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財務分析中環境會計缺失的原因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環保法和國家可持續性戰略的實施,企業的經營活動應該重視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加強環境會計的核算。但是目前企業財務分析缺少環境會計指標,無法對企業環保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因此,在企業財務分析中加入環境會計指標,構建環保財務評價體系,有利于企業對環境因素的計量,有利于政府和公眾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進行全面評價。
【關鍵詞】財務分析;環境會計;原因;對策
0引言
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企業經營活動形成的會計報告為主要數據來源,運用財務分析技術的專門方法,對企業過去和現在的財務管理活動進行分析與評價。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主要包括企業的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經營活動和利潤分配活動。財務分析主要是對財務管理活動形成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目的是為報表使用者更好的了解企業過去、評價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提供有力信息,幫助報表使用者做出正確決策。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它貫穿企業財務管理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和分配活動等所有活動。第二,它將財務管理活動和財務會計的計量報告緊密結合,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系統分析,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充分理解財務報表。目前財務分析提供的信息只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信息,缺少環境會計的分析指標,這不利于企業對其經營活動中環境因素的計量,不利于投資者對企業可持續發展進行衡量。因此,在財務分析中應該加入環境會計分析。
1環境會計的內容
環境會計是從財務會計發展而來的一門專業會計學科,它核算的具體內容與財務會計六要素不同,環境會計主要核算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費用、環境效益等四個會計要素。環境會計的信息通過環境會計報告來提供,環境會計報告所記錄的信息需要通過對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費用、環境效益等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來產生。環境會計是將企業對環境保護的價值和環境破壞的程度用貨幣進行計量核算,企業環境會計首先需要確定核算對象,環境會計的核算對象既包括企業經營范圍內的環保活動也包括了企業生產和經營之外的環境治理以及環境開發等方面的環保活動。企業環境會計的計量有貨幣計量和非貨幣計量方式。貨幣計量是對環境會計要素用貨幣形式來進行核算和列示。這種計量方式的好處是夠清晰直觀地顯示企業用于環境保護方面的資金投入和花費,有利于對企業進行環保考察。非貨幣計量,是指用實物量或其他方式來反映企業所承擔的環保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企業環境會計的記錄是對企業發生的環境治理和環境保護方面的信息進行記載。通過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記錄,有利于企業監督和管理自身環境保護、開發和整治過程中的資金情況。
2.1目前財務分析指標體系自身的不足
我國目前的財務分析體系把資本金績效評價放在首位,主要是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設置評價指標,在此基礎上再用杜邦分析或可持續增長率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這些指標都是以經濟效益作為評價企業的標準,沒有考慮企業環境活動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只是站在企業自身經濟效益角度考慮,沒有站在社會效益角度考慮,忽略了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生產只考慮經濟因素沒有考慮對環境的影響,這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因此,根據環境會計數據,按照環境績效評價的要求,在現有財務分析基礎上加入環境會計評價,使企業的財務分析報告既能反映企業經濟效益狀況又能夠體現企業環境治理方面的付出和成果,這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決策。
2.2財務人員缺少環境會計知識
財務分析的數據來源主要是財務報告,財務報告中財務報表是最核心的內容,財務報表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事后反映,它需要財務人員對企業財務管理活動記在賬簿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和計算。由于我國環境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都沒有現成的可遵循的準則和制度,一些企業編制財務報表時對環境會計方面的信息不進行統計核算,不進行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因此,企業在進行財務分析時,對環境信息分析產常面臨“無米之炊”的窘境。我國相當一部分財務人員對會計準則和制度了解不夠深入,缺少報表編制時的職業判斷,財務會計知識相對好些,對于環境會計知識一竅不通,如何能夠進行環境會計核算,提供環境會計信息呢?因此,財務人員應該加強自身業務的提升,努力學好環境會計知識。
2.3企業環境會計法規體系缺失不健全
最近幾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有關環境保護的法規,這些法規有效的約束了企業損害環境的行為,對環境保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環境保護信息的會計核算,我國還沒有比較健全的法規體系。雖然,目前我國在《企業會計準則》中對企業的環境負債、環境污染等預計負債有所規定,但這些涉及環境問題的會計規定與發達國家相比還相差甚遠,并沒有統一、清晰的思路對企業環境保護和環境會計進行規范和引導。由于環境會計法規體系的不完善,有些企業提供環保信息的數量和質量大打折扣,對環保信息披露敷衍了事。因此,我國除了需要環保法規,更需要環境會計法規。
3財務分析中企業環境會計缺失的對策
3.1在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加入環境會計評價指標
現有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存在最大的不足是財務分析中缺少環境會計分析,環境會計分析主要應該包括六個方面內容:一是反映廢棄物排放的指標,如污染廢水的排放,廢氣的排放,固體廢棄物排放等指標。二是反映不可再生資源消耗指標,如石油、天然氣、礦物質的消耗程度。三是反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品所消耗的資源,用于考核由于廢品出現所造成的資源浪費的程度。四是反映企業環境治理資金投放及資金耗費指標,如環保資金投放率、環保資金消耗率、環保設備利用率。五是反映環保資金使用的效果,如廢棄物質回收利用率,廢水廢氣處理率。六是企業環境收益情況的指標,具體包括直接收益率和間接收益率。加入以上六個方面的環保指標,財務分析既能反映企業經濟效益又能夠反映企業環境管理情況。
3.2提高財務分析人員環境會計知識
企業的財務分析對企業投資者、債權人、國家和企業自身都非常重要。因此,財務人員必須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不僅要有豐富的財會知識還要有熟練的實際操作能力,能夠熟練的使用計算機和財務軟件,由于環境會計知識匱乏,還要努力學習環境會計知識,使財務分析人員不僅能分析經濟指標還能分析環境會計指標。針對財務分析人員,企業應該采取“擇優選取”的策略,對于專業知識能力強的人員在聘用、升職、加薪時優先考慮。財政部門要幫助企業財務人員提高環境會計知識和做好環境會計方面的指導工作。由于目前國內環境會計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地方政府應該借鑒國外政府有關環境會計經驗,做好企業環保引導和知識普及工作,定期舉辦環境會計知識講座,定期為企業財務人員解答財務分析中環境會計的疑難問題,幫助企業正確使用環境會計的知識。
3.3加強環境會計法規體系建設
近年來,我國頒布了一系列環保法規,如《環境保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可再生資源法》等,這些法律法規對規范企業的環境活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涉及到具體的環境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我國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我國企業環境會計法規體系如何建設,怎樣實施?政府應結合我國經濟環境和市場情況,對企業環境活動的成本核算和計量工作進行引導。目前環境會計實施比較好的是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我國應該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環境會計法律法規經驗,找出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的內容。在環境會計法規制定方面,必須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決不能照搬照抄,忽視我國國情,否則得不償失。總之,在企業財務分析中加入環境會計分析,不僅是企業可出續發展發展的需要,更是企業展現自身對社會的貢獻和承擔的社會責任的要求。因此,我國應該盡快制定環境會計分析指標,完善財務分析體系。
【參考文獻】
[1]肖娜.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國際比較及其啟示[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6):116-117.
[2]陳昱君.基于環境會計的財務分析指標探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4):92-93.
[3]陳欣.基于低碳經濟視角下的環境會計研究[D].沈陽大學,2014(12)
[4]丘奕寧,張敏.企業環境業績評價指標研究[J].中國市場,2015(8):211-212.
[5]王朝陽.淺談對環境會計問題的幾點認識[J].現代經濟信息,2013(2):115-116.
作者:胡燕玲 郭曉琪 單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