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影響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營改增作為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突破口,從試點到推廣使我國稅制改革邁出堅實的一步。營改增作為一把雙刃劍,對企業財務管理來說,營改增雖然是一次發展機遇,但短期內對企業依然是一場挑戰,給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巨大影響。本文重點以營改增為出發點,探究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進而提出緩解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影響的措施,旨在推動企業平穩完成營改增過渡。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財務管理;影響;分析
0引言
對于稅制改革來說,營改增正是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規范市場的重要措施。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2016年5月至如今,我國大部分企業仍然處于營改增過渡階段,企業財務管理仍面臨著挑戰,一些財務管理存在漏洞的企業,在營改增稅制實施之際,負面影響非常明顯。因此,企業如何正確看待營改增,怎樣才能夠更好適應營改增,是當今企業重點關注的問題。
1營改增概述
1.1營改增的主要內容
從營改增本質上看,營改增就是稅種的變化,在沒有實行營改增前,我國企業都是以營業稅為主,但在全面推行營改增后,營業稅就轉變成為了增值稅。增值稅就是對企業產品或服務中增值部分征稅,從而避免重復納稅問題。營改增全面實施以來,對企業財務管理既是挑戰,也是發展機遇。簡單而言,如果企業能夠快速適應營改增,那么企業將會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否則對企業財務管理與日常經營會產生巨大影響。從營改增實施至今,營改增對企業財務影響較大,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如果沒有適應增值稅稅制,那么企業在市場中發展將變得尤為困難。例如在廣告行業中,營改增沒有全面推廣之前,廣告公司的營業稅稅率為5%,但在營改增實施之后其稅率大約在3%左右,可見營改增從長遠方向看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稅種改革制度。
1.2推廣營改增的重要意義
從短期來說,營改增是一把雙刃劍。但從長期戰略發展來說,營改增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歸納起來,實施營改增有以三點意義。
1.3調整產業結構
營業稅主要是對營業額全額征稅,存在稅負嚴重、重復征收等問題,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不利。但在營改增之后,由于國家加大了對第三產業的扶持力度,從而減少企業的稅負,能夠有效推動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再者,營改增只對增值部分交稅,如果企業在生產中耗費嚴重,即提高增值部分,將會相應繳納更多的稅負??梢姡瑺I改增能夠直接推動企業產業升級。
1.4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在征收營業稅的情況下,企業出口過程中不會出現退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勞務與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我國作為出口大國,如果出口成本無法控制,勢必會降低我國出口貿易競爭力。然而在營改增之后,我國稅制與國際稅制接軌,在此背景下,能夠有效突出我國出口貿易的價格優勢,從而提高我國出口企業的競爭力,推動我國出口貿易發展。
1.5與市場經濟相匹配
我國市場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稅種制度作為市場經濟的基礎,也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在市場經濟背景下,為了推動我國社會經濟長期發展,通過營改增降低稅率,推動企業轉型,能夠更好的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從而穩固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率。
2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對于企業財務管理來說,企業財務管理已經熟悉了營業稅運營模式,但在營改增背景下,如果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勢必會進一步擴大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與漏洞。筆者認為,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2.1稅負影響
在營改增背景下,對企業財務管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稅負變更。單純從稅負角度分析,營改增對兩種納稅人是極大的利好:第一,營改增在試點期間,就是以小規模納稅人為主,將原來營業稅的5%,降到2%左右;另一種就是一般納稅人,企業原來不能抵扣的稅額的現代服務,會隨著我國營改增全面推行,從而提高了能夠抵扣的進項稅額,并且發生的運輸費能夠用于支出抵扣的進項稅額,抵扣比例也有所增加,從之前的7%轉到11%。從行業角度分析,營改增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也有所差異,例如對于交通運輸行業來說,由于交通行業固定資產相對較多,能夠抵扣的稅負自然也就增加,單稅率會從原來的3%轉變為當今的11%,所以稅負變化幅度不會產生太大波動。但從實際征收情況分析,還有很多企業仍存在一定的稅負下降,使得下降期間與企業間的差異相對比較明顯。再者,由于一些主要成本為勞務,并且具有很多費用抵扣的資產行業來說,稅負也會呈現出很大的差異性,很多企業稅負不降反升。在改革中,必須要對企業部分效益進行考慮,并對稅率進行適當的調整。此外,也可充分利用政府出臺的福利政策,及時申請對某個項目的財政補助,從而提高企業凈利潤,避免出現稅負不降反升的問題。
2.2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對企業最大的影響就是財務管理影響,也就是對企業會計核算產生影響。第一,營改增將營業稅轉變為增值稅,對會計核算也發生了一定影響。由于營業稅不存在銷項稅與進項稅等,賬務處理相對比較簡單和直觀,現金流動直接作為收入入賬,相應的成本核算也不需涉及稅金問題。但在營改增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入賬原則與方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例如在服務行業中,在營改增實施之后,需要根據一定的稅率扣除銷項稅,而成本計算也變得更加復雜,需要融入進項稅相關內容。與此同時,銷項稅稅額與進項稅額需要通過“應交稅金”科目開展計算,當期的應納稅額等于當期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但是在營業稅核算背景下,稅收能夠直接通過收入額計算。由此可見,從會計核算層面看,當營業稅改增值稅之后,其相關的收入、成本、稅金核算也都呈現出較大的變化,企業財務管理必須做相應的的調整。再者,我國營改增正式推廣工作已經將近一年時間,很多企業由于過渡情況不同,造成核算中存在很大的差異。由于營改增并非一次性全面推廣,而是采用先試點再推廣的模式,這對一些跨區域經營的企業合作帶來了一定困難。很多跨地區經營的企業需要在根據不同的增值稅項目進行稅種計算與銜接,在此過程中會形成很多的矛盾,從而提高了會計核算難度。與此同時,由于營改增在我國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對于不同的混業經營企業來說,會因為經營項目不同,稅負核算不同,無法核算各類業務明細,要求企業根據稅率較高的稅種進行核算?,F如今,由于很多服務類企業都屬于混合經營性質,特別是對中小企業而言,為了能夠降低稅負,需要盡可能的對不同稅種業務開展劃分核算,從而大大提高了會計核算難度。
2.3發票管理影響
營改增之后,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也將面臨著改革,由于發票種類的變化,對發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營業稅稅制下,服務企業只需要開具服務業的專用發票即可,實施增值稅由于存在進項稅與銷項稅的影響,因此,在發票管理中需要進行細分。第一,由于增值稅發票會區別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只需要采用一種普通發票,其中發票管理與營業稅制之前基本統一。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則分為專用發票與普通發票兩種,通過對使用范圍進行區分,并根據稅務部門專有規定。從而實現增值稅稅收抵扣,發票如果使用不當會承擔法律風險。第二,增值稅的發票要比普通發票限額要低一些,通常情況下,在認定增值稅的主體為一般納稅人情況下,則發票的限額只在10萬左右,遠遠低于服務業務限額水平。如果企業想要申請大額發票,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這會對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帶來較大影響。
3緩解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影響的有效措施
營改增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從長遠看,營改增對企業長期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基于此,筆者針對當今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提出三點建議:
3.1充分利用營改增契機,強化納稅籌劃
營改增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財稅商機,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稅率直接從5%降低到3%。但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則需要利用新稅政策所提供的各種優勢,并通過結合各項納稅主體的實際應用情況,通過挖掘更多的客戶資源與定制最優稅收政策得以實現。其主要表現在:(1)一般納稅人通過充分挖掘客戶資源實現稅負轉嫁,由于增值稅的征稅范圍會涉及到流通環節,納稅主體通過流通環節實現稅負轉嫁的目的,從而降低企業稅收支出。例如增值稅可以通過進項稅抵扣,在流通環節中,客戶會獲得增值稅進項發票并通過抵扣降低稅務成本。可見,一般納稅人能夠通過營改增的相應契機獲得更多客戶。(2)通過加強營改增政策研究,拓展客戶資源。新政策中規定,經過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商務部批準的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納稅主體,通過提供增值稅稅負超過3%有形動產融資租賃服務,從而獲得增值稅的相關優惠,降低納稅主體的稅務負擔??梢哉f,營改增作為當今市場中主流稅制,在過渡階段必然會有較大的優惠空間,企業要加強對營改增的研究,將會有助于降低企業稅負。
3.2改善企業賬務處理流程
在企業財務賬務處理等層面上,企業必須根據營改增相應政策,對企業財務情況進行區分,改善賬務處理流程,在稅務籌劃等層面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并維護企業的基本利益。如果企業實施跨區域經營,首先要構建一個整體的財務管理體系,并根據營改增相應的要求開展業務,以獲得更多的稅收支持,總體來說,無論是現階段減少稅收,還是不斷增加企業業務都是如此,在后期階段由于稅制完善能夠極大的降低稅收不公平現象。通過對增值稅計算,基于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增值稅匯算清繳方法與時間等,優化相應的業務流程,保障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性。
3.3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高內部管理質量
在營改增大背景下,企業必須加強對財務內部控制,通過對市場經濟進行分析,反思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加強內部監督與管理,保障財務管理制度的有效性。特別是對于票據管理工作,可以說,營改增環境下票據即是資金,賬務處理程序必須要遵循稅收籌劃層面上的工作需求,并制定與完善營改增相關的財務制度,保障制度的落實程度,從而緩解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3.4構建動態的財務管理制度
企業發展必須立足于市場,市場環境風云莫測,很多企業也是因為無法掌握市場的實際情況,導致財務管理風險相應增加。基于此,營改增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企業要對市場進行全面分析,并通過開展市場調研,分析市場的實際發展情況,最終降低企業財務管理風險與企業經營風險。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當務之急,通過對外部市場的分析、內部控制加強,保障財務管理制度順勢而為,通過動態化管理保障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性,逐步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實現營改增的平穩過渡。
4結語
總而言之,營改增正式推廣時日雖短,企業財務管理依然處于營改增過渡階段,為了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企業必須根據從市場面、政策面、內部控制面等多層面制定更完善的財務管理模式,以更好的實現營改增的平穩過渡,逐步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孫艷.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3,(6):154-155.
[2]吳丹彤,李學東,丁建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2,(8):111-113.
[3]康娜.“營改增”新階段下企業減負增效的研究[J].會計之友,2014,(12):117-119.
[4]尹旭.淺談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以及加強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3,(13):144-145.
[5]劉小龍.營改增后企業稅務籌劃管理的探索與建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8):23-25.
[6]張雪晶.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企業財務的影響[J].中國連鎖,2013,(11):201.
作者:張金榮 單位:中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