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提質改造道路市政給水管道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居民用水需求不斷增加,市政給水管道由于年久失修逐漸老化,因而頻繁出現爆管,給水管道的改造迫在眉睫。論文結合提質改造工程市政給水管道的復雜性,分析給水管道設計中出現的諸多問題,與設計同行們分享交流經驗。
1引言
提質改造工程往往道路兩廂用地均已開發完成,現狀道路下方已建市政管線錯綜復雜。在有限的空間結合道路工程的提檔提質,同步對老舊的市政給水管道進行改造設計,極大地增加了設計難度,因此,如何合理確定管線位置,選擇管道材質、規范設計管道附件等,成為設計師們重點關注的問題。
2現狀調查
現狀調查是提質改造工程至關重要的環節。提質改造工程首先應收集現狀管網資料,其次在設計前應核實現狀管線的位置。給水、弱電、燃氣等管線現狀的具體位置,這對確定新建管線的位置起著關鍵作用。為確定給水管道支管位置,現狀企業梯口及相交道路給水管管徑及位置也是現場調查的重點對象。現有消火栓是否可以利用,現有消火栓保護間距是否滿足規范要求,也應逐一落實。
3給水管網管徑的確定
現階段,我國水資源較緊缺,淡水資源人均約占據世界平均25%,所以,在城市中給水需要遵循節約使用原則。1)一般生活用水主要指居民區居民的生活用水。可以利用現有居民的生活的水平統計平均定額,并對用水量最大變化規律進行分析,結合城市發展現狀,充分考慮未來人口發展以及用水量趨勢變化。2)工商企業生產用水與企業后勤用水,主要按照各個企業中的生產需求和發展規劃進行確定,讓其能夠滿足企業當中后勤用水和后勤工作人員的實際需求。3)公共用水包括了公共建筑用水、路面清洗用水、消防用水、綠地公園用水等。相關環衛部門需要安排好清洗工作,并結合相關消防法規、城市氣候和各綠化區域植被情況與土壤條件,并給予綜合性評估。另外,還需要考慮管網中的漏水率,并適當對其進行評估[1]。計算其出水流量后,結合常用流速和實際情況,選出科學合理的管道直徑。市政給水管管徑通常根據給水工程專項規劃的管徑進行設計,該管徑是規劃階段根據區域需要經管網水力計算統籌確定。根據GB50289—2016《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道路紅線寬度超過40m的城市道路,宜沿道路兩側敷設給水管道。
4確定管線位置與施工測量
4.1確定管線位置
提質改造道路人行道或綠化帶下方一般敷設有弱電、電力、給水、燃氣、雨水、污水等市政管線,且均已投入使用。在設計給水管道時應盡可能避免對現狀管線造成破壞,否則影響居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因此,弄管線位置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若在原位新建管線,為避免周邊弱電、燃氣等管線受到影響,對管溝應采用支護設計,且要求施工速度快,盡量降低對居民供水的影響。若將管線設置在機動車道下方,施工簡單,但需要破壞現狀道路,交通組織存在一定的困難。當提質改造道路需要將現狀中央綠化帶改造為車道時,可考慮將給水管結合拓寬車道布置,但后期由于給水管在車行道下方,不利于給水管檢修與管理。具體布置位置應通過經濟比較后,綜合考慮。因此,合理地安排管線布置,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確保整體施工質量的同時,提升了整體施工進度。
4.2施工測量
在對道路市政給水管道進行改造前,需要由經驗多和專業強的技術人員全程跟隨,從而及時準確無誤差地指導施工工作的開展。在施工單位進行自檢自測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嚴格要求,通常所制定偏差精度比規定精度要高,從而確保每段施工都可以準確地完成。
5管道埋深
人行道下方管道埋深不小于0.6m,車行道下方管道埋深不小于0.7m,為滿足其他電力、弱電、燃氣管線交叉,管線綜合應參照如下原則:壓力管線讓重力自流管線;可彎曲管線讓不易彎曲管線;分支管線讓主干管線;小管徑管線讓大管徑管線。
6管道材質
市政道路給水管道工程中在選擇管材時,通常會使用有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塑料管、鋼管、承插式給水鑄鐵等[2]。1)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具有較好的耐久性和抗滲性。但由于這種管材在鋪設過程中,其對平整度要求較高,而且質地較脆,結合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自身特點,其大部分用于大型輸水系統。2)鋼管要具有抗高壓、接口少、自重輕和耐振動特點,但鋼管抗腐蝕性與耐用性不夠高,成本造價也較高,所以市場道路給水管道工程中通常不會采用鋼管給水,而更多地將其用于河谷或地震區。3)承插式給水鑄鐵管與其他管材相比較,機械強度較高,承壓能力較強,處理結構簡單化,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但由于其東河承載能力低,所以需要全面考慮選擇這種管材的影響。4)塑料管具有抗腐蝕性、自重輕和阻力小的特點,但塑料管有著易老化的缺點。基于以上管材特點,在為給水管道工程選取合適的管材時,需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和各種管材不同特點來選擇,從而提升市政道路給水管道工程的整體質量,保障人們的用水。另外,市政給水管材要有承載內外荷載較強的剛度和機械性能,給水管道也常用球墨鑄鐵管。球墨鑄鐵管承壓能力強,一般采用橡膠圈接口,施工比較簡單,一般使用時間較長。但管材質量較大、強度比鋼管低。聚乙烯管道質量輕、內壁光滑、抗沖擊、不結垢,但其易于老化、質地脆弱、使用年限低。
7給水支管布置
新建道路兩廂地塊還未開發,給水支管設置間距一般為200m,并在交叉路口設置。不同于新建道路,提質改造道路現狀企業梯口位置已經確定,給水支管位置應結合現狀梯口設置,并可根據需要預留。
8管道附件
8.1閥門井
市政給水管閥門主要有閘閥和蝶閥,根據設計慣例為減少檢修井的占地面積、節約空間,一般管徑≤DN300mm時選用閘閥,大于DN300mm時選用蝶閥。為節省造價,便于施工,閥門井位于人行道和綠化帶下方時采用磚砌檢修井;閥門井位于車行道下方時建議采用鋼筋混凝土檢修井。
8.2排氣閥、排泥閥
一般采用在管道低處設置排泥閥,在管道高點設置排泥閥。為方便管段檢修時不影響其他管段正常供水,建議在相交路口兩閥門井控制的管段間分別設置一個排氣閥和排泥閥。
8.3消火栓
消火栓布置間距宜<120m,路幅寬度<60m時,消火栓沿道路一側布置;路幅寬度≥60m時,消火栓沿道路兩側布置。提質改造道路一般一側或兩側已布置消火栓,在進行消火栓設計時應調查現狀,消火栓間距、完好程度后,根據需要增設或對現狀拆除重建[3]。
9結語
市政給水工程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提質改造道路市政給水管道設計施工空間有限,現狀管線復雜,應充分進行現狀調查,結合現場實際合理確定給水管道位置、埋深、管道附件等設計。因此,本文圍繞提質改造道路市政給水管道設計展開了探究,以期可以為相關項目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書貴.市政給水管道工程設計要點研究及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4):106-107.
【2】尚喜權.市政給水管道爆管發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山西水利科技,2017(1):74-75.
【3】沈昆白灰.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設計及思考[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7):89-91.
作者:陳偉 何盼盼 付永江 程焰兵 曹星 單位:湖南中大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