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思考與實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思考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思考與實踐

[摘要]李克強總理強調:“互聯網+雙創+中國制造2025,彼此結合起來進行工業創新,將會催生一場‘新工業革命’。”這場以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核心的“新工業革命”正為中國經濟轉型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而我國創新創業創造正是引領這場革命的核心鑰匙。創新引領發展,創造驅動未來,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正是開展雙創教育的根本要義。本文剖析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分析目前以工科類為代表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兩面三線”方法論,深入剖析高職工科類專業雙創教育改革策略和放心,為全面提升雙創教育成效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工科;創新創業創造;學生創業

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新舊產業更迭,是一次次科學技術進步、產業模式巨變與人的創新創造力迸發的集中體現,可以說每一次經濟發展的飛躍都源于重大的創新突破,國家的富強離不開民族的創新創造。尤其是處于思維活躍、知識充沛、好奇心強階段的大學生,更是創新創業創造的主干力量,因此,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正是新時代賦予高校的歷史使命。傳統的傳授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當前學生的發展需要,高校創新創業模式亟待改革,要通過催生內在動力來賦予學生創新思維。在實現路徑有兩種方式,一是從學生個體著眼,提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在工作實踐中提升創新創造水平,以個體創業典范營造濃厚創業氛圍,二是從校企合作著眼,推動企業經濟轉型、優化產業升級,以創新助推產業優勝劣汰,促進供給側改革。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與約束

(一)創新創業意識與現實沖突

1.傳統就業觀念禁錮。受高校擴招、新就業制度影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逐年遞減,不少大學生們依然抱著“鐵飯碗”“大企業”的就業觀念,認為只有進入大企業、國企、機關單位才是好工作,這種吃“皇糧”的思想導致學生們對國企、公務員趨之若鶩,部分學生甚至連續考公務員、教師等崗位多年,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態勢。這種錯誤的價值觀讓部分具備創新創業創造的學生失去了在創業平臺上展示才能的機會。2.創新創業意識淡薄。高校開展創新創業創造教育是新時代的呼喚和要求,但受雙創教育水平所限,學生普遍缺乏創新創業的意愿,高校雙創氛圍仍未形成。以某高職院校為對象,經調研,發放1000份的樣本中,26.3%在校大學生從來沒想過創業,100%學生上過創新創業類課程,但是有30%在校大學生不清楚為什么要學習創新創業課程,75%藝術類專業學生考慮過創業,文科類達54.3%,而工科類大學生畢業后即有創業打算的不足13.21%。可以看出在高職院校中工科學生在創業方面比較謹慎,開展創新創造活動主觀能動性較差,創新創業意識較為淡薄,創新創造素質還有較大提升空間。3.創業成本過高。調研發現,當前影響學生創業的要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學生對自身創業能力缺乏信心,認為自主創業風險大,個人能力不足,缺乏社會經驗;二是創業風險承受力較弱,除個別家境較為殷實外,大部分大學生剛畢業普遍缺乏啟動資金,經濟原因成為掣肘學生創業的核心問題。對于來自工薪家庭、農村家庭的大學生來說,直接從家里籌措創業資金不是普遍可行的辦法,而商業貸款對客戶有抵押資產的要求,對大學生來說門檻較高,作為學校也不鼓勵大學生從存在“套路貸”隱患的微小金融公司進行借款,常見的是通過創業大賽獲得獎金或者風投公司的注資,但是能夠脫穎而出的項目較少,一般是創業初顯成效后才能夠吸引到風投企業的錦上添花。三是創業內在動力不足。20多歲的大學生處在人生選擇的重要十字路口,是去機關、國企、上市公司等相對安逸、舒適、體面的道路,是繼續深造學習,還是選擇充滿風險、困難但可能伴隨高收益,高挑戰的創業道路,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每一個選擇都顯得尤為重要。上述問題造成大學生創業成本及風險過高,影響了學生創業的積極性。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核心課程教育脫離

1.生源差異明顯。高職生和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層次有明顯差異,作為高職院校工科類專業的學生在技術革新的能力和欲望上明顯受限。尤其在一些創新創業大賽中,專本研同臺競技,為了獲得好成績的專科院校只能包裝教師科研成果,作為學生項目參加競賽。不正視高等教育中的生源差異,尤其是工科相關專業差異尤為明顯,一股腦地大搞創新創業競賽,開展同質化的教學環節,只會浪費人力、物力和時間。2.聯動教育缺乏。高校中的創新創業課程作為公共課、選修課,由輔導員或者是創業導師來教授,創業意識、創業技巧、創業方法等方面講解,只有少部分積極主動的學生會主動思考,將專業知識融入創新創業創造中。而在工科類專業課程中鮮少涉及創新創業等相關內容。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教學聯動難度較高,這就導致雙創教育脫離了專業背景,如同紙上談兵,學生的想法大多圍繞在生活層面的簡單創業,缺乏深度思考和技術支持,而沒有融入創新創業元素的專業課程,更容易淪為照本宣科,加上老師缺乏獲取科技創新前沿信息的途徑和意愿,所述內容脫離市場需求,是的教學改革、教學研究往往成為空談。

(三)學生群體與創新創業實踐呈現二八定律

1.雙創教育效果差異大。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將此現象稱二八定律。通過觀察發現,在高校中,參與創新創業實踐的學生始終為一小部分固定人群,而大多數的學生并沒有參與過創新創業項目、競賽、實踐中,盡管創新創業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實際效果還有待驗證。在調研中,在校大學生對學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的評價呈兩極分化,一部分人覺得完成沒用,脫離現實,而一部分人卻覺得受益匪淺,打算創業或已成功創業,一定程度表明現階段的創新創業創造教育效果差異比較大。2.高質量創業難度較大。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指引下,各大高校中都著力建設大學生創業孵化園,這些創業孵化園不僅成為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支持孵化企業的實踐基地,也成為學生體驗創業、融入實踐、走向社會的橋梁和紐帶。然而高職院校受到學制短、2+1教學模式的限制,學生在求學階段大部分時間待在學校,在校園的“溫床”中學生無法經受社會的鍛煉,易導致對問題認識不夠深刻、處理風險的能力薄弱,缺乏分散風險的意識等問題。盡管在校期間有創業老師的指導能規避一部分問題,但是工科類學生在低年級創業很難與專業結合,大多從事生活類、體力型的創業活動,而高年級創業則面臨大三頂崗實習,即將離校的問題,高職工科學生在校期間高質量創業從客觀條件,到主觀能力都有較大制約。

二、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與實踐

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要抓住核心因素,一是樹立符合新時代特點的創新創業意識,二是雙創教育要與專業方向有機融合,三要注重雙創成果轉化,讓更多學生理解創新創業創造的必要性,現提出“兩面三線”方法論將創新教育進一步融入專業教學,以專業技能技術帶動創新創業教育,讓天馬行空的創意展翅高飛。

(一)“兩面三線”創新方法適應時代要求

1.將雙創納入專業學科體系,為雙創教育培養夯實基礎。將專業課和通識課兩個主要方面融合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以江蘇工院為例,課堂一直致力于“三化一融合”的教學改革,將課程對標全國教學能力大賽,將課程進行重新構建,將專業項目引入課堂,形成項目化、信息化、思政化和書證融合的教學模式。從教學改革的基調開始就以“新”貫穿改革始終,在課堂中引入新課標、新技術、新規范,著重培養大學生“新”的意識,破局職業教育的滯后性,強化校政企專家對教學的指導。2.將創新創業項目融入專業教育課堂,為雙創教育拓展空間廣度。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簡稱“大創”項目)、各類型創新創業大賽、創業實踐活動三條輔線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創新項目化教學與江蘇工院“三化一融合”教學改革理念一致,把專業課程與三條輔線的創新創業活動結合起來,把“大創”項目、創新創業大賽、創業實踐活動和考核要求掛鉤。其中尤其是“大創”項目為期一年,適合在創新創業課程中貫穿專業化項目,讓大學生體會專業技術創新魅力,樹立符合新時代特點的創新創業意識。

(二)基于“兩面三線”方法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與實踐

1.營造創新氛圍,助力工科學生成長。高校應積極倡導基于“三線”創新活動的、以學生課題為導向的新工科創新型人才培養,充分利用學生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的機會,在“兩面”教育中鼓勵學生深入新興研究領域,發現潛在現實問題,在實際項目開展中鍛煉工科思維,探索創新創造路徑。高校要努力創建創新創業文化,構建特色突出、鼓勵創新的文化環境,鼓勵開展課程作品展,創新項目成果展,創業名人講座等等豐富的教育活動。2.改善教學布局,促進學科交融該方法有意識地將雙創教育融入專業核心課程,用技術革新帶動思想革新,用創意創新帶動技術革新,將交叉學科理念融入創新創業教育中去。創新創業活動往往覆蓋新技術、新管理、新營銷等等,需要組建跨專業、跨學科的學生項目團隊和指導教師團隊,搭建跨學科的項目研究平臺,在自我管理和教師指導中推進跨學科的合作學習,重視大發明、大創造的同時關注小發明、小創造,讓不同學歷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創新創造帶給他們的成就感和獲得感,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雙創精神3.加強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高職教育的改革一定要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深化雙創教育改革離不開政企合作,因此要創新校企合作“生態圈”。高校中很多創業項目無法落地,一部分的原因是脫離現實,不符合社會、企業需求,在進行“大創”項目、創新創業大賽、創業實踐活動選題時,加強與企業聯動合作。在創新創業活動的過程中,選送學生參與企業實踐,邀請企業專家參與介入,形成校企評審專家團對創業計劃、中期檢查、成果孵化、研究方法等環節進行評估把關。廣泛建立就業實習基地、創新創業實訓基地、科技項目成果孵化基地等平臺,加強高校、教師、學生與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推動校企共同孵化成果。

三、結束語

作為高職院校要擔負起地方經濟發展的責任,把創新創業創造作為思政課程改革的重要落腳點,利用地方和高校資源,催生內在動力賦予學生創新思維,緊抓新時代機遇、響應新時代要求,為培養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繼續前進。

參考文獻:

[1]孫峻.傳統就業觀念對大學生就業的作用和影響[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87-89.

[2]李凱賓.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意識培養途徑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25):176-178.

[3]吳林璠.二八定律在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20):68-69.

[4]陳士玉,張恩寧.高校創業孵化園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吉林省11所高校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9,40(32):59-62.

[5]夏自由.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1):40-41.

作者:許曉月 單位: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午夜国产羞羞视频免费网站|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97公开免费视频| 美女脱下裤子让男人捅| 欧美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 成年人影院在线观看| 好先生app下载轻量版安卓|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www.色亚洲|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成年女人色费视频免费| 午夜时刻免费入口| tom39你们会回来感谢我的| 琪琪see色原网中文| 成人国产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台湾佬中文娱乐11| √天堂资源中文官网bt| 美女被无套进入|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 催眠美丽人妇系列| 三级黄在线播放| 触手怪入侵男生下面bl的漫画 | 欧美18videosex性欧美乱任| 多人伦交性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 99福利在线观看| 看一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语free性xxxxxhd|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99re这里只有热视频| 欧美大尺度电影|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 樱花视频www|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青娱乐在线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