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生態環境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當前,緊密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引領,大力開展高校生態環境教育,著力推進環保科普知識普及,環境文化沉淀弘揚,引導大學生主動參與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培養學生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感、環境道德意識水平和環境法制觀念,讓生態文明的理念,落實在校園文化和課程建設中,落實在青少年學生的活動實踐中,落實在綠色生活方式轉型升級中,形成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已成為當今高等院校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加強高校生態環境教育的重要意義
加強高校生態環境教育,是當今高等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黨的報告指出,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出行等行動,全社會共同努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綠色學校創建行動,是當今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載體,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實踐方式。創建綠色學校,是學校參與全社會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行動標志,加強生態環境教育,已經成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內容。加強生態環境教育,研究對策,深化綠色教育活動,已經成為高校努力探索和實踐的重點。加強高校生態環境教育,是滿足在校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思想知識的需要。加強在校大學生的生態環境教育,是高校完善在校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其生態環境意識和生態環境法制觀念的重要抓手。大學生在校學習文化科學技術知識的同時,學習、了解、掌握一些生態環境常識,不僅可以增強生態環境意識和法制觀念,還可以依靠法律法規的力量擔負起自覺保護身邊生態環境的義務,滿足新時期黨和國家對大學生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的要求。加強高校生態環境教育,是彌補過去素質教育不足的重大舉措。長期以來,人們認為高校是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地方,生態環境教育問題遠不如專業素質教育那樣重要。所以,在校大學生的生態環境教育工作往往被忽視,以至于成了我國高等教育的薄弱環節。多數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教育時,沒有把生態環境教育作為重點,缺少必需的、基本的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心理素質培養與知識技能訓練,致使許多學生的生態環境意識淡薄和生態環境保護能力不足,這與認真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與黨和國家對高校“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很不相符。因此,除了加強大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外,更重要的是要大力開展高校生態環境教育,彌補過去生態環境素質教育不足的問題。加強高校生態環境教育,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黨的結束不久,中央召開了經濟工作會議。會議特別強調,新時代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把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把污染防治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可以預見,“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未來若干年中國經濟的核心。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走出高校的畢業生們是否有足夠的經濟轉型、結構調整、動力優化、風險控制、共同富裕及環境優化等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識,是對現代人才素質的一個考驗。因此,加強高校生態環境教育,已成為高校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迫切需要。
高校生態環境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高校生態環境教育工作模式已不適應當前生態形勢發展的需要。目前,高校都不同程度制定了生態環境教育管理的規定,每年都通過生態環境課講座和宣傳板報的形式對學生開展安全生態環境教育,但由于高校生態環境教育模式落后,生態環境教育效果不大。主要表現在:一是生態環境教育教學體系不健全,對學生缺乏深入性、系統性教育;二是生態環境教育手段陳舊、落后,停留于傳統的說教等宣傳方式,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三是高校對國家生態環境法律法規和校內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宣傳不夠;四是生態環境教育內容枯燥、老化,體現不出時代性,影響教育效果;五是部分高校生態環境教育的理念仍很落后,認識不到位,認為其可有可無,生態環境教育僅停留在一些大學生社團自發的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活動上,如在環境日期間開設環保大講堂(講座)、環保知識進社區、進農村等活動;六是缺乏專門的教學內容和教師,資金投入不足。對大學生生態環境教育采取實用主義。在大學生生態環境教育中,采取實用主義的態度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表現在:一是上級教育部門安排了,就抓一抓,上級不強調了,生態環境教育也就擱置一邊;二是上級進行生態環境教育檢査時,就集中力量應付,檢查過后就又束之高閣;三是大學生生態環境教育尚未步入制度化、常態化的軌道,有的高校只在世界水日、六五環境日等重大環境節日開展一些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活動,事情過后就又放松不管。總之,當前高校的生態環境教育基本上處于大學生社團自發的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活動上,大學生生態環境教育尚未做到系統化、制度化、常態化,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美麗中國建設,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無法適應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形勢和滿足高校學生對生態環境知識的需求。
對高校生態環境教育工作的思考和建議
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優化,提升高校生態環境教育課程的育人功能。各高校應在現有課程設置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有計劃地設置有關環境保護的專業或課程,對每個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生態環境教育,只有使每個大學生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使學生懂得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構筑起牢固的生態屏障,摒棄不良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態文明行為,真正提高當代大學生生態文明的素質。狠抓重大節日宣傳活動,切實營造高校大學生生態環境教育的氛圍。每年都有許多節日與環境有關,如3月12日的植樹節、3月22日的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氣候日、4月22日地球日、愛鳥周、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31日世界無煙日、6月5日環境日等,各高校要利用這些節日開展系列生態環境宣傳活動,對大學生進行生態環境教育,在良好和濃厚的活動氛圍中使他們感到環境問題關乎全人類,必須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新形勢下培育生態環境文明意識,必須善于從日常生活中尋找豐富的教育資源,在實踐中接受教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重視高校新媒體發展,進一步拓寬生態環境教育的渠道。現在的互聯網教育相當發達,大學生每個人都有一手操練電腦的高超本領。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熟悉的互聯網、微信、微博、校園廣播并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來保護環境,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應該起到模范作用,通過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的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健全制度,切實推進高校生態環境教育的規范化、日常化。各學校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始終把學校生態環境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自覺,做到時時處處把環保記在腦中,掛在嘴上,抓在手中,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牢固樹立在廣大師生的腦海之中。要成立以校長、書記為組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為副組長,教務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為成員的學校生態環境教育領導小組,并構建以各教研組長分線負責,科任教師、后勤職工、值周學生參與的生態環境教育網絡,構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工作格局;完善生態環境教育工作管理制度,如:制定《學校生態環境宣傳教育管理制度》《學校生態環境教育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學校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管理制度》《學校生態環境安全工作領導職責制和事故職責追究制》等,明確“誰主管、誰負責”的生態環境教育管理原則,明確學校生態環境教育工作中校長是第一職責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職責人,承辦人是具體職責人,各職責人務必認真履行職責,確保萬無一失。
作者:許冬梅 單位: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