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媒體下的民族圖形動畫設計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民族文化元素作為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的重點,在數字媒體時代背景下,將民族文化元素與圖形動畫創作相結合,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創作意義。為此,本文分析民族元素融合圖形動畫創作的必要性,針對我國圖形動畫民族要素應用的困境,從三個層面提出數字媒體下民族圖形動畫設計的路徑,以期為廣大藝術創作者提供理論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數字媒體;民族元素;圖形動畫
在數字媒體行業蓬勃發展的環境中,圖形動畫作為網絡技術發展的產物,融入動畫設計和藝術設計風格,其內容和形式豐富,且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和包容性,成為眾多藝術創作中的亮點。為更好地展示圖形動畫的內涵,改善圖形動畫存在的流于形式的問題,將我國優秀傳統民族文化要素融入其中,可增加圖形動畫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并賦予動畫內容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其在激烈的媒體行業競爭中,獲得更多受眾群體的關注和認可,實現在數字媒體時代中的創新發展。
一、圖形動畫設計中民族元素運用的必要性
(一)充實圖形動畫的內涵。在數字媒體和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動態圖形動畫利用平面設計手法,對圖形構成動畫進行視覺的傳達,自身具備較強的包容性,與各種意識形態形成混搭,完成豐富圖形的動畫設計和制作。與傳統動畫設計相比較,圖形動畫更加重視利用圖形完成對故事和題材的表達,但與普通動畫有著相同的視覺停留制作原理,通過圖形的變化帶給人們流暢的視覺觀感,在創作層面和藝術層面有著一定的價值和社會意義。改革開放后,網絡技術的大面積應用加快信息傳遞的速度,西方文化和創作手法對我國動畫設計領域的沖擊巨大,而我國一直未放棄民族化動畫設計的發展之路,鼓勵將更多民族圖形和元素融入動畫創作中,帶給人們精神啟迪的作用。在圖形動畫設計中融入教育理念,在動畫中展示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不但可豐富圖形動畫設計的內涵和功能性,還能夠拓展民族文化傳播的渠道,提升民族文化的藝術性和動畫創作現代化發展的質量。
(二)利于對民族性文化的弘揚和繼承。在經濟和貿易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往來日益頻繁,國際間的競爭也逐漸從原本的經濟競爭,轉化為文化和科技的較量。為此,我國在受到各國文化沖擊和影響下,在發展文化產業的同時,加強對民族文化的輸出,利于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一方面,以民族圖形因素為動畫題材,可使動畫愛好者更加直接地了解民族文化,特別是對于還在成長中的青少年而言,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可影響其價值觀選擇,實現更加健康和穩定的發展。另一方面,借助圖形動畫大面積宣傳我國民族文化,可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并使更多人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先進性,形成較強的文化自信和自覺,對我國現代化建設起著積極作用。
二、圖形動畫設計中民族圖形元素應用的困境
(一)民族文化題材圖形動畫經濟收益不穩定。民族文化要素融入圖形動畫設計和創作中,呈現文化性和商業性并存的現象,結合當前動畫設計領域發展現狀來看,民族文化題材圖形動畫商業化發展還未取得顯著成果。究其原因,一是民族文化要素適用于圖形動畫的題材的內容較少,部分少數民族文化不能夠應用在商業開發中,導致圖形動畫中民族文化應用范圍較為狹窄,獲得經濟效益不穩定,更難在數字媒體的沖擊下實現快速的發展。二是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存在一定不協調性,經濟發展限制文化傳播,文化的發展不能為經濟帶來收益,導致民族圖形動畫的發展受制于市場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得不到保障。
(二)民族題材圖形動畫流于形式。我國傳統民族文化歷經幾千年的歷史,呈現出博大精深的特征,其內涵較為豐富,有著深厚的底蘊和利用的價值。但由于我國圖形動畫行業發展起步較晚,其發展形態和模式還未統一,在圖形動畫制作中對于民族圖形的應用率不高,且存在重視形式大于內涵的問題。這種情況的客觀存在,使當前市面中流傳的圖形動畫作品故事老套、形式模仿、內容單一,對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展示不夠充分,對于動畫內涵的表述也存在偏差。這就導致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播受限,影響圖形動畫行業在數字媒體下的創新發展,難以形成具有我國文化特色的動畫產業。
三、數字媒體背景下民族圖形動畫設計的路徑
(一)動畫劇本創作中使用民族文化符號。民族文化符號作為我國傳統文化具體的表現形式,與圖形動畫內容存在關聯性,在圖形動畫創作中的使用利于展示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精華。比如我國龍鳳圖形符號表示著步步登高的寓意;紅燈籠表示吉祥美好寓意;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臉譜可側方位展示不同的性格;中國結表示喜慶團圓的寓意。這些內涵不同的文化符號可融入圖形動畫劇本創作中,展示我國文化的優秀思想,擺脫世界各國對我國傳統文化認識存在的偏差。在圖形動畫劇本創作中,創作者可使用蘊含民族文化價值觀和禮儀文化的符號,在展示愛國情節時可利用花木蘭圖形符號,借助其形象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優勢,展示我國自由平等的民族性文化,并提升圖形動畫的教育意義。在展示節日氣氛時可利用福字等紅色圖形符號,激發觀眾對動畫內容的認同感,拉近動畫內容和觀眾的距離,并展示著民族文化的魅力,開拓圖形動畫民族化發展的全新道路。
(二)人物形象塑造中利用民族思想。中華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思想內涵豐富多樣,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多種可能。在數字媒體背景下,動畫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要想在市場中占據較多份額,圖形動畫產業必須在動畫立意和人物形象上作出創新,通過深度挖掘動畫人物的造型和語言藝術,以民族文化為依據,從人物性格、特征、形象多角度融入民俗風情,并采用全新媒體創作手段加以完善,使圖形動畫作品更加符合當代的審美要求。圖形動畫作為立體感和層次感較弱的動畫類型,在動畫人物塑造時要凝練人物肢體藝術、語言藝術、人物情感藝術,凸顯人物特色和風格,并增加動畫的文化思想內涵。在人物造型創作時,可借鑒我國民族英雄形象,通過對人物外在和內在細節的描寫,展示根據情節變化的動作和神情,引起觀眾的認可和關注,并對人物的情感產生共鳴,增加深入了解和觀看的欲望,提升圖形動畫的整體播放效果。
(三)動畫藝術風格中運用民族文化要素。圖形動畫藝術風格的定位可利用民族音樂、民族美術元素進行展現,創作出既有民族風情又涵蓋藝術特色的圖形動畫作品。在動畫美術風格定位中,可利用民族新文化要素,如山水畫、剪紙畫、雕刻等,將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美術圖形融入動畫中,展示我國傳統藝術的特色。在美術風格定位中創作者還可利用數字媒體的創作手法,轉化傳統美術圖形,使其具有現代化藝術的氣息,提升當代人們接受的程度。在動畫音樂風格定位中,民族性音樂作為人們表達其情感的主要形式,民族音樂內容和種類繁多,藝術氣息較強,將民族樂器和民歌等利用到圖形動畫背景樂中,可增加動畫的生動性和藝術性,并增加動畫內容的民族藝術氣息,展示我國民族文化本質的同時,使圖形動畫內容和藝術風格更加獨特。總而言之,在圖形動畫設計和創作中合理運用民族文化元素,更加直觀地展示藝術情感,使受眾群體了解圖形動畫內涵,并形成民族文化自信心,對圖形動畫產業發展和民族文化傳播起著重要促進作用。在數字媒體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圖形動畫創作應認識到創新重要性,將我國獨特民族審美特征和文化符號融入動畫中,制作更多內涵豐富的作品,可使更多受眾群體了解我國圖形動畫的藝術價值,增加動畫產業的民族文化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巨然,高薇華.“圖案”之美——《凱爾經的秘密》動畫造型研究[J].當代動畫,2019(01):97-100.
[2]侯小捷.基于用戶體驗的少數民族地區專業教學資源庫界面設計[D].浙江工業大學,2019.
[3]陳城.灘頭年畫在動態圖形動畫中的造型設計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7.
作者:陸娜 陳娜 單位:蘭州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