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改革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事業單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事業單位在工作方法上進行創新。為此,應該在繁雜瑣碎的工作中努力尋找出一條“會計集中審核制度”,該項制度經過實踐的認證,并被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為此,文章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及其對事業單位管理的應用進行探討,希望對促進我國會計事業的發展起到有利的作用。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影響
一、前言
當前,我國明顯增強了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步伐,不僅對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因此,有必要對當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面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二、在事業單位中推廣會計集中審核與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有效加強對會計的監督作用。如果采用會計集中審核的模式,可以讓財務人員更進一步從單位集中領導中獨立出來,有效形成一個更加獨立的機構,讓財務管理的客觀性得到更大提升。在傳統的財務會計與財務工作中,經常需要聽從上級的指示,這嚴重影響到了財務人員的正常工作,這些人員處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往往不敢檢舉揭發,造成財務管理工作比較混亂,各種腐敗事件不斷發生。如果采用集中核算的模式,能夠讓會計人員更加自由對財務進行管理,減少領導的干預,有效提高財務人員的地位,它們的工作也更加規范化②。對財務部門的結構進行優化。傳統的財務部門的人員往往分化比較嚴重,難以實行有效的集中核算,只有將不必要的人去去除,才能讓會計部門的編制得到進一步的優化,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辦事的效率。通過該制度的實行,財務管理部門的權利才可以得到進一步的保證,有效對復雜程序進行了簡化,節省了不必要的開支,進一步降低了財政的支出,為構建節約型社會,打下了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
三、在行政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固定資產的管理過程中,存在著非常大的不規范性。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對資產的流量和存量管理不夠嚴格,相關的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執行到位,對固定資產的維護、使用、出借、調撥等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現象,導致各種資金的使用效率普遍比較低下,很容易造成資產的流失。在貨幣的管理中也存在著非常多不到位之處,資金管理存在較大的隱患③。一些財務會計人員對出納工作管理不到位,對庫存資金的盤點不嚴格。在實際資金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著打白條的現象,很多行政事業收款和罰款不能及時入賬,各種租金和抵押不能及時到賬,個別部門還存在私設小金庫的現象。
四、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事業單位現有財務管理的影響
會計制度是財務管理正常運行的保障。從相關政府會計制度征求稿意見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出,本次除了對行政會計和事業會計制度進行整合外,還有效統一了教、科、文、衛等行業會計制度。這將各種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重新拉到了同一起跑線上,傳統的會計習慣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因此,這對很多財務人員來說,其需要經歷一個比較長的適應期。如果需要在制度上進行改革,往往出現理論不缺,但是缺乏實際操作的現象,各種制度的落實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的財務操作過程中,政府正式出臺會計制度后,未來的事業單位核算將變得更加復雜,此時的核算報表會有兩套,一套用于財務管理,一套用于預算管理。在實行權責發生制核算下,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過去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僅僅需要掌握基本的會計核算即可,現在只有充分做好了成本核算工作才能勝任該工作。做好政府相關財務信息的公開工作,讓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更加規范。在實際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應該不斷對財務管理進行規劃,這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目標之一。如果單純依靠單位的內部進行財務管理,往往不能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各種制度并不能很好落實到位,單位也不會主動暴露自身財務管理上的不足。因此,政府應該每年以財務年報的形式向公眾報告事業單位的實際財政狀況④。報告中的信息披露越完整,政府的財政收支情況越容易得到監督。作為公共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事業單位對外公布的信息越多,信息的透明程度也就會越高,也不會出現信息被掩蓋的現象,各種財務活動也就更加規范。因此,通過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可以進一步對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進行規范,讓財務管理更加科學化。通過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能夠進一步健全預算管理體制。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公務人員的數量不斷增加,事業單位的人員更是突破了4000萬。事業單位的預算,在政府預算中的比例不斷增加。我們在過去的管理過程中,比較偏重資金的管理,往往忽視財務信息的管理,造成財務數據造假的現象屢有發生。如果進一步落實權責發生制,各種不屬于當期的費用,即便已經支付,也不作為當期費用入賬。這樣,可以讓事業單位的收支變得更加合理,有利于對收支進行進一步的配比,為財政資金的績效進行更加客觀的評價。如果政府采用會計制度,就會對單位的預算編制要求更高,在關注資金占用的同時,也應該重視預算項目的可行性和績效評價,讓各種經濟活動變得更加規范,為各級政府部門提供更加完整的材料。會計信息化在會計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其中包括了會計工作的進程、核算和業務決策問題,可以構建更加完整的現代信息系統。會計信息化實施的過程中,非常強調信息化的實時性,會計數據的采集也通常是同步的。對這些財務數據的處理也是非常實時的,在數據進入到服務器后,就會及時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此外,會計信息化還有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的特征。單位在內部可以很快實現對各種財務信息的共享和傳輸。會計信息化和會計電算化的主要區別是,相關部門可以隨時獲得消息,不用受到時空的限制。會計信息化的性質是指會計領域會計職位與管理會計職位的信息集成和財務部與其它部門的信息集成。采用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效率。會計工作中包含有非常多的基礎核算工作,往往計算量非常龐大,計算過程也非常復雜。會計工作由電算化轉向信息化后,可以幫助會計工作者解決復雜的數學運算問題,不僅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還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網絡技術的應用,為各種財務數據的及時收集提供了方便。
五、結語
為了有效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質量和規范性,國家在會計制度改革上投入了非常大的力量,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各種事業單位的財務改革力度也在不斷增加。針對當前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上面臨的問題,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推進相關財務的改革工作,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增強管理的規范性,將會計信息化管理有效地應用其中。
注釋:
①耿杰.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問題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4(07):17-18
②趙鳴驥.淺議農業事業會計制度改革[J].預算會計,(1996(06):33-34
③王彥明.預算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05):57-58
④劉紅志.公路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7(16):39-40
作者:刀金萍 單位:云南省水文水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