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研究

摘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使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提升,人們的需求也從傳統的物質需求轉變為精神需求,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度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無論是城市發展還是建筑建設管理,都開始注重與生態結合,降低能源消耗,發展生態經濟,建設低碳建筑,減少廢氣、廢渣等的排放量,保護生態環境。本文主要對基于生態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管理體系建設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生態城市;低碳建筑;管理體系

1生態城市與低碳建筑概念

1.1生態城市

生態城市是當前城市發展中一個現代化名詞,是20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新名詞。但是,生態城市建設構想出現的時間比較早,如《桃花源記》《烏托邦》等文學作品都為人們展示了城市建設中的樸素主義理念。雖然其并未明確提出生態城市的概念,但從本質來看,其中的相關說法都是以人與環境友好生存和發展為核心的,強調資源應用的合理性和節約性,反對對環境的破壞[1]。

1.2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的含義是節約建筑耗材和資源,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人們在建筑和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能源要低于一般建筑水平,降低建筑中的排碳量。因此,我們可以將節能型、清潔型建筑稱為低碳建筑。

2生態城市與低碳建筑間的關系

2.1生態城市與低碳建筑的關系

低碳建筑強調降低碳排放,達到生態環境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與自然間存在對立統一的關系。其中,統一指的是人類是自然界中的組成部分,人類可以利用科技改造自然,但無論科技多強大,都要嚴格遵循自然規律。而如果人類在自然改造中毫無節制,必將會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環境修復速度遠遠落后于人們破壞的速度,從而導致人與自然發展失衡[2]。低碳建筑就是針對這些問題對建筑模式進行改造,不僅要滿足人們對建筑的居住需求,同時要降低建設過程中的碳污染,有效維護生態平衡。在低碳建筑建設過程中,需要堅持生態正義的原則。生態正義指的是每個人都需要承擔生態環境建設和自然資源平衡的責任。對生態正義可以從兩方面進行理解:第一方面為對生態正義的橫向理解,也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不同國家、性別及信仰的人都有權利和義務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第二方面指的是對生態正義的縱向理解,地球上世世代代的人類都有權利分享自然生態環境。

2.2生態城市與低碳建筑理念的結合

生態城市與低碳建筑理念都強調社會的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倡導綠色經濟以及節約能源。由此可見,二者間有很多的共通性。低碳建筑是通過控制能源消耗、污染以及廢物的排放等,減輕溫室效應,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由此可見,低碳建筑就是在建設過程中嚴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升能源利用率。生態城市是一個復合型生態系統,包括自然、社會和經濟,通過對物質、能源及信息等方面的綜合、高效利用,實現自然、社會和人類的融合,提升各項資源的利用效率[3]。

3生態城市理念下低碳建筑管理體系構建的意義

建筑是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筑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源和能源。通過對建筑情況調查顯示,我國每年在建筑建設中應用的資源,消耗水量占建筑消費總額的16%,石料的用量占40%,木材用量占25%,而在建筑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能源超過45%。同時,從城市污染情況來看,建筑造成的城市污染占34%左右。從我國建筑現狀來看,當前建筑面積已經超過450億m2,而且仍然在以較高的速度增長[4]。建筑建設中形成的廢料、廢渣、廢氣等會對城市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導致城市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城市建設發展中需要注重低碳建筑。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問題頻發,我國公眾的生態環境建設意識不斷提升,當前已經逐漸從理論發展向實際建設過渡。低碳建筑與生態城市具有很多相似性,都是以生態環境建設為核心。但是,低碳的意義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環保,只是在傳統建筑基礎上降低碳排放量。而生態城市理念下的低碳建筑管理體系則更具環保性,通過二者的有效結合,不僅對生態環境理念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意義。

4生態城市理念下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的架構

4.1生態城市與低碳建筑共生

通過生態學可知,生物種群的發展和進化需要基于種群的順序組合。低碳建筑可以視為生產城市發展中的基本組成單元,雖然現在無法確定低碳技術是否會成為生態城市發展的動力,但低碳建筑的發展無疑會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有利條件。為了使生態城市和低碳建筑得到統一發展,必須參考協同理念,使單一低碳建筑與多元化生態城市緊密結合,突破傳統利益中心理念,促進低碳建筑與生態城市的互利共生[5]。在低碳建筑發展中必須融入生態城市建設理念,從生態城市構建方面著手,思考低碳建筑建設問題。生態城市建設中綜合性指的是城市生態系統需要由多種元素構成,包括建筑、產業、交通、行政部門等。但是,低碳建筑只是這些組成內容中的一個小部分,僅從減少碳排放方面實現對資源的節約和城市系統的改善。在低碳建筑建設中,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戰略方向,結合生態城市建設,通過二者間的互利共生,將低碳建筑與生態城市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互動機制。而由于不同區域、城市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低碳建筑的性質和功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的城市情況選擇合理的發展戰略。

4.2以生態城市理念為基礎的低碳建筑管理體系架構

低碳建筑管理體系架構主要分為三方面,即管理對象、方法和目標構成。管理主體為政府部門,管理對象則為居住公民、企業以及生態城市和低碳建筑。通過互利共生體系的構建,使管理過程中可以依據環保、低碳理念。首先,低碳建筑并非私人產品,本身具有特殊性,需要通過政府和市場的雙重牽引和指導才能發展。作為互利共生體的低碳建筑和生態城市是該管理體系的一個客體,毫無疑問也必然是管理對象之一。其次,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的目標。通過生態概念對低碳建筑發展體系目標進行引領,需要從兩方面探尋低碳建筑情況,保證低碳與生態環境間有效發展。為了實現終極目標,需要保證低碳與生態的協同發展,使生態城市引領下的低碳建筑可以得到持續發展。最后,從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管理方法來看,協同理論下多種元素構成的低碳建筑以及生態城市本身存在互利共生體系,通過序變量以及控制變量實現對生態系統建設的促進。政府通過激勵機制的建設完善管理方式,利用強大技術促進管理體系不斷完善,保證低碳建筑順利發展。

5生態城市理念下低碳建筑管理體系構建策略

建筑行業涉及的內容比較多且復雜,行業發展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建筑行業建設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氣、廢渣,并造成大量能源浪費。為了加強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建筑行業必須要注重降低能源消耗,推行生態環境和低碳建筑理念。

5.1生態城市以低碳建筑為突破口

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的構建是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方式。低碳建筑建設不僅是生態城市建設的前提,也是實現和推行生態城市理念的需求,有利于促進生態城市由概念向現實的過渡。建筑行業涉及多種行業類型,建筑行業的發展也會促進其他產業的完善,因此低碳建筑本身是低碳理念實現的推動力。在生態城市建設理念下,低碳建筑建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對后續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作用。

5.2制定多元化生態城市評價標準

低碳建筑與傳統建筑間存在非常大的差別,因此,建筑評價要與建筑自身的特點和管理體系標準相符。因此,要建設完善的生態城市評判標準,使低碳建筑管理體系能順利、高效運行。各地生態城市的標準制定必須要結合地區、城市的實際情況。同時,在生態城市發展中,還需要結合建筑設計要求,保證評價標準的科學性。

5.3強調國際先進經驗的借鑒

我國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較晚,在環保技術方面也比較落后,因此在環保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中還存在較多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必須注重對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的借鑒,形成一套完善的低碳建筑方式。在借鑒外國經驗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我國的國情和城市實際發展現狀,根據生態城市發展情況做好調整工作。此外,加強國際間的人才和技術交流,組織專業人員出國考察,通過對國外研究成果的借鑒促進我國生態城市理念下低碳建筑的設計和建設。

5.4加強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

生態城市的建設需要加強國家政策的支持,為低碳建筑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有效的推動力。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行業發展需求的了解,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為企業發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促進生態城市理論和低碳建筑的發展。

5.5完善稅收工作

目前,我國在低碳建筑材料研究及技術開發方面比較落后,無法滿足低碳建筑的發展要求。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低碳材料及技術研發的成本較高,小型企業無法承擔研發資金。由此,政府可適當減免低碳建筑產品購買以及土地增值稅,刺激低碳消費,促進低碳建筑市場健康發展。

5.6加強人才培養

人才是各個行業和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為了促進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的健康、穩定發展,企業必須要做好人才培養工作,保證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企業可以通過與高校合作的方式,加強對口專業人才的培養和輸出,提升人才專業能力。同時,還可定期舉行行業專家講座或者組織技能培訓活動,提升人才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低碳建筑行業的開發和發展奠定基礎。此外,還要建立嚴格的激勵制度,對低碳建筑管理體系中表現突出的職員給予表揚,對工作中得過且過、不認真的員工給予一定懲戒,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建立合理的員工薪資分配制度,考慮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強度及工作效果等多種因素,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5.7加強低碳環保宣傳教育

當前,我國多數人對低碳建筑事業的發展認識不足,很多人在購房過程中并沒有將低碳型房產作為選擇標準,導致低碳建筑的發展受到一定阻礙。對此,政府需要加強低碳宣傳,使民眾對低碳技術和低碳建設有更深層次的了解,使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低碳管理體系中的一份子。此外,政府及企業還可以通過低碳建筑知識講座和競賽的方式,設定一定數額的獎金,使民眾積極踴躍地參與到低碳環保宣傳工作中,擴大低碳建筑宣傳力度。

6結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加強。傳統經濟為環境帶來的壓力使城市建設必須以生態、環保、低碳理念為基礎。因此,生態城市下加強低碳建筑建設尤為必要。低碳建筑的建設需要全體社會力量的支持,不僅要注重財政政策的扶持和傾斜,還要加強對低碳技術的完善。

參考文獻:

[1]郭理民.基于生態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2633.

[2]劉琰.基于生態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0):3166.

[3]艾祖彬.基于生態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7(7):318.

作者:林丹 單位: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建筑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档免费视频网站| 日批视频app|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大全| 中文字幕理论电影理论片| 精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奇米影视888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 | 老司机久久影院| 好大好猛好深好爽视频| 亚洲国产视频网| 青青青青手机在线观看| 巨胸喷奶水www永久免费|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婷婷久久五月天| 探花www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伊人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成年www|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天堂在线视|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性欧美videofree另类超大|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中文乱码| 麻豆视频免费播放|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大地资源在线资源官网| 乱人伦xxxx国语对白|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 | 婷婷综合五月天| 亚洲免费电影网| 老司机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区不卡中文字幕|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国产一二|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星空无限传媒好闺蜜2| 免费专区丝袜脚调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