試析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特征[J].中國電視,2011(11).[5]郭芳琳.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2(17):133-134.
作者:李思潔 單位:河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