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開放大學教育的教學創新機體元素變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開放大學教育的教學創新機體元素變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開放大學教育的教學創新機體元素變化

摘要:開放大學教育教育創新體系包含多個方面內容,體現為不同元素。既要考慮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也要重視學習者的共性基礎。“創新”能力的提高,既與內部因素,即教育者的教學價值觀、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高低、受教育者的文化層次緊密相關,也與外部環境,如保障教育有效運行的制度、政策以及教育創新的物質技術息息相關。任何一方面的缺位,都會影響“創新”的進行。

關鍵詞:教育教學;創新;外部因素;內部因素

教育教學創新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教育教學創新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舉措。這就對開放教育教學“創新”提出了明確要求,也是對開放大學教育教學創新的價值定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要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支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指出,要將信息化作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基礎,加緊用信息技術改造職業教育專業課程,使每一個學生都具有與職業要求相適應的信息技術素養。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使教育教學創新成為歷史的必然,也使傳統教學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服務于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既是教育者要解決的問題,也與學習者息息相關。縱觀學者的研究,對于“創新”的理解,多偏重教學技術的依賴,實現教學的創新,屬于手段論的創新。但是,教學創新是一個內涵與外延都很豐富的概念,不應該也不能將創新局限在技術層面,要全面理解創新的含義,認識教育教學過種中的每一個元素所起的作用,才能真正理解創新的涵義,才能正真做到通過創新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創新主體的變化

教育教學創新的變化,首先是主體的創新變化。創新主體是創新系統中人的因素,是創新的關鍵。因為教育教學的施動者是教師,協助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是教育管理者,而教育教學的終極服務對象、教學的受眾者是學生。教育教學是聯系兩者的有效橋梁,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只有主體才是教育教學的目的。

(一)教育施動者———教師的變化

教育教學的施動者是教師,在創新過程中,教師是發起者,對整個創新的成敗至關重要,“千里馬有,而伯樂不常有”說明教師在發現、培養學習者的重要性。“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與傳統的教師相比,在大數據信息化時代,教師的角色、定位,雖沒有質的變化,但其所處的地位,所面臨的任務,已有很大的不同。在傳統社會,教師處于絕對權威地位,其地位不可撼動,屬于毫無疑問的知識輸出者與傳播者,學生處于知識的接納者與繼承者,師生地位固定。但是,在信息化時代,這種知識的絕對輸出者與絕對接受者的二元分明的師生關系面臨著很大的挑戰,臨界點從非常清楚變得模糊不清。

(二)教育受動者———學生的變化

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要服務于學習的受動者,即學習者。在信息化時代,學習者的身份已不再是完全的受動狀態,學習途徑多元化,因為知識的來源不再固定于教師這一唯一主體上,真正出現“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局面。甚至于通過多元化的知識獲取,引起學習者對教師知識的質疑,打破對傳統教師作為權威知識來源的傳統地位。由于現代學習者學習需求、學習興趣、對知識評價的多元化,使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使創新成為一種現實的迫切需要。

二、創新的物質變化

教育教學創新,不光涉及到主體的變化,也涉及到作為工具性的物質變化。教育教學創新的物質,包括宏觀的政策、制度,還包括信息技術的廣泛、深入地介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一)教育制度、政策的變化

教育政策或制度,為教育發展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是教育工作的制度層面的反映。隨著中國教育形式的不斷變化,在普通高等教育之外,各種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應運而生,并不斷發展,遠程開放教育也在其中。在發展進程中,各地開放大學教育教學水平有高有低,質量參差不齊。為了促進開放大學教育的發展,構建終身學習型社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的戰略目標。在地方上,各省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如《上海終身教育促進條例》、《福建省終身教育促進條例》、《太原市終身教育促進條例》等地方性文件相繼出臺,這些政策法規的出臺,無疑為開放教育的教學的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制度保障。

(二)技術手段的變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移動終端電子產品全面走入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信息技術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教育教學創新迎來了發展的契機。以往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已被更多的遠距離、非實時、互動型百科書式的教學方法所撼動,教學形式多樣化的夢想在借助技術手段的幫助下逐步實現。大數據的遠距離投送與高質量的教學支持服務的不斷改進,使學習打破了固有的樊籬,通過一個移動終端,就能享受海量優質資源與服務,已成為現實。這些技術手段的變化,帶來學習的革命性變化。深刻影響著每一位學習者與知識的傳授者。

三、創新體制元素變化的應對策略

教育教學的創新,既是適應變化的被動結果,也是應對世界變化、甚至引引領世界變化的原因。因此,在創新過程中,既要有適應傳統教學的固有基因,應該繼承而非完全拋棄傳統因素,也要適應信息化特點,創新教學服務方式。

(一)因材施教與教育教學創新

教育教學創新的途徑與方法多種多樣,沒有固定模式,但其基本精神,卻不外乎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即因材施教。建國以來,我們的教育,由于資源的限制,采取程式化的批量生產模式教育,這種教育用統一的教材,統一的內容,統一的進程,統一的評價機制,統一的考核機制。這是工廠式的批量化生產模式,其優點是抽投入少,見效快,產生率高,產量大。但是,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忽略了受教育者主體的個性差異,使受教育者的個性無法充分發揮,導致大量人才的浪費。這與因才施者的教育理念相悖。其實,教育教學的創新,就是要將單個的學習者看作是獨立的主體,每一個學習主體都有自主的需求。教育教學的創新,就是要用既有的學習資源,通過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有針對性地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因此,教育教學創新,不是技術手段越高就越好,教學理念越先進就越好,也不是新媒體、新技術運用的越充分就越好,而是由教學服務水平、教學服務是否有針對性來衡量。只要能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學習需求,達至學習的預期目的,才是創新,否則,就是偽創新。

(二)從以學習者為中心到以“教與學”的過程的創新

人們在強調教育教學創新時,往往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但是,筆者以為,這種觀點有待商榷。以學習者為中心,只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也就是筆者前面所提到的“因材施教”,即教育者要根據學習者的共性與個性的差異來決定教學服務的方式方法。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則要以“教與學”為中心。在教學的過程中,教育者首先要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制定教學方法與策略。例如,根據年齡劃分,青年學者習可以使用更多的技術手段,體現信息化等特點的學習方式與學習途徑;而對于老年學習者,則應加大線下傳統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習興趣的學習者,應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有針對性地提供特殊的學習服務,使學習者各取所需。要注重學習過程,根據學習的特點,及時調整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然后再觀察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再進一步調整教學過程與策略。如圖所示: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不是以教師為中心,也不是以學生為中心,而是以教學環節為中心,以教與學的具體過程為中心。

(三)運用多種技術媒體

現代信息化教育教學創新,必須借助于多種技術手段。只有借助多媒體技術,才能批量化服務,才能降低服務成本與學習成本。多媒體的運用,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低成本。對于傳統教學方式而言,因才施教是一種對癥下藥、有的放矢的教學方法。根據學者的需求與學習潛質,制訂屬于學習者個人的學習計劃,這必然帶來學習成本的增加。但是,借助于信息技術的媒介,在教學的互動、講授的進行、資源的制作、任務的完成的過程中,能夠實現批量生產,減少重復勞動,降低生產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將有限的教學資源,投入到具有針對性的教學互動過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因才施教,有的放矢。2、高效。教育教學創新,就是要以學習者的需求為出發點,根據學習者的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與資源制作。省略不必要的環節、過程,避免資源的浪費,追求最大化的成果回報,即教育者與學習者學習成本的最小化,又追求教育者與學習者成果的最大化。用最簡潔的手段,最快速的途徑,實現雙方的預期目標。3、易反饋。教育教學創新的關鍵環節之一就是教育者根據受教育者的不同狀況隨時調整教學支持服務,提供真服務而非假服務。而受教育者則根據自己的個性需求,不斷回饋教育者,使教育者的教育服務具有很強的目的性與針對性,做到精準服務。這就要求教與學這一系統要具有完美便捷的反饋系統,教育者能夠及時調整教學,而受教育者作為受體,能夠及時得到這種準確的信息,并能及時作出反饋。根據受教育者反饋的信息,教育者進一步調整教學策略。因此,教育教學的創新,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創新的根本,就是我國傳統教育的“因才施教”,根據教育者的個性化需求與個性化的潛在特點,教育者一方面滿足受教育者的外在表象需求,同時又能激發受教育者內在潛質,幫助受都者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并超越自我。結語開放大學教育教學創新是一個全面深刻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元素,是一場教育教學的深刻革命,因才施教、滿足學習者個性化需求是創新的根本出發點。滿足學習者個性化需求是開放大學教育的淺層次目標。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使受教育者實現自我價值,這是開放大學教育教學創新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中發[2010]12號,2010-07-08.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Z].教技[2012]5號,2012-03-13.

[3]徐鵬,劉艷華,王以寧.準備未來學習,重塑技術角色:<2016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解讀及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16(8):120-128.

[4]黃榮懷,劉德建,劉曉琳等.互聯網促進教育變革的基本格局[J].中國電化教育,2017(1):7-16.

[5]鐘啟泉.學習環境設計:框架與課題[J].教育研究,2015(1):113-121.

作者:王志民 單位:吉林廣播電視大學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h视频在线免费|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污视频网站在线|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午夜绝情美女视频| 中文字幕校园春色| 黑人巨大精品大战白人美女| 欧美波霸影院在线观看|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久久青青草原综合伊人| 麻豆国产原创剧情精品| 日本护士xxxxwww| 国产99在线a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波多野结衣未删减在线|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古月娜下面好紧好爽|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美女视频黄.免费网址| 宝贝乖女好紧好深好爽老师| 亲子乱子xxxxxx| a一级日本特黄aaa大片| 欧美金发大战黑人wideo|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9小说| 西西人体44rtwww高清大但| 日韩电影在线|中韩|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韩国久播影院理论片不卡影院| 最好看的2019中文无字幕|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啊灬啊灬用力灬别停岳视频| 中文字幕一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