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初高中物理課程教學銜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中物理課程是初中物理課程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有助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高中物理教學設計時要注意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準確把握初高中物理的銜接點,在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教學方法等方面做好與初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初中物理教師也要在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和科學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方面做出努力。
關鍵詞:教學銜接;初中物理;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課程的內容是在初中物理課程內容基礎上設置的,高中物理的知識和教學必然會與初中物理知識和教學實際發(fā)生一定的聯(lián)系,再加上高中物理在知識和能力要求上明顯高于初中物理課程的要求,因此搞好初高中物理的教學銜接是高中物理教學工作必須重視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必要性
學習的過程是利用舊知識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習者對新舊知識建立聯(lián)系的過程,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引導學生喚醒與新知識學習有關的舊知識以便學生利用舊知識建構新知識。這種把舊知識與新知識聯(lián)系起來的教學活動就是教學銜接。根據(jù)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教學銜接的目的是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同新知識發(fā)生實質性的聯(lián)系,從而獲得認知的發(fā)展。比較現(xiàn)行初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和人教版教材可以發(fā)現(xiàn),初中物理課程里的一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仍然是高中物理課程的重要內容,其中物理概念包括速度、平均速度、重力、彈力、摩擦力、二力平衡、功和功率、電流和電壓、電阻、電功和電功率、動能和勢能、機械能、內能等,物理規(guī)律包括牛頓第一定律、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的規(guī)律、歐姆定律、焦耳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高中物理課程要求學生更加嚴謹、深入和系統(tǒng)化地學習這些概念和規(guī)律性知識,對物理思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給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和壓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時,需要結合學生已有的初中物理認知結構和已經習得的思維方法和思維習慣、學習習慣等,認真做好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的教學銜接,這對順利開展新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內容及方法
1.物理概念的教學銜接有些高中物理概念是相關初中物理概念的深入發(fā)展,在對這類物理概念教學時,先讓學生對初中物理概念進行回憶再認,再結合適當?shù)奈锢砬榫澈推渌锢砀拍钚纬尚碌奈锢砀拍睢H绯踔袑W生掌握的功的計算只限于直線運動物體沿運動方向上有力和距離時的功的計算。在高中物理功的概念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初中物理有關功的知識,然后把功的要素當中距離的概念上升為位移的概念,并強調力的概念的矢量性,接著利用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在同一直線上的例子引入正功和負功的概念,再討論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功的計算,最后歸納得出功的定義式,并告訴學生:高中物理功的概念引入了矢量和矢量運算,功的定義更加科學,隨著學生年齡和知識的增長,對同一物理概念的學習和理解應不斷深入,初中物理里有些概念的定義不夠嚴謹是為了與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狀況相適應。有些高中物理概念與初中物理概念的建立方法是相同的,在教學這類物理概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顧初中物理概念的建立方法,然后把方法遷移到高中物理概念的學習過程中,進而降低高中物理概念的學習難度。如在教學電場強度的概念時,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初中物理壓強概念的建立過程:首先通過情境設計讓學生明確僅僅通過比較壓力的大小不能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因此需要選取相同的面積作為比較的共同標準;其次通過對比相同面積上的壓力大小來比較總的壓力的作用效果,進一步總結得出:為了使比較具有普遍意義,把作為比較的共同標準取為1平方米,為此將壓力與作用面積相除即采用FS,就可以得到“1平方米”標準上的壓力,進而實現(xiàn)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目的;最后建立壓強的概念。如此,教學便水到渠成了。這就是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基本思路,按照這樣的教學邏輯引導學生思考,可達成用相同的標準即單位電荷所受的電場力(Fq)來比較電場的強弱的認知,電場強度的概念便形成了,然后便可向學生說明電場強度方向是如何規(guī)定的。
2.物理規(guī)律的教學銜接有些高中物理規(guī)律是對初中物理規(guī)律的重復,但在認識層次上有所提高,在教學這些物理規(guī)律的時候,先要讓學生回憶初中物理學習的內容,然后再結合相關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如對焦耳定律的教學,先讓學生回憶所知道的焦耳定律的內容,引導學生加深對焦耳定律的理論認識,強調電流做功發(fā)熱的實質:在純電阻電路中,自由電荷在恒定電場的電場力作用下定向移動時電勢能減少轉化為內能,相應的推理過程即w=qU=UIt=I2Rt=Q,如果是非純電阻電路,則U>IR,UIt>I2Rt。又如對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要認識到同一內容在初高中物理教學要求的不同,高中物理的這一課要發(fā)揮物理學史方面的教育功能,教學時應注意引導學生對亞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笛卡爾的觀點、方法進行比較、評價,增強學生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再通過舉例引導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進行深入理解:水平地面上原來靜止的物體,受到一個水平推力會加速運動,這個過程中推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去掉推力,它會減速直到停止運動,這個過程是阻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它將一直保持靜止狀態(tài),這體現(xiàn)了原來靜止的物體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的慣性。
3.物理教學方法的銜接根據(jù)發(fā)展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中學生不僅能憑借具體事物進行思維,而且能依據(jù)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進行推理,具有進行假設并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但這種認知水平尚處在形式運算發(fā)展的早期階段。特別是初中學生,他們的思維抽象能力還是比較弱的,物理課堂需要更多的直觀教學。到了高中階段,直觀教學仍然重要,但是對抽象思維能力有更高要求。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時,需要考慮學生認知水平的發(fā)展和層次,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初中物理階段,學生會憑借物體的位置變化而形成運動的概念,然后有了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知識,能夠形成粗淺的速度概念,但高中物理速度概念學習需要上一個新的臺階,即建立瞬時速度概念。這時,需要引導學生采用極限的思維方法,以單向的變速直線運動為例,先讓學生鞏固對平均速度的理解即v=ΔxΔt,然后讓Δt取得更小,v代表此時Δt內的平均快慢,以至于Δt接近0,就代表時間軸上某一點(即某時刻)的速度(即瞬時速度)了。也可以讓Δx取得更小甚至接近0,ΔxΔt就代表運動路徑上某一位置的速度(即瞬時速度)了。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也可以舉例說明:如某物體的瞬時速度為3m/s,表示物體在某時刻經過某位置是有快慢的,即相當于每秒運動3m,這樣瞬時速度的概念就形成了。當學生的大腦中形成清晰和穩(wěn)固的速度概念,就為加速度概念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必備條件。從機械運動到平均速度再到瞬時速度,概念的抽象程度逐漸加深,教學除了要幫助學生利用符合邏輯的思維建構知識,同時為了深入理解知識,需要在抽象思維過程中增添一些形象思維的材料而讓抽象思維更易展開,如畫物理圖像或通過一些形象的例子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物理實驗能夠提供原始的具體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信息,各種物理情境、動畫、示意圖、課本插圖也能夠提供豐富的形象思維的材料,高中物理教學設計需要考慮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結合,以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
三、發(fā)揮教師在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上的重要作用
高中物理教師要重視并扎實做好初高物理教學的銜接。首先,在教學設計時做好學情分析,研究初中物理課程標準和學生在初中階段使用的物理教材,目的是分析學生已有初中物理知識的狀況。其次,在研讀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和高中物理教材的基礎上,依據(jù)教學邏輯和知識邏輯來設定高中物理教學的起點,避免起點過高或出現(xiàn)重復性教學,每個學習環(huán)節(jié)要結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教學設計,使教學過程條理清晰,符合思維邏輯的順序。最后,由于學生正處在抽象思維能力提高的爬坡階段,在高一物理教學階段適當放緩教學進度,可以讓學生有時間理解物理概念、領會思維方法、領悟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此外,要增強學生物理學習的信心。給予性格內向的學生更多的關懷和激勵,主動獲得他們學習上的反饋信息,對后進生多一些物理思維方法的指導。如給學生分析曲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為什么沿該點切線方向時,要耐心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明白極限思想當中“化曲為直”的具體處理方法。初中物理教師也需要在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上做出努力。首先,要重視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語言簡潔、直觀、有激情,巧設物理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提出物理問題、通過觀察和實驗學習形成物理知識,多給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理性思考問題的科學態(tài)度,對物理學科產生善問好學的渴望,為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提供持久的精神動力。其次,要重視利用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品質、為高中物理學習鋪墊思維能力基礎。如利用密度、壓強和比熱容等物理概念的學習讓學生領會比值法定義概念中所采用的比較思維方法;利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教學教會學生掌握控制變量的思維方法;利用光線的概念學習讓學生初步認識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最后,還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在物理學習上的認真態(tài)度。通過解題審題訓練、練習畫受力圖、由實物圖畫電路圖、由電路圖連接實物以及實驗操作等培養(yǎng)學生細心規(guī)范的態(tài)度,因為認真本身也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是高階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淵.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探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2):40.
[2]邢紅軍,胡揚洋.壓強概念教學的高端備課[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3(10):18.
[3]劉紫微,陳剛.試論牛頓第一定律的學習機制與教學[J].物理教師,2019(4):35.
[4]李進德,李茹新.初中物理教師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J].物理通報,2017(10):35.
[5]邢海根,朱衛(wèi)紅.初高中物理梯度的研究與銜接降階對策[J].中學物理,2014(6):12.
作者:劉玉中 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