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類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管理策略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林業類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管理策略淺析林業是指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培育和保護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發揮防護作用的生產事業,是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著生產建設和林產品供給的重要任務。林業類事業單位承擔著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承擔著經營森林、保護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等職責,是我國公共事業單位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獨特的工作性質,工作人員需要頻繁地上山下溝,深入林木種植場所開展各項業務和工作。而這些業務活動均離不開公務車輛的參與,所以林業類事業單位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公務車輛。為了保證工作過程中高效地使用公務車輛,避免公務車輛使用影響工作質量和生產安全,車輛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然而林業類事業單位當前在車輛管理過程中,還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運行成本過高等問題,所以本文將逐一分析這些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完善途徑,以期為提升林業類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建議,促進事業單位良性發展。
1林業類事業單位開展公務車輛管理的現實意義
林業類事業單位在工作、業務、接待等公務活動中離不開公務車輛的參與,按照相關政策要求開展車輛管理工作,其實際意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公務車輛與林業類事業單位的整體形象密不可分。林業類事業單位在生產作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頻繁使用公務車輛,如果公務車輛在使用時出現了公車私用、亂停亂放、使用不當等現象,將會對林業類事業單位造成不良影響,損害單位的整體形象。(2)公務車輛管理水平影響林業類事業單位的業務能力。由于林業類事業單位自身工作場地的特殊性,職工在開展各項生產作業時對車輛的需求力度比較高,這就要求車輛管理人員能夠完全遵循職工需求安排適宜的車輛,并對車輛展開一定的維護工作,以確保車輛的技術狀況達到工作要求。
2當前林業類事業單位在公務車輛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職工普遍缺乏公務車輛管理意識
在林業類事業單位中開展公務車輛管理工作時,首先需要單位內各職工有足夠的公務車輛管理意識,嚴格遵守公務車輛管理要求,在使用過程中承擔公務車輛管理責任,才能從根本上避免林業類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管理出現問題,確保公務車輛管理與林業類事業單位的綜合管理要求相互銜接。但是目前林業類事業單位職工在公務車輛使用上缺乏管理意識,對公務車輛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公務車輛不夠愛護,這就導致在公務車輛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問題,影響林業類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管理效果。
2.2公務車輛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在林業類事業單位開展公務車輛管理的過程中,都會制訂對應的公務車輛管理制度,然而這些制度存在著不太完善的地方,導致林業類事業單位在實施公務車輛管理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如管理人員未對車輛的具體狀況及使用情況認真記錄,造成車輛發生問題時沒有與之對應的管理記錄,并由此引發不必要的糾紛。一些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將公務車輛調給“自己人”,導致公務車輛的用途得不到有效發揮。
2.3公務車輛運輸成本過高
據統計,社會轎車每萬千米運輸成本為0.82萬元,而林業類事業單位公務車輛運輸成本高達3萬元以上。林業類事業單位的公務車輛運輸成本主要包括車庫建設成本、公務車輛使用與磨損成本、燃油費用、維修費用等。當前在林業類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管理過程中還存在公務車輛損壞頻率較高,有的部門和職工還存在虛開加油、維修發票等情況,這就導致林業類事業單位中長期存在公務車輛運行成本過高的問題。
2.4公務車輛配置不合理,資源未形成共享
公務車輛配置是指單位內部各部門根據日常經營和作業情況而配置公務車輛,主要涉及數量配置和型號配置兩個方面。在林業類事業單位公務車輛配置中,無論是數量還是型號,都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在數量方面,主要體現在季節性不合理和部門分配不合理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林業生產存在季節性作業因素,在生產任務不緊張的情況下,公務車輛往往會出現閑置的情況;而在生產任務緊張的情況下,公務車輛存在不夠用的情況。另一方面,有的部門車輛過多,出現了閑置和浪費,而有的部門公務車輛非常緊張。在型號配置方面,存在多種車輛型號,乘坐舒適度有所差別,在公務車輛使用過程中激發了單位內部的管理矛盾,影響了內部團結與發展。另外,部分型號的公務車輛性能配置也不合理,技術狀況難以滿足深山作業要求。
3林業類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管理優化策略
從林業類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管理過程存在的問題來看,本質上可分為車輛自身管理和職工管理兩個方面,而職工管理又分為管理人員隊伍管理和駕駛員隊伍管理。針對這些方面,本文在此提出幾點優化策略。
3.1優化公務車輛配置
對近幾年的公務車輛使用情況進行統計,根據統計結果,核算各部門公務車輛使用時間、用途、頻率等指標,從而分析目前該部門公務車輛數量是否充足,公務車輛型號是否合理,根據分析結果對公務車輛配置進行適當增減。另外,在公務車輛分配中,嚴禁“走后門”“打招呼”等現象發生,實現公務車輛在部門之間的公平、公正和合理配置。
3.2完善公務車輛管理制度
(1)完善公務車輛使用登記制度。職工在使用公務車輛前,應出具相應的證明(此環節可在網絡上進行)。在歸還公務車輛時,管理人員還應對公務車輛的具體狀況進行檢查、登記,以免發生不必要的麻煩(如果公務車輛第二天還由該職工使用的話,此環節可在職工使用公務車輛后再進行)。(2)完善公務車輛統一停放制度。禁止公車私用,公務車輛設立統一的停車場,夜間和節假日,公務車輛一律停于停車場內。如因工作原因,確實需要夜間或節假日使用公務車輛的,須向有關領導申請,經同意后方可將公務車輛停放在其他地方,否則按公車私用處理。(3)完善公務車輛異常損壞處置制度。公務車輛由于職工使用不當或駕駛事故導致公務車輛出現異常損壞時,應有制度明確相應的賠償責任。(4)完善公務車輛使用監督制度。建立相應的公務車輛使用監督制度,使公務車輛在群眾的監督下使用,一經發現公車私用、違章停放等現象,可根據舉報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3.3加強運輸成本核算
對公務車輛進行運輸成本核算,推進實行公務車輛油費、洗車費包干使用制進程,按每月行車情況核定油費、洗車費,有效解決公務車輛使用成本過高的問題。
3.4開展職工技能培訓
(1)開展“愛崗敬業”講座,培養職工責任心和職業素養,提高職工愛護公務車輛的積極性。(2)開展“駕駛技能”方面的培訓,提升職工駕駛技能,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保護公務車輛性能,延長公務車輛使用壽命。(3)了解公務車輛維護知識和技術,并對職工進行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允許其駕駛公務車輛,以保證職工在使用公務車輛過程中能及時發現公務車輛的異常情況,從而做到及時登記、及時維護和及時送修。
3.5開展專職職工業務培訓
(1)加強管理人員培訓。通過學習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履職能力,保證其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公平處事、能對駕駛人員開展心理疏導等工作。(2)駕駛員要定期開展培訓。一要開展教育培訓,提高其理論水平,加強操作技能。二要認真學習交通法規,遵紀守法,安全駕駛。三要牢記“安全”二字,嚴禁酒后駕車、違章駕駛等現象出現。
4總結與反思
加強公務車輛的管理,可以節約費用開支,提高公務車輛使用率。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公務車輛管理矛盾是公務車輛“公車公用”的所有權與使用權之間的矛盾所引發的。在此,筆者提出可以借鑒銀行運鈔車的管理方法,實現單位與公務車輛分離,成立公務車輛管理中心,負責公務車輛的調度、維護、維修等工作,逐步實現公務車輛服務社會化,這相當于社會中的出租車公司,但又不同于普通的出租車公司。公務車輛管理中心以招標的方式(結算方式可以為按年結算,也可以按千米數單價結算)。管理中心建立公務車輛使用平臺,部門人員因工作需要使用公務車輛時,可在手機或電腦端向公務車輛管理中心提出預約,管理中心根據需求,配備適宜的公務車輛。同時,管理中心根據公務車輛使用情況對公務車輛進行適當的清洗、維護與檢修等工作。
作者:劉秉興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七坡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