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地理學思想與鄉村振興教學融合初探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理學思想與鄉村振興教學融合初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地理學思想與鄉村振興教學融合初探

摘要:以地理學思想作為內核開展鄉村振興主題教學探索,彰顯了地理學思想在國家重大戰略教育中的獨特價值。教師可借助鄉村振興案例開展教學,以區域性思想作為認知起點,以人地協調思想、因地制宜思想和可持續發展思想作為落腳點,整合教學資源并完善問題鏈,建構完整的、系統的、以地理學思想為底色的教學實踐思路。

關鍵詞:地理學思想;鄉村振興;主題教學

推行“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是實現鄉村人才、產業、生態、文化與組織等全方面的振興。鄉村轉型發展中呈現的多元化模式與路徑彰顯鄉村的多元價值與強勁的后生發展動力。地理學研究中的鄉村振興地理學和發展地理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學者們關注的鄉村振興發展機制、模式路徑與地理學思想緊密關聯。可見,地理學思想對于處理人地關系、推動國家城鄉協調發展具有獨特價值。在地理教學中滲透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對于提高學生對國情的認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愛國情感顯得尤為重要。地理學思想是地理學關注地理事物與現象在區域空間中的時空耦合過程中的學科思維與法則,是地理學獨特性的體現。例如,自然地理強調系統思想,人文地理強調區位論。這些也是地理教學工作者一直關注和強調的教學重點。[1][2][3]盡管學科知識客觀地隱含學科思想,地理教學仍需要重視和貫徹地理學思想的滲透。然而,學界目前尚未以地理學思想為基礎建構起完善的地理教學論體系,對于以學科核心的思想方法作為教學主線的研究相對于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研究成果較少。因此,本文結合地理學思想,探討在鄉村振興主題下如何以地理學思想為指引開發教學實施路徑,以地理學思想為主線組織鄉村振興戰略有關的教學,以期為相關課堂教學實踐提供路徑參考。

一、地理思想方法在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1.地理學思想與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一脈相承

地理學思想是地理學研究的根本依據,也是中學地理教學發揮獨特育人價值的根本依據。地理學思想與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一脈相承,它不僅僅是一種觀念、法則,也是學科育人價值的源泉。《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的地理學科四大核心素養,充分體現了地理學的學科特性和育人價值。從核心素養的具體內涵可以看出,它的提出與地理學獨特的區域性思想、人地協調思想、因地制宜思想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等是一脈相承的。因此,重視地理學的學科思想,不僅僅是地理研究者需要秉持的原則與核心思路,同時也應該成為地理教育者展開教學活動、地理學習者參與地理學習活動的主線思想。如何落實核心素養,教師不應該只關注過程性的教學策略與方法,還要關注地理學思想對教學的價值和指導作用。[4]在豐富的有關地理學習方法與教學方式、教學策略的研究中,教師應該始終從學科的根本特性出發進行思考。

2.地理教學中忽視學科思想的指導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通常注重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基于關聯的教學內容,選取恰當的教學策略與方法策劃教學過程與教學活動。這種較為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優點,但也可能會造成忽視地理學科獨特性的問題,造成地理學思想僅僅成為了課堂教學中片段式滲透、局部化提點內容的偏差。這樣一種不是從認知、分析與解決地理問題的根本思想組織設計教學活動的方式,對于發揮地理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落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連貫性與徹底性是不夠充分的。地理的教與學都應該以地理學思想作為指導,依據地理法則與觀念幫助學生發現、表達、分析、處理與解決地理問題。教師需要意識到地理學思想的重要價值,幫助學生獲取地理知識是基礎教學目標,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對地理學思想的理解以及生成學生的地理品質。[5]因此,無論是采用案例式教學、大單元教學、項目式教學、主題式教學等教學方式,或從自然現象、社會問題、國家戰略等挖掘地理問題,教師都需要清晰認識到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地理學思想,教學目標設計要指向地理學思想中體現的核心素養,并在此基礎上生成教學活動。地理學思想與地理教學的關系如圖1所示。

二、地理學思想的構成及其與地理教學的融合

地理學思想是地理學的靈魂,是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根本想法或觀念。對于地理學研究而言,地理學思想是反映地理現象、探究地理規律的理念、思路與手段。中學地理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基本地理學思想主要由人地協調思想、區域性思想、地理空間秩序思想、尺度思想、綜合思想、因地制宜思想以及可持續發展思想等構成。[6]簡單來說,區域是承載人地關系的空間場所,由于存在空間差異,因此在區域內地理空間要素會呈現出一定的分布秩序與組織結構。同時,不同的時間、空間尺度的地理格局與過程會有所差別,這需要我們綜合地分析時空、地方與要素,從區域的特征出發分析人地不協調的矛盾,因地制宜提出解決措施,從而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它們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邏輯關系,區域差異是認知基礎,人地關系是核心對象,因地制宜是解決方法,可持續發展是目標指向。而這些地理學思想與中學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是高度吻合的。在地理學思想指導下,教師需要借助一些具體的策略,如開展地理觀察、地理調查、地理實驗等,將地理學思想外顯化。教學實施策略是貫穿地理學思想與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在實施具體的教學策略時,認知工具則成為了基礎性的依托,如地圖、模擬動畫、文字材料等。在思路清晰、指向明確、主線突出的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建構地理知識、掌握分析與解決地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理解地理學思想,最后在系統性的、連貫性的學習中生成地理品質。

三、基于地理學思想的鄉村振興主題教學

1.鄉村振興戰略的地理內涵

鄉村振興地理學歸屬于鄉村地理學或發展地理學的學科分支。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實現鄉村的人才、產業、生態、文化與組織等全方面的振興。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建設內容相對應,鄉村振興是基于鄉村出現產業衰退、生態破壞、人員外流嚴重、治理失序等重要問題的背景提出來的,[7]鄉村的衰敗和凋敝蘊含著復雜的地理過程和演化機制。在地理學視角中,鄉村地域系統是在一定的鄉村區域內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和結構的開放系統,由自然環境、資源稟賦、經濟基礎、人力資源、文化習俗等區位因素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所構成。[8]可以說,鄉村振興與地理學密不可分,鄉村振興的發展機制與模式路徑依托的是地理學解決問題的思維與法則,這是我們在教學中需要核心關注的內容。

2.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地理學思想

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其核心目標是實現鄉村地域系統中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從學科知識來看,鄉村振興戰略關聯到自然面貌、人口流動、產業發展、城市化、環境保護、地域文化等豐富的教學內容。因此,鄉村振興主題下的教學資源可開發性強,并且可以作為一個宏觀的教學主題融合在課程內容中。除了鄉村振興戰略中隱含的多元地理知識,還需要意識到地理知識背后所體現出的地理學思想。鄉村發展的振興路徑與策略的分析應基于人地關系建立起整體的、綜合的分析框架。我國幅員遼闊,從自然角度看,各地區的氣候環境、資源稟賦、地形地貌特征、環境承載力等差異顯著;從社會經濟發展看,各地區的地理區位、發展優勢與短板、文化傳統、發展規劃也存在明顯的異質性。因此,在鄉村振興規劃中,雖然不同鄉村地域系統的診斷特征具有區域差異性,但規劃要求實現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是一致的。鄉村地域系統具有復雜性、綜合性與動態性,[9]在可持續發展目標規劃的基礎下,需要運用地理學的一般思想法則展開推斷、分析與決策。從國家層面而言,地理學思想為國土空間規劃、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重要的方法論指導。如圖2所示為鄉村振興路徑與模式的設計規劃過程中涉及的地理知識內容以及關聯的核心思想方法,區域性思想、人地協調思想、因地制宜思想和可持續發展思想指導著鄉村振興規劃的全過程。鄉村振興本身就可視作一個宏大的地理問題,解決這個復雜性、綜合性、動態性、層次性強的鄉村地域系統可持續發展問題,需要以地理學思想作為根本指導。鄉村振興過程中考量的地理學科知識多集中在分析地理要素、診斷區域特征的基礎層面上,而對于如何整合鄉村地域要素資源、利用區域資源條件開發振興路徑,是一個更加具有邏輯性、針對性、思辨性的過程。從鄉村地域系統的基礎性認知到鄉村發展模式的創造性認知,地理學思想都貫穿始終。根據鄉村振興路徑的設計過程,可以系統整理出差異化的鄉村振興路徑開發所體現出的共同地理學思想,這也是鄉村振興主題下設計教學活動需要貫徹的主線與指向。

3.鄉村振興主題下以地理學思想為指導的教學路徑

教師以鄉村振興主題組織相關教學資源展開教學活動設計之前,應先全面、充分、深刻地挖掘鄉村振興案例中包含和延伸的教學資源。提煉出鄉村案例的發展目標后,明確其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得益于當地有效重新配置資源要素、發揮自身發展優勢、形成特色產業支柱、增強村落發展競爭力的因地制宜觀的落實。如圖3所示為鄉村振興主題下以地理學思想為滲透主線的教學融合路徑參考。在教學中,教師借助鄉村振興案例開展教學,以區域性思想作為認知起點,以人地協調思想、因地制宜思想和可持續發展思想作為落腳點,整合教學材料、策劃教學活動,通過設置教學問題鏈推動課堂的有效開展。教師可根據鄉村振興案例的特點與相關素材,選取恰當的教學實施策略。從教學資源的角度,在鄉村區域人地關系的認知中,教師可展示地理要素地圖供學生提取區域的自然概況;在鄉村發展優勢與劣勢的分析中,給學生提供統計圖表、新聞報道等圖文材料作為學生綜合判斷的依據。教學資源與具體的教學策略是豐富多元化的,教師在完善教學材料與推敲教學細節的過程中,以地理學思想為主線的鄉村振興主題教學得以豐滿與細化。從教學方法的角度,鄉村振興主題教學中具體的課堂教學方式可采用大單元教學、問題式教學等,基于案例分析過程的完整性與全面性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綜合思維。鄉村振興主題下包含的地理要素廣泛,涉及非常廣泛的學科知識點,這些案例一般具有較強的系統性與綜合性,各種地理學思想在案例分析過程中相互聯系與交織。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可單獨設計分析鄉村振興案例中某個突出要素的教學,如鄉村的地域文化傳承、特色農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作為一般的、可推廣的思考方式與思維法則,地理學思想始終可以作為鄉村地域地理要素分析的主線。

四、總結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意味著國家邁入了發展成果共享與講求發展平衡的新階段,這體現了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強大意志與情懷,以及國家實現重要承諾的魄力和行動力。同時,這背后蘊含了無窮的地理智慧。運用區域性思想、人地協調觀、因地制宜觀和可持續發展觀等地理學的重要思想方法作為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到學科教學實踐中的指導,是一個可實現并具有重要意義的教學思路。一方面,將鄉村振興戰略融入地理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另一方面,依托地理學思想組織教學,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構建欣賞現實世界的地理視角。本文以地理學思想為課堂指引,以鄉村振興主題的教學材料為載體,為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與國家重大意志行動滲透育人價值提供有效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1][4]徐寶芳.運用地理思想和方法指導地理教學設計與實施[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1):16-17.

[2][5]張家輝,袁孝亭.地理教育中的尺度思想:基本內容與教學價值[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6):103-108.

[3][6]張家輝,袁孝亭.基于地理素養培育的地理學史教育:價值與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26):6-8.

[7]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課程與教學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0,30(7):82-87.

[8]劉彥隨,嚴鑌,王艷飛.新時期中國城鄉發展的主要問題與轉型對策[J].經濟地理,2016,36(7):1-8.

[9]劉彥隨,周揚,李玉恒.中國鄉村地域系統與鄉村振興戰略[J].地理學報,2019,74(12):2511-2528.

作者:邵金蓮 黃東濤 曾譽清 單位: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添下面视频免费观看|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 被窝影院午夜无码国产| 欧美va天堂va视频va在线| 国产视频www|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91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国内色综合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97碰视频人人做人人爱欧美| 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男女xx00动态图120秒| 果冻传媒国产电影免费看| 国产成年网站v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野花社区视频www| 新婚之夜女警迎合粗大| 十六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www.亚洲一区|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 国产福利片在线|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新婚张燕被两个局长|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a|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 污到下面流水的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 色综合免费视频| 好男人好资源影视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影院|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性色)|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 北条麻妃74部作品在线观看|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欧美中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