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19年財政部印發《2019年預算績效管理重點工作任務》,擴充了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理論基礎,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將成為一項重點工作。本文通過對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研究,闡述了加強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分析了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從四個方面提出了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水平,保證資金使用安全,滿足社會公眾需要。
關鍵詞:財政預算;預算績效;績效管理
一、加強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
加強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是建設創新型、服務型和學習型政府的需要,是做到“六保”“六穩”的必然要求。加強預算資金全過程績效管理,有利于規范行為,提升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因此,應加強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充分利用財政資金,強化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二、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1.預算績效管理不規范(1)預算績效管理范圍不全面。績效目標包括基本支出績效目標、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和部門(單位)整體績效目標,但目前基本支出采用定員定額方式,并未設置績效目標,難以實現預算績效管理的全覆蓋。各預算單位和部門應將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全部資金作為預算績效管理對象,但目前預算績效管理還處在不斷完善階段。(2)預算績效管理目標設定不科學。在預算績效管理目標設定時,基本都是籠統表述,沒有充分考慮達到預期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所需投入的資源、預期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預期實現的效益和效果、服務對象或收益人滿意度目標。(3)預算績效管理應用不到位。預算績效管理沒有引起單位的高度重視,尚存在績效評價方式單一、缺少約束力的問題,導致項目資金撥付和績效評價出現相互脫節的現象。部分單位對發現的問題沒有整改到位,但依然可以獲得項目資金,績效評價結果未能成為衡量預算單位項目資金使用效果的評價標準。
2.對預算績效管理重視不足,預算績效管理內容單一(1)對預算績效管理重要性認識不足。目前單位存在預算績效管理理念欠缺的問題,其忽視了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為只要有財務部門參與即可,其他業務部門沒有參與其中,部門之間缺少溝通。甚至有單位認為財政撥付資金后,只需使用合法合規即可,不重視預算的績效管理,預算績效管理理念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深化。(2)績效管理的廣度和深度不夠。部分單位在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時流于形式,在預算編制時僅象征性填列財政部門提供的申報表,沒有將績效管理很好的融入預算管理,雖然在投入與產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3)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單一。在對項目進行梳理時,未能從資金性質、預期收入、支出范圍、實施內容、工作任務、受益對象等角度考慮績效目標的設定。績效指標單一,未能綜合使用產出指標、收益指標和滿意度指標等指標。
3.預算績效管理專業水平不足(1)從業人員能力有待提高。從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人員,在前期準備、預算編制、目標設定、指標設置、審核、跟蹤、評價和公開等方面都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存在意識不強的問題,沒有很好地認識到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2)對資金的動態管理不足。目前預算績效管理主要是針對某一單位或者某一項目進行管理,忽視了單位之間、項目之間的聯動性,對存在關聯關系的交叉部分在識別和管理方面存在缺失,不能動態衡量預算績效管理效果。
4.缺乏有效地監督考核機制(1)績效跟蹤力度不夠。預算資金雖然按照規定的程序申報和下達,但是在資金撥付之后,后續資金監管不力,沒有很好地關注項目成果。有些單位沒有對預算資金支出進行全面、有效控制,與專款專用的目標相差甚遠,甚至出現了嚴重浪費與資金流失的現象。(2)績效考核不嚴。績效管理雖然設定了不同的系數,也采用百分制進行評價,但未針對不同考核分數設定獎懲措施,考核只是一種形式,未能將預算績效考核嵌入反饋和問責機制中。由于考核不嚴,資金使用單位對財政部門在績效監控中反饋的問題整改不到位,使預算執行與期初目標出現偏差。
三、對策及建議
1.構建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1)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各級財政部門和各財政資金使用單位,都應當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績效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將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于預算編制,使其成為以后年度編制和審核各單位預算的重要依據。(2)規范預算績效管理范圍。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制度,績效管理應覆蓋各級政府的所有財政資金,包括但不限于預算法規定的四本預算。各單位和部門的資金只要納入預算,實現預算績效管理的全范圍。(3)科學合理設定績效指標框架。要健全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預算績效目標的設定要有明確的指向性,要能細化量,既有先進性又有可行性。要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確保考評方法、考評指標和考評標準科學合理。同時注重績效考核的連貫性,使各期結果之間具有可比性。
2.豐富預算績效管理內容(1)增強預算績效管理意識。將績效管理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構建事前、事中、事后的預算績效管理閉環系統。各級財政部門應全力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并深入貫徹這一管理理念。(2)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對不按規定進行預算績效管理的單位和部門,財政部門應嚴格按照從嚴從緊的原則處理。在預算編制環節增設績效管理這一要素,將績效目標作為預算資金使用的前置條件,這樣可以更好地從源頭上提高財政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在績效實施過程中,應加強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序和預算執行進度的管理,即實現“雙監控”。(3)建立層次豐富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豐富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可以綜合使用多種績效評價方式,如采取自評和外部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這樣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對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效果進行評價。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政策調整掛鉤機制,以結果為導向,充分發揮績效評價的督促引導作用,通過考評結果促進資金的使用。(4)建立預警機制。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開展績效監控,及時發現并糾正績效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優化財政一體化信息系統中的動態監控預警規則,自動對預算項目績效管理進行預警,減少人為因素干擾,提前發現并規避風險。
3.加強預算人員的素質培養(1)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準入門檻。在工作實踐中,既要保證有高質量的人才進入預算績效管理隊伍,又要重視人員的后期培訓。通過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提高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為更好地開展績效管理工作提供人力保障。(2)建立培訓與激勵機制。通過加強相關人員的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的培養,提高預算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建立考評激勵機制,提高預算會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建立定崗定責的崗位責任制度,以制度的形式規范預算管理工作人員的行為。通過制度的完善,不斷增強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人員的學習能力、業務能力、創新能力、協調能力和服務能力。(3)完善審核小組和專家庫。一般項目主要由財政部門層層審核,財政部門業務科室應結合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要求對預算單位報送的申報表進行審核,提出審核意見并反饋預算單位,預算單位結合反饋意見做出相應調整后,財政部門業務科室和績效目標審核小組應對預算績效目標編制進行復核。對于重點項目,應采取財政與專家聯合審核方式,保證績效目標編制內容翔實完整。復核確認的預算績效目標是預算執行、項目實施、績效跟蹤、績效評價、財政監督和績效審計的重要依據。
4.健全和完善預算績效考評體系(1)強化預算績效責任約束。強化預算績效考核約束力,將預算績效考評結果與預算單位的資金使用情況掛鉤,對于考核較好的單位或項目優先配置資源,對低效無效的資金予以削減或取消,以此強化績效考評工作對財政資金使用的推動作用。(2)建立績效問責制度。對預算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及績效管理情況進行監督,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機制。在評價中如發現有虛報項目內容騙取財政資金,或是在使用財政資金過程中出現截留、挪用、資金嚴重浪費等各種財政違法行為的,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相關責任。(3)完善預算績效公開制度。加大績效公開力度,大力推進績效目標和評價結果的報送、公示工作。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公開機制,建立預算績效信息向同級政府和人大報告制度,并與預算草案、預算調整、決算草案同步向社會公開。通過信息公開,不斷增強財政資金使用透明度,以信息公開促進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不論是各級財政部門還是各預算資金使用單位,都應當正確認識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針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改進措施,構建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劉麗娟.財政預算管理問題及對策.納稅,2020(20).
2.葉麗燕.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會計師,2020(10).
3.饒云.關于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商訊,2019(09).
4.王紅.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科技經濟導刊,2020(22).
5.郝立偉.強化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對策建議.經濟管理文摘,2020(13).
作者:湯美華 單位:湯美華丹陽市財政集中支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