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英語的問題及對策3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內容同一。
“因材施教”要求教師針對班內不同學習基礎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然而,這一理論在實際教學中沒能得到很好的體現,學生做的都是同樣的作業。在作業的內容、量和難度上,所有同學都是一樣的。
2.過于書面化。
新課標中對初中英語學習的目標做了詳細的規定,蘇州市在2009年開始實行人機對話,把英語口語與聽力寫進中考考綱,計30分。這些規定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使英語教學更具實用性,但英語作業仍然沒有什么改變,英語作業被局限在書面作業中,停留在遣詞造句、語法作文上。
3.評價方式單一。
教師無暇對收上來的大批作業進行及時批閱,有時甚至會把沒能及時批改的作業返回給學生。即使查看了作業,也只是在上面簡單寫個日期而已。不能及時批改作業和簡單評價作業都會直接導致學生缺少認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起不到作業該有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對策
基于以上原因,英語教師應該針對作業設計的“層次、趣味、實用”原則,設計出有層次、有趣味和實用性的作業。
1.因材施教,注重作業的層次性。
建構主義理論指出,每個人的經驗和對外界事物理解各不相同,每個學習者的學習進程也是有差異的。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的時候,既要關注優秀學生的潛能挖掘,也要照顧到中等生和下等生的學習能力。以預習牛津英語9BUnit2Robot(sreading)為例,筆者布置了以下兩個層次的作業:A層次的作業:(1)播放課文的教學光盤一遍,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和內容;(2)再次播放教學光盤,并跟讀課文,朗讀2-3遍。B層次的作業:(1)觀看光盤并朗讀全文一遍;(2)在文章中找出下列重要詞組及句型,并做好記錄,有疑問的地方做好標注。分層次作業能幫助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稍弱的學生通過這樣的練習,可以基本達成學習目標;基礎好的學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習水平,在作業中完善自我。
2.創新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間的能力差異和智能差異。教師應該設計多元化的作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下是針對7AUnit“3描述路線”這一知識點設計的作業:牛津英語7AUnit3主要讓學生了解如何用英語描述路線,對于學生來說較為復雜。為此,筆者設計了一個尋找藏寶圖的游戲,即根據描述路線找到寶藏。這個練習只要給一張簡圖(詳圖見牛津英語教參7AUnit3Integratedskills部分),給出英文路線,里面包括本單元關于表達路線的重點句型和結構,讓學生在圖上畫出對應的寶藏地點。學生做起來覺得樂趣十足,教師很快就能檢查出學生對這個知識點是否掌握。在學習能力較強的班級,這個練習也可以當做聽力訓練。既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也鍛煉了學生的聽力水平,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3.貼近生活,強調英語的實用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的時候,應該幫助學生增長知識和開闊眼界。以下為牛津英語8BUnit“6地震”設計的作業:教會學生如何在地震中自救逃生,這一情意目標的達成要比知識目標更加重要。給學生盡可能多地寫出地震中如何逃生自救的方法,可以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可以上網查找信息。很多學生在校的時候跟同學積極討論。學生通過實物投影進行展示。很多學生看到自己收集的建議被教師和同學贊同時,無不透露出自豪的神情。實踐性作業充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把所學知識真正運用到了實際生活中。
4.綜合運用多種作業評價方式。
教師除了完善作業設計外,也應該在作業評價上進行改革。除了常用的師生評價外,綜合運用各種評價方式,及時有效地對學生作業進行反饋。
(1)自我評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每次完成家庭作業后,對自己的作業有一個自我評價,評價可以采取等級制或者百分制的方法,讓學生對完成作業所用的時間、態度進行自我評價。
(2)家長評價。教師可以要求家長每天關注孩子在校的英語默寫情況,寫上一些激勵性的評語。這些評語既可以鼓勵孩子,也是家長和教師溝通的一座橋梁。
(3)學生互評。可以是同桌兩人之間的互換,也可以是小組之間的交流,或者整個班級內的交叉批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給予他人修正和評價。學生在互相評價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對方的長處,對于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及時加以改進。
三、小結
總之,對初中英語作業進行設計是一個積極而有益的探索,體現了新課程強調的新的教育觀,符合新課改理念。這一探索也對我們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教師應當及時更新教育觀念,這樣新的英語作業設計思路才有可能滲透到教學中,也才能更好地服務教學,服務學生。
作者:徐志芳 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常陰沙學校
第二篇:初中英語跨文化教學研究
一、初中英語跨文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國際化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文化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日益顯現出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會發現英語跨文化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偏向于要求學生掌握與考試相關的內容,片面灌輸學生大量的英語語法知識,并且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的考試詞匯。這樣一來,學生的英語能力和意識就局限于考試內容,使得很多學生雖然考試高分,但實際上英語應用能力很低,不能使用口語流暢地進行交流。而他們的閱讀能力也不足以閱讀英美原文資料,寫作常常無從下手或者文章中體現鮮明的“中式英語”的特點。另一方面,教師雖然感受到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但是跨文化教學的方式有限。許多教師僅僅是在課文教學中增加一些英美國家的文化常識或者是在講解試卷的時候,從語法和詞匯的角度,對英美文化有所涉及。相對于對學生實施跨文化教學,將英美文化與中國文化進行對比,教師更傾向于讓學生做更多的題目,而將英語文化的學習和交流等任務布置到課后。這樣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局限了學生的全球化視野,制約了他們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這些情況都顯示出應試教育束縛了學生的英語跨文化交流能力,限制了學生應用英語進行國際化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重視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對教學內容有所選擇和安排,引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初中英語跨文化教學的效率。
二、初中英語跨文化教學的解決策略
初中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他們在現代化社會中面臨更多與國際接軌的機會與挑戰,因此,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是勢不可擋的。初中英語教師要認識到跨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引入更高效的教學方式,解決英語跨文化教學中的問題。以下是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和教訓,提出幾點初中英語跨文化教學的解決策略。
(一)從解析詞匯入手,體現英美文化的特色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單詞是英語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起步。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跨文化教學中,若是能夠從單詞入手,就會產生事陪功半的效果,能讓學生從基礎處了解到英美文化的特色。比如說,教師在教學生掌握基礎詞匯和重點詞匯的時候,傳統方式是學生背誦和默寫,而教師會對學生進行抽查。而新的方式是教師可以根據英語單詞的由來和它在英美文化中的特殊性,讓學生通過掌握單詞了解更多英美文化。例如,“key”的單詞釋義是鑰匙。但教師可以從英美文化的角度加以延伸。在英語思維中,“key”不僅代表鑰匙,它還有原因、關鍵等意思。美國人會說“What'sthekey?”翻譯成中文不是“鑰匙是什么”而是“關鍵是什么”。因為鑰匙在英美文化中開始是打開門的必備工具,后來就演變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生單詞的時候,將單詞的一般解釋和代表意義簡單講述一下,讓學生體會英美文化的特色。
(二)從解讀試卷入手,區別中英文化
教師也可以在解讀試卷的時候,將試卷考察的知識點與英美文化相聯系,從試卷問題入手,向學生普及和介紹更多的英語文化。比如說,閱讀理解的文章很多都涉及英美經濟、家庭情況,教師可以針對它們普及英美人文習慣。例如,一篇文章講到一個美國人和它的寵物狗。這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解釋英美文化中的“dog”與中文的“狗”的巨大區別。英美文化中,“dog”是作為人類的朋友甚至親人存在的,感情色彩是褒義的,而中文的“狗”的感情色彩多是貶義的,讓學生從文章的閱讀和試卷的解讀中認識到中西文化的差異。
(三)采用多媒體視角,感受英美文化
教師還可以開展各種英語活動,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感受英美文化。比如,教師可以設置班級的英語角,讓學生用英語相互交流。或者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英語比賽或是平時多給小學生創造鍛煉英語能力的機會,舉行班級英語演講比賽、寫作比賽等,給學生一個展現自己英語能力的機會。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各種英美國家的傳統節日,如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等,鼓勵學生組隊準備英語節目在圣誕等節日表演給全班同學看。最后,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以英美電影、動漫、英語歌曲等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看英語電影,傾聽西方音樂,了解和感受英美文化中的風俗習慣、人文地域的特色以及社會經濟、政治等,開拓學生的英語視野,讓他們了解并習慣英語思維方式,對英美文化產生更多興趣,激發他們的全球化意識。教師通過多姿多彩、新鮮有趣的教學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更加積極主動地了解英語文化,并且自覺提高自己的英語交流能力,提高跨文化教學效率。
三、總結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會對國際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跨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英語意識、提高他們應用英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未來人才。教師可以從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運用解析詞匯以體現英美文化的特色、解讀試卷以區別中英文化以及采用多媒體視角,感受英美文化,實施跨文化教學。最后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整體素質。
作者:劉慶偉 單位: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第五中學
第三篇:初中英語教學問題及措施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1.教學方法單一陳舊
雖說國家一直提倡教育改革,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把改革落實到實處,教學觀念固化,教學模式一直保持著陳舊的教學方法,即“填鴨式”的英語教學方式。教師不管學生聽沒聽進去,也不管聽懂沒聽懂,在課堂上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導致很多學生被動無奈地聽教師授課,他們有時候感到厭煩。
2.過于重視讀寫能力,忽略聽說能力的培養
培養英語素質好、綜合能力強的人才必須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他們是英語本身具有的四種表達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必須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缺一不可。但是在現在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味地追求升學率,過分注重讀寫能力,忽視了聽說能力的培養。
二、初中英語教學問題的應對策略
1.適當改變教學模式,改善相應的教學設施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完全拋棄,如果教師完全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依賴現代教學設備,學生的實際接受情況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反饋。但是也要適當地改變,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對于重點多加講解,對于一些非重點一筆帶過,這樣,多媒體教學能節省很多沒必要的時間。總之,要把傳統教學和現代教學結合起來使用,不能顧此失彼。
2.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初中英語教學是整個學生時代教學的關鍵時期,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生動活潑起來,這樣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增強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授課時用全英文授課,完全是英語教英語,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此外,在課堂上組織一些討論環節,讓學生用英語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要注重各個環節,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正視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并及時找到解決方案。
作者:李亞芬 單位:吉林省東遼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