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發展戰略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的貿易大國,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這就要求中國必須加強建構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本研究具體從多個方面對中國實現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發展進行分析。
關鍵詞: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發展戰略
從根本上來看,一個國家對外貿易的發展實際上就是國際競爭力的問題,我國充分利用我國勞動力優勢,成為了世界上的貿易大國,但是離貿易強國還有較大的距離,具體來看,首先,我國相對于其他貿易強國,在對外貿易的產品結構、創新能力以及產品技術含量方面,差異還比較明顯,其次,在對外貿易過程中,我國還存在沒有決定商品價格的權利、沒有制訂貿易規則的權利、沒有完善的銷售網絡和足夠具備影響力的品牌等問題[1]。所以,中國要想轉變為貿易強國,必須努力解決這些問題,還必須具備新型競爭力。本文具體從中國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實現途徑以及制度安排兩個方面分析中國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發展戰略應用。
1實現中國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1.1促進各要素質量的提升
(1)提升資本利用質量。在所有生產要素中,資本都占據主導地位,除了能夠加快經濟增長,還能夠聯系其他生產要素實現作用的發揮。所以要想提升全要素質量,必須做好提升資本利用質量這一基礎工作。而要做好這一工作,保障路徑是實現投融資體制的構建以及完善,基礎路徑是加快發展與完善資本市場,根據路徑是促進企業資本配置效率的逐步提高。(2)提高能源利用質量。能源供應質量影響者經濟運轉的程度以及規模,我國正因為投入了大量的能源,才加快了我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擴寬了對外貿易的規模。但是迅速上升的能源利用量使得環境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所以要想建立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必須實現能源利用質量的提升。
1.2加快產品創新步伐
(1)創新產品品牌。一個產品品牌力量的大小是一個企業力量大小的直接體現,產品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財產,也是在國際市場中展現競爭力的有力體現。具體來說,產品品牌創新微觀發展可以使創新后的品牌維護得到進一步強化和加強品牌創新的戰略制定;宏觀發展可以實現國家競爭政策體系創新品牌戰略的構建、重視促進品牌成長的市場環境創建、促進品牌保護的法制環境更加完善。(2)創新產品技術。我國企業技術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主要是由于注重走引進和創新為主的技術發展路徑,不過技術層次仍處于一般水平,我國為了實現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構建,必須不斷提高技術質量以及水平,注重對外貿易核心技術的培育以及發展[2]。其保障路徑為使知識產權保護得到進一步完善;基本路徑為加強國家技術自主創新體系的建立以及完善;顯示路徑是保證在技術創新中企業作用的充分發揮。
1.3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1)加快實現生產性服務業產業化發展。生產性服務原本是制造業的內部活動,但是就我國產業發展情況來看,制造業的發展目標為小而全、大而全,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實力從總體上看較弱,主要是由于產業化發展的緩慢以及生產性服務的剝離。(2)實現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互動發展。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存在互動關系,并且這種互動關系在不斷的發展中不斷增強。生產性服務是軟性生產資料的一種,造就了產品差異和增值,我國要想建立新型競爭力,必須實現兩者互動發展,其保障路徑為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基礎路徑為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互動機制的完善,推進路徑是促進互動模式的完善,深化兩者之間的互動。
1.4對對外貿易政策進行調整
(1)對國內區域產業政策進行協同調整。中國制造業以往擁有的低成本優勢當前已經不再是主要優勢,在新的挑戰下,必須實現產業升級,調整產業布局,使國家制造業的實力得到保留和延續,同時加快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出路的構建。不同地區產業布局要想實現協調發展,必須使區域合作得到進一步深化;要想實現中西部地區產業政策調整,必須增加政策方面的投入和扶持。(2)加強全球區域貿易合作的全面推進。從我國十八大報告的相關內容可以得知,區域貿易的廣泛合作是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國要想構建新型競爭力,必須將落腳點放在全球范圍內的區域貿易合作。具體包括四個層次,第一,實現兩岸四地大中華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第二,實現與周邊國家的區域貿易合作的建立,第三,加強中國作為主導的亞太地區區域經貿合作,第四,加強中國與全球貿易集團的貿易合作新機制的構建。
2中國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的制度安排
2.1從產品視角出發的制度安排
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只有使產品質量得到保證,產品新型競爭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這就必須完善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具體來說,應該具備產品質量標準、生產監督以及產品質量檢驗,另外還有原材料質量監管等多項制度,外貿產品品牌管理制度具體應該有產品品牌培育、延伸以及維護等多項制度。對于產品創新管理制度,為了實現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的提升,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貿易產品結構升級、促進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就必須足夠重視產品創新能力這一重要基礎。
2.2基于企業視角的制度安排
中國實施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發展戰略,必須將企業放在主體地位,企業是新型競爭力發展戰略實施中的最小組成部分,為了實現企業發展創新,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必須加強企業制度的構建和完善。從企業這個視角出發,中國應該從企業低碳環保、現代管理以及自主創新制度幾方面完成制度安排。中國企業要想提升國際競爭力,必須重視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具體從企業產權、管理以及組織制度幾方面入手;中國要想提升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必須重視外貿企業自主創新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具體從知識產權保護、自主創新激勵以及科技成果轉化幾個制度的制訂入手;中國還必須著重低碳經濟的發展,促進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
2.3基于國家視角的制度安排
國內區域合作制度。當前國內區域合作的特點主要包括作用更突出、形式更多樣、領域更廣泛,不過還是有諸多問題,所以,有必要促進區域合作更加深化,實現區域協調發展,使我國在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能夠實現穩步發展,促進我國國際競爭力的整體提升。雙邊貿易合作制度。中國應該對自身優勢最大程度利用,實現雙邊貿易合作,結合中國市場以及國外先進技術,兩者在貿易擴大以及合作投資期間使各自的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這也將成為我國往后主要對外貿易區域合作的一個方向。雙邊貿易合作制度應該從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以及雙邊自由貿易區建設制度入手。
3結束語
中國要想實現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加強對外貿易,對外貿易也是加快國際區域間經濟合作的有效手段。我國當前一直努力向貿易強國轉變,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與發達國家真正的貿易強國還存在較大差距。在之后的發展中,我國必須注重發展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從各個方面提升競爭力,實現我國對外貿易事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威兵,席晨.中國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發展戰略[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47):9.
[2]李雪.中國對外貿易新型競爭力發展的現實基礎、優勢來源、驅動因素--遼寧大學經濟學院崔日明教授訪談錄[J].經濟師,2014,(6):6-7,8.
作者:張巖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