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料流轉成本會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某公司某車間某年某月傳統成的本制度下生產成本與MFCA制度下生產成本對比計算單。MFCA制度項下單位產品成本由21.45降低到20.28,“正產品”邊際貢獻上升5850了(73600-67750),“正產品”EBIT下降10159.11(50461.11-40302)。可見,恰當歸集“負產品”成本項目,確認“負產品”價值,有利于加強原材料等存貨管理,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有利于加強產品生產過程管理,進而提高了企業的息稅前利潤。運用MFCA核算,有利于企業發現其在傳統會計核算中被淹沒的廢棄物價值和處理成本,幫助企業發現現有資源的利用率狀況,提高廢棄物的再利用價值。可以促進企業降低三廢,關注生產經營活動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消耗,促進“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
二、物料流轉成本會計的應用對策
采用全部成本法核算。恰當區分“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恰當運用比例分配計量法、差額成本計量法、金額成本計量法。比例分配計量法是指企業為保護生態環境或防治污染所發生的費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生產的各種產品的制造費用和期間費用中,如環保工人的工資薪酬和獎勵的分配。差額成本計量法是指企業根據其在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中的投入,用環保投資的總成本減去沒有實現環境效益的投資成本的差額,并在以后的會計期間按照比例分攤。
全額成本計量法是將環境問題所產生的實際成本,如企業因保護環境而發生的環保設備支出費用、為防治污染而發生的人工成本、各項環保材料的支出費用等全部計入綠色成本之中。加強綠色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做到綠色成本事前預算、事中監督、事后控制的全流程綜合管理,從而把綠色成本管理滲透到原材料的采購、員工工資獎勵的核算、環保技術的開發、環保設備的購置運行與維護、環境污染的治理等各個方面。加強“生產成本”和“制造費用”管理,合理區分“正產品成本”和“負產品成本”,合理歸集、結轉、分攤成本項目。建立健全成本(費用)崗位責任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
作者:張兆冬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