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城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性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性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城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性探析

[提要]首先,對烏魯木齊市三次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現狀及演變過程進行分析;其次,運用“結構偏離度”和“整體協調度”,計算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度,發現兩者間仍處于低協調水平;再次,基于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Moore結構值,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法,測算烏魯木齊市就業結構的調整滯后于產業結構調整11年;最后,提出對策建議,以促進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發展,進而推動烏魯木齊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協調性

產業結構的變動必然伴隨著勞動力的流動,進而引起就業結構的變動。關于兩者的研究,國內已有豐富成果。Petty和Clark(1957)提出:經濟水平的上升,第一產業就業難度增加,勞動力逐步流入第二、第三產業,進一步推動產業調整;Kuznets(1985)進一步提出:隨著工業化推進,第二產業增加就業難度加大,進而導致第三產業流入大量勞動力;在此基礎上,Chenery(1988)提出:由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調整速度緩慢,各產業創造就業的潛力未充分發揮,導致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勞動力流動沒有及時與產業結構調整相匹配;隨后,Hollanders(2002)、Jammarino和Mccann(2006)等研究指出:技術進行是影響產業結構能否與就業結構實現均衡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國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國內學者對此也展開了深入探討。陳越(1984)首次提出科學技術的突破,會產生新產業部門,吸納更多勞動力,進而引起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調整;王慶豐(2009)、肖海萍(2010)、朱春楠(2012)、牟宇峰(2013)、沈濱(2014)等利用結構偏離度、比較勞動生產率、就業彈性等方法探討了江西省、東北三省、長江三角洲以及全國范圍的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演進特征及相關性;隨后,董奮義(2016)、單良(2018)、華德亞(2019)、周健(2020)等學者通過細化產業、測算協調度、滯后期以及考慮空間因素等,豐富國內對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兩者間協調關系的相關研究。烏魯木齊市是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也是建設絲綢之路的經濟核心區。對此,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發展不僅對新疆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對西部其他地區實現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發展也提供參考價值。但通過檢索相關文獻,發現烏魯木齊市關于其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性的研究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利用“結構偏離度”、“整體協調度”以及灰色關聯分析法等,深入分析其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性,對推動烏魯木齊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演變分析

(一)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演變分析。1990~2018年間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的變化過程如圖1所示。對第一產業而言,其產值占比持續降至0.38%,期間變化幅度相對較小;第二產業的產值比重則呈現先降后升再降的變化勢態,由47.85%降至30.68%,下降幅度為17.17%;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呈現相反變化勢態,即先上后降再降,由48.82%升至68.49%,上升幅度為19.67%。同時,相比于第一產業,其第二、第三產業的升降幅度更加劇烈。總體來看,其產業結構的整體變化勢態為:一直以“三、二、一”的結構進行發展。可見,拉動烏魯木齊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是第三產業,其次為第二產業。(圖1)

(二)烏魯木齊市就業結構演變分析。1990~2018年期間烏魯木齊市就業結構的變化過程如圖2所示。第一產業就業所占比重持續下降2.5倍左右,由11.99%降至4.75%,期間變化波動較小;對于第二產業,其就業比率由47.88%大幅度降到26.57%,隨后經歷小幅度的升降,再持續下降到2018年的20.33%;對于第三產業,其就業比率呈現相反變化勢態,即大幅度由40.13%增加到67.04%,隨后經歷小幅度的升降,再穩定上升到74.92%。1990~2018年,就業結構的整體變化趨勢為:第一、第二產業的就業比率呈現同方向持續下降變化。相反,第三產業的就業比率呈持續增加變化。可見,對于烏魯木齊市而言,勞動力不斷從第一、第二產業流出,即第一、第二產業增加就業難度加大,進而導致第三產業流入大量勞動力。(圖2)綜上,對于第一產業,其產值與就業的占比都呈現不斷下降勢態。但相比于就業,其產值占比更低,表明該產業增加就業的難度加大,大量勞動力需要及時流出;對于第二產業而言,其產值比重呈大幅度下降后穩定持續下降,就業所占比重呈小幅度相同變化勢態,表明兩者間處于低均衡發展水平;對于第三產業,其產值比重呈大幅度上升后穩定持續上升,就業比率呈小幅度相同變化勢態,表明其產業的劇烈變化沒有顯著帶動就業變化。因此,由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在演變過程中存在較大差異,可以推斷出兩者間協調發展水平較低。

二、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性測算分析

對烏魯木齊市三次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化過程進行探討,發現兩者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處于低協調水平狀態。在此基礎上,本文利用“結構偏離度”、“協調系數”,深入分析兩者間協調程度,并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其處于低協調水平的原因。

(一)結構偏離度分析。本文將利用結構偏離度來測算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均衡發展的水平,公式如下:ri=GiGLiL-1(1)式中:Gi為第i產業產量,G為GDP總量;Li為第i產業的就業人數,L為總就業人數,i為1、2、3。結構偏離度越接近0,則表明與均衡點距離越近,其均衡水平越高。從圖3可知,1990~2018年期間烏魯木齊市各產業結構偏離度的變化趨勢。對于第一產業而言,其結構偏離度是遠離均衡點的負數,且其遠離水平呈增加勢態。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因為農業經濟本身的規模經濟遞減;另一方面是因為第一產業中大量的勞動力由于自身能力等原因,無法及時向其他產業轉移。對于第二產業而言,其結構偏離度緩慢上升轉變為正值,經劇烈升降后逐步靠近均衡點,但其距離均衡點仍然較遠。其主要原因是:第二產業內各細分產業鏈短,高附加值加工業發展緩慢,這導致第二產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的能力受限。對于第三產業,其結構偏離度大幅度下降后轉變為負值,自2001年起就業比率高于產值比率。其主要原因是烏魯木齊市第三產業的新興服務業發展比較滯后,所以限制了第三產業提供更多的勞動力就業的空間。總結構偏離度逐步接近均衡點,但與距離均衡點仍然較遠。可見,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逐步向均衡發展,但其發展水平仍然具有較大提升潛力。(圖3)

(二)整體協調度分析。本文通過“整體協調度”來測算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整體協調水平。計算方法如下:Hse=ni=1Σ(SiEi)ni=1ΣSi2ni=1ΣEi2姨(2)D=μSαμEβ姨(3)HDse=Hse×D(4)HDse是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整體協調度,Hse是兩者的協調系數,Si是第i個產業的產出比率,Ei是第i個產業的就業比率。D表示該時期的經濟水平,本文利用第三產業產值與就業水平進行綜合測度。μSα表示第三產業產值比重,μEβ表示第三產業就業比率,α=0.5,β=0.5。其中,0≤Hse≤1,0≤HDse≤1,如果Hse越接近于0,則HDse越小,整體協調水平越低;如果Hse越接近1,則HDse越大,整體協調水平越高。由圖4可知,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兩者的整體協調水平變化過程。第一個階段:1990~2002年,整體協調水平大幅度升至0.64。其主要原因是隨著二三產業快速發展,各產業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使得其整體協調水平不斷上升;第二階段:2003~2010年,整體協調水平大幅度降至0.55,其主要原因是該時期內第二、第三產業以傳統產業為主,新興產業發展緩慢,使其增加就業的難度提高;第三階段,2011~2018年,整體協調水平大幅度上升后平穩變動到0.71,其仍然未達到高水平協調,其主要原因是烏魯木齊市在此階段雖然積極承接和發展東部發達地區轉移的產業,但對傳統產業的升級以及特色產業8--的發展還處于較低水平。同時,就業未及時調整到與產業達到同步發展水平。因此,對于烏魯木齊市而言,其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整體協調水平仍然處于低水平狀態,其結論與上文分析相一致。(圖4)

三、烏魯木齊市就業結構滯后時間測算分析

基于上文分析可知,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仍處于低協調水平。對此,下文將進一步對兩者的調整過程進行探索,探討兩者的調整是否存在先后順序以及具體時間間隔。

(一)Moore結構值測算分析。本文將采用空間矢量測量方法,以矢量空間夾角為基礎來反映產業內部結構的變化程度。計算公式如下:e=srccosni=1ΣSit1Sit2ni=1ΣSit12ni=1ΣSit22姨(5)式中,Sit1、Sit2分別指第t1、t2期第i產業產值比重,r表示t1、t2期兩組向量空間夾角的變化程度,取值為0,π2姨姨。同理,就業結構Moore結構值用于分析其就業結構的變化。Moore值越大,結構變化越大;反之,Moore值越小,結構變化越小。1990~2018年間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Moore結構值的升降波動更頻繁,如圖5所示。由此可以推斷出其勞動力的流動未及時與產業變動實現同步發展。對于產業結構而言,其Moore結構值急劇下降,再快速上升,在1994年到達第一個峰值,期間變化波動較大。隨后,繼續呈現先降后升的連續變化勢態,分別在2002年、2004年、2008年達到波峰;相反,對于就業結構而言,其Moore結構值的升降頻率相對較少。其急劇下降后快速升到第一個波峰在1996年。五年后,再升到下一個波峰。接著,急劇下降再上升到2005年。隨后,持續先降后升的反復變化,分別在2011年、2014年、2016年達到峰值。因此,可以推出烏魯木齊市需要大約3~11年,就業結構才能調整到與產業結構同步發展的狀態。(圖5)

(二)灰色關聯分析。本文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以產業結構為參考系列、就業結構為比較序列。測算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調整相差的具體時間間隔。將系統參考數據列設置為X0,系統比較數據列設置為Xi。參考序列:X0=[X0(1),X0(2),…,X0(n)](6)比較序列:Xi=[Xi(1),Xi(2),…,Xi(n)](7)初值化初始數據,即相同序列的所有數據除以第一個數據,然后得到新數列。記成初值化后的參考序列:X00=[X00(1),X00(2),…,X00(n)](8)初值化后的比較序列:Xi0=[Xi0(1),Xi0(2),…,Xi0(n)](9)ζi(k)=miniminkX00(k)-Xi0(k)+ρmaximaxkX00(k)-Xi0(k)X00(k)-Xi0(k)+ρmaximaxkX00(k)-Xi0(k)(i=1,2,…,n)(10)關聯度:ri=1nni=1Σζi(k)(11)首先,選擇1991~2002年產業結構Moore結構值作為參考序列,選取1991~2002年就業結構值Moore結構值作為比較序列。然后,將比較序列對應的年份向后移動,移動時間為滯后時間T(T=0、1、2,…,16)。最后,依次測算不同序列的灰色關聯度,將得到16年的灰色關聯度。計算結果見表1。(表1)通過對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Moore結構值進行測算和分析,可以推出需要約3~11年,產業結構才能與就業結構達到同步發展狀態。再利用灰色關聯度進一步測算兩者間的具體間隔時間。T=11時,其灰色關聯度達到最高水平為0.7384,表明這一時期兩者調整到最高的契合度。換言之,就業結構需要11年才能調整到與產業結構實現協調發展的狀態。

四、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結論。首先,對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整體演變過程展開探討;然后,利用“結構偏離度”和“整體協調度”對其兩者間的協調程度進一步測算;最后,采用灰色關聯測算兩者的調整過程存在的時間間隔。得出以下結論:(1)由烏魯木齊市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在演變過程中存在較大差異,可以初步推斷出兩者間處于低協調水平;(2)結構偏離度與整體協調度都處于低水平階段,進而再次得出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兩者的協調發展具有較大提升潛力;(3)經過11年后,就業結構才能與產業結構達到高水平協調發展。

(二)對策建議。1、大力發展第一產業,促進第一產業就業增加。一方面增加資金與科技投入。因為通過增加資金,可以增加規模,改善第一產業的農業基礎設施,提供更有利于第一產業生產的環境。同時,增加科技投入,不僅能提升其勞動生產率,而且能增加優質農產品生產。建設農產品科技園區,促進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銷售共同發展,進而實現第一產業與第二、第三產業結構的融合發展。另一方面擴大郊區經濟類農作物,充分利用本地發展畜牧業的優勢,發展畜牧業,增加畜牧產品生產。通過這兩個方面,促進烏魯木齊市更加高效率地發展第一產業,進而增加其產值與就業。2、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促進第二產業就業增加。烏魯木齊市第二產業以重化工和資源密集型等傳統產業為主。同時,雖然積極承接和發展東部發達地區轉移的產業,但對傳統產業的升級以及特色產業的發展還處于較低水平,造成第二產業內各細分產業鏈短、高附加值工業發展緩慢,進而導致第二產業創造更多崗位的能力受限。首先,引進先進技術,充分利用優勢資源,促進烏魯木齊市優勢資源產業的升級;其次,建設特色工業園區,加快產業集群化、智能化發展,實現向深加工業延伸;最后,促進醫療化工、節能材料、大型先進設備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第二產業就業增加。3、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第三產業就業增加。第三產業以交通運輸、倉儲、餐飲等傳統產業為主。相反,現代服務業如信息技術、創意與文化、信息咨詢、旅游等發展相對緩慢。同時,傳統服務業存在經營方式落后、效率低、收益小,導致對烏魯木齊市經濟帶動能力受限,其也影響到其他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工業的配套服務業發展是比較滯后的,所以導致第二產業的發展也受到阻礙。因此,要創新經營模式,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不斷推進服務業發展。如: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擴大特色農產品市場,提高農業的收益;充分開發旅游資源,創新其服務形式和豐富產品種類,加快發展特色旅游。4、不斷加大各產業人才培養力度。對于第一產業,不僅為農民提供農業種植技術,也提供其他生產技術,如農產品精加工技術,使農民能夠選擇的就業范圍增大,進而提高農民向其它產業流動的能力。對于第二產業,由于缺乏技術型與管理型高素質的勞動力,造成第二產業出現就業規模較難增加。因此,不斷增加人力資本投資,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進而培養更多高素質、專業化技術型人才;對于第三產業,加強新興服務業人才培養,促進服務業高水平發展。因此,加強各產業人才的培育,提高各產業的勞動生產率,能加快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實現高水平的協調發展。

作者:溫清 單位:新疆師范大學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做受视频120秒视频| xxxxbbbb国产精品|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大全| 小小视频在线版观看| 免费观看黄网站| awyy爱我影院午夜|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 国产馆精品推荐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怡红院成人影院|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片 | 最好看免费中文字幕2019|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韩国欧洲一级毛片免费|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中午字幕在线观看| 男人资源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短视频|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 卡一卡二卡三专区免费看| bt自拍另类综合欧美|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 久久五月天婷婷|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 欧美性xxxx极品| 国产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中国孕妇变态孕交XXXX|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主播叶子闺蜜|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